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需要麵對各種各樣的考試,最為人們熟知的是升學考試,小學考中學,中學升大學,都需要考試,分數往往成為最後的標準。
對考試製度人們有各種看法,甚至有許多非議。在這裏我無意對教育製度和考試製度做出或褒或貶的評價,單從學習和考試本身來說,不僅學習好,而且考試好,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因為在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前提下,考試成績是一種相對公平客觀的評價標準。
我們常說到高分低能這件事,我是這樣看的,除了那種有特殊稟賦的天才,絕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在同樣的情況下學習同樣的功課,參加同樣的考試,99 分和 100 分,本身的確沒有太大區別,而且可能99分的那個人平時表現出的能力比那個100分一點不差。但最後會選擇 100 分的而沒有選 99 分的,很公平很正常,沒有問題。如果你說,沒有證據說明 99 分的比 100 分的差,那反過來說,有什麽能證明 100 分的就比 99 分的差呢?所以這時,唯一的客觀標準就剩下了分數。
在相同的學習結束後,考試的分數,往往成為最後排名的依據。這一點,我們航天員和小學的同學們、中學的同學們沒有區別。名次排列的方法,也沒有區別。
在小學、中學階段,我的成績很不錯,但並不是常常考試得第一,但自從我進入航校學習,成為飛行員到航天員,考試和考核成績卻有很多的第一。仔細想來,我並不是天生就能得第一,而是後來的努力使然。
我了解自己的個性,我比較喜歡給自己施加一些壓力。自從入伍後,能夠自己管理自己,我覺得無論做任何事情,並不是說每件事都一定奔著拿第一去,但是一定要盡力而為,我相信隻要方法得當,工夫下到了,結果肯定不會差。
前麵說到,進入航天員這個群體後,首先看到別人和自己的對比。大家的飛行背景和職務差不多,但文化基礎有差別,我在文化課學習上沒有任何優勢,工夫便下得格外足。開課後一個多月第一門考試能夠名列前茅,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告訴自己隻要努力就有希望,隻要像這樣用功就沒問題,基礎的好壞是另外一個概念。
在這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和戰友們都是這樣用功的,每天熬夜學習,基本上都是半夜 12 點以後睡覺。這裏的管理不像軍校,不必按時熄燈,晚上你就學吧,隨便你幾點睡,隻要早上起得來就行。為了解困,每人都有一個特大號杯子,泡著濃茶。我們在難題上經常相互討論,互幫互學,有一次,為了弄明白一個軌道動力學的公式,我和戰友一直琢磨到淩晨兩點。
比如高等數學課,航天員的基礎理論中有這門課,我以前從沒接觸過,教員當初也能一眼看出來我的“先天不足”,什麽求導、微分、積分,沒見過,怎麽辦?下苦功學習。最後考試時,我的高等數學成績也考得很好。當時分組到講台上做題,都是我代表全組上去。普通物理我學得也不錯。
雖然不是每門課都能考第一,但名次都在前麵。第一階段的 13門功課學習完、考試完,我的總評成績是第一。
正像母親評價我的,三十歲了,反而更用功了!這個階段的用功,不用任何人督促,因為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把航天員職責履行好。最終的首飛梯隊,隻有兩三個名額,要想入選,必須各項指標都名列前茅。現在,我管航天員訓練、選拔,一再跟大家講,一定要樹立競爭意識,這是良性的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很多自己認為學不好的課程,其實就是因為壓力不夠,有了壓力自然就學好了。
我的外語基礎不好,但英語考過 100 分,好多英語比我好的沒考過 100 分。他們說我是考試型的,我覺得不是這樣,我主要是專注,真的很下工夫,考滿分是自己每天強化學習的結果。我把壓力變成了動力。
現在我仍在學習英語,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為了使用。我有時候會和別人開玩笑說,誰的外語不好,就出國受一下刺激,回來外語就能學好了。很多人將自己過不了語言關歸結於時間緊迫,其實,我覺得並不是時間的問題,還是壓力的問題,人在有壓力的時候,可塑性是很大的。
2004 年,我到加拿大參加國際宇航聯大會,要求必須用英語發言。2003 年,對世界航天事業而言,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哥倫比亞號失事爆炸等一係列事件給航天事業蒙上一層陰影。但在這一年,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卻邁出了輝煌的一步,這無疑給全世界的航天事業帶來了欣喜和信心。所以,2004 年的國際宇航聯大會,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航天員的身上。
我把稿子的英文版拿到手,離上台發言隻有兩三天的時間。若按照如今的英語考試範圍劃定,我的那篇演講稿絕對屬於“科技英語”。既介紹我國航天的基本情況,我國航天事業的宗旨,也包括我在飛行中的所見所感,此外,還有特別多的航天專業術語,好多詞我不認識,比平時的英語日常對話難得多。時間非常緊張,實在沒辦法了,我就找了一個英語很好的人,讓他照著稿子讀一遍,然後我錄下來。錄音是一段一段的,我一遍一遍地反複聽,不會的單詞都畫出來。
然後我就上了飛機,在飛行途中,我一直在反複聽錄音,到了加拿大之後的第一個半天,別人都在忙著報名、登記,我還在聽。當天晚上,我們帶隊的同事讓我講一遍試試,算是演練了一下。
第二天正式發言,我講的效果還不錯,當時有很多留學生來聽演講。他們都說,你怎麽外語這麽好啊。我在心裏偷著樂,這可是我幾天幾夜熬出的效果。
我至今不覺得自己有過人的聰明,關鍵是用心和用功,而用功的關鍵在於講究學習的方式方法,掌握規律性,盲目使笨勁效率非常低。學習要好,不僅要下盡一切工夫,還要想盡一切辦法,才能達到自己心裏的那個目標。
學一門東西而且要考出好成績,除了刻苦,還要去找一定的規律,這對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非常有效。為什麽有的老師教的學生分數普遍高一些?甚至有人迷信這樣的老師考題押得很準,其實,並不是押題的問題,是因為這樣的老師對知識的傳授確實有獨到之處,他讓學生掌握了很好的方法。
很多人平時也很下工夫,但是不拔尖,你比別人要好,就要體現在拔尖上。問題是如何才能拔尖。我提倡“研究型”學習訓練,就是要動動腦子,找找規律,隻有這樣,成績才能拔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往往是方法上的差別導致了成績的高低。在學習和考核中,要深入進去,把原理理解透了,去領悟一些東西,悟性來自於你對知識的掌握,通過勤奮找到最科學的方法。
在航天員的全部學習訓練課目的結業總評中,我的綜合成績排名第一,這其中既包括理論考試,也包括操作考試。這是從頭到尾五年不鬆懈、不停歇、不間斷努力積累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時一事。
困難和挫折就像湍急河水裏濕滑的石頭,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讓你滑倒。然而,了解了這些困難,戰勝了這些挫折,卻又可以摸著“石頭”過河,它們變成了幫助你渡過河流的助力。
在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時,我也曾經氣餒、灰心過。但我僅僅讓這種情緒在心中存留很短的時間,便開始收拾心情,繼續奮鬥。我不敢鬆懈!
在一次次體能和心理超負荷的訓練後,我漸漸摸索到一條規律:當一件事堅持到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實際上就接近成功了。
對考試製度人們有各種看法,甚至有許多非議。在這裏我無意對教育製度和考試製度做出或褒或貶的評價,單從學習和考試本身來說,不僅學習好,而且考試好,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因為在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前提下,考試成績是一種相對公平客觀的評價標準。
我們常說到高分低能這件事,我是這樣看的,除了那種有特殊稟賦的天才,絕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在同樣的情況下學習同樣的功課,參加同樣的考試,99 分和 100 分,本身的確沒有太大區別,而且可能99分的那個人平時表現出的能力比那個100分一點不差。但最後會選擇 100 分的而沒有選 99 分的,很公平很正常,沒有問題。如果你說,沒有證據說明 99 分的比 100 分的差,那反過來說,有什麽能證明 100 分的就比 99 分的差呢?所以這時,唯一的客觀標準就剩下了分數。
在相同的學習結束後,考試的分數,往往成為最後排名的依據。這一點,我們航天員和小學的同學們、中學的同學們沒有區別。名次排列的方法,也沒有區別。
在小學、中學階段,我的成績很不錯,但並不是常常考試得第一,但自從我進入航校學習,成為飛行員到航天員,考試和考核成績卻有很多的第一。仔細想來,我並不是天生就能得第一,而是後來的努力使然。
我了解自己的個性,我比較喜歡給自己施加一些壓力。自從入伍後,能夠自己管理自己,我覺得無論做任何事情,並不是說每件事都一定奔著拿第一去,但是一定要盡力而為,我相信隻要方法得當,工夫下到了,結果肯定不會差。
前麵說到,進入航天員這個群體後,首先看到別人和自己的對比。大家的飛行背景和職務差不多,但文化基礎有差別,我在文化課學習上沒有任何優勢,工夫便下得格外足。開課後一個多月第一門考試能夠名列前茅,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告訴自己隻要努力就有希望,隻要像這樣用功就沒問題,基礎的好壞是另外一個概念。
在這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和戰友們都是這樣用功的,每天熬夜學習,基本上都是半夜 12 點以後睡覺。這裏的管理不像軍校,不必按時熄燈,晚上你就學吧,隨便你幾點睡,隻要早上起得來就行。為了解困,每人都有一個特大號杯子,泡著濃茶。我們在難題上經常相互討論,互幫互學,有一次,為了弄明白一個軌道動力學的公式,我和戰友一直琢磨到淩晨兩點。
比如高等數學課,航天員的基礎理論中有這門課,我以前從沒接觸過,教員當初也能一眼看出來我的“先天不足”,什麽求導、微分、積分,沒見過,怎麽辦?下苦功學習。最後考試時,我的高等數學成績也考得很好。當時分組到講台上做題,都是我代表全組上去。普通物理我學得也不錯。
雖然不是每門課都能考第一,但名次都在前麵。第一階段的 13門功課學習完、考試完,我的總評成績是第一。
正像母親評價我的,三十歲了,反而更用功了!這個階段的用功,不用任何人督促,因為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把航天員職責履行好。最終的首飛梯隊,隻有兩三個名額,要想入選,必須各項指標都名列前茅。現在,我管航天員訓練、選拔,一再跟大家講,一定要樹立競爭意識,這是良性的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很多自己認為學不好的課程,其實就是因為壓力不夠,有了壓力自然就學好了。
我的外語基礎不好,但英語考過 100 分,好多英語比我好的沒考過 100 分。他們說我是考試型的,我覺得不是這樣,我主要是專注,真的很下工夫,考滿分是自己每天強化學習的結果。我把壓力變成了動力。
現在我仍在學習英語,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為了使用。我有時候會和別人開玩笑說,誰的外語不好,就出國受一下刺激,回來外語就能學好了。很多人將自己過不了語言關歸結於時間緊迫,其實,我覺得並不是時間的問題,還是壓力的問題,人在有壓力的時候,可塑性是很大的。
2004 年,我到加拿大參加國際宇航聯大會,要求必須用英語發言。2003 年,對世界航天事業而言,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哥倫比亞號失事爆炸等一係列事件給航天事業蒙上一層陰影。但在這一年,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卻邁出了輝煌的一步,這無疑給全世界的航天事業帶來了欣喜和信心。所以,2004 年的國際宇航聯大會,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航天員的身上。
我把稿子的英文版拿到手,離上台發言隻有兩三天的時間。若按照如今的英語考試範圍劃定,我的那篇演講稿絕對屬於“科技英語”。既介紹我國航天的基本情況,我國航天事業的宗旨,也包括我在飛行中的所見所感,此外,還有特別多的航天專業術語,好多詞我不認識,比平時的英語日常對話難得多。時間非常緊張,實在沒辦法了,我就找了一個英語很好的人,讓他照著稿子讀一遍,然後我錄下來。錄音是一段一段的,我一遍一遍地反複聽,不會的單詞都畫出來。
然後我就上了飛機,在飛行途中,我一直在反複聽錄音,到了加拿大之後的第一個半天,別人都在忙著報名、登記,我還在聽。當天晚上,我們帶隊的同事讓我講一遍試試,算是演練了一下。
第二天正式發言,我講的效果還不錯,當時有很多留學生來聽演講。他們都說,你怎麽外語這麽好啊。我在心裏偷著樂,這可是我幾天幾夜熬出的效果。
我至今不覺得自己有過人的聰明,關鍵是用心和用功,而用功的關鍵在於講究學習的方式方法,掌握規律性,盲目使笨勁效率非常低。學習要好,不僅要下盡一切工夫,還要想盡一切辦法,才能達到自己心裏的那個目標。
學一門東西而且要考出好成績,除了刻苦,還要去找一定的規律,這對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非常有效。為什麽有的老師教的學生分數普遍高一些?甚至有人迷信這樣的老師考題押得很準,其實,並不是押題的問題,是因為這樣的老師對知識的傳授確實有獨到之處,他讓學生掌握了很好的方法。
很多人平時也很下工夫,但是不拔尖,你比別人要好,就要體現在拔尖上。問題是如何才能拔尖。我提倡“研究型”學習訓練,就是要動動腦子,找找規律,隻有這樣,成績才能拔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往往是方法上的差別導致了成績的高低。在學習和考核中,要深入進去,把原理理解透了,去領悟一些東西,悟性來自於你對知識的掌握,通過勤奮找到最科學的方法。
在航天員的全部學習訓練課目的結業總評中,我的綜合成績排名第一,這其中既包括理論考試,也包括操作考試。這是從頭到尾五年不鬆懈、不停歇、不間斷努力積累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時一事。
困難和挫折就像湍急河水裏濕滑的石頭,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讓你滑倒。然而,了解了這些困難,戰勝了這些挫折,卻又可以摸著“石頭”過河,它們變成了幫助你渡過河流的助力。
在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時,我也曾經氣餒、灰心過。但我僅僅讓這種情緒在心中存留很短的時間,便開始收拾心情,繼續奮鬥。我不敢鬆懈!
在一次次體能和心理超負荷的訓練後,我漸漸摸索到一條規律:當一件事堅持到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實際上就接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