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到一切眾生的本心本性,悟了道的,它的體與用。其中“菩薩修之稱六度行,海慧變之為水,龍女獻之為珠,天女散之為無著華,善友求之為如意寶”,每一句都有一段佛經上的典故,而每一個典故都與修法、修證的工夫有關,都代表了實際的修持。這些上次都提過,再提醒大家注意。


    “緣覺悟之為十二緣起,聲聞證之為四諦人空。”


    緣起的種類繁多,十二緣起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綠六人,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等,這些都是佛學專有名詞。實際上,擴大範圍來看緣起,儒家、道家的一些讀書人,或西方哲學家,由此或多或少都有相當成就的境界。當他們悟了道,看透了人生,就是悟到了緣起,用佛學名詞來說就是“緣起性空”。有許多人看到落花落葉,覺得人生空虛,悟到因緣空了,也就是緣起。


    象前天看了一本古人的筆記,有一對修道的夫婦,太太快死了,告訴一起相處幾十年的先生,她死後沒人做飯給他吃,得自己燒飯;先生素來文學造詣高,太太又喜歡聽音樂,要求先生作支曲唱首歌,她聽了好死。夫婦兩都很灑脫。先生寫道:


    二十年來我供伊,隻緣彼此太癡迷。


    忽然四大分離後,你是何人我是誰?


    大家死了,將來變成什麽誰也不知道,兩人再見麵時互不相識,也許在路上碰到還吵一架呢!後麵還有很長一段,都作得很好,最後兩句更值得欣賞:“孝順歌中歸孝順,逍遙樂裏自逍遙。”


    我們死了,孝順的兒女悲哭一場,象唱歌一樣,哭完了,孝順的兒女歸孝順,也替不了我們死;再拿些豆腐、肉來拜也吃不到。這對夫婦很高明,先生譜完了歌曲唱給太太聽,太太聽完哈哈一笑,再見,走了!


    很妙!這是宋代真實的故事,陸放翁認識這對夫婦,特將這段故事記載下來流傳後世。


    象這樣一類人生的故事,在中國文學中非常多,乃至西方文學也有。前兩天報紙刊載一則消息:歐洲有一對老夫妻,兒女長大不在身邊,兩夫妻在一棟房子裏住了廿年。老太太已經死了好幾年,老先生用毯子把屍體裹起來,始終沒把她當成死了,因此外麵賣飯的總是送兩份。後來老先生死在廚房也沒人知道,等到臭了才被鄰居發現。鄰居並不曉得老太太死了,找了十天才在床底下找到幹癟的,變成木乃伊似的屍體。


    這種情形就不是悟道,對人生執著至死不悟,硬是抓牢一個東西,其實沒有,還把它當成真的。不知一切皆是因緣所生法。


    講這些故事,在說明緣起的道理。在佛學中有一個學理叫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根據物現的法則、宇宙的法則、太陽月亮的法則、人生的法則、晝夜的法則而說的。十二個因緣同中國文化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十二地支同一道理。把十二時辰與地支的關係演變成學理,一切皆是緣起。因緣所生法,因緣散了就完了。從因緣上突然悟道的,就叫緣覺境界,緣覺也叫獨覺。無佛出世、無人指導,忽然在某種境界上悟到人生的道理,最後修行而證道,叫緣覺。


    由濟公傳到紅樓夢


    我們都曉得中國人非常崇拜濟公和尚,後世稱濟顛活佛,喝酒吃肉故意胡鬧。他故意胡鬧是在守戒,因為佛的戒律,得了道有了神通,如果要用神通,正麵用犯戒,因此隻能反麵用。濟顛即以裝瘋賣傻、裝混蛋的姿態出現。他在豆漿店吃了好多年豆漿、油條、包子也不給錢,老板也不向他討,感情很好,請他寫首詩卻怎麽也不肯。有一次他高興了,要老板拿筆來寫了一首詩:


    五月西湖涼似秋,枝荷花立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問花花點頭。


    他已經曉得明年春天要告辭不來了,明年夏天再也看不到他了。


    我們要注意,中國文學有很多詩詞境界,都在說明緣覺的道理。由於因緣道理而悟道的人很多。譬如年紀大的朋友什麽都看厭了,對任何事感到索然無味,這也是緣覺一部分的道理。知道人生沒有意思,畢竟空,但就是悟不到“道”,證不到那個空的體。


    “緣覺悟之”,悟到這個由用歸體,由有返空的道理。例如我國著名的章回小說《紅樓夢》,自始至終講的是緣覺的道理。開始是一個和尚、一個道土出來唱人生畢竟空的歌;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所看到的詩詞也是緣覺境界。這說明了一切因緣所造都是假的,最後由“用”歸“體”,由“有”歸“空”。緣覺悟到緣起,證了道,看到了道體空上的一麵。


    聲聞呢?更小的小乘,證的道為四諦、人空。四諦就是苦、集、滅、道。人我空是羅漢境界,這是講佛法的部分。在非佛法的部分呢?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宗教。各種各樣的修道方法,以佛法看,都有道,不過所見所證境界的範圍大小而已,好比在密室戳破一個小洞看天,不能說他所見不是天,不過沒有看到全體而已。《百喻經》上有一個對事情沒有看到整體的比喻:“眾盲摸象”,這是笑人家見地智慧不高,拿到雞毛當令箭,實際上,令箭上是插了一根雞毛。雖然把象尾巴當成象,你不能說象尾巴不是象的一部分。


    所以,以此觀點看各種各樣的人對道的了解,都得一點道,但不是全體。


    “外道取之為邪見河”


    外道有二種定義,一是站在宗教立場看其他信仰;一是心外求法。譬如佛教對一般不學佛、不信佛教的人稱之為外道;站在天主教、基督教的立場來講,也可以說不信其教的是外道,這是宗教性外道的定義,具有強烈的主觀成見,不準確。比較準確的定義是以佛法的中心思想來看,一切心外求法的統統叫外道。這裏講的外道不是宗教性的,而是心外求法的外道。抓到了心外求法的觀念就是邪見。不過邪見也是見,當然這個見是不正的。


    “異生執之作生死海。”


    佛法對生命的分類,有看得見、看不見、有形相、無形相等分成六道。同外道觀念一樣,以人為中心,不屬於人的生命就叫異生,譬如禽獸叫畜牲道,餓鬼叫鬼道;另外還有天道、阿修羅道、人道、地獄道等。生命從那裏來?生命有一個總體的功能,這個就叫明心見性的“性”,也叫“道”。“異生執之作生死海”,在生死海裏浮沉,就是因為執著了這個東西--生命根本。


    關於這一節,永明壽禪師作了個結論:


    “論體則妙符至理,約事則深契正緣。”


    “道體”是什麽?站在本體立場來說,無所謂外道、內道的差別,都是“這個”變的,比方這個世界(與宇宙不同),我們所感受得到、看得到、聽得見的一切萬物,包括礦物、植物、動物、人等皆依土地而生長,出之於土地,生之於土地,還歸於土地。最後花落了、人死了化成灰,變成泥巴。以這個來比喻世界上的一切,土地等於總體。又如中國五行八卦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原則:所謂“四象五行皆籍土,九宮八卦不離丘”。金木水火土皆依土。我們現在隻是拿這句話作比方,並非說土地就是本體,不要搞錯。


    一切萬有,有一個生命的總體。我們再從土地這個總體的立場來看,對人體生命有益的穀子、高麗參,是土地生的;那些毒藥也是土地生的。好的、壞的都靠土地而生長,土地並沒有分別,讓好的多長一點、壞的少長一些。它非常平等,因為好壞並沒有絕對,毒藥有時可以救命,有些病還非吃毒藥不可,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以毒攻毒”。


    因此,以土地生長萬物本身的立場看看無所謂好壞;好壞因為人、因為生命的作用而有差別。同樣的,也可以用這個道理來說明宇宙萬有本體的生命,這個總體我們叫它“道”。道的體也是如此,不管大乘菩薩、小乘羅漢、外道、內道,以本體立場言,就是“妙符至理”,都對,以分別現象來說也就是“眾盲摸象,各執一端”。


    “約事則深契正緣”。一切宗教家、哲學家,各種修道做工夫的,每個傳道的人都說自己的道是正宗的道,別人的是外道。實際上你的對不對、我的對不對,很難講呀!也是“眾盲模象,各執一端。”


    在永明壽禪師看來,各種修法所造就的境界,也都悟到了一點,但不是全體。悟到了全體就是佛境界。真正成佛了,如大虛空包含一切。善的、惡的、對的、錯的,都在它包含之內。這是本體的道。


    法界無界


    [然雖標法界之總門,須辯一乘之別旨。種種性相之義,在大覺以圓通。重重即入之門,唯種智而妙達。]


    “法界”二字很難解釋。歸納人類的文化,中國人過去講“天下”的觀念是指整個世界;現在已經曉得這個觀念也不算大。宇宙的觀念比世界大,宇宙有時間、空間,雖然無邊無際,總還有個範圍。佛教《華嚴經》的境界,超越一切有形相的物質世界,及無形相的理念世界。這個境界無量無邊,《華嚴經》給它一個名稱叫“法界”。法界--包括了宇宙、天地、世界等觀念在內。


    最近有些年輕人把“法界”觀念當作“本體”,以西方哲學本體論來解釋法界,並不完全對,也可以說不大徹底,因為法界一詞非常非常抽象,但這個抽象也包括了具體。


    《華嚴經》法界的概念,簡單說來包括了四種涵義: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一般文字排列習慣先排理法界;照先後秩序,應該先有事法界,因為事代表物理世界、有形相、無形相,乃至人等一切事實。理法界包括觀念、概念、思想範圍。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必有其事。其事無疑就是把理事融會貫通,沒有障礙。


    以“事無礙、理無礙、事理無礙、事事無礙”這四句解釋《華嚴經》法界的觀念,是擴大範圍來解釋。


    但是這麽一解釋,反而畫蛇添足,因為既有所界,就變得有範圍。實際上,法界無量無邊,非常空洞;空洞不是假的,包括極為廣大。然而在思想表達上,又不得不以這四句來解釋法界。


    所以,以法界的道理來講,說這本《宗鏡錄》所講的道是總綱;以佛法修證的道理而言,就是《法華經》的一乘道。真正的佛法隻有一乘道,拿文化思想作比喻,世界上的真理隻有一個,沒有第二個,所以叫“不二法門”。佛說他所講的小乘、中乘、大乘不過是方便法門,事實上所有佛法修證隻有一條路、一個目標、一個成果。好比教育層次,有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等班的分別。將來一定還來個什麽都不是,再創個新名詞,因為現在學生程度慢慢向下拉了。教育雖有層次之不同,但是教育的總綱完全在教育你成一個人,一個人品的養成教育,這才是整個教育的目的。所以《法華經》說隻有一乘道。但是,要成就佛境界,必須多方麵的知識、多方麵的修持。別說這個不容易,世界上、通的教育要完成造就一個人才,也不容易。也許幾十年的教育下來,真正造就一個人才,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果,可見教育之難。同樣的,佛的教育,千千萬萬人學佛,能夠修道而成道,更是難矣!為什麽難呢?見解問題。見地不到、智慧不夠、理念不對。在座很多朋友非常發心打坐修道,拚命想在那裏“坐”出一個佛來。我告訴他,從古到今(當然可能有我不知的,不過看也看了幾十年),沒有看到坐出一個佛來。坐固然很重要,如果貪戀打坐,出家跑到山裏想坐出一個佛來,那不叫“成佛”,應該叫“成坐”,這是不合佛法道理的。佛者,覺也,一般出家、在家專門偏向修道個性的人,要特別反省注意這一點。


    但是,如果連打坐、靜坐、入定都做不到,那也免談學佛了。靜是最起碼的條件,如果你靜不下來。認為佛法不一定在打坐和靜上,而在動上,那又何必學佛!不如學猴子,再不然學電動機械猴,電鈕一接就不停地跳動。其實,大家都動的很厲害。學佛要把這兩方麵搞清楚。


    為什麽不能達到成佛的境界呢?知見(見解)沒有明白。我經常說學佛這件事好象科學,但如果說學佛就是科學也錯了,因為科學是科學、佛法是佛法。不過它同科學一樣,甚至比科學更嚴謹。為什麽說佛法同科學一樣?因為佛法是先理解理論,將理論歸納建立一個公式,按公式做實驗求證,求證結果一定要得出什麽答案,這就是科學求證精神。許多同學打坐做工夫做不好,對不住,是理沒弄通。真把學理搞通,然後依這個公式下手去求證,一定到達。所以中國禪宗首重見地,見地不到,做工夫沒有用。哪個工夫最好?外道,可是心外求法,不知一切工夫是心裏造出來的。那個能造的根本沒有搞清楚沒有用,所以見地非常重要。其實不但學佛,做人做事,也重見地。見地即見解。眼光;眼光不遠大,看不到前麵。看準了,超過別人沒有看到的就是智慧。


    莫將“空”“有”作冤家


    那麽,見地怎麽來呢?他下麵講


    “種種性相之義,在大覺以圓通”。


    佛學大體分類為性宗、相宗。性宗又叫般若宗,說空的。譬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金剛經》、《大般苦經》等,在佛學上多半歸納為性宗。相宗是講唯識,它的總綱是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篇序文講完了,馬上會講到這些。唯識占《宗鏡錄》很重要的一部分,現在不做解釋,先請大家注意。


    拿中國文學來講,性宗談空、相宗說有;空是真空,有是妙有;也可以說緣起(妙有)性空(畢竟真空),性空緣起。因為真空,才能緣起妙有。有與空之間並沒有絕對,佛法沒有說空了才叫佛法。好比大家打坐,一坐就想求空,你空不掉的,越想求空越忙。萬事不幹,盤起兩腿鎖眉閉眼,坐在那裏忙一件事,忙什麽?忙著達到空,這忙得多冤枉!邏輯上多矛盾!有這個觀念的該打兩個耳光。空就空了嘛!何必一定坐在那裏找空?躺著、站著不能空嗎?要空便空去,空還要找的啊!這不是莫名其妙嘛!道理很簡單,這就是見地、見解。


    盤起腿來,象很有本事、很用功一樣。“我非要用功不可,但就是空不了”,我聽了這個話隻好說:“耶!你真了不起,可欽、可佩、可喜”下麵兩個字不說了:“可打”。那麽用功隻想求空,你說可不可打。用功就是“有”,怎麽空得了?那麽去找個“有”好不好?包你找不到,什麽都有不了。實際上有擺在前麵,這是見解問題。


    大家都想學靜坐,兩腿一盤。眼睛一閉,滿好的!有個什麽?有個靜在這裏,你偏要搞亂,破壞這個靜,硬是要找空,拚命打洞鑽。象吹尼龍袋一樣,剛吹好,它又閉攏,空不了。你就守這個尼龍袋(肉體),把它擺好了,氣也打足了,坐在那裏滿好的,是“有”嘛!你偏要求空。叫你找有呢?沒有怎麽辦?念怫,那守什麽東西?守這個皮袋,你那個皮袋擺在那裏本來有嘛!現在四大沒有分離,我就是我,在這裏打坐、念佛的是我。前麵提到“你是何人我是誰?”,禪宗參話頭:“念佛的是誰?”念佛是我,我在這裏打坐、講話,本來有,在這裏,你何必上這個當?這都是見地。


    所以永明壽禪師說:“種種性相之義,在大覺以圓通”,要徹悟、要明白,不要糊塗。要徹悟就圓融貫通了,那你就可以學佛了;不然你拿著雞毛當令箭,或者令箭當雞毛,亂來一頓,整個搞錯了。佛乃大覺(金仙),要大徹大悟。你說人生如夢,趕緊修道,請問你現在修道有沒有離開過人生?沒有。那麽修道不過是另外一個夢,修道的夢。一個白日夢、一個夜裏夢,沒有兩樣。自己在夢中還笑人家在做夢,忘了自己在瞪起眼睛說夢話。


    覺要大覺、圓通。要怎麽圓通?永明壽禪師說靠他這本《宗鏡錄》。他這個廣告做得不著痕跡。


    萬象森森一眼明


    “重重即入之門,唯種智而妙達”


    這是這一段結論。“重重即入之門”文字很好懂,是《華嚴經》的典故。《華嚴經》八十卷,是佛經中的大經,大得不得了,套一句杭州話:“莫老老的大”,不知大到什麽程度!這段與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關。善財童子的老師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在佛法中代表智慧第一。談到智慧,觀世音菩薩都要讓位。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我們這個劫數前麵七位佛,包括釋邊牟尼佛都是他的學生),道理何在?一切成佛的人都要靠智慧成就。大悲是行,智慧是中心。


    善財童子悟道後,文殊菩薩摸摸他的頭,告訴他:悟到了根本智(道的基本智慧,用現代觀念解釋即一切智慧的種子;在禪宗則是開悟),世界上一切差別智,魔法、外道法、妖怪法……樣樣都要懂。這是善財童子煙水南巡五十三參的原因。


    要注意!他不向北邊走、也不向東方走,更不向西方找阿彌陀佛,他要向南方走,去參訪五十三位大菩薩。菩薩不一定出家,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大善知識,隻在開始碰到一個比丘;這位比丘站在妙高峰上,山峰又高又妙,出了家站的又高又妙,高不可攀。


    善財童子站在山下找他,什麽都找不到,高的這樣高、妙的這樣妙,上不去,找不到和尚。回頭一看,和尚站在這一峰。這代表什麽?在孤峰頂上立還要下來,非常平凡。


    善財童子後來參的都不是和尚,他最後見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宮殿很科學,比現在還要進步,種種無盡的樓閣,房間裏還有房間,大的小的一間套一間,沒有門。一腳進去,門在哪裏搞不清楚;站在哪裏也不知道,始終進不去。東西南北、上下十方,彌勒的樓閣無門可入啊!一切根本智、差別智都完成了,最後卻進不了彌勒菩薩的樓閣,這下慘了!隻好找老師文殊菩薩。


    彌勒菩薩在哪裏?在他後麵;門在哪裏?一看已經站進來了,門就在你那裏。進來以後卻又看到彌勒房子重重無盡。


    世界上的學問什麽叫出世法、入世法、一層套一層,無法分開。每一種學問到達最深處,都可以通之於道,道也可以通於每一種學問,沒有分別,所以叫“重重無盡”--“重重即入之門”。


    那麽,這個境界“唯種智而妙達”,必須先悟道,悟到本體,根本智、一切智得了,然後起用,你才能夠達到差別智。所以禪宗明心見性悟道,得個什麽?得種性智、根本智而已,得的隻是一部分。一切菩薩還要學一切差別智。中國文化講“一事不知,儒者之恥”,學佛成就的人,能通一切智,徹萬法之源,有一樣不懂不算佛法。雖然拿雞毛當令箭,你不要隻抓半節令箭,說自已悟道,有一點沒有貫通的話,你那個悟是靠不住的!


    <font color="#ff0080"></font>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宗鏡錄略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釋延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釋延壽並收藏宗鏡錄略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