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
我想告訴每一個人:堅持奮鬥努力吧,不敢保證上蒼對你一定公平,起碼你已盡過力,對得起自己,也就不枉此生。得與失,反而並不那麽重要。
——1988年
張國榮勉勵自己也勉勵大家
紅 館本名叫香港體育館,因坐落於香港紅磡而得名“紅館”。顧名思義,建造紅館自然是為了給香港增加一座綜合性的室內多用途體育場館。紅館的外形上寬下窄,像一顆鑽石矗立在海邊。1983年4月,電視台直播了紅館的開幕儀式,成為全城焦點,媒體稱其為“世界上最獨特的建築工程之一”。
紅館外觀。網圖
不過,雖名“體育館”,真正在這裏舉辦的體育賽事並不多,反而成為了全港大型娛樂活動的舉辦地,比如歌壇盛事中文金曲頒獎禮、香港小姐競選活動等都選擇此地舉辦。紅館擁有12500個觀眾席,在香港場館中座位數量數一數二;同時,整個場館內無一根支柱,可以開設四麵台的造型,更是獨一無二。
從它建成伊始,能在紅館開演唱會就是香港歌手的夢想。不到一個月,“歌神”許冠傑就成為第一個在此舉辦個人演唱會的歌手。此時張國榮隻是剛剛推出《風繼續吹》,還沒有在歌壇立穩腳跟。
1985年夏天,歌唱事業蒸蒸日上的張國榮終於有了機會,向紅館訂下場地與日期,將在夏天舉辦“夏日百爵演唱會”。這是他第一次舉辦如此大型的演唱會,並且一連十場,創造了初次在紅館舉辦演唱會的演出場次記錄。
為了這場演唱會,張國榮從年初就開始準備。從未試過在如此眾多的觀眾前演唱,並且要唱十晚,如何保證嗓音清透,如何應對現場狀況,如何設計舞台表演,以及造型、選歌、對白等等,都需要認真斟酌。他積極健身、戒煙,以期有最好的狀態來備戰演唱會。
唱片公司推出了《全賴有你 夏日精選》唱片為演唱會造勢,因此《全賴有你》也成為了演唱會的主題曲。陳淑芬又邀請劉培基擔任形象設計,原本劉培基隻為梅豔芳設計造型,但他同樣為這位努力上進的好朋友感到興奮,一口答應了設計工作。黎小田是音樂總監,他為張國榮精心選歌、細心編排。
在期待與緊張中,8月2日,第一場演唱會終於開場!
第一天的演出,對這位初初登上大型舞台的歌手來說算是有備而來交足功課,兩個多小時的表演,沒有走音、沒有氣喘、沒有銜接錯失,加上張國榮活潑熱情的舞姿、日漸成熟的歌藝,令歌迷欣喜若狂。
1985年紅館第一場演唱會
不過,第一天的演出中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最大的遺憾可能是,張國榮與觀眾的互動顯得倉惶。在此之前,張國榮所有的舞台經驗來自於成名前在各夜總會裏唱歌,這是很好的磨練機會,有現場伴奏,亦能學習如何搞氣氛,學習如何應對台下觀眾即時反饋。但夜總會和紅館這樣大型的舞台畢竟不同,麵對空曠的場所和一萬多名熱情觀眾,如何控製演唱會的氣氛和節奏,對歌手是十分考驗的。
每晚演出中都安排了張國榮與歌迷的握手互動,這個年輕的歌手從來沒有遇過如此群情洶湧的熱情歌迷,對歌迷瘋狂的力度也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歌迷的瘋狂是可以擠碎電影院12mm厚的玻璃門的——一拉一拽間令他差點跌倒,還忍不住叫出聲:“啊呀,好痛!”記者不客氣地寫:怎麽也沒見別人喊痛?
瘋狂的歌迷
慶幸張國榮向來不服輸不氣餒。演唱會期間,他每天早早來到場館彩排,和樂隊一起磨合,試音響、開聲音、練走位,積極迎戰晚上的演出。每晚演唱會結束之後,不忙著慶功,而是召集所有台前幕後工作人員一起宵夜、開會,大家互相指出不足的地方,立刻改正,這樣第二晚就會有進步。
這些努力沒有白費。看過第一場、又去看最後第十場的歌迷和傳媒,各個都說無論台風、歌藝,相差十萬八千裏。最後一場,他在台上演唱、說話、調侃好友、與歌迷互動,都顯得輕鬆自在應付自如。
張國榮不斷成長著,不斷進步著。紅館的舞台自此為他敞開,人生的舞台也更上了一個台階。在此之後,他幾乎每年都在紅館舉辦個人演唱會,12場,23場,直至33場告別歌壇,為自己的歌唱事業畫上一個飽滿的逗號。
1986年底紅館跨年演唱會
而從1988年第三次大型演唱會開始,他本人就參與到整體籌備之中。“88百事巨星張國榮演唱會”的所有服裝幾乎都是張國榮本人采購,宮廷服、古裝、西裝、背心……令人眼花繚亂。同時他對曲目編排、舞台設計也有頗多創意,大將風範已經顯現。
1989年底,他告別歌壇,摒棄了上一次花哨炫目的編排與設計,“告別演唱會”的服裝和舞台均以簡潔為主。黑色、紫色、白色西裝,點綴一些裝飾物,僅此而已,已勾出濃濃的成熟與眷戀,令人沉迷。他還親自設計了一座水晶話筒架。演出結束,話筒架從舞台中央緩緩升起,他徐步向前,將手中的麥克風插入底座中,然後慢慢鬆開雙手,雙目盈淚,卻頭也不回地大步離開了舞台。
告別歌壇演唱會“封麥儀式”
時隔七年之後,張國榮再一次站在了舞台之上。“跨越97演唱會”籌備階段,張國榮正被王家衛困在阿根廷拍《春光乍泄》,原本說好短期內就能拍完,結果一拖再拖,已經遠遠超過了預定時間。電影拍攝期間,他不得不數次搭乘36個小時的長途飛機來回奔波,最後幹脆離開劇組回港準備演唱會。
由於準備時間不充分,張國榮請自己十分信賴的設計師張叔平代為采購演唱會服裝,但是畢竟自己沒有親自過目,個別服裝並不為他滿意。無奈演唱會開始在即,想重新定做一批已經來不及,隻能先暫時用著。這場演唱會開場,舞台中央的金屬罩緩緩綻放,張國榮漸露真容。伴隨激昂鼓點,氣勢恢宏令人心潮澎湃,但純白長絨披風顯得柔和,削弱了整個氣場。張國榮自嘲:“張叔平想把我扮成一隻綿羊!”
“扮成一隻綿羊”出場的跨越97演唱會24場演唱會過半,又忽然掀起波瀾——張國榮全新換裝!沒錯,即使演唱會已經將要結束,追求完美的張國榮仍然不惜成本執意更換設計。我們現在在影碟中看到的就是換裝後的成果,開場那件黑色長褸,點綴紅色長絨,配合他手中的麵具,妖邪鬼魅、又極具誘惑,風再起時,舞台王者以更高傲的姿態重新將我們征服!
至於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就更不用多說了,這位藝術總監連一束光都要過問,他對於舞台藝術的執著追求為我們帶來一次比一次更完美的視聽盛宴。
還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同時在歌壇與影壇綻放光華的藝人,張國榮總是不忘在演唱會中增加電影環節。
這其中最有趣的當屬1988“百事巨星張國榮演唱會”。這一年,他已經是歌壇的超級巨星,在影壇也憑借《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等片備受認可,是票房靈丹,是影帝提名的常客。這一年他意氣風發,整個人都迸發出充沛的活力。
演唱會上,但見他穿起古裝、背起寧采臣的大背簍,唱一曲充滿感慨又奮發向上的《倩女幽魂》,接著脫下背簍,竟然跳起中國舞步,改編活潑俏皮的《訪英台》。不一會兒,又將倚紅樓的大煙床扛上了舞台,身著長衫,慵懶地歌一曲地水南音《客途秋恨》。這個縱橫流行樂壇的歌手,唱起地方戲曲又總是千回百轉,他在《客途秋恨》中融入了自己的唱腔,醇厚、低徊,聽慣滄桑淒厲的原唱,觀眾們隻覺得清風貫耳,都忍不住喝聲采!
這一橋段移師澳門仍然廣受好評
跨越97演唱會時,他已經是世界級影壇巨星,他將表演與舞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時候,已經不再需要什麽服裝什麽道具,隻要他一人站在舞台中央,就是一隻一直飛啊飛的無腳鳥,就是那人戲合一的程蝶衣。演唱會在日本舉辦時,他手持金色紙扇,身段婀娜,舞一段“貴妃醉酒”,令全場如癡如醉,真如程蝶衣所說:把京劇傳到日本國去了!
97演唱會日本場獨有的“舞扇”
“熱?情”演唱會上,他親自剪輯了多段自己喜歡的電影鏡頭在演唱會現場播放。從《霸王別姬》到《紅色戀人》,從《英雄本色》到《夜半歌聲》,歌迷們在欣賞演唱會的同時,也能回憶其熒幕上的風華絕代。“夜,天花板有這段戲”,舞台上人戲合一,他本人就是一出戲。
同為頂尖歌手和演員,在二者表演上其實不可能完全割裂,張國榮本人也多次承認,對音樂節奏的把控,為他在電影中控製動作、台詞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善於表演,也對他演繹歌曲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總是用畫畫的感覺來唱歌。任何一幅畫,都能夠描繪故事。任何一首歌,也都能夠敘述故事。不管嗓音條件如何,我通過歌聲所表達的情感,是他人無法模仿的。在這裏,演員經曆幫了我不少忙。”這就是為什麽許多歌手都說,張國榮的歌曲很難唱。在一次選秀節目上,選手演唱了張國榮名作《追》,評委之一蘇永康一針見血地指出:“張國榮在演唱這首歌時,你仿佛感覺他在對你傾訴,在你耳邊喃喃私語,而不僅僅是唱好旋律而已。”
張國榮常自謙嗓音條件不好,然而在80年代巔峰時期,他的嗓音醇如酒漫如煙,性感時可挑逗,哀傷時能慟情,柔情時又浪漫情深。退出歌壇前,他執意發行了一張致敬專輯,全部翻唱自香港頂尖歌手的頂尖作品,卻完美地展現出自己的長處,令挑剔的樂壇前輩黃霑忍不住誇:這張專輯我可以聽一個月!
《salute》
特別奇妙的是,他的嗓音音色經曆過多個不同階段;而作為一位歌手,竟然能在每個階段都找到最契合的表演形式。
初出道時,張國榮聲音稍顯稚嫩尖細,隨著黎小田指點,他逐漸發掘出渾厚的中低音區,並將其發揮到極致。在不摒棄高音優勢的前提下,這令他的音域極其寬廣,在香港歌手中獨樹一幟。張國榮的優點在於他的歌聲是不斷進步的,80年代他的唱片銷量一張優過一張,正是因為他的歌藝在不斷提升,對音樂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待到89年,幾乎已經無可挑剔,他是真正在歌聲最完美的時候退出歌壇。
95年張國榮複出時,仍然期待這把聲音的歌迷驚呆了,原本為人沉醉的渾厚歌聲竟然透出洞達人生的淡淡滄桑。不是不好聽,而是更加動情。張國榮拋棄了80年代熟習的歌唱技巧,完全將感情融入到歌聲中,似乎更能直指人心。
90年代,張國榮期望用音樂來描繪個人感悟、來觸碰社會文化,他此時的聲音,是音樂的媒介。如果說“跨越97”演唱會隻是小試牛刀,待到“熱?情”演唱會時,他已經完全將個人魅力與歌聲、與表演融為一體,無論是揮汗熱舞,無論是情深演繹,“我一直在用心唱每一首歌,讓大家一聽就知道是張國榮的歌。我的理想是通過唱歌為大家帶來視覺上的衝擊。”
“唱歌”與“視覺”的聯係,則必須通過舞台。80年代,張國榮與他的團隊為每一首歌都精心編排舞步,他認為舞台上的每一步每一個節拍都必須是事先排演好的,這樣才最好看。到了90年代,歌藝演技都日臻完美,張國榮的舞台表演又上了新的台階。他成竹在胸,不再與伴舞搭配,隻在舞台上閑庭信步,肆意揮灑,就足夠令觀眾癡狂。
複出後的演出他便不再與伴舞同步他與梅豔芳最後一次在舞台上合作,兩人事先沒有經過任何排練,卻帶出最完美的表演。兩人都說這是“默契”,但這份默契,是必須經過20年的舞台磨練,20年的積累與突破才能實現的。
心比舞台更大,才能控製住整個舞台。
張國榮的成功,還建立在他的專注與專業上。進錄音室之前,他已經將歌練得極好,是有名的“one take”歌手,一遍即過。
黎小田、黃霑、許願,無論任何時期,與他合作過的音樂人都讚不絕口。錄製《追》,他連唱三遍,三遍都各有味道,許願左挑右選,用了最後一遍放到專輯中。唱黃霑寫的《奔向未來的日子》,令他拍案叫絕,第一遍已經好聽,第二遍就想收貨,再唱第三遍——完美,無懈可擊!曲中那含蓄的滄桑叫人幾欲落淚。
“和他合作,你會永遠放心,因為他永遠會交足、交準,一首本來很普通的歌,有哥哥為我們唱,這首歌忽然間就會變得很特別、很特別。”黃霑如此讚譽。
他的特別之處還在於,他從來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太乖的、循規蹈矩的人是很難走紅的,一定要有點出格,有點“壞”,才能出類拔萃。藝術之中有所謂“神來之筆”之說,張國榮的演出多有“神來之筆”。
他演唱《風繼續吹》並不完全按節拍,常常稍稍快一些,但又不到“搶拍”的地步,最能表現出曲中的淡淡焦慮,這個節奏卻是他人模仿不來的。“跨越97演唱會”上,壓軸歌曲《追》如泣如訴扣人心弦,仿佛一句快過一句,但直到最後一個音,他仍是穩穩落在旋律節拍內,隻將聽眾一顆心緊緊栓在他的音樂中。
填詞人鄭國江讚歎張國榮一生都在“走鋼索”,這麽懸,卻走得這麽精彩,令觀眾為他沉醉為他著迷。
張國榮的演出,無論是哪個階段,他在舞台上或歌或舞,或動或靜,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已成為難以模仿的絕代經典。
注:張國榮舉辦的個人演唱會
請查閱附錄:《張國榮個人演唱會不完全年表》本篇提到和使用的部分資料? 《不死傳奇》電視節目,2008年,香港電台。
? 《張國榮與觀眾競跑 “噓”聲下逃入地窖》,林冰,《明報》新聞,1985年。
? 《星空下的傾情》電視訪談節目,1997年1月,林建明主持,香港亞洲電視台。
? 《改變斯人獨憔悴命運 張國榮趁最紅時退休》,黃霑,1993年。
? 《張國榮 美麗的現實主義者的挑戰》,《魅力無限亞洲明星專訪》超級巨星張國榮篇,日本主婦之友社2000年4月出版,翻譯:
我想告訴每一個人:堅持奮鬥努力吧,不敢保證上蒼對你一定公平,起碼你已盡過力,對得起自己,也就不枉此生。得與失,反而並不那麽重要。
——1988年
張國榮勉勵自己也勉勵大家
紅 館本名叫香港體育館,因坐落於香港紅磡而得名“紅館”。顧名思義,建造紅館自然是為了給香港增加一座綜合性的室內多用途體育場館。紅館的外形上寬下窄,像一顆鑽石矗立在海邊。1983年4月,電視台直播了紅館的開幕儀式,成為全城焦點,媒體稱其為“世界上最獨特的建築工程之一”。
紅館外觀。網圖
不過,雖名“體育館”,真正在這裏舉辦的體育賽事並不多,反而成為了全港大型娛樂活動的舉辦地,比如歌壇盛事中文金曲頒獎禮、香港小姐競選活動等都選擇此地舉辦。紅館擁有12500個觀眾席,在香港場館中座位數量數一數二;同時,整個場館內無一根支柱,可以開設四麵台的造型,更是獨一無二。
從它建成伊始,能在紅館開演唱會就是香港歌手的夢想。不到一個月,“歌神”許冠傑就成為第一個在此舉辦個人演唱會的歌手。此時張國榮隻是剛剛推出《風繼續吹》,還沒有在歌壇立穩腳跟。
1985年夏天,歌唱事業蒸蒸日上的張國榮終於有了機會,向紅館訂下場地與日期,將在夏天舉辦“夏日百爵演唱會”。這是他第一次舉辦如此大型的演唱會,並且一連十場,創造了初次在紅館舉辦演唱會的演出場次記錄。
為了這場演唱會,張國榮從年初就開始準備。從未試過在如此眾多的觀眾前演唱,並且要唱十晚,如何保證嗓音清透,如何應對現場狀況,如何設計舞台表演,以及造型、選歌、對白等等,都需要認真斟酌。他積極健身、戒煙,以期有最好的狀態來備戰演唱會。
唱片公司推出了《全賴有你 夏日精選》唱片為演唱會造勢,因此《全賴有你》也成為了演唱會的主題曲。陳淑芬又邀請劉培基擔任形象設計,原本劉培基隻為梅豔芳設計造型,但他同樣為這位努力上進的好朋友感到興奮,一口答應了設計工作。黎小田是音樂總監,他為張國榮精心選歌、細心編排。
在期待與緊張中,8月2日,第一場演唱會終於開場!
第一天的演出,對這位初初登上大型舞台的歌手來說算是有備而來交足功課,兩個多小時的表演,沒有走音、沒有氣喘、沒有銜接錯失,加上張國榮活潑熱情的舞姿、日漸成熟的歌藝,令歌迷欣喜若狂。
1985年紅館第一場演唱會
不過,第一天的演出中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最大的遺憾可能是,張國榮與觀眾的互動顯得倉惶。在此之前,張國榮所有的舞台經驗來自於成名前在各夜總會裏唱歌,這是很好的磨練機會,有現場伴奏,亦能學習如何搞氣氛,學習如何應對台下觀眾即時反饋。但夜總會和紅館這樣大型的舞台畢竟不同,麵對空曠的場所和一萬多名熱情觀眾,如何控製演唱會的氣氛和節奏,對歌手是十分考驗的。
每晚演出中都安排了張國榮與歌迷的握手互動,這個年輕的歌手從來沒有遇過如此群情洶湧的熱情歌迷,對歌迷瘋狂的力度也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歌迷的瘋狂是可以擠碎電影院12mm厚的玻璃門的——一拉一拽間令他差點跌倒,還忍不住叫出聲:“啊呀,好痛!”記者不客氣地寫:怎麽也沒見別人喊痛?
瘋狂的歌迷
慶幸張國榮向來不服輸不氣餒。演唱會期間,他每天早早來到場館彩排,和樂隊一起磨合,試音響、開聲音、練走位,積極迎戰晚上的演出。每晚演唱會結束之後,不忙著慶功,而是召集所有台前幕後工作人員一起宵夜、開會,大家互相指出不足的地方,立刻改正,這樣第二晚就會有進步。
這些努力沒有白費。看過第一場、又去看最後第十場的歌迷和傳媒,各個都說無論台風、歌藝,相差十萬八千裏。最後一場,他在台上演唱、說話、調侃好友、與歌迷互動,都顯得輕鬆自在應付自如。
張國榮不斷成長著,不斷進步著。紅館的舞台自此為他敞開,人生的舞台也更上了一個台階。在此之後,他幾乎每年都在紅館舉辦個人演唱會,12場,23場,直至33場告別歌壇,為自己的歌唱事業畫上一個飽滿的逗號。
1986年底紅館跨年演唱會
而從1988年第三次大型演唱會開始,他本人就參與到整體籌備之中。“88百事巨星張國榮演唱會”的所有服裝幾乎都是張國榮本人采購,宮廷服、古裝、西裝、背心……令人眼花繚亂。同時他對曲目編排、舞台設計也有頗多創意,大將風範已經顯現。
1989年底,他告別歌壇,摒棄了上一次花哨炫目的編排與設計,“告別演唱會”的服裝和舞台均以簡潔為主。黑色、紫色、白色西裝,點綴一些裝飾物,僅此而已,已勾出濃濃的成熟與眷戀,令人沉迷。他還親自設計了一座水晶話筒架。演出結束,話筒架從舞台中央緩緩升起,他徐步向前,將手中的麥克風插入底座中,然後慢慢鬆開雙手,雙目盈淚,卻頭也不回地大步離開了舞台。
告別歌壇演唱會“封麥儀式”
時隔七年之後,張國榮再一次站在了舞台之上。“跨越97演唱會”籌備階段,張國榮正被王家衛困在阿根廷拍《春光乍泄》,原本說好短期內就能拍完,結果一拖再拖,已經遠遠超過了預定時間。電影拍攝期間,他不得不數次搭乘36個小時的長途飛機來回奔波,最後幹脆離開劇組回港準備演唱會。
由於準備時間不充分,張國榮請自己十分信賴的設計師張叔平代為采購演唱會服裝,但是畢竟自己沒有親自過目,個別服裝並不為他滿意。無奈演唱會開始在即,想重新定做一批已經來不及,隻能先暫時用著。這場演唱會開場,舞台中央的金屬罩緩緩綻放,張國榮漸露真容。伴隨激昂鼓點,氣勢恢宏令人心潮澎湃,但純白長絨披風顯得柔和,削弱了整個氣場。張國榮自嘲:“張叔平想把我扮成一隻綿羊!”
“扮成一隻綿羊”出場的跨越97演唱會24場演唱會過半,又忽然掀起波瀾——張國榮全新換裝!沒錯,即使演唱會已經將要結束,追求完美的張國榮仍然不惜成本執意更換設計。我們現在在影碟中看到的就是換裝後的成果,開場那件黑色長褸,點綴紅色長絨,配合他手中的麵具,妖邪鬼魅、又極具誘惑,風再起時,舞台王者以更高傲的姿態重新將我們征服!
至於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就更不用多說了,這位藝術總監連一束光都要過問,他對於舞台藝術的執著追求為我們帶來一次比一次更完美的視聽盛宴。
還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同時在歌壇與影壇綻放光華的藝人,張國榮總是不忘在演唱會中增加電影環節。
這其中最有趣的當屬1988“百事巨星張國榮演唱會”。這一年,他已經是歌壇的超級巨星,在影壇也憑借《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等片備受認可,是票房靈丹,是影帝提名的常客。這一年他意氣風發,整個人都迸發出充沛的活力。
演唱會上,但見他穿起古裝、背起寧采臣的大背簍,唱一曲充滿感慨又奮發向上的《倩女幽魂》,接著脫下背簍,竟然跳起中國舞步,改編活潑俏皮的《訪英台》。不一會兒,又將倚紅樓的大煙床扛上了舞台,身著長衫,慵懶地歌一曲地水南音《客途秋恨》。這個縱橫流行樂壇的歌手,唱起地方戲曲又總是千回百轉,他在《客途秋恨》中融入了自己的唱腔,醇厚、低徊,聽慣滄桑淒厲的原唱,觀眾們隻覺得清風貫耳,都忍不住喝聲采!
這一橋段移師澳門仍然廣受好評
跨越97演唱會時,他已經是世界級影壇巨星,他將表演與舞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時候,已經不再需要什麽服裝什麽道具,隻要他一人站在舞台中央,就是一隻一直飛啊飛的無腳鳥,就是那人戲合一的程蝶衣。演唱會在日本舉辦時,他手持金色紙扇,身段婀娜,舞一段“貴妃醉酒”,令全場如癡如醉,真如程蝶衣所說:把京劇傳到日本國去了!
97演唱會日本場獨有的“舞扇”
“熱?情”演唱會上,他親自剪輯了多段自己喜歡的電影鏡頭在演唱會現場播放。從《霸王別姬》到《紅色戀人》,從《英雄本色》到《夜半歌聲》,歌迷們在欣賞演唱會的同時,也能回憶其熒幕上的風華絕代。“夜,天花板有這段戲”,舞台上人戲合一,他本人就是一出戲。
同為頂尖歌手和演員,在二者表演上其實不可能完全割裂,張國榮本人也多次承認,對音樂節奏的把控,為他在電影中控製動作、台詞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善於表演,也對他演繹歌曲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總是用畫畫的感覺來唱歌。任何一幅畫,都能夠描繪故事。任何一首歌,也都能夠敘述故事。不管嗓音條件如何,我通過歌聲所表達的情感,是他人無法模仿的。在這裏,演員經曆幫了我不少忙。”這就是為什麽許多歌手都說,張國榮的歌曲很難唱。在一次選秀節目上,選手演唱了張國榮名作《追》,評委之一蘇永康一針見血地指出:“張國榮在演唱這首歌時,你仿佛感覺他在對你傾訴,在你耳邊喃喃私語,而不僅僅是唱好旋律而已。”
張國榮常自謙嗓音條件不好,然而在80年代巔峰時期,他的嗓音醇如酒漫如煙,性感時可挑逗,哀傷時能慟情,柔情時又浪漫情深。退出歌壇前,他執意發行了一張致敬專輯,全部翻唱自香港頂尖歌手的頂尖作品,卻完美地展現出自己的長處,令挑剔的樂壇前輩黃霑忍不住誇:這張專輯我可以聽一個月!
《salute》
特別奇妙的是,他的嗓音音色經曆過多個不同階段;而作為一位歌手,竟然能在每個階段都找到最契合的表演形式。
初出道時,張國榮聲音稍顯稚嫩尖細,隨著黎小田指點,他逐漸發掘出渾厚的中低音區,並將其發揮到極致。在不摒棄高音優勢的前提下,這令他的音域極其寬廣,在香港歌手中獨樹一幟。張國榮的優點在於他的歌聲是不斷進步的,80年代他的唱片銷量一張優過一張,正是因為他的歌藝在不斷提升,對音樂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待到89年,幾乎已經無可挑剔,他是真正在歌聲最完美的時候退出歌壇。
95年張國榮複出時,仍然期待這把聲音的歌迷驚呆了,原本為人沉醉的渾厚歌聲竟然透出洞達人生的淡淡滄桑。不是不好聽,而是更加動情。張國榮拋棄了80年代熟習的歌唱技巧,完全將感情融入到歌聲中,似乎更能直指人心。
90年代,張國榮期望用音樂來描繪個人感悟、來觸碰社會文化,他此時的聲音,是音樂的媒介。如果說“跨越97”演唱會隻是小試牛刀,待到“熱?情”演唱會時,他已經完全將個人魅力與歌聲、與表演融為一體,無論是揮汗熱舞,無論是情深演繹,“我一直在用心唱每一首歌,讓大家一聽就知道是張國榮的歌。我的理想是通過唱歌為大家帶來視覺上的衝擊。”
“唱歌”與“視覺”的聯係,則必須通過舞台。80年代,張國榮與他的團隊為每一首歌都精心編排舞步,他認為舞台上的每一步每一個節拍都必須是事先排演好的,這樣才最好看。到了90年代,歌藝演技都日臻完美,張國榮的舞台表演又上了新的台階。他成竹在胸,不再與伴舞搭配,隻在舞台上閑庭信步,肆意揮灑,就足夠令觀眾癡狂。
複出後的演出他便不再與伴舞同步他與梅豔芳最後一次在舞台上合作,兩人事先沒有經過任何排練,卻帶出最完美的表演。兩人都說這是“默契”,但這份默契,是必須經過20年的舞台磨練,20年的積累與突破才能實現的。
心比舞台更大,才能控製住整個舞台。
張國榮的成功,還建立在他的專注與專業上。進錄音室之前,他已經將歌練得極好,是有名的“one take”歌手,一遍即過。
黎小田、黃霑、許願,無論任何時期,與他合作過的音樂人都讚不絕口。錄製《追》,他連唱三遍,三遍都各有味道,許願左挑右選,用了最後一遍放到專輯中。唱黃霑寫的《奔向未來的日子》,令他拍案叫絕,第一遍已經好聽,第二遍就想收貨,再唱第三遍——完美,無懈可擊!曲中那含蓄的滄桑叫人幾欲落淚。
“和他合作,你會永遠放心,因為他永遠會交足、交準,一首本來很普通的歌,有哥哥為我們唱,這首歌忽然間就會變得很特別、很特別。”黃霑如此讚譽。
他的特別之處還在於,他從來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太乖的、循規蹈矩的人是很難走紅的,一定要有點出格,有點“壞”,才能出類拔萃。藝術之中有所謂“神來之筆”之說,張國榮的演出多有“神來之筆”。
他演唱《風繼續吹》並不完全按節拍,常常稍稍快一些,但又不到“搶拍”的地步,最能表現出曲中的淡淡焦慮,這個節奏卻是他人模仿不來的。“跨越97演唱會”上,壓軸歌曲《追》如泣如訴扣人心弦,仿佛一句快過一句,但直到最後一個音,他仍是穩穩落在旋律節拍內,隻將聽眾一顆心緊緊栓在他的音樂中。
填詞人鄭國江讚歎張國榮一生都在“走鋼索”,這麽懸,卻走得這麽精彩,令觀眾為他沉醉為他著迷。
張國榮的演出,無論是哪個階段,他在舞台上或歌或舞,或動或靜,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已成為難以模仿的絕代經典。
注:張國榮舉辦的個人演唱會
請查閱附錄:《張國榮個人演唱會不完全年表》本篇提到和使用的部分資料? 《不死傳奇》電視節目,2008年,香港電台。
? 《張國榮與觀眾競跑 “噓”聲下逃入地窖》,林冰,《明報》新聞,1985年。
? 《星空下的傾情》電視訪談節目,1997年1月,林建明主持,香港亞洲電視台。
? 《改變斯人獨憔悴命運 張國榮趁最紅時退休》,黃霑,1993年。
? 《張國榮 美麗的現實主義者的挑戰》,《魅力無限亞洲明星專訪》超級巨星張國榮篇,日本主婦之友社2000年4月出版,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