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士兵,大多是職業兵。兵農合一的嚐試,最後一次是朱元璋在明初搞的,他建立了衛所製度,有地,可以屯田。幻想著他們的士兵平時種地,戰時殺敵,不費國家的餉,不吃百姓的糧。結果發現根本不是那麽回事,軍隊一旦種地,就成了奴隸製的農場,軍官成了奴隸主,士兵成了農奴。而種地的農奴放下鋤頭再拿起刀槍,基本上就沒法殺敵效命了,因為精壯的勞力都逃光了,同樣是種地,誰樂意做農奴呢?嘉靖年間,沿海這麽多衛所,連幾個倭寇都奈何不了。想要對付外敵,哪怕是倭寇這樣層次的外敵,隻能重新招募士兵,所謂的戚家軍,就是這樣出來的。就這樣,廢弛的衛所還像闌尾一樣在那裏,但真正的軍隊卻是招募來的鎮兵。
這樣的鎮兵,進入清朝之後變成了綠營。滿人八旗很厲害,但中國太大,十幾萬的八旗兵不能包打天下。真正有效的戰略,還是以漢製漢,成建製地把鎮兵弄過來,掉轉槍頭對準另外一些鎮兵。漢人的士兵幫助滿人逐鹿中原,真就把鹿給逮住了。此後多少年,這些打著綠色旗幟的漢人士兵,似乎都比在漢人皇帝手底下更有用。隻是,這些士兵都是職業軍人,當兵是為了掙錢養家糊口,必須定期發給糧餉。
可是,兵是要由官來帶的。千裏做官隻為財。地方上的文官管著人、管著事、管著地方,弄錢容易;帶兵的官,隻能管幾個兵,哪兒弄錢去?想來想去,隻能在兵身上打主意。一個辦法是克扣,餉也克扣,糧也克扣,反正發餉放糧,都得經過軍官的手。另一種辦法是吃空額,也叫吃空餉。比如一個營有五百人的兵額,我隻招兩百五十個人,剩下的兩百五十人的糧餉領下來,就都我吞了。當然,操作起來沒這麽簡單,小官需要跟上級分成。總的說來,官小小吃,官大大吃。軍人是有兵器的,清朝的時候已經有了火器——鳥銃和抬槍。克扣雖然可以撈錢,但屬於赤裸裸地喝兵血,容易招人恨。士兵們平時惹不起,打起仗來,一個不留神,軍官挨黑槍或者黑箭也是沒準的事兒。所以說,這個法子雖然軍官們也用,但一般不會太過分,比較方便的招數還是吃空額。
吃空額唯一擔心的是上級點驗。但也不要緊,凡是上麵下來檢查,在來之前都會打招呼,明裏不敢,暗裏也得招呼一下,從古至今,都是慣例。不先打招呼,等於就是鐵麵無私、公事公辦了,這樣做,對檢查者有什麽好處?所以,凡是上級來人點驗的時候,帶兵官就臨時從社會上雇些人,穿上號衣,拿刀槍站在那裏,頂多再學幾個簡單的動作,能變換一下隊形。那時候的軍隊不興走正步、行列式,一般露不了餡。加上點驗的大員自己心裏也有數,隻要包袱遞上,一般沒有人真的較真。那時候,每支部隊都會養幾個武藝高強,甚至會點雜技的人,點驗大員來了,就請這些人去表演,騎馬射箭,拳腳刀槍對打,還有爬幾丈高的旗杆。演得精彩,看得高興,就可以交差了。所以,那時打仗,兵力多寡往往有水分,說是十萬大軍,其實可能五萬都不到。
然而,這樣的軍隊打起仗來,戰鬥力肯定要打折扣。且不說兵額不足本身就是個事兒,一般剩下的人也不會好好賣命。士兵們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一點軍餉七扣八扣,為那麽幾個錢去賣命流血,不值。雖說仗打贏了上頭有賞,但這種賞錢得來不易,而且賞的時候也有克扣。真正能撈外快的機會,就是趁機搶劫老百姓,每到一地,仗還沒打,先搶自己的百姓。機會好,風險小。所以,不管是對付外敵還是土匪,隻消大兵出動,百姓對國家的軍隊都避之唯恐不及。所謂“匪來如梳,兵來如篦”,大兵比土匪,或者農民起義軍還可怕。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凡是戰場,百姓不是逃之一空,就是幫英軍帶路,害得帶兵的將領直喊“遍地漢奸”,仗沒法打了。要百姓拿出愛國主義的精神,先得國家的軍隊有愛民之心。
太平天國起義,曾、左、李練湘淮軍,開始還可以,軍官和士兵都是鄉裏鄉親,克扣不好意思,吃空額,上級也不幹。到了打平長毛之後,慢慢湘淮軍也沾染了舊式軍隊的積習,軍官們照樣喝兵血、吃空額,慢慢也就腐敗了。所以,到了幾十年後的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中國的淮軍戰績一塌糊塗,從朝鮮的大同江一直潰退到山海關,一個小勝仗都沒有,輸掉了底褲。調上去湘軍,氣壯如牛,也照樣沒戲。
鑒於前車之鑒,兩位有識之士重起爐灶建新軍,不僅重新招兵,找最老實的農民,更新武器裝備,請外國人練洋操,還要一改舊軍積習,杜絕喝兵血、吃空額。在這方麵,這兩位傾注了好大的心血。兩位一個是張之洞,一個是袁世凱。張之洞練的是自強軍,袁世凱接手練的是新建陸軍。新軍軍餉高,新兵每月四兩銀子,平時穿衣吃飯不要錢。為了杜絕克扣,發餉之時均有嚴格的監督,決不讓軍官包辦。自強軍是由德國教練監督,點名發餉,而新建陸軍則由袁世凱親自點驗,點一人,發一份,然後再收起來,直接寄給士兵的家人。讓軍官即使再想打士兵的主意,都沒有辦法。同時,新軍的軍官也待遇優厚,無論哪一級軍官,除了比士兵高得多的薪餉,還有一筆可觀的公費可供自己支配,而且不許上級找借口克扣,軍官們也犯不著冒著風險去克扣士兵的軍餉。當年新建陸軍七千人,如此龐大的隊伍,一隊一隊地監督發餉,袁世凱也真是辛苦。
張之洞一直到死都是一個標準的文官,雖然想到了編練新軍,但練兵的確不如從軍隊裏滾出來的袁世凱。別的不講,檢閱部隊,連馬都不會騎,得用四個人扶著。在兩江總督任上練的自強軍,離任後給了接任的劉坤一,從此不了了之。自己到湖北之後,重打鼓另開張,直到升到中央做軍機大臣,也隻是編練出了一鎮(師)一協(旅),實際操辦者,是由他的馬弁升上去的張彪。而袁世凱則練出來北洋六鎮,六鎮的人,除了第一鎮的禁衛軍(主體是滿人),剩下從官到兵,都對袁宮保特有好感。說他們效忠皇上的勁頭沒效忠袁世凱的大,或者說,眼裏隻有袁宮保沒有皇上,也不算太過分。但是,這個效果,卻不是人們常說的,是袁世凱成天搞精神教育,在軍營裏掛自己的畫像造成的。其實,當年北洋軍還談不上有精神教育,即使有一點,也主要是教育士兵忠於皇帝、忠於國家,至於軍營掛袁世凱的像,則基本上出於反對者的想象。那年月,對於當兵的人而言,精神跟現大洋相比還不值什麽。北洋軍喜歡袁世凱,對於軍官而言,則是因為袁世凱舍得下本錢,看上的人,賞賜從官爵到金錢,從不吝嗇。對於士兵,則是直接發餉,不僅實惠,而且跟別的軍隊比優越感強。可以說,隻此一招,就征服了北洋人心。後來兵多了,袁世凱自己盯不了,就由別的將領,比如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他們來盯著。這個傳統,就這樣傳了下來。軍官做別的出格的事可以原諒,唯獨吃空額、喝兵血不行,肯定一擼到底。所以,北洋軍從上到下,一直傳誦著袁宮保的好,就算袁世凱被免職,大家還都惦記著他,為他抱屈。袁世凱走後,清廷把幾個留洋的留學生派到北洋軍做首領,結果,這樣的洋學生卻無論如何都滲透不到軍隊裏去,大家陰奉陽違,就是不買賬。到了清朝最後幾年,別的新軍吃空額的毛病多少有點重犯了,但北洋軍卻一直都沒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之後,傾向革命的北洋第六鎮和第二十鎮統製吳祿貞和張紹曾,先後發難打算造反。但這兩位卻都沒法真正控製手下的軍隊,隻要袁世凱不想反,這些軍隊也就難以跟著別人走。所以,兩個發難者最後一死一逃,北洋軍人還是聽袁世凱的。
民以食為天,兵也一樣,能對兵好,兵才會跟你走。當然,太好了也不行,容易養成五代時的驕兵悍將。北洋軍成為袁世凱的本錢,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樣的鎮兵,進入清朝之後變成了綠營。滿人八旗很厲害,但中國太大,十幾萬的八旗兵不能包打天下。真正有效的戰略,還是以漢製漢,成建製地把鎮兵弄過來,掉轉槍頭對準另外一些鎮兵。漢人的士兵幫助滿人逐鹿中原,真就把鹿給逮住了。此後多少年,這些打著綠色旗幟的漢人士兵,似乎都比在漢人皇帝手底下更有用。隻是,這些士兵都是職業軍人,當兵是為了掙錢養家糊口,必須定期發給糧餉。
可是,兵是要由官來帶的。千裏做官隻為財。地方上的文官管著人、管著事、管著地方,弄錢容易;帶兵的官,隻能管幾個兵,哪兒弄錢去?想來想去,隻能在兵身上打主意。一個辦法是克扣,餉也克扣,糧也克扣,反正發餉放糧,都得經過軍官的手。另一種辦法是吃空額,也叫吃空餉。比如一個營有五百人的兵額,我隻招兩百五十個人,剩下的兩百五十人的糧餉領下來,就都我吞了。當然,操作起來沒這麽簡單,小官需要跟上級分成。總的說來,官小小吃,官大大吃。軍人是有兵器的,清朝的時候已經有了火器——鳥銃和抬槍。克扣雖然可以撈錢,但屬於赤裸裸地喝兵血,容易招人恨。士兵們平時惹不起,打起仗來,一個不留神,軍官挨黑槍或者黑箭也是沒準的事兒。所以說,這個法子雖然軍官們也用,但一般不會太過分,比較方便的招數還是吃空額。
吃空額唯一擔心的是上級點驗。但也不要緊,凡是上麵下來檢查,在來之前都會打招呼,明裏不敢,暗裏也得招呼一下,從古至今,都是慣例。不先打招呼,等於就是鐵麵無私、公事公辦了,這樣做,對檢查者有什麽好處?所以,凡是上級來人點驗的時候,帶兵官就臨時從社會上雇些人,穿上號衣,拿刀槍站在那裏,頂多再學幾個簡單的動作,能變換一下隊形。那時候的軍隊不興走正步、行列式,一般露不了餡。加上點驗的大員自己心裏也有數,隻要包袱遞上,一般沒有人真的較真。那時候,每支部隊都會養幾個武藝高強,甚至會點雜技的人,點驗大員來了,就請這些人去表演,騎馬射箭,拳腳刀槍對打,還有爬幾丈高的旗杆。演得精彩,看得高興,就可以交差了。所以,那時打仗,兵力多寡往往有水分,說是十萬大軍,其實可能五萬都不到。
然而,這樣的軍隊打起仗來,戰鬥力肯定要打折扣。且不說兵額不足本身就是個事兒,一般剩下的人也不會好好賣命。士兵們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一點軍餉七扣八扣,為那麽幾個錢去賣命流血,不值。雖說仗打贏了上頭有賞,但這種賞錢得來不易,而且賞的時候也有克扣。真正能撈外快的機會,就是趁機搶劫老百姓,每到一地,仗還沒打,先搶自己的百姓。機會好,風險小。所以,不管是對付外敵還是土匪,隻消大兵出動,百姓對國家的軍隊都避之唯恐不及。所謂“匪來如梳,兵來如篦”,大兵比土匪,或者農民起義軍還可怕。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凡是戰場,百姓不是逃之一空,就是幫英軍帶路,害得帶兵的將領直喊“遍地漢奸”,仗沒法打了。要百姓拿出愛國主義的精神,先得國家的軍隊有愛民之心。
太平天國起義,曾、左、李練湘淮軍,開始還可以,軍官和士兵都是鄉裏鄉親,克扣不好意思,吃空額,上級也不幹。到了打平長毛之後,慢慢湘淮軍也沾染了舊式軍隊的積習,軍官們照樣喝兵血、吃空額,慢慢也就腐敗了。所以,到了幾十年後的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中國的淮軍戰績一塌糊塗,從朝鮮的大同江一直潰退到山海關,一個小勝仗都沒有,輸掉了底褲。調上去湘軍,氣壯如牛,也照樣沒戲。
鑒於前車之鑒,兩位有識之士重起爐灶建新軍,不僅重新招兵,找最老實的農民,更新武器裝備,請外國人練洋操,還要一改舊軍積習,杜絕喝兵血、吃空額。在這方麵,這兩位傾注了好大的心血。兩位一個是張之洞,一個是袁世凱。張之洞練的是自強軍,袁世凱接手練的是新建陸軍。新軍軍餉高,新兵每月四兩銀子,平時穿衣吃飯不要錢。為了杜絕克扣,發餉之時均有嚴格的監督,決不讓軍官包辦。自強軍是由德國教練監督,點名發餉,而新建陸軍則由袁世凱親自點驗,點一人,發一份,然後再收起來,直接寄給士兵的家人。讓軍官即使再想打士兵的主意,都沒有辦法。同時,新軍的軍官也待遇優厚,無論哪一級軍官,除了比士兵高得多的薪餉,還有一筆可觀的公費可供自己支配,而且不許上級找借口克扣,軍官們也犯不著冒著風險去克扣士兵的軍餉。當年新建陸軍七千人,如此龐大的隊伍,一隊一隊地監督發餉,袁世凱也真是辛苦。
張之洞一直到死都是一個標準的文官,雖然想到了編練新軍,但練兵的確不如從軍隊裏滾出來的袁世凱。別的不講,檢閱部隊,連馬都不會騎,得用四個人扶著。在兩江總督任上練的自強軍,離任後給了接任的劉坤一,從此不了了之。自己到湖北之後,重打鼓另開張,直到升到中央做軍機大臣,也隻是編練出了一鎮(師)一協(旅),實際操辦者,是由他的馬弁升上去的張彪。而袁世凱則練出來北洋六鎮,六鎮的人,除了第一鎮的禁衛軍(主體是滿人),剩下從官到兵,都對袁宮保特有好感。說他們效忠皇上的勁頭沒效忠袁世凱的大,或者說,眼裏隻有袁宮保沒有皇上,也不算太過分。但是,這個效果,卻不是人們常說的,是袁世凱成天搞精神教育,在軍營裏掛自己的畫像造成的。其實,當年北洋軍還談不上有精神教育,即使有一點,也主要是教育士兵忠於皇帝、忠於國家,至於軍營掛袁世凱的像,則基本上出於反對者的想象。那年月,對於當兵的人而言,精神跟現大洋相比還不值什麽。北洋軍喜歡袁世凱,對於軍官而言,則是因為袁世凱舍得下本錢,看上的人,賞賜從官爵到金錢,從不吝嗇。對於士兵,則是直接發餉,不僅實惠,而且跟別的軍隊比優越感強。可以說,隻此一招,就征服了北洋人心。後來兵多了,袁世凱自己盯不了,就由別的將領,比如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他們來盯著。這個傳統,就這樣傳了下來。軍官做別的出格的事可以原諒,唯獨吃空額、喝兵血不行,肯定一擼到底。所以,北洋軍從上到下,一直傳誦著袁宮保的好,就算袁世凱被免職,大家還都惦記著他,為他抱屈。袁世凱走後,清廷把幾個留洋的留學生派到北洋軍做首領,結果,這樣的洋學生卻無論如何都滲透不到軍隊裏去,大家陰奉陽違,就是不買賬。到了清朝最後幾年,別的新軍吃空額的毛病多少有點重犯了,但北洋軍卻一直都沒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之後,傾向革命的北洋第六鎮和第二十鎮統製吳祿貞和張紹曾,先後發難打算造反。但這兩位卻都沒法真正控製手下的軍隊,隻要袁世凱不想反,這些軍隊也就難以跟著別人走。所以,兩個發難者最後一死一逃,北洋軍人還是聽袁世凱的。
民以食為天,兵也一樣,能對兵好,兵才會跟你走。當然,太好了也不行,容易養成五代時的驕兵悍將。北洋軍成為袁世凱的本錢,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