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軼緊跟在大師兄鄭守毅的背後,兩個人一前一後在山路上默默地行進著。
林小軼對他周圍的一切是那麽好奇,睜著眼睛左看右看,也許是五峰山千百年來的興盛,連他們腳下鋪設的山石之徑,也早已被磨得光禿禿的,失去了岩石的棱角,再加上晨露霜重,腳踩上去,竟有了些打滑的感覺。
環顧四周,但見奇峰兀立,怪石嶙峋,一條時斷時續的山間溪流,也隨著山勢往下汩汩地流淌,偶爾竟在山縫岩石之間,長出了一兩株參天的古樹,枝葉繁茂,順著樹根,仰頭一望,竟看不到樹頂,整條山路上又都是雲霧彌漫著。
兩個人很快便到了池月峰的後山,就見眼前有兩條叉路左右分開,順著山勢往下廷伸,分別通往東西兩座比池月峰稍矮的山峰。
鄭守毅指著這兩座後山,對林小軼道:“這便是咱們池月峰的兩座後山,分別叫東山和西山,東山是弟子們修行道法的所在,隻要突破了太極五行道法洪元境界的第一層,便有資格去了,而西山隻是初入門弟子修練外功的地方,因為,師父已經多年未收弟子了,現在已經無人再需前去了,小師弟,不知你一人可耐得住這孤獨寂寞啊?”
林小軼笑著答道:“大師兄,你放心,我一個人會好好修練的!”
在眼光流轉之際,林小軼便看到了前麵去往東山的石徑上,池月峰眾師兄們的身影正出沒於其中,而去往西山的路徑,幽遠深邃,則顯得有些荒涼寂寞。
鄭守毅點頭道:“那就好,我們修道之人,本來就要承擔常人所無法承擔的艱苦,今天就由我先領你熟悉一下路徑,往後就隻有你一人獨自來此修練了,我就不再陪你了,”說完,便先踏上了那條去往西山的石徑。
林小軼跟在大師兄的身後,一邊熟記著來時的路徑,一邊欣賞著山中的美景。
在這山間的深處,少了峰頂之上的明媚陽光,卻多了一絲陰涼清爽,見四周澗深壑絕,隻一條小石徑在山間蜿蜒起伏,曲曲折折,看不到路的盡頭,因為少有人來,石徑上已是蔓草湮路,看不清上麵的岩石了。
大師兄隻是自顧自地在前麵走著,而且越來越快,很多時候,林小軼不得不加快腳步趕上前去,等到快追上大師兄的時候,他卻又倏地一下,與自己又隔開了很遠的距離。
就這樣,林小軼緊趕慢趕,總與前邊的大師兄還差著一段不遠不近的山路。
也不知走了多少時辰,拐過了多少個山穀,林小軼隻覺得腿酸發麻,熱汗滲滲,兩腳渾似是踩在了棉花堆裏一般酸軟無力。
終於,在前麵的一處山間破敗的古亭之前,大師兄鄭守毅停了下來,站在那裏等著他。
林小軼喘著粗氣趕了上去,來到了古亭邊,他蹲下了腰,喘著呼呼的粗氣,嘴裏也是口幹舌燥,他覺得身體很累,自己還沒有開始真正的修行,竟連修行道上的辛苦也是這般地難以想象!
隻聽鄭守毅道:“小師弟,我們已到了這西山峰頂了!”
林小軼這才抬起頭來,開始打量起這周圍的地勢來,透過密密層層的樹葉,他看到了遠處的池月峰正佇立在前頭,直聳入雲,而位置更遠的那些五峰山的其餘主峰們,則都在雲霧飄緲之中。
他回過頭來,再來看眼前的這座破舊的古亭,也不知道它是什麽時候建成的,看著它古舊的四根石柱,隻留著一麵靠山陰的亭牆,其餘三麵皆是空無一物。
這座西山的古亭,聳立在山嵐之顛,也不知經曆了多少風雨的侵襲,千百年來,亙古如斯,就好像它原本就屬於這裏似的。
鄭守毅看他氣喘籲籲的樣子,便告訴他道:“小師弟,從這裏到咱們池月峰有二十裏山路,以後你要每日往返一次,你可做得到麽?”
林小軼用衣袖揩去臉上汗水,雖然剛才累得他筋疲力盡,但仍語氣堅定地答道:“大師兄,你放心吧,我絕不會偷懶的!”
鄭守毅見他一臉的堅決,心中不免一震,這少年意誌堅定,承受苦難的決心也超出了他的想象,不禁對他有些欣慰之意,隻見此刻眼前的小師弟,雖讓汗水模糊了眼睛,但眼光中卻閃爍著銳利的鋒芒,小小年紀,竟有如此的決心,隻是不知道這小師弟的修道資質到底如何?
鄭守毅站在亭子邊向四周看了看,道:“小師弟,這裏便是你入門之後六年外功的修練之地了!”
林小軼這才看清,原來這西山的峰頂中央,除了佇立著一個亭子之外,其餘的四麵東西南北都是各有不同的。
南麵是與池月峰相通的山路小徑,自不多言,而東麵則是一叢密密的竹林,竹林上空籠罩著神秘的墨雲,也不知道這竹子長得多高;北麵則是一片形狀怪異的石柱林,一人多高,參差不齊,每根石柱有一人合抱的粗細;在亭子的西麵,則是一條幾丈寬的溪流,溪水之上還覆蓋著一些翠綠的浮萍。
鄭守毅先將他領到了那叢竹林的旁邊,對林小軼道:“這裏是你頭兩年修練之處,在這裏,你可以隨便挑一根竹子,每天去擊打這根竹子,也不管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直到把它折斷為至,也就算是完成了你外功修行的第一步了!”
林小軼走近前去,見這片竹林枝繁葉茂,清翠欲滴,初看與普通的竹子並沒有什麽區別,但再仔細地打量,這些竹子的竹幹部位要比尋常的竹子還長幾倍多,尋常的竹子都是由根到頂越來越細的,而這些竹子居然看不出粗細來,從底部一直到看不見的頂部,都是一樣的大小。
林小軼用手扶著其中的一根竹子,好奇地問道:“大師兄,難道兩年的時間裏,就是為了要折斷一根竹子嗎?”
鄭守毅看著這片竹林,道:“你可不要小看了這些竹子,這種竹子名叫‘通天竹’,是與上麵天庭中的竹子是相連的,要一千年才能長成一株,即使是刀砍斧鑿,也傷不了它的分毫!”
“這麽神奇啊!”林小軼重又打量起這些竹子來,隻見這些綠竹中還隱隱透出金色光澤,似乎還有光澤在其中暗暗流動的跡象,果然不是人間凡品!
看來這五峰山的確是聚天地靈氣之地,連一根小小的竹子都是這麽有來曆的。
鄭守毅與小師弟在竹林裏停留了片刻,便又將他帶到了位於峰頂北麵的石柱林,這些石柱形狀如筍,卻沒有筍的尖角,石柱頂端凹凸不平,有些石柱的周身還長滿了藤蔓類的植物。
鄭守毅等到林小軼在這裏也看得差不多了,才對他道:“這些都是‘石筍柱’,是你外功第二層的修練之處,這些石柱乃是天地造化,自然生成,已有萬年之久,你在兩年之內,必須要赤手將其中一個劈開,才可算是完成了第三四年的外功修練!”
林小軼見這些石柱都比他的腰還粗很多,要將其赤手劈開,那是談何容易的事情!
正在他疑惑不解的時候,鄭守毅已經把他帶到了最後一處的所在,這是峰頂西麵的一條溪水之前,這條山澗溪水的源頭出自地下岩層,從溪底汩汩而出,幾丈之外便已水勢湍急,不時在岸邊的山岩上撞擊出白色的飛沫來,濺濕了站在溪邊上的這兩個人。
鄭守毅對小師弟道:“這是你最後兩年修行之地,不要小看這水流,它比之竹子和石柱,雖柔弱得多,但這流水亦是最為堅韌之物,我想你也懂得水滴石穿的道理吧,在這兩年之內,你必須站在這溪水之中,使勁你的全力,來阻擋水流的方向,當這溪水在你身旁一丈開外就已改道而行,那你才能算是完成了外功修行的最後一關了!”
在兩人離開溪水重又回到亭子邊的時候,鄭守毅又對這位小師弟鄭重地講道:“另外,你還需記住,這六年之內的外功修練,是不能使用任何道術法門的,也就是說,是純粹使用你的肉身,去承受這些自然的磨練,這樣才能最終達到真正的修真之軀!”
鄭守毅看著小師弟怔怔地望著這些修練外功的場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
或許在擔心有沒有把握能通過這些階段吧?
的確,這些外功的修練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尚且還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更何況這個小師弟年紀還小,這些要求,對於他來說,也的確有點過於苛刻了,可你既然走上了修真之道,就必須要經曆一番常人所不能經曆的磨難,不如此,便不能成材!
想到這裏,鄭守毅還想再對這位小師弟多說幾句,便又開口道:“小師弟,也許現在你會感到很奇怪,為什麽修行之道還需要經曆這麽多身體上的修練步驟,其實,這修真之道,講究的是內外兼顧,是一種形體與意念並重的修行法門,身體的修練是日後道法修行的根基,如果這根基越是牢固,則對道法的修行起到的幫助則越大!”
鄭守毅看小師弟聚神會神地聽他講授,自然是要讓他理解得更透徹一點,便指著亭子邊上的兩塊山石,道:“這其中的道理,就好比眼前的這兩塊石頭一樣!”
林小軼朝大師兄所指的方位看去,原來是亭子邊上的兩塊普通山石,一塊正是亭子台階上方方整整的岩石塊,另一塊則是作為亭子欄杆的長條形狀的石柱。
鄭守毅道:“這是兩塊同樣材質的山石,卻有著各自不同的形狀,這就是經曆了世間不同磨練的結果,人的外功修練也是如此,要想最後到達什麽結果,就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努力了!”
聽了這番話,林小軼也算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雖然這外功的修練現在看起來困難重重,但也不是克服不了的,依剛才大師兄所言,隻要假以時日,必定能完成這外功修練的三個階段!
隔了片刻,鄭守毅才道:“最後,我還得提醒你一句,對於身體的修練,是沒有什麽捷徑可走的,即使是天賦再高的人,也需要循序漸進,所以,不管你在道法上的修行資質如何,你都得堅持不懈、日複一日的苦練!”
看到林小軼一時沒有回答他的話,鄭守毅又接著道:“我說的這些話,你都記下了嗎?”
林小軼點點頭,道:“大師兄,我都記下了,我會照你說的話去做的!”
鄭守毅臉上才露出一絲微笑,道:“好了,該說的我都已經說了,那你從今天就開始好好地練吧,以後,我也會抽空來看看你進展的!”
說著鄭守毅正欲轉身離開這亭子,忽然似乎想起什麽,又叮囑林小軼道,“哦,對了,你中午的時候便回到清風觀吃飯,下午就由二師兄傳授你道法口訣,時辰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你修練要緊,就不必送我了!”
說罷,他便沿著山路向池月峰的方向走去。
看著大師兄遠去的身影,林小軼默默地注視著,雖然大師兄表麵上看起來很是嚴肅,一絲不苛的樣子,可通過這一個時辰的相處,他覺得大師兄也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好人!
林小軼對他周圍的一切是那麽好奇,睜著眼睛左看右看,也許是五峰山千百年來的興盛,連他們腳下鋪設的山石之徑,也早已被磨得光禿禿的,失去了岩石的棱角,再加上晨露霜重,腳踩上去,竟有了些打滑的感覺。
環顧四周,但見奇峰兀立,怪石嶙峋,一條時斷時續的山間溪流,也隨著山勢往下汩汩地流淌,偶爾竟在山縫岩石之間,長出了一兩株參天的古樹,枝葉繁茂,順著樹根,仰頭一望,竟看不到樹頂,整條山路上又都是雲霧彌漫著。
兩個人很快便到了池月峰的後山,就見眼前有兩條叉路左右分開,順著山勢往下廷伸,分別通往東西兩座比池月峰稍矮的山峰。
鄭守毅指著這兩座後山,對林小軼道:“這便是咱們池月峰的兩座後山,分別叫東山和西山,東山是弟子們修行道法的所在,隻要突破了太極五行道法洪元境界的第一層,便有資格去了,而西山隻是初入門弟子修練外功的地方,因為,師父已經多年未收弟子了,現在已經無人再需前去了,小師弟,不知你一人可耐得住這孤獨寂寞啊?”
林小軼笑著答道:“大師兄,你放心,我一個人會好好修練的!”
在眼光流轉之際,林小軼便看到了前麵去往東山的石徑上,池月峰眾師兄們的身影正出沒於其中,而去往西山的路徑,幽遠深邃,則顯得有些荒涼寂寞。
鄭守毅點頭道:“那就好,我們修道之人,本來就要承擔常人所無法承擔的艱苦,今天就由我先領你熟悉一下路徑,往後就隻有你一人獨自來此修練了,我就不再陪你了,”說完,便先踏上了那條去往西山的石徑。
林小軼跟在大師兄的身後,一邊熟記著來時的路徑,一邊欣賞著山中的美景。
在這山間的深處,少了峰頂之上的明媚陽光,卻多了一絲陰涼清爽,見四周澗深壑絕,隻一條小石徑在山間蜿蜒起伏,曲曲折折,看不到路的盡頭,因為少有人來,石徑上已是蔓草湮路,看不清上麵的岩石了。
大師兄隻是自顧自地在前麵走著,而且越來越快,很多時候,林小軼不得不加快腳步趕上前去,等到快追上大師兄的時候,他卻又倏地一下,與自己又隔開了很遠的距離。
就這樣,林小軼緊趕慢趕,總與前邊的大師兄還差著一段不遠不近的山路。
也不知走了多少時辰,拐過了多少個山穀,林小軼隻覺得腿酸發麻,熱汗滲滲,兩腳渾似是踩在了棉花堆裏一般酸軟無力。
終於,在前麵的一處山間破敗的古亭之前,大師兄鄭守毅停了下來,站在那裏等著他。
林小軼喘著粗氣趕了上去,來到了古亭邊,他蹲下了腰,喘著呼呼的粗氣,嘴裏也是口幹舌燥,他覺得身體很累,自己還沒有開始真正的修行,竟連修行道上的辛苦也是這般地難以想象!
隻聽鄭守毅道:“小師弟,我們已到了這西山峰頂了!”
林小軼這才抬起頭來,開始打量起這周圍的地勢來,透過密密層層的樹葉,他看到了遠處的池月峰正佇立在前頭,直聳入雲,而位置更遠的那些五峰山的其餘主峰們,則都在雲霧飄緲之中。
他回過頭來,再來看眼前的這座破舊的古亭,也不知道它是什麽時候建成的,看著它古舊的四根石柱,隻留著一麵靠山陰的亭牆,其餘三麵皆是空無一物。
這座西山的古亭,聳立在山嵐之顛,也不知經曆了多少風雨的侵襲,千百年來,亙古如斯,就好像它原本就屬於這裏似的。
鄭守毅看他氣喘籲籲的樣子,便告訴他道:“小師弟,從這裏到咱們池月峰有二十裏山路,以後你要每日往返一次,你可做得到麽?”
林小軼用衣袖揩去臉上汗水,雖然剛才累得他筋疲力盡,但仍語氣堅定地答道:“大師兄,你放心吧,我絕不會偷懶的!”
鄭守毅見他一臉的堅決,心中不免一震,這少年意誌堅定,承受苦難的決心也超出了他的想象,不禁對他有些欣慰之意,隻見此刻眼前的小師弟,雖讓汗水模糊了眼睛,但眼光中卻閃爍著銳利的鋒芒,小小年紀,竟有如此的決心,隻是不知道這小師弟的修道資質到底如何?
鄭守毅站在亭子邊向四周看了看,道:“小師弟,這裏便是你入門之後六年外功的修練之地了!”
林小軼這才看清,原來這西山的峰頂中央,除了佇立著一個亭子之外,其餘的四麵東西南北都是各有不同的。
南麵是與池月峰相通的山路小徑,自不多言,而東麵則是一叢密密的竹林,竹林上空籠罩著神秘的墨雲,也不知道這竹子長得多高;北麵則是一片形狀怪異的石柱林,一人多高,參差不齊,每根石柱有一人合抱的粗細;在亭子的西麵,則是一條幾丈寬的溪流,溪水之上還覆蓋著一些翠綠的浮萍。
鄭守毅先將他領到了那叢竹林的旁邊,對林小軼道:“這裏是你頭兩年修練之處,在這裏,你可以隨便挑一根竹子,每天去擊打這根竹子,也不管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直到把它折斷為至,也就算是完成了你外功修行的第一步了!”
林小軼走近前去,見這片竹林枝繁葉茂,清翠欲滴,初看與普通的竹子並沒有什麽區別,但再仔細地打量,這些竹子的竹幹部位要比尋常的竹子還長幾倍多,尋常的竹子都是由根到頂越來越細的,而這些竹子居然看不出粗細來,從底部一直到看不見的頂部,都是一樣的大小。
林小軼用手扶著其中的一根竹子,好奇地問道:“大師兄,難道兩年的時間裏,就是為了要折斷一根竹子嗎?”
鄭守毅看著這片竹林,道:“你可不要小看了這些竹子,這種竹子名叫‘通天竹’,是與上麵天庭中的竹子是相連的,要一千年才能長成一株,即使是刀砍斧鑿,也傷不了它的分毫!”
“這麽神奇啊!”林小軼重又打量起這些竹子來,隻見這些綠竹中還隱隱透出金色光澤,似乎還有光澤在其中暗暗流動的跡象,果然不是人間凡品!
看來這五峰山的確是聚天地靈氣之地,連一根小小的竹子都是這麽有來曆的。
鄭守毅與小師弟在竹林裏停留了片刻,便又將他帶到了位於峰頂北麵的石柱林,這些石柱形狀如筍,卻沒有筍的尖角,石柱頂端凹凸不平,有些石柱的周身還長滿了藤蔓類的植物。
鄭守毅等到林小軼在這裏也看得差不多了,才對他道:“這些都是‘石筍柱’,是你外功第二層的修練之處,這些石柱乃是天地造化,自然生成,已有萬年之久,你在兩年之內,必須要赤手將其中一個劈開,才可算是完成了第三四年的外功修練!”
林小軼見這些石柱都比他的腰還粗很多,要將其赤手劈開,那是談何容易的事情!
正在他疑惑不解的時候,鄭守毅已經把他帶到了最後一處的所在,這是峰頂西麵的一條溪水之前,這條山澗溪水的源頭出自地下岩層,從溪底汩汩而出,幾丈之外便已水勢湍急,不時在岸邊的山岩上撞擊出白色的飛沫來,濺濕了站在溪邊上的這兩個人。
鄭守毅對小師弟道:“這是你最後兩年修行之地,不要小看這水流,它比之竹子和石柱,雖柔弱得多,但這流水亦是最為堅韌之物,我想你也懂得水滴石穿的道理吧,在這兩年之內,你必須站在這溪水之中,使勁你的全力,來阻擋水流的方向,當這溪水在你身旁一丈開外就已改道而行,那你才能算是完成了外功修行的最後一關了!”
在兩人離開溪水重又回到亭子邊的時候,鄭守毅又對這位小師弟鄭重地講道:“另外,你還需記住,這六年之內的外功修練,是不能使用任何道術法門的,也就是說,是純粹使用你的肉身,去承受這些自然的磨練,這樣才能最終達到真正的修真之軀!”
鄭守毅看著小師弟怔怔地望著這些修練外功的場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
或許在擔心有沒有把握能通過這些階段吧?
的確,這些外功的修練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尚且還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更何況這個小師弟年紀還小,這些要求,對於他來說,也的確有點過於苛刻了,可你既然走上了修真之道,就必須要經曆一番常人所不能經曆的磨難,不如此,便不能成材!
想到這裏,鄭守毅還想再對這位小師弟多說幾句,便又開口道:“小師弟,也許現在你會感到很奇怪,為什麽修行之道還需要經曆這麽多身體上的修練步驟,其實,這修真之道,講究的是內外兼顧,是一種形體與意念並重的修行法門,身體的修練是日後道法修行的根基,如果這根基越是牢固,則對道法的修行起到的幫助則越大!”
鄭守毅看小師弟聚神會神地聽他講授,自然是要讓他理解得更透徹一點,便指著亭子邊上的兩塊山石,道:“這其中的道理,就好比眼前的這兩塊石頭一樣!”
林小軼朝大師兄所指的方位看去,原來是亭子邊上的兩塊普通山石,一塊正是亭子台階上方方整整的岩石塊,另一塊則是作為亭子欄杆的長條形狀的石柱。
鄭守毅道:“這是兩塊同樣材質的山石,卻有著各自不同的形狀,這就是經曆了世間不同磨練的結果,人的外功修練也是如此,要想最後到達什麽結果,就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努力了!”
聽了這番話,林小軼也算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雖然這外功的修練現在看起來困難重重,但也不是克服不了的,依剛才大師兄所言,隻要假以時日,必定能完成這外功修練的三個階段!
隔了片刻,鄭守毅才道:“最後,我還得提醒你一句,對於身體的修練,是沒有什麽捷徑可走的,即使是天賦再高的人,也需要循序漸進,所以,不管你在道法上的修行資質如何,你都得堅持不懈、日複一日的苦練!”
看到林小軼一時沒有回答他的話,鄭守毅又接著道:“我說的這些話,你都記下了嗎?”
林小軼點點頭,道:“大師兄,我都記下了,我會照你說的話去做的!”
鄭守毅臉上才露出一絲微笑,道:“好了,該說的我都已經說了,那你從今天就開始好好地練吧,以後,我也會抽空來看看你進展的!”
說著鄭守毅正欲轉身離開這亭子,忽然似乎想起什麽,又叮囑林小軼道,“哦,對了,你中午的時候便回到清風觀吃飯,下午就由二師兄傳授你道法口訣,時辰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你修練要緊,就不必送我了!”
說罷,他便沿著山路向池月峰的方向走去。
看著大師兄遠去的身影,林小軼默默地注視著,雖然大師兄表麵上看起來很是嚴肅,一絲不苛的樣子,可通過這一個時辰的相處,他覺得大師兄也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