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引證《楞嚴經》上的話:


    楞嚴會上佛告阿難: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


    這是佛所說修證的法門。我們要了解一件事,想修行成佛做工夫,靠什麽做工具?一切佛法的修證,除了此身心以外,沒有另外的工具。佛法將身心分類為十八界,亦即六根對外境的六塵,加上根塵中間假定的界線。何以說這個中間界線是假定的呢?沒有修證的人很難體會。譬如眼睛一接觸光色,當光色進入眼睛時,光色與眼睛中間就有一個界線,這個界線非常微妙。六根、六塵加上中間的六個界線,稱之為十八界。


    佛說,修行有各種方法,離不開六根、六塵等十八界的作用,也就是以十八界做為修行的工具,如此修持下去,以至究竟圓滿,任何一法都可以大徹大悟而成佛。比如淨土念佛,重點是用意根念佛,“南無阿彌陀佛”是由意識作用而產生的一個方法,那麽,這中間有沒有一個他力成就的阿彌陀佛存在?中間是有個界線,在初步感覺有自力得到他力加持的作用。另外,有些人用耳根聽聲音、聽呼吸,在聽與不聽之間有個界線,此所謂觀音圓通法門。


    重要的是“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滿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我們不應有這種方法好、那種方法壞的分別心,隻要一門深入,沒有不到家的。而每一位佛所走的路線也許不同,但成就是一樣的。這是佛所說修證的第一個原則。


    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佛說因為你們智慧太低下,不能在這個中間“圓自在慧”。六根根器不利,拿現代話來講,就是頭腦不利落。我們平常講學佛有鈍根、利根的差別,鈍利二字要特別注意!以佛法的道理,人的根性有利鈍,利鈍也就是智愚的不同,實際上世界上沒有笨人。所以儒家教我們不要輕視任何人。每個人都要自重,但如果自己認為了不起,那已經是自輕。


    每個人的聰明相等,不過表現的程度有快慢,鈍刀和快刀切肉,雖然時間上有差別,結果還是一個,你不能說那把鈍刀不是刀。笨的人告訴他一件事,也許他三天才轉過腦筋來,也許碰了釘子吃了虧才變聰明。聰明人事情一來,馬上反應此事會吃虧上當,不幹。我經常覺得,世界上沒有一個笨人,你騙一個人,他總歸會變聰明,至少臨死會恍然大悟某件事上了當。當然也有人被騙死了他不知道,我想來生一定知道。


    所以佛說阿難,你們的根器下劣,並不是下劣的人就無可救藥,沒有這回事!因為根器下劣,在這個中間不能圓自在慧,什麽中間?就是各種修行方法,念佛也好,數息觀也好,做別的止觀也好、密宗也好、顯教也好,方法沒有什麽不對,但在這個中間差一個東西,什麽東西?“圓自在慧”,圓融無礙的智慧,也就是能融會貫通的智慧。這個智慧哪裏來的?是你自己原有的,所謂“觀自在”,你要自己把這個慧根找出來。找出慧根後還要發展培養力量,此謂之“慧力”


    成佛有十力。從佛學的觀點來看,隻有佛有十力,智慧是一種大力。我們靜坐、修止觀,用各種方法培養慧根變成慧力;慧力到達後,智慧自然開發。


    成了佛悟了道的慧力就叫“自然智”,也叫“無師智”,不是沒有老師,而是他本身已跟老師到達一樣的境界。同樣道理,諸佛是我們的老師,如果你也到達那個無師智境界,你也是佛。自然智並不是外來的,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東西,之所以沒有見到道的究竟,是不能圓融自在,所以不能發展成就自己的自在慧。那麽,怎麽辦呢?


    一門深入


    佛說:“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沒有第二個辦法,你不要想另外去求一個慧,隻有走禪定的路子,禪定沒有第二個辦法,隻有打坐的路子。打坐不是定,打坐隻是練習修定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如果認為打坐就是定,那你大錯特錯!真得了定,站著、走路、做事忙著,乃至辦公、讀書,都在定境中,那個才是定。不過要到達此境必須先從打坐做起。所以打坐有如此重要!


    打坐是修定最基本的一步,所以佛說他自己宣揚、教化,其實也是教我們一門深入,每個人把握對自己最適合的一個方法,不管是參禪、修觀行,也不管什麽打坐,甚至於世間法的打坐都可以。所謂世間法的打坐,譬如練武功的修看香頭、看光,真正練成以後,也會忘掉自己、沒有身體的感覺,同你學佛打坐忘我忘身的感覺一樣。很簡單,人的肉體總是身、心兩個家夥,這兩樣到達某一個境界、程度,它的感受大體上差不多。


    所以你隻要依這個方法一門深入,進入專一的境界,“入一無妄”,沒有任何妄心妄念。大家念佛為什麽要先念到一心不亂呢?心裏隻有一句“阿彌陀佛”,意念知道自己隻有這個佛號,眼睛也不看。如果還是:阿彌陀佛,冷氣太吵,阿彌陀佛,身體不舒服……那根本沒有專一。我們想想看,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大家一點都不專一。有些人修密宗,唉呀!念了五千遍了,怎麽沒有神通、沒有光,阿彌陀佛、唵嘛咪叭咪吽……,唉!怎麽看不見菩薩?這根本沒有專一,沒有用!


    要“入一無妄”,專一是最基本的一步。到達以後,“彼六知根一時清淨”,進一步連“一”也沒有了。這時眼耳鼻舌身意、生理、心理作用,知覺感覺統統沒有了!彼,指生理上、心理上。這六根一時清淨,才可以到達清淨法身的境界。這其中有好幾個層次,先要選擇一個方法一門深入,深入到什麽程度?進入專一境界,沒有其它妄念,“無妄”就是既不昏沉又不散亂。那麽,這還不算數,再進一步,到達六根六塵“-時清淨”。“一時”是頓悟,立刻到達。由“一門深入”、 “入一無妄”是一個程序:到達“彼六知根一時清淨”,這個時候頓悟到則沒有程序,等於電燈開關,一開全亮。


    色聲香味觸法皆是入道處


    是以憍陳那因聲悟道,優波尼沙陀因色悟道,香嚴童子因香悟道,乃至虛空藏菩薩因空悟道。


    《楞嚴經》提到,憍陳那因耳根聽聲音而悟道,優波尼沙陀因眼睛觀色而悟道。嚴格說來,色法包括很多,有表色、無表色之別。這個宇宙世界有些是概念的東西,看得見的黃藍白赤叫色,物質世界的地水火風、山河大地也叫色。香嚴重子因鼻子聞到香味而悟道,乃至虛空藏菩薩,因為證到空而悟道。


    則知自性遍一切處,皆是入路,豈局一門而專以蚊蚋之愚,翻恃鷦鷯之量。


    由這個道理,曉得六根、六塵隨處皆可悟道。自性不在一個地方,等於虛空,虛空比方自性,並不在某一個方向。如果認為隻有這個方法才能悟道,或隻有這個方法才是佛法,基本上違反了佛法的觀念。這說明自性遍一切處。“皆是入路”,都是證入菩提的道路。“豈局一門而專以蚊納之愚,翻恃鷦鷯之量”,把一根樹枝當成一棵大樹!


    且法無速,見有淺深,遮障之門,各任輕重。是以文殊菩薩頌雲: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並且這個佛法,也沒有說哪個法能快速成就悟道,哪個法會慢些悟道。法的本身沒有迅遲快慢,快慢迅遲問題出在我們智慧的見解,以現代話說,說是觀念、觀點。智慧大、觀點透徹就來得快,智慧小、觀點不明徹就慢慢來。“法無遲速,見有淺深”,還是在於我們自在慧的問題。


    所以“遮障之門各任輕重”,遮障就是魔障,被遮擋住、障礙住了。學佛法做工夫有很多障礙,有時是生理上發生障礙,有時是心理上發生障礙。這種障礙的輕重,並沒有一個主宰或魔王擋住你,“自任輕重”,一切唯心所造。你智慧淺,障礙重,智慧深,障礙容易破掉,完全在於你自己。這一段有一半是《楞嚴經》的原文,後麵幾句是永明壽禪師的評論。


    接下來又引用《楞嚴經》原文,是文殊菩薩的頌。《楞嚴經》記載二十五位菩薩圓通法門,每一位菩薩報告已當時學佛悟道的經過,最後由文殊菩薩作結論。為什麽由文殊菩薩作結論?因為文殊菩薩在佛教中代智慧而且他是七佛之師,他自己早已成佛,釋迦牟尼佛及其前麵六位佛都是他的學生,因為學生當教主,他來捧場,所以現身為大弟子,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因此關於智慧方麵成就的佛法,到了最後多半開始學佛,進入定慧三昧的境界,有人快,有人慢。譬如禪宗講頓悟,根性明利,很快就到了,有人要三大阿僧祇劫慢慢修,遲速不同。等於走路,有人腳步大走快一點,有人腳步小慢一點,都在走,你不能說他沒有走。老年人慢慢走也在走,小孩子跑碎步跑得快,結果跑了半天還落後。此謂“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不要在那裏比快饅,隻要最高目的一樣就對了。


    此《宗鏡錄》中,並是十方諸佛大威德不思議法門。


    他說這本《宗鏡錄》,編輯收錄三藏十二部中所有佛法的精華,集中十方一切佛最高最大的威性德性不可思議的方法。方法有很多,但到達最高點明心見性的道理沒有兩樣。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明心見性悟道後,到達聖人、佛的境界“無不通”,邪道、魔道、外道,在正法佛法的眼光看來,統統變成正道。


    沒有悟道以前。學佛法在下意識帶著一種邪心、不正的觀念,自己體察不出,正法也變成魔法歪法。所以“聖性無不通”,隻有到達勝境者,看世間法間法無一不是佛法,沒有不通的。


    那麽在佛眼看,“順逆皆方便”,走順路,走倒路,都是方法而已!淨土是方法,禪宗也是方法,密宗是方法,律宗也是方法,出世間是方法,入世間何嚐不是方法!一切皆是方法、方便而已!方便者非究竟,究竟就是悟到那個本性、那個東西。


    “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開始發心學佛的人叫初心。永明壽禪師引用他的結論中的話:


    猶赫赫日輪,豈嬰孩所視;高高法座,非矬陋之能升。唯文殊大人,普賢長子,上上根器方堪能爾。


    “矬”,古書考據,矬即矮,後來又有一專門念法念矬(音錯)。這兩句比喻的對子,皆是永明壽禪師才華的流露。赫赫是形容太陽光出來的威光,光芒耀眼四射,使眼睛睜不開,高高法座,不是矮小陋劣的人所能爬得上去。


    “唯文殊大人,普賢長子,上上根器方堪能爾”。大乘佛法中有所謂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地藏王菩薩代表大願,普賢菩薩代表大行,文殊菩薩代表大智。大悲、大願、大行是連貫而密不可分的,因此,也可歸納為:智慧與行願。


    中國叢林廟子以大乘佛法為標榜,大雄寶殿的三尊佛像,中間是佛,兩旁是文殊與普賢,代表“智悲雙運”,此即大乘佛法的精神。“智不住三有”,真的跳出三界得了道的人,就不想到三界教化眾生,度人是好痛苦的好麻煩的事。但菩薩要起大慈悲,自己跳出,別人沒有跳出,因此犧牲自我,再入三界度眾生,所以叫“悲不入涅槃”。


    大乘之道即這兩句話:“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智不住三有”文殊菩薩代表,“悲不入涅槃”普賢境界。菩薩道講行願,而且行願與智慧兩者並進。你光想學佛跳出來,對六度萬行有利於他人之事不肯做,沒有用的。悲心不堅固,功德不圓滿.智慧就發不起來,這是大乘的精神。


    所以他說,這個境界隻有文殊菩薩、普賢長子能做得到。實際上文殊、普賢、觀音都是古佛,在釋迦牟尼佛之前早已成佛,為什麽再來當學生?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教化在家出家弟子,他們“悲不入涅槃”,而再來輔助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所以稱普賢為佛的長子,當家的。為什麽當家的大兒子那麽重要!行願最重!行願不夠,心理行為不合願力,你修得再好也沒有用。永明壽禪師說,隻有文殊和普賢才能做得到。


    如《華嚴論》雲:大光王入菩薩大慈,為首三昧,顯所行慈心業用,饒益自在。


    《華嚴論》上說,有一位成佛的菩薩叫大光王,他進入菩薩大乘境界以慈悲為首,也就是儒家所講的仁慈,以仁慈為第一個境界。學佛先要使自己心性發起以仁慈為首的三味,才能夠顯出慈愛的心,這個慈愛的心發不起來不行。所以大光王菩薩以大慈為首三味,以慈心起種種業用。以慈悲心入世做人做事,是不是在造業?對,也在造業,造的是善業。佛家講造業包括善惡兩業。造善業不一定是造成佛的業。不為惡而行善,善也不住,功德我不要,全歸眾生,那就是佛業。如果有心造善業則是人天之果,不是佛乘的道理。獎勵善業,不住善業而舍掉,是佛菩薩的行道。


    饒益,相當於現代所說的社會福利。利益為什麽加一個饒字?饒代表無限量,非常充沛、無止境、沒有範圍地利益眾生,所以叫饒益。利益眾生而一切自在。有人說今天睡得好舒服,為什麽?因為做了一件好事,這樣利益眾生並不自在,心中有一個今天我做好事有觀念在,已經不行了。所謂善業不住,過去不留,六祖聽《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修佛法做善事,有一個行善的觀念存在,你心裏早有所住,何以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非佛道,重點在此。


    令後學者仿之,以明無依之智,入一切眾生心,與之同體無有別性,有情無情皆悉同體,入此三昧所感業故。


    他說由這個道理,使後世學佛的人仿效佛菩薩的行為,依教奉行,這就是大光王菩薩大慈三昧的道理。這個作用在哪裏?就在我們明白“無依之智”,大智慧無所依傍,所以《金剛經》說:“菩薩依法,行無所住”。住法布施,有所住,住在某一點,已經不是智慧。禪宗對大智慧形容得最好:“如盤之走珠”,沒有方位、定所,它用之於哪一點就是哪一點,好比我們平常說某人做啥象啥,要他演戲扮小醜,他就是小醜,扮皇帝就象皇帝,唱青衣就象青衣,唱花旦就象花旦,這就叫“破格高人”,不住在一個模式、範圍。此之謂“無依之智”,乃至絕口不談佛法也不講佛經,同樣可以用佛法的真義教化眾生。假使這個世界沒有佛學,他可以不利用佛學而利用科學來講,學藝術的用藝術來講,學法律的用法律來講,同樣能把佛法真義講出來,這就是“無依之智”,佛的大智慧成就境界。


    以“無依之智”進入-切眾生的心裏。一切人的心理變比、愛好、習慣各有不同,佛是大教育家,他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入到你的心裏,與你合一。“與之同體無有別性”,與你相同,沒有兩樣。


    有情是佛耶?無情是佛耶?


    “有情無情皆悉同體”,下麵兩句話嚴重了!什麽叫有情?人、豬、牛、馬、狗一切生物都是有情,不過生物的有情有分類,看《楞嚴經》就知道,有些生物知覺小,但它有感覺,打了會痛。我們挨打,格老子、討厭!知覺就會起來罵人。有些生物知道痛,會躲開,並個曉得罵人。《楞嚴經》上說到情想的差別,情多想少則墮,想多情少則飛,思想智慧高,情欲慢慢減少,想多則飛.向上界走。天人神仙看我們是下界中人,如公寓的一樓,也可能是地下室,還有地下室的地下。情多則墮,純想則飛,由這個道理可以了解念佛法門的道理,念阿彌陀佛,意識純想,歸到佛的境界,那當然往生。


    《楞嚴經》把生物界的有情歸納為十二類,十二類又可分為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其中又有有色、無色之別。有一種生物有物質形體可看到,有一種生物連物質形體都沒有。譬如細菌是有情或無情?在醫學界和生物界還是個問題,在顯微鏡下看得見細菌,我現在還不敢確定細菌有沒有知覺,用高倍顯微鏡看細菌在其世界中活動得很厲害。可見我們身上有多少世界眾生在裏麵,我們坐在這裏聽《宗鏡錄》,說不定他們在裏麵開運動會、賽跑、打籃球,有時你覺得頭痛,細菌把球打得太高了,你頭就發漲。無情是礦物質。植物有一部分屬有情,有一部分屬無情。


    礦物屬無情之物,無情之物能不能成佛,這個問題古人討論過。


    三十多年前西藏達賴班禪的師父東本格西,(格西是大法師之意),到成都講經,那時章嘉活佛也在成都。東本格西在台上講述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口頭之下,把中國佛學一把抹煞,老一輩的居士涵養好,聽後笑一笑而已!年輕一代學佛的就受不了。後來有一位同學站起來問西藏大法師,山河大地成不成佛?這個地球土地是不是佛?東本解釋說不是佛,嘩!一班年輕人哄堂而起,站起來就走,連招呼也不打,什麽都不理,也不合掌。那真不得了,在一個公開場合演講,你們現在的學生都很老實,那個時候年輕人多調皮!


    後來搞得老一輩很不好下台,鬧到章嘉活佛那裏。我正好在旁邊,他們讓我來答,山河大地是不是佛?石頭呢?我說很簡單,都在佛性中。這個問題不在是不是佛,因為山河大地是依報,西方極樂世界國土是阿彌陀佛的依報,正報是阿彌陀佛。證到菩提,悟了那一點是正報。所以“有情無情皆悉同體”,都在一個佛性中。那麽,這是心物一元的道理。物質世界一切物質是正報的渣子,等於我們經常說的一個比方,蠟燭的亮光是正報,蠟燭燃燒的黑煙是依報。黑煙凝結變成物質世界,亮光的光明變成無形的精神世界。這是比方,還可以做各種比方。


    “入此三昧所感業故”。這是佛業所感。所以成了佛,依報世界就很莊嚴。


    <font color="#ff0080"></font>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宗鏡錄略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釋延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釋延壽並收藏宗鏡錄略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