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事跡
聶夷中,字垣之,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一說河南人。生於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卒年已不可考,於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前後去世。
他出身貧寒,辛文房《唐才子傳》說他“奮身草澤,備嚐辛楚,知稼穡之艱難”。鹹通十二年(871),他三十六歲時中進士,但因時局動亂,朝廷忙於打仗,無暇給他分配官職。在長安滯留很久,為了生活,到處求人。其《住京寄同誌》一詩反映了他當時奔走求食的生活情景:“在京如在道,日日先雞起。不離十二街,日行一百裏。”後來,好不容易才得一華陰縣(今陝西華陰)尉。 二、創作成就
聶夷中的傳集已經遺失,《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共三十七首,其中五首與孟郊、李紳的作品重複。1959年,中華書局根據《全唐詩》編輯《聶夷中詩》與《杜荀鶴詩》並刊。
他由於家世的清寒和早歲的貧困,長期生活在農村,比較接近農民,了解民眾的疾苦,詩“多傷俗憫時之作,哀稼穡之艱難”。(《唐才子傳》)《田家》和《詠田家》是曆來傳誦的詩作。《田家》二首之一說: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這是一首憫農詩,也是一首諷喻詩。全詩雖然隻有四句二十個字,語言簡省質樸,但卻含有重要的社會內容。它反映封建社會農民的疾苦,將農民開荒的辛苦與官府的榨取形成對比。在尖銳的對比描寫中,突出主題,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詠田家》在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方麵更為深刻、形象,可與李紳的《憫農》二首並肩: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隻照逃亡屋。
本篇題一作“傷田家”,詩中傳達了被壓迫人民的悲慘呼聲。唐末由於封建剝削加重,農民紛紛棄家逃亡,“逃亡屋”成為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作為一首反映民生疾苦,並借以諷喻時政的名篇,其認識意義十分深刻。清人沈德潛雲:“唐時尚有采詩之役,故詩家每陳下民苦情,如柳州《捕蛇者說》,亦其一也。此詩言簡意足,可匹柳文。”(《唐詩別裁集》卷四)可見此詩語詞沉痛,讀之驚心。
另外,揭露和諷刺豪門權貴的驕奢淫逸,也是聶夷中詩歌的重要題材。如《公子家》:
種花滿西園,花發青樓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草。
此詩通過富家子弟把農民視作生命的禾苗當惡草除去這一細節,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貧富對立,對隻會坐享富貴而不知稼穡之艱的剝削者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在《公子行》二首中,詩人還揭露了封建貴族子弟的愚昧無知與橫行霸道:“一行書不讀,身封萬戶侯”;“騎馬踏殺人,街吏不敢詰”。
在體裁上,他多用五言古詩。作為唐末的一位現實主義詩人,聶夷中的詩在藝術上繼承了《詩經》和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自然,故前人稱他“言近旨遠,合三百篇之旨”。 三、主要參考文獻
(一)傳記
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九,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二)作品
1.《全唐詩》卷六三六聶夷中詩,中華書局,1960年。
2.《聶夷中詩·杜荀鶴詩》,中華書局,1959年。
(三)其他
1.胡震亨:《唐音癸簽》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聶夷中,字垣之,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一說河南人。生於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卒年已不可考,於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前後去世。
他出身貧寒,辛文房《唐才子傳》說他“奮身草澤,備嚐辛楚,知稼穡之艱難”。鹹通十二年(871),他三十六歲時中進士,但因時局動亂,朝廷忙於打仗,無暇給他分配官職。在長安滯留很久,為了生活,到處求人。其《住京寄同誌》一詩反映了他當時奔走求食的生活情景:“在京如在道,日日先雞起。不離十二街,日行一百裏。”後來,好不容易才得一華陰縣(今陝西華陰)尉。 二、創作成就
聶夷中的傳集已經遺失,《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共三十七首,其中五首與孟郊、李紳的作品重複。1959年,中華書局根據《全唐詩》編輯《聶夷中詩》與《杜荀鶴詩》並刊。
他由於家世的清寒和早歲的貧困,長期生活在農村,比較接近農民,了解民眾的疾苦,詩“多傷俗憫時之作,哀稼穡之艱難”。(《唐才子傳》)《田家》和《詠田家》是曆來傳誦的詩作。《田家》二首之一說: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這是一首憫農詩,也是一首諷喻詩。全詩雖然隻有四句二十個字,語言簡省質樸,但卻含有重要的社會內容。它反映封建社會農民的疾苦,將農民開荒的辛苦與官府的榨取形成對比。在尖銳的對比描寫中,突出主題,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詠田家》在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方麵更為深刻、形象,可與李紳的《憫農》二首並肩: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隻照逃亡屋。
本篇題一作“傷田家”,詩中傳達了被壓迫人民的悲慘呼聲。唐末由於封建剝削加重,農民紛紛棄家逃亡,“逃亡屋”成為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作為一首反映民生疾苦,並借以諷喻時政的名篇,其認識意義十分深刻。清人沈德潛雲:“唐時尚有采詩之役,故詩家每陳下民苦情,如柳州《捕蛇者說》,亦其一也。此詩言簡意足,可匹柳文。”(《唐詩別裁集》卷四)可見此詩語詞沉痛,讀之驚心。
另外,揭露和諷刺豪門權貴的驕奢淫逸,也是聶夷中詩歌的重要題材。如《公子家》:
種花滿西園,花發青樓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草。
此詩通過富家子弟把農民視作生命的禾苗當惡草除去這一細節,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貧富對立,對隻會坐享富貴而不知稼穡之艱的剝削者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在《公子行》二首中,詩人還揭露了封建貴族子弟的愚昧無知與橫行霸道:“一行書不讀,身封萬戶侯”;“騎馬踏殺人,街吏不敢詰”。
在體裁上,他多用五言古詩。作為唐末的一位現實主義詩人,聶夷中的詩在藝術上繼承了《詩經》和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自然,故前人稱他“言近旨遠,合三百篇之旨”。 三、主要參考文獻
(一)傳記
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九,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二)作品
1.《全唐詩》卷六三六聶夷中詩,中華書局,1960年。
2.《聶夷中詩·杜荀鶴詩》,中華書局,1959年。
(三)其他
1.胡震亨:《唐音癸簽》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