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鏗鏘玫瑰美麗儒雅
董明珠:倔強營銷的背後 作者:郭宏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2>天性自強,想做之事必做好</h2>
1954年8月,董明珠出生在古城南京一個普普通通的市民家庭。董明珠是家裏的第7個孩子。在這個不缺少孩子的家庭,董明珠自然成了父母眼中的“小多餘”。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個“小多餘”,日後竟成為創造中國營銷神話的“女皇”,成為年營業總收入超千億元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家用空調品牌的掌門人。
董明珠的父母給她起名字時,雖然選了一個“珠”字,但父母一定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將來會與南方的珠海有什麽關聯。湊巧的是,董明珠長大後,用自己的智慧和膽略,擦亮了一個名叫“格力”的品牌。這個品牌,不但照亮了珠海,也照亮了整個中國,甚至照亮了全世界。
傳奇式的人物,往往是應運而生、應時而生的,然後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千錘百煉,勞其筋骨,最終脫穎而出,成就大業。董明珠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充滿艱辛和痛苦的經曆中,她用一種忘我的精神,書寫了一段神話般的營銷傳奇:先辭職南下,而後加入格力,從一個普通的銷售員做起,輾轉大江南北,追討欠債,智鬥“老賴”,講誠信,創業績,用3年時間接連登上3個銷售台階,與格力空調一起,在風生水起的家電市場,不可思議地闖出了一條屬於格力、也屬於她自己的成功之路。
董明珠出生時,正值建國5周年前夕,國家正處在百業待舉、百事待興的建設時期。雖然生活在江蘇南京這個充滿古都遺韻的城市裏,又是家裏7個孩子中的“老小”,董明珠卻沒有養成小家碧玉式的性格。在家裏,她從來不拿“老小”作為資本去討父母的偏心,去討哥哥姐姐們的嗬護。她不撒嬌,更不耍賴,很小就大模大樣地像個“小大人”。她喜歡南京這座古城,在玩耍之中,默默地汲取著古城所特有的恢弘厚重的文化底蘊。可她的心裏,卻老覺得這座古城缺點什麽。她常常跑到古城牆下瞧瞧、看看,每次都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感悟。
有一天,董明珠對母親說:“這南京城顯得太老舊了,應該給它打扮打扮,讓它新鮮新鮮。”母親對她說:“這事是大人們的事,用不著你小孩家家的操心,你個女孩家,將來懂得相夫教子就行了。”董明珠不服氣地說:“這事為啥是男人們的事?女人就不能想,不能做嗎?”母親告訴她:“你還小,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母親的話,董明珠一直記著。
董明珠從小就是一個聰明、自信、倔強的孩子,骨子裏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在她的心裏,自己想做的事就大膽地去做,而且必須做好。董明珠說:“我上學的時候,從來沒挨過老師的批評,任何一位老師,都沒因為我犯了錯誤而把我的家長找到學校。對所學的課程,我都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每個學期,我都會把一張優秀的成績單交到我父母的手中。”
董明珠寫作業,都是想好了才下筆,然後一氣嗬成,從來不搞勾勾抹抹式的返工。董明珠說:“我寫作業,沒撕過紙,作業本上幾乎沒出現過錯誤。老師們總是把我的作業本當成範本讓同學們學習。越是向我學習,我做起作業來越是認真,作業完成得越好。”
學生時代,董明珠就養成了不浪費時間的習慣。隻要是她學會了的知識,就絕不會再浪費時間去溫習。董明珠說:“我從來都是在上學的時間裏看書,放學以後,是絕對不看書的。學會了的知識,再去看,再去複習,就是浪費時間。放學後,我會自由自在地參加打球和爬山之類的運動。我覺得,隻要學習成績能讓老師和父母滿意,就沒必要整天地盯著書本看。”
提起父母,董明珠總是心存感激。她說:“盡管小時候我的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我清晰地記得我從小長到大,從來沒穿過帶補丁的外套。帶補丁的衣服都穿在外套的裏邊,外麵穿的總是最好的。父母非常注意我們的言行,一直教導我們說話辦事要誠實,絕對不能騙人,不能撒謊。”
讀初中的時候,董明珠最想做的兩件事就是學遊泳和學騎自行車。而這兩件事,董明珠的父母都極力反對她做。父母覺得,學遊泳和學騎自行車都是有危險的事,一個女孩子家沒必要冒著風險去學這些東西。可董明珠執意要學,父母也拿她沒辦法。
董明珠說:“我學遊泳的時候,學校老師讓一位曾經橫渡過長江的老手教我。他遊泳遊得特別好,一見到水就會興奮。那天,他帶我來到池塘邊,先給了我一根竹竿,讓我撐在水裏的一個地方站著,他先在池塘裏遊一圈,回來後再教我怎樣遊泳。由於我是第一次下水,心裏特別緊張,一不留神,就掉進池塘裏去了。我當時嚇壞了,就拚命地喊救命,越喊越往池塘裏沉。結果,我被嗆了許多水。掉進池塘裏時,我就覺得這下可完了,我會被淹死的。”
董明珠得救以後,那位教她學遊泳的老師斷定已被嚇得魂不附體的她會打消學習遊泳的念頭。可第二天,她又出現在學習遊泳的池塘邊。董明珠說:“換一般人,都會產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就再也不學習遊泳了。可我沒有。那天,我沒把掉進水池裏的事告訴我的父母,生怕他們再次阻攔我去學習遊泳。第二天,站在池塘邊的我默默地對自己說:‘我不怕再掉進水池裏,不怕再嗆幾口水。’我在內心發誓,‘一定要好好地學習遊泳,一定要盡快地學會遊泳。’就這樣,沒過幾天,我真的會遊泳了。”
後來,董明珠說:“參加遊泳,讓我學會了總結和思考。我首先告訴自己,以後不能和最會遊泳的人在一起,與最會遊泳的人在一起,會讓我感到差距太大,不會產生成就感,也不會擁有勝利的喜悅。我還告訴自己,要把會遊泳當成一種必備的本領。自己掌握的本領多,至少說明自己的智商高、悟性強,會增強自己做事的自信心。直到現在做董事長兼總裁,我時時用在學習遊泳時所得出的結論來警醒自己。”
在提起學習騎自行車時,董明珠說:“當時,我爸爸說什麽也不讓我學騎自行車,說學騎自行車太危險,容易摔傷身體。我隻好趁父母不在家的時候,把家裏的那一台老式自行車推出去,偷偷地學。”那段時間裏,董明珠不停地與那台老式自行車摔在一起。摔著摔著,她手中的自行車就漸漸地聽從她的擺布了。
董明珠清楚地記得她第一次騎自行車上路時的情景。那一次,迎麵突然開來一輛黃色的公交車,騎車技術還不太熟練的董明珠一下子就慌了,不知道應該怎麽去躲那輛公交車,腳不由自主地拚命往前踩,而且忘記了用刹車。忙亂之中,她與自行車一起摔倒了。好在公共汽車已經早早地停車了,車上的司機和乘客都用驚奇的眼光看著她。
公共汽車開走後,董明珠不斷地問自己:“我為什麽會心慌?我為什麽要往後仰?我為什麽會掉下來?我一定要學會熟練地騎自行車。”幾天後,董明珠果然能輕鬆地騎著自行車在家人麵前來去自由地行駛了。父母拿她沒辦法,隻能用一句“瘋丫頭”來責怪她。
那時候的她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董明珠後來說:“也許我就是這麽一個人,不像別人那樣失敗了就失敗了。對於失敗了的事,我是一定要去改變的,一定要把失敗變為成功。我的骨子裏就有那種倔強和自強的韌勁,做一件事不做成功我是決不罷休的。”
就是這種不服輸的個性,一直伴隨著董明珠。
1975年7月,董明珠以優異的成績從安徽省蕪湖幹部教育學院統計學專業學成歸來,以幹部的身份,被安排在南京的一家化工研究所,做管理工作。在這家研究所,她一直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到最好。董明珠說:“我天生就是愛較真兒的人,一直勉勵自己要勤奮工作。領導安排我做事,交代我三天完成的任務,我往往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然後用剩下的兩天進行精確的調整。我總是告誡自己,凡是自己親手做的,就必須是最好的。”
1982年,董明珠的兒子東東出生了,這也讓她感到了做母親的幸福。可就在兩年後,她的家庭生活出現了意外,丈夫因病去世,永遠離開了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她和僅僅兩歲的兒子。天性要強的董明珠堅強麵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咬緊牙關,獨自領著兒子,默默地承受著生活的重壓。她的心裏,依然對生活充滿無限的憧憬和希望。
經過反複的思想鬥爭,1990年,董明珠毅然辭掉南京的工作,忍痛把8歲大的兒子留給母親照料,獨自南下,到廣東深圳一家生產化工產品的企業打工,做企業管理工作。這也為董明珠日後加入格力、拉開商海博弈的大幕、開創中國空調行業的格力時代,創造了條件。
進入格力以後,董明珠從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曆經片區經理、經營部部長、銷售公司經理、副總經理、總裁、副董事長兼任總裁等崗位的磨礪,最終做到了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任總裁的位置。到2013年,格力已在全球建立了9大生產基地、擁有員工8萬多人。她說,20多年來,她一心一意想做的事就是把格力的品牌做好,她也真的做到了。如今,“好空調,格力造”已經傳遍整個世界。
董明珠已多次入選美國《財富》雜誌“全球50名最具影響力商界女強人”。作為商業圈內少有的女性,不服輸的董明珠一直秉承著自己的做事原則,她說:“生活就是這樣,有烏雲遮眼的時候,也有雲開霧散的時候,陽光普照的時間總要多得多。隻要你堅持按自己的理想走下去,就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1954年8月,董明珠出生在古城南京一個普普通通的市民家庭。董明珠是家裏的第7個孩子。在這個不缺少孩子的家庭,董明珠自然成了父母眼中的“小多餘”。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個“小多餘”,日後竟成為創造中國營銷神話的“女皇”,成為年營業總收入超千億元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家用空調品牌的掌門人。
董明珠的父母給她起名字時,雖然選了一個“珠”字,但父母一定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將來會與南方的珠海有什麽關聯。湊巧的是,董明珠長大後,用自己的智慧和膽略,擦亮了一個名叫“格力”的品牌。這個品牌,不但照亮了珠海,也照亮了整個中國,甚至照亮了全世界。
傳奇式的人物,往往是應運而生、應時而生的,然後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千錘百煉,勞其筋骨,最終脫穎而出,成就大業。董明珠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充滿艱辛和痛苦的經曆中,她用一種忘我的精神,書寫了一段神話般的營銷傳奇:先辭職南下,而後加入格力,從一個普通的銷售員做起,輾轉大江南北,追討欠債,智鬥“老賴”,講誠信,創業績,用3年時間接連登上3個銷售台階,與格力空調一起,在風生水起的家電市場,不可思議地闖出了一條屬於格力、也屬於她自己的成功之路。
董明珠出生時,正值建國5周年前夕,國家正處在百業待舉、百事待興的建設時期。雖然生活在江蘇南京這個充滿古都遺韻的城市裏,又是家裏7個孩子中的“老小”,董明珠卻沒有養成小家碧玉式的性格。在家裏,她從來不拿“老小”作為資本去討父母的偏心,去討哥哥姐姐們的嗬護。她不撒嬌,更不耍賴,很小就大模大樣地像個“小大人”。她喜歡南京這座古城,在玩耍之中,默默地汲取著古城所特有的恢弘厚重的文化底蘊。可她的心裏,卻老覺得這座古城缺點什麽。她常常跑到古城牆下瞧瞧、看看,每次都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感悟。
有一天,董明珠對母親說:“這南京城顯得太老舊了,應該給它打扮打扮,讓它新鮮新鮮。”母親對她說:“這事是大人們的事,用不著你小孩家家的操心,你個女孩家,將來懂得相夫教子就行了。”董明珠不服氣地說:“這事為啥是男人們的事?女人就不能想,不能做嗎?”母親告訴她:“你還小,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母親的話,董明珠一直記著。
董明珠從小就是一個聰明、自信、倔強的孩子,骨子裏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在她的心裏,自己想做的事就大膽地去做,而且必須做好。董明珠說:“我上學的時候,從來沒挨過老師的批評,任何一位老師,都沒因為我犯了錯誤而把我的家長找到學校。對所學的課程,我都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每個學期,我都會把一張優秀的成績單交到我父母的手中。”
董明珠寫作業,都是想好了才下筆,然後一氣嗬成,從來不搞勾勾抹抹式的返工。董明珠說:“我寫作業,沒撕過紙,作業本上幾乎沒出現過錯誤。老師們總是把我的作業本當成範本讓同學們學習。越是向我學習,我做起作業來越是認真,作業完成得越好。”
學生時代,董明珠就養成了不浪費時間的習慣。隻要是她學會了的知識,就絕不會再浪費時間去溫習。董明珠說:“我從來都是在上學的時間裏看書,放學以後,是絕對不看書的。學會了的知識,再去看,再去複習,就是浪費時間。放學後,我會自由自在地參加打球和爬山之類的運動。我覺得,隻要學習成績能讓老師和父母滿意,就沒必要整天地盯著書本看。”
提起父母,董明珠總是心存感激。她說:“盡管小時候我的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我清晰地記得我從小長到大,從來沒穿過帶補丁的外套。帶補丁的衣服都穿在外套的裏邊,外麵穿的總是最好的。父母非常注意我們的言行,一直教導我們說話辦事要誠實,絕對不能騙人,不能撒謊。”
讀初中的時候,董明珠最想做的兩件事就是學遊泳和學騎自行車。而這兩件事,董明珠的父母都極力反對她做。父母覺得,學遊泳和學騎自行車都是有危險的事,一個女孩子家沒必要冒著風險去學這些東西。可董明珠執意要學,父母也拿她沒辦法。
董明珠說:“我學遊泳的時候,學校老師讓一位曾經橫渡過長江的老手教我。他遊泳遊得特別好,一見到水就會興奮。那天,他帶我來到池塘邊,先給了我一根竹竿,讓我撐在水裏的一個地方站著,他先在池塘裏遊一圈,回來後再教我怎樣遊泳。由於我是第一次下水,心裏特別緊張,一不留神,就掉進池塘裏去了。我當時嚇壞了,就拚命地喊救命,越喊越往池塘裏沉。結果,我被嗆了許多水。掉進池塘裏時,我就覺得這下可完了,我會被淹死的。”
董明珠得救以後,那位教她學遊泳的老師斷定已被嚇得魂不附體的她會打消學習遊泳的念頭。可第二天,她又出現在學習遊泳的池塘邊。董明珠說:“換一般人,都會產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就再也不學習遊泳了。可我沒有。那天,我沒把掉進水池裏的事告訴我的父母,生怕他們再次阻攔我去學習遊泳。第二天,站在池塘邊的我默默地對自己說:‘我不怕再掉進水池裏,不怕再嗆幾口水。’我在內心發誓,‘一定要好好地學習遊泳,一定要盡快地學會遊泳。’就這樣,沒過幾天,我真的會遊泳了。”
後來,董明珠說:“參加遊泳,讓我學會了總結和思考。我首先告訴自己,以後不能和最會遊泳的人在一起,與最會遊泳的人在一起,會讓我感到差距太大,不會產生成就感,也不會擁有勝利的喜悅。我還告訴自己,要把會遊泳當成一種必備的本領。自己掌握的本領多,至少說明自己的智商高、悟性強,會增強自己做事的自信心。直到現在做董事長兼總裁,我時時用在學習遊泳時所得出的結論來警醒自己。”
在提起學習騎自行車時,董明珠說:“當時,我爸爸說什麽也不讓我學騎自行車,說學騎自行車太危險,容易摔傷身體。我隻好趁父母不在家的時候,把家裏的那一台老式自行車推出去,偷偷地學。”那段時間裏,董明珠不停地與那台老式自行車摔在一起。摔著摔著,她手中的自行車就漸漸地聽從她的擺布了。
董明珠清楚地記得她第一次騎自行車上路時的情景。那一次,迎麵突然開來一輛黃色的公交車,騎車技術還不太熟練的董明珠一下子就慌了,不知道應該怎麽去躲那輛公交車,腳不由自主地拚命往前踩,而且忘記了用刹車。忙亂之中,她與自行車一起摔倒了。好在公共汽車已經早早地停車了,車上的司機和乘客都用驚奇的眼光看著她。
公共汽車開走後,董明珠不斷地問自己:“我為什麽會心慌?我為什麽要往後仰?我為什麽會掉下來?我一定要學會熟練地騎自行車。”幾天後,董明珠果然能輕鬆地騎著自行車在家人麵前來去自由地行駛了。父母拿她沒辦法,隻能用一句“瘋丫頭”來責怪她。
那時候的她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董明珠後來說:“也許我就是這麽一個人,不像別人那樣失敗了就失敗了。對於失敗了的事,我是一定要去改變的,一定要把失敗變為成功。我的骨子裏就有那種倔強和自強的韌勁,做一件事不做成功我是決不罷休的。”
就是這種不服輸的個性,一直伴隨著董明珠。
1975年7月,董明珠以優異的成績從安徽省蕪湖幹部教育學院統計學專業學成歸來,以幹部的身份,被安排在南京的一家化工研究所,做管理工作。在這家研究所,她一直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到最好。董明珠說:“我天生就是愛較真兒的人,一直勉勵自己要勤奮工作。領導安排我做事,交代我三天完成的任務,我往往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然後用剩下的兩天進行精確的調整。我總是告誡自己,凡是自己親手做的,就必須是最好的。”
1982年,董明珠的兒子東東出生了,這也讓她感到了做母親的幸福。可就在兩年後,她的家庭生活出現了意外,丈夫因病去世,永遠離開了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她和僅僅兩歲的兒子。天性要強的董明珠堅強麵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咬緊牙關,獨自領著兒子,默默地承受著生活的重壓。她的心裏,依然對生活充滿無限的憧憬和希望。
經過反複的思想鬥爭,1990年,董明珠毅然辭掉南京的工作,忍痛把8歲大的兒子留給母親照料,獨自南下,到廣東深圳一家生產化工產品的企業打工,做企業管理工作。這也為董明珠日後加入格力、拉開商海博弈的大幕、開創中國空調行業的格力時代,創造了條件。
進入格力以後,董明珠從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曆經片區經理、經營部部長、銷售公司經理、副總經理、總裁、副董事長兼任總裁等崗位的磨礪,最終做到了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任總裁的位置。到2013年,格力已在全球建立了9大生產基地、擁有員工8萬多人。她說,20多年來,她一心一意想做的事就是把格力的品牌做好,她也真的做到了。如今,“好空調,格力造”已經傳遍整個世界。
董明珠已多次入選美國《財富》雜誌“全球50名最具影響力商界女強人”。作為商業圈內少有的女性,不服輸的董明珠一直秉承著自己的做事原則,她說:“生活就是這樣,有烏雲遮眼的時候,也有雲開霧散的時候,陽光普照的時間總要多得多。隻要你堅持按自己的理想走下去,就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