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嫂子的小兒子,回到家裏半夜卻鬧了起來,直叫著說是憋的疼。問是哪裏,小孩子指著自己的小雞雞。一家子都嚇壞了。趙嫂子臉都嚇白了,一下子想起下午兒子一身的螞蟥的場景。這肯定是自己當時沒仔細檢查到啊。也是,螞蟥剛開始吸血的時候,你都感覺不到疼。估計這小孩兒也是現在因為憋的才疼的叫出來。你能想到被螞蟥鑽進小雞雞吸血的感覺麽?那蟲子是為了吸血越來越拚命的往裏鑽啊。家裏人束手無策,這地方太敏感,什麽大醬煙袋都不能往上用啊。隻能急的隻原地打轉。等到第二天一早,小孩子的小雞雞已經青紫腫脹起來。那個時候哪裏有這樣的手術,能夠在小雞雞上開刀取出蟲子啊。來看望的大夥紛紛獻計獻策,於是各種土方子都用了,也不管孩子疼拚命掙紮。什麽用鹽水泡,大醬抹,用煙葉裹著。趙嫂子甚至用嘴去吸,趙大哥將自己的手臂劃破的鮮血淋漓的放在兒子小雞雞旁邊,希望能夠引那螞蟥出來,可都不管用。折騰了一整天,大家都絕望了。似乎隻有切了小雞雞這一條路了。趙嫂子已經哭昏過去幾次。好不容易生的兒子要親手將他變成太監,哪個父母能做得到?周老太太也請來了,看看隻是搖頭說沒法。那赤腳劉捏著刀子,手卻一直抖著下不去手,要知道那時候隻是土的麻藥,這一刀下去是怎樣的疼痛,一個三歲的孩子能承受的了麽?再說這割了以後還不得發炎化膿?種種的考慮種種的忌諱。最後這孩子整整折騰了三天,死掉了。這是個真實的故事。二姨講給我的時候,臉上依舊帶著哀傷和恐懼。這是她記事起第一次麵對周圍熟悉的人的死亡,就是因為一條小小的螞蟥。從此二姨在西河溝洗澡的時候,時不時的就會站起來全身檢查一番,生怕被螞蟥叮上。後來她倒是沒被螞蟥叮,而是上山揀蘑菇的時候被草趴子叮在了後腰上。姥姥給她往出拔的時候不小心將口器留在肉裏,從此以後隻要趕上陰天下雨的那地方就會刺撓。於是二姨終身對這倆樣東西深惡痛絕。在這裏也提醒愛去河邊戲水洗澡的人,千萬要注意螞蟥這種東西。如果因為洗澡出了點什麽意外,真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還有上山也要注意穿好長衣長褲,不要將皮膚露在外麵。草趴子叮人也很討厭。被叮了一定要用煙頭去燙,不要用手拔。這樣才能徹底將口器拔出免除後患。
古井。
現在的孩子都見不到井了。頂多電視上還會出現。基本上農村也已經廢棄了井這個東西,自來水多方便啊。隻是有這麽口古井,讓我念念不忘。
二姨家村裏有口古井,就在姥姥家出門的大門口。井口都是用青石板砌成,直徑大概有一米半那麽寬。從井口望下去,不知道有多深。一陣幽幽的冒著冷氣的感覺。井水清冽可口,當村裏並沒有達到家家打井時,這口井是全村食用水的來源。說不清這井有多少年了,百歲以上的老人都說從清初就該有了。井邊有棵老榆樹,也不知道多少你年了,蒼鬱的樹冠,遒勁的樹枝遮蓋住井口上方的天空。榆樹下麵的土地都被井邊的孫家李家打掃的幹幹淨淨。夏日裏大夥都喜歡聚集在井邊乘涼聊天。從家裏拿個籃子和一條井繩,再從自家園子摘些黃瓜西紅柿放在籃子裏,用井繩吊在井中鎮上一會,等大夥侃大山侃累了提上來分著吃,嘿,又冰又解渴,比現在的冰箱節能環保。
井邊的青石已經被磨平變得鋥亮,但井邊這麽濕氣重的地方,卻不生青苔。村裏的老人都說這口井是寶,井水冬暖夏涼。這話是真的,東北冬天零下三十幾度,井口不結冰,井壁倒是被井裏的水汽蒸騰出霜掛來。不過並不蔓延到水麵。僅僅是井上的軲轆掛些輕霜。冬天打得水不冰牙,夏天打的水甘冽解渴。這井水和河裏的泉子水一樣,可以不燒開就直接喝。從來沒聽說誰喝了鬧肚子。也從沒有村子裏的人會提醒小孩不要去井口玩,因為什麽活物都掉不下井裏去。這個很奇怪。當初井邊孫家的孩子,大概隻有三四歲,剛能跑跳,這天就趁家裏的奶奶不注意,一溜煙的出門在井邊乍巴乍巴的玩,她奶奶是小腳,哪裏有小孩子出溜出溜跑得快,跟不住,眼瞅著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在井台上滑倒了。就要往井裏滑下去。一個老太太一驚嚇,腳都軟了,頓時什麽力氣都沒有了,連喊都喊不出來。偏偏又是個大晌午頭,大熱的太陽曬著,大家都貓家裏歇晌,村頭村尾都不見個人。老太太拚命撐起力氣蹭到井邊,膽戰心驚的往井裏瞧,竟然發現孩子抓著轆轤上吊著的井繩,沒掉進水裏。你說一個小孩能有多大力氣,能抓著繩子堅持幾分鍾。老太太頓時像活過來一樣,咬著牙把孩子繞上來,剛把孩子抱上來,井繩就被掛著的木桶帶著嗖的掉下去,連帶著轆轤飛速的轉圈,噗通一聲木桶掉到了幾米深的水麵上。濺出的水花崩了老太太一臉。這一激,老太太算是醒過神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把歇午覺的鄰居都吵醒了出來看。聽了老太太連哭帶嚎的敘述,大家紛紛稱奇。雖說平時這井繩會在轆轤上別個彎,但是一個孩子也挺沉的,竟然禁得住。怪就怪在這孩子一直到被救上來也沒害怕,還嘻嘻的跟那笑呢。大夥都說是井神保佑,讓老太太趕快回家殺雞祭拜一下。老太太不敢怠慢,先是死命的掐了孫女幾下,轉身扭著小腳回家就把下蛋的雞給抹脖子了。雞血都灑在井邊上。又上了幾柱香叩拜了幾拜。嘴裏念叨:“多虧井神保佑,我家小孫女才能保住一條命。我以後一定看管好孩子,不給你添麻煩。”
後來又發生了幾次意外,但都有驚無險的過去了。最好笑的是村頭的張家小兒媳婦剛嫁過來,打水不會用大的轆轤,她自己也沒勁,打了水咬著牙轉著轆轤繞井繩,繞了一般卻再也繞不上來,沒憋住勁兒自己一鬆手,被回過勁兒的轆轤給一杆子打暈掉到了井裏。等同村裏人過來打水,往下一看,這媳婦坐在打水的木桶裏還暈著呢,這麽個大人,坐在桶裏飄在水麵上,沉都沒沉。這件事情傳揚開去,自此之後,大家都說這口井水有神庇護著,不收人。也不收牲口。
古井。
現在的孩子都見不到井了。頂多電視上還會出現。基本上農村也已經廢棄了井這個東西,自來水多方便啊。隻是有這麽口古井,讓我念念不忘。
二姨家村裏有口古井,就在姥姥家出門的大門口。井口都是用青石板砌成,直徑大概有一米半那麽寬。從井口望下去,不知道有多深。一陣幽幽的冒著冷氣的感覺。井水清冽可口,當村裏並沒有達到家家打井時,這口井是全村食用水的來源。說不清這井有多少年了,百歲以上的老人都說從清初就該有了。井邊有棵老榆樹,也不知道多少你年了,蒼鬱的樹冠,遒勁的樹枝遮蓋住井口上方的天空。榆樹下麵的土地都被井邊的孫家李家打掃的幹幹淨淨。夏日裏大夥都喜歡聚集在井邊乘涼聊天。從家裏拿個籃子和一條井繩,再從自家園子摘些黃瓜西紅柿放在籃子裏,用井繩吊在井中鎮上一會,等大夥侃大山侃累了提上來分著吃,嘿,又冰又解渴,比現在的冰箱節能環保。
井邊的青石已經被磨平變得鋥亮,但井邊這麽濕氣重的地方,卻不生青苔。村裏的老人都說這口井是寶,井水冬暖夏涼。這話是真的,東北冬天零下三十幾度,井口不結冰,井壁倒是被井裏的水汽蒸騰出霜掛來。不過並不蔓延到水麵。僅僅是井上的軲轆掛些輕霜。冬天打得水不冰牙,夏天打的水甘冽解渴。這井水和河裏的泉子水一樣,可以不燒開就直接喝。從來沒聽說誰喝了鬧肚子。也從沒有村子裏的人會提醒小孩不要去井口玩,因為什麽活物都掉不下井裏去。這個很奇怪。當初井邊孫家的孩子,大概隻有三四歲,剛能跑跳,這天就趁家裏的奶奶不注意,一溜煙的出門在井邊乍巴乍巴的玩,她奶奶是小腳,哪裏有小孩子出溜出溜跑得快,跟不住,眼瞅著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在井台上滑倒了。就要往井裏滑下去。一個老太太一驚嚇,腳都軟了,頓時什麽力氣都沒有了,連喊都喊不出來。偏偏又是個大晌午頭,大熱的太陽曬著,大家都貓家裏歇晌,村頭村尾都不見個人。老太太拚命撐起力氣蹭到井邊,膽戰心驚的往井裏瞧,竟然發現孩子抓著轆轤上吊著的井繩,沒掉進水裏。你說一個小孩能有多大力氣,能抓著繩子堅持幾分鍾。老太太頓時像活過來一樣,咬著牙把孩子繞上來,剛把孩子抱上來,井繩就被掛著的木桶帶著嗖的掉下去,連帶著轆轤飛速的轉圈,噗通一聲木桶掉到了幾米深的水麵上。濺出的水花崩了老太太一臉。這一激,老太太算是醒過神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把歇午覺的鄰居都吵醒了出來看。聽了老太太連哭帶嚎的敘述,大家紛紛稱奇。雖說平時這井繩會在轆轤上別個彎,但是一個孩子也挺沉的,竟然禁得住。怪就怪在這孩子一直到被救上來也沒害怕,還嘻嘻的跟那笑呢。大夥都說是井神保佑,讓老太太趕快回家殺雞祭拜一下。老太太不敢怠慢,先是死命的掐了孫女幾下,轉身扭著小腳回家就把下蛋的雞給抹脖子了。雞血都灑在井邊上。又上了幾柱香叩拜了幾拜。嘴裏念叨:“多虧井神保佑,我家小孫女才能保住一條命。我以後一定看管好孩子,不給你添麻煩。”
後來又發生了幾次意外,但都有驚無險的過去了。最好笑的是村頭的張家小兒媳婦剛嫁過來,打水不會用大的轆轤,她自己也沒勁,打了水咬著牙轉著轆轤繞井繩,繞了一般卻再也繞不上來,沒憋住勁兒自己一鬆手,被回過勁兒的轆轤給一杆子打暈掉到了井裏。等同村裏人過來打水,往下一看,這媳婦坐在打水的木桶裏還暈著呢,這麽個大人,坐在桶裏飄在水麵上,沉都沒沉。這件事情傳揚開去,自此之後,大家都說這口井水有神庇護著,不收人。也不收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