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釋雲。若有能所。未得名密。悟四諦理。推能聞及所聞。皆是自心。心即是本覺光明。圓照法界。始覺智心亦圓照法界。即是因聲得悟。一切眾生依此觀亦得解脫。


    這段開始是中國古代大德所說的內容,說明了由小乘的修法,因聲悟道而跳上大乘的境界,其內容是要我們修佛法的人一定要認清能所的道理。實際上,能所的關係從哲學、邏輯的道理可知。譬如說,不管你是念佛、參禪或是修止觀,當你寧靜到一個念頭都不起;非常清淨時,這是什麽境界呢?也是心所所呈現的意識境界上的清淨狀態。在學理上來講,這也是心所境界。用功修持到這個境界,不屬悟道,但也沒有走錯路,能修持到有這個功夫是很不錯的。


    然而悟道是智慧,當你修到心所呈現清淨的意識境界時,你那個知道現在清淨的,不著於清淨境界上,而你知道這個清淨是心所呈現的境界,那個“知”即屬於般若,屬於悟道的悟。進一步再去找能使意識呈現清淨的能,在什麽地方?當你在找時你會發現它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它無在無不在。找到了那個能,就知道這個清淨隻是個變相。雖然它隻是變相,但是不管你是在家、出家或是什麽職位,以什麽方式謀生,假如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的修持功夫能隨時隨地心境念念都在清淨上,自然可以證果。


    “若有能所,未得名密”,假如不了解能所的問題,就不能了解真正佛法的奧秘。


    “悟四諦理”,聲聞眾跟著佛聽聞佛法,而悟苦、集、滅、道四諦之理。人世間一切皆苦,人為什麽那麽苦?那是人甘願的,自己去“集”,抓來許多的苦,把它當成人生,一天不抓些苦,就好象活得沒有意思,活得不起勁。這個苦、集就是凡夫的境界。什麽是道呢?一切的苦痛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滅了一切苦、滅了一切集,這就是道的境界。學佛的人都知道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苦。尤其這二十幾年來佛教雜誌大量發行,幾乎都是繞著這個四諦、八苦的主題在討論。許多人往往都在理上搞,從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去切實反省,改正心行。


    依我看越是學佛的人,越是巴不得求這個苦給自己受,所以這“八苦”就變成“巴苦”。就好比曾經有個讀書人所說的:


    四十年來公與侯,縱使是夢也風流。


    就是這股味道。明知道人生如夢,但是能做做這個夢也不錯呀!這就是人,這是很糟糕的。其實你知道是苦,隻要不求就無苦,這是很簡單的,這中間並沒有什麽方法。雖然講起來那麽簡單,但是常常有學生來問我說;“老師呀!我打坐什麽都好,就是妄想去不掉,有什麽方法可以使我不妄想?”其實,妄想也沒什麽難辦,隻要你不會八苦,巴望著苦,不去自找煩惱,妄想自然不生。由此可知,四諦理也不好懂。


    本覺與始覺


    這個懂了以後呢?“推能聞及所聞,皆是自心”然後你用智慧去推理,心裏頭平靜下來了,再進一步用邏輯去分析這平靜的意境,知道它不是究竟。假如你認為它是究竟,這又掉入“八苦”裏頭去了。因為這個平靜的意境會隨著生理的變化而變化,到時候,你又煩惱,你的佛法掉了。其實這個平靜的意境,任何人突然間都會碰到。尤其是體力勞動者或是愛運動的入,在累到極點時隨便坐在一塊石頭上喘口氣,當下馬上清淨。所以,中國古人說:“勞者善心生”,一個人體能上的勞動很重要,一勞動善心就起來了,社會風氣就可以得到改善。象現在生活在城市的人,營養吃得好、日子又安定,大家舒服得很,因此壞事就多了。


    假如你知道了這個意境的清淨不是道,而隻是境界、隻是功夫。你就會“推”,就是分析。“能聞及所聞”,就修“官印閥門”則言。“皆是自心”,就會發現能分析、能呈現清淨意境的能與所都是本體的心所造的。你隻要一認清這個本心就悟道了。


    “心即是本覺光明,圓照法界”,這裏的本覺光明,圓照法界,隻是文學上的形容詞。它的意思是,心就是道,心就是佛。在教理上,這時的悟境叫政“始覺智心”。與始覺相對的另一名詞是“本覺”,即指眾生本有的佛性。意指眾生本來都是佛,都是清淨的,一迷了才成凡夫.所以我們的自性是“本覺智心”。什麽情形叫始覺呢?禪宗常講:“他開悟了!這下子他明心見性、悟道了。”悟了就是開始覺悟了。所以,諸佛菩薩剛開悟時叫做始覺菩薩。始覺,覺個什麽?就是覺本覺。所以,悟到底悟個什麽?就是悟到本覺智心。今天剛剛明白就叫始覺。


    “亦圓照法界”,這個始覺智心亦無所不在,所以說圓照法界。“即是因聲得悟”,這是由於修“官印閥門”而開悟的。“一切眾生依此觀亦得解脫”,這個“觀”不是你打起坐閉起眼睛在裏頭看來看去的觀,而是指觀念。一切眾生隻要這個理到了,就可以得到解脫。所以,佛法很容易,你明白了就得到解脫。


    心聲之辨與“官印閥門”


    若聞聲可意不可意生憎愛。便被聲縛。但觀心海中是聲出處。以心海元無有相。心雖含聲,聲亦無相。無相即於一切聲中而得解脫。


    “若問聲可意不可意生憎愛,便被聲縛”,比如拿耳朵聽聲音來講,假如聽到合己意的生貪愛心,不合己意的生討厭心,就被聲音給綁住了。這個時候如何求解脫呢?“但觀心海中是聲出處”,我們要曉得聲音也是心理行為的一種作用,因此回轉來返觀念頭的出處。“以心海元無有相”,因人心的本身就是空的,其實也無所滯空,也無所謂有。“心雖含聲,聲亦無相”,心裏頭雖然有聲音的影像留下來,實際上聲音的本身是無相、本來就是空的。“無相即於一切聲中而得解脫”,你懂得聲音是無常、無相以後,就不會再讓聲音給騙去了,自然在聲音中而得解脫。


    故知無法不心。無心不法。如是明達。則於一切諸法。不合不散。無縛無脫矣。


    由此道理,我們就知道“無法不心”,這是由外而影響內,也就是一切的客觀環境會影響你而形成主觀的。心理行為。“無心不法”你自己主觀的觀念隨時會影響你客觀的環境。“如是明達”,人要是懂得這個,通達了。“則於一切諸法,不合不散,無縛無脫矣。”這是佛法修持的重點了。“則於一切諸法”,你的修持已能對於一切萬法,聲音也好、色相也好。“不合不散”,不會被粘縛住,也不需要解開它。因此不要入世、也不必出世。“無縛無脫矣”,根本就沒有受束縛,何須再求個解脫,本來就在解脫中。理論聽起來很容易,但是真要達到這個境界是很困難的,真能做到這樣就不是人,而是佛了。


    故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宗鏡錄》到這裏又引用《楞嚴經》的原文,還是佛跟阿難的辯論。


    當時佛跟阿難講,你隨我出家那麽多年,“汝學多聞”,阿難學問非常淵博,而且記憶力超強,是眾生中的第一人。當時沒有錄音機,但是佛每次說的話,阿難每個字都記得,所以叫多聞第一。“未盡諸漏”,雖然學問淵博,但是在妄想尚未清淨之前都是有漏的。


    “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雖然藉由聞法你知道了顛倒的道理,然而在生活上、行為上卻無處不顛倒。“實未能識”,而你卻不知道。“恐汝誠心猶未信伏”,我現在就怕你誠心不夠,因為理上雖然懂了,然而在功夫上、行為上還沒有到,這不是佛法。“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我現在把普通世間的道理跟你做個試驗,使你在佛法上能建立正信而不再起懷疑。


    即時如來敕羅候羅擊鍾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鍾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時羅候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佛問阿難。汝雲何聞。雲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鍾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消,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即時如來敕羅候羅擊鍾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佛命令羅候羅去撞一下鍾,鍾響後佛問阿難,你現在有聽到嗎?“阿難大眾俱言我聞”,大家都說有聽到。“鍾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過了很久不再有鍾聲時,佛又問:現在你們有聽到嗎?“阿難大眾俱言不聞”,大家都說沒有哇!“時羅候羅又擊一聲”,當時羅候羅跟佛很有默契,不需佛的指示又撞了一下鍾。“佛又問言,汝今聞不”佛又問說:現在你們聽得到嗎?“阿難大眾又言俱聞”,大家都說我們聽到啦!


    “佛問阿難汝雲何聞,雲何不聞”,佛問阿難:怎樣你叫做聽到,怎樣你叫做聽不到呢?“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文字上雖然是大家一起講,但在當時應該是阿難代表大眾起來回話的。“鍾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消,音響雙絕,則名無聞。”阿難說:這個道理很簡單嘛!鍾敲時,我就聽到了。等音波散開後。“音”是鍾所發出來的聲。“響”,是我們所聽到的鍾聲。這個音跟響都沒有了,就叫做聽不到。


    如來又敕羅候羅擊鍾。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言聲。少選聲消。佛又問言:汝個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又頃羅候羅更來撞鍾,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問阿難:汝雲何聲?雲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鍾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消。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佛又命令羅候羅撞一下鍾,問阿難說:現在有聲音嗎?阿難回答:有聲音。“少選聲消”,過一陣子聲音消失了。佛又問說:現在有聲音嗎?阿難和大眾回答:沒有聲音。“頃羅脈羅更來撞鍾,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又命令羅候羅撞鍾,再一次地問:現在有聲音嗎?阿難回答說:有聲音。“佛問阿難:汝雲何聲?雲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鍾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消,音響雙絕,則名無聲。”佛問阿難:怎麽樣叫做有聲音?怎麽樣叫做沒有聲音?阿難回答:撞鍾時就有聲音;過一陣子,鍾不打了就沒有聲音。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雲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雲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雲何不名矯亂。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雲何自語矯亂!”佛就說:真奇怪!你們簡直在亂說話,不合邏輯嘛!“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雲何名為矯亂?”阿難就說:我們剛才講的話沒有錯哇!怎麽會是亂說話呢?“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雲何不名矯亂?”


    佛說;在第一次、第二次敲鍾時,我問你們聽到嗎?你問就說聽到了。沒有撞鍾時,問你們聽到嗎?你們說沒有聽到。在第三次。第四次撞鍾時,問你問有聲音嗎?你們說有聲音。沒撞鍾時,問你們有聲音嗎?你們說沒有聲音。我問什麽,你們就跟著我的嘴上轉什麽?這不是亂說話嗎?拿現在話來講,就是一點頭腦都沒有,不合邏輯。


    主客之間


    阿難。聲消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幹枯木。鍾聲更擊,汝雲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雲無。誰知無者。


    阿難!聲音消失沒有音響了,你把它叫做聽不見。假如真的聽不見。“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鍾聲更擊,汝雲何知”,假如聽的功能隨著聲音的消失而喪滅。那就象一根幹木頭一樣的沒有生機,起不了作用了。鍾聲再打時,你為何又聽到呢?可見你那能聽的功能並沒有隨著聲音的消滅而喪失。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有時聽到有鍾聲,有時聽不到鍾聲,那是客觀環境有的時候有聲音,有的時候沒有聲音而引起的。“豈彼聞性為汝有無”,那個能聽聞的功能,不屬於有聲或無聲,而是本來就存在的。“聞實雲無,誰知無者”,那能聽的功能,如你剛才的回答:“沒有了”。假如真的沒有了,斷滅了,你怎麽曉得沒有了。因為曉得沒有了這個功能和那能聽到的功能是同一個作用。佛用各種教育的手法,隻是要告訴人們,無始劫來我們本覺的自性從來未曾變動過,個個都是佛,隻要你找到了生命功能的本性,你就成佛了。


    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佛在這裏繼續跟阿難講。在聞性的功能中,聲音的現象是客觀的,它有生滅,而我們自性的主體並不在聲音的生滅上,所以不能說它是空或是有。因為這個道理你搞不清楚,所以修行起來不能進步。“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你現在最嚴重的錯誤便是把現象界的聲音抓得牢牢的,當成真實。這八個字很重要,尤其是修淨土宗念佛或密宗念咒的朋友。有的人迷信咒語的力量大得很,其實咒子本身是對的,音聲也有無比力量的作用,但它仍是心所,是物理的,客觀的現象,不是主體。


    “何怪昏迷,以常為斷”,因為你不懂這個道理,所以現在迷了。其實我們的本性永遠是不生了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清淨的,而你卻把它當成隨著聲塵的消失而斷滅。比如:年紀大的人,老化了,記憶力差了,其實你的本性一點也沒有差,隻不過是由於腦神經老化,因此記憶力變差了。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做人而成佛或做鬼,那時所有或許多記憶力都會恢複,因為那時不會受到生理機能的限製。


    由此可知,若修定得力把生理機能轉化過來,記憶力和悟性都會大大恢複。因此,要求智慧,求博學多聞,需要修定,有了定力生理機能一轉,智慧的現象就開了。“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拿聲音來講,聽到聲音叫動相;聽不到聲音叫靜相。“閉塞”,例如加了隔音設備使音聲不得傳遞。“開通”,撤掉了隔音設備,使聲音流暢。不要以為離開了動靜、閉塞,開通這些作用,就找不到聞性的功能。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搗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搗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複撞鍾。即於夢時。自怪其鍾為木石呼。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消。命光遷謝。此性雲何為汝消滅。


    佛為了說明聞性永恒存在,不會因為離了動靜、閉塞、開通而失去它的功能。在這裏做個比方:有一個人睡著了,他的家人在他睡時舂米,那個睡覺的人在夢中把舂米聲誤以為是打鼓或敲鍾。“即於夢時,自怪其鍾為木石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醒過來時,才知道是杵舂米的聲音,於是告訴他的家人,原來是你們在舂米喲!我剛才在夢中還以為是擊鼓的聲響哩!“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


    這些故事暫不管它,重點在於當我們在睡覺時,旁邊有人做事(真熟睡時有時聽不見)萬一聽到了我們會做夢,而把聲音當錯了。雖然聽錯,但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人的形體雖然睡著了,但是能聽的功能卻是始終存在的。“縱汝形消,命光遷謝,此性雲何為汝消滅”,佛說:就是死了、肉都爛了,變成白骨頭了,然後化成灰了,形體消失,那個能問的本性卻沒有生滅。這說明本性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學佛修道就是在於如何找到這個本性。


    <font color="#ff0080"></font>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宗鏡錄略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釋延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釋延壽並收藏宗鏡錄略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