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道士在前引路,四人緊隨其後,眾人拾階而上,不多時便到了武當山頂。
一行人並未進入清微宮,而是被帶入外殿之側的知客房。知客房門前廊下,掛著一副烏木鏨字對聯,寫道是:“舉步維艱,且把腳跟站穩;處身安泰,宜將心境放平。”李衍看了點點頭,心想:“這兩句對聯,文雖淺近,其理則深,頗能令人細細品味。”
知客是一個中年道士,端坐在桌後,展開簿冊,詳細詢問李衍等人身份來意。張惠茹自上山以來,屢屢受挫,早已憋了一肚子的氣,此時再也按耐不住,高聲道:“這裏的掌門是我二叔,我們來見我二叔,還用得著備錄在冊?”那中年道士不慍不怒,淡然道:“國有國法,道有道規,到了這裏,不管你是尋常訪客,還是掌門親眷,都得登錄在簿,即便是豪門財閥、天潢貴胄,也一無例外。”
淩霄忙將張惠茹拉開,恭敬地報上四人身份姓名,又掏出一錠銀子塞入知客手中,陪笑道:“勞煩道長,我們有要事,還望盡快通傳。”中年道士並不推拒,坦然笑納,卻仍不冷不熱道:“通傳是要通傳的,至於掌門何時有空,那就難說了。”隨即命人安置了四人。
四個人耐著性子,隻得在客房歇息了,都猜想次日便可見到張宇清。
不料到了第二日,直等到將午時分,仍不見有何動靜。四人耐不住,去問客房值守,值守道士道:“掌門道長這幾日在陪十七爺,哪有空接見外客。你們安心在客房等著,不許亂走動。”張惠茹怒道:“張宇清是我二叔,我是外客麽!你給我馬上通傳,再推三阻四,信不信我一把火燒了你們這院子!”那值守道士冷笑道:“姑娘要放火,那好的很哪,要不要我去給你找個火把?”張惠茹被他噎得無言以對,隻有連連跺腳。
阿窈笑道:“喂,你這道士,幹嘛這麽說話。我惠姐姐叫你通傳,那是為你好,你知不知道,我最愛吃竹筍香菇燉魚頭,你不去通傳,我們多住一日,便多吃你們一頓魚頭,你不怕吃窮了你們?”那值守道士道:“吃魚頭,吃你個頭!我們是全真道士,不茹葷腥,你們安心跟著吃齋。”
道教全真、正一兩派之中,飲食禁忌全然不同,全真派恪守古訓,不立家室,常年茹素吃齋。而正一派則允許成家,除了齋醮法事,一般不禁葷腥。全真派不但不吃葷,香客入全真道觀,也決不許攜帶葷腥酒肉。
二人見威逼無效,勒吃無果,也都沒了法子,大家強自忍耐,隻得回房靜候消息。
次日,又去問值守道士,那道士道:“今日掌門陪扈十七爺,正在遊覽紫霄宮,沒空接見外客。”次日又去問,那道士道:“今日掌門在陪待十七爺品茶。”如此一連兩三日,日日都是如此。眾人都等得心急火燎,卻又毫無辦法。李衍不禁心中猜疑:“這十七爺到底是什麽人,卻要掌門日日相陪,來頭當真不小。”
到得第四日,李衍侵晨醒來,忽然不見了淩霄,剛要去問,隻見阿窈推門走了進來,忙問道:“淩霄哪裏去了?”阿窈道:“惠姐姐和淩霄商量了商量,私下出去見掌門了。”李衍一驚,不無擔心道:“他怎麽不說一聲。這個十七爺大有來頭,別要闖出禍來。”隨即想到淩霄素來謹慎,自當會見機行事,想到此略覺安心。
阿窈笑道:“衍哥哥,走,我們也出去逛逛。”李衍道:“那道士囑咐過,不許亂走亂闖的。”阿窈道:“他說不許,便不許啊,我們偏要逛。悶了這幾天,都快悶死了,我的金蛙也快要餓死了。走,我要給金蛙捉蟲子,你陪著我,我們偷偷溜出去。”李衍正猶豫,被阿窈一把扯住,隻得隨著她出來。
二人避開值守道士,悄悄出了客房院,直向叢林茂密處走去。李衍忽然想起一事,問道:“阿窈,那日你識破了瘦道士的輕功,你是怎麽識破的?”阿窈道:“也沒怎麽啊,識破就識破了。”李衍笑道:“這話好沒道理,你總看出些門道,所以才識破了他。”
阿窈眨了眨眼,笑道:“你想知道我怎麽識破了他?”李衍點頭道:“想知道。”阿窈道:“真想知道?”李衍道:“真想知道。”阿窈歪著頭道:“我不告訴你。”說罷提著蛙籠,一溜煙穿入林中,瞬間沒了蹤影。
李衍先是一怔,隨即搖頭笑了笑,心想:“這個鬼丫頭真會慪人,叫人氣又不是,喜歡又不是。”順著她隱沒方向,慢慢跟了過去。
此時晨曦微微,露氣正重,李衍穿林越陌,逶迤徐徐而行,忽覺眼前一亮,竟是走出了林中。
舉目四下一望,見前麵是一片古潭,潭水碧綠澄澈,水麵一平如鏡。潭旁一叢竹林,又有數株海棠,花緋枝絢,開得宛如蒸霞吐虹一般。李衍一見之下,頓覺心清神爽,不由暗讚道:“好景色,好景色!此處青竹籠翠,海棠爭妍,更有幽幽古潭,啁啁鳥鳴,世間竟有這等美景,又如此雅靜,真堪比世外桃園,閬苑仙境了!”
正自讚歎,忽聽一陣錚錚咚咚之聲飄了過來,李衍不禁一驚,待駐步靜聽,那聲音叮叮錚錚又傳了過來,因想道:此情此景,若非瑤琴,斷不能略泄其情其感,也不免辜負了這幽僻美景,隻不知這操琴之人,又是何等世外仙人。
循聲望去,隻見在海棠掩映之中,一個身著一襲白衣的少女,正自撫琴。但見她纖手款按冰弦,琴音清如擊玉,顫若龍吟,便在她纖指撫弄之下,琅琅鏘鏘蕩漾開來。李衍不敢驚擾她,背負了手,隻管靜靜品賞。細品其聲,果覺斷石裂帛,高雅無比,世間再無此韻者。遂屏氣絕息,宛如泥塑冰雕一般木立在那裏。
那少女猶自撫弄,舒緩之時,有如古潭微瀾,急遽之處,又若平湖奔潮。靜聆細聞,令人心無纖塵,神遊物外,悠悠然如臨幽穀賞蘭,怡怡乎似登孤山訪梅。
約有寸香工夫,琴聲嘎然而止,登時萬籟俱寂,唯餘琴音嫋嫋。李衍心神先隨著琴聲悠遊,後來琴聲已停,那神思隨著琴音,冥冥渺渺,不知飄向何處去了。也不知過了幾時,李衍驚醒,猶覺餘音縈耳,許時不肯絕去。心下讚道:當年虞舜操琴,鳳鸞百鳥來翔,孔子聞琴,三月不知肉味,大約便是此等境地了!這白衣少女,莫不是謫落塵寰的仙子,不然斷不能這般神妙!
刹那之間,李衍忽有一種奇異的感覺:眼前此情此景,斯人斯琴,自己在以前似曾經曆過,不然便曾經夢到過,而此時此刻,便似那種經曆複又重現,夢境複又重現一般。但心底卻又清清楚楚知道,自己並不曾經曆過,也從不曾做過此夢。
似曾經曆過,又從未經曆過,李衍這念頭在心底不斷泛起,一時之間,隻覺得腦中茫茫然一片空白。
正在這時,那白衣少女輕拂衣袂,款款站起身來。李衍心下一驚,暗道:“難道白衣仙子發現了我?”他與白衣少女相隔不過數丈,想要退身回避,身子卻如釘在了地上,半步移動不得。
白衣少女起身,冉冉穿行海棠叢中,微微仰頭,著意觀賞美景,顯然並未發現他。此時白露泠泠,青靄嫋嫋,少女行於花樹之下,宛如一株杏花掩映在萬頃緋紅中一般。李衍輕舒一口氣,仍是不敢稍動,唯恐驚擾了她。
忽然一陣微風吹過,花瓣簌簌飄下,落紅如雨,錦重重墜了一地。隻聽少女幽幽歎了一聲,輕聲吟道:
半病形容半病身,階前幾轉幾傷神。
東風不識徘徊意,莫教羅衣瘦煞人。
少女雖是輕聲低吟,但此處極為幽靜,李衍仍是一字不落,聽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禁感歎道:“此詩固然極佳,隻未免有些頹唐。聽詩句之意,仙子大約有恙在身,故發此音。”剛想到此處,隻聽少女又輕聲吟道:
花殘時節景淒迷,忍送黃昏遠黛低。
正惱春歸無別語,隔牆忽聞子規啼。
李衍聽了這首,不禁失聲讚道:“好詩,好詩,當真妙極,隻是太過悲涼了!”少女不防有人,吃了一驚,轉過身問道:“是誰在那裏?”
一行人並未進入清微宮,而是被帶入外殿之側的知客房。知客房門前廊下,掛著一副烏木鏨字對聯,寫道是:“舉步維艱,且把腳跟站穩;處身安泰,宜將心境放平。”李衍看了點點頭,心想:“這兩句對聯,文雖淺近,其理則深,頗能令人細細品味。”
知客是一個中年道士,端坐在桌後,展開簿冊,詳細詢問李衍等人身份來意。張惠茹自上山以來,屢屢受挫,早已憋了一肚子的氣,此時再也按耐不住,高聲道:“這裏的掌門是我二叔,我們來見我二叔,還用得著備錄在冊?”那中年道士不慍不怒,淡然道:“國有國法,道有道規,到了這裏,不管你是尋常訪客,還是掌門親眷,都得登錄在簿,即便是豪門財閥、天潢貴胄,也一無例外。”
淩霄忙將張惠茹拉開,恭敬地報上四人身份姓名,又掏出一錠銀子塞入知客手中,陪笑道:“勞煩道長,我們有要事,還望盡快通傳。”中年道士並不推拒,坦然笑納,卻仍不冷不熱道:“通傳是要通傳的,至於掌門何時有空,那就難說了。”隨即命人安置了四人。
四個人耐著性子,隻得在客房歇息了,都猜想次日便可見到張宇清。
不料到了第二日,直等到將午時分,仍不見有何動靜。四人耐不住,去問客房值守,值守道士道:“掌門道長這幾日在陪十七爺,哪有空接見外客。你們安心在客房等著,不許亂走動。”張惠茹怒道:“張宇清是我二叔,我是外客麽!你給我馬上通傳,再推三阻四,信不信我一把火燒了你們這院子!”那值守道士冷笑道:“姑娘要放火,那好的很哪,要不要我去給你找個火把?”張惠茹被他噎得無言以對,隻有連連跺腳。
阿窈笑道:“喂,你這道士,幹嘛這麽說話。我惠姐姐叫你通傳,那是為你好,你知不知道,我最愛吃竹筍香菇燉魚頭,你不去通傳,我們多住一日,便多吃你們一頓魚頭,你不怕吃窮了你們?”那值守道士道:“吃魚頭,吃你個頭!我們是全真道士,不茹葷腥,你們安心跟著吃齋。”
道教全真、正一兩派之中,飲食禁忌全然不同,全真派恪守古訓,不立家室,常年茹素吃齋。而正一派則允許成家,除了齋醮法事,一般不禁葷腥。全真派不但不吃葷,香客入全真道觀,也決不許攜帶葷腥酒肉。
二人見威逼無效,勒吃無果,也都沒了法子,大家強自忍耐,隻得回房靜候消息。
次日,又去問值守道士,那道士道:“今日掌門陪扈十七爺,正在遊覽紫霄宮,沒空接見外客。”次日又去問,那道士道:“今日掌門在陪待十七爺品茶。”如此一連兩三日,日日都是如此。眾人都等得心急火燎,卻又毫無辦法。李衍不禁心中猜疑:“這十七爺到底是什麽人,卻要掌門日日相陪,來頭當真不小。”
到得第四日,李衍侵晨醒來,忽然不見了淩霄,剛要去問,隻見阿窈推門走了進來,忙問道:“淩霄哪裏去了?”阿窈道:“惠姐姐和淩霄商量了商量,私下出去見掌門了。”李衍一驚,不無擔心道:“他怎麽不說一聲。這個十七爺大有來頭,別要闖出禍來。”隨即想到淩霄素來謹慎,自當會見機行事,想到此略覺安心。
阿窈笑道:“衍哥哥,走,我們也出去逛逛。”李衍道:“那道士囑咐過,不許亂走亂闖的。”阿窈道:“他說不許,便不許啊,我們偏要逛。悶了這幾天,都快悶死了,我的金蛙也快要餓死了。走,我要給金蛙捉蟲子,你陪著我,我們偷偷溜出去。”李衍正猶豫,被阿窈一把扯住,隻得隨著她出來。
二人避開值守道士,悄悄出了客房院,直向叢林茂密處走去。李衍忽然想起一事,問道:“阿窈,那日你識破了瘦道士的輕功,你是怎麽識破的?”阿窈道:“也沒怎麽啊,識破就識破了。”李衍笑道:“這話好沒道理,你總看出些門道,所以才識破了他。”
阿窈眨了眨眼,笑道:“你想知道我怎麽識破了他?”李衍點頭道:“想知道。”阿窈道:“真想知道?”李衍道:“真想知道。”阿窈歪著頭道:“我不告訴你。”說罷提著蛙籠,一溜煙穿入林中,瞬間沒了蹤影。
李衍先是一怔,隨即搖頭笑了笑,心想:“這個鬼丫頭真會慪人,叫人氣又不是,喜歡又不是。”順著她隱沒方向,慢慢跟了過去。
此時晨曦微微,露氣正重,李衍穿林越陌,逶迤徐徐而行,忽覺眼前一亮,竟是走出了林中。
舉目四下一望,見前麵是一片古潭,潭水碧綠澄澈,水麵一平如鏡。潭旁一叢竹林,又有數株海棠,花緋枝絢,開得宛如蒸霞吐虹一般。李衍一見之下,頓覺心清神爽,不由暗讚道:“好景色,好景色!此處青竹籠翠,海棠爭妍,更有幽幽古潭,啁啁鳥鳴,世間竟有這等美景,又如此雅靜,真堪比世外桃園,閬苑仙境了!”
正自讚歎,忽聽一陣錚錚咚咚之聲飄了過來,李衍不禁一驚,待駐步靜聽,那聲音叮叮錚錚又傳了過來,因想道:此情此景,若非瑤琴,斷不能略泄其情其感,也不免辜負了這幽僻美景,隻不知這操琴之人,又是何等世外仙人。
循聲望去,隻見在海棠掩映之中,一個身著一襲白衣的少女,正自撫琴。但見她纖手款按冰弦,琴音清如擊玉,顫若龍吟,便在她纖指撫弄之下,琅琅鏘鏘蕩漾開來。李衍不敢驚擾她,背負了手,隻管靜靜品賞。細品其聲,果覺斷石裂帛,高雅無比,世間再無此韻者。遂屏氣絕息,宛如泥塑冰雕一般木立在那裏。
那少女猶自撫弄,舒緩之時,有如古潭微瀾,急遽之處,又若平湖奔潮。靜聆細聞,令人心無纖塵,神遊物外,悠悠然如臨幽穀賞蘭,怡怡乎似登孤山訪梅。
約有寸香工夫,琴聲嘎然而止,登時萬籟俱寂,唯餘琴音嫋嫋。李衍心神先隨著琴聲悠遊,後來琴聲已停,那神思隨著琴音,冥冥渺渺,不知飄向何處去了。也不知過了幾時,李衍驚醒,猶覺餘音縈耳,許時不肯絕去。心下讚道:當年虞舜操琴,鳳鸞百鳥來翔,孔子聞琴,三月不知肉味,大約便是此等境地了!這白衣少女,莫不是謫落塵寰的仙子,不然斷不能這般神妙!
刹那之間,李衍忽有一種奇異的感覺:眼前此情此景,斯人斯琴,自己在以前似曾經曆過,不然便曾經夢到過,而此時此刻,便似那種經曆複又重現,夢境複又重現一般。但心底卻又清清楚楚知道,自己並不曾經曆過,也從不曾做過此夢。
似曾經曆過,又從未經曆過,李衍這念頭在心底不斷泛起,一時之間,隻覺得腦中茫茫然一片空白。
正在這時,那白衣少女輕拂衣袂,款款站起身來。李衍心下一驚,暗道:“難道白衣仙子發現了我?”他與白衣少女相隔不過數丈,想要退身回避,身子卻如釘在了地上,半步移動不得。
白衣少女起身,冉冉穿行海棠叢中,微微仰頭,著意觀賞美景,顯然並未發現他。此時白露泠泠,青靄嫋嫋,少女行於花樹之下,宛如一株杏花掩映在萬頃緋紅中一般。李衍輕舒一口氣,仍是不敢稍動,唯恐驚擾了她。
忽然一陣微風吹過,花瓣簌簌飄下,落紅如雨,錦重重墜了一地。隻聽少女幽幽歎了一聲,輕聲吟道:
半病形容半病身,階前幾轉幾傷神。
東風不識徘徊意,莫教羅衣瘦煞人。
少女雖是輕聲低吟,但此處極為幽靜,李衍仍是一字不落,聽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禁感歎道:“此詩固然極佳,隻未免有些頹唐。聽詩句之意,仙子大約有恙在身,故發此音。”剛想到此處,隻聽少女又輕聲吟道:
花殘時節景淒迷,忍送黃昏遠黛低。
正惱春歸無別語,隔牆忽聞子規啼。
李衍聽了這首,不禁失聲讚道:“好詩,好詩,當真妙極,隻是太過悲涼了!”少女不防有人,吃了一驚,轉過身問道:“是誰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