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農人芸於山下,婦以陶器為餉。食已,置器壠畔。向暮視之,器中餘粥盡空。如是者屢。心疑之,因睨注以覘之。有狐來,探首器中。農人荷鋤潛往,力擊之。狐驚竄走。器囊頭,苦不得脫;狐顛蹷,觸器碎落,出首,見農人,竄益急,越山而去。後數年,山南有貴家女,苦狐纏祟,敕勒無靈。狐謂女曰:“紙上符咒,能奈我何!”女紿之曰:“汝道術良深,可幸永好。顧不知生平亦有所畏者否?”狐曰:“我罔所怖。但十年前在北山時,嚐竊食田畔,被一人戴闊笠,持曲項兵,幾為所戮,至今猶悸。”女告父。父思投其所畏,但不知姓名、居裏,無從問訊。


    會仆以故至山村,向人偶道。旁一人驚曰:“此與吾曩年事適相符同,將無向所逐狐,今能為怪耶?”仆異之,歸告主人。主人喜,即命仆馬招農人來,敬白所求。農人笑曰:“曩所遇誠有之,顧未必即為此物;且既能怪變,豈複畏一農人?”貴家固強之,使披戴如爾日狀,入室以鋤卓地,吒曰:“我日覓汝不可得,汝乃逃匿在此耶!今相值,決殺不宥!”言已,即聞狐鳴於室。農人益作威怒。狐即哀言乞命。農人叱曰:“速去,釋汝。”女見狐奉頭鼠竄而去,自是遂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誌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蒲鬆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蒲鬆齡並收藏聊齋誌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