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裏已經成了個“顯赫的姓氏”。這對夫婦的錢比以前多,幸福時光卻比以前少了。
瑪麗深感昔日的熱情和歡樂已不複存在。她並不像皮埃爾那樣深深沉浸在科學思索中,每天發生的事情漸漸磨蝕著她的感覺和神經,使她的反應變得遲鈍。
慶祝他們發現鐳而獲諾貝爾獎的喧鬧中,她盡管煩躁,卻一刻也沒有忘記皮埃爾的疾病,憂慮給她的生活帶來的不幸。
一九〇五年一月三十一日,皮埃爾·居裏在寫給喬治·古伊的信中說: <blockquote>
我的風濕病目前沒有發作,不過去年夏天來勢凶猛,結果我不得不放棄瑞典之行。你也知道,我們無奈違背了瑞典科學院的規定。說實話,我不得不設法避免勞累,這才能勉強維持。我妻子的情況跟我也沒有兩樣。現在我們不能指望像以前那樣沒日沒夜幹活了。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七月二十四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們的生活還是老樣子,庸庸碌碌無所作為。我已經有整整一年沒法做正經事了。我的時間沒有一刻歸自己支配。顯然,我還沒找到不浪費時間的辦法,可我必須找到。從搞學問的角度看,這是個生死攸關的大事。
我的病痛顯然不是真正的風濕病,倒像是一種神經衰弱。最近我開始注意飲食,還服用士的寧,病情有所好轉。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九月十九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上次對你說我的病情有好轉,結果我錯了。後來又發作了幾次,而且稍有疲勞就發病。照我現在的體質,真不知道還能不能繼續在實驗室真正幹工作了。 </blockquote>
如今,夫婦倆根本不可能像往日那樣休假,再也不能像兩個學生似的驅車鄉間,對什麽也不管不顧。瑪麗在巴黎附近名叫切維霍斯的山穀裏租了所鄉間的小房子,在那裏照顧自己的丈夫和女兒。
瑪麗從切維霍斯的聖雷米村寫信給讓·佩林夫人說: <blockquote>
……艾萊娜的百日咳很頑固,我非常著急。已經在鄉下住了三個月,可她又開始咳嗽了。我丈夫身體疲憊得厲害,走都不能走,我們就待在屋裏研究物理學和數學方麵的記錄。
艾萊娜有了一輛小自行車,騎得相當老練。她騎車的時候身穿男孩子的服裝,看上去挺逗人。 </blockquote>
皮埃爾疾病纏身,總是為時間流逝感到沉重的心理壓力。難道這個年輕人害怕的死亡不久便會到來嗎?他似乎在與一個看不見的敵人賽跑,決不放慢腳步。他不斷地與妻子念叨,結果把自己的不安傳染給了瑪麗。按照他的標準,他們的研究速度實在太慢了,他們必須加快研究節奏,點滴時間都要充分利用起來,多在實驗室幹活才對。
瑪麗就迫使自己更加努力,結果超過了神經忍受的限度。
她的命運更加嚴酷。從她還是個腦袋裏隻想著跳舞的十六歲波蘭姑娘起,從鄉下回到華沙謀生後二十年來,她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艱苦工作。她的青年時代是在冰冷的閣樓裏孤零零度過的,陪伴她的隻有物理學書籍;後來終於戀愛了,然而戀愛也與工作密不可分。
瑪麗把熱愛科學和熱愛一個男人融合成不可分割的激情,讓自己過著一種不安分的生活。皮埃爾對科學、對愛情的熾熱程度與她相同,兩人的理想也完全一致。然而,皮埃爾昔日曾享受過懶散時光,體驗過熱情洋溢的青春時代,有過澎湃的激情。瑪麗從少女變成一個女人,整個過程中沒有一時一刻撇開自己的工作任務,有時候,她真想體驗一下淳樸生活中的魅力。她是個真正意義上的賢妻良母,夢想著短時間享受一下無憂無慮的甜美生活。
皮埃爾為此感到吃驚,甚至感到震驚。他終於找到一個天才做伴侶,從而覺得無比幸福,便希望她能像他自己一樣,徹底獻身於“思想的追求”。
她服從著他,從來沒有動過其他念頭。但是,她身心極度疲憊,漸漸喪失信心,責備自己腦力不濟,責備自己“愚蠢”。真實情況非常簡單:這個三十六歲的女人長期當牛作馬勞役過度,如今應擁有自己的權利了。她需要暫時中止“居裏夫人”的身份,把鐳撇在腦後,除了吃飯睡覺,什麽都不思索。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一九〇四年是個讓他們精疲力竭的一年。瑪麗的精力消耗得更多,因為這一年她懷孕了。她要求得到的照顧,僅僅是請賽弗爾學校準她幾天假。到了晚上,她在皮埃爾的攙扶下拖著沉重的身體離開實驗室回家,覺得身心疲憊至極。有時候,為了紀念在華沙的日子,她會買一點魚子醬。這是她無法抵禦的強烈嗜好。
第二次分娩臨近時,她的身體虛弱到了極點。她仿佛對一切都沒有感覺了,她不想科學、不想生活,甚至不想即將出生的這個孩子,隻有丈夫的病痛時時讓她憂慮不已。布羅妮婭從波蘭來照顧她分娩,見瑪麗完全變了個人,成了個無奈的女人,不由大驚失色。
“我幹嗎要讓這個生命降生到人世?”她不斷地這麽嘮叨著,“生活太嚴酷、太無聊。我們不該讓無辜的生命受這種折磨……”
這是一次痛苦而漫長的分娩。她終於在一九〇四年十二月六日產下一個胖乎乎的嬰兒,孩子一生下頭上就長著蓬鬆的烏黑頭發。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女兒,取名叫艾芙。
布羅妮婭神情鎮靜,頭腦理智,在很大程度上驅散了瑪麗的陰鬱。等到她離去時,瑪麗平靜多了。
新生嬰兒的微笑和滑稽舉止讓這個年輕女子重新有了生氣。他們雇了個保姆照料這個孩子。見到小嬰兒能讓她心生憐愛。在一本灰色封皮的筆記本裏,瑪麗就像記錄艾萊娜童年成長過程一樣,一條條記錄下艾芙最初學會的種種本事、何時長出牙齒等等。隨著這個孩子漸漸長大,母親的精神狀態也漸漸好轉了。坐月子臥床休息過後,瑪麗不知不覺恢複了對生活的熱愛。後來,她回到實驗室儀器前,重新體會那久已忘卻的喜悅心情。沒過多久,她便重新在賽弗爾學校執教。
短期的彷徨過後,她恢複了堅定的步伐,返回堅實的道路上來。
家庭、實驗室:一切都讓她感到饒有興致。她滿懷激情地關注著祖國的動態:一九〇五年,俄國爆發了革命,波蘭人滿懷獲得解放的渴望支持反沙皇運動。
一九〇五年三月二十三日,瑪麗寫信給約瑟夫·斯科洛多斯基說: <blockquote>
我明白,你們心懷希望,盼望這場充滿痛苦的事件給我們國家帶來利益。這也是布羅妮婭和卡什米爾的期望。但願大家如願以償!我對此抱著永恒熱烈的期望。無論如何,我都認為應該支持這場革命。所憾我不能親自參與活動,不過我會很快寄點錢給卡什米爾,算作我的一點貢獻。
……我家裏沒什麽事。孩子們成長很正常。小艾芙睡覺時間少,要是讓她單獨躺在搖籃裏,她睡不著就哭鬧。我心腸硬不起來,就總是抱她,等她平靜下來。她長相跟艾萊娜不一樣。這孩子黑頭發藍眼睛,艾萊娜卻是金發綠眼。
我們仍然住原來的房子,春天到了,我們開始到花園裏享受春光。今天的天氣就非常好,寒冷潮濕的冬天終於過去,我們都很高興。
從二月一日起,我恢複了在賽弗爾學校教課。每天下午,我去實驗室工作,一禮拜除了兩個上午去賽弗爾教課外,上午我待在家裏……我要幹的活計很多,照料孩子、教課、去實驗室做實驗,有時候真不知道怎樣才能樣樣事情都做好。 </blockquote>
天氣晴好,皮埃爾便覺得身體結實,瑪麗也精神勃勃。他們一再推遲自己的責任,現在到了必須完成的時候:去斯德哥爾摩作諾貝爾獲獎講演。這對夫婦做了一次難忘的旅行,後來成了我們家值得紀念的事件。
一九〇五年六月六日,皮埃爾·居裏代表夫婦倆在斯德哥爾摩科學院作了關於鐳元素的演講。他回顧發現鐳以來產生的結果。在物理學上,這一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原則;在化學上則引發了許多大膽的假說,試圖解釋放射性現象的能量來源;這一發現成為揭開地質學和氣象學方麵若幹謎團的鑰匙;最後,在生物學領域,鐳作用於癌細胞的效果得到了證實。
鐳豐富了人類的知識,而且找到有益的用途。但是,它是否可用在有害的方麵?
皮埃爾在總結時說: <blockquote>
我們可以想象,鐳落入罪犯手中,會具有極大的危害性。我們需要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了解自然的秘密對人性是否有益?要想從這種知識獲益並且避免危害,人性是否足夠成熟?諾貝爾的發現就是個典型範例:威力強大的炸藥能幫助人類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但落入戰爭罪犯手中,它便成為一種可怕的破壞手段。
我與同意諾貝爾觀點的人看法一致,也認為新的發現帶給人類的益處多於害處。 </blockquote>
瑞典科學家的歡迎方式讓居裏感到愉快。他們原來唯恐這次長途旅行會過分招搖。但是,由於安排明智,結果並沒有過多引人注意。沒有群眾圍觀,出麵的官方人士也很少。皮埃爾和瑪麗在這個讓他們著迷的國度旅行,與科學界人士交談,最後盡興而歸。
一九〇五年七月二十四日,皮埃爾·居裏寫給喬治·古伊的信中說: <blockquote>
……我和妻子剛剛訪問瑞典歸來。這是一次令人非常愉快的旅行。我們感到無憂無慮,得到了一次休息。由於六月份待在斯德哥爾摩的人很少,因此可以一切從簡。
瑞典湖泊海灣眾多,岸邊土地相對較少,冰河堆石間鬆林遍布,紅木房子點綴其間。雖然景色頗為單一,但非常寧靜漂亮。我們訪問期間,當地根本沒有夜晚,秋天的太陽一直掛在天邊。
我們的孩子和我父親都很好,我和妻子身體也好多了,隻是稍一活動就覺得疲憊。 </blockquote>
凱勒曼大道上那所房子有點像城堡,森嚴的外表讓外人望而卻步。皮埃爾和瑪麗在這裏依舊過著簡樸的生活,很少與人來往。他們在家務方麵操的心大為減少。一個按日雇用的女傭承擔了所有粗活,另一個女傭幹各種家務、做飯、把飯菜端上飯桌。她從來對兩個雇主的全神貫注態度感到驚奇,希望他們誇誇她做的烤肉或土豆泥,卻總是失望。
一天,這位誠實的女人再也忍不住了,站在皮埃爾麵前,口吻生硬地開了口,問他剛才吃得津津有味的牛排味道怎麽樣。可他的回答卻把她搞得莫名其妙。
“我吃牛排了?”這位科學家喃喃道。接著補充了一句,算是表示安慰:“可能你是對的。”
瑪麗就是工作再忙,也要勻出點時間照顧孩子。為了工作,她隻好讓女傭照顧兩個女兒,不過她總要過問孩子的情況,否則心裏就不得安寧。她要親自證實一下艾萊娜和艾芙睡好了沒有,吃飽了沒有,梳洗得怎麽樣,有沒有感冒或生病。在這方麵,即使她有些心不在焉,艾萊娜也會引起她的關注。艾萊娜是個霸道的孩子,總是想獨占母親的愛,而且懷著嫉妒心,幾乎不允許媽媽照顧那個“小東西”。到了冬天,瑪麗要橫穿整個巴黎,去尋找大女兒喜歡吃的一種蘋果和香蕉,不買回來簡直不敢回家。
這對夫婦大多數夜晚都待在家裏,身穿睡衣拖鞋,翻閱科學書刊,或者在筆記本上寫下複雜的算式。盡管如此,他們有時也去看畫展,一年裏有七八次放任自己聽一場兩小時的音樂會或歌劇。
那個世紀之初,巴黎有幾名出色的演員。遇上埃利諾·杜賽偶然出場,皮埃爾和瑪麗也去觀看。他們迷上了朱麗婭·巴台特和讓娜·格拉尼埃樸實自然的表演以及呂西安·吉特利的氣魄,對莫內·薩利的口才和薩拉·伯恩哈特的演技興趣卻比較小。
他們去看曆來受到大學圈子喜愛的“先鋒派”戲劇。在德·洛夫賀劇院看蘇姍娜·德普雷演易卜生的戲劇,看呂尼埃·普伊演《黑暗勢力》。皮埃爾和瑪麗看完回家總是覺得滿意,而且會一連幾天心情沮喪。居裏大夫跟他們打招呼的時候帶著滿臉譏笑。老人頗有伏爾泰(1)風格,不喜歡病態的東西,每次見他們回來,便用碧藍的眼睛盯住他們拉長的臉,沒有一次不挖苦他們:
“別忘了你們上那兒去是消遣的!”
居裏夫婦對科學有著永恒的好奇心,對神秘事物也饒有興趣。這二者加在一起,在這個時期把他們引上一條奇怪的道路。著名的通靈者尤薩皮亞·帕拉迪諾舉行所謂招魂術表演,他們也去參加了幾次。他們並不參與活動,隻是旁觀而已。他們也曾試圖徹底探索“意識”這個危險領域。皮埃爾對這類表演尤其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黑暗中,他試著測量想象的物體或真實物體的“漂浮”……
他有公正的精神,這些測驗讓他感到不安:這些東西既沒有實驗室的實驗那麽準確,也沒有那麽實在。有時候,通靈者表演的結果讓他們吃驚,兩位科學家幾乎要信服了。但是忽然間,他們發現很大的疑點,便產生疑惑。他們的最後意見是不能肯定。過了幾年,瑪麗徹底拋棄了對這類現象的研究。
皮埃爾和瑪麗避免參加各種招待會,社交場上從來沒有他們的身影。但是他們不可能永遠躲避為外國科學家舉行的正式晚宴或大型宴會。有時候,皮埃爾隻好脫下日常穿的厚毛料衣服,穿上晚禮服,瑪麗也穿起唯一的那套晚禮服。
這套不時穿一下的衣服她穿了一年又一年,有時要請個小裁縫改一下。衣服麵料是黑色薄紗,邊緣有褶皺裝飾,裏子是羅緞料子。有的地方是用尚提利出產的白色花邊配黑色天鵝絨,算是一種極為大膽的設計。講究衣著的婦女會小瞧這身衣服,覺得它太可憐。可瑪麗根本不懂什麽是時尚,也沒有審美觀念。不過,謹慎和保守從來是她的性格特征,她的服裝也從不惹人注目,於是便有了屬於她自己的服裝風格。她換下根本談不上美觀的實驗室工作服,穿起這身晚禮服,把一頭金發挽成發髻,然後膽怯地戴上一條細細的金項鏈,她看上去實在漂亮極了。她纖細的身材和引人遐想的臉龐忽然揭去麵紗露出了魅力。與瑪麗白皙飽滿的額頭和深沉的目光相比,其他女人雖然照樣漂亮,但大多數都顯得愚蠢粗俗。
一天晚上,他們正打算出門,皮埃爾忽然對瑪麗的身段發生了罕有的興趣,不禁仔細端詳起來——她柔韌的脖頸和裸露的胳膊那麽高尚,那麽富有女性魅力。這個沉迷科學的人臉上忽然掠過一絲惋惜神色。
“真可惜,”他喃喃道,“你還是穿晚禮服最合適!”
他歎息一聲又補充道:
“事實上,我們沒時間。”
如果瑪麗偶爾請幾個人來家裏做客,她總是設法安排得體的飯菜,把屋子布置得讓客人感到愉快。她會去莫法塔德路或達萊西亞路采購,在一車車新鮮水果和蔬菜之間全神貫注地挑選,認真向乳品商詢問他出售的不同奶酪質量如何。她會從賣花人的籃子裏挑選幾叢玫瑰、鬱金香或丁香,回到家自己動手插花。幹各種雜活的女傭就興致勃勃地烹飪比平時複雜的菜肴,附近麵包店的人會鄭重其事地送來冰激淩。在這個隻會搞研究的家庭裏,最平常的聚會也能讓人大大忙亂一陣。等到客人快要到來時,瑪麗還要親自檢查桌子,重新安排一下家具。
居裏夫婦終於有了幾樣家具。原來住在格拉西埃爾路時,他們不願要家具,此時住進凱勒曼大道的房子裏,他們在家裏布置了幾張複辟時期式樣的椅子,還有幾張水綠色舊絲絨墊的流線型紅木沙發,其中一張沙發是小艾萊娜的床。這樣一來,這間貼著淡色壁紙的起居室便有了點情趣。但是,屋子內部卻雅靜而平常,兩個高高的書櫃裏赫然擺放著許多書籍,書名是諸如《物理學論文集》、《微積分學》等等。
來這裏做客的有些是名人,有途徑巴黎的外國同行,也有給瑪麗帶來家鄉消息的波蘭同胞。居裏夫人有時候也組織兒童聚會,讓她怕見生人的艾萊娜享受一點歡樂。她會動手裝飾聖誕樹,在樹上掛花環、插彩色蠟燭,吊上金箔包裹的堅果,這些活動在女兒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有些場合裏,這所房子比裝飾著的聖誕樹更加壯觀。技師們會在餐廳裏裝上舞台用的聚光燈和一排電燈泡,晚飯後,這些燈光一齊點亮,一位舞蹈家身著飄拂的薄紗,為居裏一家和他們的兩三位朋友翩翩起舞,聚光燈下,這位舞蹈者時而如火焰搖曳,時而如鮮花綻放,有時又變成了女神或仙女。
這位舞蹈家名叫洛伊·弗萊,有“光明仙女”的美稱。她發明的夢幻飄舞一度風靡巴黎。後來,一種奇特的友誼將她與兩位物理學家聯係在一起了。這位弗利斯·伯熱爾劇院的明星從報紙上了解到,鐳會自然發光,便產生一個念頭,想要縫製一件引起轟動的舞裙,覺得磷光閃爍的裙子肯定會讓觀眾著迷。於是她寫信向居裏夫婦請教。她的天真讓科學家感到好笑,他們向洛伊解釋說,她的所謂“鐳粉蝶翅”隻能是個幻想。
受到眾星捧月般熱烈歡迎的這位美國舞蹈家讓兩個科學家感到驚訝。她並沒有拿出居裏夫婦寫的信當眾炫耀,也沒有邀請兩位物理學家去觀看她的表演。她寫信給瑪麗說:“為了感謝你們屈尊給我回信,我隻有一個辦法報償。請允許我在某一天晚上去府上為二位獻舞。”
皮埃爾與瑪麗表示接受。於是,一個服裝隨便的女子來到他們門外,她長著蒙古人的麵孔,沒有化妝,眼睛藍得像個小嬰兒。她身後跟著一群攜帶器材的電工。夫婦倆有點不安,就去了實驗室,把家留給這幫人折騰。隨後的幾個小時裏,洛伊忙著幹活。她調節照明,安排訂購來的帷幕和地毯,以便將兩位教授狹窄的餐廳改造成舞台,進行她迷人的表演。
就這樣,一所門衛很嚴內部樸素的小房子,迎來了音樂廳的一位女神。洛伊有著敏銳的心靈,對瑪麗·居裏表現出罕見的崇拜。她一心想要付出服務,讓他們快樂,卻不要求回報,這本身就非常獨特。後來,她還再次到凱勒曼大道上這所房子裏為他們舞蹈。後來兩方麵相識了,皮埃爾和瑪麗也去回訪她。在她家裏,他們遇到了奧古斯特·羅丹(2),雙方有了友好關係。在此後幾年裏,人們有時看見皮埃爾、瑪麗、洛伊·弗萊和羅丹在這位雕塑家工作室的黏土和大理石之間平靜地閑談。
凱勒曼大道上這所房子裏從來歡迎七八位朋友:安德烈·德比爾納、喬治·歐班、保羅·朗格文、埃美·科頓、喬治·薩尼亞、查爾斯·埃度亞·紀堯姆、讓·佩林和他夫人,佩林太太是瑪麗最要好的朋友。另外還有賽弗爾學校的幾個學生。這些人全都是科學家!
如果是在星期日下午,遇上好天氣,這群人就在花園裏聚會。瑪麗拿著針線活坐在樹陰下,旁邊放著艾芙的童車。她手裏做著縫補活計,卻並不影響她注意大家的交談。要是有別的女人在場,會覺得他們之間的交談簡直比法國人聽中國話還難懂。
在這種時候,他們隨意交談的內容總是鐳,有鐳射線中“阿爾法”、“貝塔”、“伽瑪”射線等令人激動的新發現……佩林、歐班、德比爾納正在研究鐳射線能量的來源,他們熱烈地討論著。為了對能量來源做出解釋,就必須要麽放棄加爾諾的原理,要麽放棄能量守恒原理,或者放棄元素守恒原理。皮埃爾建議采用放射性衰變假說,但是歐班驚惶失措,不願接受,還口吻熱烈地為自己的觀點做辯護。大家便詢問薩尼亞的研究進展如何?瑪麗關於鐳的原子量實驗有何結果?
鐳,鐳,鐳!這個神奇的字眼從許多人嘴裏一再說出來,十次、二十次,有時候都讓瑪麗感到遺憾了。命運真會捉弄人,鐳的名聲變得如雷貫耳,但居裏夫婦最早發現的釙,如今卻默默無聞,因為它是個不穩定的物質,因此引不起人們的興趣。瑪麗是個愛國者,本希望以祖國命名的釙能更加出名。
他們的神聊中有時也夾雜著幾句頗有人情味的話。居裏大夫與德比爾納和朗格文談政治,歐班善意地嘲笑瑪麗,批評她衣服過於樸素,責備她蔑視女子賣弄風情的手腕。這位年輕女子沒料想會聽到這番說教,不由驚得目瞪口呆。讓·佩林不再談論“無限小的”原子,仰起熱情的麵孔對著天空,就像個瓦格納歌劇的熱衷演唱者,引吭高歌《金色萊茵河》或《名歌手》中的插曲。花園另一頭,佩林夫人正在給她的孩子們講童話故事,聽講的有她的孩子阿麗娜、弗朗西斯和他們的玩伴艾萊娜。
佩林與居裏兩家人天天見麵。他們是緊鄰,兩家的園子中間隻隔著一道爬滿薔薇的柵欄。遇上艾萊娜有要緊事要跟朋友說悄悄話,就叫朋友到柵欄跟前來。幾個孩子隔著鏽漬斑駁的柵欄交換巧克力、糖果,相互說悄悄話。等他們長大了,他們也會像大人那樣談論物理學。
那些“大人們”總是雄心勃勃地製定著各種計劃,皮埃爾和瑪麗的計劃更是特別多。居裏夫婦麵對著一個新的紀元。法國已經留意到他們的存在,正在考慮支持他們的努力。
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是提議皮埃爾進科學院當院士。這位科學家要再次遭受挨家拜訪的磨難了。支持他的人唯恐他舉止與“明智的候選人”不相稱,給他提出許多忠告。
一九〇五年五月二十二日,埃·瑪斯卡特寫信給皮埃爾·居裏說: <blockquote>
我親愛的居裏:
……你的名字自然是排列在名單之首的,你沒有勁敵,所以這次當選毫無疑問。
盡管如此,你還是有必要鼓起勇氣,拜訪科學院的所有院士。如果你拜訪的人不在家,你要留下一張名片,把一個角折起來。下星期開始就做這件事,差不多兩個星期就做完了。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埃·瑪斯卡特寫信給皮埃爾·居裏說: <blockquote>
我親愛的居裏:
怎麽安排完全隨你的意思,不過,在六月二十日前你必須再做一次犧牲,對科學院院士做最後一輪拜訪。即使不得不租輛汽車來回跑,也要做這件事。
你對我提到的種種理由在原則上是很好的,不過人們對實際上的緊急要求也應該做出一些讓步。你也必須考慮到,有了院士頭銜,為別人提供服務將更加方便。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七月三日,皮埃爾·居裏成為科學院院士,不過他的當選十分勉強!有二十二位科學家投票支持他的對手熱內先生,這些不公正的科學家顯然害怕他得到與他們相當的地位。
一九〇五年七月二十四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如今成了科學院院士,可我並不願意進科學院,他們也不願讓我進去。我對科學院的人物隻拜訪過一輪,遇上人不在家,我就留下名片,人人都對我說,我會得到五十票讚成。可這大概正是我幾乎沒進去的原因!
……有什麽用處呢?在那個科學院裏,不耍陰謀詭計什麽事也休想做成。除了緊緊抱成團夥的一幫人之外,我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得到行政人員的足夠同情,另外還有些人覺得我拜訪次數不夠。斯先生問我,哪些院士會投我的票,我對他說我不知道,因為並沒有問他們。他說:“就是這個問題,你不肯屈尊下問!”於是,就有謠言說,我驕傲自大。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十月六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星期一我去科學院,可我不得不說,我不知道去那裏做什麽。我與任何成員沒來往,會議枯燥乏味。我的感覺非常清楚,這種圈子不是我該去的地方。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十月,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仍然沒有弄明白科學院到底有什麽用處。 </blockquote>
皮埃爾對這個著名機構沒有太大的熱心,不過他熱切關注著大學為他做出的特別決定,他的工作將依賴於此。一九〇四年初,校長李亞爾設法為他特別新增了一個物理學教授的位置。他長期以來盼望得到的教授職位終於得到了,然而,這不過是個有名無實的位置而已。皮埃爾接受這次晉升之前,詢問與他工作相關的實驗室安排在哪裏。
實驗室?什麽實驗室?根本沒什麽實驗室。
刹那間,諾貝爾桂冠獲得者和鐳之父母發現,如果皮埃爾離開理化自然科學學部到巴黎大學任教,他簡直什麽工作也別想做。根本沒有向這位新教授提供研究空間,原來理化自然科學學部供他使用的那兩間屋子也交給繼任者了。他要想做實驗,就隻好在馬路上做了。
皮埃爾妙筆生花,給上司們寫了一封口吻客氣態度卻很堅決的信:既然這個職位既不能讓他利用一間工作室,也不提供研究經費,他便決定辭職。他可以繼續在理化自然科學學部任職,繼續多教課程,在那個小地方他和瑪麗總算能做點有益的工作。
又交涉過幾次,巴黎大學做出一個大舉動,提請法國議院特批一間實驗室及十五萬法郎研究經費。該計劃得到了同意……或者說等於是同意了!巴黎大學沒有多餘的房子給皮埃爾使用,不過可以在居維埃路給他建兩間屋子,每年可以給居裏先生一萬二千法郎的經費,外加三萬四千法郎設備費。
皮埃爾十分天真,以為有了“設備費”就能買儀器,添置完整的設備。沒錯,他倒是可以購買,不過要把房屋建造費從這筆不多的款子裏扣除掉。在公共官員腦子裏,建築物和“設備”完全是一碼事!
如此一來,官方的計劃縮水了。
一九〇五年一月三十一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在理化自然科學學部還留著兩間屋子,我們就在那裏工作。他們還在院子裏為我蓋兩間屋子。建築費用是兩萬法郎,這筆錢要從購買儀器的經費裏扣除。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十一月七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明天開始授課,可我發現,我的實驗條件太差了。上課在巴黎大學,做實驗卻在居維埃路。另外,階梯教室的其他課排得挺滿,我每周隻能在那裏使用一個上午。
我的身體不是很好,也不很糟,不過很容易疲倦,做研究工作的能力大不如前了。我妻子卻恰恰相反,生活很積極。她要照料兩個孩子,要在賽弗爾學校教課,還要在實驗室做研究工作,一分鍾都舍不得浪費,對日常實驗工作比我搞得多。她一天中很多時間是在實驗室度過的。 </blockquote>
吝嗇的政府在其官僚框架範圍內為皮埃爾·居裏開辟出一個地方。皮埃爾一平米一平米慢慢爭取到一個工作室,在一個不方便的地方建起兩間屋子,可他早就知道這兩間屋子根本就不夠用。
一位富有的女人得知這種情況頗為感慨,提出要幫助居裏夫婦,說是要在平靜的郊外為他們建造一個研究院。皮埃爾·居裏重新產生了希望,對這位夫人描述了自己的計劃和願望。
一九〇六年二月六日,皮埃爾·居裏在寫給這位夫人的信中說: <blockquote>
夫人:
承蒙來函索取我期望的實驗室概況,附函提出幾項指標。這些指標並非絕對,可根據位置、地皮大小和資金情況做出修改。
……我們始終堅持將擬建的實驗室位置定在鄉下,因為我們需要與孩子們在一起,孩子們生活的地方與我們工作的實驗室必須距離很近,免得我妻子往返奔波。如果住房與實驗室相距太遠,有時她的體力便無法承擔這種雙重職責。
巴黎郊外生活平靜,對科學研究非常有利,實驗室遷往郊外確實有益。在另一方麵,孩子們在市中心生活對身心有害,我妻子也不願讓她們在目前狀況下成長。
你對我們的厚愛我們極為感動。
敬請接受我們的敬意和謝忱。 </blockquote>
這一慷慨計劃無果而終。瑪麗注定要耐心再等八年,才能在一個與放射性名聲相當的地方得到一所實驗室,然而,皮埃爾有生之年卻不會見到這個夢寐以求的實驗室。瑪麗對此耿耿於懷,她的伴侶畢生隻有一個願望,希望有一個供他使用的實驗室,可是直到生命的盡頭這個願望都沒有實現。
後來,她回憶起皮埃爾最後隻有居維埃路上那兩間屋子可用作搞實驗,她寫道: <blockquote>
一想到這就是他最後使用的工作室,一想到一再交涉努力無果,一想到這位二十歲便表現出天才的法國一流科學家,終生竟沒有一個合適的實驗室供他使用,就不能不感到痛心。毫無疑問,假如他能多活幾年,遲早會有比較滿意的工作條件,但他活到四十七歲還在惡劣環境中工作。一個熱情無私的研究者,從事一項偉大的工作,卻因為一直缺乏必要條件而不得不推遲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難道想象不出他的遺憾嗎?最重要的是,國家的最大財富就是其優秀兒女的天才、力量和勇氣,看到這些白白浪費掉,再也無法得到彌補,難道我們能不感到痛苦嗎?
……鐳的確是在不穩定的條件下發現的。為這項發現遮風避雨的那間棚屋仿佛具有傳奇色彩。但是這種浪漫因素並非益處。它耗盡了我們的力氣,延緩了我們的成就。如果有較好的條件,我們最初花費的五年時間可能縮短為兩年,工作帶來的身體緊張也可大大減輕。 </blockquote>
部長做出多項決定,其中隻有一項為居裏夫婦帶來真正的喜悅:給皮埃爾三個合作者,一個是實驗室主任、一個是實驗室助手、一個實驗室幫工。這個實驗室主任就是瑪麗。
直到那時,人們隻不過是容忍這位年輕女子在實驗室工作而已。瑪麗是在既沒有正式職業又沒有報酬的情況下完成了對鐳的研究。到了一九〇四年十一月,才開始給她每年兩千四百法郎的薪水!她這才正式得到了在丈夫實驗室工作的權利: <blockquote>
法國大學
茲任命科學博士居裏夫人為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實驗室主任,負責隸屬於居裏先生的實驗室工作,自一九〇四年十一月一日開始任職。
居裏夫人擔任該職務的年薪為兩千四百法郎,自一九〇四年十一月一日開始計算。 </blockquote>
別了棚屋!皮埃爾和瑪麗將舊木板屋裏的儀器搬遷到居維埃路的實驗室。可他們對那間舊棚屋戀戀不舍,他們在那裏付出過辛勞,體驗過幸福。後來他們幾次手挽手返回去舊地重遊,看看那潮濕的牆壁和腐朽的木板。
他們適應了新生活。皮埃爾為新課程備課。瑪麗一如既往在賽弗爾學校教書。夫婦倆在安排不佳的新實驗室見麵。在這個實驗室裏,安德烈·德比爾納、阿爾伯特·拉伯德、美國人杜亞納教授,另外有幾個助手和學生在做研究工作。大家使用著不牢固的設備,都在聚精會神做實驗。
一九〇四年四月十四日,皮埃爾寫道: <blockquote>
我和居裏夫人正在工作,準確測定鐳射氣的量。這看似無所謂,然而我們已經工作了好幾個月,現在才剛剛得到有規律的結果。 </blockquote>
“我和居裏夫人正在工作……”
這句話是皮埃爾去世前五天寫下的。這句陳述表現出他們無瑕婚姻的精髓與美好。他們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每一項進展、每一次失望和每一次成功,都使這對夫婦更加親密。
這一對天才合作的魅力、信心和親切愉快的心情,是言語絕對無法完全表達的。皮埃爾和瑪麗之間,每日每時都要交換各種大大小小的想法,提出各種問題,做出種種評論,提出種種建議。其中有愉快的祝賀,也有善意的責備。在這兩個平等的人之間沒有相互嫉妒,隻有相互的摯愛與欽佩,隻有誌同道合的夥伴關係,也有輕鬆默契的配合,也許這正是他們深沉愛情的細致表現。
他們的助手阿爾伯特·拉伯德最近寫信給我說: <blockquote>
在居維埃路的實驗室裏,有一次我正在使用一個水銀儀器。皮埃爾·居裏當時在場。居裏夫人來了,對儀器的工作原理發生了興趣。起初她並不明白,其實原理非常簡單。不過,我們打算向她做出解釋,可她堅決不接受。後來皮埃爾·居裏用嗔怪的口吻說:“嗨,得了吧,瑪麗……”那句話一直在我耳畔回蕩,真希望能表達出其中的微妙感情來。
……
幾天之後,有幾個同事讓一個數學公式難住了,請先生幫助。他建議他們等居裏夫人來了再說,說是她利用微積分知識馬上就能幫他們解決難題。後來,居裏夫人隻用了幾分鍾就幫他們解開了這道難題。 </blockquote>
皮埃爾和瑪麗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才會放任自己露出綿綿愛意,表情和舉止才會變得隨便。他們倆個性極強,性格卻迥異。他生性比較平靜,善於幻想,而她天生熱情,富有人情味,可這兩個人並不相互對立。有人說,夫妻間隻有“相互讓步”才能維持婚姻。但這兩個人在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幾乎沒有靠所謂的“相互讓步”來維持感情。他們的想法和諧一致,即使在最小的生活細節方麵,也毫無二致。
如果他的朋友佩林夫人來問皮埃爾,能不能帶艾萊娜去跟她家孩子玩,他便會露出膽怯甚至謙恭的微笑:“我拿不準……瑪麗還沒回來,得問問瑪麗才成。”瑪麗在科學家聚會時難得開口,若一時興致上來,參加某一科學問題的討論,往往漲紅了臉,忽然打住話頭,望著丈夫,給他留下發表看法的餘地。她深信皮埃爾的觀點比自己的重要一千倍。
後來她曾經寫道: <blockquote>
我們結合的時候,我覺得他是我夢寐以求的伴侶,而且超越了我的夢想。我對他的崇拜與日俱增。有時我仿佛覺得他幾乎是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物。他有著非凡的品質,罕見而高尚,他不近任何虛榮,不動卑微念頭。雖然人人向往完美的理想,但人們都有這類念頭,自己有,別人也有,於是並不苛責這類缺點。 </blockquote>
一九〇六年的複活節假期天氣晴好。皮埃爾和瑪麗到了切維霍斯的聖雷米村,在自己的房子裏呼吸了幾天鄉間的空氣。他們恢複了在鄉間度假的習慣,帶著兩個女兒到附近農莊去買牛奶。艾芙剛十四個月大,還走不穩,卻硬要自己沿著幹涸的馬車轍蹣跚走路,皮埃爾見了心裏十分喜悅。
到了星期日,遠處鍾聲響起,這對夫婦便騎著自己的自行車駛向羅亞爾港的樹林。回來的時候,他們帶回一束束名叫十大功勞的野花,還有大把的毛茛草。到了第二天,皮埃爾累得厲害,不能外出了,就舒展四肢,懶洋洋躺在草地上。柔和莊嚴的太陽漸漸驅散山穀裏的晨霧。艾芙尖聲叫嚷,艾萊娜揮動一個綠色小網追蝴蝶,一旦捉住獵物,便樂得大叫。她跑熱了,就把外衣脫掉。皮埃爾和瑪麗並排舒展開身子躺在草地上,欣賞著這個孩子身穿女孩襯衫男孩內褲的漂亮模樣。
在這迷人的靜謐春光中,皮埃爾心情平靜下來,望著兩個女兒在草地上奔跑跳躍,望著靜靜躺在身邊的瑪麗,他撫摸著妻子的臉頰和金發。也許是這天早上,或許是在前一天晚上,他說了這句話:“瑪麗,跟你在一起,生活真美好。”
到了下午,夫婦倆輪流把艾芙扛在肩上,在樹林裏緩步漫遊。他們尋找那個長滿睡蓮的池塘,那是他們結婚之初到處漫遊時最喜歡的地方。池塘幹涸了,睡蓮也沒了蹤影。泥濘的窪地周圍挺立著一圈鮮豔的黃色金雀花,模樣活像個王冠。夫婦倆在附近的路邊采摘紫羅蘭和迎風招展的長春花。
匆匆吃過晚飯後,皮埃爾在涼爽的空氣中乘火車返回,把全家人留在聖雷米村,身邊的唯一旅伴是一束毛茛草。回到凱勒曼大道上的家裏,他把花草插在一個玻璃瓶裏,放在書桌上。
瑪麗多享受了一天的陽光和鄉間生活。她星期三晚上帶著艾萊娜和艾芙回到巴黎,把孩子們留在家裏,自己到實驗室與皮埃爾一道工作。一進實驗室,她就看見他像往常一樣站在大屋子的窗前,正在查看一個儀器。他正在等她呢。他穿上外套,戴上帽子,挽著妻子的手,走向弗優特餐館,這是物理圈子的傳統晚餐聚會地點,那裏有他欽佩的同行們。餐桌上,坐在他身旁的是亨利·普安加瑞,此時談起他潛心研究的一些問題:鐳射氣的定量測量、最近參加的招魂術實驗、女孩子的教育問題等。關於女孩子的教育問題,他有些新穎的理論,希望把她們堅決引上自然科學道路。
天氣變了。人們簡直不能相信,前一天晚上已經暖和得像是夏天,可現在突然又冷了,寒風勁吹,冷雨打在窗玻璃上。路麵積了水,泥濘濕滑。
————————————————————
(1) 伏爾泰(1694—1778):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作家。
(2)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法國著名雕塑家。
瑪麗深感昔日的熱情和歡樂已不複存在。她並不像皮埃爾那樣深深沉浸在科學思索中,每天發生的事情漸漸磨蝕著她的感覺和神經,使她的反應變得遲鈍。
慶祝他們發現鐳而獲諾貝爾獎的喧鬧中,她盡管煩躁,卻一刻也沒有忘記皮埃爾的疾病,憂慮給她的生活帶來的不幸。
一九〇五年一月三十一日,皮埃爾·居裏在寫給喬治·古伊的信中說: <blockquote>
我的風濕病目前沒有發作,不過去年夏天來勢凶猛,結果我不得不放棄瑞典之行。你也知道,我們無奈違背了瑞典科學院的規定。說實話,我不得不設法避免勞累,這才能勉強維持。我妻子的情況跟我也沒有兩樣。現在我們不能指望像以前那樣沒日沒夜幹活了。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七月二十四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們的生活還是老樣子,庸庸碌碌無所作為。我已經有整整一年沒法做正經事了。我的時間沒有一刻歸自己支配。顯然,我還沒找到不浪費時間的辦法,可我必須找到。從搞學問的角度看,這是個生死攸關的大事。
我的病痛顯然不是真正的風濕病,倒像是一種神經衰弱。最近我開始注意飲食,還服用士的寧,病情有所好轉。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九月十九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上次對你說我的病情有好轉,結果我錯了。後來又發作了幾次,而且稍有疲勞就發病。照我現在的體質,真不知道還能不能繼續在實驗室真正幹工作了。 </blockquote>
如今,夫婦倆根本不可能像往日那樣休假,再也不能像兩個學生似的驅車鄉間,對什麽也不管不顧。瑪麗在巴黎附近名叫切維霍斯的山穀裏租了所鄉間的小房子,在那裏照顧自己的丈夫和女兒。
瑪麗從切維霍斯的聖雷米村寫信給讓·佩林夫人說: <blockquote>
……艾萊娜的百日咳很頑固,我非常著急。已經在鄉下住了三個月,可她又開始咳嗽了。我丈夫身體疲憊得厲害,走都不能走,我們就待在屋裏研究物理學和數學方麵的記錄。
艾萊娜有了一輛小自行車,騎得相當老練。她騎車的時候身穿男孩子的服裝,看上去挺逗人。 </blockquote>
皮埃爾疾病纏身,總是為時間流逝感到沉重的心理壓力。難道這個年輕人害怕的死亡不久便會到來嗎?他似乎在與一個看不見的敵人賽跑,決不放慢腳步。他不斷地與妻子念叨,結果把自己的不安傳染給了瑪麗。按照他的標準,他們的研究速度實在太慢了,他們必須加快研究節奏,點滴時間都要充分利用起來,多在實驗室幹活才對。
瑪麗就迫使自己更加努力,結果超過了神經忍受的限度。
她的命運更加嚴酷。從她還是個腦袋裏隻想著跳舞的十六歲波蘭姑娘起,從鄉下回到華沙謀生後二十年來,她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艱苦工作。她的青年時代是在冰冷的閣樓裏孤零零度過的,陪伴她的隻有物理學書籍;後來終於戀愛了,然而戀愛也與工作密不可分。
瑪麗把熱愛科學和熱愛一個男人融合成不可分割的激情,讓自己過著一種不安分的生活。皮埃爾對科學、對愛情的熾熱程度與她相同,兩人的理想也完全一致。然而,皮埃爾昔日曾享受過懶散時光,體驗過熱情洋溢的青春時代,有過澎湃的激情。瑪麗從少女變成一個女人,整個過程中沒有一時一刻撇開自己的工作任務,有時候,她真想體驗一下淳樸生活中的魅力。她是個真正意義上的賢妻良母,夢想著短時間享受一下無憂無慮的甜美生活。
皮埃爾為此感到吃驚,甚至感到震驚。他終於找到一個天才做伴侶,從而覺得無比幸福,便希望她能像他自己一樣,徹底獻身於“思想的追求”。
她服從著他,從來沒有動過其他念頭。但是,她身心極度疲憊,漸漸喪失信心,責備自己腦力不濟,責備自己“愚蠢”。真實情況非常簡單:這個三十六歲的女人長期當牛作馬勞役過度,如今應擁有自己的權利了。她需要暫時中止“居裏夫人”的身份,把鐳撇在腦後,除了吃飯睡覺,什麽都不思索。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一九〇四年是個讓他們精疲力竭的一年。瑪麗的精力消耗得更多,因為這一年她懷孕了。她要求得到的照顧,僅僅是請賽弗爾學校準她幾天假。到了晚上,她在皮埃爾的攙扶下拖著沉重的身體離開實驗室回家,覺得身心疲憊至極。有時候,為了紀念在華沙的日子,她會買一點魚子醬。這是她無法抵禦的強烈嗜好。
第二次分娩臨近時,她的身體虛弱到了極點。她仿佛對一切都沒有感覺了,她不想科學、不想生活,甚至不想即將出生的這個孩子,隻有丈夫的病痛時時讓她憂慮不已。布羅妮婭從波蘭來照顧她分娩,見瑪麗完全變了個人,成了個無奈的女人,不由大驚失色。
“我幹嗎要讓這個生命降生到人世?”她不斷地這麽嘮叨著,“生活太嚴酷、太無聊。我們不該讓無辜的生命受這種折磨……”
這是一次痛苦而漫長的分娩。她終於在一九〇四年十二月六日產下一個胖乎乎的嬰兒,孩子一生下頭上就長著蓬鬆的烏黑頭發。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女兒,取名叫艾芙。
布羅妮婭神情鎮靜,頭腦理智,在很大程度上驅散了瑪麗的陰鬱。等到她離去時,瑪麗平靜多了。
新生嬰兒的微笑和滑稽舉止讓這個年輕女子重新有了生氣。他們雇了個保姆照料這個孩子。見到小嬰兒能讓她心生憐愛。在一本灰色封皮的筆記本裏,瑪麗就像記錄艾萊娜童年成長過程一樣,一條條記錄下艾芙最初學會的種種本事、何時長出牙齒等等。隨著這個孩子漸漸長大,母親的精神狀態也漸漸好轉了。坐月子臥床休息過後,瑪麗不知不覺恢複了對生活的熱愛。後來,她回到實驗室儀器前,重新體會那久已忘卻的喜悅心情。沒過多久,她便重新在賽弗爾學校執教。
短期的彷徨過後,她恢複了堅定的步伐,返回堅實的道路上來。
家庭、實驗室:一切都讓她感到饒有興致。她滿懷激情地關注著祖國的動態:一九〇五年,俄國爆發了革命,波蘭人滿懷獲得解放的渴望支持反沙皇運動。
一九〇五年三月二十三日,瑪麗寫信給約瑟夫·斯科洛多斯基說: <blockquote>
我明白,你們心懷希望,盼望這場充滿痛苦的事件給我們國家帶來利益。這也是布羅妮婭和卡什米爾的期望。但願大家如願以償!我對此抱著永恒熱烈的期望。無論如何,我都認為應該支持這場革命。所憾我不能親自參與活動,不過我會很快寄點錢給卡什米爾,算作我的一點貢獻。
……我家裏沒什麽事。孩子們成長很正常。小艾芙睡覺時間少,要是讓她單獨躺在搖籃裏,她睡不著就哭鬧。我心腸硬不起來,就總是抱她,等她平靜下來。她長相跟艾萊娜不一樣。這孩子黑頭發藍眼睛,艾萊娜卻是金發綠眼。
我們仍然住原來的房子,春天到了,我們開始到花園裏享受春光。今天的天氣就非常好,寒冷潮濕的冬天終於過去,我們都很高興。
從二月一日起,我恢複了在賽弗爾學校教課。每天下午,我去實驗室工作,一禮拜除了兩個上午去賽弗爾教課外,上午我待在家裏……我要幹的活計很多,照料孩子、教課、去實驗室做實驗,有時候真不知道怎樣才能樣樣事情都做好。 </blockquote>
天氣晴好,皮埃爾便覺得身體結實,瑪麗也精神勃勃。他們一再推遲自己的責任,現在到了必須完成的時候:去斯德哥爾摩作諾貝爾獲獎講演。這對夫婦做了一次難忘的旅行,後來成了我們家值得紀念的事件。
一九〇五年六月六日,皮埃爾·居裏代表夫婦倆在斯德哥爾摩科學院作了關於鐳元素的演講。他回顧發現鐳以來產生的結果。在物理學上,這一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原則;在化學上則引發了許多大膽的假說,試圖解釋放射性現象的能量來源;這一發現成為揭開地質學和氣象學方麵若幹謎團的鑰匙;最後,在生物學領域,鐳作用於癌細胞的效果得到了證實。
鐳豐富了人類的知識,而且找到有益的用途。但是,它是否可用在有害的方麵?
皮埃爾在總結時說: <blockquote>
我們可以想象,鐳落入罪犯手中,會具有極大的危害性。我們需要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了解自然的秘密對人性是否有益?要想從這種知識獲益並且避免危害,人性是否足夠成熟?諾貝爾的發現就是個典型範例:威力強大的炸藥能幫助人類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但落入戰爭罪犯手中,它便成為一種可怕的破壞手段。
我與同意諾貝爾觀點的人看法一致,也認為新的發現帶給人類的益處多於害處。 </blockquote>
瑞典科學家的歡迎方式讓居裏感到愉快。他們原來唯恐這次長途旅行會過分招搖。但是,由於安排明智,結果並沒有過多引人注意。沒有群眾圍觀,出麵的官方人士也很少。皮埃爾和瑪麗在這個讓他們著迷的國度旅行,與科學界人士交談,最後盡興而歸。
一九〇五年七月二十四日,皮埃爾·居裏寫給喬治·古伊的信中說: <blockquote>
……我和妻子剛剛訪問瑞典歸來。這是一次令人非常愉快的旅行。我們感到無憂無慮,得到了一次休息。由於六月份待在斯德哥爾摩的人很少,因此可以一切從簡。
瑞典湖泊海灣眾多,岸邊土地相對較少,冰河堆石間鬆林遍布,紅木房子點綴其間。雖然景色頗為單一,但非常寧靜漂亮。我們訪問期間,當地根本沒有夜晚,秋天的太陽一直掛在天邊。
我們的孩子和我父親都很好,我和妻子身體也好多了,隻是稍一活動就覺得疲憊。 </blockquote>
凱勒曼大道上那所房子有點像城堡,森嚴的外表讓外人望而卻步。皮埃爾和瑪麗在這裏依舊過著簡樸的生活,很少與人來往。他們在家務方麵操的心大為減少。一個按日雇用的女傭承擔了所有粗活,另一個女傭幹各種家務、做飯、把飯菜端上飯桌。她從來對兩個雇主的全神貫注態度感到驚奇,希望他們誇誇她做的烤肉或土豆泥,卻總是失望。
一天,這位誠實的女人再也忍不住了,站在皮埃爾麵前,口吻生硬地開了口,問他剛才吃得津津有味的牛排味道怎麽樣。可他的回答卻把她搞得莫名其妙。
“我吃牛排了?”這位科學家喃喃道。接著補充了一句,算是表示安慰:“可能你是對的。”
瑪麗就是工作再忙,也要勻出點時間照顧孩子。為了工作,她隻好讓女傭照顧兩個女兒,不過她總要過問孩子的情況,否則心裏就不得安寧。她要親自證實一下艾萊娜和艾芙睡好了沒有,吃飽了沒有,梳洗得怎麽樣,有沒有感冒或生病。在這方麵,即使她有些心不在焉,艾萊娜也會引起她的關注。艾萊娜是個霸道的孩子,總是想獨占母親的愛,而且懷著嫉妒心,幾乎不允許媽媽照顧那個“小東西”。到了冬天,瑪麗要橫穿整個巴黎,去尋找大女兒喜歡吃的一種蘋果和香蕉,不買回來簡直不敢回家。
這對夫婦大多數夜晚都待在家裏,身穿睡衣拖鞋,翻閱科學書刊,或者在筆記本上寫下複雜的算式。盡管如此,他們有時也去看畫展,一年裏有七八次放任自己聽一場兩小時的音樂會或歌劇。
那個世紀之初,巴黎有幾名出色的演員。遇上埃利諾·杜賽偶然出場,皮埃爾和瑪麗也去觀看。他們迷上了朱麗婭·巴台特和讓娜·格拉尼埃樸實自然的表演以及呂西安·吉特利的氣魄,對莫內·薩利的口才和薩拉·伯恩哈特的演技興趣卻比較小。
他們去看曆來受到大學圈子喜愛的“先鋒派”戲劇。在德·洛夫賀劇院看蘇姍娜·德普雷演易卜生的戲劇,看呂尼埃·普伊演《黑暗勢力》。皮埃爾和瑪麗看完回家總是覺得滿意,而且會一連幾天心情沮喪。居裏大夫跟他們打招呼的時候帶著滿臉譏笑。老人頗有伏爾泰(1)風格,不喜歡病態的東西,每次見他們回來,便用碧藍的眼睛盯住他們拉長的臉,沒有一次不挖苦他們:
“別忘了你們上那兒去是消遣的!”
居裏夫婦對科學有著永恒的好奇心,對神秘事物也饒有興趣。這二者加在一起,在這個時期把他們引上一條奇怪的道路。著名的通靈者尤薩皮亞·帕拉迪諾舉行所謂招魂術表演,他們也去參加了幾次。他們並不參與活動,隻是旁觀而已。他們也曾試圖徹底探索“意識”這個危險領域。皮埃爾對這類表演尤其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黑暗中,他試著測量想象的物體或真實物體的“漂浮”……
他有公正的精神,這些測驗讓他感到不安:這些東西既沒有實驗室的實驗那麽準確,也沒有那麽實在。有時候,通靈者表演的結果讓他們吃驚,兩位科學家幾乎要信服了。但是忽然間,他們發現很大的疑點,便產生疑惑。他們的最後意見是不能肯定。過了幾年,瑪麗徹底拋棄了對這類現象的研究。
皮埃爾和瑪麗避免參加各種招待會,社交場上從來沒有他們的身影。但是他們不可能永遠躲避為外國科學家舉行的正式晚宴或大型宴會。有時候,皮埃爾隻好脫下日常穿的厚毛料衣服,穿上晚禮服,瑪麗也穿起唯一的那套晚禮服。
這套不時穿一下的衣服她穿了一年又一年,有時要請個小裁縫改一下。衣服麵料是黑色薄紗,邊緣有褶皺裝飾,裏子是羅緞料子。有的地方是用尚提利出產的白色花邊配黑色天鵝絨,算是一種極為大膽的設計。講究衣著的婦女會小瞧這身衣服,覺得它太可憐。可瑪麗根本不懂什麽是時尚,也沒有審美觀念。不過,謹慎和保守從來是她的性格特征,她的服裝也從不惹人注目,於是便有了屬於她自己的服裝風格。她換下根本談不上美觀的實驗室工作服,穿起這身晚禮服,把一頭金發挽成發髻,然後膽怯地戴上一條細細的金項鏈,她看上去實在漂亮極了。她纖細的身材和引人遐想的臉龐忽然揭去麵紗露出了魅力。與瑪麗白皙飽滿的額頭和深沉的目光相比,其他女人雖然照樣漂亮,但大多數都顯得愚蠢粗俗。
一天晚上,他們正打算出門,皮埃爾忽然對瑪麗的身段發生了罕有的興趣,不禁仔細端詳起來——她柔韌的脖頸和裸露的胳膊那麽高尚,那麽富有女性魅力。這個沉迷科學的人臉上忽然掠過一絲惋惜神色。
“真可惜,”他喃喃道,“你還是穿晚禮服最合適!”
他歎息一聲又補充道:
“事實上,我們沒時間。”
如果瑪麗偶爾請幾個人來家裏做客,她總是設法安排得體的飯菜,把屋子布置得讓客人感到愉快。她會去莫法塔德路或達萊西亞路采購,在一車車新鮮水果和蔬菜之間全神貫注地挑選,認真向乳品商詢問他出售的不同奶酪質量如何。她會從賣花人的籃子裏挑選幾叢玫瑰、鬱金香或丁香,回到家自己動手插花。幹各種雜活的女傭就興致勃勃地烹飪比平時複雜的菜肴,附近麵包店的人會鄭重其事地送來冰激淩。在這個隻會搞研究的家庭裏,最平常的聚會也能讓人大大忙亂一陣。等到客人快要到來時,瑪麗還要親自檢查桌子,重新安排一下家具。
居裏夫婦終於有了幾樣家具。原來住在格拉西埃爾路時,他們不願要家具,此時住進凱勒曼大道的房子裏,他們在家裏布置了幾張複辟時期式樣的椅子,還有幾張水綠色舊絲絨墊的流線型紅木沙發,其中一張沙發是小艾萊娜的床。這樣一來,這間貼著淡色壁紙的起居室便有了點情趣。但是,屋子內部卻雅靜而平常,兩個高高的書櫃裏赫然擺放著許多書籍,書名是諸如《物理學論文集》、《微積分學》等等。
來這裏做客的有些是名人,有途徑巴黎的外國同行,也有給瑪麗帶來家鄉消息的波蘭同胞。居裏夫人有時候也組織兒童聚會,讓她怕見生人的艾萊娜享受一點歡樂。她會動手裝飾聖誕樹,在樹上掛花環、插彩色蠟燭,吊上金箔包裹的堅果,這些活動在女兒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有些場合裏,這所房子比裝飾著的聖誕樹更加壯觀。技師們會在餐廳裏裝上舞台用的聚光燈和一排電燈泡,晚飯後,這些燈光一齊點亮,一位舞蹈家身著飄拂的薄紗,為居裏一家和他們的兩三位朋友翩翩起舞,聚光燈下,這位舞蹈者時而如火焰搖曳,時而如鮮花綻放,有時又變成了女神或仙女。
這位舞蹈家名叫洛伊·弗萊,有“光明仙女”的美稱。她發明的夢幻飄舞一度風靡巴黎。後來,一種奇特的友誼將她與兩位物理學家聯係在一起了。這位弗利斯·伯熱爾劇院的明星從報紙上了解到,鐳會自然發光,便產生一個念頭,想要縫製一件引起轟動的舞裙,覺得磷光閃爍的裙子肯定會讓觀眾著迷。於是她寫信向居裏夫婦請教。她的天真讓科學家感到好笑,他們向洛伊解釋說,她的所謂“鐳粉蝶翅”隻能是個幻想。
受到眾星捧月般熱烈歡迎的這位美國舞蹈家讓兩個科學家感到驚訝。她並沒有拿出居裏夫婦寫的信當眾炫耀,也沒有邀請兩位物理學家去觀看她的表演。她寫信給瑪麗說:“為了感謝你們屈尊給我回信,我隻有一個辦法報償。請允許我在某一天晚上去府上為二位獻舞。”
皮埃爾與瑪麗表示接受。於是,一個服裝隨便的女子來到他們門外,她長著蒙古人的麵孔,沒有化妝,眼睛藍得像個小嬰兒。她身後跟著一群攜帶器材的電工。夫婦倆有點不安,就去了實驗室,把家留給這幫人折騰。隨後的幾個小時裏,洛伊忙著幹活。她調節照明,安排訂購來的帷幕和地毯,以便將兩位教授狹窄的餐廳改造成舞台,進行她迷人的表演。
就這樣,一所門衛很嚴內部樸素的小房子,迎來了音樂廳的一位女神。洛伊有著敏銳的心靈,對瑪麗·居裏表現出罕見的崇拜。她一心想要付出服務,讓他們快樂,卻不要求回報,這本身就非常獨特。後來,她還再次到凱勒曼大道上這所房子裏為他們舞蹈。後來兩方麵相識了,皮埃爾和瑪麗也去回訪她。在她家裏,他們遇到了奧古斯特·羅丹(2),雙方有了友好關係。在此後幾年裏,人們有時看見皮埃爾、瑪麗、洛伊·弗萊和羅丹在這位雕塑家工作室的黏土和大理石之間平靜地閑談。
凱勒曼大道上這所房子裏從來歡迎七八位朋友:安德烈·德比爾納、喬治·歐班、保羅·朗格文、埃美·科頓、喬治·薩尼亞、查爾斯·埃度亞·紀堯姆、讓·佩林和他夫人,佩林太太是瑪麗最要好的朋友。另外還有賽弗爾學校的幾個學生。這些人全都是科學家!
如果是在星期日下午,遇上好天氣,這群人就在花園裏聚會。瑪麗拿著針線活坐在樹陰下,旁邊放著艾芙的童車。她手裏做著縫補活計,卻並不影響她注意大家的交談。要是有別的女人在場,會覺得他們之間的交談簡直比法國人聽中國話還難懂。
在這種時候,他們隨意交談的內容總是鐳,有鐳射線中“阿爾法”、“貝塔”、“伽瑪”射線等令人激動的新發現……佩林、歐班、德比爾納正在研究鐳射線能量的來源,他們熱烈地討論著。為了對能量來源做出解釋,就必須要麽放棄加爾諾的原理,要麽放棄能量守恒原理,或者放棄元素守恒原理。皮埃爾建議采用放射性衰變假說,但是歐班驚惶失措,不願接受,還口吻熱烈地為自己的觀點做辯護。大家便詢問薩尼亞的研究進展如何?瑪麗關於鐳的原子量實驗有何結果?
鐳,鐳,鐳!這個神奇的字眼從許多人嘴裏一再說出來,十次、二十次,有時候都讓瑪麗感到遺憾了。命運真會捉弄人,鐳的名聲變得如雷貫耳,但居裏夫婦最早發現的釙,如今卻默默無聞,因為它是個不穩定的物質,因此引不起人們的興趣。瑪麗是個愛國者,本希望以祖國命名的釙能更加出名。
他們的神聊中有時也夾雜著幾句頗有人情味的話。居裏大夫與德比爾納和朗格文談政治,歐班善意地嘲笑瑪麗,批評她衣服過於樸素,責備她蔑視女子賣弄風情的手腕。這位年輕女子沒料想會聽到這番說教,不由驚得目瞪口呆。讓·佩林不再談論“無限小的”原子,仰起熱情的麵孔對著天空,就像個瓦格納歌劇的熱衷演唱者,引吭高歌《金色萊茵河》或《名歌手》中的插曲。花園另一頭,佩林夫人正在給她的孩子們講童話故事,聽講的有她的孩子阿麗娜、弗朗西斯和他們的玩伴艾萊娜。
佩林與居裏兩家人天天見麵。他們是緊鄰,兩家的園子中間隻隔著一道爬滿薔薇的柵欄。遇上艾萊娜有要緊事要跟朋友說悄悄話,就叫朋友到柵欄跟前來。幾個孩子隔著鏽漬斑駁的柵欄交換巧克力、糖果,相互說悄悄話。等他們長大了,他們也會像大人那樣談論物理學。
那些“大人們”總是雄心勃勃地製定著各種計劃,皮埃爾和瑪麗的計劃更是特別多。居裏夫婦麵對著一個新的紀元。法國已經留意到他們的存在,正在考慮支持他們的努力。
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是提議皮埃爾進科學院當院士。這位科學家要再次遭受挨家拜訪的磨難了。支持他的人唯恐他舉止與“明智的候選人”不相稱,給他提出許多忠告。
一九〇五年五月二十二日,埃·瑪斯卡特寫信給皮埃爾·居裏說: <blockquote>
我親愛的居裏:
……你的名字自然是排列在名單之首的,你沒有勁敵,所以這次當選毫無疑問。
盡管如此,你還是有必要鼓起勇氣,拜訪科學院的所有院士。如果你拜訪的人不在家,你要留下一張名片,把一個角折起來。下星期開始就做這件事,差不多兩個星期就做完了。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埃·瑪斯卡特寫信給皮埃爾·居裏說: <blockquote>
我親愛的居裏:
怎麽安排完全隨你的意思,不過,在六月二十日前你必須再做一次犧牲,對科學院院士做最後一輪拜訪。即使不得不租輛汽車來回跑,也要做這件事。
你對我提到的種種理由在原則上是很好的,不過人們對實際上的緊急要求也應該做出一些讓步。你也必須考慮到,有了院士頭銜,為別人提供服務將更加方便。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七月三日,皮埃爾·居裏成為科學院院士,不過他的當選十分勉強!有二十二位科學家投票支持他的對手熱內先生,這些不公正的科學家顯然害怕他得到與他們相當的地位。
一九〇五年七月二十四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如今成了科學院院士,可我並不願意進科學院,他們也不願讓我進去。我對科學院的人物隻拜訪過一輪,遇上人不在家,我就留下名片,人人都對我說,我會得到五十票讚成。可這大概正是我幾乎沒進去的原因!
……有什麽用處呢?在那個科學院裏,不耍陰謀詭計什麽事也休想做成。除了緊緊抱成團夥的一幫人之外,我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得到行政人員的足夠同情,另外還有些人覺得我拜訪次數不夠。斯先生問我,哪些院士會投我的票,我對他說我不知道,因為並沒有問他們。他說:“就是這個問題,你不肯屈尊下問!”於是,就有謠言說,我驕傲自大。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十月六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星期一我去科學院,可我不得不說,我不知道去那裏做什麽。我與任何成員沒來往,會議枯燥乏味。我的感覺非常清楚,這種圈子不是我該去的地方。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十月,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仍然沒有弄明白科學院到底有什麽用處。 </blockquote>
皮埃爾對這個著名機構沒有太大的熱心,不過他熱切關注著大學為他做出的特別決定,他的工作將依賴於此。一九〇四年初,校長李亞爾設法為他特別新增了一個物理學教授的位置。他長期以來盼望得到的教授職位終於得到了,然而,這不過是個有名無實的位置而已。皮埃爾接受這次晉升之前,詢問與他工作相關的實驗室安排在哪裏。
實驗室?什麽實驗室?根本沒什麽實驗室。
刹那間,諾貝爾桂冠獲得者和鐳之父母發現,如果皮埃爾離開理化自然科學學部到巴黎大學任教,他簡直什麽工作也別想做。根本沒有向這位新教授提供研究空間,原來理化自然科學學部供他使用的那兩間屋子也交給繼任者了。他要想做實驗,就隻好在馬路上做了。
皮埃爾妙筆生花,給上司們寫了一封口吻客氣態度卻很堅決的信:既然這個職位既不能讓他利用一間工作室,也不提供研究經費,他便決定辭職。他可以繼續在理化自然科學學部任職,繼續多教課程,在那個小地方他和瑪麗總算能做點有益的工作。
又交涉過幾次,巴黎大學做出一個大舉動,提請法國議院特批一間實驗室及十五萬法郎研究經費。該計劃得到了同意……或者說等於是同意了!巴黎大學沒有多餘的房子給皮埃爾使用,不過可以在居維埃路給他建兩間屋子,每年可以給居裏先生一萬二千法郎的經費,外加三萬四千法郎設備費。
皮埃爾十分天真,以為有了“設備費”就能買儀器,添置完整的設備。沒錯,他倒是可以購買,不過要把房屋建造費從這筆不多的款子裏扣除掉。在公共官員腦子裏,建築物和“設備”完全是一碼事!
如此一來,官方的計劃縮水了。
一九〇五年一月三十一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在理化自然科學學部還留著兩間屋子,我們就在那裏工作。他們還在院子裏為我蓋兩間屋子。建築費用是兩萬法郎,這筆錢要從購買儀器的經費裏扣除。 </blockquote>
一九〇五年十一月七日,皮埃爾·居裏寫信給喬治·古伊說: <blockquote>
我明天開始授課,可我發現,我的實驗條件太差了。上課在巴黎大學,做實驗卻在居維埃路。另外,階梯教室的其他課排得挺滿,我每周隻能在那裏使用一個上午。
我的身體不是很好,也不很糟,不過很容易疲倦,做研究工作的能力大不如前了。我妻子卻恰恰相反,生活很積極。她要照料兩個孩子,要在賽弗爾學校教課,還要在實驗室做研究工作,一分鍾都舍不得浪費,對日常實驗工作比我搞得多。她一天中很多時間是在實驗室度過的。 </blockquote>
吝嗇的政府在其官僚框架範圍內為皮埃爾·居裏開辟出一個地方。皮埃爾一平米一平米慢慢爭取到一個工作室,在一個不方便的地方建起兩間屋子,可他早就知道這兩間屋子根本就不夠用。
一位富有的女人得知這種情況頗為感慨,提出要幫助居裏夫婦,說是要在平靜的郊外為他們建造一個研究院。皮埃爾·居裏重新產生了希望,對這位夫人描述了自己的計劃和願望。
一九〇六年二月六日,皮埃爾·居裏在寫給這位夫人的信中說: <blockquote>
夫人:
承蒙來函索取我期望的實驗室概況,附函提出幾項指標。這些指標並非絕對,可根據位置、地皮大小和資金情況做出修改。
……我們始終堅持將擬建的實驗室位置定在鄉下,因為我們需要與孩子們在一起,孩子們生活的地方與我們工作的實驗室必須距離很近,免得我妻子往返奔波。如果住房與實驗室相距太遠,有時她的體力便無法承擔這種雙重職責。
巴黎郊外生活平靜,對科學研究非常有利,實驗室遷往郊外確實有益。在另一方麵,孩子們在市中心生活對身心有害,我妻子也不願讓她們在目前狀況下成長。
你對我們的厚愛我們極為感動。
敬請接受我們的敬意和謝忱。 </blockquote>
這一慷慨計劃無果而終。瑪麗注定要耐心再等八年,才能在一個與放射性名聲相當的地方得到一所實驗室,然而,皮埃爾有生之年卻不會見到這個夢寐以求的實驗室。瑪麗對此耿耿於懷,她的伴侶畢生隻有一個願望,希望有一個供他使用的實驗室,可是直到生命的盡頭這個願望都沒有實現。
後來,她回憶起皮埃爾最後隻有居維埃路上那兩間屋子可用作搞實驗,她寫道: <blockquote>
一想到這就是他最後使用的工作室,一想到一再交涉努力無果,一想到這位二十歲便表現出天才的法國一流科學家,終生竟沒有一個合適的實驗室供他使用,就不能不感到痛心。毫無疑問,假如他能多活幾年,遲早會有比較滿意的工作條件,但他活到四十七歲還在惡劣環境中工作。一個熱情無私的研究者,從事一項偉大的工作,卻因為一直缺乏必要條件而不得不推遲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難道想象不出他的遺憾嗎?最重要的是,國家的最大財富就是其優秀兒女的天才、力量和勇氣,看到這些白白浪費掉,再也無法得到彌補,難道我們能不感到痛苦嗎?
……鐳的確是在不穩定的條件下發現的。為這項發現遮風避雨的那間棚屋仿佛具有傳奇色彩。但是這種浪漫因素並非益處。它耗盡了我們的力氣,延緩了我們的成就。如果有較好的條件,我們最初花費的五年時間可能縮短為兩年,工作帶來的身體緊張也可大大減輕。 </blockquote>
部長做出多項決定,其中隻有一項為居裏夫婦帶來真正的喜悅:給皮埃爾三個合作者,一個是實驗室主任、一個是實驗室助手、一個實驗室幫工。這個實驗室主任就是瑪麗。
直到那時,人們隻不過是容忍這位年輕女子在實驗室工作而已。瑪麗是在既沒有正式職業又沒有報酬的情況下完成了對鐳的研究。到了一九〇四年十一月,才開始給她每年兩千四百法郎的薪水!她這才正式得到了在丈夫實驗室工作的權利: <blockquote>
法國大學
茲任命科學博士居裏夫人為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實驗室主任,負責隸屬於居裏先生的實驗室工作,自一九〇四年十一月一日開始任職。
居裏夫人擔任該職務的年薪為兩千四百法郎,自一九〇四年十一月一日開始計算。 </blockquote>
別了棚屋!皮埃爾和瑪麗將舊木板屋裏的儀器搬遷到居維埃路的實驗室。可他們對那間舊棚屋戀戀不舍,他們在那裏付出過辛勞,體驗過幸福。後來他們幾次手挽手返回去舊地重遊,看看那潮濕的牆壁和腐朽的木板。
他們適應了新生活。皮埃爾為新課程備課。瑪麗一如既往在賽弗爾學校教書。夫婦倆在安排不佳的新實驗室見麵。在這個實驗室裏,安德烈·德比爾納、阿爾伯特·拉伯德、美國人杜亞納教授,另外有幾個助手和學生在做研究工作。大家使用著不牢固的設備,都在聚精會神做實驗。
一九〇四年四月十四日,皮埃爾寫道: <blockquote>
我和居裏夫人正在工作,準確測定鐳射氣的量。這看似無所謂,然而我們已經工作了好幾個月,現在才剛剛得到有規律的結果。 </blockquote>
“我和居裏夫人正在工作……”
這句話是皮埃爾去世前五天寫下的。這句陳述表現出他們無瑕婚姻的精髓與美好。他們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每一項進展、每一次失望和每一次成功,都使這對夫婦更加親密。
這一對天才合作的魅力、信心和親切愉快的心情,是言語絕對無法完全表達的。皮埃爾和瑪麗之間,每日每時都要交換各種大大小小的想法,提出各種問題,做出種種評論,提出種種建議。其中有愉快的祝賀,也有善意的責備。在這兩個平等的人之間沒有相互嫉妒,隻有相互的摯愛與欽佩,隻有誌同道合的夥伴關係,也有輕鬆默契的配合,也許這正是他們深沉愛情的細致表現。
他們的助手阿爾伯特·拉伯德最近寫信給我說: <blockquote>
在居維埃路的實驗室裏,有一次我正在使用一個水銀儀器。皮埃爾·居裏當時在場。居裏夫人來了,對儀器的工作原理發生了興趣。起初她並不明白,其實原理非常簡單。不過,我們打算向她做出解釋,可她堅決不接受。後來皮埃爾·居裏用嗔怪的口吻說:“嗨,得了吧,瑪麗……”那句話一直在我耳畔回蕩,真希望能表達出其中的微妙感情來。
……
幾天之後,有幾個同事讓一個數學公式難住了,請先生幫助。他建議他們等居裏夫人來了再說,說是她利用微積分知識馬上就能幫他們解決難題。後來,居裏夫人隻用了幾分鍾就幫他們解開了這道難題。 </blockquote>
皮埃爾和瑪麗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才會放任自己露出綿綿愛意,表情和舉止才會變得隨便。他們倆個性極強,性格卻迥異。他生性比較平靜,善於幻想,而她天生熱情,富有人情味,可這兩個人並不相互對立。有人說,夫妻間隻有“相互讓步”才能維持婚姻。但這兩個人在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幾乎沒有靠所謂的“相互讓步”來維持感情。他們的想法和諧一致,即使在最小的生活細節方麵,也毫無二致。
如果他的朋友佩林夫人來問皮埃爾,能不能帶艾萊娜去跟她家孩子玩,他便會露出膽怯甚至謙恭的微笑:“我拿不準……瑪麗還沒回來,得問問瑪麗才成。”瑪麗在科學家聚會時難得開口,若一時興致上來,參加某一科學問題的討論,往往漲紅了臉,忽然打住話頭,望著丈夫,給他留下發表看法的餘地。她深信皮埃爾的觀點比自己的重要一千倍。
後來她曾經寫道: <blockquote>
我們結合的時候,我覺得他是我夢寐以求的伴侶,而且超越了我的夢想。我對他的崇拜與日俱增。有時我仿佛覺得他幾乎是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物。他有著非凡的品質,罕見而高尚,他不近任何虛榮,不動卑微念頭。雖然人人向往完美的理想,但人們都有這類念頭,自己有,別人也有,於是並不苛責這類缺點。 </blockquote>
一九〇六年的複活節假期天氣晴好。皮埃爾和瑪麗到了切維霍斯的聖雷米村,在自己的房子裏呼吸了幾天鄉間的空氣。他們恢複了在鄉間度假的習慣,帶著兩個女兒到附近農莊去買牛奶。艾芙剛十四個月大,還走不穩,卻硬要自己沿著幹涸的馬車轍蹣跚走路,皮埃爾見了心裏十分喜悅。
到了星期日,遠處鍾聲響起,這對夫婦便騎著自己的自行車駛向羅亞爾港的樹林。回來的時候,他們帶回一束束名叫十大功勞的野花,還有大把的毛茛草。到了第二天,皮埃爾累得厲害,不能外出了,就舒展四肢,懶洋洋躺在草地上。柔和莊嚴的太陽漸漸驅散山穀裏的晨霧。艾芙尖聲叫嚷,艾萊娜揮動一個綠色小網追蝴蝶,一旦捉住獵物,便樂得大叫。她跑熱了,就把外衣脫掉。皮埃爾和瑪麗並排舒展開身子躺在草地上,欣賞著這個孩子身穿女孩襯衫男孩內褲的漂亮模樣。
在這迷人的靜謐春光中,皮埃爾心情平靜下來,望著兩個女兒在草地上奔跑跳躍,望著靜靜躺在身邊的瑪麗,他撫摸著妻子的臉頰和金發。也許是這天早上,或許是在前一天晚上,他說了這句話:“瑪麗,跟你在一起,生活真美好。”
到了下午,夫婦倆輪流把艾芙扛在肩上,在樹林裏緩步漫遊。他們尋找那個長滿睡蓮的池塘,那是他們結婚之初到處漫遊時最喜歡的地方。池塘幹涸了,睡蓮也沒了蹤影。泥濘的窪地周圍挺立著一圈鮮豔的黃色金雀花,模樣活像個王冠。夫婦倆在附近的路邊采摘紫羅蘭和迎風招展的長春花。
匆匆吃過晚飯後,皮埃爾在涼爽的空氣中乘火車返回,把全家人留在聖雷米村,身邊的唯一旅伴是一束毛茛草。回到凱勒曼大道上的家裏,他把花草插在一個玻璃瓶裏,放在書桌上。
瑪麗多享受了一天的陽光和鄉間生活。她星期三晚上帶著艾萊娜和艾芙回到巴黎,把孩子們留在家裏,自己到實驗室與皮埃爾一道工作。一進實驗室,她就看見他像往常一樣站在大屋子的窗前,正在查看一個儀器。他正在等她呢。他穿上外套,戴上帽子,挽著妻子的手,走向弗優特餐館,這是物理圈子的傳統晚餐聚會地點,那裏有他欽佩的同行們。餐桌上,坐在他身旁的是亨利·普安加瑞,此時談起他潛心研究的一些問題:鐳射氣的定量測量、最近參加的招魂術實驗、女孩子的教育問題等。關於女孩子的教育問題,他有些新穎的理論,希望把她們堅決引上自然科學道路。
天氣變了。人們簡直不能相信,前一天晚上已經暖和得像是夏天,可現在突然又冷了,寒風勁吹,冷雨打在窗玻璃上。路麵積了水,泥濘濕滑。
————————————————————
(1) 伏爾泰(1694—1778):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作家。
(2)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法國著名雕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