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李白此刻在星月之下。他方才辭別了許自正,陪伴李衍回到僦居驛所的庭廡之中,叔侄二人都默然無語,各有各的盤算李白想著紫荊樹下匆匆一麵的那個女子,那是吳指南彌留之際譫言囈語提及之人;一旦想到吳指南,他就滿懷踧踖,神魂不寧。
李衍赴京待詔,已經不能再耽延,可是此夕之晤,總讓他放心不下,尤其是許自正與李白一席晤對,雖然自午及夕,可是談得天南地北,不著邊際,不論是家國時政、風月文章,都十分款洽然而,卻簡直不像是議婚。
尤其是說到了歌詩,許自正流露出用意深密的興致。桃李園之會,他見識了麵前這年輕人的才分,會後卻也聽說了太多有關此子浮浪狹邪之行的傳聞。一個竟夕終朝流連於酒樓歌館的子弟,卻能夠受到司馬承禎和崔九那樣的賞識和推重,確乎引起了許自正難以言喻的好奇。他私忖半日,終於想到,要讓這年輕人逞其所能,複足以稍窺其胸懷器識,那就是讓他作詩。
“古來士大夫行吟,載憂載歌。”許自正刻意舒緩其語氣,像是一邊說、一邊想,極其慎重地說道,“汝遠遊雲夢,曆涉吳越,屐痕所過,必有心畫。某叨忝作主人,不知能否一聆雅誦?”
話說得很客氣,但用心坦率,就是要從李白的詩中一探其心誌性情,以“古來士大夫”相期相勉,也的確有揄揚李白身份的善意。李白當然不能拒絕。不過,倉促間並無宿構現成的佳句,許多隨口號歌、應景書寫的篇什早就在歌筵酒陣中交付了玉管紅唇,曲終飲罷,也就歸之於煙雲塵土,即使記得些字句,甚至還能流利地背誦,卻都是些輕豔綺靡之作,豈能戴得起“古士大夫”的冠冕呢?
情急間,隻能順著主人的語勢,從“雲夢”、“吳越”之詞想起了多年前在大匡山與月娘戲作的殘句。緊接在月娘的“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他的句子是:“越鳥從南來,胡雁亦北渡。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他也記得:相偕聯句之後未幾,他因為目睹趙蕤召喚奇禽異鳥,而有一種身在夢幻之中的虛無縹緲之感,於是補作了四個四言句:“神鷹夢澤,不顧鴟鳶。為君一擊,鵬摶九天。”
而今即席試才,也不無詠懷獻詩的風情,索性將這篇散碎的舊作轉來運用—畢竟他的前四句命意開闊,於許自正所期待的“古士大夫行吟”也略無差池。李白轉念至此,把心一橫,索性鑿去月娘的引句,逕從“越鳥”起興,用這四句開篇:
越鳥從南來,胡雁亦北渡。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
許自正聽到這裏,不由得歎息出聲:“強矯!強矯!”
一隻射向遠方的箭,所射的是茫茫無際的天空,挽弓之力越強、飛矢之程越遠,則中道無歸的悵惘就越濃重了。如此開門見山,挑露題旨,頗為險峭。一來是出之以五七言兼用的雜言體,雖謂近於古樂府風調,容易喚起質樸剛健的感會,可是在時人耳中此體句中聲調散慢,平仄淩亂,抑揚無節,欠缺嚴謹的約束。二來這箭一開篇便迷失、隕落,看似無以為繼;那麽,該如何扭轉那由“越鳥”、“胡雁”所鋪張揚厲的宏大局麵呢?
李白總是能逆折思路,攖鋒而出。從體製言之,他更加大膽地吟出一對九言之聯;從意旨言之,他拋開了墜落無蹤之箭,念念於趙蕤從迢遙天地間召喚而來的群鳥。是的!他掉轉神思,卻說那沒有被箭射中的鳥—這讓許自正無比驚喜而震撼著了:
敢當飛髇者、雕鸇之屬,蓬萊以外來、指揮西去。
無視屬越屬胡,也不分南來北渡,強矢臨身而毫不在意的獨行之鳥,就像從雲夢、廣陵漫遊而西入安州的詩人,飄然而至。許自正連連頷首,忽而覺得不該忘形,趕緊作勢整理衣衫,讓一旁的李衍看在眼中,不覺失笑。李白略無瞻顧,振衣拂袖,接著吟道
渤海其東幾萬裏,載山之壑惟無底。方壺一呼鴝雀空,瞻彼昆侖雲間耳。
詩到中段,堅蒼陡削,換用上聲韻字,略調聲調,以近律為行腔結構,而不全宗規格。所狀述的,則是從極高遠處睥睨世間景物,乍讀之似鳥瞰,深味之則來自世外天眼。許自正不禁脫口而笑,跟著吟讚道:“‘載山之壑惟無底’,不言山之高,而言壑之深,此語識見,更出魏武短歌之上啊!”
李白神情舒緩,昂視無極,對許自正的稱賞若罔聞焉,繼續誦出早已作成的終章:
神鷹夢澤,不顧鴟鳶。為君一擊,鵬摶九天。
“莫怪!”許自正不住地撫掌捋須,著實難掩亢激之情,道,“莫怪司馬道君謂汝‘奇哉人也’,崔監則許汝為國士。此等文華意旨,域中無人堪與倫對!”
便是從此而說起了和他們各自與上清派道者的交際。許自正與李白就像是暌違多年、平輩論交的故友,從術數到養生,從經書到丹藥,每有所見,皆深相投契。尤其是說到辟穀之道,許自正甚至起身向李白一拱手,道:“某平生所見,略不及此,承教、承教!”這就甚至有些不顧體麵了。
李白之於道者辟穀,的確有不同尋常的看法,連李衍都瞠然自失,不能應對。許自正數十年宦海沉浮,自料默觀世事,頗有通人之明,論及辟穀一事,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話題是從前度司馬承禎一行人過訪安州而說起的,彼時丹丘子對許自正提起李白,賣弄玄虛,說了句:“道君所奇之人,隻今合在楚山裏。”許自正還以為說的是采藥者;這便以合藥、服氣為話柄,滔滔不絕地議論起上清派獨樹一幟的妙法,又是鬆子、白朮,又是伏苓、靈芝顯而易見地,許氏對於司馬承禎的歎服,多少還是與延年益壽的具體實踐有關。
李白聽完了他的一席讜論之後,居然笑道:“龜息少食,餌藥煉氣,此一夫之功,猶未及於萬姓。至若以辟穀安天下者,天師另有卓見,當道未必苟同。”
許自正愣了愣,忍不住攀問道:“願聞、願聞。”
“《禮》不雲乎:‘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李白應聲道,“若穀食者寡,而耕稼者眾財用不亦足矣?”
這是個淺顯的道理,許自正微一點頭,道了聲:“然。”
李白沒有接著說下去,他星眸閃爍,劍眉昂揚,等待著許自正說下去。他知道:一旦深思,必有疑慮。
果不其然,許自正忽而又搖手道:“非也!非也!設若食之者寡,則何所為而事耕稼?”
“然!”李白這才接著笑說,“若無耕稼,則國人一空!”
道者辟穀,到大唐立國之時,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從淺近的方麵來說,稻麥菽稷、魚肉菜蔬之物,各具天機生理,不入口腹豈得養人?而天機生理,也會須借著飲食而周流,才能使陰陽勾和魂形統攝,以臻長生。
早年天師道建齋醮、授符籙、守齋戒,尚無戒食的手段。魏晉以來十傳而漸興的上清派道者卻對於辟穀有一種更加強烈的信仰,以存思、誦經和服氣從事修行、追求長生,以至於成仙,就提出了一套逆轉的論理,他們認為食物—尤其是穀食—於充實肉身之餘,也阻滯了人生境界的飛升。此處的飛升不但是個比擬之詞,還是具體描述之語:若能經由養氣餌藥之修行,以代穀食,則非但可以延生長壽,還能像傳說中的無數神仙一般,蟬蛻軀殼,直上青冥。
因此,上清派以為人平常所進的飲食,正是拖遝、滯塞升仙之途的餘物。這些道者毋寧相信:減食、甚至不食五穀雜糧,而“漱芝麻,含靈芝,潤鬆脂,咀鬆子”,這是一種更直接的“化道於天地,得機於自然”的手段。上清派的宗師弟子們一代又一代在深山幽穀之間采集“天生所有”,不隻是生命看似“有期有限”的草木植栽,進而轉向了地黃、水晶、雲母、石髓、丹砂、黃金、白銀等等礦石。因為從外觀與質料上看,此類礦石更堅硬頑強,仿如不朽,服食此類,得其物性,人亦隨之而頑健。根據越鋪衍越神奇的傳說所示,更高境界的道者非徒五穀不入口腹,就連草、藥、丹砂都不沾唇,但需吸風飲露、吐納日精月華,亦可以為神仙。
自從許宛洗淨鉛華、絕意婚姻,沉迷於煉藥之後,身為父親的許自正有些感傷,也有些欣慰,不免時加垂問,因而也萌生了興味。畢竟,家世空垂其高堂,功名半墮於冷遇,要想重振祖輩許紹、父輩許圉師的聲勢,堪稱絕望了。再有什麽經略之心,也隻能營繕田產,保守家資,餘生所圖,不過就是安恬閑適,益壽延年。他時而與各方道者交際往來,隻要風聞某術士知機識微,感格天地,或是能通醫理方技,哪怕隻是曉測風雨,打聽得其人在相鄰郡縣,無論荊、襄、鄂、漢,甚至遠在汝海,都要延請到府中,殷勤問訊。若是關於養生通神之術,縱使隻字片語,也務必要求索鑽研。
他知道:道者辟穀,一來有其修持自好,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意念,二來也有借升仙永壽之目,以廣招徠的目的。裏巷間多少傳奇,說的不都是凡人學道,偶得仙緣,因而蛻化軀殼,拋擲名利斬絕情親,白日飛升呢?
但是李白的“若無耕稼,則國人一空”之語,竟是他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不外一念之轉,說來也沒有太過深邃的思理,就是說人人學道,像神仙故事中的人物一樣,以石髓、鬆針、苔衣、溪泉為飲食,日後功成大化,杳然仙去,靡有孑遺。那麽,還需要耕稼稻粱、育植蠶桑嗎?舍此而無所事事,則稅賦成空,傜役無著又豈是天子所能容忍坐視?
那麽,當今聖人屢屢召見司馬承禎,既披衣受符籙而稱弟子複指地築宮觀以安師尊,其敬仰禮拜,前代所未曾有。倘若上清道者所欲弘揚之事,終不免撼搖國本,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麽?許自正雖不以為事態果爾致此,卻依舊不明白聖朝之優容,所為何來?而自己多年來問道訪術,何異禍國?被李白這麽一說,他有些惝恍迷離了。
孰料,李白還有反一麵的立論。
“然而—天下固不能無耕稼,亦不能無神仙。”李白道,“葛洪《神仙傳》中,得道而成仙者,不過百有餘人。爰古洎今,普天下之王侯將相黎庶商奴之不能成仙者,其數何啻億兆京垓?試問《神仙傳》果欲人信神仙可期乎?或乃勸人不信神仙之可期乎?”
“服食煉氣,其行苦,其道微,所事者寡,故少成。”
“許由、巢父服箕山石流黃丹而得道;商山四皓服九如散、餌漆料並丹砂而得道;離婁公服竹汁而得道;商丘公服桃枝膠脂而成仙;洛下公服赤鳥夜光脂而成仙—此片言所記,未足為後世法姑不論—”李白一口氣說到此處,話鋒一轉,聲轉昂揚,道,“然則世稱彭祖若何?彭祖,帝顓頊之玄孫,至殷末七百六十歲,而容顏猶少壯而鮮麗,善補養導引之術,服水桂、雲母粉、麋鹿角,日夕閉氣內息、磨搦身體、拭唇咽唾,其氣常行於體中,起乎口鼻,達十指之末—”
“彭祖自是得道者。”許自正道。
“是得道之尤者!”李白道,“然彭祖喪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自謂:數遭憂患,元和折傷,肌膚不澤,氣血焦枯,仍不可以登仙。”
一旁向未開口的李衍這時也來了精神,道:“故神仙之說,竟乃是諷人不必求神仙了?”
“然,亦不盡然。”李白轉向許自正道,“使君請思魏伯陽事則明矣!”
魏伯陽的生平事跡也在《神仙傳》中,是家喻戶曉的典實。
道教丹鼎派開山之作《周易參同契》的作者魏伯陽,東漢會稽上虞人,號雲牙子。“參同”,即“三同”,將《周易》、《老子》與丹藥之道三者匯於一爐而冶之,主旨即是選藥煉丹、養生延命。以魏伯陽為主角的神仙故事,其最著者,就是說他帶著三個弟子和一頭白犬赴山中采藥,煉製神丹。由於魏伯陽已知弟子居心不虔,遂為試探,刻意用一種“轉數未足,合和未至,服之暫死”的丹藥喂了白犬,白犬食之即死。
魏伯陽便問弟子:“作丹唯恐不成,丹既成,而犬食之即死,恐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複如犬,為之奈何?”弟子轉而問師傅:“先生當服之否?”魏伯陽說得瀟灑:“吾背違世俗,委家入山,不得仙道,亦不複歸,死之與生,吾當服之耳。”說著便服食了,而一俟服食,也就死了。
三弟子中的一個當下就說:“吾師,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將無有意焉?”說著也服了丹,又死了。剩下的兩個弟子相顧怏怏商量著:服丹本為求長生,今服而死,焉用此為?不服而生,自可數十年在世間活也。這兩個但求活命的弟子出了山,還想著為師傅及死去的道侶備辦棺木。就在他們離去之後,魏伯陽一躍而起給那已死的白犬和弟子服食了別樣的丹藥,不但都活了過來,還都成了仙。故事的結局就像其他無數的神仙故事:苟活不肯服丹的弟子畢竟欠缺仙緣,懊恨不已。
許自正反複將魏伯陽一生所事翻想一遍,仍不明所以,道:“賢郎以魏伯陽事大有徑庭,不近人情耶?”
李白欠身道:“服藥暫死,亦死也;既死而複生,魏伯陽偕弟子及犬一去不歸,其情不亦死耶?古來說神仙者,何啻魏伯陽一人爾耳?其所謂:‘背違世俗,委家入山,不得仙道,亦不複歸’十六字恰是齊死生而仙者也。”
說著,他起身向許自正一揖,接著說道:“使君恕某直言:辟穀還丹能添壽命,殆非神仙之道,故李少君之徒董仲,延命八十春秋;仲之子道生,壽三百七十;其餘卓元成、張子仁、吳士耳之徒或三百歲、或五百歲,至死不病、不傴、不皺麵、不落齒而已,卻更不是仙!”
李衍仍是滿麵狐疑,道:“然則如何是神仙?”
“一去不歸者是。”
“一去不歸,非死耶?”
“其情若是。”李白收斂起先前高亢激昂的神情,反而略顯沉鬱道,“神仙之跡,反複申說,不外視死如歸耳!故河上公授漢文帝素書二卷,即失其所在;衛叔卿不甘為漢武之臣,乘浮雲、駕白鹿而來,複以武帝無禮而去,未嚐還家;王方平暫歸家,而恒往來於昆侖、羅浮、括蒼三山;吳之葛玄服芝餌朮,從仙人左慈受《九丹金液仙經》,能分身絕穀、連年不饑—然,若永不歸諸人世,則何如?”
許自正脫口而出,連自己都有些意外:“直是死耳!”
那的確是葛玄身上的另一則傳奇。有人欲強邀葛玄而行,他並不想去,勉為其難,隨行數百步,忽然叫喊腹痛,乍然臥地,須臾便死。撥弄他的頭顱,頭顱即斷;搖晃他的四肢,四肢亦斷,接著更臭爛蟲生,不堪接近。那主人稍稍走向前探看一眼,葛玄連屍身都不見了。
至於日後葛玄的了局,其情幾乎與所有的神仙一樣:“臥而氣絕,顏色不變;弟子燒香,守之三日三夜。夜半,忽大風起,發屋折木,聲響如雷,燭滅良久。風止燃燭,失玄所在—但見委衣床上,帶無解者。”更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問起鄰人,鄰人並不知道前夜有毀屋拔木的大風;風,隻在一宅之內。而葛玄之兩度棄離人間而去,亦吻合於李白所謂的一去不歸、甚至視死如歸了。
李衍沒有料到,李白言神仙,舉證紛紜,又自出機杼,不與俗同。這倒讓他隱隱然不安了起來。畢竟許家是安陸高門,許自正是故相之子,而今說起這些得道成仙者,似乎都與當道帝王扞格不入。更何況,原本言及上清派老道君,兩造皆有親切的因緣,可是一旦深論起神仙,卻顯得有些話不投機了。他想讓談鋒緩和下來,隻好重拾前議,微笑地排遣著:“古來神仙不歸,既雲不過百數,其餘如彭祖、董仲、卓元成等永壽而非仙者,亦不過數人、十數人,安可謂辟穀之道,能使耕稼不行,而國人一空?太白此論過激、此論過激了!”
“古昔有丹谿皇初平其人,年十五,隨一無名道士至金華山牧羊,能使羊變為石,複使石變為羊,統有數萬頭之眾。無何,初平傳術於兄皇初起,初起便棄其家、拋其妻子、就其兄弟,常服鬆脂、茯苓,至五千日,能坐存而立亡,立見而行消;盤桓於日中身下無影。日後初起、初平相偕還鄉裏,諸親族死亡略盡,乃複去而不知所終。初平改名赤鬆子,初起改名魯班,故實有雲:兄弟再傳服此藥而得仙者,亦有數十人。”李白說著,屈指作計數狀,道“今上清派道者,雲遊天下以千計,每人傳數十弟子,弟子複傳數十弟子,三傳、五傳而下,人人服餌辟穀,不事農桑;苟若不欲見人則化為石,則何如?”
許自正朝西北長安方向一拱手,道:“聖人遍視周聽,精思遠慮豈能不見?司馬道君道心唯微,深識詳瞻,又何至於以術禍國?”
“使君固明此理,便知老道君之德,不在辟穀;而帝王之圖亦非神仙。”李白平靜地反詰道,“天下之至道,乃在道不道、德不德神仙與不神仙之間。請君傾耳,為稟白石生行跡可乎?”
白石生比彭祖還要老上一千餘年,至彭祖在世之時,他已經兩千多歲了。師事古大仙中黃丈人,所學所行,以男女交接之道與服食金液之藥為本。《神仙傳》謂:“初,患家貧身賤,不能得藥乃養豬牧羊十數年,約衣節用,致貨萬金,乃買藥服之。”
李白說到此,看了一眼李衍。他知道:這位叔叔向不樂意人提其行商坐賈、貨販市利之類的事,無論與己有關無關,隻消談到買賣,就像揭發了他身家微賤的底細,總要半晌不自在。而李白卻仍朗聲敞懷地說下去:
“既通藥理,乃得藥性。白石生脫卻了貿易之身,常以引石散投白石之中,煮熟成泥,似芋,便以白石為糧;又傍白石山而居,故時人皆號曰:‘白石生’。白石生既不忌食肉,也素好飲酒,更不避穀糧。一日能行三四百裏,視其顏色,如三十許人。時好沐浴清齋,焚香祝禱如常人,讀《仙經》、《太素》。一日彭祖見之,問彼:‘何以不服藥升天乎?’白石生答道:‘天上無複能樂於此間耶?但莫能使老死耳。天上多有至尊,相奉事,更苦人間耳!’”
葛洪在《抱樸子內篇·對俗》中,特別為這種連仙籍、仙名都不願意據有的“仙中之隱”作注雲:“仙人或升天,或住地,要於俱長生住留,各從其所好也。”不過,《白石生》畢竟是連列仙世界也作了一番徹底的嘲諷。說起“天上多有至尊,相奉事,更苦人間耳”,大約是深愛其中諷謔。李白禁不住連說了兩遍,說罷怡然而笑。
許自正既嘉賞李白才辯,卻又微憾其鋒芒,尷尬地賠著笑,無奈開門見山道:“聆賢郎之言,似無‘奉事至尊’之誌耶?”
這就不乏帶著幾分溫和的指責了。李衍聞之而驚心,而主人翁問的是李白,他不能代為掩飾,隻能在一旁暗自心焦。
李白看來卻應付裕如,徐徐答道:“至若白石生之故實,所措意者三。自其家業言之,交易往來之人,疏通有無,市易錢穀,即道機流轉;此其一。自其術業言之,止房中術與金丹藥二者耳,故能陰陽合和,物性寖假,即道體遷化;此其二。穀食、酒食、肉食,皆無必無不必、無可無不可,隨遇而安,即道法自然;此其三。熟視此三者,當不昧:自然是道,而至尊在焉—吾其灑然於江湖!”
許自正確實為李白忽正忽反、一操一縱的辯辭所折倒,可是心有未解之惑,仍不肯甘休,於是思忖片刻,看似亂以他語,實則切身一問,說得更坦白了:“斯人也,苟有神仙之才,可以為大夫之用乎?”
雖然指稱的是“斯人”,問的卻隻能是李白—你,有發憤於功名之想嗎?
“人間出處,何止一仕一隱二途耳?上下求索,又何止一儒一道二家耳?”李白渾不在意,神閑氣定地答道,“白敬稟使君:神仙之道夥矣!另有臨淄馬鳴生,年少時為縣小吏,後因道士學醫理並隨師周遊天下。此三事,俱不在功名路上,自今觀之,唯周旋於士庶之間。馬鳴生初不樂升天,服半劑還丹金液之藥,而為地仙常居之所在,不過三年,輒易地而處,如此輾轉遊九州,逼五百年更無事功,日久大丹自成,亦白日升天而去。斯人矣,與夫宣父仲尼之見棄於魯,不得誌於周,厄於陳、蔡,而為東西南北之人豈有異哉?”
“東西南北之人”,這是《禮記·檀弓上》裏的一句。當時孔子得到機會把父母親合葬於防地,加高墓土,堆垛了足足四尺高卻不幸遇到大雨而崩塌。在築墓時,孔子明明知道“古也墓而不墳”加高墓上封土其實是僭越禮製的,然而卻由於一身四處奔波,流離無定所,不能不為墓地作些容易辨識的記號,孔子是這麽說的:“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
李白用此,顯有深意—他知道許自正對於自己的家世、前途有著無法掩藏的疑慮,索性借著說馬鳴生而比合於孔子,又借著說孔子而轉喻於己身。
“白也雖不才,敢不效宣父於千載以下乎?”李白道,“白仗劍去國,久曆塵雨;每過一處,便自問:此地尚能來不?每遇一人更自問:此人尚能會不?於今兩度春秋,但覺日日送別而已矣。此生略以送行留別為事,斯亦足矣!”
李衍心一涼,暗下驚忖:此子口中的神仙一去、去不複顧之語並非清談,竟是他浪跡天涯,日日與山川人物乍會又長別的體會。然則,還談什麽婚姻呢?
李衍赴京待詔,已經不能再耽延,可是此夕之晤,總讓他放心不下,尤其是許自正與李白一席晤對,雖然自午及夕,可是談得天南地北,不著邊際,不論是家國時政、風月文章,都十分款洽然而,卻簡直不像是議婚。
尤其是說到了歌詩,許自正流露出用意深密的興致。桃李園之會,他見識了麵前這年輕人的才分,會後卻也聽說了太多有關此子浮浪狹邪之行的傳聞。一個竟夕終朝流連於酒樓歌館的子弟,卻能夠受到司馬承禎和崔九那樣的賞識和推重,確乎引起了許自正難以言喻的好奇。他私忖半日,終於想到,要讓這年輕人逞其所能,複足以稍窺其胸懷器識,那就是讓他作詩。
“古來士大夫行吟,載憂載歌。”許自正刻意舒緩其語氣,像是一邊說、一邊想,極其慎重地說道,“汝遠遊雲夢,曆涉吳越,屐痕所過,必有心畫。某叨忝作主人,不知能否一聆雅誦?”
話說得很客氣,但用心坦率,就是要從李白的詩中一探其心誌性情,以“古來士大夫”相期相勉,也的確有揄揚李白身份的善意。李白當然不能拒絕。不過,倉促間並無宿構現成的佳句,許多隨口號歌、應景書寫的篇什早就在歌筵酒陣中交付了玉管紅唇,曲終飲罷,也就歸之於煙雲塵土,即使記得些字句,甚至還能流利地背誦,卻都是些輕豔綺靡之作,豈能戴得起“古士大夫”的冠冕呢?
情急間,隻能順著主人的語勢,從“雲夢”、“吳越”之詞想起了多年前在大匡山與月娘戲作的殘句。緊接在月娘的“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他的句子是:“越鳥從南來,胡雁亦北渡。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他也記得:相偕聯句之後未幾,他因為目睹趙蕤召喚奇禽異鳥,而有一種身在夢幻之中的虛無縹緲之感,於是補作了四個四言句:“神鷹夢澤,不顧鴟鳶。為君一擊,鵬摶九天。”
而今即席試才,也不無詠懷獻詩的風情,索性將這篇散碎的舊作轉來運用—畢竟他的前四句命意開闊,於許自正所期待的“古士大夫行吟”也略無差池。李白轉念至此,把心一橫,索性鑿去月娘的引句,逕從“越鳥”起興,用這四句開篇:
越鳥從南來,胡雁亦北渡。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
許自正聽到這裏,不由得歎息出聲:“強矯!強矯!”
一隻射向遠方的箭,所射的是茫茫無際的天空,挽弓之力越強、飛矢之程越遠,則中道無歸的悵惘就越濃重了。如此開門見山,挑露題旨,頗為險峭。一來是出之以五七言兼用的雜言體,雖謂近於古樂府風調,容易喚起質樸剛健的感會,可是在時人耳中此體句中聲調散慢,平仄淩亂,抑揚無節,欠缺嚴謹的約束。二來這箭一開篇便迷失、隕落,看似無以為繼;那麽,該如何扭轉那由“越鳥”、“胡雁”所鋪張揚厲的宏大局麵呢?
李白總是能逆折思路,攖鋒而出。從體製言之,他更加大膽地吟出一對九言之聯;從意旨言之,他拋開了墜落無蹤之箭,念念於趙蕤從迢遙天地間召喚而來的群鳥。是的!他掉轉神思,卻說那沒有被箭射中的鳥—這讓許自正無比驚喜而震撼著了:
敢當飛髇者、雕鸇之屬,蓬萊以外來、指揮西去。
無視屬越屬胡,也不分南來北渡,強矢臨身而毫不在意的獨行之鳥,就像從雲夢、廣陵漫遊而西入安州的詩人,飄然而至。許自正連連頷首,忽而覺得不該忘形,趕緊作勢整理衣衫,讓一旁的李衍看在眼中,不覺失笑。李白略無瞻顧,振衣拂袖,接著吟道
渤海其東幾萬裏,載山之壑惟無底。方壺一呼鴝雀空,瞻彼昆侖雲間耳。
詩到中段,堅蒼陡削,換用上聲韻字,略調聲調,以近律為行腔結構,而不全宗規格。所狀述的,則是從極高遠處睥睨世間景物,乍讀之似鳥瞰,深味之則來自世外天眼。許自正不禁脫口而笑,跟著吟讚道:“‘載山之壑惟無底’,不言山之高,而言壑之深,此語識見,更出魏武短歌之上啊!”
李白神情舒緩,昂視無極,對許自正的稱賞若罔聞焉,繼續誦出早已作成的終章:
神鷹夢澤,不顧鴟鳶。為君一擊,鵬摶九天。
“莫怪!”許自正不住地撫掌捋須,著實難掩亢激之情,道,“莫怪司馬道君謂汝‘奇哉人也’,崔監則許汝為國士。此等文華意旨,域中無人堪與倫對!”
便是從此而說起了和他們各自與上清派道者的交際。許自正與李白就像是暌違多年、平輩論交的故友,從術數到養生,從經書到丹藥,每有所見,皆深相投契。尤其是說到辟穀之道,許自正甚至起身向李白一拱手,道:“某平生所見,略不及此,承教、承教!”這就甚至有些不顧體麵了。
李白之於道者辟穀,的確有不同尋常的看法,連李衍都瞠然自失,不能應對。許自正數十年宦海沉浮,自料默觀世事,頗有通人之明,論及辟穀一事,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話題是從前度司馬承禎一行人過訪安州而說起的,彼時丹丘子對許自正提起李白,賣弄玄虛,說了句:“道君所奇之人,隻今合在楚山裏。”許自正還以為說的是采藥者;這便以合藥、服氣為話柄,滔滔不絕地議論起上清派獨樹一幟的妙法,又是鬆子、白朮,又是伏苓、靈芝顯而易見地,許氏對於司馬承禎的歎服,多少還是與延年益壽的具體實踐有關。
李白聽完了他的一席讜論之後,居然笑道:“龜息少食,餌藥煉氣,此一夫之功,猶未及於萬姓。至若以辟穀安天下者,天師另有卓見,當道未必苟同。”
許自正愣了愣,忍不住攀問道:“願聞、願聞。”
“《禮》不雲乎:‘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李白應聲道,“若穀食者寡,而耕稼者眾財用不亦足矣?”
這是個淺顯的道理,許自正微一點頭,道了聲:“然。”
李白沒有接著說下去,他星眸閃爍,劍眉昂揚,等待著許自正說下去。他知道:一旦深思,必有疑慮。
果不其然,許自正忽而又搖手道:“非也!非也!設若食之者寡,則何所為而事耕稼?”
“然!”李白這才接著笑說,“若無耕稼,則國人一空!”
道者辟穀,到大唐立國之時,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從淺近的方麵來說,稻麥菽稷、魚肉菜蔬之物,各具天機生理,不入口腹豈得養人?而天機生理,也會須借著飲食而周流,才能使陰陽勾和魂形統攝,以臻長生。
早年天師道建齋醮、授符籙、守齋戒,尚無戒食的手段。魏晉以來十傳而漸興的上清派道者卻對於辟穀有一種更加強烈的信仰,以存思、誦經和服氣從事修行、追求長生,以至於成仙,就提出了一套逆轉的論理,他們認為食物—尤其是穀食—於充實肉身之餘,也阻滯了人生境界的飛升。此處的飛升不但是個比擬之詞,還是具體描述之語:若能經由養氣餌藥之修行,以代穀食,則非但可以延生長壽,還能像傳說中的無數神仙一般,蟬蛻軀殼,直上青冥。
因此,上清派以為人平常所進的飲食,正是拖遝、滯塞升仙之途的餘物。這些道者毋寧相信:減食、甚至不食五穀雜糧,而“漱芝麻,含靈芝,潤鬆脂,咀鬆子”,這是一種更直接的“化道於天地,得機於自然”的手段。上清派的宗師弟子們一代又一代在深山幽穀之間采集“天生所有”,不隻是生命看似“有期有限”的草木植栽,進而轉向了地黃、水晶、雲母、石髓、丹砂、黃金、白銀等等礦石。因為從外觀與質料上看,此類礦石更堅硬頑強,仿如不朽,服食此類,得其物性,人亦隨之而頑健。根據越鋪衍越神奇的傳說所示,更高境界的道者非徒五穀不入口腹,就連草、藥、丹砂都不沾唇,但需吸風飲露、吐納日精月華,亦可以為神仙。
自從許宛洗淨鉛華、絕意婚姻,沉迷於煉藥之後,身為父親的許自正有些感傷,也有些欣慰,不免時加垂問,因而也萌生了興味。畢竟,家世空垂其高堂,功名半墮於冷遇,要想重振祖輩許紹、父輩許圉師的聲勢,堪稱絕望了。再有什麽經略之心,也隻能營繕田產,保守家資,餘生所圖,不過就是安恬閑適,益壽延年。他時而與各方道者交際往來,隻要風聞某術士知機識微,感格天地,或是能通醫理方技,哪怕隻是曉測風雨,打聽得其人在相鄰郡縣,無論荊、襄、鄂、漢,甚至遠在汝海,都要延請到府中,殷勤問訊。若是關於養生通神之術,縱使隻字片語,也務必要求索鑽研。
他知道:道者辟穀,一來有其修持自好,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意念,二來也有借升仙永壽之目,以廣招徠的目的。裏巷間多少傳奇,說的不都是凡人學道,偶得仙緣,因而蛻化軀殼,拋擲名利斬絕情親,白日飛升呢?
但是李白的“若無耕稼,則國人一空”之語,竟是他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不外一念之轉,說來也沒有太過深邃的思理,就是說人人學道,像神仙故事中的人物一樣,以石髓、鬆針、苔衣、溪泉為飲食,日後功成大化,杳然仙去,靡有孑遺。那麽,還需要耕稼稻粱、育植蠶桑嗎?舍此而無所事事,則稅賦成空,傜役無著又豈是天子所能容忍坐視?
那麽,當今聖人屢屢召見司馬承禎,既披衣受符籙而稱弟子複指地築宮觀以安師尊,其敬仰禮拜,前代所未曾有。倘若上清道者所欲弘揚之事,終不免撼搖國本,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麽?許自正雖不以為事態果爾致此,卻依舊不明白聖朝之優容,所為何來?而自己多年來問道訪術,何異禍國?被李白這麽一說,他有些惝恍迷離了。
孰料,李白還有反一麵的立論。
“然而—天下固不能無耕稼,亦不能無神仙。”李白道,“葛洪《神仙傳》中,得道而成仙者,不過百有餘人。爰古洎今,普天下之王侯將相黎庶商奴之不能成仙者,其數何啻億兆京垓?試問《神仙傳》果欲人信神仙可期乎?或乃勸人不信神仙之可期乎?”
“服食煉氣,其行苦,其道微,所事者寡,故少成。”
“許由、巢父服箕山石流黃丹而得道;商山四皓服九如散、餌漆料並丹砂而得道;離婁公服竹汁而得道;商丘公服桃枝膠脂而成仙;洛下公服赤鳥夜光脂而成仙—此片言所記,未足為後世法姑不論—”李白一口氣說到此處,話鋒一轉,聲轉昂揚,道,“然則世稱彭祖若何?彭祖,帝顓頊之玄孫,至殷末七百六十歲,而容顏猶少壯而鮮麗,善補養導引之術,服水桂、雲母粉、麋鹿角,日夕閉氣內息、磨搦身體、拭唇咽唾,其氣常行於體中,起乎口鼻,達十指之末—”
“彭祖自是得道者。”許自正道。
“是得道之尤者!”李白道,“然彭祖喪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自謂:數遭憂患,元和折傷,肌膚不澤,氣血焦枯,仍不可以登仙。”
一旁向未開口的李衍這時也來了精神,道:“故神仙之說,竟乃是諷人不必求神仙了?”
“然,亦不盡然。”李白轉向許自正道,“使君請思魏伯陽事則明矣!”
魏伯陽的生平事跡也在《神仙傳》中,是家喻戶曉的典實。
道教丹鼎派開山之作《周易參同契》的作者魏伯陽,東漢會稽上虞人,號雲牙子。“參同”,即“三同”,將《周易》、《老子》與丹藥之道三者匯於一爐而冶之,主旨即是選藥煉丹、養生延命。以魏伯陽為主角的神仙故事,其最著者,就是說他帶著三個弟子和一頭白犬赴山中采藥,煉製神丹。由於魏伯陽已知弟子居心不虔,遂為試探,刻意用一種“轉數未足,合和未至,服之暫死”的丹藥喂了白犬,白犬食之即死。
魏伯陽便問弟子:“作丹唯恐不成,丹既成,而犬食之即死,恐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複如犬,為之奈何?”弟子轉而問師傅:“先生當服之否?”魏伯陽說得瀟灑:“吾背違世俗,委家入山,不得仙道,亦不複歸,死之與生,吾當服之耳。”說著便服食了,而一俟服食,也就死了。
三弟子中的一個當下就說:“吾師,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將無有意焉?”說著也服了丹,又死了。剩下的兩個弟子相顧怏怏商量著:服丹本為求長生,今服而死,焉用此為?不服而生,自可數十年在世間活也。這兩個但求活命的弟子出了山,還想著為師傅及死去的道侶備辦棺木。就在他們離去之後,魏伯陽一躍而起給那已死的白犬和弟子服食了別樣的丹藥,不但都活了過來,還都成了仙。故事的結局就像其他無數的神仙故事:苟活不肯服丹的弟子畢竟欠缺仙緣,懊恨不已。
許自正反複將魏伯陽一生所事翻想一遍,仍不明所以,道:“賢郎以魏伯陽事大有徑庭,不近人情耶?”
李白欠身道:“服藥暫死,亦死也;既死而複生,魏伯陽偕弟子及犬一去不歸,其情不亦死耶?古來說神仙者,何啻魏伯陽一人爾耳?其所謂:‘背違世俗,委家入山,不得仙道,亦不複歸’十六字恰是齊死生而仙者也。”
說著,他起身向許自正一揖,接著說道:“使君恕某直言:辟穀還丹能添壽命,殆非神仙之道,故李少君之徒董仲,延命八十春秋;仲之子道生,壽三百七十;其餘卓元成、張子仁、吳士耳之徒或三百歲、或五百歲,至死不病、不傴、不皺麵、不落齒而已,卻更不是仙!”
李衍仍是滿麵狐疑,道:“然則如何是神仙?”
“一去不歸者是。”
“一去不歸,非死耶?”
“其情若是。”李白收斂起先前高亢激昂的神情,反而略顯沉鬱道,“神仙之跡,反複申說,不外視死如歸耳!故河上公授漢文帝素書二卷,即失其所在;衛叔卿不甘為漢武之臣,乘浮雲、駕白鹿而來,複以武帝無禮而去,未嚐還家;王方平暫歸家,而恒往來於昆侖、羅浮、括蒼三山;吳之葛玄服芝餌朮,從仙人左慈受《九丹金液仙經》,能分身絕穀、連年不饑—然,若永不歸諸人世,則何如?”
許自正脫口而出,連自己都有些意外:“直是死耳!”
那的確是葛玄身上的另一則傳奇。有人欲強邀葛玄而行,他並不想去,勉為其難,隨行數百步,忽然叫喊腹痛,乍然臥地,須臾便死。撥弄他的頭顱,頭顱即斷;搖晃他的四肢,四肢亦斷,接著更臭爛蟲生,不堪接近。那主人稍稍走向前探看一眼,葛玄連屍身都不見了。
至於日後葛玄的了局,其情幾乎與所有的神仙一樣:“臥而氣絕,顏色不變;弟子燒香,守之三日三夜。夜半,忽大風起,發屋折木,聲響如雷,燭滅良久。風止燃燭,失玄所在—但見委衣床上,帶無解者。”更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問起鄰人,鄰人並不知道前夜有毀屋拔木的大風;風,隻在一宅之內。而葛玄之兩度棄離人間而去,亦吻合於李白所謂的一去不歸、甚至視死如歸了。
李衍沒有料到,李白言神仙,舉證紛紜,又自出機杼,不與俗同。這倒讓他隱隱然不安了起來。畢竟許家是安陸高門,許自正是故相之子,而今說起這些得道成仙者,似乎都與當道帝王扞格不入。更何況,原本言及上清派老道君,兩造皆有親切的因緣,可是一旦深論起神仙,卻顯得有些話不投機了。他想讓談鋒緩和下來,隻好重拾前議,微笑地排遣著:“古來神仙不歸,既雲不過百數,其餘如彭祖、董仲、卓元成等永壽而非仙者,亦不過數人、十數人,安可謂辟穀之道,能使耕稼不行,而國人一空?太白此論過激、此論過激了!”
“古昔有丹谿皇初平其人,年十五,隨一無名道士至金華山牧羊,能使羊變為石,複使石變為羊,統有數萬頭之眾。無何,初平傳術於兄皇初起,初起便棄其家、拋其妻子、就其兄弟,常服鬆脂、茯苓,至五千日,能坐存而立亡,立見而行消;盤桓於日中身下無影。日後初起、初平相偕還鄉裏,諸親族死亡略盡,乃複去而不知所終。初平改名赤鬆子,初起改名魯班,故實有雲:兄弟再傳服此藥而得仙者,亦有數十人。”李白說著,屈指作計數狀,道“今上清派道者,雲遊天下以千計,每人傳數十弟子,弟子複傳數十弟子,三傳、五傳而下,人人服餌辟穀,不事農桑;苟若不欲見人則化為石,則何如?”
許自正朝西北長安方向一拱手,道:“聖人遍視周聽,精思遠慮豈能不見?司馬道君道心唯微,深識詳瞻,又何至於以術禍國?”
“使君固明此理,便知老道君之德,不在辟穀;而帝王之圖亦非神仙。”李白平靜地反詰道,“天下之至道,乃在道不道、德不德神仙與不神仙之間。請君傾耳,為稟白石生行跡可乎?”
白石生比彭祖還要老上一千餘年,至彭祖在世之時,他已經兩千多歲了。師事古大仙中黃丈人,所學所行,以男女交接之道與服食金液之藥為本。《神仙傳》謂:“初,患家貧身賤,不能得藥乃養豬牧羊十數年,約衣節用,致貨萬金,乃買藥服之。”
李白說到此,看了一眼李衍。他知道:這位叔叔向不樂意人提其行商坐賈、貨販市利之類的事,無論與己有關無關,隻消談到買賣,就像揭發了他身家微賤的底細,總要半晌不自在。而李白卻仍朗聲敞懷地說下去:
“既通藥理,乃得藥性。白石生脫卻了貿易之身,常以引石散投白石之中,煮熟成泥,似芋,便以白石為糧;又傍白石山而居,故時人皆號曰:‘白石生’。白石生既不忌食肉,也素好飲酒,更不避穀糧。一日能行三四百裏,視其顏色,如三十許人。時好沐浴清齋,焚香祝禱如常人,讀《仙經》、《太素》。一日彭祖見之,問彼:‘何以不服藥升天乎?’白石生答道:‘天上無複能樂於此間耶?但莫能使老死耳。天上多有至尊,相奉事,更苦人間耳!’”
葛洪在《抱樸子內篇·對俗》中,特別為這種連仙籍、仙名都不願意據有的“仙中之隱”作注雲:“仙人或升天,或住地,要於俱長生住留,各從其所好也。”不過,《白石生》畢竟是連列仙世界也作了一番徹底的嘲諷。說起“天上多有至尊,相奉事,更苦人間耳”,大約是深愛其中諷謔。李白禁不住連說了兩遍,說罷怡然而笑。
許自正既嘉賞李白才辯,卻又微憾其鋒芒,尷尬地賠著笑,無奈開門見山道:“聆賢郎之言,似無‘奉事至尊’之誌耶?”
這就不乏帶著幾分溫和的指責了。李衍聞之而驚心,而主人翁問的是李白,他不能代為掩飾,隻能在一旁暗自心焦。
李白看來卻應付裕如,徐徐答道:“至若白石生之故實,所措意者三。自其家業言之,交易往來之人,疏通有無,市易錢穀,即道機流轉;此其一。自其術業言之,止房中術與金丹藥二者耳,故能陰陽合和,物性寖假,即道體遷化;此其二。穀食、酒食、肉食,皆無必無不必、無可無不可,隨遇而安,即道法自然;此其三。熟視此三者,當不昧:自然是道,而至尊在焉—吾其灑然於江湖!”
許自正確實為李白忽正忽反、一操一縱的辯辭所折倒,可是心有未解之惑,仍不肯甘休,於是思忖片刻,看似亂以他語,實則切身一問,說得更坦白了:“斯人也,苟有神仙之才,可以為大夫之用乎?”
雖然指稱的是“斯人”,問的卻隻能是李白—你,有發憤於功名之想嗎?
“人間出處,何止一仕一隱二途耳?上下求索,又何止一儒一道二家耳?”李白渾不在意,神閑氣定地答道,“白敬稟使君:神仙之道夥矣!另有臨淄馬鳴生,年少時為縣小吏,後因道士學醫理並隨師周遊天下。此三事,俱不在功名路上,自今觀之,唯周旋於士庶之間。馬鳴生初不樂升天,服半劑還丹金液之藥,而為地仙常居之所在,不過三年,輒易地而處,如此輾轉遊九州,逼五百年更無事功,日久大丹自成,亦白日升天而去。斯人矣,與夫宣父仲尼之見棄於魯,不得誌於周,厄於陳、蔡,而為東西南北之人豈有異哉?”
“東西南北之人”,這是《禮記·檀弓上》裏的一句。當時孔子得到機會把父母親合葬於防地,加高墓土,堆垛了足足四尺高卻不幸遇到大雨而崩塌。在築墓時,孔子明明知道“古也墓而不墳”加高墓上封土其實是僭越禮製的,然而卻由於一身四處奔波,流離無定所,不能不為墓地作些容易辨識的記號,孔子是這麽說的:“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
李白用此,顯有深意—他知道許自正對於自己的家世、前途有著無法掩藏的疑慮,索性借著說馬鳴生而比合於孔子,又借著說孔子而轉喻於己身。
“白也雖不才,敢不效宣父於千載以下乎?”李白道,“白仗劍去國,久曆塵雨;每過一處,便自問:此地尚能來不?每遇一人更自問:此人尚能會不?於今兩度春秋,但覺日日送別而已矣。此生略以送行留別為事,斯亦足矣!”
李衍心一涼,暗下驚忖:此子口中的神仙一去、去不複顧之語並非清談,竟是他浪跡天涯,日日與山川人物乍會又長別的體會。然則,還談什麽婚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