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也要講門當戶對:《姚江王氏族箴·慎交遊》
知行合一王陽明3:王陽明家訓 作者:度陰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5>原文</h5>
朋友居五倫之內,一生學業要他幫助教導,異日兒女成行尊為父執,此之謂取善輔仁的朋友。若同惡相濟,朋比為奸,當初雖誼勝漆膠,其後必盟寒車笠,如是之人,不勝枚舉。與其悔之於後,何如慎之於先? <h5>譯文</h5>
朋友在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關係之內,人的一生,在學業上需要朋友的幫助教導,有朝一日自己兒女成長後會把他尊稱為父親的朋友,這就叫作能吸取長處培養自己仁德的好友。如果一起作惡,合夥勾結常做邪惡之事,即使當初友誼親密,曾有“車笠之盟”,日後必然因貧富的轉換而忘記了貧賤之交。這種沒有情誼之人,世間太多,與其到日後後悔,還不如預先交友時謹慎。 <h5>評析</h5>
古人最重視朋友,不是因為朋友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快樂,而是因為朋友在五倫之內。孔子曾說過,不知道這個人怎樣,那就看他結交的朋友。他的朋友如果都不靠譜,他也誠信不到哪裏去。事情明擺著:常常和好人在一起,如進了有芝蘭的房間,時間一久即不會聞到香氣,這是因為你的氣息和芝蘭的香氣融為一體了,而你卻不知;和壞人在一起,就如進了魚蝦市場,時間久了不會聞到腥味,因為你的氣息和魚蝦的臭氣也融為一體了。
這段話說明了交友的極端重要性,朋友的好壞,幾乎能改變你的人生。
交友為什麽重要,首先是它在符合天理的五倫之內。其次是,人有家室後,父母之教會淡,老師之教會遠,隻有朋友才會隨時交往。人這種動物很奇特,他們可能不會聽從父母之言,不理妻子的話,但往往對朋友的話卻深信不疑。所以,交友,尤其是交到真正的好友,有多麽重要。最後,真正朋友會指出你的錯誤,父母和妻子,因為出於愛,大概不會指責你的是非,但朋友卻會。這其中的道理恐怕是,朋友之間沒有原始親情的羈絆,互相之間沒有利益衝突,所以能實話實說。
交友要有道,第一個道就是盡可能地識別君子和小人。如何識別呢?君子總談義,小人總談利,隻要察其言觀其行就可得知,這是一般層麵上的說法。王陽明則認為,如果你是君子,你就有顆君子之心,心是光明的,來個朋友就照,一照就能照出來他是君子還是小人。如果你是小人,你對君子的那一套肯定不適應。這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如何識別君子和小人的關鍵一點就是,你首先要是個君子,或者是個小人。
第二個道自然就是,知道了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後,要親君子遠小人。
按王陽明“知行合一”理論,沒有“行”就不算真知,所以如何親君子遠小人,非去事上磨練不可。事實上,孩童在生活中必然會遇到無數的引誘,會遇到許多陌生而可能會對孩子有不良影響的人,會遇到孩子從未經曆過的對他們身心有害的事件。家長應該讓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對這些加以研究分析,最終有自己的判斷力。倘若把孩子封閉起來,不讓他們和社會接觸,就不可能達到這個目的。所以,適當地讓自己的孩子和各種各樣的人交往,這在情在理,不過,要經常加以監督。
第三道就是王陽明所提到的“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這不符合人是社會的動物這一命題。人既然是社會的動物,就肯定會結交各種朋友,但結交是結交,深交是深交,知己是知己。一定要把那些酒肉朋友請出自己的朋友圈,而請出的辦法不過是,你自己首先應該不是酒肉之徒。
值得注意的是,該族箴中提到的一個典故“車笠之盟”。據說古代吳越一帶風俗淳樸,凡初次同人交往,就封土壇,拿出雞犬等作為祭品,向天禱告說:“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君乘馬,他日相逢君當下。”在優美的禱告詞中,人們希望友情天長地久,不因再次見麵後地位發生了變化而變化。
這是虛幻的理想,所以很難成真。人因為地位的變化而改變從前友誼的事太多,唯一的辦法就是,當你的朋友地位比你高了,那就盡量不要去找人家,回顧友誼。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須知,朋友也是講門當戶對的。
朋友居五倫之內,一生學業要他幫助教導,異日兒女成行尊為父執,此之謂取善輔仁的朋友。若同惡相濟,朋比為奸,當初雖誼勝漆膠,其後必盟寒車笠,如是之人,不勝枚舉。與其悔之於後,何如慎之於先? <h5>譯文</h5>
朋友在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關係之內,人的一生,在學業上需要朋友的幫助教導,有朝一日自己兒女成長後會把他尊稱為父親的朋友,這就叫作能吸取長處培養自己仁德的好友。如果一起作惡,合夥勾結常做邪惡之事,即使當初友誼親密,曾有“車笠之盟”,日後必然因貧富的轉換而忘記了貧賤之交。這種沒有情誼之人,世間太多,與其到日後後悔,還不如預先交友時謹慎。 <h5>評析</h5>
古人最重視朋友,不是因為朋友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快樂,而是因為朋友在五倫之內。孔子曾說過,不知道這個人怎樣,那就看他結交的朋友。他的朋友如果都不靠譜,他也誠信不到哪裏去。事情明擺著:常常和好人在一起,如進了有芝蘭的房間,時間一久即不會聞到香氣,這是因為你的氣息和芝蘭的香氣融為一體了,而你卻不知;和壞人在一起,就如進了魚蝦市場,時間久了不會聞到腥味,因為你的氣息和魚蝦的臭氣也融為一體了。
這段話說明了交友的極端重要性,朋友的好壞,幾乎能改變你的人生。
交友為什麽重要,首先是它在符合天理的五倫之內。其次是,人有家室後,父母之教會淡,老師之教會遠,隻有朋友才會隨時交往。人這種動物很奇特,他們可能不會聽從父母之言,不理妻子的話,但往往對朋友的話卻深信不疑。所以,交友,尤其是交到真正的好友,有多麽重要。最後,真正朋友會指出你的錯誤,父母和妻子,因為出於愛,大概不會指責你的是非,但朋友卻會。這其中的道理恐怕是,朋友之間沒有原始親情的羈絆,互相之間沒有利益衝突,所以能實話實說。
交友要有道,第一個道就是盡可能地識別君子和小人。如何識別呢?君子總談義,小人總談利,隻要察其言觀其行就可得知,這是一般層麵上的說法。王陽明則認為,如果你是君子,你就有顆君子之心,心是光明的,來個朋友就照,一照就能照出來他是君子還是小人。如果你是小人,你對君子的那一套肯定不適應。這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如何識別君子和小人的關鍵一點就是,你首先要是個君子,或者是個小人。
第二個道自然就是,知道了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後,要親君子遠小人。
按王陽明“知行合一”理論,沒有“行”就不算真知,所以如何親君子遠小人,非去事上磨練不可。事實上,孩童在生活中必然會遇到無數的引誘,會遇到許多陌生而可能會對孩子有不良影響的人,會遇到孩子從未經曆過的對他們身心有害的事件。家長應該讓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對這些加以研究分析,最終有自己的判斷力。倘若把孩子封閉起來,不讓他們和社會接觸,就不可能達到這個目的。所以,適當地讓自己的孩子和各種各樣的人交往,這在情在理,不過,要經常加以監督。
第三道就是王陽明所提到的“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這不符合人是社會的動物這一命題。人既然是社會的動物,就肯定會結交各種朋友,但結交是結交,深交是深交,知己是知己。一定要把那些酒肉朋友請出自己的朋友圈,而請出的辦法不過是,你自己首先應該不是酒肉之徒。
值得注意的是,該族箴中提到的一個典故“車笠之盟”。據說古代吳越一帶風俗淳樸,凡初次同人交往,就封土壇,拿出雞犬等作為祭品,向天禱告說:“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君乘馬,他日相逢君當下。”在優美的禱告詞中,人們希望友情天長地久,不因再次見麵後地位發生了變化而變化。
這是虛幻的理想,所以很難成真。人因為地位的變化而改變從前友誼的事太多,唯一的辦法就是,當你的朋友地位比你高了,那就盡量不要去找人家,回顧友誼。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須知,朋友也是講門當戶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