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大雪融解之後,相柳屍身已全體顯露,穢氣不作,而腥氣仍烈,一半是本來的腥氣,一半是血腥。文命帶了眾人,細細一看,真是怪物,其身之長,足有千丈。九個頭縱橫散布在各處,麵目猙獰可怖。豎將起來,它的高度亦總在一丈以上。
周圍約百裏以內,處處都成源澤,澤中積儲的,都是它的血水。
現在雖已與雪水融合,但是它的腥氣仍在。文命看到此處,真無辦法。後來決定,隻能埋掉它就是了。吩咐眾人先將它的屍身解作數百段,再掘地二丈四尺深,將屍身一排一排的橫列起來,又將九個頭亦扛來一齊埋下去。又防恐它後來屍身腐爛起來,膏脂流溢,地質要鬆,穢氣仍舊要出來,於是又叫工人到各處挑了泥,重重的在它上麵堆起,足足堆了三重,方才放心。
這相柳的事情,才算結束。
後來這塊地方左近,終是含有血腥的臭氣。不能生五穀,卻生了許多大竹。就是它周圍地方亦多源澤多水,水中亦含有血腥氣,人不能飲,因此人民亦不敢來住,幾百裏之地,除出竹樹以外,竟絕無人煙。那埋相柳屍身的地方,非常隆斑,後人就在這上麵築了幾個台:一個是帝嚳之台,一個是丹朱之台,一個是帝舜之台,供奉他三人的牌位,作為鎮壓之用。這是後話,不提。
且說文命自從掩埋了相柳屍身之後,就下令緝捕孔壬,懸有重賞,務期獲到。一麵仍率領眾人向西南探訪河道的水源。
一日,行到一處,忽有人來報說:“孔壬已尋到了,他在北方。”文命道:“為什麽不拿來了?”那人道:“他有蛇妖保護,所以不敢拿。”文命詫異道:“相柳已死,還有什麽蛇妖?”
那人道:“的確有蛇妖。小人當日奉令之後,四出打聽,知道孔壬在北方還有一個巢穴。料他或者逃到那邊去躲藏,所以假扮商人,前往偵察。但見那麵一座莊園,園中有一個台,四方而甚高,與尋常百姓家不同。仔細探問,才知道就叫共工之台,的確是孔壬的又一巢穴了。小人又多方道聽,知道孔壬造此台已有十餘年之久。從前有一年,不知何故,孔壬忽然跑到此地來住,聽說是和相柳鬧翻的原故。後來相柳也跑來,像個要和孔壬相鬥。大家以為相柳這種怪物,又是這樣大的身軀,孔壬哪裏敵得住呢?不料相柳剛來之時,共工台下忽然竄出一條黃蛇,並不甚長,滿身斑斕如虎文,直上相柳之背,咬住了相柳之頭。相柳那時一動也不敢動,大呼饒命。然後孔壬才出來與相柳立定條約:要它宣誓從此以後不得再有淩犯之事,相柳一一答應,那黃蛇才不咬了,饒了相柳之命。從此以後,相柳仍舊和孔壬要好,但是再不敢到共工台來了。這就是相柳和孔壬的一段故事。”
文命聽到此,便和伯益說道:“怪不得相柳這個逆妖肯受孔壬的命令,原來有什麽一段故事呢。”伯益道:“這條黃蛇小能製大,難道比相柳還要厲害嗎?”文命又轉頭問那人道:“現在怎樣呢?”那人道:“小人自知道這番情形之後,再細細打聽,才知道孔壬果然躲藏在裏麵。小人便想走進去擒捉,哪知一到園門口,隻見那台下果然有一條大黃蛇,昂著頭,向著南方,像煞要衝過來的模樣。小人嚇得慌忙退出,因此連夜趕來稟報,伏乞定奪。”文命聽了,慰勞了那人幾句,叫他出外休息。
隨即與大眾商議,隤敳道:“某看,且將治水之事暫且擱起,先去巢滅孔壬為是。他起先養了一個相柳,已經塗碳生靈到如此!假使再養起一條黃蛇來,後患何堪設想?古人說,‘為虺勿摧,為蛇將奈何’,現在已為蛇了。為蛇勿摧,為蟒將奈何?”大眾聽了,都讚成這話。但是,想起相柳那樣厲害一個妖物尚且為這條黃蛇所製,那麽這條黃蛇一定是不容易擒治的,因此大家又不免躊著起來。
黃魔道:“怕什麽?我們隻管去。果有困難,夫人必定來救助。”眾人一聽,都以為然。於是立刻拔隊起身,徑向北方而行,由前此來報告的那人做向導。看看就要相近了,七員天將,七員地將一齊來見文命道:“孔壬的那條黃蛇,究竟不知道什麽樣一件東西?請崇伯和大眾暫且在此駐紮,勿就身人重地。容某等十四人先去試探後,再定行止,以免危險。”文命點首允許,並囑咐小心。十四人半由空中,半由地中徑往共工之台而來。鴻濛氏向章商氏等道:“上次誅戮相柳,我們七將一點功業未建。這次務須拚,立些功勞才是。”章商氏等都道極是。
到了台邊,向上麵一望,隻見七員天將,早已在空中了,各執兵器,遲遲不敢下擊。那條黃蛇色如赤金,蟠在台下,昂著頭,向空中噴發毒氣。陶臣氏道:“我們趁這條蛇的不備戳它幾下吧!”眾人讚成,於是各執兵器向上麵亂刺亂戳。那黃蛇正在抵禦上麵的天將,不防備下麵有人暗算,頓然腹部受了傷痛,疾忙低頭向下麵一看,又噴毒氣。七員地將急急躲入地中深處。那黃蛇猶是低了頭,一麵噴毒氣,一麵找尋。上麵的天將看它如此,知道下麵地將已在那裏動手,猛然的從空中如電一般的下來,七般兵器齊舉。黃魔的大錘,恰好打在蛇頭上,打得一個稀爛,頓時死了。
七員地將也從地下出來,看見了,大家都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一個膿包,不禁打的。我們從前還道它有怎樣厲害,小心謹慎,真是見鬼了!”說著又各執兵器將蛇亂砍了一回,便到台上來尋孔壬。
那孔壬正在台上和妻妾閑話,猛見天上有七個神人和他豢養的黃蛇相持,已知道有不妙。後來蛇打死了,地下又鑽出七個別人,更覺凶多吉少,料無生理,就想往台下一跳,圖個自荊被他妻妾拉住,勸阻道:“橫豎是一個死,與其今日死,還不如將來死,樂得多活幾日呢!”孔壬一想不錯,就不想尋死了。
七員天將、七員地將上得台來,孔壬強作鎮定,佯為不知,滿臉笑容,恭恭敬敬的上前迎問道:“諸位何人?光降寒舍有何見教?”原來十四個天地將都是不認識孔壬的,繇餘先問道:“你就是孔壬嗎?”孔壬一聽,知道他們都不認識自己,遂從容說道:“諸位所尋的孔壬,就是從前做過共工之官的孔壬嗎?”眾人道:“是的。”孔壬道:“他剛才到北山訪友去了,諸位有什麽貴事,可和某說知!待他歸來轉達就是了。”
盧氏問道:“汝是何人?”孔壬道:“某乃孔壬之弟孔癸是也。
諸位究竟有何貴事,尚希見教!”黃魔道:“令兄身犯大罪,某等奉崇伯之命來此捕拿。現在他確在北山嗎?你不可扯謊。”孔壬道:“確在北山,怎敢扯謊!”烏木田道:“既然如此,我們到北山去尋拿吧,料他插翅也逃不去。”孔壬道:“是呀,他身為大臣,犯了大罪,既被捉拿,應該束身自己報到,才不失大臣之體。豈可逃遁以重其罪呢?就使家兄果然要逃,某亦隻有勸他自己投到的,諸位放心。”說罷,又說北山友人住在山中第三彎,第五家,朝南房屋,其人姓趙,門外有兩顆極大的棗樹,諸君去一尋,就可尋到了。眾人聽他說得如此確實,並且義正詞嚴,不覺個個動聽滿意,當下和他行禮而別,自向北山而去。
這裏孔壬看見眾人下台去了,便向他妻妾說道:“我顧不得你們了。好在帝堯寬仁,罪人不孥,你們是決無妨礙的。讓我一個人去逃吧,逃得脫是我之幸;逃不脫是我之命。你們不要記念我,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們從此分手了。”說著,從他妻妾身邊取了些飾物以作旅費,又換了一二件舊衣,裝作村農模樣,匆匆就走。他妻妾哭得來悲慘之至,問他到哪裏去,孔壬搖搖頭道:“我自己現在亦一無主意呢。”說罷,一徑下台,直向南方而去。
且說天地十四將下了共工台,齊向北山而行。章商氏提議道:“我們來捉黃蛇,時候過久了,崇伯想來在那裏盼望,我們應該回去報告。如今捉一個孔壬,何須我們一齊出馬。”大家一想不錯,於是決定:單由庚辰、鴻玕氏兩個前去捉拿孔壬,其餘一概回去報告,各人分頭而行。
黃魔等到了大營見文命報告一切。大家聽見黃蛇如此無用,不禁大詫,文命道:“物性相製,是不可以常情揣度的。
從前南方有兩國交戰,一國用獸類中最大的象來代戰馬,衝將過來,勢不可擋。後來那一國想出一個方法,捉了無數獸中最小之鼠。到臨戰陣的時候,那邊衝過象來;這邊將所有之鼠統統放出,四麵竄逸,有些都爬到象的身上,鑽人象的耳中。那些象登時一齊戰戰兢兢,伏地哀鳴,動都不敢動,那一國就大敗了。以這樣大的象怕最小之鼠,可見物性相製,不能以大小論的。相柳的怕黃蛇,或者就是這個原故。”眾人聽了,方才明白。
後來說到孔壬在北山,文命道:“既然如此,我們迎上去吧。”於是傳令拔隊起身。走了多時,隻見一個老村農以麵向內,坐在一株大樹之下休憩,這亦是尋常之事,不以為意。事有湊巧,適值章商氏繞過他的麵前,那老村農將頭一低,仿佛怕人看見的意思。章商氏不覺動疑,俯身仔細一看,原來就是剛才見過的孔壬之弟孔癸。尤其疑心,便盤問他道:“令兄見過了嗎?”孔壬不覺把臉漲紅了期期的說道:“沒有見過。”
這時狂章、烏木田亦走來問道:“那麽你現在到何處去呢?”
孔壬道:“我有一點事,須往南方去。”章商氏道:“我看你這個人不對,跟我去見崇伯吧。”說著,不由分說,便將孔壬拖到文命麵前。
原來孔壬自從下得共工台之後,心想何處可逃呢,隻有南方,或是一條生路。一則與驩兜有舊交,就使受他些冷眼,隻要逃得性命,也顧不得其他了,二則兒子亦逃往南方,或者天假之緣,父子相遇,仍得同在一起。因此一想,決意向南而行。
明猜到文命大隊一定在南方,但自以為自己的麵貌無人認識,而且又改易服裝,更不至被人識破,所以他竟敢冒險大膽,向南而行。中途遇到大隊,他裝出休憩模樣,自以為可以避過了。
哪知天網恢恢,不容脫漏,被章商氏識破。擁到文命麵前,說明情由。文命剛問到一句:“汝是孔壬之弟孔癸嗎?”忽見庚辰從天而降,鴻濛氏從地而出,來到文命麵前。文命便問二將道:“汝等捉拿孔壬怎樣了?”庚辰道:“上當,上當!我們被那個賊子所欺。此山之中,何嚐有姓趙的人家?明明是那個賊子隨嘴亂造,累得我們好尋,零點正可惡之極!”文命一聽,便回頭拍案,罵那孔壬道:“那麽你就是孔壬了!身為大臣,犯了大罪,還想狡詐逃脫,真真不愛臉!現在可從實說來!”
孔壬至此料想無可再賴,然而還要狡辯,便說道:“崇伯在上,聽某孔壬一言。某剛才並非要狡詐圖逃脫,其間有個苦衷。某從前在帝摯時代曾任顯職,與令尊大人同事。後來又任共工之職四十餘年。現在雖則免職,仍是西方諸侯,朝廷大臣,應該有個體製。雖則有罪,不應加之以縲絏。適才幾位天使上台之時聲勢洶洶,似欲將某囚係。某恐受辱,不得不詭辭避免。
某不足惜,某受辱,就是辱朝廷,為尊重朝廷體製起見,這是某的苦衷,請求諒察!”文命道:“既然如此,為什麽此刻易服而逃?”孔壬道:“某並不逃,某剛才和幾位天使說過,大臣有罪,應該束身自投。現在某就是這個意思,朝廷天子,既然以某為有罪,某所以立刻起身,想親詣闕下去請罪。不然,某果要逃,應該往西往北,豈有反向此地上來的道理?即此一端,已可證明某的不是逃了。至於易服一層,某既犯罪,自然不配再著冠冕,應該易服,尤其是正當的。”眾人聽了這番話,雖明知他是狡辯,然而亦不能不佩服他的利口。好在人既被逮,一切自有國法,也不必和他多說了。文命便吩咐從人再到共工台去將孔壬的妻子一並捕來。一麵做了一篇奏章,叫蒼舒、龐降、伯奮、庭堅四個帶了五百個軍士,押解孔壬等前往帝都,聽候朝廷發落。自己率領大眾仍去治水不提。
且說蒼舒等四人押解孔壬等來到帝都。那時帝都仍在乎陽了,因為山海之水既泄,孟門之山複開,平陽一帶已無水患。
帝堯和太尉舜等商議,仍舊遷回平陽。一切從前的建築設備,雖則都已殘破,但是帝堯夙以崇儉為主,茅茨土階修理整茸,不到幾時,已勉強恢複舊觀了。那時在廷諸臣因洪水漸平,正在竭力籌備善後之事。大司農於水退的地方親自相度土宜,招集從前在稷山教成的那班人員再往各處指導。又須籌備崇伯治水人員的糧餉扉屢。垂則製造一切器械,督率人員日夜不遑。
大司徒則籌備如何敷教之事。皋陶則籌備刑法之事。太尉舜則總攬其成,大家都忙得不了。
這日,忽報崇伯有奏章,將孔壬拿到了。太尉舜奏知帝堯,發交士師審判。那時皋陶任職已曆多年,真個是平允公正,絲毫無枉無偏。百姓非常愛戴,可是給他上了一個“啞士師”的徽號。原來皋陶的啞病時愈時發,發的時候,往往幾個月不能言語。但是於他的審判獄訟毫不為累,因為他平允公正的名譽久著了。百性一見他的顏色,自然不忍欺他,犯案的自己自首,理屈的情願服罪,不必待他審問。就使有幾個刁狡不服的,隻要牽出那隻獬豸神羊來,舉角一觸,邪正立判。所以他做士師雖則病啞,亦不要緊。
那日,奉帝命審判孔壬。因為孔壬是大臣,開了一個特別法庭。太尉舜,大司農,大司徒及羲和四兄弟個個請到。皋陶坐在當中,其餘在旁邊觀審。將孔壬引到麵前,皋陶問他道:“你是個朝廷大臣,既是知道體統的,應該將自己所犯的罪,一一從實供出來,免得受刑,你知道嗎?”孔壬至此,知道罪無可逭,便將從前在帝摯時代,如何攬權納賄;後來帝摯病了,如何勾結相柳,為退步之計;到得帝堯即位以後,因為司衡羿羞辱了他,又如何與逢蒙定計,謀殺司衡羿;後來做了共工以後,又如何的瀆職執法,於中取利;那年帝堯要禪位於舜,又如何與驩兜合謀反抗,種種事實,都是有的。
皋陶又問他:“相柳吮吸人民脂膏,共有多少?你分到多少?”孔壬道:“相柳殘害的人民不計其數。但我是個人,並五分潤。至於相柳的殘酷,我亦甚不以為然,不過其勢已成,我的力量不能製它,所以亦隻好聽它。但是有一句話,相柳是個逆妖,就使我不去借助,它亦要殘害人民的。我的罪名,就是不應該想借它的力,覓一個地盤罷了。”
皋陶又問道:“那黃蛇在你台下,當然是你養的了?”孔壬道:“黃蛇實在不是我養的。當初如何會得來助我,製伏相柳,那個理由,我到現在還沒有明白。自從它助了我之後,我才養它起來,這是實在情形。”皋陶聽了,也不再駁詰。因為他大端都已承認,小節自可以不問了。於是吩咐,將孔壬帶下去。
皋陶向太尉舜道:“照這個供狀看來,孔壬身犯七個死罪:在帝摯時代攬權納賄,死罪一;勾結妖類,死罪二;為人臣而私覓地盤,死罪三;設謀殺害司衡羿,死罪四;在共工任上執法貪利,死罪五;與驩兜等合謀反抗朝廷,死罪六;縱使蛇妖相柳,荼毒生靈,至不可勝計,雖則說他亦不能製伏,然而追原禍首,總起於他,死罪七。既然犯到七個死罪,應該請太尉將孔壬立正典刑,以伸國法,而快人心!”
太尉舜聽了,極以為然。轉問大司農等意見如何。大司農等是從前保舉孔壬過的,到此刻頗覺懷慚,然而罪狀確鑿,實在該死,又無可轉回,回好連聲唯唯。皋陶道:“既然大家都無異議,就請太尉下令處決吧!”太尉道:“孔壬照法應死,但究係是朝廷大臣,某未敢自專,還得奏請天子降旨,以昭慎重。”眾人知道舜的事堯,如子之事父,謙恭恪慎,極盡臣道,名雖懾政,實則事事仍舊在那裏稟承,不敢自專的,所以聽了這話,亦無異議。
於是大家一齊到宮中來見帝堯。由皋陶將孔壬有七項死罪的原理一一奏明,請帝降詔正法帝堯聽了,歎口氣道:“依朕看,赦了他吧,何必殺他呢?”眾臣一聽,都覺駭然,皋陶尤其詫異。當下站起來爭道:“孔壬如此大罪極惡,如果赦免,何以伸國法呢?”帝堯道:“孔壬固然不好,然亦是朕失德之所致。假使朕不失德,他何至敢於如此?可見其罪不全在孔壬了。赦了他吧!”
皋陶聽到這話,尤其氣憤,又抗聲爭道:“照帝這樣說起來,臣民有罪,都是天子之過。帝的寬德,固然是至矣,盡矣,無以加矣!但是不怕臣民因此而更加作惡嗎?法律這項事情,所以懲既往而警將來。往者不懲,則來者何以警?臣職任司法,對於此事,不敢奉詔。還請帝從速降旨,將孔壬正法為是!”
帝堯又歎道:“汝的執法不阿,朕極所欽佩!但是朕的赦孔壬,並不是私情,亦不是小仁。因為朕自即位以來,勞心一誌的專在求賢、治水兩事,其他實未暇過問。孔壬所犯的罪與種種的罪因,大半皆在未為共工之前。朕既然用他為共工,則以前所犯的罪當然不再追究了。在共工任內的不道,朕既免其職,就算已經辦過,不必再辦。至於連合驩兜與朕違抗,在孔壬並無實跡。即有實跡,亦不過反對朕個人;並非有害於國,有害於民,朕何須與之計較呢?所以不如赦了他吧!”皋陶聽了這話,一時竟想不出話來再爭,然而忿不可遏。正要想立起來辭職,太慰舜在旁看見這情形恐怕要弄僵,遂先立起來說道:“孔壬之罪,死有餘辜!照士師所定之案是萬萬不錯的。現在帝既然如此之寬仁,赦他一個不死吧,一點罪不辦,無以伸國法,無以正人心,恐怕流弊甚多,請帝再仔細酌量為幸!”
帝堯道:“那麽汝看怎樣?”太尉道:“依臣的意見,流他出去吧。屏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正是待這種凶人的辦法。”帝堯道:“流到何處去呢?”太尉道:“幽州荒寒之地最宜。”帝堯問皋陶道:“士師之意何如?”皋陶道:“如此尚不害法,但是太便宜他了!”
於是決定,流共工於幽州,即日起解,並其妻妾同往監禁,不得自由。後來結果如何不得而知。孔壬的事情總算從此告終了。曆史上稱讚帝堯“其仁如天”。孔子稱堯,亦說:“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天之下善惡並包,堯之朝亦善惡兩者並列,到頭來惡貫滿盈還不肯輕於殺戮,真是“如天之仁”了!
周圍約百裏以內,處處都成源澤,澤中積儲的,都是它的血水。
現在雖已與雪水融合,但是它的腥氣仍在。文命看到此處,真無辦法。後來決定,隻能埋掉它就是了。吩咐眾人先將它的屍身解作數百段,再掘地二丈四尺深,將屍身一排一排的橫列起來,又將九個頭亦扛來一齊埋下去。又防恐它後來屍身腐爛起來,膏脂流溢,地質要鬆,穢氣仍舊要出來,於是又叫工人到各處挑了泥,重重的在它上麵堆起,足足堆了三重,方才放心。
這相柳的事情,才算結束。
後來這塊地方左近,終是含有血腥的臭氣。不能生五穀,卻生了許多大竹。就是它周圍地方亦多源澤多水,水中亦含有血腥氣,人不能飲,因此人民亦不敢來住,幾百裏之地,除出竹樹以外,竟絕無人煙。那埋相柳屍身的地方,非常隆斑,後人就在這上麵築了幾個台:一個是帝嚳之台,一個是丹朱之台,一個是帝舜之台,供奉他三人的牌位,作為鎮壓之用。這是後話,不提。
且說文命自從掩埋了相柳屍身之後,就下令緝捕孔壬,懸有重賞,務期獲到。一麵仍率領眾人向西南探訪河道的水源。
一日,行到一處,忽有人來報說:“孔壬已尋到了,他在北方。”文命道:“為什麽不拿來了?”那人道:“他有蛇妖保護,所以不敢拿。”文命詫異道:“相柳已死,還有什麽蛇妖?”
那人道:“的確有蛇妖。小人當日奉令之後,四出打聽,知道孔壬在北方還有一個巢穴。料他或者逃到那邊去躲藏,所以假扮商人,前往偵察。但見那麵一座莊園,園中有一個台,四方而甚高,與尋常百姓家不同。仔細探問,才知道就叫共工之台,的確是孔壬的又一巢穴了。小人又多方道聽,知道孔壬造此台已有十餘年之久。從前有一年,不知何故,孔壬忽然跑到此地來住,聽說是和相柳鬧翻的原故。後來相柳也跑來,像個要和孔壬相鬥。大家以為相柳這種怪物,又是這樣大的身軀,孔壬哪裏敵得住呢?不料相柳剛來之時,共工台下忽然竄出一條黃蛇,並不甚長,滿身斑斕如虎文,直上相柳之背,咬住了相柳之頭。相柳那時一動也不敢動,大呼饒命。然後孔壬才出來與相柳立定條約:要它宣誓從此以後不得再有淩犯之事,相柳一一答應,那黃蛇才不咬了,饒了相柳之命。從此以後,相柳仍舊和孔壬要好,但是再不敢到共工台來了。這就是相柳和孔壬的一段故事。”
文命聽到此,便和伯益說道:“怪不得相柳這個逆妖肯受孔壬的命令,原來有什麽一段故事呢。”伯益道:“這條黃蛇小能製大,難道比相柳還要厲害嗎?”文命又轉頭問那人道:“現在怎樣呢?”那人道:“小人自知道這番情形之後,再細細打聽,才知道孔壬果然躲藏在裏麵。小人便想走進去擒捉,哪知一到園門口,隻見那台下果然有一條大黃蛇,昂著頭,向著南方,像煞要衝過來的模樣。小人嚇得慌忙退出,因此連夜趕來稟報,伏乞定奪。”文命聽了,慰勞了那人幾句,叫他出外休息。
隨即與大眾商議,隤敳道:“某看,且將治水之事暫且擱起,先去巢滅孔壬為是。他起先養了一個相柳,已經塗碳生靈到如此!假使再養起一條黃蛇來,後患何堪設想?古人說,‘為虺勿摧,為蛇將奈何’,現在已為蛇了。為蛇勿摧,為蟒將奈何?”大眾聽了,都讚成這話。但是,想起相柳那樣厲害一個妖物尚且為這條黃蛇所製,那麽這條黃蛇一定是不容易擒治的,因此大家又不免躊著起來。
黃魔道:“怕什麽?我們隻管去。果有困難,夫人必定來救助。”眾人一聽,都以為然。於是立刻拔隊起身,徑向北方而行,由前此來報告的那人做向導。看看就要相近了,七員天將,七員地將一齊來見文命道:“孔壬的那條黃蛇,究竟不知道什麽樣一件東西?請崇伯和大眾暫且在此駐紮,勿就身人重地。容某等十四人先去試探後,再定行止,以免危險。”文命點首允許,並囑咐小心。十四人半由空中,半由地中徑往共工之台而來。鴻濛氏向章商氏等道:“上次誅戮相柳,我們七將一點功業未建。這次務須拚,立些功勞才是。”章商氏等都道極是。
到了台邊,向上麵一望,隻見七員天將,早已在空中了,各執兵器,遲遲不敢下擊。那條黃蛇色如赤金,蟠在台下,昂著頭,向空中噴發毒氣。陶臣氏道:“我們趁這條蛇的不備戳它幾下吧!”眾人讚成,於是各執兵器向上麵亂刺亂戳。那黃蛇正在抵禦上麵的天將,不防備下麵有人暗算,頓然腹部受了傷痛,疾忙低頭向下麵一看,又噴毒氣。七員地將急急躲入地中深處。那黃蛇猶是低了頭,一麵噴毒氣,一麵找尋。上麵的天將看它如此,知道下麵地將已在那裏動手,猛然的從空中如電一般的下來,七般兵器齊舉。黃魔的大錘,恰好打在蛇頭上,打得一個稀爛,頓時死了。
七員地將也從地下出來,看見了,大家都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一個膿包,不禁打的。我們從前還道它有怎樣厲害,小心謹慎,真是見鬼了!”說著又各執兵器將蛇亂砍了一回,便到台上來尋孔壬。
那孔壬正在台上和妻妾閑話,猛見天上有七個神人和他豢養的黃蛇相持,已知道有不妙。後來蛇打死了,地下又鑽出七個別人,更覺凶多吉少,料無生理,就想往台下一跳,圖個自荊被他妻妾拉住,勸阻道:“橫豎是一個死,與其今日死,還不如將來死,樂得多活幾日呢!”孔壬一想不錯,就不想尋死了。
七員天將、七員地將上得台來,孔壬強作鎮定,佯為不知,滿臉笑容,恭恭敬敬的上前迎問道:“諸位何人?光降寒舍有何見教?”原來十四個天地將都是不認識孔壬的,繇餘先問道:“你就是孔壬嗎?”孔壬一聽,知道他們都不認識自己,遂從容說道:“諸位所尋的孔壬,就是從前做過共工之官的孔壬嗎?”眾人道:“是的。”孔壬道:“他剛才到北山訪友去了,諸位有什麽貴事,可和某說知!待他歸來轉達就是了。”
盧氏問道:“汝是何人?”孔壬道:“某乃孔壬之弟孔癸是也。
諸位究竟有何貴事,尚希見教!”黃魔道:“令兄身犯大罪,某等奉崇伯之命來此捕拿。現在他確在北山嗎?你不可扯謊。”孔壬道:“確在北山,怎敢扯謊!”烏木田道:“既然如此,我們到北山去尋拿吧,料他插翅也逃不去。”孔壬道:“是呀,他身為大臣,犯了大罪,既被捉拿,應該束身自己報到,才不失大臣之體。豈可逃遁以重其罪呢?就使家兄果然要逃,某亦隻有勸他自己投到的,諸位放心。”說罷,又說北山友人住在山中第三彎,第五家,朝南房屋,其人姓趙,門外有兩顆極大的棗樹,諸君去一尋,就可尋到了。眾人聽他說得如此確實,並且義正詞嚴,不覺個個動聽滿意,當下和他行禮而別,自向北山而去。
這裏孔壬看見眾人下台去了,便向他妻妾說道:“我顧不得你們了。好在帝堯寬仁,罪人不孥,你們是決無妨礙的。讓我一個人去逃吧,逃得脫是我之幸;逃不脫是我之命。你們不要記念我,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們從此分手了。”說著,從他妻妾身邊取了些飾物以作旅費,又換了一二件舊衣,裝作村農模樣,匆匆就走。他妻妾哭得來悲慘之至,問他到哪裏去,孔壬搖搖頭道:“我自己現在亦一無主意呢。”說罷,一徑下台,直向南方而去。
且說天地十四將下了共工台,齊向北山而行。章商氏提議道:“我們來捉黃蛇,時候過久了,崇伯想來在那裏盼望,我們應該回去報告。如今捉一個孔壬,何須我們一齊出馬。”大家一想不錯,於是決定:單由庚辰、鴻玕氏兩個前去捉拿孔壬,其餘一概回去報告,各人分頭而行。
黃魔等到了大營見文命報告一切。大家聽見黃蛇如此無用,不禁大詫,文命道:“物性相製,是不可以常情揣度的。
從前南方有兩國交戰,一國用獸類中最大的象來代戰馬,衝將過來,勢不可擋。後來那一國想出一個方法,捉了無數獸中最小之鼠。到臨戰陣的時候,那邊衝過象來;這邊將所有之鼠統統放出,四麵竄逸,有些都爬到象的身上,鑽人象的耳中。那些象登時一齊戰戰兢兢,伏地哀鳴,動都不敢動,那一國就大敗了。以這樣大的象怕最小之鼠,可見物性相製,不能以大小論的。相柳的怕黃蛇,或者就是這個原故。”眾人聽了,方才明白。
後來說到孔壬在北山,文命道:“既然如此,我們迎上去吧。”於是傳令拔隊起身。走了多時,隻見一個老村農以麵向內,坐在一株大樹之下休憩,這亦是尋常之事,不以為意。事有湊巧,適值章商氏繞過他的麵前,那老村農將頭一低,仿佛怕人看見的意思。章商氏不覺動疑,俯身仔細一看,原來就是剛才見過的孔壬之弟孔癸。尤其疑心,便盤問他道:“令兄見過了嗎?”孔壬不覺把臉漲紅了期期的說道:“沒有見過。”
這時狂章、烏木田亦走來問道:“那麽你現在到何處去呢?”
孔壬道:“我有一點事,須往南方去。”章商氏道:“我看你這個人不對,跟我去見崇伯吧。”說著,不由分說,便將孔壬拖到文命麵前。
原來孔壬自從下得共工台之後,心想何處可逃呢,隻有南方,或是一條生路。一則與驩兜有舊交,就使受他些冷眼,隻要逃得性命,也顧不得其他了,二則兒子亦逃往南方,或者天假之緣,父子相遇,仍得同在一起。因此一想,決意向南而行。
明猜到文命大隊一定在南方,但自以為自己的麵貌無人認識,而且又改易服裝,更不至被人識破,所以他竟敢冒險大膽,向南而行。中途遇到大隊,他裝出休憩模樣,自以為可以避過了。
哪知天網恢恢,不容脫漏,被章商氏識破。擁到文命麵前,說明情由。文命剛問到一句:“汝是孔壬之弟孔癸嗎?”忽見庚辰從天而降,鴻濛氏從地而出,來到文命麵前。文命便問二將道:“汝等捉拿孔壬怎樣了?”庚辰道:“上當,上當!我們被那個賊子所欺。此山之中,何嚐有姓趙的人家?明明是那個賊子隨嘴亂造,累得我們好尋,零點正可惡之極!”文命一聽,便回頭拍案,罵那孔壬道:“那麽你就是孔壬了!身為大臣,犯了大罪,還想狡詐逃脫,真真不愛臉!現在可從實說來!”
孔壬至此料想無可再賴,然而還要狡辯,便說道:“崇伯在上,聽某孔壬一言。某剛才並非要狡詐圖逃脫,其間有個苦衷。某從前在帝摯時代曾任顯職,與令尊大人同事。後來又任共工之職四十餘年。現在雖則免職,仍是西方諸侯,朝廷大臣,應該有個體製。雖則有罪,不應加之以縲絏。適才幾位天使上台之時聲勢洶洶,似欲將某囚係。某恐受辱,不得不詭辭避免。
某不足惜,某受辱,就是辱朝廷,為尊重朝廷體製起見,這是某的苦衷,請求諒察!”文命道:“既然如此,為什麽此刻易服而逃?”孔壬道:“某並不逃,某剛才和幾位天使說過,大臣有罪,應該束身自投。現在某就是這個意思,朝廷天子,既然以某為有罪,某所以立刻起身,想親詣闕下去請罪。不然,某果要逃,應該往西往北,豈有反向此地上來的道理?即此一端,已可證明某的不是逃了。至於易服一層,某既犯罪,自然不配再著冠冕,應該易服,尤其是正當的。”眾人聽了這番話,雖明知他是狡辯,然而亦不能不佩服他的利口。好在人既被逮,一切自有國法,也不必和他多說了。文命便吩咐從人再到共工台去將孔壬的妻子一並捕來。一麵做了一篇奏章,叫蒼舒、龐降、伯奮、庭堅四個帶了五百個軍士,押解孔壬等前往帝都,聽候朝廷發落。自己率領大眾仍去治水不提。
且說蒼舒等四人押解孔壬等來到帝都。那時帝都仍在乎陽了,因為山海之水既泄,孟門之山複開,平陽一帶已無水患。
帝堯和太尉舜等商議,仍舊遷回平陽。一切從前的建築設備,雖則都已殘破,但是帝堯夙以崇儉為主,茅茨土階修理整茸,不到幾時,已勉強恢複舊觀了。那時在廷諸臣因洪水漸平,正在竭力籌備善後之事。大司農於水退的地方親自相度土宜,招集從前在稷山教成的那班人員再往各處指導。又須籌備崇伯治水人員的糧餉扉屢。垂則製造一切器械,督率人員日夜不遑。
大司徒則籌備如何敷教之事。皋陶則籌備刑法之事。太尉舜則總攬其成,大家都忙得不了。
這日,忽報崇伯有奏章,將孔壬拿到了。太尉舜奏知帝堯,發交士師審判。那時皋陶任職已曆多年,真個是平允公正,絲毫無枉無偏。百姓非常愛戴,可是給他上了一個“啞士師”的徽號。原來皋陶的啞病時愈時發,發的時候,往往幾個月不能言語。但是於他的審判獄訟毫不為累,因為他平允公正的名譽久著了。百性一見他的顏色,自然不忍欺他,犯案的自己自首,理屈的情願服罪,不必待他審問。就使有幾個刁狡不服的,隻要牽出那隻獬豸神羊來,舉角一觸,邪正立判。所以他做士師雖則病啞,亦不要緊。
那日,奉帝命審判孔壬。因為孔壬是大臣,開了一個特別法庭。太尉舜,大司農,大司徒及羲和四兄弟個個請到。皋陶坐在當中,其餘在旁邊觀審。將孔壬引到麵前,皋陶問他道:“你是個朝廷大臣,既是知道體統的,應該將自己所犯的罪,一一從實供出來,免得受刑,你知道嗎?”孔壬至此,知道罪無可逭,便將從前在帝摯時代,如何攬權納賄;後來帝摯病了,如何勾結相柳,為退步之計;到得帝堯即位以後,因為司衡羿羞辱了他,又如何與逢蒙定計,謀殺司衡羿;後來做了共工以後,又如何的瀆職執法,於中取利;那年帝堯要禪位於舜,又如何與驩兜合謀反抗,種種事實,都是有的。
皋陶又問他:“相柳吮吸人民脂膏,共有多少?你分到多少?”孔壬道:“相柳殘害的人民不計其數。但我是個人,並五分潤。至於相柳的殘酷,我亦甚不以為然,不過其勢已成,我的力量不能製它,所以亦隻好聽它。但是有一句話,相柳是個逆妖,就使我不去借助,它亦要殘害人民的。我的罪名,就是不應該想借它的力,覓一個地盤罷了。”
皋陶又問道:“那黃蛇在你台下,當然是你養的了?”孔壬道:“黃蛇實在不是我養的。當初如何會得來助我,製伏相柳,那個理由,我到現在還沒有明白。自從它助了我之後,我才養它起來,這是實在情形。”皋陶聽了,也不再駁詰。因為他大端都已承認,小節自可以不問了。於是吩咐,將孔壬帶下去。
皋陶向太尉舜道:“照這個供狀看來,孔壬身犯七個死罪:在帝摯時代攬權納賄,死罪一;勾結妖類,死罪二;為人臣而私覓地盤,死罪三;設謀殺害司衡羿,死罪四;在共工任上執法貪利,死罪五;與驩兜等合謀反抗朝廷,死罪六;縱使蛇妖相柳,荼毒生靈,至不可勝計,雖則說他亦不能製伏,然而追原禍首,總起於他,死罪七。既然犯到七個死罪,應該請太尉將孔壬立正典刑,以伸國法,而快人心!”
太尉舜聽了,極以為然。轉問大司農等意見如何。大司農等是從前保舉孔壬過的,到此刻頗覺懷慚,然而罪狀確鑿,實在該死,又無可轉回,回好連聲唯唯。皋陶道:“既然大家都無異議,就請太尉下令處決吧!”太尉道:“孔壬照法應死,但究係是朝廷大臣,某未敢自專,還得奏請天子降旨,以昭慎重。”眾人知道舜的事堯,如子之事父,謙恭恪慎,極盡臣道,名雖懾政,實則事事仍舊在那裏稟承,不敢自專的,所以聽了這話,亦無異議。
於是大家一齊到宮中來見帝堯。由皋陶將孔壬有七項死罪的原理一一奏明,請帝降詔正法帝堯聽了,歎口氣道:“依朕看,赦了他吧,何必殺他呢?”眾臣一聽,都覺駭然,皋陶尤其詫異。當下站起來爭道:“孔壬如此大罪極惡,如果赦免,何以伸國法呢?”帝堯道:“孔壬固然不好,然亦是朕失德之所致。假使朕不失德,他何至敢於如此?可見其罪不全在孔壬了。赦了他吧!”
皋陶聽到這話,尤其氣憤,又抗聲爭道:“照帝這樣說起來,臣民有罪,都是天子之過。帝的寬德,固然是至矣,盡矣,無以加矣!但是不怕臣民因此而更加作惡嗎?法律這項事情,所以懲既往而警將來。往者不懲,則來者何以警?臣職任司法,對於此事,不敢奉詔。還請帝從速降旨,將孔壬正法為是!”
帝堯又歎道:“汝的執法不阿,朕極所欽佩!但是朕的赦孔壬,並不是私情,亦不是小仁。因為朕自即位以來,勞心一誌的專在求賢、治水兩事,其他實未暇過問。孔壬所犯的罪與種種的罪因,大半皆在未為共工之前。朕既然用他為共工,則以前所犯的罪當然不再追究了。在共工任內的不道,朕既免其職,就算已經辦過,不必再辦。至於連合驩兜與朕違抗,在孔壬並無實跡。即有實跡,亦不過反對朕個人;並非有害於國,有害於民,朕何須與之計較呢?所以不如赦了他吧!”皋陶聽了這話,一時竟想不出話來再爭,然而忿不可遏。正要想立起來辭職,太慰舜在旁看見這情形恐怕要弄僵,遂先立起來說道:“孔壬之罪,死有餘辜!照士師所定之案是萬萬不錯的。現在帝既然如此之寬仁,赦他一個不死吧,一點罪不辦,無以伸國法,無以正人心,恐怕流弊甚多,請帝再仔細酌量為幸!”
帝堯道:“那麽汝看怎樣?”太尉道:“依臣的意見,流他出去吧。屏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正是待這種凶人的辦法。”帝堯道:“流到何處去呢?”太尉道:“幽州荒寒之地最宜。”帝堯問皋陶道:“士師之意何如?”皋陶道:“如此尚不害法,但是太便宜他了!”
於是決定,流共工於幽州,即日起解,並其妻妾同往監禁,不得自由。後來結果如何不得而知。孔壬的事情總算從此告終了。曆史上稱讚帝堯“其仁如天”。孔子稱堯,亦說:“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天之下善惡並包,堯之朝亦善惡兩者並列,到頭來惡貫滿盈還不肯輕於殺戮,真是“如天之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