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羅霄縱隊又繼續向南轉移。馮進文還是同尖兵班一起走。不過,今晚同他在一起的不是司令郭楚鬆,而是政委杜崇惠。


    熟悉首長秉性的馮進文知道,郭楚鬆司令員在緊急情況下,常同尖兵班走在一起。他不知道兵書上寫過這種做法沒有,但這一招很管用,郭楚鬆常在敵情複雜、軍事上頃刻千變萬化的情況下,能迅速決定行動,調動部隊,從而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杜崇惠政委則不同,他一般都是在指揮機關,幾乎沒有跟尖兵走過。今天真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但今天的例外倒使馮進文非常感動。


    當時,郭楚鬆帶著尖兵班正準備出發,杜祟惠趕上來了。


    “老郭,今天我走前而,你在後。一見麵,杜崇惠就以不容辯駁的口氣向郭楚鬆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郭楚鬆一愣,怎麽回事?馮進文也覺得意外,政委為何要到前麵來?稍停,便聽到杜崇惠解釋說:“你這幾天太緊張了,沒睡覺,再這樣下去會垮的。我來換換你。這一帶我較熟悉,你就放心吧。”說完,轉身招呼馮參謀就要走。


    郭楚鬆還想說什麽,杜崇惠語重心長地說:“就這樣吧。我們走了,再見。”


    郭楚鬆連忙叮囑馮進文:“主要任務,你都知道。但今天要特別注意兩條,一條是設路標,天黑,容易迷路,搞不好會失聯絡;第二是注意政委安全。快走。”當馮進文跑步跟上政委時,尖兵班已出發了。走在馮進文前而的是兩名偵察兵、一位向導,後麵是杜政委和設路標的偵察員,警衛員。


    杜崇惠今天沒有穿軍裝,披在肩上的是件駝絨裏布麵大衣,裏麵穿的是什麽,看不見。可能還是那件西裝,足下蹬的是皮鞋。這西裝革履他一般是不大穿的,隻有同駝絨大衣配起來才偶爾穿一下。頭上當然還是那頂灰色軍帽。這種打扮在他身上倒很合適。杜祟惠政委這些天明顯消瘦,胡子拉茬,麵色灰白,尤其是那一對小而不亮的眼睛布滿了血絲,就象一潭死水中又長滿水鏽。向外翻的厚嘴唇上起了不少血泡和潰瘍點,馮進文心想,真夠難為他的,就這樣還堅持跟前衛尖兵行動。


    一路上,馮進文跑前跑後,了解情況,觀察地勢。一到岔路,就叫尖兵注意設置路標,有時還查看一下,看到路標設置不明顯時,就補上一張白紙片,並用石塊或土塊壓住,以防被風刮走。有時碰到重要的岔道、十字路口,就留下標兵,盡力避免失聯絡的可能。杜崇惠倒也落得清閑,他同向導走在一起,談論著這一帶的地形、路況、敵情,走得很快,不一會兒,就同大部隊拉開了一大段距離。


    夜深了。先前還掛在西山樹梢上的月牙兒已經躲進山裏去了。一陣涼風過後,天地間充滿了霧氣。路本來就不平,在黑幕之下就更顯得高低不一。大家跌跌撞撞,走走停停,直到黑幽幽的夜把道路完全吞沒,向導也認不清前麵的路了,杜崇惠才命令尖兵班停下,原地休息。他要馮進文趕快回司令部,叫大部隊休息,待天明以後再作打算。


    馮進文沒有立即回司令部,他在四下張望。因為他看到不遠處有燈光閃爍。


    杜崇惠也看到了。但他不許馮進文獨自前往,而堅持和他一起向燈光閃爍處走去。


    這是一個小村莊,大約有四五戶人家。馮進文摸到一家窗前,從窗於縫裏向內看,屋內有一個穿布棉衣的男子,坐在床沿上,麵朝窗子,在“叭答、叭笞”抽煙。


    馮進文用本地話叫道:“老哥,開門。”


    裏麵的人一驚,一口把燈吹滅了,立刻就是一片漆黑。馮進文瞪著眼睛看窗內,什麽也看不見。


    “老哥,你開開門,我們是問路的。”馮進文很和氣地又低聲喊了幾句。


    裏麵依然沒有聲響。


    馮進文有點火了,舉手就要打門,杜崇惠一把拉住,低聲喝道:“不能發火,這是遊擊區。”隨後,他對著窗子悄聲說:“老哥,打擾你了,我們是紅軍,從這裏過路,現在迷路了,請你指點一下。你要是不開門,我們就隻好在你們這裏住下了。”


    房子內哢嚓一聲,燈又亮了,那個漢子站起來,把煙袋往床邊的桌子上一放,拿起燈和藹地回答:“我來開門。”


    “好,麻煩你老哥了。”杜崇惠也很和氣地回答。


    門開了,馮進文跟著杜崇惠進去。房主人在燈光下仔細打量著馮進文和杜崇惠,看著他們的紅星,紅領章,灰布軍裝和綁腿,高興地說:“我不知道同誌們來了,還以為是白狗子呢。快請坐。”


    杜崇惠講明來意,並為深夜來打擾他而表示歉意。


    房主人連忙說:“沒關係,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你們是好人,好隊伍。三年前我們這兒也有紅軍。我雖然沒有加入紅軍,但加入了農會,後來國民黨軍隊把我們包圍了,天天搜山、清鄉。紅軍撤走了,遊擊隊打散了,我們東躲西藏,我是前不久才回來的。”


    “嗬,你還是個老革命,今天我們要麻煩你,”


    杜崇惠與馮進文在桌子兩邊坐下,詢問了一下這一帶敵情和路況。


    “這兒離瀏陽河有多遠?”


    “二十裏。”


    “有橋嗎?”


    “有。”


    “橋邊有碉堡嗎?”


    “有,這一帶的路口、橋頭都修有碉堡。”


    “碉堡之間相隔幾裏?”


    “兩三裏。”


    馮進文眼睛閃了一下,懷疑地說:“有這麽多碉堡?”


    “是這樣的。”房主人說,南麵二十裏河邊本來沒有橋,也沒有碉堡,兩個月前,當地人為了行走方便,架了一座便橋,橋剛架好,保安團就來修碉堡。抓了好多老百姓,正在日夜加班幹,恐怕現在都修得差不多了。


    “白軍多嗎?”馮進文又插丁一句。


    “多。聽說都住滿了,都是湖南兵。”


    情況變得複雜起來了。杜崇惠和馮進文出了門,兩人商量起來。


    杜崇惠說:“今晚我們不急於渡河,先宿營,天亮再說。”馮進文遲疑了一下,試探說:“情況沒有那麽嚴重吧,還是按原計劃行動吧。政委?”


    “不行。”杜崇惠心事沉重地回答,“小夥子,剛才老表講的還隻是這個小地區的情況。現在我們軍隊還沒有回到老區,即便回去,據我所知,在南麵有廣東軍隊,在西麵有湖南廣西軍隊;東麵是贛江。我們方圓幾百裏的蘇區,眼下正處在蔣介石五十萬大軍的所謂五次‘圍剿’的包圍下,我們即使回到老蘇區,也在他拉的大網兜內。”杜崇惠停了停,又說,“索性都告訴你吧,蔣介石在帝國主義幫助下,對全國蘇區和紅軍的進攻,有個總部署,除了對中央蘇區專用的五十萬兵力之外,對於其它蘇區也增加了兵力。他們的意圖就是要把紅軍消滅在蘇區內。在白區,就是追堵截擊。馮參謀,打大仗打苦仗的日子還剛剛開始,要有思想準備啊。”


    馮進文被杜崇惠說得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他搓了搓手,著急地說:“那我們現在怎麽辦?”


    杜崇惠略一沉思,說:“大的戰略方案,要從長考慮。現在,你快點回司令部,把這裏的情況告訴郭司令,我的意見是就地宿營,待天明之後再視情況而定。匯報之後,你就在那兒休息,明早再來。”


    “那你呢?”馮進文不放心,問了一句。郭楚鬆要他注意政委的安全,他不敢擅離崗位。


    “我不要緊,我們大家在此地宿營,這裏的群眾好,不會有什麽問題。我們有兩支手槍,怕什麽!你快走。”杜祟惠說。


    馮進文還想說點什麽,沒有張口,杜崇惠不耐煩地說:“你是軍人,怎麽這麽多的顧慮?走罷。”


    “是!”馮進文轉身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杜崇惠打著手電,在老表引導下,來到小村後麵一個緊靠土牆的柴棚。柴棚裏堆了好多柴,尚有六七尺空地,杜崇惠拿手電左右照射,得意地說:“好地方,就在這裏休息。”


    他要丁長生靠牆睡,他睡外邊,兩個地鋪中間,放挎包水壺和皮包。丁長生蓋床軍毯,杜祟惠和衣而睡。


    丁長生很快睡著了。杜崇惠思緒萬千:剛才同馮進文談到蔣介石的五次“圍剿”和苦戰才開始的問題,實為由衷之言,而且他內心還有極深的隱衷沒有說出。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采用新的政策和軍事戰略,向紅軍作第五次進攻,紅軍和蘇區動員全部力量同敵人戰鬥,能不能打破“圍剿”呢?一個五次反“圍剿”反了一年還看不出結果,即使有結果,敵人再來十次八次又會怎樣?象現在這樣下去,精力耗盡了,人也會老的……在九宮山地區,他知道“福建事變”失敗、中央紅軍北上似無多少影響後,他認為他的想法更有根據了。從九宮山回師後,敵人正規軍的追擊堵截,飛機和地主武裝的騷擾,更為嚴重,連打兩個大敗仗。他更懷疑能不能打回老蘇區,即便打回去,也不知道要損失多少。自己是政治委員,上級和群眾能諒解嗎?他身體也不算好,不能長久拖下去。他在朱彪和三團政委犧牲之後就萌離隊之念,但他覺得自己投身於革命好幾年了,恨蔣介石,恨敵人,同工農兵有感情,是去是留,猶豫不決。隨著戰爭環境的變化,情緒也時起時伏。他想起村裏老百姓說瀏陽河一帶住滿了白軍,給他神經是個直接刺激,就由瀏陽河想到一個蘇區、兩個蘇區,想到整個形勢,想到上級對他可能采取的態度,他覺得非下決心不可了,非離隊不可了。又想到離隊後的前途,認為自己有專業知識,有跑碼頭的經驗,做生意,當教員職員,不怕沒有路子。白區環境,他都可以應付。如果有條件,還要從不同角度做些革命事情。但離開也不能得罪隊伍中的朋友,他輕輕坐起,從皮包中取紙,又看一下正麵牆下打鼾的丁長生,他把皮包放在兩腿上,擰亮手電寫個紙條。


    杜崇惠順手把丁長生的挎包拿來,解開紐扣,把兩份文件和紙條塞入他的掛包內,又把手槍連背帶拿到手上,在星光下撫摸著,這個伴他三四年的武器,他多麽珍惜呀!現在不能不分手了,他也塞入丁長生的挎包,扣緊扣子,放到原處。他輕輕起來,帶著皮包,在星光下看了丁長生一眼,他還在酣睡,杜崇惠小聲歎氣,出了柴棚,又回頭看他一眼,然後出村向東去了。


    杜崇惠在柴棚輾轉反側的時候,馮進文正向郭楚鬆匯報。郭楚鬆覺得這塊小穀地,有稀疏的樹林,北麵是山,便於警戒,也是羅霄縱隊向南必經之路。在這裏宿營,就軍事上說,是合要求的。同時為尊重杜崇惠的意見,就在這裏半宿半露。隻有炊事人員和衛生隊與傷病人員,進附近幾個小村休息。


    天剛麻亮,就有人跺腳、跑步,那不是操練,而是運動取暖。他們三三兩兩到林旁的小溪邊洗臉。有些露營的炊事員們則急忙打灶,燒水煮飯。


    樹林中,小溪邊,村舍外,升起了一縷縷炊煙,霧朦朧,煙嫋嫋,一幅恬靜的晨炊圖。忽然,從西北方向傳來了槍聲,緊接著東北角又響槍了,槍聲打破了寧靜。炊事員們跟槍聲爭時間,理也不理,照舊做飯。槍聲激烈起來,順著槍聲看去,紅軍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座碉堡,在天未大亮的時刻,火光映照出一個個矗立的怪影。司令員郭楚鬆放下望遠鏡,不由得抽了一口涼氣。


    緊接著,衝鋒號響了,碉堡裏衝出了一群持槍者,吆喝著,向樹林這邊衝過來。


    “這是保安團。”不知誰喊了一句,整個部隊頓時顯得輕鬆了許多。靠近碉堡的部隊上好刺刀,馬上向敵人反衝,嚇得那些保安團立即縮回碉堡內。但他們還不住地打槍,火力都集中在煙火附近。郭楚鬆和黎蘇都覺得此地不宜久留,便決定飯後立刻前進。


    參謀馮進文帶著杜崇惠的警衛員跑過來了,他倆神情緊張,氣喘籲籲。


    “報告司令,政委不見了。”


    “什麽?”郭楚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麽搞的,我不是告訴你要保證政委安全嗎?”


    “是這樣的,”杜崇惠的警衛員解釋說,“昨天晚上,政委叫馮參謀回來報告情況後,我們就在老百姓的柴棚下露營,我和政委睡在一起,可是早上起來一看,政委不見了。我到處找,沒見到人影,就趕快回來,覺得挎包比平常重些,伸手一摸,是他的手槍和子彈。”小警衛員邊講,邊抹眼淚,語調中還帶著哭腔。


    “我看政委八成是跑了。”馮進文摸了一下腦袋,說。


    “昨天晚上,他跟向導一起談話時,總是問向西走的路況,而少問向南走的情況:從老百姓家出來後,他又把我支開,叫我回司令部報告情況,他自己卻留在那兒。還有,這幾天,我就看到政委總是愁眉苦臉,沒有一點精神。而昨天,他卻來精神,破天荒地要跟前衛尖兵行動,走之前,把西裝穿上了,我看他就沒安好心。”馮進文一連串說出了他的想法。


    “是的,他在信中告訴我,他走了。”警衛員丁長生忽然記起了還有一封信和兩封文件,趕快掏出來交給郭楚鬆。


    郭楚鬆急忙打開,隻見那張白紙上,寥寥幾個字:


    長生戰友:


    我就離開你們了,你知道我的身體並不好,要我這  樣長期緊張下去是不行的。手槍和兩份文件留下,請您轉交給黃曄春王任。至盼


    祝您健康!


    杜崇惠


    看完信,郭楚鬆把它放進了自己的圖囊內,對著那含著眼淚的警衛員和怒氣衝衝的馮進文,嚴肅地說:“在沒有得到政委的確切消息之前,誰也不許瞎議論。縱隊直屬隊和本隊,還有後衛,各隔半小時出發。”郭楚鬆又告訴通訊員,“通知各團首長到前衛團開會。”


    部隊向前運動。郭楚鬆望著遠山,心裏禁不住嘀咕:“他上哪兒去了呢?”


    郭楚鬆盡管同杜崇惠共同戰鬥了一年,但還沒有真正了解杜崇惠。


    杜祟惠是新安江上遊一個小市鎮的人,家庭是富裕中農,父親以農為主,還開個小鋪,做小生意。社崇惠出生於一九○七年,七歲讀私塾,三年後,即插班入初級小學二年,又入縣高等小學,畢業考入中學,讀了一年半,父親感到家務較重,又要撫養兩個較小的子女,就叫他管帳,也做些農活。因他善於算計,小鋪開得更順手了。有時跟父親到新安江中遊買貨,順便去書店買些創造社的小說和《新青年》等,開擴了眼界,交了不少朋友,並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六年冬北伐軍打到新安江一帶,偶遇一個團的輜重隊長,是浙籍同鄉,經他介紹,當上了會計股準尉見習官。他隨軍一直進到蘇杭。同事們都認為他是左派。經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事變後,杜崇惠就在組織分配下離開軍隊到地方工作。為謀職業作掩護,他投考了地方會計訓練班,畢業後的二三年,都在銀行、公司、工廠當職員,從事工人運動。後來因黨組織遭敵人破壞,經上級決定他來到中央蘇區。他做過工會、縣委、省文化部、省委組織部長等工作。打破四次“圍剿”後,調到軍隊,任羅霄縱隊政委,這才同郭楚鬆一起工作。


    郭楚鬆認為杜崇惠雖然出身於小職員,但入黨後看過不少革命文獻,對國內外政治情況和黨的方針政策理解較好,對上級的決定執行很堅決。但是,他缺乏中國曆史知識,軍事知識不足,文化修養不深,對戰略決策,不求甚解。隻知機械執行上級指示,在九宮山,他主張繼續北去;在徐家壟,他主張那地區的獨立師一起南下,隻是由於郭楚鬆的反對,他才保留了自己的意見。這幾天,郭楚鬆見他比較消沉,情緒低落,認為是太累之故,沒想到他會走。他會到哪兒去呢?郭楚鬆的思緒是“剪不斷,理還亂”。在這十分緊張的戰爭時期,作為軍隊的高級領導人,當了逃兵,真是令人費解。


    郭楚鬆想起了他同杜崇惠曾經議論過的一首詩:


    一個明星離我們幾千萬億裏,


    他的光明卻常到我們的眼睛裏。


    ……


    一個星毀滅了,


    別個星剛剛亮起。


    我們的眼睛昏澀了,


    還有我們的兄弟我們的兒子!


    這首詩是中國的民主革命家朱執信寫的,詩名《毀滅》。每當他們誦讀這詩時,都為詩中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而激動不已。如今,杜崇惠在緊張時刻離他而去,雖然是“封金掛印”地走,但也誠屬卑下。郭楚鬆忿忿地說:“由他罷!自己的曆史自己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浴血羅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克並收藏浴血羅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