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議和不成,打聽到韃靼與瓦剌互相仇殺不已,而韃靼勢大,便想利用瓦剌來牽製韃靼。剛好瓦剌也希望取得明廷的支持,在朱棣即位後不久,便派遣使者前來朝貢。之後,明朝與瓦剌之間的使者往來不絕。


    永樂元年(1403年),韃靼阿魯台進攻瓦剌,被瓦剌部的馬哈木打敗。阿魯台聽說馬哈木與明朝通使,頗為憂懼,也派使節與明朝通好。這間接表明韃靼與瓦剌的勢力相對平衡,明成祖朱棣自然很高興。隻是,這和平並沒有持續很久。韃靼逐漸強大起來,漸漸對明朝不恭起來。


    永樂七年(1409年)四月,明成祖朱棣派使臣郭驥到韃靼可汗本雅失裏處通好,為了表示誠意,還將以前明軍俘虜的本雅失裏部屬二十二人全部釋放。但這次出使沒有成功,明使臣郭驥還被韃靼殺害。六月,郭驥的部分隨從從韃靼逃回,向朱棣報告了郭驥被殺的消息。朱棣十分憤怒,決定對韃靼用兵。


    因為擔心瓦剌與韃靼聯合,朱棣事先進行了大量分化瓦解工作。當時瓦剌部首領猛可帖木兒已死,瓦剌部落由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三首領控製,勢力日盛,且與韃靼阿魯台素來不和,經常互相仇殺。朱棣為了激化矛盾,另派使臣到瓦剌部封贈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把禿孛羅為安樂王,想利用這三部來削弱、牽製韃靼勢力。自此,明朝、韃靼和瓦剌相互之間展開了長期的角逐與爭鬥。


    永樂七年(1409年)七月,朱棣派淇國公丘福為征虜大將軍總兵官,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為副,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為左右參將,率精騎十萬,北討韃靼。


    出發前,朱棣一再告誡主帥丘福道:“毋失機,毋輕戰,一舉未捷俟再舉。”然而,丘福急功近利,不聽屬下意見,冒險輕進,結果中了韃靼埋伏。雙方在克魯倫河北岸激戰,丘福被殺,十萬明軍幾乎全軍覆沒,隻有少數人逃回。


    朱棣聞訊後十分惱怒,追奪了丘福的世襲爵位,還將其家屬全部流放到海島。


    丘福率領明軍吃了敗仗後,朱棣震怒之下,認為諸將無一能任統帥之職,決定禦駕親征。永樂八年(1410年)一月,朱棣經過周密準備,下詔親征韃靼。彼時因皇太子朱高熾正在南京監國,朱棣便命皇太孫朱瞻基留守北京。名將張輔被特意從安南調回,隨同皇帝出征。


    五月,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北進至斡難河,與韃靼可汗本雅失裏遭遇。斡難河是蒙古英雄成吉思汗的發跡之地,也是蒙古人心目中的聖地。正是在此處,明軍擊潰了韃靼主力軍,本雅失裏僅帶七名隨從倉皇向西逃遁。


    六月,明軍在回師途中遭遇阿魯台部。明軍火器優勢在此戰中充分展現,神機營軍士所使用的神機銃每矢可斃敵二人,眾銃齊發,聲震數十裏[9]。韃靼軍無不驚恐萬分,急忙逃跑。阿魯台部大多潰散。此時天氣炎熱,明軍饑渴交加,已現疲態。朱棣下令收兵時,突然天降大雨,由此解決了明軍缺水的難題。


    這一戰,是明朝曆史上皇帝第一次統率大軍北跨瀚海,親自指揮作戰,並獲得了勝利。朱棣在班師回北京的歸途中,登擒胡山,禦筆勒銘紀功於岩石:“瀚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胡塵,永清沙漠。”以此來紀念這次出塞所取得的重大勝利。


    經此一役,韃靼勢力受到沉重打擊,韃靼可汗本雅失裏逃往瓦剌。太師阿魯台不得不派遣使者向明朝貢馬,表示通好之意。明成祖朱棣表現出了大朝君主的風度,不但準許阿魯台議和,還將洪武年間捕魚兒海一戰中被明軍俘虜的阿魯台兄長和妹妹送歸,阿魯台對此十分感激。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初,在中亞興起了一個強大的帖木兒帝國,一度對中國造成了威脅——


    還在元朝統治中原的時候,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台分裂為東、西二部。洪武三年(1370年),跛子帖木兒奪得西察合台的統治權,並以成吉思汗繼承人自居,力圖恢複當年蒙古大帝國的輝煌。帖木兒四處擴張,占領察合台全境後,又陸續征服了波斯、花剌子模等地,並打敗了欽察汗國,攻入印度,還攻入土耳其,俘虜了蘇丹。隨後,帖木兒以撒馬爾罕[10]為首都,建立了一個強盛一時的大帝國。


    當時帖木兒不可一世,大有效仿祖先成吉思汗征服稱霸世界之意。明太祖朱元璋派往帖木兒國的使者傅安也被帖木兒扣留。明成祖朱棣奪得皇位當年,帖木兒征服土耳其,再無後顧之憂,遂決定對明朝用兵。永樂二年(1404年),帖木兒率十萬大軍,東來攻明。朱棣聞訊大為緊張,命甘肅總兵官左都督宋晟[11]嚴陣以待。


    幸運的是,這一仗並沒有打成。撒馬爾罕距離中原十分遙遠,途中隔著人力難以逾越的高山和沙漠,軍隊補給異常困難。帖木兒行軍東進時,許多戰馬都因為惡劣的環境死去,軍中痢疾流行,生病倒斃的將士不在少數,帖木兒自己也病死在途中。這次令明廷大為緊張的轟轟烈烈的遠征,便以主帥帖木兒“出師未捷身先死”而戲劇性地告終。


    帖木兒長子早死,其孫哈裏繼承了汗位。哈裏不像他爺爺那樣野心勃勃,一心要恢複成吉思汗時代的榮光,而是主張與明朝修好。他即位後,主動釋放了被扣押十三年的明朝使者傅安。隨同傅安出使的一千五百人,隻有十七人生還,內中艱險壯烈程度可與當年西漢張騫通西域相提並論。之後,明朝與帖木兒國之間往來使者不斷,明朝西部邊防的壓力由此得到緩解。


    而韃靼可汗本雅失裏及太師阿魯台被明成祖朱棣第一次親征打敗後,實力大為削弱,瓦剌卻日益強盛起來,時常派兵騷擾明朝邊境。永樂十年(1412年),瓦剌部馬哈木殺死韃靼可汗本雅失裏,吞並了韃靼西部,更立同族人答裏巴為可汗,大權都掌握在馬哈木手中。阿魯台自然對此不服。朱棣繼續采取“扶弱抑強”的政策,封阿魯台為和寧王,使其有能力與瓦剌部馬哈木對抗。馬哈木對此相當不滿,對明朝的敵對情緒越來越嚴重。


    永樂十二年(1414年),瓦剌部馬哈木進兵飲馬河,宣稱將進攻阿魯台。明成祖朱棣聞警,又親率大軍出塞,進行第二次北征,並讓皇太孫朱瞻基隨行。朱瞻基自小在宮廷長大,朱棣此舉,無疑是要讓皇太孫知道征戰的辛苦。


    出塞後不久,明軍即與蒙古軍主力遭遇,在忽蘭忽失溫展開激戰。戰鬥十分慘烈,交戰雙方損失相當。直到傍晚,瓦剌軍才敗走。明軍兩度越過高山,一直追擊到土剌河[12]。次年,瓦剌遣使卑詞謝罪,戰事遂解。


    此後,韃靼和瓦剌互相衝突,明朝依然采取離間雙方的政策,有時乘機出兵助弱抑強。永樂二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又三次親征蒙古,想使漠北蒙古各部間保持勢力均衡,借以減輕北方邊防上的威脅,但明軍始終隻取得了局部勝利,想要“一掃胡塵,永清沙漠”,在當時情勢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在第五次親征時,朱棣病死在歸途中。


    在中國曆史上,皇帝率兵禦駕親征時有所見,但沒有哪個帝王像明成祖朱棣那樣接二連三地大規模親征。朱棣五征漠北是明朝曆史上的大事,在當時轟轟烈烈,對後世影響深遠。在永樂一朝的二十幾年中,千千萬萬百姓被征調在鐵馬金戈的勞役下,付出了許多鮮血,染紅了廣大的沙漠和草原,才勉強保持了北邊國防上的相對優勢。


    蒙古北走沙漠後,“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實力猶在。明成祖朱棣想徹底解除蒙古勢力對明王朝的威脅,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穩固的江山,所以不惜身臨矢石,但後三次親征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反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實,經過朱棣前兩次親征的打擊,韃靼和瓦剌實力大為削弱,均已經無力大舉進犯,再出兵隻是徒然消耗國庫,正因為如此,所以朝中反對出兵的大臣前仆後繼。但朱棣仍然堅持出兵,人們難免會猜測皇帝親征必然有更深層的原因——有傳聞說,傳國玉璽才是皇帝真正的目標。


    傳國玉璽為傳奇名玉和氏璧所琢,秦相李斯親書八字小篆於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自秦始皇以來,傳國玉璽便是中國至高皇權的象征,無數人夢寐以求,苦苦爭奪。元順帝被逐出中原遠遁大漠後,此璽隨之消失,再未在中原出現過。


    明太祖朱元璋曾經說:“如今天下一家,隻有三事未了,掛在心頭。”其中一件便是缺少傳國玉璽。


    朱元璋在世時,接連對蒙古用兵,除了防邊的用意外,也有想得到傳國玉璽的動機。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才子解縉上萬言書,即有“何必興師以取寶為名”之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月,太學生周敬心上書,對此說得更清楚:“臣又聞陛下連年遠征,北出沙漠,臣民萬口一詞,是因為沒有得到傳國玉璽,陛下想要得到它罷了。”


    到了明成祖朱棣時,動機更加強烈。朱棣的皇位是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來的,被正統士大夫視為“篡逆”,這一直是朱棣的一塊大心病。朱棣後來的許多重大舉措都是為了改變這一形象,比如修建大報恩寺、大規模地營建武當山等。如果朱棣能獲得傳國玉璽,無疑會大大提高他“天命所歸”的天子形象。因而盡管朱棣口頭上說:“帝王之寶,在德不在此。”但他內心深處其實是十分想得到傳國玉璽,所以才接二連三地大規模親征,後來更是死在第五次親征途中。然“五征漠北”並沒有尋到傳國玉璽,也未從根本上解決邊防問題,終明之世,明廷與北方蒙古諸部始終關係不諧,兵火綿延。


    永樂十五年(1417年),瓦剌部實力最強的馬哈木病死,其子脫懽繼位,勢力愈強。但此時瓦剌部西南境與東察合台國交界,雙方開始互相攻伐。從永樂十六年(1418年)到宣德三年(1428年)的十年之間,瓦剌和東察合台發生過較大戰爭六十一次,而東察合台僅取得過一次勝利。瓦剌部越來越強盛,然而,東察合台也對瓦剌的軍事力量產生相當的牽製作用,極大地緩解了明朝邊境的壓力。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東察合台國歪思汗死,國內四分五裂,實力大減。瓦剌既無西顧之憂,其勢力開始向東發展。宣德九年(1434年),瓦剌部脫懽攻殺韃靼阿台及汗及阿魯台,又攻殺瓦剌賢義王太平和安樂王把禿孛羅。如此,脫懽便統一了韃靼和瓦剌兩大部。脫懽欲自稱可汗,但他並非黃金家族成員,按蒙古慣例不具備可汗資格,於是暫立韃靼別部酋長元朝皇族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脫懽自稱丞相。脫脫不花僅領有阿魯台餘眾,大權仍然歸脫懽掌握。脫懽的勢力強盛後,更進一步向南發展,經常進擾甘州、涼州等地,對明朝北邊威脅日趨嚴重。


    明英宗正統四年(1439年),脫懽病死,其子也先繼位,自稱太師淮王。當時脫脫不花僅在名義上保有韃靼可汗的稱號,實際上瓦剌和韃靼兩大部的統治權完全操在也先手裏。也先大規模出討蒙兀兒斯坦,並與沙州、赤斤蒙古[13]諸衛首領通婚;東破兀良哈,脅逼高麗;使東至鬆花江流域的女真各部,西至巴爾喀什湖一帶,北連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皆受其約束。向南,則逼明朝邊疆。此時,瓦剌在也先手中,已經形成了所謂“兩虜合一”的局麵,勢力達到極盛。


    瓦剌雖然強盛,但蒙古地區基本上是遊牧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其他物資匱乏,需要用畜牧產品交換中原的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因而盡管瓦剌也先完成了霸業,還是不得不積極要求明廷允許互市貿易。


    正統三年(1438年)四月三十日,明英宗朱祁鎮允準在大同開立馬市,專供瓦剌部進行互市。


    當時馬市交易分“官市”和“私市”。官市由瓦剌方麵賣馬匹,明朝官府發給“馬價”金、銀、絹布若幹。因瓦剌主要是以馬匹同明朝官府進行貿易,所以官市又習稱馬市。私市則是瓦剌方麵用馬、騾、驢、牛、羊、駝、皮張、馬尾等物,跟明朝商販交換緞、絹、、布、針線、食品等物,但禁止買賣兵器、銅鐵等。另外,還有明官府發給“撫養”金銀若幹,這就是所謂“款虜”。


    馬市形式上是互市,其實是明廷定期送給塞外各部族一批財物,藉以緩和他們對邊疆的侵擾。這種互市若是處理得當,確實是對雙方有利的,明廷能夠得到一部分馬匹,明朝邊塞的百姓也可以暫時得到安寧。


    然而瓦剌不滿足於僅僅與明朝有朝貢貿易關係,經常借朝貢名義,大肆訛詐明朝財物。當時明廷對進貢國家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要有非常豐厚的賞賜,而且是按人頭派發。按照定製,瓦剌每年來京的貢使不得超過五十人,而正統四年(1439年)以後,瓦剌每年派到北京的貢使多達兩千人。明朝賞賜供應瓦剌貢使的費用十分浩大,僅大同地方每年的供應費即達三十餘萬兩白銀。瓦剌貢使還常常虛報名額,冒領賞賜,稍不滿意,便故意在邊境上製造事端,還搶掠沿途財物,更私自大量購買弓箭,夾藏在箱篋裏,運出塞外。


    今年春天,瓦剌首領也先再度遣使者兩千人到北京進貢馬匹,而詐稱有三千人之多,並要求按虛報名額給予賞金。執政大宦官王振曾接受也先賄賂的良馬,常明裏照顧瓦剌使者,但當他發現也先謊報人數過多後,覺得實在難以忍受,於是命禮部按實際人數給予賞賜,並削減了賞金和馬價。


    也先又效法曆史上的匈奴、回紇,為其子求娶明朝公主。明廷通譯馬雲貪圖也先財物,也想炫耀自己的權威,竟謊言道:“大明皇帝已經允許。”也先大喜,貢馬千匹作為聘禮。明廷這才得知究竟,大吃了一驚。在明朝曆史上,還沒有公主出塞和親的先例,也先這一要求自然被明廷拒絕。被激怒的也先認為明朝在戲弄他,遂以明朝失信為名,興兵侵明,即為此次邊關警事之緣起——


    也先親率一軍直撲明軍重鎮大同。在瓦剌軍的步步緊逼下,“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明軍屢戰屢敗,大同鎮參將吳浩迎戰也先於大同北貓兒莊,敗死。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萬騎出擊,大敗,“四萬騎無一還者”。而今更是傳來總督軍務的西寧侯宋瑛及大同主將武進伯朱冕陣亡的消息,足見大同亦是岌岌可危。


    朱驥聽巡城禦史邢宥說有人告發兀良哈使者是蒙古瓦剌派來的奸細,忙接過匿名書信,剛掃了一眼,尚不及回答,楊塤已先“呀”了一聲,道:“適才於侍郎不是說瓦剌也先正大舉侵明嗎?看來這封信中所言確有其事。適才闖入兵部車駕司的假軍士會不會就是瓦剌奸細?不然哪有那麽巧,剛好他們要混進兵部官署時,兩方使者便莫名打起了架。”


    朱驥隨即會意,兀良哈與日本使者適才在鴻臚寺門前大打出手,多半是兀良哈故意所為,好引開兵部守衛的注意力,讓賊人有機可乘。


    邢宥這才知道有人冒充軍士大搖大擺闖入兵部一事,卻大感不可思議——


    自明仁宗朱高熾以來,明廷一改過去主動出擊的方針,轉攻為守,對漠北蒙古采取“脫擾塞下,驅之而已”的政策,誡邊將“毋貪功”。由於蒙古是遊牧民族,入塞誌在劫掠財物,往往來去如風,極少攻打城池,因此明蒙兩軍交戰並無常勢、陣法,作戰策略完全取決於當時的形勢。由於距離前線路途遙遠,戰機又瞬息萬變,兵部根本控製不了。也就是說,對蒙古一方而言,所謂的兵部機密文卷並無太大價值。


    朱驥聽了邢宥分析,亦覺得有理,道:“蒙古人雖然彪悍,卻都是直來直去,盜竊機密文書這種事,實在不像他們的風格。”


    楊塤卻不同意,道:“你們二位沒聽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嗎?以往大明與蒙古交戰取勝,多仗火器優勢。蒙古箭矢雖利,卻無論如何不能與火器匹敵。那瓦剌太師也先號稱是蒙古不世出的英傑,說不定他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想要出奇製勝,專門派了人來偷取火器圖。”


    話音剛落,便有軍士自兵部趕來,告道:“於侍郎命小的來稟報朱千戶,車駕司失竊的是一卷《軍資總會》。”


    朱驥“啊”了一聲,不由得轉頭看了楊塤一眼,流露出極其古怪的神色來。


    邢宥是進士出身,是文臣,楊塤則是工匠,均不知道《軍資總會》是什麽。楊塤狐疑問道:“該不會真被我說中了吧?”


    朱驥歎道:“說對了,還真如楊匠官所言。”


    那《軍資總會》是兵部內部機密文件,名為“軍資”,內容卻十分廣泛,涉及行軍設營、作戰布陣、旌旗號令、審時料敵、攻守城池、河海運輸、戰船軍馬、屯田開礦、糧餉供應、人馬醫護等事項,極為詳備。舉例而言,內中收錄的攻守器具、戰車艦、船、各種兵器就多達六百種。


    楊塤忙問道:“書卷中有火器製造術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驚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蔚並收藏大明驚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