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武世界,不知多少古武強者困於某一境界,元力修行再難寸進,所以他們就將精力轉向招式,希望以此來完成另類的突破。
由此,劍道修行也延伸出劍修與意修。
劍修練招式,追求一劍破萬法;
意修重意境,探尋劍法自然天。
劍修與意修,說不上誰強誰弱,隻能說各自有千秋,古繼君前世元力修行有限,所以他就將全部精力轉移到招式武技上。
在那樣的大環境下,幾乎沒有什麽武功招式是密不外傳的,所以他對於各個門派家族的武功招式,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乃至於青出於藍。
巴山夜雨劍,就是一位劍道宗師在蜀地巴山觀雨而悟,雖然當時劍意兩者各有爭執,但最終還是劃分為意修。
對於當時爭議頗大的巴山夜雨劍,古繼君自然也少不了研究,所以他也有自己的理解。
夜雨,總是沒有多少人能看的清楚,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所以古繼君修行的巴山夜雨劍,真髓就在於劍絲如弦,起落無音。
不同於巴山夜雨起蒼茫的意境,古繼君偏重的更是招式,所以,巴山夜雨劍在他的手裏,更多了幾分鬼魅的無痕,而少去了幾分蒼涼的哀怨。
古繼君出劍,看似隨意,卻能夠精準剝開每一道刺向他的拂塵,如此需要的不僅是眼力,還有足夠快的出劍速度。
成千上萬根拂塵,像是蠶絲一樣圍繞在古繼君周圍,道人想要同時控製上萬根絲線,就需要將內力分化萬千,所以他並沒有堅持多久。
道人抽身退後,拂塵重新化作一柄長劍,他本是想出其不意,畢竟防守再密,也有分心的時候,萬千劍絲總有幾根能突破古繼君的防禦。
卻不想,古繼君的巴山夜雨劍比他的拂塵更密,更綿,不得不說,古繼君是他遇到最難纏的對手。
道人攻勢衰弱,想要退守,古繼君自然欺身而上,反擊進攻!
一道劍影迎麵刺出,就像是一滴滴雨線墜落下來,恍惚間,道人感覺像是有無數道江河在麵前扭曲交錯,空氣都被劃開淺淡的痕印。
巴山夜雨劍總共有八劍,這是第六劍“霧雨湘江”,真正的劍道宗師從來不拘泥於形,隨心而起,隨意而成。
古繼君雖然算不得劍道宗師,但是也不會固步於劍譜格式之中,自縛手腳。
每一劍都是單獨的,卻又是最適合的,沒有最強的劍招,隻有最強的劍主。
道人抬劍格擋,卻突然手上一空,藏鋒劍不知從哪裏刺出,在他的肋下留下一道劍口,這是第四劍“風雨蒼黃”。
因為反應還算及時,所以劍口並不深,想了想,道人感覺自己還是沒能發現那一劍究竟從哪裏而來,他的心開始變沉,有種很不好的感覺。
嗡!
突然,一聲輕吟,就像是蠅蟲振動翅膀一樣,一劍才落,一劍又至。
道人一退再退,避無可避!
他背後有一口大缸,水麵與缸平齊,裏麵栽種了一株水蓮花,隻是現在隻有一個花骨朵,這是他用來釀酒的水,道人稱之為無根之水,其實就是平日裏雨水積多,積累而成的。
道人反手將拂塵浸入水中,就像是揮筆灑墨一樣,朝著古繼君一甩而下。
看不清數目的水珠,迎著古繼君臉麵打去,雖然是小小的水滴,卻蘊含著道人精純的內力,每一滴都有穿石的勁道。
古繼君劍勢不變,依然是剛才那一劍,第一滴水珠碰到劍鋒時,並未直接刺破,而是粘在劍身上,隨後第二滴,第三滴……
臨近道人身前,藏鋒劍上就像是生了一層冰片,道人以拂塵來擋,滿天飛絮,他手裏的塵絲被全部切碎,隻剩下光禿禿的拂杆。
冰屑四射,將道人的臉麵劃開數道口子,頭上的道髻也被打的散亂開來。
噗嗤!
一聲輕響,劍鋒入骨,道人悶哼一聲,他的胸口位置插著一把劍,劍鋒深藏。
巴山夜雨第一劍,“夜雨巴山”!
古繼君鬆開手掌,道人靠著水缸朝下倒去,鮮血如漿。
“你贏了!”
道人依然出塵,不像是個殺手,他整理了一下散亂的頭發,將藏鋒劍從胸口拔出。
看著藏鋒劍,道人臉上有幾分苦澀,指背輕輕撫了撫劍身,道:“你知道這把劍的故事嗎?”
古繼君沉默,道士卻是不顧,像是沉入某種回憶,他開始自述道:“很多年前,也是在這樣的一片桃林裏,也是有兩個人,一個小道童,一個小乞丐。”
“小道童喜歡釀酒,因為師傅喜歡喝酒;小乞丐喜歡扮官差,因為官差威風,能吃飽飯。
“兩個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做著當時最美的夢。”
“好些年後,小道童長大成了道士,小乞丐也做了真正的官差,原本道士釀酒,官差追凶,很圓滿的夢想,很真實的生活。”
“可惜,並沒有原本,那天下著小雨,雲卻不是黑的,有些紅……”
官差來找道士,痛哭流涕,他犯錯了,縣衙的人都死了,是他殺的,血水染紅他的臉,看起來就像是鬼。
官差見到道士,說:“我殺了人!”
道士聽後沉默許久,聲音發苦:“殺人要償命的。”
官差懺悔,痛哭道:“我不想死!”
道士聽後,轉身從屋子裏取出一把斧子,將門前一株桃樹從中劈開,裏麵是一截赤紅如血的紅木。
官差不解,道士最喜歡屋前的桃樹,平日傷一點都心疼好一陣,現在居然下此狠手!
道士並沒有解釋什麽,隻是用油布包起那塊紅木,然後跟著捕頭下了山。
那天,像是也知道道士要離開了一樣,每一朵桃花都開的別樣紅,道士看來是在送別,其實卻更像是挽留。
離開那座山,他們翻過好幾座山,終於來到適合他們呆的地方,那是一座城。
城裏沒有好人,他們兩個也不是好人,就像是兩滴水融進江河,不會泛起絲毫的波瀾。
……
“此後,世間少了個真衙差,多了個假捕頭,少了個真道士,多了個假道人。”
道人的眼裏是柔和的,他不後悔當時的選擇,如果重來,結果不會不同。
“再後來……”
清風微起,滿山的桃花迎風而舞,道人眼神開始朦朧,他伸手去抓,卻什麽也沒有抓住。
或許,他要抓的,並不是眼前桃花,而是當初那個一心想成為官差的小乞丐,還有隻會為師傅釀酒的小道童。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是一首情詩,但在古繼君看來,更契此時之景。
今年桃花,如那年一樣,那年的人兒,今又何在?
……
這不是劍的故事,而是道人與捕頭的故事。
故事並沒有說完,道人已經死去了。
沒有誰能知道,劍的故事裏,究竟劍是主角,還是人是主角。
從道人手裏取過藏鋒劍,雖然是木劍,但比起燕國絕大數名劍分毫不弱,劍身上渾然天成的血色花紋,極像是傳說中的桃心雷木。
科武世界,有一名山武當,武當山頂有桃樹千年不朽,內蘊桃心,陽雷擊頂,樹死而心活,謂之桃心雷木。
鑄劍大師取桃木精華,鑄以成劍,色澤如血,桃紋天成,取名桃神劍。
武當山內,就供奉著那柄桃神劍,以三千年桃心雷木鍛造成劍,曆代真人心血蘊養,劍可通靈。
眼前這柄,雖然比起武當山的桃神劍不可同日而語,但卻是真實的桃心雷木所鑄,整座山所有的靈性都在其中,可稱為桃山劍。
或許,劍名本就叫做桃山!
捕頭因為殺人,墮入無間,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就像是他之前說的,“江湖路難行,不過是先走一步”。
道人以桃心雷木鑄劍,最終還是死於劍下,或許就是他的劫數,道宗稱為“命劫”!
江湖人,江湖路,總會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哪怕是再大惡的人,背後的故事說起來,也可能會催人落淚。
捕頭死了,道人也死了,隻剩下空無一人的桃夭山,或許每年桃花盛開的時節,還會有許多遊人來觀賞,道人與捕頭卻再也不會來了。
挖開道人埋下的桃花釀,古繼君沉默一陣,一壇酒,一生情,道人釀的從來都不是酒,而是一個承諾,一份感情。
那個坑不大,古繼君取來工具,很快就在桃樹下挖了一個更大的坑,把道人埋進坑裏,那壇桃花釀就放在道人身旁。
“桃山劍我帶走了,它是唯一證明你曾經來過這塵世的痕跡,至於這壇桃花釀……或許今後很多年也不會有人發現。”
古繼君沒有給道人立碑,他頭頂那株桃樹,可能就是最好的墓碑。
帶著桃山劍,還有那把黃油布傘,古繼君朝著山的另一麵走去。
有小孩常問:“爺爺,爺爺,山的那邊是什麽?”
老人眼神昏黃,捋著沒有多少的胡須,笑道:“山的那邊還是山。”
小孩再問:“那翻過山的那邊,是什麽?”
老人答道:“翻過那山,就是海。”
小孩咬著手指頭:“海是什麽?”
老人指著一株才發出嫩芽的柳樹,道:“是春天!”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山的那邊究竟是什麽,應該還是山,也可能是一座城!
由此,劍道修行也延伸出劍修與意修。
劍修練招式,追求一劍破萬法;
意修重意境,探尋劍法自然天。
劍修與意修,說不上誰強誰弱,隻能說各自有千秋,古繼君前世元力修行有限,所以他就將全部精力轉移到招式武技上。
在那樣的大環境下,幾乎沒有什麽武功招式是密不外傳的,所以他對於各個門派家族的武功招式,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乃至於青出於藍。
巴山夜雨劍,就是一位劍道宗師在蜀地巴山觀雨而悟,雖然當時劍意兩者各有爭執,但最終還是劃分為意修。
對於當時爭議頗大的巴山夜雨劍,古繼君自然也少不了研究,所以他也有自己的理解。
夜雨,總是沒有多少人能看的清楚,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所以古繼君修行的巴山夜雨劍,真髓就在於劍絲如弦,起落無音。
不同於巴山夜雨起蒼茫的意境,古繼君偏重的更是招式,所以,巴山夜雨劍在他的手裏,更多了幾分鬼魅的無痕,而少去了幾分蒼涼的哀怨。
古繼君出劍,看似隨意,卻能夠精準剝開每一道刺向他的拂塵,如此需要的不僅是眼力,還有足夠快的出劍速度。
成千上萬根拂塵,像是蠶絲一樣圍繞在古繼君周圍,道人想要同時控製上萬根絲線,就需要將內力分化萬千,所以他並沒有堅持多久。
道人抽身退後,拂塵重新化作一柄長劍,他本是想出其不意,畢竟防守再密,也有分心的時候,萬千劍絲總有幾根能突破古繼君的防禦。
卻不想,古繼君的巴山夜雨劍比他的拂塵更密,更綿,不得不說,古繼君是他遇到最難纏的對手。
道人攻勢衰弱,想要退守,古繼君自然欺身而上,反擊進攻!
一道劍影迎麵刺出,就像是一滴滴雨線墜落下來,恍惚間,道人感覺像是有無數道江河在麵前扭曲交錯,空氣都被劃開淺淡的痕印。
巴山夜雨劍總共有八劍,這是第六劍“霧雨湘江”,真正的劍道宗師從來不拘泥於形,隨心而起,隨意而成。
古繼君雖然算不得劍道宗師,但是也不會固步於劍譜格式之中,自縛手腳。
每一劍都是單獨的,卻又是最適合的,沒有最強的劍招,隻有最強的劍主。
道人抬劍格擋,卻突然手上一空,藏鋒劍不知從哪裏刺出,在他的肋下留下一道劍口,這是第四劍“風雨蒼黃”。
因為反應還算及時,所以劍口並不深,想了想,道人感覺自己還是沒能發現那一劍究竟從哪裏而來,他的心開始變沉,有種很不好的感覺。
嗡!
突然,一聲輕吟,就像是蠅蟲振動翅膀一樣,一劍才落,一劍又至。
道人一退再退,避無可避!
他背後有一口大缸,水麵與缸平齊,裏麵栽種了一株水蓮花,隻是現在隻有一個花骨朵,這是他用來釀酒的水,道人稱之為無根之水,其實就是平日裏雨水積多,積累而成的。
道人反手將拂塵浸入水中,就像是揮筆灑墨一樣,朝著古繼君一甩而下。
看不清數目的水珠,迎著古繼君臉麵打去,雖然是小小的水滴,卻蘊含著道人精純的內力,每一滴都有穿石的勁道。
古繼君劍勢不變,依然是剛才那一劍,第一滴水珠碰到劍鋒時,並未直接刺破,而是粘在劍身上,隨後第二滴,第三滴……
臨近道人身前,藏鋒劍上就像是生了一層冰片,道人以拂塵來擋,滿天飛絮,他手裏的塵絲被全部切碎,隻剩下光禿禿的拂杆。
冰屑四射,將道人的臉麵劃開數道口子,頭上的道髻也被打的散亂開來。
噗嗤!
一聲輕響,劍鋒入骨,道人悶哼一聲,他的胸口位置插著一把劍,劍鋒深藏。
巴山夜雨第一劍,“夜雨巴山”!
古繼君鬆開手掌,道人靠著水缸朝下倒去,鮮血如漿。
“你贏了!”
道人依然出塵,不像是個殺手,他整理了一下散亂的頭發,將藏鋒劍從胸口拔出。
看著藏鋒劍,道人臉上有幾分苦澀,指背輕輕撫了撫劍身,道:“你知道這把劍的故事嗎?”
古繼君沉默,道士卻是不顧,像是沉入某種回憶,他開始自述道:“很多年前,也是在這樣的一片桃林裏,也是有兩個人,一個小道童,一個小乞丐。”
“小道童喜歡釀酒,因為師傅喜歡喝酒;小乞丐喜歡扮官差,因為官差威風,能吃飽飯。
“兩個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做著當時最美的夢。”
“好些年後,小道童長大成了道士,小乞丐也做了真正的官差,原本道士釀酒,官差追凶,很圓滿的夢想,很真實的生活。”
“可惜,並沒有原本,那天下著小雨,雲卻不是黑的,有些紅……”
官差來找道士,痛哭流涕,他犯錯了,縣衙的人都死了,是他殺的,血水染紅他的臉,看起來就像是鬼。
官差見到道士,說:“我殺了人!”
道士聽後沉默許久,聲音發苦:“殺人要償命的。”
官差懺悔,痛哭道:“我不想死!”
道士聽後,轉身從屋子裏取出一把斧子,將門前一株桃樹從中劈開,裏麵是一截赤紅如血的紅木。
官差不解,道士最喜歡屋前的桃樹,平日傷一點都心疼好一陣,現在居然下此狠手!
道士並沒有解釋什麽,隻是用油布包起那塊紅木,然後跟著捕頭下了山。
那天,像是也知道道士要離開了一樣,每一朵桃花都開的別樣紅,道士看來是在送別,其實卻更像是挽留。
離開那座山,他們翻過好幾座山,終於來到適合他們呆的地方,那是一座城。
城裏沒有好人,他們兩個也不是好人,就像是兩滴水融進江河,不會泛起絲毫的波瀾。
……
“此後,世間少了個真衙差,多了個假捕頭,少了個真道士,多了個假道人。”
道人的眼裏是柔和的,他不後悔當時的選擇,如果重來,結果不會不同。
“再後來……”
清風微起,滿山的桃花迎風而舞,道人眼神開始朦朧,他伸手去抓,卻什麽也沒有抓住。
或許,他要抓的,並不是眼前桃花,而是當初那個一心想成為官差的小乞丐,還有隻會為師傅釀酒的小道童。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是一首情詩,但在古繼君看來,更契此時之景。
今年桃花,如那年一樣,那年的人兒,今又何在?
……
這不是劍的故事,而是道人與捕頭的故事。
故事並沒有說完,道人已經死去了。
沒有誰能知道,劍的故事裏,究竟劍是主角,還是人是主角。
從道人手裏取過藏鋒劍,雖然是木劍,但比起燕國絕大數名劍分毫不弱,劍身上渾然天成的血色花紋,極像是傳說中的桃心雷木。
科武世界,有一名山武當,武當山頂有桃樹千年不朽,內蘊桃心,陽雷擊頂,樹死而心活,謂之桃心雷木。
鑄劍大師取桃木精華,鑄以成劍,色澤如血,桃紋天成,取名桃神劍。
武當山內,就供奉著那柄桃神劍,以三千年桃心雷木鍛造成劍,曆代真人心血蘊養,劍可通靈。
眼前這柄,雖然比起武當山的桃神劍不可同日而語,但卻是真實的桃心雷木所鑄,整座山所有的靈性都在其中,可稱為桃山劍。
或許,劍名本就叫做桃山!
捕頭因為殺人,墮入無間,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就像是他之前說的,“江湖路難行,不過是先走一步”。
道人以桃心雷木鑄劍,最終還是死於劍下,或許就是他的劫數,道宗稱為“命劫”!
江湖人,江湖路,總會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哪怕是再大惡的人,背後的故事說起來,也可能會催人落淚。
捕頭死了,道人也死了,隻剩下空無一人的桃夭山,或許每年桃花盛開的時節,還會有許多遊人來觀賞,道人與捕頭卻再也不會來了。
挖開道人埋下的桃花釀,古繼君沉默一陣,一壇酒,一生情,道人釀的從來都不是酒,而是一個承諾,一份感情。
那個坑不大,古繼君取來工具,很快就在桃樹下挖了一個更大的坑,把道人埋進坑裏,那壇桃花釀就放在道人身旁。
“桃山劍我帶走了,它是唯一證明你曾經來過這塵世的痕跡,至於這壇桃花釀……或許今後很多年也不會有人發現。”
古繼君沒有給道人立碑,他頭頂那株桃樹,可能就是最好的墓碑。
帶著桃山劍,還有那把黃油布傘,古繼君朝著山的另一麵走去。
有小孩常問:“爺爺,爺爺,山的那邊是什麽?”
老人眼神昏黃,捋著沒有多少的胡須,笑道:“山的那邊還是山。”
小孩再問:“那翻過山的那邊,是什麽?”
老人答道:“翻過那山,就是海。”
小孩咬著手指頭:“海是什麽?”
老人指著一株才發出嫩芽的柳樹,道:“是春天!”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山的那邊究竟是什麽,應該還是山,也可能是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