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惡論的荀子出來講學之時,性善論的孟子已經去世多年,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聽到兩位超級大儒來辯駁,而孟子的弟子雖與荀子辯論過,因其水平有限近似於無理取 鬧,到了唐宋韓愈、王安石、蘇軾、揚雄等十多位文豪又爭論的天翻地覆,直至現在仍未有定論,堅持性善者有之,堅持性惡者有之,堅持無善無惡者有之,堅持善 惡混有者有之,更有人細化成性與情,將佛、老、孔三道菜炒來炒去,連歐洲哲學家也卷了進來。


    孟子是針對告子以自然之性為本性來駁斥,根據孔子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以小孩落井為例,救人者非圖名非圖報而是出自本性,得出結論“惻隱之心人皆有 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 也,我固有之也”。小雅認為“孺子落井人救之”這論據是推不出“人性本善”這個結論的,從孟子開始仁義禮智的定義開始亂了。仁義與不仁不義本身就是善與不 善的思想,禮是行為規範,智是判斷能力。


    荀子拋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觀點,進一步提出治國方案就是要從事教育,勸人學善,製定禮義、法規來限製人們的行為。這一思想立即遭到孟子學生的反 駁:“你的本性是善是惡,先師孔子的本性也是惡嗎?”荀子又反駁道:“聖人與常人相同而沒有區別的是人之本性;聖人與常人不同,勝於常人的,是他們能夠比 常人先一步認識人之本性是惡的,並為改變人之本性,製定禮義和法規,並且自覺地遵行禮義和法規,而使風俗美,朝政美!”


    小雅觀點,根據後人的辯論“性惡論”未必就正確,但性惡論所產生的方法論卻是可取的。法家由此也找到加強法製的理論根據,難怪荀子的2個高徒皆為法家人 物。反觀孔子的思想真是博大精深,孔子在處理人性問題時,撇開了善惡之分,而隻說“性相近,習相遠”便包含了一切。所以孔子處理問題決不過分,用“溫良恭 儉讓”來形容真是太恰當了。從“道”的眼光來看,孔子是真的理解了道,而孟、荀最多隻是“近道”,因此孔子說“物以類聚,數以群分”解釋了這一係列現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家思想導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雅並收藏儒家思想導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