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絕代雙驕 十二 武川宇文氏
悠悠南北朝:三國歸隋統一路 作者:陳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宇文”二字,既表示姓氏,也表示部族,是鮮卑語的音譯。《北史》說“宇文”意為“天子”,恐有附會之處。據楊憲益先生考證,鮮卑語的“宇文”與今天滿語的niowan(青色)一詞同源,專指當時的一條河——青水,也叫濡水(今灤河上遊,內蒙古赤峰一帶),是宇文部族起源的地方。楊先生甚至還斷言,宇文的意思“青色”,也就是“黑色”,其實正對應宇文泰的鮮卑名“黑獺”的前半部分。這個說法未免誇張了些,因為鮮卑人的名姓一般是分得很清楚的,而不像某些民族那樣有名無姓,不過亦可看作一家之言。
宇文部馳騁塞外,被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所滅,遺民內遷到昌黎,我們在《縱橫十六國》中已有詳盡介紹。後燕被北魏打敗後,宇文氏的掌門人宇文陵舉家投奔了拓跋珪,不久後就遷往六鎮之一的武川鎮。
從宇文陵到宇文泰,宇文家族在武川鎮共經曆了五代。武川鎮的西麵緊鄰高歡所處的懷朔鎮,破六韓拔陵起事,這兩個鎮都是重點攻擊的對象。(有趣的是,六鎮時代,宇文泰在東,高歡在西;將來稱霸天下,兩者卻調了個個兒,高歡在東,宇文泰在西)
宇文泰的父親宇文肱,並沒有逐大流跟著造反,而是與武川軍主賀拔度拔組織了一支騎兵隊伍進行抵抗。破六韓拔陵攻打武川的部將衛可孤,便是死於宇文肱與賀拔度拔發動的突襲。
宇文肱有四個兒子:長子宇文顥,次子宇文連,三子宇文洛生,宇文泰年紀最小。將門出虎子,宇文肱雖算不上將門,卻也是在六鎮幾代相傳的職業軍人,四個兒子自小在馬背上長大,上了戰場個個生龍活虎,不在話下。
與衛可孤一戰,敵軍人數極多,刺殺衛可孤得手後,宇文肱的戰馬忽然受驚,不慎翻身落馬,麵臨圍攻。宇文顥遠遠望見,迅速率領幾騎人馬,衝入重圍,所向披靡,殺退了數十名敵軍士兵。他親自斷後,掩護父親上馬脫身,敵軍騎兵重新集結,蜂擁而至,宇文顥寡不敵眾,力竭而死。
宇文肱痛失長子,恨不能回轉身去馬上報仇,可他也清楚,就靠眼前糾結起的這點兵力,搞突襲或許有勝算,要想徹底打敗遍地皆是的反政府武裝,形同癡人說夢;兵荒馬亂之際,塞上六鎮已非久居之地。想到此,他帶著三個兒子,跟著賀拔度拔等人,向南逃亡。
當時北魏朝廷的軍隊主力,由廣陽王元淵率領,駐紮在五原(今內蒙包頭西北)。賀拔度拔讓次子賀拔勝先行一步,趕往五原,通報襲殺衛可孤的消息,以便接洽。風雲難測,賀拔勝剛走,賀拔度拔與宇文肱的部眾便遇到了反叛北魏的敕勒騎兵的襲擊。賀拔度拔戰死,其餘人馬也失散,宇文肱父子向東避往中山,賀拔度拔的另兩個兒子賀拔允和賀拔嶽則南下五原,投賀拔勝去了。
(賀拔勝才略過人,到了五原後深受元淵器重,被任命為軍主,之後因屢立戰功又升為將軍。宇文泰後來興起,賀拔兄弟的這股軍事力量極為關鍵。)
宇文肱父子在中山並沒有過上幾天和平的日子。
破六韓拔陵雖然被鎮壓了,但他的六鎮軍投降的仍有數十萬。北魏把這些人重新安置到河北各州的軍府,意思說,邊境上我力所不逮了,那就移到我有能力控製的範圍之內吧。
由於朝廷軍征剿不力,各地的叛亂客觀上迫使地方武裝發揮作用,借機強大起來。這跟秦末陳勝起義、漢末黃巾軍大起義導致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麵,道理上如出一轍。中國曆朝曆代,凡定都北方的王朝一到末期,幾乎都是因內亂一發而不可收,最終走向分崩離析、社會重組,典型的還有隋、唐、元、明、清;而定都南方的王朝一到末期,則幾乎都是因敵國(或敵對勢力)入侵而滅亡,典型的如之前的蜀漢、東吳、之後的南陳、南宋、民國等等。
把投降的六鎮軍民(“降戶”)放在邊境地區,容易為那些準軍閥所利用,確實不合適;但是擺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在王朝全盛時期或許是高招,現在卻隻可能是雪上加霜,北魏朝廷過分相信自己的軍力和控製力了。
元淵聽說朝廷的決定,立即感歎道:“此輩複為乞活矣,禍亂當由此而作。”他不由聯想到了對十六國大亂具有重要影響的流民軍隊——乞活軍,也預見到更大的禍亂即將降臨,卻隻能發出無奈的哀鳴。
杜洛周和鮮於修禮以實際行動給了元淵一個肯定的答複。
杜洛周是出自柔玄鎮的鮮卑人,杜是孝文帝時期改的單姓,鮮卑姓是“獨孤渾”,南朝的史書裏寫作“吐斤”。鮮於修禮來自懷朔鎮,地位更低。“鮮於”這個乍一看很鮮卑的姓,其實與鮮卑無關,他是十六國時期遷入華北的丁零族的後裔,與敕勒人倒攀得上近親。
鮮於修禮在定州的左人城起兵,宇文肱父子賴以避亂的中山,正是定州的治所。宇文肱的部眾雖不是“降戶”,卻也被鮮於修禮一股腦地編入軍中,攻打定州城。(在後期的起義隊伍中,像高歡那樣一心為折騰而來的是少數,像宇文肱父子這類明顯無意造反的人,比例是相當大的。可見北魏朝廷對於由六鎮湧入河北的大規模鎮民,沒能出台一套有效的撫恤和管製方案,以至民眾無所適從,唯一的選擇就是跟著軍頭上司混飯吃。反正已經天下大亂,死在戰場上,總好過死在逃難中)
元淵鎮壓破六韓拔陵立了大功,在六鎮降戶中很有威懾力,本是對付鮮於修禮的最佳人選。北魏朝廷卻對他懷有猜忌(從宣武帝到孝明帝內鬥了好多年,宗室越是聲望高,能力高,越是不敢重用),召他回洛陽,任命左衛將軍楊津為北道大都督,前往支援。
楊津是孝文帝手下猛將楊播(參見《明主昏君》)的弟弟,風度頗似其兄。他聽說定州告急,防備不力,便揮師入城據守。鮮於修禮的軍隊猛攻東門,打下了外城,內城中喧囂一片,軍心不安。楊津親自大開內城城門,出擊迎敵。外城的敵軍始料不及,被衝得七零八落,死傷數百人。
宇文肱和次子宇文連,都死在了這場戰役之中。宇文洛生、宇文泰兩兄弟來不及擦去悲痛的淚水,就隨大軍南撤到了呼沱河畔(今河北正定一帶)。
鮮於修禮的士氣跌入低潮,北魏朝廷派揚州刺史長孫稚與河間王元琛北上,想來個徹底解決,哪知反倒給鮮於修禮的軍隊送上大禮。長孫稚和元琛有私人恩怨,不但不能安心合作,還互相掣肘。戰場上長孫稚不想進攻,元琛不聽,執意要打。兩人的軍隊一支在前,一支在後,失去了呼應。長孫稚的軍隊在走到呼沱河北麵的五鹿時被鮮於修禮攔腰截擊,元琛也不回軍相救,魏軍大敗。
鮮於修禮絕處逢生,觸底反彈,勢頭更盛,麾下大軍號稱十萬,超過了北麵的杜洛周。這時,起義軍內部發生了內訌。鮮於修禮手下一名叫作元洪業的部將乘他不備,把他殺死,想挾眾投降北魏,軍中一時潰亂。另一名部將葛榮收拾部眾,攻殺了元洪業,成為起義軍新的首領。
葛榮是鮮卑人,本姓賀葛,以前在懷朔鎮做過鎮將,對於打仗的事兒懂的比隻做過鎮兵的鮮於修禮要多。(在這種烏合之眾的軍隊裏,有本事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真正能打仗的未必有出頭之日,不過最後還得靠他們出來收拾殘局。從鮮於修禮到葛榮,從葛榮到後來的高歡、宇文泰,無不如此,所謂“大浪淘沙始見金”)他一接手,起義軍的戰鬥力便發生了質的飛躍。
長孫稚、元琛失利後,北魏朝廷撤了兩人的職,重新任命廣陽王元淵為大都督,章武王元融為左都督,裴衍為右都督,同時受元淵節度,三軍並進。
葛榮避開魏軍主力,率軍退到北邊的瀛州,轉戰白牛邏(今河北蠡縣一帶),以輕騎兵與元融的左軍周旋,擊殺元融。元淵退往定州,定州城中的楊津懷疑他要造反,不但不納他入城,還派都督毛諡出兵討伐。元淵從小路逃跑,在博陵地界被葛榮的部下俘虜,隨後斬首。
連殺了魏軍兩位親王,葛榮春風得意,儼然河北霸主。孝昌二年(公元526年),他自稱天子,國號大齊,改元廣安;然後再度南下,圍攻冀州治所信都城。
在杜洛周軍中不遂心願的高歡,也於此時轉投葛榮的帳下。
宇文部馳騁塞外,被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所滅,遺民內遷到昌黎,我們在《縱橫十六國》中已有詳盡介紹。後燕被北魏打敗後,宇文氏的掌門人宇文陵舉家投奔了拓跋珪,不久後就遷往六鎮之一的武川鎮。
從宇文陵到宇文泰,宇文家族在武川鎮共經曆了五代。武川鎮的西麵緊鄰高歡所處的懷朔鎮,破六韓拔陵起事,這兩個鎮都是重點攻擊的對象。(有趣的是,六鎮時代,宇文泰在東,高歡在西;將來稱霸天下,兩者卻調了個個兒,高歡在東,宇文泰在西)
宇文泰的父親宇文肱,並沒有逐大流跟著造反,而是與武川軍主賀拔度拔組織了一支騎兵隊伍進行抵抗。破六韓拔陵攻打武川的部將衛可孤,便是死於宇文肱與賀拔度拔發動的突襲。
宇文肱有四個兒子:長子宇文顥,次子宇文連,三子宇文洛生,宇文泰年紀最小。將門出虎子,宇文肱雖算不上將門,卻也是在六鎮幾代相傳的職業軍人,四個兒子自小在馬背上長大,上了戰場個個生龍活虎,不在話下。
與衛可孤一戰,敵軍人數極多,刺殺衛可孤得手後,宇文肱的戰馬忽然受驚,不慎翻身落馬,麵臨圍攻。宇文顥遠遠望見,迅速率領幾騎人馬,衝入重圍,所向披靡,殺退了數十名敵軍士兵。他親自斷後,掩護父親上馬脫身,敵軍騎兵重新集結,蜂擁而至,宇文顥寡不敵眾,力竭而死。
宇文肱痛失長子,恨不能回轉身去馬上報仇,可他也清楚,就靠眼前糾結起的這點兵力,搞突襲或許有勝算,要想徹底打敗遍地皆是的反政府武裝,形同癡人說夢;兵荒馬亂之際,塞上六鎮已非久居之地。想到此,他帶著三個兒子,跟著賀拔度拔等人,向南逃亡。
當時北魏朝廷的軍隊主力,由廣陽王元淵率領,駐紮在五原(今內蒙包頭西北)。賀拔度拔讓次子賀拔勝先行一步,趕往五原,通報襲殺衛可孤的消息,以便接洽。風雲難測,賀拔勝剛走,賀拔度拔與宇文肱的部眾便遇到了反叛北魏的敕勒騎兵的襲擊。賀拔度拔戰死,其餘人馬也失散,宇文肱父子向東避往中山,賀拔度拔的另兩個兒子賀拔允和賀拔嶽則南下五原,投賀拔勝去了。
(賀拔勝才略過人,到了五原後深受元淵器重,被任命為軍主,之後因屢立戰功又升為將軍。宇文泰後來興起,賀拔兄弟的這股軍事力量極為關鍵。)
宇文肱父子在中山並沒有過上幾天和平的日子。
破六韓拔陵雖然被鎮壓了,但他的六鎮軍投降的仍有數十萬。北魏把這些人重新安置到河北各州的軍府,意思說,邊境上我力所不逮了,那就移到我有能力控製的範圍之內吧。
由於朝廷軍征剿不力,各地的叛亂客觀上迫使地方武裝發揮作用,借機強大起來。這跟秦末陳勝起義、漢末黃巾軍大起義導致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麵,道理上如出一轍。中國曆朝曆代,凡定都北方的王朝一到末期,幾乎都是因內亂一發而不可收,最終走向分崩離析、社會重組,典型的還有隋、唐、元、明、清;而定都南方的王朝一到末期,則幾乎都是因敵國(或敵對勢力)入侵而滅亡,典型的如之前的蜀漢、東吳、之後的南陳、南宋、民國等等。
把投降的六鎮軍民(“降戶”)放在邊境地區,容易為那些準軍閥所利用,確實不合適;但是擺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在王朝全盛時期或許是高招,現在卻隻可能是雪上加霜,北魏朝廷過分相信自己的軍力和控製力了。
元淵聽說朝廷的決定,立即感歎道:“此輩複為乞活矣,禍亂當由此而作。”他不由聯想到了對十六國大亂具有重要影響的流民軍隊——乞活軍,也預見到更大的禍亂即將降臨,卻隻能發出無奈的哀鳴。
杜洛周和鮮於修禮以實際行動給了元淵一個肯定的答複。
杜洛周是出自柔玄鎮的鮮卑人,杜是孝文帝時期改的單姓,鮮卑姓是“獨孤渾”,南朝的史書裏寫作“吐斤”。鮮於修禮來自懷朔鎮,地位更低。“鮮於”這個乍一看很鮮卑的姓,其實與鮮卑無關,他是十六國時期遷入華北的丁零族的後裔,與敕勒人倒攀得上近親。
鮮於修禮在定州的左人城起兵,宇文肱父子賴以避亂的中山,正是定州的治所。宇文肱的部眾雖不是“降戶”,卻也被鮮於修禮一股腦地編入軍中,攻打定州城。(在後期的起義隊伍中,像高歡那樣一心為折騰而來的是少數,像宇文肱父子這類明顯無意造反的人,比例是相當大的。可見北魏朝廷對於由六鎮湧入河北的大規模鎮民,沒能出台一套有效的撫恤和管製方案,以至民眾無所適從,唯一的選擇就是跟著軍頭上司混飯吃。反正已經天下大亂,死在戰場上,總好過死在逃難中)
元淵鎮壓破六韓拔陵立了大功,在六鎮降戶中很有威懾力,本是對付鮮於修禮的最佳人選。北魏朝廷卻對他懷有猜忌(從宣武帝到孝明帝內鬥了好多年,宗室越是聲望高,能力高,越是不敢重用),召他回洛陽,任命左衛將軍楊津為北道大都督,前往支援。
楊津是孝文帝手下猛將楊播(參見《明主昏君》)的弟弟,風度頗似其兄。他聽說定州告急,防備不力,便揮師入城據守。鮮於修禮的軍隊猛攻東門,打下了外城,內城中喧囂一片,軍心不安。楊津親自大開內城城門,出擊迎敵。外城的敵軍始料不及,被衝得七零八落,死傷數百人。
宇文肱和次子宇文連,都死在了這場戰役之中。宇文洛生、宇文泰兩兄弟來不及擦去悲痛的淚水,就隨大軍南撤到了呼沱河畔(今河北正定一帶)。
鮮於修禮的士氣跌入低潮,北魏朝廷派揚州刺史長孫稚與河間王元琛北上,想來個徹底解決,哪知反倒給鮮於修禮的軍隊送上大禮。長孫稚和元琛有私人恩怨,不但不能安心合作,還互相掣肘。戰場上長孫稚不想進攻,元琛不聽,執意要打。兩人的軍隊一支在前,一支在後,失去了呼應。長孫稚的軍隊在走到呼沱河北麵的五鹿時被鮮於修禮攔腰截擊,元琛也不回軍相救,魏軍大敗。
鮮於修禮絕處逢生,觸底反彈,勢頭更盛,麾下大軍號稱十萬,超過了北麵的杜洛周。這時,起義軍內部發生了內訌。鮮於修禮手下一名叫作元洪業的部將乘他不備,把他殺死,想挾眾投降北魏,軍中一時潰亂。另一名部將葛榮收拾部眾,攻殺了元洪業,成為起義軍新的首領。
葛榮是鮮卑人,本姓賀葛,以前在懷朔鎮做過鎮將,對於打仗的事兒懂的比隻做過鎮兵的鮮於修禮要多。(在這種烏合之眾的軍隊裏,有本事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真正能打仗的未必有出頭之日,不過最後還得靠他們出來收拾殘局。從鮮於修禮到葛榮,從葛榮到後來的高歡、宇文泰,無不如此,所謂“大浪淘沙始見金”)他一接手,起義軍的戰鬥力便發生了質的飛躍。
長孫稚、元琛失利後,北魏朝廷撤了兩人的職,重新任命廣陽王元淵為大都督,章武王元融為左都督,裴衍為右都督,同時受元淵節度,三軍並進。
葛榮避開魏軍主力,率軍退到北邊的瀛州,轉戰白牛邏(今河北蠡縣一帶),以輕騎兵與元融的左軍周旋,擊殺元融。元淵退往定州,定州城中的楊津懷疑他要造反,不但不納他入城,還派都督毛諡出兵討伐。元淵從小路逃跑,在博陵地界被葛榮的部下俘虜,隨後斬首。
連殺了魏軍兩位親王,葛榮春風得意,儼然河北霸主。孝昌二年(公元526年),他自稱天子,國號大齊,改元廣安;然後再度南下,圍攻冀州治所信都城。
在杜洛周軍中不遂心願的高歡,也於此時轉投葛榮的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