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該怎麽讀
斜杠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 作者:Susan Kuan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近兩年年輕人的讀書熱情一直在高漲,這種趨勢在一線、二線城市尤為明顯。我身邊就出現了不少讀書的組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給自己設定每年的閱讀目標,朋友間也相互分享著各種各樣的閱讀清單。
我猜想這背後有幾個原因,首先是經濟發展的結果,當我們無須再考慮溫飽問題的時候,精神上的需求便顯現出來,讀書無疑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其次,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正在悄然興起,它是繼自然經濟、工業經濟後人類創造財富的新方式,因此通過閱讀和學習來獲取更多知識是這個時代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 讀書為了什麽
我們在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總愛問目的是什麽。如果做一件事情僅僅是為了某個目的,那麽我們就很難在過程中享受樂趣,因此,我們需要拋棄這種過於功利性的思維方式。讀書的首要目的就是讀書,它本身就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就像看電影和看美劇,我們去看不是為了要得到某種結果,而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快樂。
如果讀書本身無法給你快樂,那麽它就會變成一種任務,甚至會讓你產生厭惡感,那麽這件事情就很難持續下去。所以,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我們首先應該讓自己發自內心地喜歡上讀書,而不是帶著功利心態去追求某種讀書之外的目的。
當然除了其本身可以給人帶來的愉悅感外,讀書的確能夠讓我們獲得巨大的改變和成長,但這些都隻是隨之而來的結果,不是目的。
1.幸福
讀書與幸福的關聯性有著堅實的心理學依據。積極心理學鼻祖、前美國心理學會主席martin seligman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真實、長久的幸福來源於自身品質的培養。在他列出的24種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感的性格優勢(charactor strenghth)中,有5種與讀書、學習相關。
這並不難理解,因為讀書帶來的成長與掌控感能夠幫助我們對付幸福最大的敵人,即不確定性。要知道未來的“不確定性”是我們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的重要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生命就是不斷與“不確定性”做鬥爭的過程,因為基因變異的本質就是生命為了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性而演化出的策略。
事實上,我們很多的行為都與未來的“不確定性”相關,例如追求、積累財富,過度囤積與攝取等。然而,不管是金錢還是名譽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安全感”的問題,因為不管你有多少財富,它們都可能因為社會變革或者經濟變遷而變得一文不值。無論你現在人氣有多高,都可能因為某個“不當”行為而成為被唾棄的對象,或者因為新人的崛起而失去聚光燈。盡管那些有錢人和明星平日享受著無限風光,但他們並不見得比普通人快樂,因為他們需要為這些額外的財富和名譽承擔比一般人更多的恐懼和焦慮。
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東西能帶來安全感,那就是我們自身的品質,例如知識、才華、智慧、毅力等,因為這些品質獨立於外在環境,一旦擁有了,它們便不會消失,別人也無法拿走。讀書能夠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加深對自我以及周圍世界的理解,能夠讓我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保持理性、淡定與獨立。知識的擁有不僅會給我們真正的安全感,還能增加我們獲得成就的可能性,因為它本身就是成功的前提條件,特別是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
這個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不是那些有錢、有權和有名的人,而是那些有著豐富頭腦和高貴靈魂的人,而這樣的品質隻能通過讀書來獲得。
2.修行
我平日常常會靜坐冥想,因此對佛教背後的哲學思想略知一二,特別是在新西蘭完成10日觀禪修之後。我發現讀書與修行有很多相同之處,它們讓人能夠達到的最終境界也十分類似,可謂殊途同歸。
佛教的開始源於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的真理,即宇宙的本質就是變。既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那麽執著便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隻不過是自然中微渺的一分子,和萬事萬物一樣,終有一天會死去。所有你曾經引以為豪的東西都是短暫的,所有你害怕失去的東西都注定會失去”。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不懂得“無常”,被執念所困。我們太過於自我,太執著那些所謂“我的”東西。因此,修佛其實就是修心,放下執念,放下自我。
讀書有著與佛教修行很相似的作用。人類的自大和自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知,以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應該理所應當地要為我們服務。然而,書讀得越多,對宇宙、世界、生命了解得越深,我們就越能發現自己的渺小,也會因此變得謙卑。
有位邏輯學專業的朋友在談到為何要學習邏輯的時候說道:“邏輯學的作用在於幫助我們完成看待世界視角的轉換,從天然的第一視角轉換成第三視角。”當我們以第一視角來理解世界的時候,一切都是以“我”為中心:我的觀點、我的物品、我的人生、我的喜怒哀樂,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永遠被困在那個所謂的“自我”中,痛苦不堪。當我們跳出第一視角,從第三視角去審視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與他人一樣,隻不過是這個宇宙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此,我們便能從狹隘的“自我”中解脫出來,從更高的角度去理解萬事萬物,並能把整個世界看成有機的整體。如果仔細去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真正的讀書人身上會散發出一種與修行人類似的氣質——雲淡風輕、溫文爾雅、不急不躁。
不過與學佛相比,我更推崇讀書,因為讀書是一種更加積極,也更加符合現代生活的修行方式,它在幫我們減少因太過於“自我”而引起的痛苦的同時,還能幫我們增長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
3.自由與獨立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在《幸福的方法》中寫道:“即使在最民主的製度下,人們也往往感覺自己被奴役了——不是被政權,而是被社會強加的價值觀。”我相信這種感受大家都有過:我們內心十分渴望去做某件事情或過某種生活,但社會會告訴我們不能這樣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就會選擇妥協和服從。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事實上,文化隻不過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積累下來的價值綜合體係,它通過定義“什麽是對的”和“什麽是錯的”來引導整個社會的行為模式。但問題是文化既不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也不是永恒不變的,它僅僅是存在於人類大腦中的共同信念而已。
說起文化,不得不提及它的一個重要特點,即文化的滯後性。美國社會學家w.f.奧格本是第一個提出“文化滯後”概念的人。他指出,物質文化的變遷速度要快於非物質文化,而在所有的非物質文化的變遷中,價值觀的變遷是最慢的,因此很多時候觀念的滯後會影響和限製物質文化與經濟的發展。
然而,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些道理,把文化強加給我們的價值觀當成是理所當然,並因此成為“文化”的囚徒,永遠生活在糾結中。走出這種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讀書。通過讀書,我們能夠明白宇宙、人類以及社會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今天的世界,也能清晰地了解哪些是客觀存在的,哪些是人為創造的,哪些是永恒不變的,哪些隻不過是曆史長河中的一瞬間。隻有知道身邊一切事物的來龍去脈,我們才不會被它們所限製,也隻有用“不變”來應對“萬變”,用科學和知識來武裝並指導自己,我們才能做出更好的,既符合自身利益又符合未來發展規律的選擇。
我們之所以會被文化限製是因為人類的從眾心理,當我們不知道要怎麽做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去參照周圍的人。隻有意識到這一點,並通過讀書和獨立思考來形成屬於自己的價值觀,我們才有可能擺脫那些不必要的限製,從而獲得心靈上的自由,成為真正的自己。 如何開始讀書
從偶爾讀書到把讀書變成日常習慣再到形成係統的知識結構,是一個由難到易的自然發展過程。回顧過去幾年“讀書”的曆程,我大概經曆了三個階段:從泛到專,再到全。這三個階段也是任何一個想要通過讀書打造全麵知識體係的人需要經曆的。
第一階段:培養讀書的習慣
目標:培養讀書習慣,通過泛讀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閱讀量:30—50本
時長:一年
做任何事情,興趣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還沒有讀書的習慣,或者對讀書這件事情沒有濃厚興趣,我建議你先花一些時間來培養讀書的習慣。在這個階段,最好不要讀一些晦澀難懂的書,也不要讀知識性太強的書,因為這很可能會讓你對讀書產生畏懼的情緒;更不要讀一些所謂“成功學”的書,它們會讓你變得浮躁而急功近利。最好選擇一些離自己生活比較近的、通俗易懂,要麽能夠陶冶情操,要麽可以帶來一些思想啟發的書。
這個階段,除了培養讀書的習慣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廣泛閱讀來提高自己判斷“優秀”書籍的能力,並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方向。
這裏想要提醒一下初讀者容易犯的兩個錯誤:第一,數量至上。在我剛剛開始讀書的時候,給自己製訂的計劃是一年100本,最終完成了80本,之後我便放棄了對數量的追求,因為讀書在於質而不在於量。然而在泛讀階段,給自己設定數量上的目標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若虛榮心能夠促進我們閱讀,那它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過了泛讀階段,還去追求所謂的數量,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第二,依賴書單或者他人推薦。關於這一點我的觀點是,剛開始讀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些書單和推薦,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便需要有意識地去培養挑書的能力,因為我認為能否從海量書籍中選出優質的並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是成熟閱讀者的標誌,這是一種需要花時間去試錯才能培養出的能力。這種能力十分關鍵,它直接決定了我們思想成長的速度。
當然,如果你已經有了讀書的習慣,那麽可以直接進入讀書的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專注你的那個“點”
目標:深入了解某個領域,開始思考
閱讀量:10—20本
時長:半年
我們始終要記住,讀書除了陶冶情操,作為一種高尚的精神消遣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搭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全麵而又理性的世界觀,以及更清晰的自我認知。然而,任何知識結構的搭建都是從一個點開始,繼而深入而又全麵地去研究一個知識領域。
經過半年到一年時間的泛讀後,將有幾個明顯的改變和收獲:第一,讀書不再是件恐懼或頭痛的事情,開始享受閱讀給你帶來的快樂;第二,讀書的速度有所上升,而且選擇好書的能力大大提高;第三,找到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方向。這個時候,就可以進入讀書的第二階段,開始專注自己感興趣的那個“點”。
在開始某個領域的深入閱讀之前,首先要了解這個領域的發展曆程和重要代表性人物。然後找出所有相關的普及型讀物,由淺入深地進行全麵閱讀,了解這個領域中代表性人物的核心觀點。對我來說,最開始吸引我的那個“點”是積極心理學。通過泛讀,我對積極心理學有了初步了解,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緊接著我花了近半年的時間讀完了幾位頂級積極心理學者的全部著作。
然而,僅僅了解這個領域的核心理論和觀點是不夠的。閱讀的過程是知識輸入的過程,然而知識若不通過思考內化成自己的見解和智慧的話,它永遠隻是別人的。唯有思考,才能把別人的東西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並成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我的建議是,在進行了廣泛和大量的閱讀之後,可以嚐試通過寫作的方式來輸出自己的思考結果。
第三階段:打造全麵的知識體係
當對一個領域有了一定深入的了解之後,便可以開始進一步的知識拓展與積累。一般來說,知識結構的打造需要注意兩個關鍵點:第一,以好奇心為驅動力;第二,以知識本身的網絡為指引。
一個真正熱愛知識的人必定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因為好奇心是推動人類在知識領域不斷進步和探索的重要動力。居裏夫人說:“好奇心是學習者的第一美德。”愛因斯坦說:“好奇心是科學工作者產生無窮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弗朗西斯·培根則認為:“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毫無疑問,任何一個領域的深入學習都會引發更多關於世界的疑問,我們通過讀書來努力滿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時,知識也會以這種方式被串聯起來,讓我們對整個世界形成更係統和全麵的認知。
總之,知識結構的打造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渺小和愚昧,對世界以及自身的認知會越來越深刻,也會因此活得更加明白和灑脫。關於知識結構,接下來的章節將會有更詳細的闡述。
我猜想這背後有幾個原因,首先是經濟發展的結果,當我們無須再考慮溫飽問題的時候,精神上的需求便顯現出來,讀書無疑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其次,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正在悄然興起,它是繼自然經濟、工業經濟後人類創造財富的新方式,因此通過閱讀和學習來獲取更多知識是這個時代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 讀書為了什麽
我們在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總愛問目的是什麽。如果做一件事情僅僅是為了某個目的,那麽我們就很難在過程中享受樂趣,因此,我們需要拋棄這種過於功利性的思維方式。讀書的首要目的就是讀書,它本身就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就像看電影和看美劇,我們去看不是為了要得到某種結果,而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快樂。
如果讀書本身無法給你快樂,那麽它就會變成一種任務,甚至會讓你產生厭惡感,那麽這件事情就很難持續下去。所以,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我們首先應該讓自己發自內心地喜歡上讀書,而不是帶著功利心態去追求某種讀書之外的目的。
當然除了其本身可以給人帶來的愉悅感外,讀書的確能夠讓我們獲得巨大的改變和成長,但這些都隻是隨之而來的結果,不是目的。
1.幸福
讀書與幸福的關聯性有著堅實的心理學依據。積極心理學鼻祖、前美國心理學會主席martin seligman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真實、長久的幸福來源於自身品質的培養。在他列出的24種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感的性格優勢(charactor strenghth)中,有5種與讀書、學習相關。
這並不難理解,因為讀書帶來的成長與掌控感能夠幫助我們對付幸福最大的敵人,即不確定性。要知道未來的“不確定性”是我們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的重要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生命就是不斷與“不確定性”做鬥爭的過程,因為基因變異的本質就是生命為了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性而演化出的策略。
事實上,我們很多的行為都與未來的“不確定性”相關,例如追求、積累財富,過度囤積與攝取等。然而,不管是金錢還是名譽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安全感”的問題,因為不管你有多少財富,它們都可能因為社會變革或者經濟變遷而變得一文不值。無論你現在人氣有多高,都可能因為某個“不當”行為而成為被唾棄的對象,或者因為新人的崛起而失去聚光燈。盡管那些有錢人和明星平日享受著無限風光,但他們並不見得比普通人快樂,因為他們需要為這些額外的財富和名譽承擔比一般人更多的恐懼和焦慮。
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東西能帶來安全感,那就是我們自身的品質,例如知識、才華、智慧、毅力等,因為這些品質獨立於外在環境,一旦擁有了,它們便不會消失,別人也無法拿走。讀書能夠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加深對自我以及周圍世界的理解,能夠讓我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保持理性、淡定與獨立。知識的擁有不僅會給我們真正的安全感,還能增加我們獲得成就的可能性,因為它本身就是成功的前提條件,特別是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
這個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不是那些有錢、有權和有名的人,而是那些有著豐富頭腦和高貴靈魂的人,而這樣的品質隻能通過讀書來獲得。
2.修行
我平日常常會靜坐冥想,因此對佛教背後的哲學思想略知一二,特別是在新西蘭完成10日觀禪修之後。我發現讀書與修行有很多相同之處,它們讓人能夠達到的最終境界也十分類似,可謂殊途同歸。
佛教的開始源於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的真理,即宇宙的本質就是變。既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那麽執著便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隻不過是自然中微渺的一分子,和萬事萬物一樣,終有一天會死去。所有你曾經引以為豪的東西都是短暫的,所有你害怕失去的東西都注定會失去”。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不懂得“無常”,被執念所困。我們太過於自我,太執著那些所謂“我的”東西。因此,修佛其實就是修心,放下執念,放下自我。
讀書有著與佛教修行很相似的作用。人類的自大和自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知,以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應該理所應當地要為我們服務。然而,書讀得越多,對宇宙、世界、生命了解得越深,我們就越能發現自己的渺小,也會因此變得謙卑。
有位邏輯學專業的朋友在談到為何要學習邏輯的時候說道:“邏輯學的作用在於幫助我們完成看待世界視角的轉換,從天然的第一視角轉換成第三視角。”當我們以第一視角來理解世界的時候,一切都是以“我”為中心:我的觀點、我的物品、我的人生、我的喜怒哀樂,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永遠被困在那個所謂的“自我”中,痛苦不堪。當我們跳出第一視角,從第三視角去審視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與他人一樣,隻不過是這個宇宙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此,我們便能從狹隘的“自我”中解脫出來,從更高的角度去理解萬事萬物,並能把整個世界看成有機的整體。如果仔細去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真正的讀書人身上會散發出一種與修行人類似的氣質——雲淡風輕、溫文爾雅、不急不躁。
不過與學佛相比,我更推崇讀書,因為讀書是一種更加積極,也更加符合現代生活的修行方式,它在幫我們減少因太過於“自我”而引起的痛苦的同時,還能幫我們增長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
3.自由與獨立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在《幸福的方法》中寫道:“即使在最民主的製度下,人們也往往感覺自己被奴役了——不是被政權,而是被社會強加的價值觀。”我相信這種感受大家都有過:我們內心十分渴望去做某件事情或過某種生活,但社會會告訴我們不能這樣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就會選擇妥協和服從。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事實上,文化隻不過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積累下來的價值綜合體係,它通過定義“什麽是對的”和“什麽是錯的”來引導整個社會的行為模式。但問題是文化既不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也不是永恒不變的,它僅僅是存在於人類大腦中的共同信念而已。
說起文化,不得不提及它的一個重要特點,即文化的滯後性。美國社會學家w.f.奧格本是第一個提出“文化滯後”概念的人。他指出,物質文化的變遷速度要快於非物質文化,而在所有的非物質文化的變遷中,價值觀的變遷是最慢的,因此很多時候觀念的滯後會影響和限製物質文化與經濟的發展。
然而,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些道理,把文化強加給我們的價值觀當成是理所當然,並因此成為“文化”的囚徒,永遠生活在糾結中。走出這種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讀書。通過讀書,我們能夠明白宇宙、人類以及社會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今天的世界,也能清晰地了解哪些是客觀存在的,哪些是人為創造的,哪些是永恒不變的,哪些隻不過是曆史長河中的一瞬間。隻有知道身邊一切事物的來龍去脈,我們才不會被它們所限製,也隻有用“不變”來應對“萬變”,用科學和知識來武裝並指導自己,我們才能做出更好的,既符合自身利益又符合未來發展規律的選擇。
我們之所以會被文化限製是因為人類的從眾心理,當我們不知道要怎麽做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去參照周圍的人。隻有意識到這一點,並通過讀書和獨立思考來形成屬於自己的價值觀,我們才有可能擺脫那些不必要的限製,從而獲得心靈上的自由,成為真正的自己。 如何開始讀書
從偶爾讀書到把讀書變成日常習慣再到形成係統的知識結構,是一個由難到易的自然發展過程。回顧過去幾年“讀書”的曆程,我大概經曆了三個階段:從泛到專,再到全。這三個階段也是任何一個想要通過讀書打造全麵知識體係的人需要經曆的。
第一階段:培養讀書的習慣
目標:培養讀書習慣,通過泛讀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閱讀量:30—50本
時長:一年
做任何事情,興趣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還沒有讀書的習慣,或者對讀書這件事情沒有濃厚興趣,我建議你先花一些時間來培養讀書的習慣。在這個階段,最好不要讀一些晦澀難懂的書,也不要讀知識性太強的書,因為這很可能會讓你對讀書產生畏懼的情緒;更不要讀一些所謂“成功學”的書,它們會讓你變得浮躁而急功近利。最好選擇一些離自己生活比較近的、通俗易懂,要麽能夠陶冶情操,要麽可以帶來一些思想啟發的書。
這個階段,除了培養讀書的習慣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廣泛閱讀來提高自己判斷“優秀”書籍的能力,並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方向。
這裏想要提醒一下初讀者容易犯的兩個錯誤:第一,數量至上。在我剛剛開始讀書的時候,給自己製訂的計劃是一年100本,最終完成了80本,之後我便放棄了對數量的追求,因為讀書在於質而不在於量。然而在泛讀階段,給自己設定數量上的目標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若虛榮心能夠促進我們閱讀,那它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過了泛讀階段,還去追求所謂的數量,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第二,依賴書單或者他人推薦。關於這一點我的觀點是,剛開始讀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些書單和推薦,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便需要有意識地去培養挑書的能力,因為我認為能否從海量書籍中選出優質的並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是成熟閱讀者的標誌,這是一種需要花時間去試錯才能培養出的能力。這種能力十分關鍵,它直接決定了我們思想成長的速度。
當然,如果你已經有了讀書的習慣,那麽可以直接進入讀書的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專注你的那個“點”
目標:深入了解某個領域,開始思考
閱讀量:10—20本
時長:半年
我們始終要記住,讀書除了陶冶情操,作為一種高尚的精神消遣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搭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全麵而又理性的世界觀,以及更清晰的自我認知。然而,任何知識結構的搭建都是從一個點開始,繼而深入而又全麵地去研究一個知識領域。
經過半年到一年時間的泛讀後,將有幾個明顯的改變和收獲:第一,讀書不再是件恐懼或頭痛的事情,開始享受閱讀給你帶來的快樂;第二,讀書的速度有所上升,而且選擇好書的能力大大提高;第三,找到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方向。這個時候,就可以進入讀書的第二階段,開始專注自己感興趣的那個“點”。
在開始某個領域的深入閱讀之前,首先要了解這個領域的發展曆程和重要代表性人物。然後找出所有相關的普及型讀物,由淺入深地進行全麵閱讀,了解這個領域中代表性人物的核心觀點。對我來說,最開始吸引我的那個“點”是積極心理學。通過泛讀,我對積極心理學有了初步了解,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緊接著我花了近半年的時間讀完了幾位頂級積極心理學者的全部著作。
然而,僅僅了解這個領域的核心理論和觀點是不夠的。閱讀的過程是知識輸入的過程,然而知識若不通過思考內化成自己的見解和智慧的話,它永遠隻是別人的。唯有思考,才能把別人的東西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並成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我的建議是,在進行了廣泛和大量的閱讀之後,可以嚐試通過寫作的方式來輸出自己的思考結果。
第三階段:打造全麵的知識體係
當對一個領域有了一定深入的了解之後,便可以開始進一步的知識拓展與積累。一般來說,知識結構的打造需要注意兩個關鍵點:第一,以好奇心為驅動力;第二,以知識本身的網絡為指引。
一個真正熱愛知識的人必定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因為好奇心是推動人類在知識領域不斷進步和探索的重要動力。居裏夫人說:“好奇心是學習者的第一美德。”愛因斯坦說:“好奇心是科學工作者產生無窮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弗朗西斯·培根則認為:“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毫無疑問,任何一個領域的深入學習都會引發更多關於世界的疑問,我們通過讀書來努力滿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時,知識也會以這種方式被串聯起來,讓我們對整個世界形成更係統和全麵的認知。
總之,知識結構的打造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渺小和愚昧,對世界以及自身的認知會越來越深刻,也會因此活得更加明白和灑脫。關於知識結構,接下來的章節將會有更詳細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