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雷軍在出售卓越網的協議上正式簽字了,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全資收購了卓越網。卓越網從2000年5月正式創辦到出售,僅四年四個月時間。


    對於創業者來說,賣掉親手創辦的企業,一定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雷軍為了盡快從痛苦的情緒中走出來,決定盡量不上卓越網,決定盡量不見卓越網老同事,把主要精力用來總結卓越網四五年的成與敗,琢磨未來的發展機會。這個過程想了半年多,後來主要在想:什麽是互聯網?為什麽互聯網公司毛利率高增長快?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麽?


    經過總結,雷軍得出了如下的結論:


    (1)開放和合作是互聯網公司成功的關鍵。互聯網首先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每個人都是節點,互聯是互聯網成功最關鍵的要素。任何封閉式的業務模式都會遇到很大挑戰。


    (2)互聯網公司最厲害是靠機器賺錢。一旦產品研發完成,用戶量到了一定的規模,隻要服務器開著就可以賺錢了。到了這個階段,產品研發推廣的邊際成本為零,服務器帶寬成本逐年下降,毛利率自然就上來了,業務增長速度也比較快。而且,機器是7x24小時工作的,當然運維人員要全天候確保運營質量。


    雷軍把這些全部總結成一條:互聯網是一次觀念革命,是“深度互聯,全天候快速反應”的觀念。想清楚了這些,雷軍做了兩件事情:(1)從2005年初開始在金山內部發布了全麵轉型互聯網的動員令,現在金山業務幾乎全部來自互聯網。(2)2006年初開始投資了移動互聯網行業,比如投資了樂訊(移動互聯網最大的社區)和uc瀏覽器等。


    雷軍互聯網思維的真正集大成,其實是小米。真正的互聯網,是人的互聯,而不是機器的互聯。


    每個人都是互聯網的一個節點,互聯網做得是否成功,就是要看是否能把人納入到自己的體係,並使之真正發揮節點的功能。要想把人納入自己這張網,就需要有現實的切入點和載體,雷軍經過考察後,決定把這個載體設定為手機,並用互聯網的模式來做手機,小米手機的思路形成了。


    做軟件出身的雷軍橫刀殺入了硬件領域,用互聯網的方式和思維來做手機。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這個領域,摩托羅拉做了80年,諾基亞做了50年,如今再加上一枝獨秀的蘋果以及枕戈待旦的htc、三星——小米怎麽玩?


    事實上,當初雷軍宣布要做手機硬件的時候,唱衰者眾,即便彼時的智能手機行業正處於天下大亂、位次重排的混戰時期。


    從一開始,雷軍就描繪了一張大致的前進藍圖,其中核心的觀點是:(1)通過互聯網培養粉絲。(2)手機堅持做頂級配置並強調性價比。(3)手機銷售不走線下隻在網上銷售。(4)在商業模式上,不以手機盈利為目的,而是借鑒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以品牌和口碑先積累人群,繼而把手機變成渠道。


    簡言之,雷軍就是要打破手機硬件行業的遊戲規則,用互聯網思維來做硬件。用互聯網思維做硬件是什麽意思呢?其實互聯網思維包含很多的內容,最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怎麽能夠通過互聯網讓數百萬人跟自己一起幹,其實就是怎麽通過互聯網發動足夠多的人一起幫自己出主意,一起幫自己推廣。


    這是問題的關鍵,互聯網精神的核心就是開放與合作,通過開放的平台,大家一起來做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地道的群眾路線。


    要想真正讓群眾參與進來,光有手機這個硬件是不行的,於是,號稱為發燒而生的miui操作係統開始起步。miui係統是小米公司基於安卓係統深度開發的手機操作係統,通俗點講,就是小米公司開始優化自己的心髒。


    和傳統研發不同,miui被雷軍要求是個“活的係統”,它的開發和發布走互聯網路線,與第三方民間團隊合作,每周快速更新版本,積累大量的論壇粉絲。2010年8月16日,miui在開發兩個月之後迅速發布。


    黎萬強負責miui的產品界麵和人機交互設計。“我第一次感受到互聯網開發模式的魔力。”他說,“以前在金山都是封閉開發,關起門來追求高精尖,動不動一兩年。我們以為做到最好了,可是發布之後用戶未必喜歡,而且兩年裏市場可能發生很多變化,要改也來不及,就這麽錯過了市場機會。這一次,我們從各個論壇裏篩選出100個用戶,產品上線的第二天早上就得到用戶反饋。你看到很多真實的身份,有的是水果店店長,有的是香港內衣設計師,哇,你第一次這麽近距離地接觸用戶。你會發現,如果你善待用戶,他帶給你的好處是超出想象的,他對你的寬容度也是超出想象的。”


    截至2011年7月底,miui擁有大約50萬論壇粉絲,其中活躍用戶超過30萬,總共有24個國家的粉絲自發地把miui升級為當地語言版本,自主刷機量達到100萬。


    要真正讓人與人互聯,切入點和載體有了,但還缺少信息交流的有效工具。


    其實,從2010年初,小米內部一直有三四個人在做一款通信產品,名為“小米通”。雷軍始終不肯放棄這個方向,但他並不知道這個產品的最終形態會是怎麽樣。一直到2010年11月6日,有人在辦公室門口把雷軍攔住,給他看了美國剛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軟件,名為kik。這款產品剛剛推出兩個月,就獲取了300萬用戶。雷軍隻看了15分鍾,立刻意識到這是個機會。短短一個月後,2010年12月,小米發布了中國第一款模仿kik的產品米聊安卓版本。2011年4月,米聊又借鑒香港一款名為talk box的同類產品,為米聊增加了對講機功能,用戶猛增到100萬。


    米聊,讓雷軍互聯網做手機的思路最終落地,才真正讓群眾參與到這場“小米運動”中。雷軍說,他要靠米聊來掙錢,他要把米聊做成手機上的facebook。一旦有一天,miui的注冊賬號和米聊的注冊賬號綁定了,他就獲得了一份多達百萬並且可以無限增長的真實客戶名錄,這裏麵有姓名、手機號碼甚至駕照號碼。


    “這不就是互聯網的掙錢辦法嗎?你說,阿裏巴巴一開始掙錢嗎?百度一開始掙錢嗎?騰訊一開始掙錢嗎?都不掙錢。一旦有了大量用戶和品牌資源,就有各種各樣的辦法掙錢。”


    至此,小米科技的戰略布局一點一點慢慢變得清晰:靠小應用啟動公司、鍛煉團隊;靠miui掌握獨立操作係統,並且提升品牌、積累粉絲;在大量粉絲的基礎上推出手機硬件,完成一定量的銷售,並且把論壇粉絲轉化為手機粉絲;在手機銷售增長的基礎上,綁定米聊以及更多的手機應用。至此,小米科技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和信息閉環,雷軍已經有實力發動群眾,來一場“小米革命”了。


    2011年8月16日,小米一上市,就引起了轟動,而小米科技在成立的第二年估值即過10億美金,這既是小米的神話,也是互聯網的神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雷軍:創業沒有時間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以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以貴並收藏雷軍:創業沒有時間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