別了城中百姓,高越側身上馬,隨後拉葭兒坐於馬前,一道策馬出城。郊外阡陌上,楊柳依依,知了的聒噪聲已止,四下格外寂靜,那二人一馬,行於其間,格外愜意。逐漸成長的小葭兒,臉上的稚氣已經削減了幾分,此刻,她坐於奔騰的駿馬前,瞧著四下之景,瞧著那圍攏於她身側雙臂,這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不禁倍感嬌羞喜悅,好在身後伊人看不見,她隻得暗自垂眸,於桃腮淺笑。


    東城之中,因地處偏遠,依舊在施發車前草水以抑製疫疾,每至到點之時,城內的百姓依舊攜著缽碗奔於城東領著湯水,那艾葉的青煙也依舊燃燒於城內的各個角落。越進城之後,瞧見此番景象,心中甚為詫異,隻得於藥棚內待了半日,將那藥方分發給眾位姑子,而後將自個兒隨身所攜的八味藥材配進藥爐裏熬煮,待湯藥沸騰之後,方才將其盛於木桶之中,置於街頭之上,又叮囑了幾句,方才抽身離去。城中人皆攜碗奔於此排著長隊,翹首以盼著這副新研製的驅疫之藥。


    山路艱險,高越攜著葭兒一路前行,待至山上,路過赤梅林之時,歸家心切的小葭兒放開那緊扯的衣袖,快步往那軒竹後的茅屋跑去。


    “娘親,葭兒平安回來了·······”


    瞧著她那歡快遠去的身影,越笑意清淺,方加快腳步,隨了過去。見茅屋柴門大開,葭兒徑直跑了進去,卻猛然立在了門口,臉色煞白,露出惶然驚恐之色,隨行而來的越見之,頓覺有異,便趕忙進了屋內,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隻見那軒窗下的木床上,平躺著一具腐屍,麵色鐵青,雙眼處已然腐爛成了兩個窟窿,隱有蛆蟲爬動,細聞方才驚覺茅屋中彌漫著惡臭。


    “娘親——”


    “葭兒別去·······”


    葭兒哭喊著欲往那具已腐爛的屍體撲去,卻被越一把攔住,此刻,他緊緊地將惶恐不安的小葭兒輕攬在懷裏,用長袖遮擋住她那帶淚的眼眸,不讓她看到那副殘忍的景象。


    “娘親,都是葭兒不好,葭兒不該丟下你獨自離開的······”


    幽靜的荒郊,身著素服的葭兒靜跪於墳前,神色悵然,低聲哽咽道,並將一張張的紙錢遞與火堆之中,越靜立於一側,瞧著那座新墳,不禁哀歎世事萬千,別離最苦。待將手中的紙錢全部燒完,那小小的身影依舊不肯起身,隻得望著墳頭發呆,越見之,深知她的心傷,實為不忍,遂陪她靜候在一側。


    “我家居於深山幽窪之中,極為偏僻,又鮮有人來,娘親定是染上了疫疾,病痛之中山下求醫不得,欲呼卻又人無應,才於那茅屋之中病重死去的。”


    “·······”


    “爹爹出海未歸,臨走前叮囑過葭兒要好生陪著娘親,但葭兒不聽話獨自外出,才獨留娘親一人於這深山之中,都是葭兒不好。”


    “·········”


    “儀止哥哥,你說······葭兒如果留在家裏陪著娘親······那娘親是不是就不會死去······”


    “·········”


    親眼目睹這平凡百姓生離死別的辛酸與無奈,高越心中甚為沉重,這自由自在的農家生活,原是他於深宮高牆之中所豔羨的,但現下看來,一切皆如此,一個人,不管身居何位,都有他該承擔的苦痛,皇權貴胄如此,平民百姓也是如此,若僅隨心所意,怨憤所處之狀,那必定是極難快樂的,現下想想,從前,少不更事的他於深宮之中的每一回傷神斷腸,鬱鬱寡歡,不過都是在虛擲光陰而已。念此,他抬眸,瞧著那個跪在墳前自言自語的小小身影,神情關切心疼,不禁緩步靠近,蹲下身看著那失去娘親的垂髫少女,並抬手輕撫著她臉上的淚珠,輕聲慰道:


    “葭兒不哭,娘親看了會傷心的。”


    她抬起閃著淚光的杏眸,瞧著身邊的越,忍住眼淚,啞聲問道:“娘親現在還看得見麽?”


    “看得見的。”他微笑道,“娘親並沒有離開葭兒,她隻是去了一個甚遠地方,化作神靈,守護這她的小葭兒。”


    “那葭兒還能再看看娘親嗎?”


    “能,不止葭兒,還有儀止哥哥,終有一日都會於異地再與衛姑姑碰麵。”


    聽了此話,那雙杏眸信任的瞧著這守在自個兒身邊的人,輕輕地點了點頭。墳頭燃紙的火堆已漸化灰燼,秋風吹徐,飄散在地,山路那頭,樹影綽綽,越拉著葭兒的手,於林間漸行漸遠。


    山林幽靜,道路蜿蜒崎嶇,行至其間,頗得仔細,但出宮將近三年的越,對這山路已然熟悉,終不似從前那樣趔趄欲倒,小心翼翼,此時的他,神色淡然,平視前方,絲毫未多留意腳下的路,而身側的小葭兒也比兩年前赤梅林初見時長高了許多,那清秀雋麗的模樣,終不似當日垂髫束發那般稚氣可愛,倒多了幾分及笄之年的溫婉可人。


    年已及笄,必要行笄禮,此乃各地的習俗。遂此時,青山茅屋內,綠竹軒窗下,葭兒靜坐於銅鏡前,杏眸沉靜,怔望著自個兒肩披長發的樣子,越立於她的身後,手執木梳,輕梳著她那及腰的長發,耐心仔細的將那長發綰起,用笄貫之,並在額前為她梳下了些許碎發。


    一改幼年時的垂髫之發,此時,葭兒輕撫著自個兒垂於腦後的頭發,左右望著銅鏡中那個嬌俏可人的少女,而後抬眸瞧著映在鏡中的高越,低聲問道:“儀止哥哥,葭兒美麽?”


    越望著眼前的少女,微笑答道:“甚美。”


    這日,秋高氣爽,兩人一道行於東城長街,往城頭藥棚去了。街頭湯藥已分發完畢,眾人散去,皆捧著那碗藥,行於長街,欲回各自的屋裏小憩去,藥棚附近,施藥完畢的姑子將木桶挪至棚內,而後便三兩成群尋得陰涼處坐下閑聊。


    山崗之上,秋風徐徐,抬眼可望見湛藍的天,垂眸可見全城之景,此時,越靜立於此,任風拂得衣袂飄揚,儀容靜立於身後,同他一齊望著眼下之景。隻見近處的街道上,行人往來,絡繹不絕,遠處的阡陌之上,村民扛鋤提壺,奔於自家田地,垂髫的孩童無所事事的走街竄巷,吟唱著那首童謠。那驅疫之藥,卓有成效,近日來,東城患疫百姓皆漸痊愈,民風大有好轉,漸趨恢複往日之狀。


    深感此變的儀容嘴角浮過淡笑,轉眼瞧著一側的男子,道:“原以為那玄虛僧人所留於佛經之言乃他心之所想,未曾想到卻是一紙驅疫之方,那晦澀難懂之言儀止施主竟能參透其中奧義,當真是難為了。”


    “那藥方言語之間飽含人間百味,卻將其隱喻在八味藥材之中,儀止也是於無意中推得而出此八味藥材,料想玄虛高僧獨居山中寫下此言,定是深有其思,若論參透其奧意,儀止尚還差的遠。”


    聽了此話,低瞧著藥方的儀容輕笑了兩聲,悠然道:“施主參不透此言倒也無妨,那玄虛本就是一個瘋瘋癲癲的賴頭和尚,所留下的隻言片語大概也隻是些瘋話,儀止施主能由此得出驅疫之方乃是你的才華所致,至於這留於佛經中的瘋言瘋語,還是不要的罷。”


    言罷,儀容將那頁紙隨手撕毀,來不及阻止的高越隻得徒然望著那隨風飛舞的碎片,而後神色不解,沉聲問道:


    “儀容師傅為何要如此這般?”


    “儀止施主乃沉穩儒雅的翩翩公子,犯不著為此等瘋僧動怒。”她迎上他不解薄怒的目光,回應道。


    “時疫蔓延於此地時,儀容師傅為東城施藥,救濟百姓,得知郢都疫疾猶盛,還揭了城牆求醫的告示,指引儀止去郢都主張驅疫救人一事,該是何等的博愛大義,為何卻如此容不下一個修行的高僧?”


    “高僧?”隻此二字,儀容笑之不屑,而後望著眼前的男子,苦笑道:“一個犯了戒歸,又拋妻棄女的瘋子,也配擔此殊榮麽?”


    越聞言抬眸,望著眼前身著佛寺素衣的女子,隻見她抬手將束於頭上的尼姑帽扯下,讓那墨黑的長發便如瀑垂下,於風中亂舞。他見之一驚,可尚未緩過神來,卻又見那散發女子已神色漠然地轉過身,淡看著眼下都城之景,眼角之中暗含著怨怒之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蒹葭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白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白目並收藏蒹葭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