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林剛走,戴著金絲眼鏡的方意華就走了進來。看到邵義夫正伏在桌子上認真的看劇本,有些嗔怪的道:“你也真是的,這些事有我呢,別太累了。”她走上前,將邵義夫手裏的雪茄奪下來,摁滅在煙灰缸裏,然後就伸手去收拾桌上的劇本。
“別,我再看看。”邵義夫輕輕擋開她,道。
方意華有些奇怪。最近這些年,邵義夫年紀越長,對她的依賴也更甚,很少有拒絕她的時候,尤其是在規勸他注意身體之時。“這是什麽?”方意華好奇之下,也俯身去看楊林的劇本。
“《人在旅途》?”方意華隻看了幾行字,問道:“剛剛我見楊林來過,是他寫的劇本?”
邵義夫被她打斷,索xìng不看了。靠在椅子上伸個懶腰,笑道:“就是這子,還跟我耍了個心眼。”將剛才的情形簡單的了一遍。
“這叫什麽心眼?”方意華有些好笑的看著邵義夫,伸出手指了他的額頭,親昵地道:“是你心眼才是。楊林的才華擺在那呢,寫的歌每首都大紅,《長路漫漫伴你闖》和《念親恩》在各大排行榜上都是名列前茅。給阿京那子寫的劇本我也看過,很是不錯。現在寫一個電視劇的劇本,差不了。可你偏偏耍官腔,還‘討論討論’,討論什麽?和誰討論?人家辛辛苦苦寫的劇本,要是被你逼著給了別人,能樂意麽?使手段,很正常。再阿林這個年青人實誠穩重,沒那麽多花花腸子,是不是你誤會了還兩呢。”
方意華對楊林印象極佳,下意識的就幫他話。要不怎麽“眼緣”這個東西,是最奇怪、最不靠譜的呢?喜歡一個人,和討厭一個人,最是沒有理xìng。喜歡一個人就喜歡他的一切,看什麽都順眼。討厭一個人就什麽都看不上,怎麽做也不對。
“那你,給不給他開這部戲?”邵義夫這句話出口,就知道是廢話,以方意華對楊林的觀感,絕對不會投否決票。
果然,方意華頭道:“人才是培養出來的,不是撿來的。隻有自己培養的人才,才能和咱們同進退,無二心。楊林有才華,但是還需要一個伯樂,扶一把,送一程。待到將來有所作為,他會對你感激涕零,甘心輔佐。”
不得不,這話簡直到邵義夫心裏去了。任何時候,想要有回報,就要有付出,正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邵義夫頭道:“那好,就這麽決定了,這部戲就由楊林來拍。既然做人情,就要做足,由他自己監製,自己籌建劇組,挑選演員的大權也放給他,凡是無線的藝員,隻要檔期不衝突,任他挑!”
這下連方意華也有發愣。一部戲,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監製都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好的電視劇一定有個好的監製,監製是整個劇的靈魂所在。在無線電視台出品的電視劇中,監製的重要xìng就相當於電影裏的導演,很多無線的電視劇職員表上,你隻能看到監製的名字,根本就沒有導演,因為導演的活都被監製幹了。從劇集策劃到選擇演員,再到拍攝進度的等等事務,都由監製一手包辦,可謂大權在握。
邵義夫看著詫異的方意華,笑道:“是不是認為把大權放給一個這麽年青的子,有輕率?”
方意華頭。她是看好楊林,但同時她也是無線電視台的“幕後總監”。身份決定了她在提攜後輩的同時,不能感情用事。
“嗬嗬,”邵義夫笑得很開心,豪氣的道:“放心,我有數。我大致估算了一下,這部戲投資不大,這子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沒有好高騖遠大肆鋪張。除了演員片酬,有個百八十萬的投資就差不多夠用了。花一百萬培養個前途無量的新人,很值得。無論任何投資,都是要有成本的。”
——————————————分割線————————————
半個時之後,楊林就接到通知,被任命為新戲《人在旅途》的監製、導演,立刻籌建劇組、挑選演員。
楊林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杜祺峰和韋加輝。對於這兩個前世“銀河映像”的主腦,楊林早就垂涎已久。前世“銀河映像”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電影製作公司,對品質的要求從未鬆懈,講求嚴謹的成本及品質監控,是很多知名電影公司委托製作的首選。
杜祺峰對於楊林能夠第一個找到他,很是欣喜的同時,也有吃味。想他杜祺峰一直以來就被看成無線新一代導演中的翹楚,年少得誌。可是現如今,卻被比他更年輕的楊林甩在身後。
他在80年就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盡管影片上映之後反響甚微,當時仍有不少電影公司邀其拍片,但杜琪峰深感經驗未夠,選擇回到無線電視台繼續拍攝電視劇。前前後後,他在無線電視台奮鬥十年,深得邵義夫和王添林信任,但也僅僅隻是一個“最強”副導演。
但他生xìng豁達,心胸開闊,加上也很是佩服楊林的能力,不僅沒有因此心生怨念,反而向楊林推薦了師弟鞠爵亮,負責劇組統籌工作。
“鞠爵亮?”楊林愣了愣,這也是個人物啊。拍攝《shè雕英雄傳》的時候,鞠爵亮就是副導演之一,有時甚至履行執行導演的工作,也是《神雕俠侶》的編導之一,在無線電視台和杜祺峰同為年青一代的佼佼者。
鞠爵亮是杜琪峰的師弟,無線五虎將的師哥,是1978年香港無線藝員班第七期的學員。擅長武俠劇的製作,共執導過六部金庸作品,分別是:《shè雕英雄傳》、《鹿鼎記》、《雪山飛狐》、《神雕俠侶》、《書劍恩仇錄》和《天龍八部》。也是後來“銀河映像”的主力幹將之一,能力毋庸置疑。而且這個人生xìng低調,隨遇而安,在銀河映像他是專門負責統籌工作,作為一位已經成名的導演能在幕後做統籌工作是殊為不易的。
杜祺峰很關照鞠爵亮這個師弟。這個家夥才華能力都不欠缺,隻是太低調,太與世無爭,不擅與人相處。好多機會,都是爭來的,你不爭,就等著機會砸到你頭上?現在楊林無論名氣、才華以及在無線電視台的地位和受重視程度,都首屈一指,隱隱間已是無線電視台重培養的新晉導演,和他處好關係,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
他見楊林的神情,還以為是不熟悉鞠爵亮的情況,畢竟兩人雖然都在《shè雕英雄傳》劇組,但鞠爵亮這人有不太合群,接觸實在不多。就極力推薦道:“這子是我師弟,能力很強,但是不太擅於應酬,阿林你可能不太了解他….”
楊林打斷他的話,道:“鞠爵亮很不錯,我知道。而且,隻要是峰哥你推薦的人,我絕無二話,我信你!”
信任,是一把無堅不摧的刀,它能破開一個人所有的防備外殼,直抵內心深處最柔軟的的地方,輕易獲取一個人的友情。
杜祺峰心裏就很是感動。這是楊林的第一部戲,是成神還是成魔,在此一舉。如此關鍵的時候,能給於自己如此的信任,還有什麽好?赴湯蹈火,兩肋插刀而已。
兩人一起去找韋加輝,路上正巧碰到王添林。
王添林腆著一個大肚腩,走路的時候身上的肉都跟著顫動,就像是一座活動的肉山。還有一個人和他走在一起的,身材不高,圓滾滾的,和王添林相映成趣。這人三四十歲年紀,圓臉白嫩,眉毛有淺,眼窩很深,眼睛很亮,一臉文質彬彬的笑容。
王添林遠遠的看到楊林,就笑得像個彌勒佛:“阿林,阿峰,你們哥倆這是幹嘛去?”
王添林是杜祺峰的老師,對楊林更有知遇之恩,二人恭恭敬敬的垂手立在一邊,杜祺峰笑道:“這不阿林榮升導演,開了部新戲,我們去找韋寶幫忙。”
“嗬嗬,這麽快?”王添林頗有些意外,旋即拍了拍楊林的肩頭,鼓勵道:“子,好好幹!有什麽困難就開口,老頭子我能幫上手的,決不推辭。”
楊林發自內心的感激道:“還是得多謝添林叔的提攜才是。”
“年紀輕輕的,哪來那麽多客套話?”王添林故作不快:“再,你以為邵大亨是什麽人?要是你沒本事,誰的也不能讓他拿事業來送人情。”到這裏,頓了一下,問道:“劇組籌備的怎麽樣?第一次dú lì監製,很多困難吧?”
“倒也不是太難,隻是別的都好,就是對咱們無線的各個部門人員還不是太熟悉,不知這部戲的各個位置誰更合適一些。”楊林實話實道。一部影片或者電視劇的拍攝,監製、導演、統籌、攝像、剪輯、美術設計等等,各施其職,每一個方麵的發揮都能直接影響道作品的質量。
《人在旅途》是楊林在無線電視台的第一部戲,一定要一炮而紅,給未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讓那些不看好他的人徹底閉嘴。故事的情節早已在前世經過檢驗,再加上楊林的再加工,補充了不少看,不會有什麽問題。而定下由鄧儷君演唱主題歌,就已經讓這部戲未拍先紅,影響力大大增加。剩下的,就是組建一個一流的劇組,網羅各個方麵的優秀人才,再挑選一套完美的演員陣容,成功指rì可待。
“這樣啊?”王添林略一思索,轉頭對身邊的胖子道:“阿生,怎麽樣,有沒有興趣幹份兼職?”
那胖子一直在一邊微笑的看著,聽到王添林的話,就笑道:“能和這兩位無線電視台的後起之秀搭檔,我當然是求之不得。就是不知道楊大監製,能不能看得上我這個胖子?”這人話細聲細氣的,脾氣很好的樣子。
王添林笑道:“別的不敢,這倆子絕對不敢歧視胖子,要不然我要他倆好看。”轉頭對楊林道:“這位是潘恒升,很厲害的一個攝影師,絕對能勝任你的這部戲。”
我挑!潘恒升?那可是香江最尖的攝影指導之一,除了“攝影教父”黃嶽泰,就屬他厲害了。曾於1984年以嚴浩執導的《似水流年》一片入圍香港金像獎及戛納影展,一炮而紅。後來和許多知名導演合作,徐克執導的《刀馬旦》、程東執導的《倩女幽魂》、吳宇森執導的《縱橫四海》、劉鎮偉執導的《大話西遊》、葉偉信執導的《葉問2》、以及周星馳執導的《長江七號》和《功夫》。絕對是超級牛B的人物。
現在看來還沒有那麽出名,也還沒有和嚴浩製作《似水流年》,正事大加網羅的好時機!趕緊上前一步,緊緊的握著潘恒升的手,熱情似火的不住搖晃:“你好你好,我叫楊林,生哥叫我阿林就行了。您的大名我可是久仰了,今rì一見,實在是三生有幸!”
胖子潘恒升一陣惡寒,心這子熱情過頭了吧?有不自然的笑道:“哈哈,過獎過獎。楊導演你的大名我也早有耳聞,《shè雕英雄傳》開頭那個長鏡頭,簡直就是經典中的經典,不知多少香江導演耳目一新,獲益良多啊!”
王添林不耐煩的道:“你兩個家夥就別在這相互吹捧了,這是就這麽定了,我和阿生還有事,先走一步。”著,扯著潘恒升,一大一兩個胖子“搖曳多姿”的走了。
潘恒升雖先下還沒有後世的名聲,水平怕也難達到那個高度,但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足夠勝任了。楊林有一種撿到寶的感覺,運氣真的超好啊!
找到韋加輝,那事情一,韋加輝爽快的答應假如《人在旅途》劇組。韋加輝現在是無線的編劇,但他的監製能力楊林很了解,絕對能讓劇組運轉更順暢。
現在,監製、導演、執行導演、統籌、劇務、攝影師都已到位,劇組已經完成大半,隻要再補充一個美術設計就可以正式運行。至於造型、服裝,楊林根本就沒打算讓別人來做,因為以他對這部戲的重新定義,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達到他的要求。
三個人乘熱打鐵,決定馬上挑選演員。
;
“別,我再看看。”邵義夫輕輕擋開她,道。
方意華有些奇怪。最近這些年,邵義夫年紀越長,對她的依賴也更甚,很少有拒絕她的時候,尤其是在規勸他注意身體之時。“這是什麽?”方意華好奇之下,也俯身去看楊林的劇本。
“《人在旅途》?”方意華隻看了幾行字,問道:“剛剛我見楊林來過,是他寫的劇本?”
邵義夫被她打斷,索xìng不看了。靠在椅子上伸個懶腰,笑道:“就是這子,還跟我耍了個心眼。”將剛才的情形簡單的了一遍。
“這叫什麽心眼?”方意華有些好笑的看著邵義夫,伸出手指了他的額頭,親昵地道:“是你心眼才是。楊林的才華擺在那呢,寫的歌每首都大紅,《長路漫漫伴你闖》和《念親恩》在各大排行榜上都是名列前茅。給阿京那子寫的劇本我也看過,很是不錯。現在寫一個電視劇的劇本,差不了。可你偏偏耍官腔,還‘討論討論’,討論什麽?和誰討論?人家辛辛苦苦寫的劇本,要是被你逼著給了別人,能樂意麽?使手段,很正常。再阿林這個年青人實誠穩重,沒那麽多花花腸子,是不是你誤會了還兩呢。”
方意華對楊林印象極佳,下意識的就幫他話。要不怎麽“眼緣”這個東西,是最奇怪、最不靠譜的呢?喜歡一個人,和討厭一個人,最是沒有理xìng。喜歡一個人就喜歡他的一切,看什麽都順眼。討厭一個人就什麽都看不上,怎麽做也不對。
“那你,給不給他開這部戲?”邵義夫這句話出口,就知道是廢話,以方意華對楊林的觀感,絕對不會投否決票。
果然,方意華頭道:“人才是培養出來的,不是撿來的。隻有自己培養的人才,才能和咱們同進退,無二心。楊林有才華,但是還需要一個伯樂,扶一把,送一程。待到將來有所作為,他會對你感激涕零,甘心輔佐。”
不得不,這話簡直到邵義夫心裏去了。任何時候,想要有回報,就要有付出,正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邵義夫頭道:“那好,就這麽決定了,這部戲就由楊林來拍。既然做人情,就要做足,由他自己監製,自己籌建劇組,挑選演員的大權也放給他,凡是無線的藝員,隻要檔期不衝突,任他挑!”
這下連方意華也有發愣。一部戲,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監製都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好的電視劇一定有個好的監製,監製是整個劇的靈魂所在。在無線電視台出品的電視劇中,監製的重要xìng就相當於電影裏的導演,很多無線的電視劇職員表上,你隻能看到監製的名字,根本就沒有導演,因為導演的活都被監製幹了。從劇集策劃到選擇演員,再到拍攝進度的等等事務,都由監製一手包辦,可謂大權在握。
邵義夫看著詫異的方意華,笑道:“是不是認為把大權放給一個這麽年青的子,有輕率?”
方意華頭。她是看好楊林,但同時她也是無線電視台的“幕後總監”。身份決定了她在提攜後輩的同時,不能感情用事。
“嗬嗬,”邵義夫笑得很開心,豪氣的道:“放心,我有數。我大致估算了一下,這部戲投資不大,這子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沒有好高騖遠大肆鋪張。除了演員片酬,有個百八十萬的投資就差不多夠用了。花一百萬培養個前途無量的新人,很值得。無論任何投資,都是要有成本的。”
——————————————分割線————————————
半個時之後,楊林就接到通知,被任命為新戲《人在旅途》的監製、導演,立刻籌建劇組、挑選演員。
楊林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杜祺峰和韋加輝。對於這兩個前世“銀河映像”的主腦,楊林早就垂涎已久。前世“銀河映像”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電影製作公司,對品質的要求從未鬆懈,講求嚴謹的成本及品質監控,是很多知名電影公司委托製作的首選。
杜祺峰對於楊林能夠第一個找到他,很是欣喜的同時,也有吃味。想他杜祺峰一直以來就被看成無線新一代導演中的翹楚,年少得誌。可是現如今,卻被比他更年輕的楊林甩在身後。
他在80年就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盡管影片上映之後反響甚微,當時仍有不少電影公司邀其拍片,但杜琪峰深感經驗未夠,選擇回到無線電視台繼續拍攝電視劇。前前後後,他在無線電視台奮鬥十年,深得邵義夫和王添林信任,但也僅僅隻是一個“最強”副導演。
但他生xìng豁達,心胸開闊,加上也很是佩服楊林的能力,不僅沒有因此心生怨念,反而向楊林推薦了師弟鞠爵亮,負責劇組統籌工作。
“鞠爵亮?”楊林愣了愣,這也是個人物啊。拍攝《shè雕英雄傳》的時候,鞠爵亮就是副導演之一,有時甚至履行執行導演的工作,也是《神雕俠侶》的編導之一,在無線電視台和杜祺峰同為年青一代的佼佼者。
鞠爵亮是杜琪峰的師弟,無線五虎將的師哥,是1978年香港無線藝員班第七期的學員。擅長武俠劇的製作,共執導過六部金庸作品,分別是:《shè雕英雄傳》、《鹿鼎記》、《雪山飛狐》、《神雕俠侶》、《書劍恩仇錄》和《天龍八部》。也是後來“銀河映像”的主力幹將之一,能力毋庸置疑。而且這個人生xìng低調,隨遇而安,在銀河映像他是專門負責統籌工作,作為一位已經成名的導演能在幕後做統籌工作是殊為不易的。
杜祺峰很關照鞠爵亮這個師弟。這個家夥才華能力都不欠缺,隻是太低調,太與世無爭,不擅與人相處。好多機會,都是爭來的,你不爭,就等著機會砸到你頭上?現在楊林無論名氣、才華以及在無線電視台的地位和受重視程度,都首屈一指,隱隱間已是無線電視台重培養的新晉導演,和他處好關係,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
他見楊林的神情,還以為是不熟悉鞠爵亮的情況,畢竟兩人雖然都在《shè雕英雄傳》劇組,但鞠爵亮這人有不太合群,接觸實在不多。就極力推薦道:“這子是我師弟,能力很強,但是不太擅於應酬,阿林你可能不太了解他….”
楊林打斷他的話,道:“鞠爵亮很不錯,我知道。而且,隻要是峰哥你推薦的人,我絕無二話,我信你!”
信任,是一把無堅不摧的刀,它能破開一個人所有的防備外殼,直抵內心深處最柔軟的的地方,輕易獲取一個人的友情。
杜祺峰心裏就很是感動。這是楊林的第一部戲,是成神還是成魔,在此一舉。如此關鍵的時候,能給於自己如此的信任,還有什麽好?赴湯蹈火,兩肋插刀而已。
兩人一起去找韋加輝,路上正巧碰到王添林。
王添林腆著一個大肚腩,走路的時候身上的肉都跟著顫動,就像是一座活動的肉山。還有一個人和他走在一起的,身材不高,圓滾滾的,和王添林相映成趣。這人三四十歲年紀,圓臉白嫩,眉毛有淺,眼窩很深,眼睛很亮,一臉文質彬彬的笑容。
王添林遠遠的看到楊林,就笑得像個彌勒佛:“阿林,阿峰,你們哥倆這是幹嘛去?”
王添林是杜祺峰的老師,對楊林更有知遇之恩,二人恭恭敬敬的垂手立在一邊,杜祺峰笑道:“這不阿林榮升導演,開了部新戲,我們去找韋寶幫忙。”
“嗬嗬,這麽快?”王添林頗有些意外,旋即拍了拍楊林的肩頭,鼓勵道:“子,好好幹!有什麽困難就開口,老頭子我能幫上手的,決不推辭。”
楊林發自內心的感激道:“還是得多謝添林叔的提攜才是。”
“年紀輕輕的,哪來那麽多客套話?”王添林故作不快:“再,你以為邵大亨是什麽人?要是你沒本事,誰的也不能讓他拿事業來送人情。”到這裏,頓了一下,問道:“劇組籌備的怎麽樣?第一次dú lì監製,很多困難吧?”
“倒也不是太難,隻是別的都好,就是對咱們無線的各個部門人員還不是太熟悉,不知這部戲的各個位置誰更合適一些。”楊林實話實道。一部影片或者電視劇的拍攝,監製、導演、統籌、攝像、剪輯、美術設計等等,各施其職,每一個方麵的發揮都能直接影響道作品的質量。
《人在旅途》是楊林在無線電視台的第一部戲,一定要一炮而紅,給未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讓那些不看好他的人徹底閉嘴。故事的情節早已在前世經過檢驗,再加上楊林的再加工,補充了不少看,不會有什麽問題。而定下由鄧儷君演唱主題歌,就已經讓這部戲未拍先紅,影響力大大增加。剩下的,就是組建一個一流的劇組,網羅各個方麵的優秀人才,再挑選一套完美的演員陣容,成功指rì可待。
“這樣啊?”王添林略一思索,轉頭對身邊的胖子道:“阿生,怎麽樣,有沒有興趣幹份兼職?”
那胖子一直在一邊微笑的看著,聽到王添林的話,就笑道:“能和這兩位無線電視台的後起之秀搭檔,我當然是求之不得。就是不知道楊大監製,能不能看得上我這個胖子?”這人話細聲細氣的,脾氣很好的樣子。
王添林笑道:“別的不敢,這倆子絕對不敢歧視胖子,要不然我要他倆好看。”轉頭對楊林道:“這位是潘恒升,很厲害的一個攝影師,絕對能勝任你的這部戲。”
我挑!潘恒升?那可是香江最尖的攝影指導之一,除了“攝影教父”黃嶽泰,就屬他厲害了。曾於1984年以嚴浩執導的《似水流年》一片入圍香港金像獎及戛納影展,一炮而紅。後來和許多知名導演合作,徐克執導的《刀馬旦》、程東執導的《倩女幽魂》、吳宇森執導的《縱橫四海》、劉鎮偉執導的《大話西遊》、葉偉信執導的《葉問2》、以及周星馳執導的《長江七號》和《功夫》。絕對是超級牛B的人物。
現在看來還沒有那麽出名,也還沒有和嚴浩製作《似水流年》,正事大加網羅的好時機!趕緊上前一步,緊緊的握著潘恒升的手,熱情似火的不住搖晃:“你好你好,我叫楊林,生哥叫我阿林就行了。您的大名我可是久仰了,今rì一見,實在是三生有幸!”
胖子潘恒升一陣惡寒,心這子熱情過頭了吧?有不自然的笑道:“哈哈,過獎過獎。楊導演你的大名我也早有耳聞,《shè雕英雄傳》開頭那個長鏡頭,簡直就是經典中的經典,不知多少香江導演耳目一新,獲益良多啊!”
王添林不耐煩的道:“你兩個家夥就別在這相互吹捧了,這是就這麽定了,我和阿生還有事,先走一步。”著,扯著潘恒升,一大一兩個胖子“搖曳多姿”的走了。
潘恒升雖先下還沒有後世的名聲,水平怕也難達到那個高度,但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足夠勝任了。楊林有一種撿到寶的感覺,運氣真的超好啊!
找到韋加輝,那事情一,韋加輝爽快的答應假如《人在旅途》劇組。韋加輝現在是無線的編劇,但他的監製能力楊林很了解,絕對能讓劇組運轉更順暢。
現在,監製、導演、執行導演、統籌、劇務、攝影師都已到位,劇組已經完成大半,隻要再補充一個美術設計就可以正式運行。至於造型、服裝,楊林根本就沒打算讓別人來做,因為以他對這部戲的重新定義,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達到他的要求。
三個人乘熱打鐵,決定馬上挑選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