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遯”:亨,小利貞。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


    陰盛於“否”而至於“剝”,君子未嚐不居其間也。“遯”以二陰而伏於四陽之下,陰猶未足以勝陽,而君子遂至於遯。何也?曰:君子之遯,非直棄去而不複救也,以為有亨之道焉。今夫二陰在內,“遯”之主也;其勢至銳,而其朋至寡。銳,則其終必勝;寡,則其心常欲得眾。君子及其未勝而遯,則陰無與處而思求陽。陰思求陽而後陽可以處,故曰:“遯,亨,遯而亨也。”


    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


    時當遯,雖有應,不得不逝也。


    “小利貞”,浸而長也。“遯”之時義大矣哉!


    “浸”而後“長”,則今猶微也。微而忘貞,則廢矣。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山有企天之意而不可及,陰有慕陽之誌而不可追,“遯”之象也。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遯”者皆外向,故初六為“尾”。首之所趣1,尾所不能禁也,遯而不能禁,逝者眾矣。眾逝則我無與處,故危;勢不能禁而往迫之,則陽怒而為災,故不利“有攸往”。


    【校注】


    1趣:《蘇氏易傳》作“趨”,誤。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象》曰:執用黃牛,固誌也。


    六二“遯”之主,而與五為應,則有以固“執之”矣。方陽之遯,其所以執而留之者,非出於款誠至意,陽不顧也,故必有如牛革之堅者,而又用其黃焉,則忠確之至也。


    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象》曰:“係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九三雖陽,而與陰同體,是為以陰止陽,徒欲止之而無應於上,止之不由其道,蓋係之而已。彼欲去矣,而以力係之,我惟無疾而後可,一日有疾,則彼皆舍我而去爾,何則?所以係之者,恃力也。故曰:“畜臣妾,吉。”係者,“畜臣妾”之道,而非所以畜君子也。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九四有初六之好,舍其好而遯,則“君子吉”,而“小人否”也。


    九五:嘉遯,貞吉。


    《象》曰:“嘉遯貞吉”,以正誌也。


    六二,九五配也。舍其配而遯,故曰“嘉遯”。猶懼其懷也,故戒之以“貞吉”。


    上九:肥遯,無不利。


    《象》曰:“肥遯無不利”,無所疑也。


    無應於下,沛然而去,“遯”之肥也。夫九三牽於二陰而為之止,我不知勢之不可以不遯而止之,非其利也;然則上九之“肥遯1”,非獨以利我,亦以利三也。


    【校注】


    1肥遯:《蘇氏易傳》無“肥”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坡易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軾並收藏東坡易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