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有些慌張:“真的嗎?那我該怎麽辦?”顯然已經慌了神,連自己已經暴露都沒發現。


    丫鬟寧兒心中叫苦,她也不知道呀。強裝鎮定分析到:“小姐,你先告訴你喜歡的是誰,我才知道該怎麽辦呀。”


    李師師趕緊澄清:“不是我,是我的一個朋友......”


    看著寧兒如同看傻子一般的眼神,李師師實在是沒臉編下去了。


    “寧兒,你也知道,自從那日在船上那位公子救了我,我就時時想到他。”


    “而且每次想到他時,總覺得身體燥熱,心緒不寧......”


    說到後麵聲音已經是細如蚊呐。


    寧兒見自家小姐臉都快燒著了一樣,再說下去怕是要羞的懸梁自盡了,趕緊推著李師師向門外走去。


    “小姐先別想這些了,先去外麵彈奏吧,那麽多人可都等著小姐呢。”


    李師師連忙平複心情,調整呼吸,恢複了古井無波的樣子:“走吧。”


    穿過後院來到前堂,無數客人吟詩作對,喝酒調笑的聲音傳入耳朵,空中彌漫著濃鬱的酒氣,讓李師師皺起了好看的黛眉。


    她向來喜歡清淨,從來不願在前堂這裏彈奏樂器。


    往往有像上次詩會那般大型的活動,或是院子裏來了身份尊貴至極的客人,才會請她去彈曲助興。


    這也就是她生得貌美,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院裏才捧她得了京城第一花魁的名頭。


    要是換了別人,還會讓你待在後院天天享受清淨?怕是早早就被拉去接客,為怡春院掙銀子了。


    前堂正在吃酒玩樂的人們看到李師師的到來發出了歡呼聲,簡直要吧房頂都掀翻。


    “師師姑娘!在下xxx,特意為你來的這裏!”


    “師師姑娘,這是我為你作的詩!”


    看著台上微笑著麵對這麽多迷弟的李師師,薛青心中有些不屑。


    什麽京城第一花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過是種營銷手段罷了。


    前世的明星不就是這樣靠著立人設火的嗎?


    但他上次在畫舫上也是聽過李師師的彈奏,對於李師師在樂理上的造詣,他還是很佩服的。


    能讓他這個毫無音樂細胞的人都聽的如癡如醉,這般功底,想必沒有多年的浸淫是練不出來的。


    他並不是對李師師有意見,隻是看不起這種低級的營銷手段罷了


    李師師站在台上,對著這些人點頭致意,纖纖細手抱著琵琶,青蔥小手來回彈動,開始了彈奏。


    天籟般的琴音在屋內響起,配合上李師師堪稱完美的容顏,在場眾人隻覺得仿佛玄女下凡正在奏響仙樂。


    李師師看著在場諸人如癡如醉的表情,心中難免有些驕傲。


    能來怡春院的消費的,無一不是京城提的上號才子,能讓他們都是這般追捧,也的確值得驕傲。


    突然間,李師師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坐在台下的卓上,正喝著酒微笑著看著她。


    仔細看了看,竟然真的是那個讓自己魂牽夢繞的人出現在了這裏!


    李師師心頭一顫,手上的動作也跟著停了下來。


    台下的觀眾有些疑惑,師師姑娘怎麽了?


    李師師竟是直接從台上下來,跑到了薛青麵前。


    好不容易再次見到薛青,她哪裏還顧得上演奏這種事情。


    薛青麵帶微笑看著李師師:“師師姑娘,我們又見麵了。”


    李師師難掩激動望著薛青:“公子,我終於又見到你了!”


    一旁跑來了解情況的丫鬟寧兒拉了拉李師師的衣袖。


    李師師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有點失態。


    轉頭對著眾人道歉到:“是師師失禮了,希望各位公子能原諒。”


    然而已經晚了,在場眾人都看向了薛青,這小子是誰?憑什麽讓師師姑娘這般反應?


    其中一個看起來家世不凡的公子哥,手拿一把白扇子,笑眯眯的看向薛青:“不知這位兄弟是何人?看著麵生的很啊。”


    說完又一瞧腦袋:“忘了自我介紹,在下陳帆,家父刑部侍郎。”


    薛青卻是看都不帶看他一眼,裝個毛啊,死騷包,最討厭你們這些裝13佬。


    陳帆見薛青一點麵子都不給,也不生氣,對著李師師似笑非笑道:“師師姑娘,你這位朋友倒是有些個性。”


    周圍的人也在跟著起哄“這小子誰啊,連陳公子的麵子都不給。”


    “就是,別給臉不要臉了。”


    李師師連忙對著公子哥解釋道:“陳公子,他就是上次在畫舫上救了妾身一命的公子。他不喜說話,希望程公子不要見怪。”


    上次薛青已經是為了她得罪了常寧,這次要是再惹上陳帆,她可就真的不知道如何麵對薛青了。


    陳帆繼續問道:“哦?那麽那首《題都城南莊》也是這位朋友作的咯?”


    薛青看著李師師哀求般的眼神,實在是硬不下心,隻得淡淡回道:“嗯。”


    在場眾人頓時驚訝,那首詩竟然是這個人作的?


    自從上次迎春詩會的事情傳出,薛青的那首《題都城南莊》也跟著名聲大噪,在整個大奉都廣為流傳。


    要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崔護可是因為這首詩名傳千古,可見其含金量。


    甚至連帶著李師師的名傳大奉。


    不過因為薛青在詩會上沒有自報姓名,倒是沒人知道這首詩是他所作。


    “題都城南莊是此人作的?”


    “這首詩可真是寫得太好了。年紀輕輕就能做出這種詩,真是天才啊。”


    無論是哪個世界,終究是要用實力說話。


    這些人一聽到薛青就是作了《題都城南莊》的人,立刻就轉變了口風,甚至還有人誇起了薛青


    陳帆見到眾人口風轉變,似是無意歎道:“怪不得這位兄弟不與我等說話,原來是才氣過人。倒是我們沒有自知之明了。”


    周圍的才子立刻就被帶了節奏。


    “有才又如何?未免有些太過狂傲了。”


    “過剛易折,這般性格就算再有才又能取得什麽大成就?”


    薛青看著周圍傳來的不善目光,有些驚訝。


    這陳帆倒是比常寧要聰明些,還懂得鼓動人心,以勢壓人。


    可薛青怎麽會讓他如願,向在場眾人抱拳道:“在下薛青,第一次來怡春院這等地方,見到如此多我輩讀書人,實在是心中驚訝,難以自持。還望各位多多包涵。”


    言語間將自己塑造成家境一般,來不起怡春院的弱勢方。


    人往往喜歡比自己差的人交往,以體現自己的優越感。京城人士更是如此,覺得京城是大奉的中心,而自己住在京城就高人一等。


    當他們發現薛青竟是個第一次來怡春院的土包子,難免會產生“再有才又如何?還不是個鄉下來的土包子。”


    “原來如此,倒是我們誤會薛兄了。”


    “日後若是還想來,我倒是可以帶薛兄遊曆一下京城。”


    言語之中難免帶上幾分驕傲和得意。


    薛青微笑回應,把這些人哄得極其舒坦,就差把薛青當成親兄弟了。


    一旁的李師師見到薛青三言兩語就化解了矛盾,也是鬆了口氣。


    她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耳濡目染下,對這些套路也是有些了解。


    陳帆說這話背後暗藏的深意她自然清楚,若是應對不好可是會引起眾怒的。


    想到這裏,她不禁對薛青有些刮目相看。她還以為薛青是那種不懂人情世故的迂腐讀書人呢。


    陳帆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沒想到這小子還有些能耐。


    不過他也是頗有城府,直接放棄了糾纏,對薛青告辭道:“今日很高興認識了薛兄,咱們來日再聚。”


    薛青皮笑肉不笑回道:“下次有空請陳兄喝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奉小禦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青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青秋並收藏大奉小禦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