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科學家的故事。這位科學家的名氣之大,可以說全世界婦孺皆知,以至他死後,還有人偷偷把他的大腦保存下來,想知道他到底為什麽那麽聰明。但是,這樣一個近乎神的存在,是否真的一點錯誤都沒有犯過?是否真的不食人間煙火?是否真的在萬人敬仰中愉快地度過了一生?  1


    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自從1905年提出“光子假設”,解釋“光電效應”之後,26歲的愛因斯坦其實就已經站到了世界物理學舞台的正中央。隨著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提出,愛因斯坦一步步登上神壇,成為公認的自伽利略和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其實給愛因斯坦任何榮譽,都不過分,但一個問題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也會犯錯誤嗎?


    答案是肯定的。


    有人曾統計過,愛因斯坦在物理理論上曾經犯過大大小小20多個錯誤。不過總的說起來,比較著名的失誤有4次。  <h5>愛因斯坦</h5>


    第一個錯誤就是一度被熱炒的“引力波”。


    “引力波”這個概念,是愛因斯坦率先提出的理論。但在提出這一概念20年後,愛因斯坦卻認為“引力波”其實不存在,為此他還專門寫了篇論文,表示自己改變主意了。


    但事實上,2016年2月,美國科學家宣布探測到了“引力波”的存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最後一塊“拚圖”被補上。


    第二個錯誤是關於引力透鏡。這算個小錯誤。


    什麽叫引力透鏡?我們戴的近視眼鏡,就是一種透鏡,光通過它會被改變方向,近視的人就能看清東西了。宇宙學認為,如果天體的質量足夠大,它就會產生強大的引力,能把經過它的光扭曲,就像透鏡能改變光的線路一樣,所以叫引力透鏡。


    引力透鏡依然是愛因斯坦預言的,但他依舊認為人類根本無法觀測到,並且認為這個引力透鏡根本不重要。


    但現在,引力透鏡已經成為科學家繪製宇宙圖譜的最有用的技術之一。


    第三個錯誤是宇宙常數,這個錯誤就相對比較大了,愛因斯坦甚至宣稱那是他“一生中犯過的最大錯誤”。


    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時候,所有科學家都認為,宇宙是靜止不動的,但用相對論的公式推導,卻會得出“宇宙是運動的”這個結論。怎麽辦?於是愛因斯坦就在公式裏自己加了一個可以調節的變量,用來反向排斥宇宙的膨脹,使宇宙保持靜止。這個變量,就叫“宇宙常數”。


    但是,大家都知道,後來我們發現,宇宙確實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膨脹的。如果愛因斯坦當時相信自己的公式,就不會去加這個宇宙常數了(當然,現在加速膨脹的宇宙又證明,宇宙常數有極大的存在價值,不過愛因斯坦當時沒有預料到)。


    前三個錯誤,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愛因斯坦的不自信造成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相對論”實在太過宏大和超前,以至發表者本人都到了不敢相信的地步。


    而第四個錯誤,是拋開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涉及他和另一位物理大神玻爾的著名鬥爭——關於量子力學的爭執。


    雖然愛因斯坦用光電效應理論(他憑此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獎)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基礎,但他終生反對量子力學(這和他所接受的教育理論體係有關)。為此,他和玻爾(1922年憑借原子化量子模型獲得諾貝爾獎)進行了“曠日持久”的鬥爭。


    愛因斯坦窮盡他的智慧,設計出一個又一個實驗和模型,試圖駁倒玻爾的量子理論,但後來事實證明,他設計的實驗,反而都是證明量子力學正確的。


    事實上,年少成名的愛因斯坦,在30多歲後就再也沒有具體的物理學研究成果問世了(但還是有很多觀點和論證對物理學發展做出很大貢獻,包括和玻爾的爭論),他將晚年時間都用在了建構“統一場”上,但一直一無所獲。  <h5>這張著名的照片攝於1927年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在這張照片中的29個人中,17人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可以看出,當時愛因斯坦的地位已可以保證他坐到前排正中,而玻爾隻能坐到第二排最右。也正是在那屆會議上,愛因斯坦和玻爾兩位物理大神開始圍繞“量子力學”展開一係列辯論</h5>2


    好吧,不說枯燥的物理理論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愛因斯坦的生活。


    2014年5月28日,紐約大學斯柯博爾表演藝術中心上演了表現愛因斯坦感情生活的戲劇《親愛的阿爾伯特》,導演艾倫·阿爾達表示:“愛因斯坦終其一生都追求簡單,但他的私人生活卻混亂得不能再混亂了。”


    這……大科學家的私生活,能混亂到哪去呢?


    愛因斯坦的初戀情人,是自己的同班同學,來自塞爾維亞、後來成為女數學家米列娃。米列娃的聰慧瞬間就征服了愛因斯坦,兩人經常在一起討論數學和物理問題。


    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相信,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其中有米列娃不小的功勞。1901年,愛因斯坦在寫給米列娃的信中說:


    “如果要把相對運動課題做成功,隻有你能幫助我。我是多麽幸福和自豪!”


    愛因斯坦在自己的博士論文中也寫到過:“我需要我的妻子,她能為我解開數學上的難題。”


    1903年,愛因斯坦不顧家庭的反對,與米列娃正式結婚。婚後,米列娃為了丈夫的事業,完全放棄了個人的發展。她包攬了全部家務活,為了掙錢補貼家用,她還開了一個大學生家庭旅店。


    1905年,愛因斯坦開始嶄露頭角,一連發表了5篇引發全世界轟動的論文。米列娃當時驕傲地告訴朋友們說:“我們完成了一項重要的工作,它能讓我丈夫一舉成名!”


    愛因斯坦確實成名了,但米列娃卻沒有等來她期待的幸福生活。


    從1909年開始,愛因斯坦的桃色緋聞已經開始四處傳播。1911年,愛因斯坦動身前往布拉格,開始與他的表姐埃爾莎熱戀。


    1914年,米列娃勸愛因斯坦不要前往德國柏林工作,兩人的婚姻瀕臨絕境。愛因斯坦書麵告知妻子,如果她還想繼續保持婚姻,就必須做到:  <blockquote>


    a.你應當保證我的衣物和被褥整潔,保證我的一日三餐,保證我的工作間整潔,特別要提醒的是,我的辦公桌別人不得使用;


    b.放棄我們之間的一切關係,除非出席社交活動,特別不要讓我在家裏跟你坐在一起,跟你一道外出或旅行;


    c.跟我交往要注意以下事項:別希望我對你好、不發火,如果需要,必須立即終止與我的談話,隻要我要求,必須無條件地離開臥室或工作間;


    d.你有義務在孩子麵前不以語言或動作蔑視我。  </blockquote><h5>愛因斯坦與米列娃</h5><h5>愛因斯坦與埃爾莎</h5>


    1919年2月14日,米列娃在分居5年後,終於與愛因斯坦離婚。4個月後,愛因斯坦就與表姐埃爾莎結婚了。但是,埃爾莎女兒的信件表明,愛因斯坦當時有一個難以決定的抉擇——是娶母親還是娶女兒。而大度的埃爾莎表示:愛因斯坦可以任選其一。


    一旦情人變成妻子,愛因斯坦似乎又恢複了發號施令的本色。不過埃爾莎比米列娃“聰明”的地方在於,她願意給愛因斯坦最大的自由。比如婚後,愛因斯坦還愛上過一個朋友的侄女——一名已婚少婦。埃爾莎發現後,允許愛因斯坦每周去和情人幽會兩次。  <h5>瑪加麗達</h5>


    愛因斯坦一生有兩個私生女,第一個是米列娃與愛因斯坦熱戀時未婚先孕產下的,有精神殘疾,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愛因斯坦一生曾見過這個女兒一麵。另一個是愛因斯坦1933年正式移民美國後,與一名紐約舞女所生,愛因斯坦也從來沒有管過,後來是愛因斯坦的兒子一直秘密接濟那位同父異母的妹妹。


    愛因斯坦還曾和一名叫瑪加麗達·科涅庫娃的美女如膠似漆,給她寫過很多火辣的情書。但是後來證明,瑪加麗達是蘇聯派來的女間諜,目的是刺探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情報(可惜愛因斯坦沒有利用價值,後文會提到)。


    愛因斯坦的兩次婚姻最終都失敗了,他在1955年逝世前,都是由養女和女秘書照料。  3


    說完愛因斯坦的私生活,也該說說他晚年的境遇了。


    眾所周知,美國開始製造原子彈,源自愛因斯坦牽頭給當時的總統羅斯福寫了一封信,正是因為這封信,促成了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


    但是,有一個事實是:愛因斯坦從頭到尾,一直被排斥在“曼哈頓工程”之外。


    作為聲望和能力兼備的世界頂級科學家,又是發起人,愛因斯坦為何沒有加入“曼哈頓工程”?


    因為從1933年愛因斯坦從德國抵達美國開始,到1955年逝世為止,在美國超過20年的時間內,他始終被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列在“首要黑名單”之上。


    事實上,“曼哈頓工程”一開始圈定的31名科學家名單中,愛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是聯邦調查局卻以“愛因斯坦有共產主義傾向”為由,圈掉了他的名字。


    愛因斯坦對人權、反戰、和平主義者甚至對社會主義者的同情和支持,都是聯邦調查局懷疑他的理由。


    1983年開始解密的聯邦調查局秘密檔案顯示,對愛因斯坦的監控自“二戰”結束後開始變本加厲,他的電話開始被竊聽,信件開始被私拆,甚至垃圾桶都會被人翻,還有幾次被人闖進私宅搜查。聯邦調查局甚至懷疑,愛因斯坦的住宅下有一條秘密電纜,愛因斯坦通過這條電纜用電報和莫斯科方麵聯係。


    1950年,“麥卡錫主義”開始在美國盛行,美國移民局一度希望和聯邦調查局聯手,取消愛因斯坦的美國公民資格。


    在1948年7月1日的一次晚宴中,愛因斯坦對波蘭駐美國大使說了這樣一番話:“我想你現在應該意識到,美國再也不是一個自由國家了。我們這段談話一定有人正在錄音。這個大廳裝了竊聽器,我的住所也受到嚴密監視。”


    1955年,愛因斯坦因病在美國逝世。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在悼詞中說:“他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過程中,於此地找到了自由的氣息,為此美國人民深以為傲。”


    而在聯邦調查局的秘密檔案中,愛因斯坦在1947年12月卻做過如下聲明:我來到美國是因為我聽說在這個國家裏有很大很大的自由,我犯了一個錯誤,把美國選作自由國家,這是我一生中無法挽回的錯誤。


    饅頭說  <blockquote>


    以前我是個體育記者。我曾非常反感一種新聞報道方式:隻要你體育成績好,那肯定樣樣都好。


    我記得以前有新聞寫丁俊暉,說他雖然輟學,但要是上學的話幾何肯定會學得很好,因為“斯諾克要講究角度計算”。我也記得以前有新聞寫姚明,非常驚詫他在上海交大修高數,居然會得不及格。


    當然,還有網絡上傳得頗多的,關於張震敬業的段子。說他演什麽學什麽,為了演好吳清源,短時間內學會了圍棋,已經能壓製職業三段——我敢說,就算吳清源本人重生,給他同樣的時間學圍棋,讓他去壓製業餘三段,老人家也會說“你瘋了吧?”。


    我們往往會陷入一種奇怪的期待:一個人在某一方麵登峰造極,於是我們就幻想他在各方麵都無可挑剔。


    但事實上呢?


    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毫無疑問,是的。


    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偉大的完人?毫無疑問,沒有必要。


    前兩天有一個女讀者,讀了《抗日戰爭,我們到底有沒有空軍》,很感動,留言說她的理想一直是嫁給戰士。我非常理解她的想法。但想了想,還是告訴了她:高誌航會打老婆。


    愛因斯坦在去世前,把他在普林斯頓默謝雨街112號的房子留給跟他工作了幾十年的秘書杜卡斯小姐,隻有一個條件:“不許把這房子變成博物館。”


    他不希望把默謝雨街變成一個朝聖地。


    愛因斯坦去世後,遵照他的遺囑,不發訃告,不舉行葬禮。他的遺體火化時,隻有12個最親近的人見證。他的骨灰被撒進不知名的河裏,沒有墳墓,也沒有立碑。人們至今不知道他葬在哪裏。


    愛因斯坦一生都反對人格化的神。他無疑堪稱人類曆史上的一個偉人,但隻局限於他的專業領域,跳出那個領域,他其實也隻是一個普通的凡人。


    於你,於我,於他,於她,世間又哪有什麽完美的人?  </blockquote>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的溫度:尋找曆史背麵的故事、熱血和真性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瑋並收藏曆史的溫度:尋找曆史背麵的故事、熱血和真性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