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濟那邊因自己的身份被禦林軍統領陳成識破,不得已假意與之親近,打算借機打入薑皇後集團的內部,因而從那日陳成主動去見吳元濟後,吳元濟便暗地裏與郭奉宜通了氣,故意逐漸疏遠護國公府。郭奉宜也讚同他的意見,便處處配合吳元濟演戲。平日裏,吳元濟還是和往常一樣聽命於太子,對太子吩咐的差事都一一照辦,太子起初並未發覺有什麽異樣,直到見吳元濟與陳成走的越來越近,才隱隱約約感覺有些可疑,但幾次三番試探吳元濟,吳元濟都表現的天衣無縫,太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得有意防著吳元濟,不再敢全心全意的信任他。吳元濟也察覺出了太子的疑慮,但考慮到自己是逆賊親屬的身份,直接告知太子,恐太子顧及律法,左右為難,便也最終隱瞞了下來。一時間吳元濟與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微妙。


    雖然太子有心懷疑吳元濟,但因大婚將近,左右吳元濟是郭延的表哥,想來不會背叛郭氏一族,太子便也沒有挑破與吳元濟的矛盾。朝堂上,眾臣皆在讚揚皇帝籌劃太子大婚的盛德,大唐自削藩之亂後,還未有過如此盛大的慶典,一時間倒忙得宮裏宮外人仰馬翻。東宮也是一派喜氣洋洋,大紅的燈籠高高懸掛在房廊上,一簇簇的五彩錦花擠滿了偌大的宮殿。宮人們樂此不疲地裝飾著太子與太子妃的新房,都一心想著辦好差事,討個好彩頭。太子殿下自然也是高興的很,雖說前幾日因郭延的出走著實擔憂了一番,但如今郭延也傾心接受了大婚的安排,自己也便放心了。自打幼時,老皇帝將郭延賜婚給了太子,太子便將郭延視為自己的妻子,對郭延一向是寵愛有加,不敢稍有怠慢。而郭延對太子也是體貼入微,誠心誠意,時常為太子分憂解難。太子心中一直盼著與郭延完婚,好讓自己在這深宮內院裏有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即便與薑皇後集團的鬥爭險惡異常,若有如此佳人陪伴,也不枉此生了。


    而護國公府這邊,郭奉宜自然明白君命難違的道理,郭延離家出走的事已然讓皇帝動了怒,雖說郭延一回府,郭奉宜便早早領了她入宮向皇帝請罪,皇帝嘴上說無妨,但郭奉宜明白,皇帝向來是小肚雞腸,此事怕是早在皇帝的心裏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如果郭氏一族以後稍有違逆,恐怕就會招致滅頂之災。郭奉宜是如履薄冰,盡量的順著皇帝的意,對皇帝此次大婚的任何安排都是來者不拒,順帶著與郭延也言明了厲害,隻期望婚事完了後太子與郭延能幸福恩愛,也算是對郭氏家族有個交代吧。


    郭延自然知道因自己一時的任性,險些害了眾多至親之人,便也收斂了性情,專心彌補過錯。禮部的人隔三差五便過來向郭延傳授大婚禮儀,雖說郭延自由慣了,最受不得這些條條框框的約束,但考慮到皇帝的顏麵,還是咬著牙一步步的認真學習著。好歹郭延冰雪聰明,隻要用心學,沒多少工夫,便學的有模有樣,禮部那邊便也順利向皇帝交差了。


    太子既為國之儲君,一國之本,他的大婚自然是天下百姓議論的焦點。不說與貞觀、開元盛世相比,怎的也要對得起大唐這泱泱大國的名聲。尤其是再過不到一月,北方的突厥便要為他們的可汗舉辦生辰大典,不免要比較一番。坊間一時間熱鬧非凡,都等著看皇家如何氣派。雖說冀州、膠東正受著黃河水患的肆虐,當地的官員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個時候,誰都不敢拿些不愉快的事招皇帝的訓斥。可當地的百姓就苦不堪言了,本來指望朝廷發些米糧度日,可左等右等,都不見朝廷的賑災消息,有的隻是京城長安如何熱鬧,如何忙碌於太子的婚事。原本暮氣沉沉的大唐,此刻竟異常沸騰起來,就連那偏居一隅的藩屬小國也摩拳擦掌,打算要好好的備一份厚禮送與大唐的皇帝,也算是同沾喜氣吧。畢竟他們有十多年沒有把大唐當回事了,想當年大唐因削藩之亂,窮兵黷武,一時四海之內,群雄割據,這些藩屬小國原以為大唐就要因此滅國了,哪裏還有真心臣服的意思,一個個都隔岸觀火,等著坐收漁人之利,不想那郭奉宜竟率幾萬人馬力挽狂瀾,救大唐於危難之間,本已千瘡百孔的大唐竟又活了下來,這下倒把這些投機取巧的小國們置於尷尬異常的囧地,想要重新恢複與大唐的藩屬關係,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如今正好趁著太子的大婚,好好表現一番,說不準大唐的皇帝一高興,又賞他們幾車黃金白銀,即便是賞些布帛米糧也夠這些荒蠻小國揮霍好幾年了。


    長安城的官道上不時看見一隊隊異國的使節車馬,那進貢的禮品也是一車又一車,直壓的馱物的馬匹駱駝氣喘連連。京兆衙門負責接待外國使臣,一時間府衙內也是人滿為患,報到朝廷,皇帝聽了竟得意不已,在朝堂上是幾次三番誇耀大唐盛世再現,才引得四方屬國來朝,殊不知這都是護國公郭奉宜的功勞。大臣們雖心裏都明白這些玄機,但一個個都是官場的老江湖,自然不會捅破,全由著皇帝自誇自擂,還要不時山呼萬歲聖明,皇帝是越發忘乎所以,趾高氣昂起來,接了屬國的貢品,更是大手一揮,回贈了數倍的賞賜。隻折騰的戶部是叫苦不迭,眼看著國庫的錢銀像流水般嘩嘩消失,又不敢向皇帝稟報,隻得迂回著向東宮訴苦,太子聽了戶部的抱怨,自是十分重視,然而幾次借機向皇帝陳情,都被皇帝斥責了回來,如今皇帝正在興頭上,誰要是敢說個不字,便是自討苦吃,太子一時也沒了主意,又請了朝中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勸說皇帝,皇帝才稍微有所顧忌,但心裏自然是憋著一股火,就等著逮住機會撒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生為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為笙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為笙歌並收藏天生為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