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一定都要體驗,而且時時都在體驗的體驗,這在哲學上叫做“原體驗”。


    ——今道友信


    我自詡tv的“娛樂底線”。從獻身娛樂的第一天,就自覺肩負起探底的使命。老拘在別人打好的格子裏,不好施展拳腳。


    《幸運52》開播以後,我一直為一個問題苦惱:到底“耍”到什麽程度合適?我盡說大實話,但是這麽多年了,觀眾習慣了“規範”的電視語言,實話怎麽實說,才能讓他們既能接受,又愛聽?


    比如我能說自己臉長,那叫自嘲,能不能也拿別人的長相開涮?比如我管自家老婆叫“糟糠”,能不能管別人家老婆也叫“糟糠”?最擔心的是一路奔著“通俗”去了,萬一沒摟住呢?


    再有,站在堂tv的舞台上,我張牙舞爪,奔走呼號,飛卡片,送大獎,“耶!”就算多數老百姓愛看,也保不齊有人不愛看。萬一哪天擦邊球沒打好,就歇菜了。


    我琢磨著,得找塊試驗田試試水。這地方,首先不能太大,樹大招風;其次得相對熟悉,容我放開了玩兒,拿花活兒練手。回tv,隻需將把式往裏一收,不規範裏透著規範,還是挺新鮮。


    玩兒大發了!


    1999年初,大連電視台隆重推出一台大型綜藝節目,每周六晚100分鍾直播。


    主持人大家看著眼熟,有點兒tv那個“幸運52” 。還真就是我。


    盡玩兒懸的


    節目成本很低,啟動資金7萬元人民幣。


    宗旨兩個半字:瘋玩兒!


    大連城市人口100萬,僅相當於北京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市民心態開放,最喜新生事物。那敢情好啊,我帶你們玩兒唄!反正就咱自己知道,出點兒格也不礙事哈?


    節目的核心還是中獎,老百姓嘛,還有什麽比“實惠”更有號召力?


    共設10個獎項,從199元到1999元不等。為了驚險、刺激,我一不弄商標,二不砸蛋,三不打擂台。我把它藏起來——一共10張獎券,正麵是金額,背麵是節目logo,就在這座城市裏,找吧!


    每次直播開始,我就首先公布10個“藏寶”地點。“想中獎嗎?開始你的尋寶之旅吧。”現在就出發,隻要您在100分鍾之內趕到我們的直播現場,隻要節目尚未結束,我當場給您兌現!過時不候。


    節目中間是否精彩,在此不一一細表。就衝節目結束之前那千姿百態的兌獎大軍,換了您是觀眾,舍得換台嗎?


    有的中年夫婦,穿著睡衣就來了,大概是藏寶地點離他們家近,怕換了衣服再去就被別人挖走了。


    還有的年輕情侶正在逛商場,在電視裏看見我的節目,喲,就在商場樓下,快跑!結果女孩兒跑斷了一隻鞋跟兒。


    最離譜的一次,我玩兒大發了,居然驚動了當時的薄熙來市長,把警察都招了來。


    損招是我出的。我派工作人員去藏寶,一份塞在勝利廣場國旗旗杆的圍欄基座底下;一份插在大連市消防隊消防通道的大門縫裏;其餘的分布在市內各大五星級酒店,比如大堂假山旁邊,某客房門口的地毯下麵。還想在大連市政府門口哨兵的崗位底下塞一個,沒得逞,實在沒法兒靠近。


    您聽聽這些地方,能不出事兒嗎?可我當時就是一門心思追求純粹,好玩兒。我隻管守在演播大廳裏兌獎,真沒考慮別的。


    那天晚上直播結束後,我才知道自己闖禍了。


    節目進行到一半,藏寶地點已經公布,人們匆匆奔走在尋寶的途中。


    薄熙來市長正陪同幾位省市領導在勝利廣場看夜景,周圍突然熱鬧起來。怎麽回事?諸位領導茫然四顧,好家夥,起初還是人聲鼎沸,轉瞬就成了人潮洶湧。幾分鍾的工夫,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2000多個男女老少,一起衝向國旗圍欄,猛搖旗杆。


    我的天哪!當導演向我描述這一盛況時,我腸子都悔青了,當即默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條例》,對號人座,琢磨這事兒該怎麽定罪。


    市長以為聚眾鬧事,又驚又怒,當即通過政府部門報警。武警戰士們衝上前去,疏散人群,群眾連連喊冤:“我們不是鬧事兒的,李詠讓我們到這兒來找獎!”


    糟了,真玩兒大發了。


    與此同時,市消防隊門口也炸了窩。出動了幾乎所有的消防戰士,手挽手組成幾道人牆,阻擋不斷蜂擁而至的群眾。而前麵一撥人已經把大門給拆下來了,“李詠說了,大獎就藏在門上呢。”


    這還了得?大連廣電局局長、書記、大連電視台黨組書記一行,匆匆忙忙直奔演播大廳,找不到李詠,先拿總導演是問:“藝術也要講政治!”總導演也是我的製作人,百口莫辯,隻好在心裏埋怨李詠太出位。


    是夜,我和製作人一塊兒到了勝利廣場,把國旗圍欄周圍清理幹淨,修補好基座的水泥。又連夜趕到市消防大隊,向大隊長賠禮道歉。


    大隊長大人大量,沒讓我賠門,修好就行了,還語重心長地教導我:“你們啊,真是太危險了!幸虧今晚沒有火情,一旦耽誤出警,你們違反的是《消防法》,懂嗎?”


    時任大連電視台台長王忠玲女士,見我蔫頭耷腦,認罪態度尚好,沒忍心再火上澆油,隻說:“李詠,想點兒好法子,行嗎?是,挺熱鬧哇,你想折騰死人是吧?”語氣裏,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不幸中的萬幸是,我沒被警察帶走,而隻是接受了一番嚴肅的批評教育,端正了工作態度,強化了責任意識,也打消了下回在老虎灘底下埋一台電冰箱的念頭。


    所以,當我的節目收視率一路飆到38,其他任何節目跟我拚都是死路一條的時候,製作人那叫一個拽啊!總算沒白跟著我擔風險、受牽連!


    讚助商排著長龍隊找上門來了。


    製作人問製片主任:“他幹嗎的?”


    製片主任答:“x x公司董事長。”


    “是現錢嗎?”


    “今天星期六,支票沒辦法兌換,先定下廣告位,下周一拿現金過來。”


    製作人訓斥道:“沒現金怎麽行?馬上換掉!”


    反正後麵有的是人排隊,懷裏大包小包的現金。


    我錄製第一期節目,勞務費8000,除了個人所得稅以及雜七雜八的開銷,最後也剩不下什麽。從第二期節目開始,費用漲到1000了,後來製作人說還能再漲,我說不用,夠了。我也不是為掙錢來的。


    不懂都要裝懂


    每周六早上7:20,我就趕到首都機場,8:05準時起飛。這趟便民航班其實沒什麽乘客,多則六七個,少則三四個,頭等艙隨便坐。我和北方航空公司的關係十分融洽,往返機票全免。他們說:“反正也是賠本賺吆喝,不差你這幾百塊。”為了方便我體驗生活,機長還允許我戴著他的帽子,坐在駕駛艙裏東摸摸西瞧瞧。我感覺這樣的“便民”,才真正是便到家了。


    飛抵大連是上午9點左右,車到電視台,跟各位導演一起碰流程。說是一起碰,其實導演一律沒有發言權,隻是在旁邊聽我號令。各個環節的設置和取消,我和製作人說了算。


    “這節目誰的?”我問。


    “我的。”某導演答。


    “多長時間?”


    “兩分鍾。”


    我掃視一圈流程單,果斷決定:“對不起,時間不夠,拿掉!”


    說老實話,我這底氣也是硬憋出來的,不懂都要裝懂。如果我不邁出這一步,就永遠不知道其中的玄機。


    每次直播前幾小時,工作人員都將當地最近一周的報紙整理好給我,我要迅速瀏覽。因為100分鍾直播裏,差不多前40分鍾都是我一個人的脫口秀,我必須了解當地新聞,有共鳴點,跟觀眾才有的聊。很多時候做完節目,我也在大連多呆一天,到處呼朋引伴,走走看看,多些對這個城市的感受。


    在一年的時間裏,我沒有因為個人原因耽誤過一分鍾甚至一秒鍾。我和製作人一起對表,正點開始,正點結束。


    那一年也有很多啼笑皆非的遭遇。


    600平米演播大廳一共有6個攝像機位,用行話講,叫6個“訊”。這樣我就可以多幾個說話的方向,省得您老從一個角度看我,怪煩人的。可是一次直播到了後半段,我就納悶兒了,怎麽隻有一個攝像機在現場追著我。我在舞台上前後左右亂跑,它就在底下七彎八拐地跟。那時候還沒有“耳反”,我聽不見導播的提示,隻好自己找其他幾台機器。可是找來找去,確實隻有跟著我的這台亮著紅燈。


    後來才知道,另外5個“訊”集體罷工了。因為大連電視台挺長時間不直播,設備老化得厲害。這不麻煩了嗎?原來說好六個人來看我表演的,前後左右我都想好怎麽照應了,到了隻來了一個。一方麵怕機位太單調,我老得換換位置。另一方麵又怕動作太大,一激動走過了。


    有的設備老化,它就罷工,還有一些設備,越老越勤快,該不該幹活兒它都幹,比如那個煙感。


    一次直播中間,我正在采訪嘉賓,旁邊放著白煙兒烘托氣氛,煙兒猛了,突聞“唰”的一聲,房頂的煙感居然噴出水來,而且專朝我這個方向噴。


    我渾身一激靈。您當是演話劇呢?還人工降雨!我西服背後全濕透了。因為燈光的角度,觀眾看不見水澆在我身上,還讚不絕口: “這次舞美真漂亮!”


    我麵不改色,堅持著調侃完畢,說:“插播一段廣告,稍後馬上回來。”隨後節目組全體人員都衝上台來,一塊兒擦地。觀眾這才明白,哦,剛才那個不是“水幕”啊?趕緊也上來幫忙。


    真有要跟我拚命的


    關於我的爭議,其實從這時已經悄然開始。


    當這檔節目播出將近一年的時候,我曾在大連電視台舉辦過一次小型研討會,探討節目未來發展。tv副總編陳漢元先生、中國傳媒大學徐舫州教授、鳳凰衛視節目總監宋南男先生都應邀出席,觀看了一些節目經典回放。


    那段日子裏,我一再試圖躍出傳統的話語形態,拚命冒泡兒,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說,我不做先挨刀的,誰先挨刀?看完節目,他們一致的評論是:“李詠,你太狠了!”宋南男補充:“你這樣兒,要是tv,死定了!”


    喜歡我的觀眾,那是真喜歡。


    記得第一期節目在大連電視台播出以後,第二天,《大連日報》頭版便向所有市民提問:“你喜歡李詠的主持風格嗎?”底下是一整版的正、反方意見,喜歡我的把我往天上捧,討厭我的把我往死了踩,針鋒相對,尖銳直白。


    到大連兩個月,我不得已雇了一名“貼身保鏢”。不是我譜兒大,是真有要跟我拚命的,大街上突然跳出來指著我鼻子罵:“李詠啊李詠,你禍害人哪!”我下個禮拜還要直播呢,萬一毀容可咋辦?


    但就是在褒獎與貶損之間,我找到感覺了。


    我就是要當一個“備受爭議”的主持人。什麽時候人們開始為我展開爭議,爭得急赤白臉,形成若幹陣營…一個字:好!


    一個主持人沒有爭議,隻能說明他沒個性,老少鹹宜;要麽就是他裝——見了小孩裝嫩,見了老人裝乖,不男不女所以男女通吃。


    所以,我特別享受“備受爭議”。你爭故我在!


    爭議到什麽份兒上?喜歡我的,不喜歡我的,都開始帶著某種“預設的形態”來審視我。前者,我說什麽他都愛聽。後者,我說什麽他都挑理,還偏不換台。


    有一次節目邀請李永波做嘉賓,跟他聊起近況,他說剛從國外回來,兩個多月沒見到妻子了,買了一束鮮花送給她。


    “哦,那您妻子在家,沒準備一瓶紅酒嗎?”


    “有啊,當然有。”


    “味道怎麽樣?”


    “挺好,後來喝挺高。”


    “哦,喝高了,然後呢?”我特順其自然地問。


    他突然警惕起來,“什麽意思?”


    “我就想知道……然後呢?”


    就為這“然後呢”三個字,有人不愛聽了。


    第二天報紙就出了評論,“李詠做節目誤導未成年人”、“中年人不禁臉紅”、“老年人看不下去”……


    我“啪”地把報紙往桌上一拍,“我tmd說什麽了?我不就問了個然後嗎?”


    為什麽不能將娛樂進行到底呢?非得以娛樂的外殼包裹嚴肅的內核?


    這是我多年以來的一個疑問。


    問大眾,也問自己。


    娛樂屬於人民


    不管怎樣,我很清楚,節目屬於人民。任何時候我都必須一屁股坐在老百姓的立場上,這是一個大眾娛樂節目主持人的職業道德。


    比如大連市有幾條街道,不允許汽車鳴笛。這條規矩沒影響別人,單把出租車司機難住了。您想想,1999年,買私家車的才幾個?滿大街轉的不就是出租車嗎?不讓鳴笛,遇上前麵司機手潮的,行人走路不守規矩的,還不急死誰?


    我呀,得替“的哥”們說說話。正好大連電視台喜遷新址,演播大廳升級到1500平米,耍得開。


    “嘀嘀——”我開著一輛出租車直接上了台。


    “對不起,此處不能鳴笛。”我的搭檔,一位女主持人,扮演成女交警,做手勢攔住我。


    心連心


    “你說嘛?我不懂!”我滿口天津話。


    “擱這兒不能按喇叭!”她也改成大連話了。


    “不讓按喇叭,那為啥裝喇叭呢?直接裝音響好不好?一按就唱歌:‘大連,我親愛的家!’tv不是老播嗎?”


    “我說你這人,咋彪呼呼的?”女交警急了。大連方言“彪呼呼”,類似北京人說的“傻冒”。


    “你才彪呼呼!萬一前麵有人在大馬路上扭秧歌,我不按喇叭,撞上了誰負責?你負責?”


    太能抬杠了,把女交警噎得一愣一愣,完全即興表演,隨意發揮。接連兩三個星期,我都在節目裏替“的哥”說話。本來嘛,多不容易啊,起早貪黑,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欠200塊份兒錢。大馬路上車來車往,就屬他們是弱勢群體。哪兒來這麽多規矩啊?講理不講理?


    事後想想,有點兒後怕,我是不是有點兒忒不懂事?這不明擺著跟長官叫板嗎?


    那天晚上直播結束,我從電視台出來,媽呀,震撼!我差點兒沒哭出來。


    隻見門口馬路邊上停了一長溜出租車,隊伍見首不見尾,保守估計也有一百多輛。我剛一露麵,一百多個車門齊刷刷地打開,一百多位司機師傅從車裏鑽出來,筆杆條直站成一列,“啪啪啪——啪啪啪”,有節奏地鼓起掌來。


    他們都隻是站在原地看著我,沒有人上來要求握手簽名合影。


    我愣住了。能把這理解成“致敬”嗎?有點兒不要臉,可誰能告訴我這不是致敬又是什麽呢?


    那一刻,我真的懂得了自己的——說個裝孫子的詞兒——使命。


    我也可以選擇坐沙發,弄個“高端訪問”,可我就喜歡坐馬紮,就願意跟群眾“心連心”。


    五月槐花盛開的時候,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大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詠遠有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詠並收藏詠遠有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