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例一:安徽全椒的走太平
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 作者:李漢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大文豪吳敬梓的故鄉——安徽省全椒縣,有一亙古至今的第一大民俗活動:每年正月十六這天,城內萬人空巷,四鄉八鄰,扶老攜幼、傾家出動,從清晨到深夜,數十萬人到太平橋上走一走……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為壯觀,放煙花、燃爆竹、燒香燭,以此祈禱風調雨順、逢凶化吉、消災袪病、平平安安。此民俗為“走太平”,亦名“正月十六走太平”,可謂中國曆史上最早、傳承時間最長的健身走活動。自東漢開始,延續至今,盛況不衰。
南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對正月十六“走橋”這一習俗有專門描述,謂之“走百病”,因“橋”諧音“瞧”,走橋即“瞧病”,是為了消災袪病。此風俗一向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所共有,為何全椒獨盛?
全椒走太平傳承不絕,和三個曆史人物有關。東漢建武年間,劉平拜全椒長,為官清正,人得其樂。相傳某年大旱,劉平以朝廷撥付造三十裏城垣之貲,賑民旱饑。餘貲僅築城三裏,街道圍在城外,僅為規製之十一,俗謂“街包城”(一般建城均為城牆包圍街道,獨全椒街道包圍縣衙)。於是獲罪褫官,捕係解京。是日恰為正月十六,百姓聞之,傾城相送於城東小橋,焚香祈願,燃竹驅晦,攀轅勸韁,如別父母。宮禁聞風,奏稟皇帝,帝乃赦宥。召拜議郎,一年三遷,官至宗正,班在九卿。《漢書》列傳,名垂汗青。於是全椒正月十六走橋,衍為“走太平”之俗。遙頌劉平為太平神祇,祈禱風調雨順,消災袪病,逢凶化吉。由是始彰。
走太平傳承到隋唐,由於南北戰亂,幾近失傳。隋開國大將賀若弼,假以城東小橋,秘造伐陳快櫓。櫓迅帆快,首功滅陳。於是椒人額其橋名為賀櫓橋,以紀其功。全椒又因紀念賀若弼造櫓於此,保國安民,走橋習俗而得以傳揚。既而再弦太平之誦。
元末幹戈,“走太平”漸失其蹤。大明肇跡於滁陽,全椒為輔邑。沐浴醴化,益重文事。據康熙《全椒縣誌》載:明永樂初年,一術士提出,如把全椒城外的筆峰尖加高,可多出舉子。教諭吳穎便率一幫秀才前往彼處培土加極。恰巧一總旗官過此,與秀才發生口角受辱,因總旗是湖南人,“舉”、“主”讀音不分,到南京誣告全椒人欲培土出“主(舉)子”,有謀反之舉。永樂帝欲血洗全椒,都禦史陳瑛是滁州鄉親,聞之乃稟:椒人淳良,斷不能造反,願以全家性命擔保,於是派偵卒從筆峰尖掘出丹符曰“前有筆峰尖,後有腰帶水,此地必出舉人”,冤乃大白。陳瑛死後,椒人將其衣冠葬於太平橋高壟上。走太平又增加了福佑鄉親,扶危濟難的鄉親鄉誼成分,完成了民俗的升華。
全椒“走太平”,有傳統的行走路線:三橋兩街。從積玉橋(漢代建)進入袁家灣老街,過紅欄橋(宋代建),走到太平大街,最後到達太平橋。這條路線民俗意義深刻。走三橋,取積玉之“玉”,紅欄之“欄”,太平之“平”,即諧音“遇難平”,遇到災難和困難皆可平定;走兩街,取袁家灣之“袁”,太平大街之“平”,即諧音“團團圓圓”和“平平安安”。這條傳統線路長約五華裏,三橋一橋更比一橋高,步步升高,心平氣和,人的生理機能調度有序,調節有度,是非常適宜的健身走裏程。
斯時,四鄉八鄰,紅男綠女,兼或有高鼻深目、黃發綠睛。龍騰獅舞,高蹺旱船,前呼後擁,笑逐顏開。全縣十鎮花燈隊踩街前導,玩童淘隨。一路人潮,走湧三橋。諺雲:有病要瞧,兩瞧三瞧,三橋(瞧)過後百病消;穿循兩街,一街福星畫壁,意為福星高照,一街門畫壽星,意為壽星閃耀。一該(街)有福,一該(街)有壽。一霎間鑼鼓板拍齊喧,竹炮煙花爭鳴。
過三橋兩街,就進入太平文化廣場。廣場矗立三門五樓石牌坊一座,坊名“太平坊”,年前才在明代義民坊的原址上複建的。坊梁上鐫刻“大明正統七年敕諭:永蹈忠厚,表勵鄉俗”。昭顯全椒鄉風民俗淳厚悠長。
揖過坊表,穿賀櫓樓關。賀櫓樓是太平橋的關樓,為紀念賀若弼伐陳保民之功而重建。該樓全木結構,全以波羅格精工築製。波羅格民間也稱鐵梨木,耐腐蝕的珍貴硬木,是當年賀若弼治櫓造舟的材料。走太平廊橋,橋額左右分嵌“江淮背腹”、“吳楚衝衢”橫匾,都是新建的。橋下有一井,即太平井。井亭頂上有圓孔。太平之夜子時,月升中天,從亭頂孔中直落井裏,形成三月同映奇觀。廣場上矗立著新建的主建築太平閣。閣四方五麵,取五穀豐登之意;閣高九丈九尺,諧意久久太平;閣體用料全取桉樹,暗喻平平安安;閣體宏大,結構緊湊,變化多端,堪稱繼滕王閣、蓬萊閣之後的“天下第三閣”。
廣場上百戲笑場未歇,百味擠地叫賣,焚太平香拜太平神,擲太平錢試太平運,走太平橋祈太平褔,坐太平樁求太平嗣。貨多農器,於耜舉趾;商賈約聘,參差千家。市列珠璣,人會燈影。紅男約綠女,燈火闌珊中。花容隻向月鏡照,衣香猶帶玉爐煙。
(全椒田勝林特為本書寫作,今成遺文)
南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對正月十六“走橋”這一習俗有專門描述,謂之“走百病”,因“橋”諧音“瞧”,走橋即“瞧病”,是為了消災袪病。此風俗一向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所共有,為何全椒獨盛?
全椒走太平傳承不絕,和三個曆史人物有關。東漢建武年間,劉平拜全椒長,為官清正,人得其樂。相傳某年大旱,劉平以朝廷撥付造三十裏城垣之貲,賑民旱饑。餘貲僅築城三裏,街道圍在城外,僅為規製之十一,俗謂“街包城”(一般建城均為城牆包圍街道,獨全椒街道包圍縣衙)。於是獲罪褫官,捕係解京。是日恰為正月十六,百姓聞之,傾城相送於城東小橋,焚香祈願,燃竹驅晦,攀轅勸韁,如別父母。宮禁聞風,奏稟皇帝,帝乃赦宥。召拜議郎,一年三遷,官至宗正,班在九卿。《漢書》列傳,名垂汗青。於是全椒正月十六走橋,衍為“走太平”之俗。遙頌劉平為太平神祇,祈禱風調雨順,消災袪病,逢凶化吉。由是始彰。
走太平傳承到隋唐,由於南北戰亂,幾近失傳。隋開國大將賀若弼,假以城東小橋,秘造伐陳快櫓。櫓迅帆快,首功滅陳。於是椒人額其橋名為賀櫓橋,以紀其功。全椒又因紀念賀若弼造櫓於此,保國安民,走橋習俗而得以傳揚。既而再弦太平之誦。
元末幹戈,“走太平”漸失其蹤。大明肇跡於滁陽,全椒為輔邑。沐浴醴化,益重文事。據康熙《全椒縣誌》載:明永樂初年,一術士提出,如把全椒城外的筆峰尖加高,可多出舉子。教諭吳穎便率一幫秀才前往彼處培土加極。恰巧一總旗官過此,與秀才發生口角受辱,因總旗是湖南人,“舉”、“主”讀音不分,到南京誣告全椒人欲培土出“主(舉)子”,有謀反之舉。永樂帝欲血洗全椒,都禦史陳瑛是滁州鄉親,聞之乃稟:椒人淳良,斷不能造反,願以全家性命擔保,於是派偵卒從筆峰尖掘出丹符曰“前有筆峰尖,後有腰帶水,此地必出舉人”,冤乃大白。陳瑛死後,椒人將其衣冠葬於太平橋高壟上。走太平又增加了福佑鄉親,扶危濟難的鄉親鄉誼成分,完成了民俗的升華。
全椒“走太平”,有傳統的行走路線:三橋兩街。從積玉橋(漢代建)進入袁家灣老街,過紅欄橋(宋代建),走到太平大街,最後到達太平橋。這條路線民俗意義深刻。走三橋,取積玉之“玉”,紅欄之“欄”,太平之“平”,即諧音“遇難平”,遇到災難和困難皆可平定;走兩街,取袁家灣之“袁”,太平大街之“平”,即諧音“團團圓圓”和“平平安安”。這條傳統線路長約五華裏,三橋一橋更比一橋高,步步升高,心平氣和,人的生理機能調度有序,調節有度,是非常適宜的健身走裏程。
斯時,四鄉八鄰,紅男綠女,兼或有高鼻深目、黃發綠睛。龍騰獅舞,高蹺旱船,前呼後擁,笑逐顏開。全縣十鎮花燈隊踩街前導,玩童淘隨。一路人潮,走湧三橋。諺雲:有病要瞧,兩瞧三瞧,三橋(瞧)過後百病消;穿循兩街,一街福星畫壁,意為福星高照,一街門畫壽星,意為壽星閃耀。一該(街)有福,一該(街)有壽。一霎間鑼鼓板拍齊喧,竹炮煙花爭鳴。
過三橋兩街,就進入太平文化廣場。廣場矗立三門五樓石牌坊一座,坊名“太平坊”,年前才在明代義民坊的原址上複建的。坊梁上鐫刻“大明正統七年敕諭:永蹈忠厚,表勵鄉俗”。昭顯全椒鄉風民俗淳厚悠長。
揖過坊表,穿賀櫓樓關。賀櫓樓是太平橋的關樓,為紀念賀若弼伐陳保民之功而重建。該樓全木結構,全以波羅格精工築製。波羅格民間也稱鐵梨木,耐腐蝕的珍貴硬木,是當年賀若弼治櫓造舟的材料。走太平廊橋,橋額左右分嵌“江淮背腹”、“吳楚衝衢”橫匾,都是新建的。橋下有一井,即太平井。井亭頂上有圓孔。太平之夜子時,月升中天,從亭頂孔中直落井裏,形成三月同映奇觀。廣場上矗立著新建的主建築太平閣。閣四方五麵,取五穀豐登之意;閣高九丈九尺,諧意久久太平;閣體用料全取桉樹,暗喻平平安安;閣體宏大,結構緊湊,變化多端,堪稱繼滕王閣、蓬萊閣之後的“天下第三閣”。
廣場上百戲笑場未歇,百味擠地叫賣,焚太平香拜太平神,擲太平錢試太平運,走太平橋祈太平褔,坐太平樁求太平嗣。貨多農器,於耜舉趾;商賈約聘,參差千家。市列珠璣,人會燈影。紅男約綠女,燈火闌珊中。花容隻向月鏡照,衣香猶帶玉爐煙。
(全椒田勝林特為本書寫作,今成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