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鄭德很是想不通,他不明白為什麽李良在明明可以取得更大的利益的時候,卻將所有的敵人都放走了。所以他認為李良不夠毒,不夠狠。
合上書卷,鄭德默默地道:“看來真如開篇所說的那樣,人被七情六yù所繞,yù成大事需斬斷煩惱根!”
一把刀安靜的躺在桌麵上,旁邊是兩包極品的止血散、金瘡藥。
“yù成大事、揮刀自宮!”汗水在鄭德的額頭悄然滑落。
“宮?還是不宮?這是個問題!是默默地當一個平凡的、多年後可能成為街頭乞丐的王爺?……還是將命運的韁繩緊緊地握在手中,成為大唐下一位太上皇?我要好好的想一想!”
的確,鄭德是需要好好的想一想。
鄭德知道,他的兒子鄭天賜目前是皇室第三代唯一的男丁,而那群人保證再不會有其他的男嬰出世了,即便是有也會被除掉。這樣的話,鄭天賜非常有希望在當今皇帝過世後繼任皇位。但是……那群人的保證能絕對的兌現嗎?他的十八弟鄭憲就是一個例外,按照他們的計劃,應該是在他鄭德出生之後再不會有其他的皇子了嗎?而且他們給鄭德的感覺太不牢靠了,無塵院剛有個風吹草動,那群人就雞飛狗跳的不知道躲到哪裏去了。
而正是鄭憲這個例外,為將來鄭天賜是否能夠繼任皇位帶來了許多的變數。
如果當今皇帝在兩三年內有個意外,那麽是正值青的鄭憲和繈褓中的鄭天賜登上皇位的機會,哪個會更大一些呢?
如果太上皇一意孤行要立深受他喜愛的鄭憲為皇太弟呢?
如果長公主覺得有一個王爺父親的皇帝不如親弟弟好控製呢?
如果和鄭憲關係密切又擁有鎮國金鐧的李良全力扶持鄭憲呢?
如果……太多的如果讓鄭德寢食難安。<。SiMenG。>
經曆過沒落皇子的寂寞、手握兩部大權的風光、被變相囚禁在皇家胡同的無奈、一朝成為王爺的驚喜;期間還有讓人難以相信的關於他自己身世的謎團。
這一切讓鄭德感覺自己就像一片漂浮在激流中的浮萍,茫然的隨波逐流,起起落落全在他人的掌控之中。
“寧失數子不失一先!”這是鄭德今晚最後的一句自言自語。
一個讓人戰栗的聲音在安東王府的竹林內回蕩,仿佛是有人咬著厚厚的絹布發出的哀號。溫暖的風在這一刻忽然變的淒厲,月光下竹葉驚悸的抖動了一下。
曆史事件有著太多的必然xìng和偶然xìng,就像是股票的買賣一樣讓人不可捉摸,也許隻要再等一下,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會避免,隻要再等那麽一下下……!
鄭憲沒等人通稟就笑嘻嘻的走進了相國府的正門,然後像到了自己家一樣熟門熟路的來到了後花園。
暖洋洋的rì之下,李良一家三口正無憂無慮的享受著明媚的光。
李良小心翼翼的舉著半歲大的兒子,小家夥不依不饒伸著小手探向盛開的花朵。
馮玉如的臉上洋溢著所有幸福的母親和妻子都有著的微笑道:“小心點,別摔著了。”
“知道了夫人!”踩在石凳上的李良自作多情的道:“摔不到我的。”
馮玉如掩著玉唇輕笑道:“哪個說你了,我是說歡兒!”
“知道了……!”
在給兒子取名字的時候,李良這個當爹的是一點家也當不了。母親柳夫人又是求神又是問卜的,弄來了一大堆字和親家母嘀嘀咕咕的折騰兩個多月。最後得到的最佳組合竟然是一個‘尋’字一個‘歡’字,費了老鼻子勁的結果卻和當初馮玉如的玩笑話一樣——李尋歡!
得知兒子名字的李良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最後在母親和丈母娘嚴厲目光的逼視下,以及後腰上被妻子憐惜的掐了塊幸福的黑紫青之後,憋了半天的李良說道:“去尋找自己的歡樂,名字不錯!名字不錯!”
一隻馬蜂從花朵裏探出了腦袋,它很不滿意,正在吸食花蜜的時候被打擾的它猛然從花蕊中飛了起來,狠狠的蟄向了胖乎乎的小手。發現危險的李良腦袋當時就大了,眼看著就要從石凳上摔了下去,這可要了命了……我的兒子呀!
一道銀光滑過,剛剛還氣勢洶洶的馬蜂首尾分離掉落在了地上,一隻玉手攬住了搖搖yù墜的父子倆!
還不知道被馬蜂蜇為何物的小尋歡,眼看著快要到手的花突然變遠了,小嘴一翹大眼一眯,眼淚唰唰的就下來了。
馮玉如從丈夫手中將孩子抱了過來,埋怨道:“看你把孩子嚇的!噢……乖……不哭,娘給你打壞爹爹!”
小尋歡一邊嗚咽著指著李良一邊牙牙學語道:“得(打)……得(打)……!”
“我這是招誰惹誰了啊!”被驚出一身冷汗的李良麵對著妻子和兒子的統一戰線是yù哭無淚:“你個小白眼狼,叫什麽尋歡啊……這麽喜歡花,幹脆叫探花得了!”
“又在給孩子改名字呢?”正好聽到李良這句話的鄭憲笑嘻嘻的道:“李大哥,你不怕太夫人生氣啊!”
覺得兒子名字別扭的李良這幾個月來沒少提改名字的事,可惜每每無果而終。
李良沒好氣地道:“你怎麽來了,今天不進學了?”
“為了慶祝大軍得勝歸來,學裏放假三天!嫂子,讓我抱抱歡兒!乖,看看叔叔給你帶什麽來了!”鄭憲樂嗬嗬的抱過了小尋歡,用一個從宮裏帶出來的玩具逗了起來,小尋歡立時是破涕為笑。
兩個大的一個半大的和一個小的在花園裏玩了一會,待馮玉如抱著直打哈欠的小尋歡離開後,李良道:“怎麽這麽高興?”
鄭憲道:“李大哥,父皇準了!”
李良道:“準了什麽?”
“我和上官明一起出海遊曆的事,父皇準了!”鄭憲道:“等皇姐和嶽闊大哥成婚後,我就可以離京了!”
其年,大唐長公主鄭天虹於四月下嫁兵馬大元帥嶽闊,六月太上皇特旨鄭憲、上官明率領船隊出行,隨行的還有思勤、思儉兩位小太監。鄭憲、上官明之船隊離開大唐後十餘年杳無音訊。
鄭德很是想不通,他不明白為什麽李良在明明可以取得更大的利益的時候,卻將所有的敵人都放走了。所以他認為李良不夠毒,不夠狠。
合上書卷,鄭德默默地道:“看來真如開篇所說的那樣,人被七情六yù所繞,yù成大事需斬斷煩惱根!”
一把刀安靜的躺在桌麵上,旁邊是兩包極品的止血散、金瘡藥。
“yù成大事、揮刀自宮!”汗水在鄭德的額頭悄然滑落。
“宮?還是不宮?這是個問題!是默默地當一個平凡的、多年後可能成為街頭乞丐的王爺?……還是將命運的韁繩緊緊地握在手中,成為大唐下一位太上皇?我要好好的想一想!”
的確,鄭德是需要好好的想一想。
鄭德知道,他的兒子鄭天賜目前是皇室第三代唯一的男丁,而那群人保證再不會有其他的男嬰出世了,即便是有也會被除掉。這樣的話,鄭天賜非常有希望在當今皇帝過世後繼任皇位。但是……那群人的保證能絕對的兌現嗎?他的十八弟鄭憲就是一個例外,按照他們的計劃,應該是在他鄭德出生之後再不會有其他的皇子了嗎?而且他們給鄭德的感覺太不牢靠了,無塵院剛有個風吹草動,那群人就雞飛狗跳的不知道躲到哪裏去了。
而正是鄭憲這個例外,為將來鄭天賜是否能夠繼任皇位帶來了許多的變數。
如果當今皇帝在兩三年內有個意外,那麽是正值青的鄭憲和繈褓中的鄭天賜登上皇位的機會,哪個會更大一些呢?
如果太上皇一意孤行要立深受他喜愛的鄭憲為皇太弟呢?
如果長公主覺得有一個王爺父親的皇帝不如親弟弟好控製呢?
如果和鄭憲關係密切又擁有鎮國金鐧的李良全力扶持鄭憲呢?
如果……太多的如果讓鄭德寢食難安。<。SiMenG。>
經曆過沒落皇子的寂寞、手握兩部大權的風光、被變相囚禁在皇家胡同的無奈、一朝成為王爺的驚喜;期間還有讓人難以相信的關於他自己身世的謎團。
這一切讓鄭德感覺自己就像一片漂浮在激流中的浮萍,茫然的隨波逐流,起起落落全在他人的掌控之中。
“寧失數子不失一先!”這是鄭德今晚最後的一句自言自語。
一個讓人戰栗的聲音在安東王府的竹林內回蕩,仿佛是有人咬著厚厚的絹布發出的哀號。溫暖的風在這一刻忽然變的淒厲,月光下竹葉驚悸的抖動了一下。
曆史事件有著太多的必然xìng和偶然xìng,就像是股票的買賣一樣讓人不可捉摸,也許隻要再等一下,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會避免,隻要再等那麽一下下……!
鄭憲沒等人通稟就笑嘻嘻的走進了相國府的正門,然後像到了自己家一樣熟門熟路的來到了後花園。
暖洋洋的rì之下,李良一家三口正無憂無慮的享受著明媚的光。
李良小心翼翼的舉著半歲大的兒子,小家夥不依不饒伸著小手探向盛開的花朵。
馮玉如的臉上洋溢著所有幸福的母親和妻子都有著的微笑道:“小心點,別摔著了。”
“知道了夫人!”踩在石凳上的李良自作多情的道:“摔不到我的。”
馮玉如掩著玉唇輕笑道:“哪個說你了,我是說歡兒!”
“知道了……!”
在給兒子取名字的時候,李良這個當爹的是一點家也當不了。母親柳夫人又是求神又是問卜的,弄來了一大堆字和親家母嘀嘀咕咕的折騰兩個多月。最後得到的最佳組合竟然是一個‘尋’字一個‘歡’字,費了老鼻子勁的結果卻和當初馮玉如的玩笑話一樣——李尋歡!
得知兒子名字的李良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最後在母親和丈母娘嚴厲目光的逼視下,以及後腰上被妻子憐惜的掐了塊幸福的黑紫青之後,憋了半天的李良說道:“去尋找自己的歡樂,名字不錯!名字不錯!”
一隻馬蜂從花朵裏探出了腦袋,它很不滿意,正在吸食花蜜的時候被打擾的它猛然從花蕊中飛了起來,狠狠的蟄向了胖乎乎的小手。發現危險的李良腦袋當時就大了,眼看著就要從石凳上摔了下去,這可要了命了……我的兒子呀!
一道銀光滑過,剛剛還氣勢洶洶的馬蜂首尾分離掉落在了地上,一隻玉手攬住了搖搖yù墜的父子倆!
還不知道被馬蜂蜇為何物的小尋歡,眼看著快要到手的花突然變遠了,小嘴一翹大眼一眯,眼淚唰唰的就下來了。
馮玉如從丈夫手中將孩子抱了過來,埋怨道:“看你把孩子嚇的!噢……乖……不哭,娘給你打壞爹爹!”
小尋歡一邊嗚咽著指著李良一邊牙牙學語道:“得(打)……得(打)……!”
“我這是招誰惹誰了啊!”被驚出一身冷汗的李良麵對著妻子和兒子的統一戰線是yù哭無淚:“你個小白眼狼,叫什麽尋歡啊……這麽喜歡花,幹脆叫探花得了!”
“又在給孩子改名字呢?”正好聽到李良這句話的鄭憲笑嘻嘻的道:“李大哥,你不怕太夫人生氣啊!”
覺得兒子名字別扭的李良這幾個月來沒少提改名字的事,可惜每每無果而終。
李良沒好氣地道:“你怎麽來了,今天不進學了?”
“為了慶祝大軍得勝歸來,學裏放假三天!嫂子,讓我抱抱歡兒!乖,看看叔叔給你帶什麽來了!”鄭憲樂嗬嗬的抱過了小尋歡,用一個從宮裏帶出來的玩具逗了起來,小尋歡立時是破涕為笑。
兩個大的一個半大的和一個小的在花園裏玩了一會,待馮玉如抱著直打哈欠的小尋歡離開後,李良道:“怎麽這麽高興?”
鄭憲道:“李大哥,父皇準了!”
李良道:“準了什麽?”
“我和上官明一起出海遊曆的事,父皇準了!”鄭憲道:“等皇姐和嶽闊大哥成婚後,我就可以離京了!”
其年,大唐長公主鄭天虹於四月下嫁兵馬大元帥嶽闊,六月太上皇特旨鄭憲、上官明率領船隊出行,隨行的還有思勤、思儉兩位小太監。鄭憲、上官明之船隊離開大唐後十餘年杳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