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方思慎照例早起,往國一高上課。
他發現自己漸漸適應了學生與老師之間有規律的角色轉換,並且似乎慢慢開始渴望這種轉換。站在講台上與坐在講台下,感覺是截然不同的,相應的連帶整個人氣勢氣場也完全不一樣。要知道,當你腳踏講台背靠黑板,麵向學生說話時,便不得不竭盡全力把自己武裝起來。這種武裝,涉及外貌形象語言動作知識學問道德品質從裏到外多層次全方位,如履薄冰。也正因為如此,這份臨時教職令方思慎於頹靡中振作精神,全神貫注。
他跟高誠實一鍋泡麵吃出感情,說了不少真心實話,還一時衝動吐露個人隱私,第二天睡醒就後悔了。然而說出去的話覆水難收,徒留遺恨,又忍不住去想父親在“金帛”工程教授餐會上的言行,心中混亂且鬱悶。鬱悶到星期三,突然想起還沒備課,一頭紮進圖書館,又忙著上網搜索資料做演示圖,那些胡思亂想自然煙消雲散。到了周六早上,收拾停當,抖擻精神,背上帆布包,架起平光鏡,授課去也。
名單上“洪鑫”三個臃腫大字撲麵而來,不由得先往教室後排看了看,果然沒來。正準備從頭開始點名,兩個女生表情鄭重地站到講台前,小聲開口:“方老師。”
“什麽事?”
其中一個略加猶豫,道:“方老師,我們是來跟您說再見的。我倆瞞著爸媽選了文科,他們知道了,非要我們改理科……”
方思慎愣住了,下意識應道:“是麽……”
“我們都很喜歡這門課,可是,我媽特地來學校找老師,從今天開始,我倆改上實驗物理。以後……再也不能聽您講《太史公書》了。”
方思慎不知說什麽才好,最後道:“不能和父母再商量商量嗎?”
女孩們搖搖頭,紅著眼眶跟他道別。
方老師悵然若失,目送她們的背影消失在教室門口。隻聽前排的學生議論:“要不是我數學實在太爛,我爸也不許我學文。”“我也是哎。我爸就是文科生,我媽說他做了一輩子萬金油,一生氣就罵我沒出息,走我爸的老路,唉。”小男生故作老成,攤開雙手深深歎了口氣。
下課鈴剛響過,教務處劉老師就來了,進門先掃視一圈:“洪鑫又沒來?”
看他轉身要出去找人,方思慎忙問:“有兩個學生說轉理科了,跟您核實一下。”
劉老師看一眼名單:“沒錯,是她倆。”方思慎還想說什麽,對方揮揮手:“每年到了高三最後一學期都還有臨時變主意非要換文理的,沒什麽。”匆匆走了。
結果,直到上午的課全部結束,洪鑫也沒露麵。
方思慎作為外聘任課教師,隻管考勤,並不管“抓考勤”,倒不用擔責任。不過由該生這般表現,兼之上次短暫露麵留下的印象,庶幾可以想見是何等人物,接下來的分組研修和個人論文,隻怕屆時想手下留情亦無從留起。方思慎輕歎一口氣,麻煩。
看看收拾東西往外走的學生,抬頭問了句:“哪位同學和洪鑫同學比較熟?”
梁若穀正走到講台前,停下:“方老師,那個二世祖,花他爸錢來買畢業證的,您就別管了,浪費時間。”
幾個學生撇著嘴幫腔:“就是,老師,您不知道吧?他轉來才仨星期,遲到、曠課、不交作業、不做值日、還動手打人,表現特差!動不動就跟人顯擺他的‘蘭蒂’最新款,整個一暴發戶。”
梁若穀待同學們說完,照例很有禮貌地點點頭:“老師再見。”
方思慎呆在講台上。半晌,搖搖頭:後生可畏。
下午坐在宿舍翻看學生交上來的自願分組名單和選題方向,小孩們不知天高地厚地胡扯瞎掰,頗多胡鬧,亦不乏奇趣。唯獨那個立誌研究宮刑的叫做史同的男孩,為他吆喝呐喊的一大群,動真格的時候一個願意搭檔的都沒有。
《大夏宮刑濫觴考論》——“觴”字右上角缺了兩筆。如此雄渾霸氣的論文題目下麵,有五個斬釘截鐵的大字:“研究者:史同”。怎麽看怎麽喜感,方思慎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周日在圖書館。周一、周二、周三都在圖書館。周四接到院辦電話,通知他去填表。多問一句“什麽表”,對方已經“啪”一聲掛了電話。
國學院院辦和京師大學其他各院行政部門一樣,總有某位副院長夫人、主任夫人在職,為人率真,不假辭色。偶有學生辦事,若表現笨拙木訥,動輒嗬斥乃至咆哮。故國學院所有行政部門的女士被統稱為師太,即“失態”之謂也。例如學籍處的“何等師太”,黨務辦的“好不師太”,外事辦的“如此師太”,綜合處的“自覺師太”,院辦的“莫非師太”等等。
方思慎看看表,十一點差五分,立刻往外跑,怕去遲了挨訓,更怕師太們沒耐心多等,直接端飯盆上了食堂。
趕到院辦,果然是莫非師太經手,斜眼看他:“你就是方思慎?”
“我是方思慎。”
端詳片刻,冷著臉訓斥:“好好的學不用心上,瞎折騰!”扔過來一堆表格,“把個人信息填上,所有的方框都勾‘是’,最後簽字寫日期。”
方思慎拿起那疊表格翻翻,不下十來張:《博士生更換導師申請表》、《博士生更換導師初審表》、《博士生更換導師複審表》、《博士生更換導師審批表》、《博士生轉換研究方向申請表》、《博士生轉換選題項目初審表》、《博士生轉換選題項目複審表》、《博士生轉換選題項目審批表》……
反正看不明白,幹脆不看了,遵照師太吩咐挨個劃勾簽名,一邊小心翼翼問:“不知道院裏給我安排的新導師是哪位教授?”
“你個博士不識字啊?自己看!”
雖然不是第一次被這般搶白,方思慎還是臊紅了臉,低頭一頁頁一行行飛快掃視,終於在《博士生更換導師審批表》中間一欄找到姓名:華鼎鬆。
心中一驚。怎麽也猜不到院裏竟會把自己分給這位華教授。
抬頭看看莫非師太莫測高深陰沉如水的臉,再不敢多問,乖乖將一疊子官方表格遞交回去。
從院辦出來,順路往食堂吃飯,湊巧碰見高誠實,於是被招呼過去一起坐。
“高師兄。”
“嗯?”
“對不起,淩師兄。”
高誠實大為滿意,嘴裏塞滿拉條子,唏哩呼嚕紅油四濺:“下次,下次叫子虛兄,記住啊!”
拉了幾句家常,高誠實的表現直爽熱忱卻拿捏有度,好似上次聽到的八卦完全沒放在心上。方思慎惦記著換導師的事,心中忐忑,想來想去,也隻有麵前這位可以請教,忍不住直言谘詢。
“咦!把你分給了華大鼎?這可真是出人意料,福禍難知啊。”
“我聽說……華教授已經生病很久了。”
“沒錯。華大鼎雖然文史大拿,不過是個病秧子,一年十二個月倒有八個月住在療養院裏,本科大課都是研究生在替他上,好像已經連著幾年沒招博士了。”
華鼎鬆是京師大學國學院的名人,學術上成就斐然,於某些古文字專門史領域更是獨步一時。可惜神龍見首不見尾,像方思慎這樣的新進後輩,連麵都沒見過。
方思慎低頭嚼著飯菜,默默消化高誠實的話。按說更換導師的審批既已通過,理當執弟子之禮,上門請安問候,正式參拜師門才對。可是這位華教授如此遙遠而特別,想上門亦不得而入。他直覺這個詭異的機會與父親背後斡旋有關,潛意識裏便十分矛盾。一麵隱隱排斥,一麵暗暗較勁,打算吸取與前任導師相處的經驗教訓,力求有所改觀。
抬起頭:“淩師兄。”見高誠實咬著一排紅油拉條子衝自己眨眼,有若美髯關公,不由得笑了:“子虛兄,你知不知道……華教授住哪裏?”
高誠實被他一聲“子虛兄”叫出滿身仙風道骨,掐指算道:“以華大鼎的名聲,應當住小白樓才對,具體門牌不清楚。不過他十有八%九在外頭療養,多半不在家。回頭我替你問問看。”
“謝謝師兄。”
“小事一樁,謝什麽。”高誠實端起碗把紅通通的辣湯一口喝光,盯著方思慎不動。在他玲瓏剔透的雙眼裏,對麵這位滿臉都寫著“呆”字。稍微猶豫,還是沒抵住良心的召喚,放低聲音,慢慢道:“小方啊,照我看,院裏把你扔給華大鼎,怕是卻不過你父親的麵子。這有了麵子的事,難免丟了裏子,你以後恐怕隻能靠自己了。凡事自己想著,主動些,混畢業肯定是沒問題的,導師指導這塊兒……”
一個病秧子著名教授,充其量當個掛名導師。高誠實猛地想起方思慎家門,暗笑自己杞人憂天,住了嘴。對麵這位天分既高,兼有家學淵源,實在犯不上多管閑事。
“師兄,謝謝你。”方思慎真心實意表示感激。
“不客氣不客氣。”高誠實眨眨眼,看見對方滿臉“呆”字閃閃發光。
又到周六。
日子不知不覺進入十月,風中已有秋涼之意。
翻找長袖上衣的時候,方思慎發了一會兒呆。滿箱子衣服多數是父親從前買的,睹物思人,害得他分神考慮了一下要不要回家這個高難度問題。方篤之教授注重形象,品味高雅,實力雄厚,給兒子采購衣物無一不是精品。方思慎馬虎隨意,從來買什麽穿什麽。離家住校,自己基本沒添過裝備。虧得名牌貨質量好,幾年穿下來,舊是舊些,倒也不顯得太過寒酸。
早上忙亂,想家的愁緒很快消散。最近中央國史文獻館有個古籍展覽,打算上完課過去看看。文獻館位於甜水坊西三道,從國一高過去,正好順路。
課上到一大半,後門被人悄悄推開了。劉老師探頭示下意,將身後的洪鑫推進教室。方思慎看見門外還有一個人影,竟似教務主任親自上陣押送。門又被悄悄帶上,洪鑫一屁股坐下,趴桌上睡覺,倒也沒再故意弄出什麽響動。後排幾個學生雖然看見了,衝這架勢,都沒敢探聽議論。以至最後下課時,方老師向著教室後方說:“洪鑫同學,請你留一下”,許多學生大吃一驚,紛紛往後瞧去。
“幹嘛?”
半個多小時就下課了,洪鑫這一覺睡得很不過癮,再加上最近心情一直不爽,故而語氣頗為不善。倒是個把月京城生活沒白過,“幹嘛”兩個字帶著地道京腔,一個往下挫一個向上挑,把那股傲慢不屑味道傳達得神韻十足。
方思慎拿著考勤表走到他麵前,和顏悅色:“洪鑫同學,根據學校規定,選修課一學期累計缺勤超過30%,則視為未完成,自動取消考評資格。從第一次課到現在,你已經累計缺課10節,我想需要提醒……”
“砰!”後門猛地撞上門框又彈回來,牆皮灰震得直迷人眼。方思慎連退兩步,定神看時,洪鑫早已沒了人影。
有點生氣。可是麵對這種問題學生,方老師自認黔驢技窮,看看考勤表,心說你下次若還不來,以後幹脆都不必來了,轉身回講台收拾東西。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梁若穀拖長調子念完,衝方思慎揮手:“老師再見!”
方思慎感覺十分無力。問題學生固然沒轍,好學生又怎樣?趕上看老師笑話的時候,他們都是一樣一樣的啊。
從國一高後門拐出去,有一條“7”字形胡同,恰好通往甜水坊三道街。高校聯考前夕,方思慎偶然跟著胡以心走過一趟,此後便常常利用中午的空檔,從這條捷徑插出去,橫穿甜水坊,折上永昌大街,瞻仰禁宮外牆以及啟天門、承天門這些古建築。故地重遊,雖然多年沒走過,胡同深處大體格局卻沒什麽變化。
方思慎走到“7”字拐彎處,往前行了不過幾步,忽聽身後有人喊:“方老師!”停下來回身看時,原來拐角處往裏延伸出一小段,形成短短一截死胡同。盡頭有棵歪脖柳樹,兩側碼著附近人家的廢舊建材,擁擠髒亂,不留神根本看不出來。幾個國一高的學生正圍在那柳樹下,聲音就是從人堆裏傳出來的。
掃視一眼,沒看到熟悉的身影,何況自己本算不上正而八經的老師,誰會這麽殷勤打招呼?聽錯了吧……正疑惑間,那個聲音又傳出來:“方老師!方老師!”一個學生被圍在當中,正從樹枝底下伸出胳膊衝自己熱烈揮舞。仔細辨認,竟是不久前摔門而去的洪鑫。
方思慎慣於寬厚守禮,人家這麽熱情致意,他下意識地就微笑回應:“啊,你好。”兩條腿也自動邁了過去。
走到近處,突然又有一個聲音傳來:“方老師好。”
循聲望去,更加意外,竟是梁若穀。他體形偏瘦,側身站在別人後麵,從外邊一點看不出來。
點頭招呼:“啊,你好。”
轉頭去看另外幾個學生,都不認識。其中兩個虎背熊腰,又高又壯,另兩個站得稍遠一步,環臂當胸,擺出的是時下年輕人最流行最酷的造型。
來不及多問,洪鑫的臉已經湊到跟前:“方老師,您不是叫我找您要前幾次落下的筆記?正好現在有空,我跟您去複印行嗎?”
方思慎想起之前他站的位置,忽然明白了:洪大少爺正在被人包圍。
腦子裏還沒想出該怎麽應對,口裏順著他的問題回答:“行是行,不過我正要去文獻館看個展覽……”
“那太好了,我還沒去過文獻館呢!不如先跟您一塊兒去看展覽,也增長些知識!”
方思慎第一個念頭是替那些隋唐寫本和宋版書叫屈,不由得皺皺眉:“是古籍展。”
“古籍展是吧,”單憑讀音,洪鑫拿不準“guji”是個什麽東西,隻好接道,“我對這個最有興趣了,您就帶我去吧,走吧走吧……”死乞白賴粘著方思慎往外走。那幾個男生都沒說話也沒動作,就這麽目送他二人走出包圍圈。快到胡同口,梁若穀冷不丁在後麵喊:“老師再見!”
方思慎一驚,回頭:“啊,再見!”
師生二人一路無言。方思慎知道自己被利用了,懶得和洪鑫搭腔。對於這群十幾歲少年的行事方式,心中也有些厭惡。進了文獻館,找到古籍展覽大廳,把洪大少爺徹底晾在一邊,自顧欣賞去了。
洪鑫不敢這麽快出去,怕周忻誠那夥人等在外邊堵自己。看見大廳角落裏放著多媒體機,便上去鼓搗打發時間。本以為能看個視頻打個遊戲,點了半天才發現全是展品說明,一頁文字裏起碼多半不認得,氣悶無比。四下裏望望,玻璃櫃中擺滿舊紙片和線裝書,看的人並不多,一個個屏息凝神,小心翼翼,整個大廳靜得連吸氣聲都清晰無比。
實在無聊,隻好看人玩。沒有美女,也沒有長相怪異特別的人,很自然地便去看唯一認識的那個。
方思慎低著頭,眼鏡往下滑,索性摘下來放書包裏。
洪鑫心想:“咦,原來方書呆戴眼鏡裝蛋。”
從頭看到腳,沒一件新樣行頭,心想:“書呆子真窮。”
方思慎欣賞完一列展櫃轉回來,洪鑫留意到他書包上的刺繡logo,居然是國際名牌,心想:“式樣太舊了,不知道哪裏撿來的破爛。”
站得腳脖子有點酸,直接就往地上坐,繼續研究。一個工作人員走過來,看看他身上校服,道:“同學,廳外有休息處,請不要坐在地上。”
洪鑫悻悻起身,方思慎正好走到這邊,瞅見他的狼狽樣,道:“既然來了,看看吧。”也不等他答話,轉身又瞧起了第二列。
洪鑫猶豫一下,還是跟過去。以為方思慎會給講解,誰知他竟像徹底忘了自己存在似的,魂都被那些玻璃櫃子裏的爛紙片勾走了。憋了許久,想出聲說點什麽,四周寧靜的氛圍竟似越來越沉重,壓得他不知如何開口。忽然瞥見一本巴掌大的藍皮線裝書,不禁好奇問道:“怎麽古時候就有這麽小的書?”
“有的。口袋書古已有之,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方思慎剛說到這,身後有人插話:“是不是科舉考試作弊用?”洪鑫與他同時回頭,大吃一驚,後麵冒出來的竟是梁若穀。
“你!你怎麽……會來這裏?”
梁若穀並不理他,隻對方思慎道:“我聽方老師說起才知道有這個展覽,跟您一起看最合適了。”
方思慎卻在回答他之前的問題:“科舉作弊小抄當然不乏口袋本,不過這個倒不是……”
洪鑫暗地咬牙跟在後頭。本來想著耗一會兒便悄悄出去看看情況,現在卻不敢輕舉妄動了。梁若穀明擺著是進來探看虛實的,周忻誠多半領著他的狗腿打手在外頭等自己呢!眼下這方書呆就是救命稻草,非緊緊抓住不可。
原來洪大少在老家河津作威作福慣了,初到京城地界,頗有點兒不知天高地厚。加上乍離父母,甫獲自由,家中老頭子的叮囑也拋到了九霄雲外。在學校不知收斂,終於踢中鐵板,得罪了傳說中的內政部某司長官之子周衙內。
今天梁若穀替周忻誠傳話,洪鑫本是識場麵懂進退的主兒,就想著借機和解。哪知對方完全沒把這位先富起來的暴發戶家二世祖放在眼裏,一心要修理出氣。洪大少練過幾下散手,等閑三兩人倒也不懼,奈何周衙內有備而來,帶著專門打手,洪鑫又不敢真正下狠手得罪他,隻得先躲過去再說。
熬啊熬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這一欣賞就是四個小時。前麵那倆看得興致盎然津津有味,直到工作人員下班催人還舍不得離開。可憐洪大少小腿發直腳跟生疼,幾乎一瘸一拐爬出中央國史文獻館的大門。
“方老師怎麽回去?”梁若穀問。
方思慎想了想,反問:“你怎麽回去?”
“我坐地鐵,這兒離承天門站近。”
方思慎又問洪鑫:“你呢?”
洪鑫要避開梁若穀,便說:“我坐公交。”
“正好,我也坐公交,一起走吧。”
梁若穀盯著方思慎看了看,忽道:“原來方老師不戴眼鏡。”說聲再見,走了。
方思慎今天已經是第三次聽他說“再見”了,竟沒由來覺得有點兒冷。
走到公車站,問洪鑫:“你坐哪趟車?”
不料洪鑫卻反問他:“你呢?”
“我其實坐地鐵。看你好像不太熟悉,所以……”
洪鑫沉默片刻,問:“你怕他們跟蹤我?”
“嗯,畢竟……”
洪鑫突然抬手攔下一輛出租:“我打車回去。”
坐進車裏的瞬間,想起什麽,又鑽出來,呲牙:“方老師,薛仁貴也是河津人。”說完這句,關上車門,絕塵而去。
他發現自己漸漸適應了學生與老師之間有規律的角色轉換,並且似乎慢慢開始渴望這種轉換。站在講台上與坐在講台下,感覺是截然不同的,相應的連帶整個人氣勢氣場也完全不一樣。要知道,當你腳踏講台背靠黑板,麵向學生說話時,便不得不竭盡全力把自己武裝起來。這種武裝,涉及外貌形象語言動作知識學問道德品質從裏到外多層次全方位,如履薄冰。也正因為如此,這份臨時教職令方思慎於頹靡中振作精神,全神貫注。
他跟高誠實一鍋泡麵吃出感情,說了不少真心實話,還一時衝動吐露個人隱私,第二天睡醒就後悔了。然而說出去的話覆水難收,徒留遺恨,又忍不住去想父親在“金帛”工程教授餐會上的言行,心中混亂且鬱悶。鬱悶到星期三,突然想起還沒備課,一頭紮進圖書館,又忙著上網搜索資料做演示圖,那些胡思亂想自然煙消雲散。到了周六早上,收拾停當,抖擻精神,背上帆布包,架起平光鏡,授課去也。
名單上“洪鑫”三個臃腫大字撲麵而來,不由得先往教室後排看了看,果然沒來。正準備從頭開始點名,兩個女生表情鄭重地站到講台前,小聲開口:“方老師。”
“什麽事?”
其中一個略加猶豫,道:“方老師,我們是來跟您說再見的。我倆瞞著爸媽選了文科,他們知道了,非要我們改理科……”
方思慎愣住了,下意識應道:“是麽……”
“我們都很喜歡這門課,可是,我媽特地來學校找老師,從今天開始,我倆改上實驗物理。以後……再也不能聽您講《太史公書》了。”
方思慎不知說什麽才好,最後道:“不能和父母再商量商量嗎?”
女孩們搖搖頭,紅著眼眶跟他道別。
方老師悵然若失,目送她們的背影消失在教室門口。隻聽前排的學生議論:“要不是我數學實在太爛,我爸也不許我學文。”“我也是哎。我爸就是文科生,我媽說他做了一輩子萬金油,一生氣就罵我沒出息,走我爸的老路,唉。”小男生故作老成,攤開雙手深深歎了口氣。
下課鈴剛響過,教務處劉老師就來了,進門先掃視一圈:“洪鑫又沒來?”
看他轉身要出去找人,方思慎忙問:“有兩個學生說轉理科了,跟您核實一下。”
劉老師看一眼名單:“沒錯,是她倆。”方思慎還想說什麽,對方揮揮手:“每年到了高三最後一學期都還有臨時變主意非要換文理的,沒什麽。”匆匆走了。
結果,直到上午的課全部結束,洪鑫也沒露麵。
方思慎作為外聘任課教師,隻管考勤,並不管“抓考勤”,倒不用擔責任。不過由該生這般表現,兼之上次短暫露麵留下的印象,庶幾可以想見是何等人物,接下來的分組研修和個人論文,隻怕屆時想手下留情亦無從留起。方思慎輕歎一口氣,麻煩。
看看收拾東西往外走的學生,抬頭問了句:“哪位同學和洪鑫同學比較熟?”
梁若穀正走到講台前,停下:“方老師,那個二世祖,花他爸錢來買畢業證的,您就別管了,浪費時間。”
幾個學生撇著嘴幫腔:“就是,老師,您不知道吧?他轉來才仨星期,遲到、曠課、不交作業、不做值日、還動手打人,表現特差!動不動就跟人顯擺他的‘蘭蒂’最新款,整個一暴發戶。”
梁若穀待同學們說完,照例很有禮貌地點點頭:“老師再見。”
方思慎呆在講台上。半晌,搖搖頭:後生可畏。
下午坐在宿舍翻看學生交上來的自願分組名單和選題方向,小孩們不知天高地厚地胡扯瞎掰,頗多胡鬧,亦不乏奇趣。唯獨那個立誌研究宮刑的叫做史同的男孩,為他吆喝呐喊的一大群,動真格的時候一個願意搭檔的都沒有。
《大夏宮刑濫觴考論》——“觴”字右上角缺了兩筆。如此雄渾霸氣的論文題目下麵,有五個斬釘截鐵的大字:“研究者:史同”。怎麽看怎麽喜感,方思慎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周日在圖書館。周一、周二、周三都在圖書館。周四接到院辦電話,通知他去填表。多問一句“什麽表”,對方已經“啪”一聲掛了電話。
國學院院辦和京師大學其他各院行政部門一樣,總有某位副院長夫人、主任夫人在職,為人率真,不假辭色。偶有學生辦事,若表現笨拙木訥,動輒嗬斥乃至咆哮。故國學院所有行政部門的女士被統稱為師太,即“失態”之謂也。例如學籍處的“何等師太”,黨務辦的“好不師太”,外事辦的“如此師太”,綜合處的“自覺師太”,院辦的“莫非師太”等等。
方思慎看看表,十一點差五分,立刻往外跑,怕去遲了挨訓,更怕師太們沒耐心多等,直接端飯盆上了食堂。
趕到院辦,果然是莫非師太經手,斜眼看他:“你就是方思慎?”
“我是方思慎。”
端詳片刻,冷著臉訓斥:“好好的學不用心上,瞎折騰!”扔過來一堆表格,“把個人信息填上,所有的方框都勾‘是’,最後簽字寫日期。”
方思慎拿起那疊表格翻翻,不下十來張:《博士生更換導師申請表》、《博士生更換導師初審表》、《博士生更換導師複審表》、《博士生更換導師審批表》、《博士生轉換研究方向申請表》、《博士生轉換選題項目初審表》、《博士生轉換選題項目複審表》、《博士生轉換選題項目審批表》……
反正看不明白,幹脆不看了,遵照師太吩咐挨個劃勾簽名,一邊小心翼翼問:“不知道院裏給我安排的新導師是哪位教授?”
“你個博士不識字啊?自己看!”
雖然不是第一次被這般搶白,方思慎還是臊紅了臉,低頭一頁頁一行行飛快掃視,終於在《博士生更換導師審批表》中間一欄找到姓名:華鼎鬆。
心中一驚。怎麽也猜不到院裏竟會把自己分給這位華教授。
抬頭看看莫非師太莫測高深陰沉如水的臉,再不敢多問,乖乖將一疊子官方表格遞交回去。
從院辦出來,順路往食堂吃飯,湊巧碰見高誠實,於是被招呼過去一起坐。
“高師兄。”
“嗯?”
“對不起,淩師兄。”
高誠實大為滿意,嘴裏塞滿拉條子,唏哩呼嚕紅油四濺:“下次,下次叫子虛兄,記住啊!”
拉了幾句家常,高誠實的表現直爽熱忱卻拿捏有度,好似上次聽到的八卦完全沒放在心上。方思慎惦記著換導師的事,心中忐忑,想來想去,也隻有麵前這位可以請教,忍不住直言谘詢。
“咦!把你分給了華大鼎?這可真是出人意料,福禍難知啊。”
“我聽說……華教授已經生病很久了。”
“沒錯。華大鼎雖然文史大拿,不過是個病秧子,一年十二個月倒有八個月住在療養院裏,本科大課都是研究生在替他上,好像已經連著幾年沒招博士了。”
華鼎鬆是京師大學國學院的名人,學術上成就斐然,於某些古文字專門史領域更是獨步一時。可惜神龍見首不見尾,像方思慎這樣的新進後輩,連麵都沒見過。
方思慎低頭嚼著飯菜,默默消化高誠實的話。按說更換導師的審批既已通過,理當執弟子之禮,上門請安問候,正式參拜師門才對。可是這位華教授如此遙遠而特別,想上門亦不得而入。他直覺這個詭異的機會與父親背後斡旋有關,潛意識裏便十分矛盾。一麵隱隱排斥,一麵暗暗較勁,打算吸取與前任導師相處的經驗教訓,力求有所改觀。
抬起頭:“淩師兄。”見高誠實咬著一排紅油拉條子衝自己眨眼,有若美髯關公,不由得笑了:“子虛兄,你知不知道……華教授住哪裏?”
高誠實被他一聲“子虛兄”叫出滿身仙風道骨,掐指算道:“以華大鼎的名聲,應當住小白樓才對,具體門牌不清楚。不過他十有八%九在外頭療養,多半不在家。回頭我替你問問看。”
“謝謝師兄。”
“小事一樁,謝什麽。”高誠實端起碗把紅通通的辣湯一口喝光,盯著方思慎不動。在他玲瓏剔透的雙眼裏,對麵這位滿臉都寫著“呆”字。稍微猶豫,還是沒抵住良心的召喚,放低聲音,慢慢道:“小方啊,照我看,院裏把你扔給華大鼎,怕是卻不過你父親的麵子。這有了麵子的事,難免丟了裏子,你以後恐怕隻能靠自己了。凡事自己想著,主動些,混畢業肯定是沒問題的,導師指導這塊兒……”
一個病秧子著名教授,充其量當個掛名導師。高誠實猛地想起方思慎家門,暗笑自己杞人憂天,住了嘴。對麵這位天分既高,兼有家學淵源,實在犯不上多管閑事。
“師兄,謝謝你。”方思慎真心實意表示感激。
“不客氣不客氣。”高誠實眨眨眼,看見對方滿臉“呆”字閃閃發光。
又到周六。
日子不知不覺進入十月,風中已有秋涼之意。
翻找長袖上衣的時候,方思慎發了一會兒呆。滿箱子衣服多數是父親從前買的,睹物思人,害得他分神考慮了一下要不要回家這個高難度問題。方篤之教授注重形象,品味高雅,實力雄厚,給兒子采購衣物無一不是精品。方思慎馬虎隨意,從來買什麽穿什麽。離家住校,自己基本沒添過裝備。虧得名牌貨質量好,幾年穿下來,舊是舊些,倒也不顯得太過寒酸。
早上忙亂,想家的愁緒很快消散。最近中央國史文獻館有個古籍展覽,打算上完課過去看看。文獻館位於甜水坊西三道,從國一高過去,正好順路。
課上到一大半,後門被人悄悄推開了。劉老師探頭示下意,將身後的洪鑫推進教室。方思慎看見門外還有一個人影,竟似教務主任親自上陣押送。門又被悄悄帶上,洪鑫一屁股坐下,趴桌上睡覺,倒也沒再故意弄出什麽響動。後排幾個學生雖然看見了,衝這架勢,都沒敢探聽議論。以至最後下課時,方老師向著教室後方說:“洪鑫同學,請你留一下”,許多學生大吃一驚,紛紛往後瞧去。
“幹嘛?”
半個多小時就下課了,洪鑫這一覺睡得很不過癮,再加上最近心情一直不爽,故而語氣頗為不善。倒是個把月京城生活沒白過,“幹嘛”兩個字帶著地道京腔,一個往下挫一個向上挑,把那股傲慢不屑味道傳達得神韻十足。
方思慎拿著考勤表走到他麵前,和顏悅色:“洪鑫同學,根據學校規定,選修課一學期累計缺勤超過30%,則視為未完成,自動取消考評資格。從第一次課到現在,你已經累計缺課10節,我想需要提醒……”
“砰!”後門猛地撞上門框又彈回來,牆皮灰震得直迷人眼。方思慎連退兩步,定神看時,洪鑫早已沒了人影。
有點生氣。可是麵對這種問題學生,方老師自認黔驢技窮,看看考勤表,心說你下次若還不來,以後幹脆都不必來了,轉身回講台收拾東西。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梁若穀拖長調子念完,衝方思慎揮手:“老師再見!”
方思慎感覺十分無力。問題學生固然沒轍,好學生又怎樣?趕上看老師笑話的時候,他們都是一樣一樣的啊。
從國一高後門拐出去,有一條“7”字形胡同,恰好通往甜水坊三道街。高校聯考前夕,方思慎偶然跟著胡以心走過一趟,此後便常常利用中午的空檔,從這條捷徑插出去,橫穿甜水坊,折上永昌大街,瞻仰禁宮外牆以及啟天門、承天門這些古建築。故地重遊,雖然多年沒走過,胡同深處大體格局卻沒什麽變化。
方思慎走到“7”字拐彎處,往前行了不過幾步,忽聽身後有人喊:“方老師!”停下來回身看時,原來拐角處往裏延伸出一小段,形成短短一截死胡同。盡頭有棵歪脖柳樹,兩側碼著附近人家的廢舊建材,擁擠髒亂,不留神根本看不出來。幾個國一高的學生正圍在那柳樹下,聲音就是從人堆裏傳出來的。
掃視一眼,沒看到熟悉的身影,何況自己本算不上正而八經的老師,誰會這麽殷勤打招呼?聽錯了吧……正疑惑間,那個聲音又傳出來:“方老師!方老師!”一個學生被圍在當中,正從樹枝底下伸出胳膊衝自己熱烈揮舞。仔細辨認,竟是不久前摔門而去的洪鑫。
方思慎慣於寬厚守禮,人家這麽熱情致意,他下意識地就微笑回應:“啊,你好。”兩條腿也自動邁了過去。
走到近處,突然又有一個聲音傳來:“方老師好。”
循聲望去,更加意外,竟是梁若穀。他體形偏瘦,側身站在別人後麵,從外邊一點看不出來。
點頭招呼:“啊,你好。”
轉頭去看另外幾個學生,都不認識。其中兩個虎背熊腰,又高又壯,另兩個站得稍遠一步,環臂當胸,擺出的是時下年輕人最流行最酷的造型。
來不及多問,洪鑫的臉已經湊到跟前:“方老師,您不是叫我找您要前幾次落下的筆記?正好現在有空,我跟您去複印行嗎?”
方思慎想起之前他站的位置,忽然明白了:洪大少爺正在被人包圍。
腦子裏還沒想出該怎麽應對,口裏順著他的問題回答:“行是行,不過我正要去文獻館看個展覽……”
“那太好了,我還沒去過文獻館呢!不如先跟您一塊兒去看展覽,也增長些知識!”
方思慎第一個念頭是替那些隋唐寫本和宋版書叫屈,不由得皺皺眉:“是古籍展。”
“古籍展是吧,”單憑讀音,洪鑫拿不準“guji”是個什麽東西,隻好接道,“我對這個最有興趣了,您就帶我去吧,走吧走吧……”死乞白賴粘著方思慎往外走。那幾個男生都沒說話也沒動作,就這麽目送他二人走出包圍圈。快到胡同口,梁若穀冷不丁在後麵喊:“老師再見!”
方思慎一驚,回頭:“啊,再見!”
師生二人一路無言。方思慎知道自己被利用了,懶得和洪鑫搭腔。對於這群十幾歲少年的行事方式,心中也有些厭惡。進了文獻館,找到古籍展覽大廳,把洪大少爺徹底晾在一邊,自顧欣賞去了。
洪鑫不敢這麽快出去,怕周忻誠那夥人等在外邊堵自己。看見大廳角落裏放著多媒體機,便上去鼓搗打發時間。本以為能看個視頻打個遊戲,點了半天才發現全是展品說明,一頁文字裏起碼多半不認得,氣悶無比。四下裏望望,玻璃櫃中擺滿舊紙片和線裝書,看的人並不多,一個個屏息凝神,小心翼翼,整個大廳靜得連吸氣聲都清晰無比。
實在無聊,隻好看人玩。沒有美女,也沒有長相怪異特別的人,很自然地便去看唯一認識的那個。
方思慎低著頭,眼鏡往下滑,索性摘下來放書包裏。
洪鑫心想:“咦,原來方書呆戴眼鏡裝蛋。”
從頭看到腳,沒一件新樣行頭,心想:“書呆子真窮。”
方思慎欣賞完一列展櫃轉回來,洪鑫留意到他書包上的刺繡logo,居然是國際名牌,心想:“式樣太舊了,不知道哪裏撿來的破爛。”
站得腳脖子有點酸,直接就往地上坐,繼續研究。一個工作人員走過來,看看他身上校服,道:“同學,廳外有休息處,請不要坐在地上。”
洪鑫悻悻起身,方思慎正好走到這邊,瞅見他的狼狽樣,道:“既然來了,看看吧。”也不等他答話,轉身又瞧起了第二列。
洪鑫猶豫一下,還是跟過去。以為方思慎會給講解,誰知他竟像徹底忘了自己存在似的,魂都被那些玻璃櫃子裏的爛紙片勾走了。憋了許久,想出聲說點什麽,四周寧靜的氛圍竟似越來越沉重,壓得他不知如何開口。忽然瞥見一本巴掌大的藍皮線裝書,不禁好奇問道:“怎麽古時候就有這麽小的書?”
“有的。口袋書古已有之,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方思慎剛說到這,身後有人插話:“是不是科舉考試作弊用?”洪鑫與他同時回頭,大吃一驚,後麵冒出來的竟是梁若穀。
“你!你怎麽……會來這裏?”
梁若穀並不理他,隻對方思慎道:“我聽方老師說起才知道有這個展覽,跟您一起看最合適了。”
方思慎卻在回答他之前的問題:“科舉作弊小抄當然不乏口袋本,不過這個倒不是……”
洪鑫暗地咬牙跟在後頭。本來想著耗一會兒便悄悄出去看看情況,現在卻不敢輕舉妄動了。梁若穀明擺著是進來探看虛實的,周忻誠多半領著他的狗腿打手在外頭等自己呢!眼下這方書呆就是救命稻草,非緊緊抓住不可。
原來洪大少在老家河津作威作福慣了,初到京城地界,頗有點兒不知天高地厚。加上乍離父母,甫獲自由,家中老頭子的叮囑也拋到了九霄雲外。在學校不知收斂,終於踢中鐵板,得罪了傳說中的內政部某司長官之子周衙內。
今天梁若穀替周忻誠傳話,洪鑫本是識場麵懂進退的主兒,就想著借機和解。哪知對方完全沒把這位先富起來的暴發戶家二世祖放在眼裏,一心要修理出氣。洪大少練過幾下散手,等閑三兩人倒也不懼,奈何周衙內有備而來,帶著專門打手,洪鑫又不敢真正下狠手得罪他,隻得先躲過去再說。
熬啊熬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這一欣賞就是四個小時。前麵那倆看得興致盎然津津有味,直到工作人員下班催人還舍不得離開。可憐洪大少小腿發直腳跟生疼,幾乎一瘸一拐爬出中央國史文獻館的大門。
“方老師怎麽回去?”梁若穀問。
方思慎想了想,反問:“你怎麽回去?”
“我坐地鐵,這兒離承天門站近。”
方思慎又問洪鑫:“你呢?”
洪鑫要避開梁若穀,便說:“我坐公交。”
“正好,我也坐公交,一起走吧。”
梁若穀盯著方思慎看了看,忽道:“原來方老師不戴眼鏡。”說聲再見,走了。
方思慎今天已經是第三次聽他說“再見”了,竟沒由來覺得有點兒冷。
走到公車站,問洪鑫:“你坐哪趟車?”
不料洪鑫卻反問他:“你呢?”
“我其實坐地鐵。看你好像不太熟悉,所以……”
洪鑫沉默片刻,問:“你怕他們跟蹤我?”
“嗯,畢竟……”
洪鑫突然抬手攔下一輛出租:“我打車回去。”
坐進車裏的瞬間,想起什麽,又鑽出來,呲牙:“方老師,薛仁貴也是河津人。”說完這句,關上車門,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