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決心才能做成大事情
雷軍:創業沒有時間表 作者:胡以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這樣一個公司,前前後後做過十幾項業務,結果都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可以用一個比較老套的故事來解釋:一個人去挖井,前前後後挖了有十幾處,有幾處已經快挖到水了,有幾處隻是試掘了幾下而已,但他得出的結論是:這裏沒水。
成功與失敗是由結果決定的,如果沒有達到或超過一個臨界點,是見不到水的,也不會成功。而任何一項看似簡單的業務,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得成功,就需要付出100%,甚至200%的努力。
因為結果隻能預想,所以,在對結果進行預測的時候,誰都無法100%的保證成功,這就導致了在行為上的惡性循環,既然不能保證100%的成功,就無法付出100%的努力,在瞻前顧後中,本來艱苦的創業者成了機會主義者,一旦遇到困難或者挫折,就給自己一個後退的理由:“這裏沒水……”
所以,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必須要有決心,尤其在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的時候。
“創新,就是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或者做別人做失敗了的事。”小米研發並在網上賣手機,就是做穀歌做失敗了的事情。但小米沒有走穀歌的路,找htc、三星等廠商設計並代工。小米手機完全是自己獨立研發,找優秀的代工廠代工,並取得了網上直銷的成功。而在此之前,穀歌希望通過線上商店直接出售nexus one的嚐試失敗。
創新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自然荊棘密布,所以,沒有點決心是不行的。但不創新,永遠做不成大事情。
小米是創新的產物。“不論是產品,還是營銷,公司在創新角度都費了功夫。”既然是創新,就要不斷解決問題,甚至要解決一些想象不到的困難。
不過產品熱銷的同時,關於小米手機售後服務能否支撐現有銷量的擔心逐漸升溫,也有用戶公開發出質疑。雷軍也承認,做這樣創新的事情,風險往往非常高。創新需要對失敗的容忍,但也需要不斷進行改善。
雷軍說,為了搭建涉及物流、倉儲及維修等網購售後服務體係,小米科技投入幾億元,這也成為小米公司的三大目標之一。
小米之家已在很多城市建成,基本覆蓋主要城市。小米的特約維修點和服務網點也逐步增加,可為用戶提供檢測、維修等服務。這其中的每一項,都是一項係統工程,也都麵臨著意想不到的困難,每一項達到預期的目的,也都需要決心和勇氣。
在手機領域,小米算是後來者,要想實現小米的目標,小米在產品、市場等方麵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在訪問我國台灣地區時,雷軍說:“htc規模比小米大很多,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我們隻是小師弟。”小米科技要走出中國大陸,成為國際品牌,勢必會碰到htc現在麵對的專利問題。雷軍表示,像是在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已開發市場,專利是很重要的遊戲規則,所以小米關注這方麵的議題。
不同於其他國際品牌,小米科技是走“互聯網模式”,銷售族群主要是手機“發燒友”,最大特色是可以讓“米粉”一起開發產品。雷軍表示,過去他曾經跟諾基亞高層反映手機問題,最後卻無疾而終,因此小米科技特別重視米粉意見。他們落實“一周一更新”的策略,每周有兩天規劃、兩天開發、兩天測試,一個禮拜就更新手機軟件,這對小米手機提出了新的挑戰。
盡管如此,雷軍從來沒有動搖其方向。雷軍稱:“我從創立小米科技的第一天,就要做用戶可以參與的手機。”小米科技是他四十歲的代表作。他說:“小米是我創辦的最後一家公司,我抱著誓死不悔的決心,就是要讓小米成為世界一流的公司!”
小米的產品模式,對小米來講,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就目前入局的互聯網企業而言,除了小米手機和盛大手機自產自銷外,多數互聯網企業采取與其他硬件廠商合作的模式:阿裏巴巴與天語和海爾合作、百度與戴爾和長虹合作、360則選擇了與華為、海爾和阿爾卡特等合作。互聯網公司這種接連涉足手機市場的行為,最初被媒體解讀為移動互聯網入口大戰。但時至今日,越來越多行業人士對這一說法心存懷疑。
小米與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小米背水一戰的心態。
也正是這種決心,讓小米變劣勢為優勢。對於大公司來講,要資源有資源,要資本有資本。很多人認為,如果他們要做的話,肯定能在某些方麵成功。但大公司對於新業務都很謹慎。謹慎是沒錯的,但試試看的心態決定了他們一開始就失敗了。
大公司在開辟新業務的時候,注定會麵臨很多困境。首先成功者和創業者的心態是不同的。創業是自下而上的上升過程,而成功者再去創業的話,自上而下的俯視態度讓他們很難進入創業者的正常狀態。一個真正的創業者,是沒有退路的,他們隻有向前,而作為一個成功者來講,他們可以有無數的選擇,有無數的退路。哀兵必勝,創業者是背水一戰的進攻者,而對成功者來講,他們以防守的姿態來進攻。而且,任何一個成功者在開展新業務時,都不會百分之百的投入。作為一個成功的公司,他們一開始就害怕失敗,因為一旦失敗,新業務的開展難免有畫蛇添足之嫌。所以,成功者在開展新業務時,一開始就背負了失敗的陰影。
雷軍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互聯網企業做手機遇冷很正常,同時他也分析了小米做手機不會遇冷的原因。
“當前互聯網企業做手機遇冷很正常,也可以理解,這些企業並沒有小米這麽大的決心來做這個事情。小米創辦過程中我們創始人包括員工都掏了不少錢,投資人付了3.47億美元,你問問那些做手機的互聯網企業,有沒有想過要用1800人,花3.47億美元做手機?大家覺得雷軍成功很容易,新的名言是雷軍都能幹,我們當然能幹。但背後要想想為何雷軍能夠做手機,其他互聯網企業做不成手機。”雷軍說。
雷軍的話很好地解釋了小米成功突圍的秘訣。
有人曾說: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做保障的話,不管做什麽,一般是會成功的。其實不然,在現實中,經常有那些資金實力都不占優勢的後來者,卻打敗了那些財大氣粗、經驗豐富的大佬。市場隻接受那些不怕頭破血流的開拓者,而不接受那些試試看的旁觀者。成功從來不容易,試試看的結果隻能是失敗。而隻有有決心,才能辦成大事情。
成功與失敗是由結果決定的,如果沒有達到或超過一個臨界點,是見不到水的,也不會成功。而任何一項看似簡單的業務,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得成功,就需要付出100%,甚至200%的努力。
因為結果隻能預想,所以,在對結果進行預測的時候,誰都無法100%的保證成功,這就導致了在行為上的惡性循環,既然不能保證100%的成功,就無法付出100%的努力,在瞻前顧後中,本來艱苦的創業者成了機會主義者,一旦遇到困難或者挫折,就給自己一個後退的理由:“這裏沒水……”
所以,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必須要有決心,尤其在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的時候。
“創新,就是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或者做別人做失敗了的事。”小米研發並在網上賣手機,就是做穀歌做失敗了的事情。但小米沒有走穀歌的路,找htc、三星等廠商設計並代工。小米手機完全是自己獨立研發,找優秀的代工廠代工,並取得了網上直銷的成功。而在此之前,穀歌希望通過線上商店直接出售nexus one的嚐試失敗。
創新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自然荊棘密布,所以,沒有點決心是不行的。但不創新,永遠做不成大事情。
小米是創新的產物。“不論是產品,還是營銷,公司在創新角度都費了功夫。”既然是創新,就要不斷解決問題,甚至要解決一些想象不到的困難。
不過產品熱銷的同時,關於小米手機售後服務能否支撐現有銷量的擔心逐漸升溫,也有用戶公開發出質疑。雷軍也承認,做這樣創新的事情,風險往往非常高。創新需要對失敗的容忍,但也需要不斷進行改善。
雷軍說,為了搭建涉及物流、倉儲及維修等網購售後服務體係,小米科技投入幾億元,這也成為小米公司的三大目標之一。
小米之家已在很多城市建成,基本覆蓋主要城市。小米的特約維修點和服務網點也逐步增加,可為用戶提供檢測、維修等服務。這其中的每一項,都是一項係統工程,也都麵臨著意想不到的困難,每一項達到預期的目的,也都需要決心和勇氣。
在手機領域,小米算是後來者,要想實現小米的目標,小米在產品、市場等方麵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在訪問我國台灣地區時,雷軍說:“htc規模比小米大很多,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我們隻是小師弟。”小米科技要走出中國大陸,成為國際品牌,勢必會碰到htc現在麵對的專利問題。雷軍表示,像是在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已開發市場,專利是很重要的遊戲規則,所以小米關注這方麵的議題。
不同於其他國際品牌,小米科技是走“互聯網模式”,銷售族群主要是手機“發燒友”,最大特色是可以讓“米粉”一起開發產品。雷軍表示,過去他曾經跟諾基亞高層反映手機問題,最後卻無疾而終,因此小米科技特別重視米粉意見。他們落實“一周一更新”的策略,每周有兩天規劃、兩天開發、兩天測試,一個禮拜就更新手機軟件,這對小米手機提出了新的挑戰。
盡管如此,雷軍從來沒有動搖其方向。雷軍稱:“我從創立小米科技的第一天,就要做用戶可以參與的手機。”小米科技是他四十歲的代表作。他說:“小米是我創辦的最後一家公司,我抱著誓死不悔的決心,就是要讓小米成為世界一流的公司!”
小米的產品模式,對小米來講,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就目前入局的互聯網企業而言,除了小米手機和盛大手機自產自銷外,多數互聯網企業采取與其他硬件廠商合作的模式:阿裏巴巴與天語和海爾合作、百度與戴爾和長虹合作、360則選擇了與華為、海爾和阿爾卡特等合作。互聯網公司這種接連涉足手機市場的行為,最初被媒體解讀為移動互聯網入口大戰。但時至今日,越來越多行業人士對這一說法心存懷疑。
小米與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小米背水一戰的心態。
也正是這種決心,讓小米變劣勢為優勢。對於大公司來講,要資源有資源,要資本有資本。很多人認為,如果他們要做的話,肯定能在某些方麵成功。但大公司對於新業務都很謹慎。謹慎是沒錯的,但試試看的心態決定了他們一開始就失敗了。
大公司在開辟新業務的時候,注定會麵臨很多困境。首先成功者和創業者的心態是不同的。創業是自下而上的上升過程,而成功者再去創業的話,自上而下的俯視態度讓他們很難進入創業者的正常狀態。一個真正的創業者,是沒有退路的,他們隻有向前,而作為一個成功者來講,他們可以有無數的選擇,有無數的退路。哀兵必勝,創業者是背水一戰的進攻者,而對成功者來講,他們以防守的姿態來進攻。而且,任何一個成功者在開展新業務時,都不會百分之百的投入。作為一個成功的公司,他們一開始就害怕失敗,因為一旦失敗,新業務的開展難免有畫蛇添足之嫌。所以,成功者在開展新業務時,一開始就背負了失敗的陰影。
雷軍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互聯網企業做手機遇冷很正常,同時他也分析了小米做手機不會遇冷的原因。
“當前互聯網企業做手機遇冷很正常,也可以理解,這些企業並沒有小米這麽大的決心來做這個事情。小米創辦過程中我們創始人包括員工都掏了不少錢,投資人付了3.47億美元,你問問那些做手機的互聯網企業,有沒有想過要用1800人,花3.47億美元做手機?大家覺得雷軍成功很容易,新的名言是雷軍都能幹,我們當然能幹。但背後要想想為何雷軍能夠做手機,其他互聯網企業做不成手機。”雷軍說。
雷軍的話很好地解釋了小米成功突圍的秘訣。
有人曾說: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做保障的話,不管做什麽,一般是會成功的。其實不然,在現實中,經常有那些資金實力都不占優勢的後來者,卻打敗了那些財大氣粗、經驗豐富的大佬。市場隻接受那些不怕頭破血流的開拓者,而不接受那些試試看的旁觀者。成功從來不容易,試試看的結果隻能是失敗。而隻有有決心,才能辦成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