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卦與別卦


    前麵所學的八個卦是萬物的大分類,用來演示的事情就顯得力不從心,畢竟太粗略了一點。於是聖人便將這八個卦上下相重、兩兩組合,這樣就形成64個卦出來 了。用這64個卦來演示萬物,其效果如何呢?用係辭的一句話來說是:“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為了與前麵所講的三畫表示的卦相區別,我們稱三畫 表示的卦 為“單卦”或“經卦”,而組合出來的六畫的卦稱之為“重卦”或“別卦”。重卦中的上卦又被稱為外卦,下卦被稱作內卦。


    <center></center>


    代表陰陽的每一畫稱之為“爻”,一個重卦有6個爻,從下往上數,分別叫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習慣上稱一爻為初爻、六爻稱為上爻)。當爻為 陰爻時,這一個爻又用“六”來稱呼,為陽爻時則用“九”來稱呼,例如下圖中的隨卦,初爻為陽爻,所以爻辭中寫的是“初九”,二爻是陰爻,爻辭則寫為“六 二”。另外,卦象是從下往上看,而爻辭是按正常看書的習慣是從上往下看的,所以一般書上文字部分與卦象順序相反。當然也有的書上將爻辭的順序倒一下,與卦 象一一對應起來。


    對卦和爻有了初步了解之後,我們再返過來想一下,什麽是卦?什麽是爻?卦就是古人用蓍草占卜時的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符號,因其能反映萬物之象如同神靈, 所以取“掛萬象於上”之義。古人並沒有卦辭和爻辭,為什麽也明白其中的吉凶道理呢?小雅認為古人清心寡欲,能感知天地之氣息,見卦而自然明義,無須解釋說 明,這是整個社會環境造成的,並非一人一事一物而成,所以今人即使努力讓自己淡泊明誌,也很難達到古人的那種感知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心靈早已被功名利祿所占居,人的心思整天花在學習各種知識、與人勾心鬥角上,人自身的許多功能逐漸喪失,這就是為什麽大地震來臨之前 動物總是比人先一步有所反映的原因。所以,同樣一部易經,相同的方法,古人占卜時靈驗異常,有如神助,而今人占卜卻模棱兩可、對錯各半,這也是今人貪戀之 心太重,再加上占卜時毫無誠意、毫無敬重之心的緣故。


    下麵我們再來理解一下爻,《說文解字》上說,爻就是“交”的意思。是什麽和什麽相交呢?是陰陽相交。《係辭》上說“道有變動,故曰爻”、“陰陽相交而生變 化”,所以爻反映的是陰陽之動靜狀態。判斷爻的內容不能隻看這一個爻,需要整個卦來看,因為六爻有尊有卑,位置不同意義也不同。爻動則象變,根據卦辭爻辭 就能判斷吉凶禍福,所以《係辭》說:“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


    64別卦應該早於周文王,因為連山易、歸藏易都有64別卦,隻是卦名、順序及使用方法和周易不一樣,即使是周易,古代也不至一個版本,從馬王堆古墓發掘出 的帛書周易,和目前通行本就有許多不同之處。人們用於占卜算命的八卦並非是經卦,而是用的別卦。周公所整理的卦辭爻辭、孔子及學生所寫的《十翼》也是針對 這個64別卦而寫的,因此,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周易的一些名詞。


    文王、周公所作的周易,隻有卦象、卦辭、爻辭這三項,“卦名”是後人從卦辭中取第一個或前兩個有意義的字所成,卦名前加上經卦的名稱組成卦名全稱是為了便 於記憶。“卦序”是該卦在周易中的順序號,“上下經卦”是組成該卦的上下經卦名,這也是後人所加的。“卦辭”解釋該卦的意思;“爻辭”解釋該爻陰陽轉變時 表示的含義。“彖辭”是解釋卦辭的,是對該卦所下的斷語。“象辭”有兩部分,其中“卦象辭”是從象卦象的角度來解釋卦辭、“爻象辭”是解釋爻辭。和經文混 排的還有“文言”但內容不多,隻有乾坤二卦才有。


    <center></center>


    二、卦名及卦象


    學習易經必須一開始就要將卦名讀正確,否則將來很難改口,下麵是按周易順序的拚音和卦象。(為什麽下麵的卦象兩個一組?這是後人研究時發現,每兩個非覆即反,也就是說這兩兩之間不是綜卦就是錯卦):


    上經:


    <center></center> <center></center>


    下經:


    <center></center> <center></center>


    三、爻象的理解


    占卜時,一個卦的吉凶好壞,判斷的依據是卦辭和爻辭,但卦辭和爻辭的吉凶與卦象有很大關係,當我們不明白卦辭和爻辭的意思時,斷卦人往往根據卦象來作輔助 判斷。要了解爻辭和爻象,道德要了解“爻位”即爻所在的位置。自初而上的六個高低不等的爻位可比喻成:庶民、士人、大夫、公侯、天子、太廟。


    卦象、爻象都是一種符號,而符號又被人賦與了一定的意義,我們用八經卦來代表天地水火澤山風雷,其特性又有健、順、陷、麗、悅、止、入、動等,象征的物事則更多。六十四也同樣被賦與了許多層意思,我們將介紹爻象的部分主要意義。


    <b>1. 天地人三才</b>


    經卦的三個爻分別代表天、人、地三才道,別卦在此基礎之上,將三才有陰有陽被擴展到六爻中,初爻、二爻代表地德,三爻、四爻代表人德,五爻、上爻代表天德。這樣三才分別有四種狀態:太陽、少陽、太陰、少陰。


    易之理在天為陰陽,在地為剛柔,在人為仁義。右圖所示的例子中,天德處於少陰狀態,說明由陽轉陰的過程之中;人德處於太陽狀態,表示君子、非常仁義。地德處於少陽狀態,表示由柔轉剛。


    此一說法缺少有力的依據,但查閱了一些反對意見,也同樣證據不足,因此隻能說一些個人理解。易經仿效天地人三才之道,這一點不錯,但未必是按順序平均分配 各二爻。別卦乃上下經卦所重,因此隻有天道和地道,也就是說並不能分為上下三層,隻能是兩層,上卦代表天或君、下卦代表地或民,而人道寓意於六爻之中,也 就是說,爻辭、卦辭其實都是在講人道,都是在告訴人們如果按天地的法則來行事。從蓍草占筮方法(後麵章節要介紹)來看,人道的象征也是從天道或地道中抽取 出來,並不是一分為三。(以上是小雅個人見解)


    <b>2. 得中與當位</b>


    別卦是由上下兩個經卦組成,上卦被賦與統治階級的身份,相當於領導層,而下卦則相當於被統治階級、平民百姓,所以上卦位尊而下卦位卑,這就是《係辭》上說 的“卑高以陳,貴賤位矣”。這兩個經卦各有一個中爻(即二爻和五爻),如果處在這個位置,則稱為“得中”。陰爻得中為“柔中”,陽爻得中為“剛中”。易經 將這個“得中”看得很重要,尤其是五爻為陽爻時被 稱之為“九五之尊”。


    當位是什麽意思呢?在這六個爻中,易經認為初爻、三爻、五爻為奇數,奇數屬陽,所以這三個位置是陽位。二爻、四爻、上爻為偶數,所以這三個位置屬於陰位。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稱之為“當位”;反之,陽爻居陰位、陰爻居陽位稱之為“失位”。


    判斷卦的好壞,得中與否關係很大,而一爻之好壞,與當位與否關係較大。如果某一爻既得中又當位,那當然是最好的,而這樣的爻隻有兩個,即九五爻和六二爻。 六五爻和九二爻雖然得中卻不當位,六爻全部當位的卦隻有一個水火既濟,而六爻全部不當位的卦也隻有一個火水未濟。一個卦得中與當位的解釋,一般參照周易中 的彖辭。


    <b>3. 承乘比應</b>


    在卦象中,爻位的次序與遠近不同,因而產生不同的交互作用,這就是“承”、“乘”、“比”、“應”的四種關係,從這種關係中可以反應社會生活中周邊的環 境,主要是人與從之間的關係,如朋友、兄弟、同事、同學、上下屬之間的關係。不過這種關係要比“得中”與當位要弱很多,是一種輔助性的判斷。


    易經認為男尊女卑,相鄰的兩爻如果陰陽不同的場合,陽代表男性、君子,陰代表女性、小人。如果陽上陰下的狀態稱為“承剛”,符合男尊女卑,所以爻辭往往是 好的一麵,多個陽爻在一個陰爻之上也屬於這一現象。反過來,如果陰上陽下則稱之為“乘剛”,包括多個陰爻騎在一個陽爻之上,這就違反男尊女卑的思想,所以 爻辭多為不好的一麵。因為這相當於女的騎在男人頭上、小人欺負君子的意思了,當然還要根據是否當位和得中等因素綜合考慮。


    “比”就是相鄰的兩爻之間相比較之意,許多人認為這個“比”的關係列出來毫無意義,完全可以忽略。“應”上指上下兩個經卦之間相互對應的關係。初爻和四 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六爻這三對爻相互為應。如果相應的兩爻一陰一陽,則稱為“有應”,因為異性相吸的意思。如果相應的兩爻同為陰爻或同為陽爻,則稱之 為“無應”,有點同性相斥的意思。


    由於上述關係,《係辭》上對六個爻作了總結:“初難知,二多譽、三多凶,四多懼,五多功,上易知”。因為六爻的變化是事物時空的變化,初爻反映的是開始狀 態,所以初爻難知,處於這個位置不能鋒芒太露。二爻居中下卦的中爻,是下層的核心,有所作為則被上層所譽,所以二爻多譽,處於這個位置可以嶄露頭角、適當 進取。三爻居下卦之上爻,對下要把關,對上要交待,所以三爻多凶,處於這個位置易受上指責。四爻為上卦的低位,與帝位相鄰,所以四爻多懼,處於這個位置做 事必須謹小慎微。五爻是上卦的中爻,也是整個卦的主宰,其一舉一動容易被人景仰而成為功勞,所以五爻多功。上爻是反映最後階段,所以上爻易知,這時應注意 窮極必反。


    四、卦象的理解


    在占卜過程中,卦象比爻象更重要,它是整個卦的基礎,所有的卦辭和爻辭都是以卦象為中心。判斷卦的吉凶時,上下兩個經卦的關係是判斷的首要內容,在《十 翼》的卦象辭中多有描述。除了上下經卦外,還有三個內容可以參考,即錯卦、綜卦、交互卦。從前麵的六十四卦的卦象圖中可以看出,周易的卦序是“非覆即反” 兩兩組合,這同時也說明任何事物的發展,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b>1. 綜卦</b>


    綜卦又稱為“覆卦”,一個卦與另外一個卦完全顛倒,則稱這兩個卦互為“綜卦”。也就是說,第一個卦中的初爻與第二卦中的第六爻相同,第二爻與另一卦的第五爻相同,第三爻與另一卦的第四爻相同,以此類推,第六爻與另一卦的第一爻相同。


    <center></center>


    綜卦的作用是讓人考慮問題時要站在對方去考慮。六十四個卦中有8個卦的沒有綜卦(實際上綜卦是其自身),即: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


    <b>2. 錯卦</b>


    錯卦又稱之為“反卦”,也就是一個卦與另外一個卦的每一個相應的爻全都陰陽相反,這樣的兩個卦互為“錯卦”。錯卦的作用是讓我們在判斷的同時,也要參考一下完全相反的觀點。


    六十四個卦中,每一個卦都有錯卦。其中有8個卦同時也是綜卦,即:泰和否、隨和蠱、漸和歸妹、既濟和未濟。


    <b>3. 交互卦</b>


    一個卦的第5爻、第4爻、第3爻所構成的單卦稱為“交卦”,第4爻、第3爻、第2爻所構成的單卦稱為“互卦”,然後將交卦作為上卦、互卦作為下卦,這樣合起來成為一個新的卦稱為“交互卦”。但大家習慣上將交互卦也稱為“互卦”。


    交互卦的產生,是將這個卦的上爻和初爻不用,而第4爻和第3爻分別被使用了2次。交互卦的作用是判斷一個卦在發展過程中的狀態。在梅花易中廣泛使用,並且要與“體”、“用”相結合。


    任何一個卦交互之後再繼續交互,這樣反複交互之後最終隻有四種可能的結果,這四種為乾為天、坤為地、水火既濟、火水未濟。為什麽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原因很 簡單,對於上卦來說,乾和兌、坤和艮、巽和坎、離和震所產生的一定結果一定相同,而對於下卦來說,乾和巽、坤和震、坎和兌、離和艮所產生的一定結果一定相 同。


    五、變爻和變卦


    對於易經中的“易”的解釋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是指“容易”,易經將萬物奧義用卦象顯示,使人一目了然;一是指“日月”,因為“易”的篆體為“  ”,係辭中也有“懸象著明莫在乎日月”、“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等句子,以日月代表陰陽;一是指“變化”,係辭中有“動靜有常,剛柔 斷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等句子,沒有“變”也就沒有易經存在的必要。


    沒有變化就無須用易經來預測,因此占卜時隊了通過卦象和卦辭來判斷這個卦之外,還要通過變爻來觀察變卦的吉凶好壞。那麽什麽是變爻?什麽是變卦呢?要明白 這個概念,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占卜的過程。占卜分“起卦”和“斷卦”兩個過程。用三個硬幣搖三次得到卦象,這個動作就是“起卦”。起卦就是開始產生一個卦的 意思。


    起卦的方法有很多,古代用蓍草通過18次隨機分取的方法(每三次確定一爻)來起卦。但不管是硬幣也好,蓍草也好,得到的每一個爻有四種情況:老陽(即太 陽)、老陰(即太陰)、少陽、少陰,老陽和少陽都為陽爻,老陰和少陰都為陰爻,但不同的是,老陽爻和老陰爻將發生變化,老陽變為少陰、老陰變為少陽,這樣 變得到了另外一個卦象。我們稱老陰、老陽為“變爻”,也叫“動爻”(不變的爻稱之這為“靜爻”),變了之後的卦稱之為“變卦”,也叫“之卦”。注意:“爻 變”和“卦變”是另外的概念,不要混淆起來。


    具體地說,如果用三個硬幣來起卦,則三個硬幣全為正麵為老陽,全為背麵為老陰,二背一正為少陽,二正一背為少陰,這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用蓍草法很複雜, 但三次分取蓍草所得結果一定為6、7、8、9四種情況,其中6為老陰、9為老陽、7為少陽、8為少陰,這是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原因。通常大家在占卜時記 錄老陽、老陰、少陽、少陰時分別用這樣的四種符號來表示:“○、×、-、=”,而如果畫成卦的話,則需要畫為2個卦才行。


    例如起卦結果為“-、=、×、=、○、-”,寫成數字則為“7、8、6、8、9、7”,翻譯成文字就是“少陽、少陰、老陰、少陰、老陽、少陽”,畫卦時請 注意,是從下往上畫,這樣就得到“風雷益”卦。因為三爻和五爻為老陰老陽,這就需要老陰變少陽、老陽變少陰,變了之後就成了“少陽、少陰、少陽、少陰、少 陰、少陽”,卦象為“山火賁”,古人為了節省文字,一般簡寫為:“益”之“賁”。


    有變爻就一定有變卦,對變卦的判斷是占卜中的重要內容,其重要性大於前麵所說的錯綜卦、得中與當位等  內容。但並不是每一次起卦必有變卦,也可能六個爻中沒有變爻的情況發生,但這種可能性很小。六個爻全部為變爻的情況也有可能,也是機率很少。史書上有文字 記載的占卜中,一個卦中極個別有二個變爻的情況(《左傳》中隻有一例),基本上都是一個變爻。


    古代以周易來占卜的方法有多種,但流傳下來的隻有一種:蓍草法,變爻的斷卦方法是利用爻辭進行的。梅花易是宋朝邵子對蓍草法的一種改進,基本上與蓍草法相 通,但斷卦可以用卦辭和爻辭,但更多的是用五行生克來判斷。六爻法是蓍草法與歸藏易相結合的產物,斷卦時已經完全拋開了卦辭和爻辭。其它如四柱、六壬、奇 門等都不屬於周易的方法,與卦辭爻辭毫無關係,可以稱它們為易經但不能稱之為周易。


    六、本章學習重點


    1. 本章為重點章節新概念也較多,請讀準每一個卦名並開始分批背誦卦的全名(例如火風鼎)。


    2. 參閱《彖辭》,檢查一下有哪些卦中有與“得中”有關的內容。


    3. 參閱《卦象辭》看一下各卦的上下經卦組合在一起之後的表象。


    4. 參閱《爻象辭》檢查一下有哪些卦講到“當位”與“失位”。


    5. 任選一卦,然後寫出其錯卦、綜卦、交互卦。


    七、常見問題


    <b>問:64個卦的全名都要背嗎? </b>


    答:這是必須的,但並不需要一二天就背會,可以分多次來背,後麵章節還有講解不同的順序,那時就要全部會背。有人認為不需要背,用的時候查一下就可以。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學習易經一定要背熟這些基礎知識,所謂“熟能生巧”,隻有熟練了之後才會“心有靈犀”。


    <b>問:判斷卦的吉凶,卦象、卦辭、彖辭、卦象辭哪個更重要? </b>


    答:卦辭最重要。但卦辭一般很簡短,而且很難理解,即使是古人也是一樣。因此許多人實際操作時根據卦象判斷的人比較多,但這是小雅所不提倡的。卦象是初步判斷,可以從中了解卦的大概意思,同時還要結合爻辭和變卦的卦辭。另外,得中、當位也是輔助性的,就以卦辭爻辭為主。


    <b>問:能否用一實例來表示一下錯卦、綜卦、交互卦和變卦?</b>


    答:談到變卦必須起卦才行,現假定起卦結果為(8、6、7、7、8、9),這裏麵有兩個爻(二爻和六爻)是變爻,卦為火山旅,錯卦為水澤節、綜卦為雷火豐、變卦為雷風恒。


    <center></center>


    <b>問:上麵所說的得中、當位等還不是很理解,能否用實際的卦來解說一下?</b>


    答:要說得很清楚比較難。可以大致說一下相關內容。


    有關得中方麵的卦很多,大概有一半以上。例如萃卦,上兌下坤,彖辭為“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王假有廟,致孝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看象先看上下經卦的中爻,二爻為陰,五爻為陽,一陰一陽,處於經卦的中爻,所以這二爻是集“有應”、“得中”、“當位”三個優點於一身,這就是“剛中而應”,必然為吉。


    三爻、四爻雖不當位,但陽上陰下為“承剛”,符合男尊女卑的禮數,所以三爻的爻辭為“無咎,小吝”。初爻也不當位,不過初爻一般可以不計,因為剛開始,所以初爻爻辭為“往無咎”,這沒有什麽不好的地方。


    【修正日誌】


    2014.12.28 網友將【變了之後就成了“少陽、少陰、少陽、少陽、少陰、少陽”,卦象為“山火賁”】更正為【變了之後就成了“少陽、少陰、少陰、少陽、少陰、少陽”,卦象為“山火賁”】


    <style>


    .item {


    position:          rtion;


    height:            20px;


    font-size:         14pt;


    font-weight:       light;


    margin-bottom:2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padding:           4px;


    color:             blue;


    }


    </style>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經入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雅並收藏易經入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