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意中眾人發現,藥室中寶參那一石櫃位置,不知道是湊巧還是有意,正恰恰擺放在眾石櫃的中心,因為其他櫃中大部分裝的是草藥石散類的東西,雖也珍貴,但都無法跟寶參相比。


    這自然讓人聯想到所有地室中的石櫃擺放,都有一個不明顯卻存在的規律,那就是最中心的石櫃,一定是眾石櫃中最重要、最珍貴的一個。


    而族譜則屬於全族的文獻命脈,如果是族人來保存的話,當然要保存在最重要的石櫃之中,由此一推,書室中最中心的那一石櫃,就很可能藏著那本重要而神秘的族譜。


    不用商量,眾人已經達成共識,轟然一聲,書室中最中心的那個石櫃被撬開了。


    讓眾人驚喜的是,這一櫃中所藏的東西的確與其他石櫃有所不同,裏麵全都是一個個無題名的書匣,每個書匣都用紅膠泥封住,讓人看了就有一種無法控製的好奇心。


    這裏麵,會不會就是那本重要的族譜呢?


    可讓眾人失望的是,當把上麵一層書匣全部打開後發現,無名書匣內整齊疊滿了各種丹丸煙方,每張煙方的結尾落款處,又都標明了此丹方為何朝何代何人所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丹方出自煉煙氏各代祖師,三分之二出自道家外丹的各個不同門派。


    從這些丹方落款標明的年代可以大致看出,從遠自先秦一直到明清兩代,幾乎跨越了近三千年,如此長的時間、如此係統的搜集封藏,可以看出修建此室的煉煙氏族,絕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且耗費之钜,用心之堅,似乎有著很深的用意。


    這讓眾人對那本族譜就更加好奇了,隻是越發擔心,這本族譜如果一旦由煉煙老太保存著,那可再難得到了。這也同時意味著,可能遠比這些寶藏還要珍貴的煙族之謎,將永遠失落。


    “哦?這底下的一層好像不一樣。”


    忽然小闖把表層的一個書匣拿出後,發現石櫃中間一層書匣裏,竟然圍著一尊純金打造的方函,大小尺寸幾乎與書匣無異,在一圈深色書匣中熠熠生輝,如同在眾人眼中迸出一團金黃火焰。


    古傲頓時雙腿一軟,他知道,在古代無論是地宮或是墓葬中,凡是用金函封存的東西,一定稀罕尊貴至極,最典型的就是陝西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佛骨舍利。當時在眾多稀世珍寶簇擁下的金函之中,供奉的就是絕世無二的佛陀指骨舍利。


    與此同時,朝歌也感覺到了這個不算大的純金方函的重要性,從金函的尺寸上看,非常像一個大書匣,這其中即便不是族譜,也一定是煉煙氏中極為重要的東西。


    不等其他人上手,古傲已經撲了上去,顫抖著雙手,像是捧著自己心髒似的把純金方函捧了出來。


    慢慢打開,金函中又包裹著一層特製錦棉,再仔細揭開,便露出了一疊熟宣線裝古書,第一本的封頁上端端正正的寫著:煙氏族譜。


    期待已久的神秘族譜終於出現了。


    一時間眾人又沒了聲響,都直愣愣看著金函中年代久遠卻色澤尚新的線裝古譜。


    這回翻閱古文族譜的任務沒由古傲完成,朝歌第一次先伸出了手。於是,一部橫跨三千年的煙氏族史,慢慢展現在眾人眼前。


    煉煙氏的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它甚至比道教的生成時間還要早。那時候,已經出現了通過提煉藥物來使人長生不老、羽化飛升的方士以及神仙家。


    在春秋戰國時期,造“鼎”極為興盛。說到鼎,這是古代的烹飪器,也是記載功勳的禮器,傳說黃帝造九鼎,鼎就成了傳國之寶。


    考古發掘的文物,如有名的司母戊大方鼎,說明在當時冶煉青銅和鑄造技術都已達到極高水準。《周禮考工記》中,就已經記載了合金成分不同而性質不同的“六齊”規則。


    鼎本是煮肉湯和食品的器具,但這時人們希望在鼎中也能煉出一些別的東西。傳說秦穆公的女婿蕭史就在宮中煉丹,他曾經煉成“飛雪丹”給秦穆公的女兒擦在臉上。


    由於各種金屬礦物都是由土中開采出來的,所以在五行生克學說中就有土生金的說法。於是當時有一種設想,認為礦物在土中會隨時間而改變。


    例如認為雌黃千年後化為雄黃,雄黃千年後化為黃金。朱砂二百年後變成青,再三百年後變成鉛,再二百年成為銀,最後再過二百年化成金。


    能不能加速這種變化呢?


    這時就產生了奪天地造化之功的思想,企圖在鼎中能做到“千年之氣,一日而足,山澤之寶,七日而成”。


    於是就在鼎中放入各種藥物,封閉後進行加熱燒煉,以為可以煉出貴重的金銀來,這樣就發展到後來的“黃白金丹術”。


    到了秦皇漢武時期,煉金術大發展起來,這時不僅要由低賤的金屬如銅、鐵等製造出貴重的金、銀來,還要為帝王煉出吃了能長生不老的仙丹。


    他們把人與物相類比,認為黃金和玉都是不朽不壞的,所以最好能由金和玉中提出精華來給人吃,於是就有“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的理論。


    這時,煉丹家希望能煉出一種名叫“金液”的神秘物質,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與普通物質配合就能變成黃金。


    最早熱衷於煉丹術的是西漢的淮南王劉安,他在他的宮中召致了方士千餘人修煉金丹和表演特異功能,後來又編寫了《淮南子》,還有《淮南萬畢術》等著作,但可惜《萬畢術》一書現已失傳。


    看到這裏,朝歌隱約意識到地室中所儲存的大量黃金、白銀以及珍珠、美玉等寶物,很有可能就與族譜中所提及的煉丹術有所關聯。


    但從保存完整的丹方看,地室最後的營建者應該是明代人,明代與先秦至少相隔上千年,在長達上千年的歲月中,煉煙氏族早已從原始的煉丹術演化成煉煙術,無論從思想還是技術手段上,都大有區別。


    這些金銀古玉到底是否就是為了煉丹而用,還有待族譜的詳釋。


    朝歌繼續看了下去。


    雖然丹鼎神仙之術發源極早,但係統真正完備起來,還是在漢代道教成熟之後。


    唐代是煉丹術的全盛時期,幾乎曆代皇帝都熱衷於煉丹,而這些皇帝們也大都死於“長生不老丹”,例如唐太宗、憲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個,中毒的皇帝還不算。這便是導致煉丹術逐漸衰落,而采氣導引的內丹術興盛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於外丹衰落與內丹崛起的原因,各家說法不一,考諸道教曆史,在此漫長的道士煉丹服餌曆史上,早有諸多對外丹藥物毒性的明確闡述和警告。


    如漢末魏初的《古詩十九首》中,也有這樣的詩句:“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但是此前卻從未成為人們排斥外丹藥物的有力依據。


    如果外丹的衰落真是因為丹毒所致,那麽漢唐之間幾百年的道教煉丹、服丹曆史又作何解釋?而且唐宋以後直到明清時期,道教的外丹燒煉活動一直沒有消失。


    不管怎樣,外丹衰落、內丹興起都是不可逆轉的史實。但也因此,由外丹派中更加務實的一個支脈逐漸形成了現在的煉煙氏。


    其實最早的煉煙氏一直追求的境界仍是長生,隻不過他們對長生的看法更加理性,為了盡量證實長生成仙的可行性,氏族各代祖師耗費大量精力,對古往今來神仙丹藥的各種傳說進行了考證,並分別收錄成書為《證仙錄》、《證異錄》、《證藥錄》,附在族譜之後。


    朝歌等人讀到此處,古傲忍不住在純金方函中往下翻,果然發現疊在族譜下麵的三本冊子。


    粗略翻閱後知道,那《證仙錄》是專門記載和考證曆代名仙的真實生平與傳說;《證異錄》是對民間異象奇聞的各種調查考證;《證藥錄》則是對天下各種珍絕靈藥所做的真實筆錄。


    其中內容盡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奇事,搔的眾人心癢難耐,因為以往古人對奇聞異象的看法,大多都是玄之又玄、秘而不宣,而煉煙氏的這三本證錄完全有理有據,從實際出發看待事情,真不知道裏麵到底詳細記載著怎樣的震撼奇聞。


    雖然心癢,但眼下最急於知道的還是族譜,古傲極不情願的原封放回三本證錄,繼續和朝歌往下看族譜。


    煉煙族人在經過大量而艱钜的詳實考證後,最終決定選擇比較切實可行的路線,那便是並非永生而是長生的長生丹。不再奢望不老金丹羽化升仙,而是追求像傳說中彭祖一樣可以活八百歲的長生丹。


    然而在從唐後確定路線一直到明代間近千年的時間裏,煉煙氏族卻始終沒能如願,並且每況越下,最後幾乎淪落到鑽研各種邪丹的巫士之徒。究其原因,並非長生丹完全沒有可能,而是煉煙氏遺失了一部重要的丹經。


    據族譜記載,在煉煙氏最初五代祖師中,曾經有一位叫煙九山的祖師絕頂聰慧,繼承了曆代丹方要髓融會成經,遁世隱居專心服藥煉丹,連本氏族人都避而不見,據多代族人證實,此祖師曆代累年竟活了三百餘歲,不知何因突然驟死,死後葬處不明。


    雖然還未達到長生丹的最後極限,但顯然對長生丹煉製已經到了相當造詣,假使後人得經加以時日,必然能把長生命限逐漸延長,最終接近長生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傳奇古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六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六羊並收藏傳奇古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