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聖明, 九千歲仁德。”黃朋朝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皇莊之內, 所有五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的孩童均可免費入皇莊書館就讀。”


    “這些孩子都去讀書了,那皇莊將來又該由何人耕種?”朱邊愈發費解。


    “您想多了。”黃朋失笑,“這天底下的讀書人多了去了,當中又有幾個能像朱尚書一樣位極人臣?別說做官了, 就是過陣子, 入京考進士的,那也都是萬裏挑一才爭到的資格。而皇莊裏教的,不過是些粗淺的學識, 讓他們能認字, 能寫字,能做些簡單的算術, 不做睜眼瞎,不會賣了東西還得讓別人幫自己數錢。”


    說到這裏,黃朋話音一轉, “當然了,若真有那適合讀書的好苗子,那也不好讓他在這皇莊裏被白白蹉跎,肯定要送到正經的書院裏,讓他讀些正正經經的經史文章。”


    “他們可是……”朱邊話未說完就自己住了嘴,抬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


    這裏住的都是佃戶,而皇家的佃戶其實就是農奴, 其身份也在奴籍,按律法是不允許參加科考的。


    但也正因為他們是皇家的奴婢,到底能不能參加科考,能不能做官,其實也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


    有些古板的官員或許會覺得這麽做乃是違製之舉,但朱邊心大,而且心底深處也更加信奉“能者居之”這樣的觀點,若這皇莊真能走出幾個進士,他倒是不介意為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能過去看看嗎?”朱邊向黃朋問道。


    “您跟我來。”黃朋停下腳步,將朱邊引向旁邊的一條小巷。


    皇莊的書館建在東南方向,是一處占地頗大的院子。


    黃朋將朱邊領進門的時候,再一次地在門房處簽字畫押,隻是這一次沒用朱邊一起簽名,他自己就把兩人的名字寫完了。


    “看來此地沒什麽秘密。”朱邊打趣道。


    “這裏是讀書明理的地方嘛!”黃朋也笑了起來,“道理一事,自是無不可對人言。”


    說話間,兩人已是進了院子。


    院子裏的建築很像是一個山字,完全沒有亭台樓閣之美,方正到了粗獷的程度,但一看那挺直的牆壁,厚重的瓦片,就知道這房子造得很是結實,再一看房屋的體積還有窗戶的大小,裏麵的空間也定是相當地寬敞。


    院子裏也有樹,但和皇莊外圍的果樹一樣,明顯都是新栽種的,個子矮小,枝葉稀疏,而且比外麵的街道還要安靜,隻能聽到蟲鳴鳥叫。


    黃朋向朱邊打了個噤聲的手勢,領著他朝山字的一側走去。


    因這會兒天氣並不算冷,書館的窗戶大多敞開著,朱邊和黃朋站在外麵就能看見書館裏那些正在讀書的孩子。


    他們並不像外麵的學子那樣搖頭晃腦,但坐姿卻是更加端正挺拔,讓朱邊莫名地生出了這裏麵坐了一群娃娃兵的錯覺。


    ——或許不僅僅隻是錯覺。


    朱邊眯了眯眼,他發現所有的孩子全都穿著一模一樣的衣服,梳著一模一樣的發髻,臉蛋上的表情也都相差無幾。


    再仔細一看,朱邊又發現孩子手裏的書本、筆墨紙硯也都是一模一樣的。


    ——真是如軍營一般。


    朱邊的心裏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惶恐。


    在這裏,人和人,似乎沒了差別。


    若是天底下的孩童全都這般長大,那天下……會變成什麽樣子?


    雖然朱邊並沒能真的想象出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但僅僅隻是如此一想,便讓他不自覺地背脊發寒,冒了冷汗。


    但很快,朱邊便晃了晃頭,回過神來。


    這是不可能的。


    他現在看到的一切並不是想一想就能出現的。


    孩子身上的衣服,手裏的書本筆墨,乃至[屁]股下麵坐著的桌椅板凳,身處的屋舍院落,那可全都是錢!


    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讓全天下的孩子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朱邊稍稍鬆了口氣,跟著黃朋,繞著中間的山字建築遊覽起來。


    繞到院落一側的時候,朱邊就發現這裏的空地上擺了不少做成動物模樣的古怪器具,但能讓他辨認出名字的,隻有秋千一種。


    “這裏是……”朱邊不由生疑。


    “啊,給孩子們嬉戲的地方。”黃朋答道,“那個大象模樣的,叫滑梯,可以從一側爬上去,從另一側滑下來。旁邊那個像是兩個蜻蜓拚一起的叫蹺蹺板,兩邊都能坐人,一上一下,挺好玩的。”


    “這……這就不怕他們玩物尚誌?”朱邊目瞪口呆。


    “先生們也這麽說過,但九千歲說了,大人才能學以致用,小孩子,得在玩耍中學習。”黃朋搖頭晃腦地說道,“再說,誌向這東西,本就不是人人都需要有的。”


    “這話有些荒唐了吧?”朱邊覺得自己就夠特立獨行了,但即便是他,也絕對說不出這樣的言辭,“若是天下人全都沒了誌向,那……”


    “會怎樣?”黃朋嘻嘻一笑,“當然是會太平。”


    朱邊頓時噎住,想要反駁,卻又發現他竟然無從反駁。


    “九千歲說了,若是天下人全都好吃懶做,得過且過,這世界反而會少了爭端,沒了戰事。”黃朋不無得意地繼續說道,“但反過來,若是天下人全都胸懷大誌,誌向高遠,那世界就要徹底亂套了——朝堂上的位置就那麽多,不可能人人都是丞相尚書,總要有人做小吏,當老百姓。”


    “這話倒是沒有說錯。”朱邊苦笑起來。


    黃朋嘿嘿一笑,接著卻是話音一轉,“當然了,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做幾個玩具又費不了多少東西,就當給匠人們練手了。”


    ——怎麽聽起來最後這句話才像是關鍵?


    朱邊一陣無語。


    離開書院,恢複了鎮定的朱邊又向黃朋問起了女人和老人的下落。


    孩子可以念書,他們又可以做些什麽?


    “女人嘛,當然是縫縫補補咯!”黃朋如此說著,將朱邊領到西南邊的街區。


    一到這邊,街道兩邊的院落就變得龐大起來,院牆也開始連綿不絕。


    “這邊都是作坊。”黃朋指著街道兩邊的院落介紹道,“雖然還沒什麽規模,但也都按照九千歲的要求運作起來了——比如這個,是釀酒作坊,和它挨著的是製糖的作坊,再前麵一點是榨油的作坊。”


    說話間,黃朋把朱邊領到了一座圍牆比周圍高出半截的院子旁邊,卻沒帶他進去。


    “女人多在這裏幹活。”黃朋道,“但這裏麵全是女人,我自己進去倒是沒什麽,卻不好帶您一起進去。”


    “她們在這裏……做什麽?”朱邊好奇問道。


    “具體做什麽,我不好跟您解釋,總之沒超出女織的範疇——對了,您記得書館裏的學童嗎?他們身上的衣服就是在這裏縫製的。”黃朋道,“如今的皇莊,也就是婚喪嫁娶這類特殊場合裏的衣服需要自己縫製,平日裏的穿著,都是作坊裏發放,或是到成衣店裏購買。”


    “買?”朱邊大吃一驚。


    在朱邊的認知裏,普通百姓家的衣服不僅是自己縫製,甚至連做衣服的布料都多是自己紡織,能買得起衣服的,起碼得是富戶甚至地主這一級別。


    但這裏……這裏住的不都是窮苦佃戶嗎?


    “您別吃驚,在皇莊裏買東西的價格和外麵可不一樣。”黃朋趕忙說道。


    “再怎麽便宜,那也是要錢的吧?”朱邊皺眉,“他們……有錢?”


    “都是拿月俸的,怎麽會沒錢呢?”


    黃朋一解釋,朱邊才知道,皇莊裏的佃戶,如今大部分都是拿月俸的,即便是沒能力在作坊裏做事,隻負責耕地種田的,每月也有一定數額的補助,數量雖然不多,但皇莊裏需要花錢的地方本就有限,又沒有稅收壓著,這些收益便積少成多,讓佃戶們有了花銷的膽量。


    “皇莊如今有收益嗎?這麽做,不虧錢?”朱邊越想越不明白。


    “九千歲說了,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把人養好了,人才能更好地幹活。”黃朋一本正經地答道,“再說,皇莊裏的東西多是自給自足,佃戶們在皇莊裏賺錢也在皇莊裏花錢,一圈下來,錢還是在皇莊裏麵,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其實黃朋沒說實話。


    如今的皇莊雖然還沒將先期投入全部收回,但每月的營收已經大過了支出,隻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收益來自皇宮和朝廷,這是九千歲不想讓人注意——至少現在不能讓人注意到的。


    若是朱邊經常在衙門裏用午餐,他就會知道,最近兩三個月裏,六部衙門提供的免費夥食改善了許多,清湯寡水裏增加了不少的禽蛋果蔬,就餐的方式也出現了改變,從隨意吃食變成了限質限量。


    但朱邊一向視衙門提供的那頓午膳為豬食,每日都讓家中奴婢送來餐盒。而膳食這一塊也輪不到他這個尚書去操心,即便出現改變,也無需經過他的批準。


    如此一來,朱邊自然也就不會想到,皇莊已經在他們這些官員的身上賺到了第一桶金。


    把圍牆內的街道挨個逛過,朱邊終於確信,皇莊裏確實沒有閑人。


    小孩子要讀書,男人女人都有活幹,老人也有在田間巡邏等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做,即便真有閑著的,也不好意思在大家全都忙碌的時候去街上拋頭露麵,惹人非議。


    但看過之後,朱邊卻又生疑。


    “那些失蹤的人被你們安置在了哪裏?”朱邊問道。


    “當然不在這裏。”黃朋道,“這裏可是給守規矩的好人住的地方,他們那些不守規矩的壞人,哪有資格在這裏享福?”


    “不能直接說?”朱邊聽出了黃朋的意思。


    “朱尚書見諒。”黃朋又是嘿嘿一笑。


    “行了,我不為難你。”朱邊撇了撇嘴,決定入宮去找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陛下曾經嫁過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戀人未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戀人未醒並收藏陛下曾經嫁過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