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12 由學運英雄於子三看學潮
關山奪路:回憶錄四部曲之三 作者:王鼎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皇島環境安定,工作簡單,適合寫作,但是我寫不出文章來。我常常麵對稿紙躊躇,同事好奇,有人跑過來問我看什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屢次在夢中畫鈔票,一麵畫、一麵惴惴不安,唯恐人家發現是偽鈔。從生活經驗到文學創作,應該有“轉化”的過程,這才是“將真事隱去”、“滿紙荒唐言”。在理論上一切經驗都對作家有用,難言之隱,“無可如何之遇”,都能升華為極好的作品,那時候,我完全沒有機緣聽到或者讀到這般指點。
山重水複疑無路,忽然想到,報紙文章常常跟著新聞走,我何不一試?生活經驗有限,新聞生滅無窮,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草原如海,何愁沒有食物?回想起來,我後來為日報工作,配合新聞,寫了三十年的小專欄,正是這一念種下的因。
那時各地不斷發生學潮,學生遊行,軍警彈壓,發生流血衝突,是新聞也不是新聞。有一天,我在浙江學潮的新聞中看見“於子三”的名字,心中大動:於子三是國立第二十二中學的同學,我在初中部,他在高中部,為人個性外向,口才敏捷,有領導能力,是一顆明星。那時國民黨約束學生的課外活動,他嫌二十二中封閉保守,遠走重慶,高中並未讀完,以“特殊方法”進入浙江大學農學院,那時浙江大學設在貴州。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浙大年底複員,遷回杭州。他領導學潮,被警察逮捕,死於保安司令部看守所中,今考其時,已是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我對學潮有感傷,感傷自己失學,於子三給我強烈的寫作動機,我借學潮酒杯,澆自己塊壘。我以母親的口吻寫了一篇對愛子的呼喚,我說求學的機會難得,何不及時努力?我引用當時教育部發表的統計資料,民國元年至三十二年,全國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生十二萬人,僅占全國青年的三千分之一。那時華北各省有水災,有旱災,有戰禍,餓死病死了多少人,多少難民賣兒賣女,社會上有千千萬萬失學的青年,你們領公費,讀大學,為什麽要罷課?罷課就是自己製造失學啊!你是在爬梯子,多少人暗中嫉妒你,等著看你們的笑話,隻有母親揪著一顆心,怕你們掉下來。
我沒能把那篇文章寫好,如果十年以後寫,我會加上“孩子的體重增加一磅,母親的壽命減少一年”,我會加上“兒行千裏,母擔萬裏憂”。我的母親對我說過:“這是亂世,我不指望你偉大,隻盼望你安全。”當年為勸阻學潮,浙大教務長張紹忠發表公開信:“縱諸同學不惜以身犧牲,如何對父母師長?”什麽時候天下子女才知道體貼他們的母親?
於子三,浙江大學為他出了特刊,杭州文史資料為他出了專輯。據鍾伯熙《於子三運動回憶片斷》,曲言訓《青山不老,英名長存》,他是山東牟平人,一九二五年出生,大概和我同年,死時二十三歲,正讀四年級畢業班。他有兄弟姊妹十一人,父親做小學教員,家境十分艱苦。他的父母好不容易盼到兒子就要畢業,大概總希望兒子找一份工作,給這個家庭添幾擔柴、幾升米吧,他跟我背景何其相似,選擇又何其不同!但是於子三因緣際會成為英雄,英雄隻要偉大,不要安全,他雖然不能給父母麵包,卻能給父母光榮。他葬在西子湖畔,與嶽飛、秋瑾同列,墓園一派烈士氣象,入選浙江大學創校以來的“百年人物”,儼然不朽。然而卷入學潮的青年無數,幾人能感天動地?單說因於子三之死而引發的一連串學潮,全國二十九座學校、十五萬多學生遊行支援,持續四個多月,挨打被捕流血喪命的人輕如鴻毛,於子三隻能有一個,這就是運動。
那時候我的文章內容單薄,如果現在寫,我會提到一九四五年的戰地服務團,於子三入團為前方官兵服務,他在團內常受特務“騷擾”,心中憤憤不平,沒人告訴他捐血之前先要驗血。他的手掌溫軟,凡是和他握過手的人都久久不能忘記,國民黨埋沒他的才華,左派滿足他的自尊心,他因此投入學潮。於子三是龍,左派是水,學潮是驚濤駭浪,龍的舞台。一九四七年五月,左派學生擁立他做浙大學生自治會長,那是他自信心最強的時候,也是對學校的權力最藐視的時候,沒人告訴他,人生如戲,演員入戲,張翼德真以為自己喝斷了當陽橋。
如果文章現在寫,我會說,“大時代”的青年是資本,是工具。我們振翅時,空中多少羅網;我們奔馳時,路標上多少錯字;我們睡眠時,棉絮裏多少蒺藜;我們受表揚時,玫瑰裏多少假花。渴了,自有人向你喉中灌酒,死時,早有人為你準備好墓誌銘。天曉得,因為熱血,多麽狹隘的視界,多麽簡單的思考,多麽僵硬的性情,多麽殘酷的判斷,多麽大的反挫,多麽苦的果報。
如果是現在,我會說,學潮由中共授精,國民黨授乳,中共與學潮之間曲曲折折的線,明明暗暗的人,閃閃爍爍的話,國民政府的情治人員隻會逼上梁山。我會說,這是下一代反抗上一代,這是未來反抗現在,你的兒女反抗你、而你的看家護院打死他,你有再好的理由也難心平。情治機關很難捕到真正組織策動學潮的共產黨員,以浙江大學而論,現在知道,真正指揮學潮的地下黨負責人姓呂,事發之後,“安全轉移”,他是牧人,於子三是引路的“頭羊”,他們背後還有“東家”。中共開國以後,各路英雄寫史料,誇功績,直言不諱。那時各界都說學潮是學生自發的愛國行動,都說愛國學生被構陷栽贓,中共對學潮發出那麽多文告指示,後來輯成那麽厚一本書,當年“各界”有誰讀過一行一字。中共對學潮用心之專,用力之勤,當年“各界”有誰知道。學生爭民主,要和平,他們怎知道學潮是“解放戰爭的第二陣線”,於子三的九牛二虎之力,無非“策應蘇北解放軍的戰鬥”。
於子三在保安司令部拘留所“以玻璃片割喉管自盡”,浙大校長竺可楨帶校醫同往探看,竺校長在日記中說,校醫認為是“他殺”。這位醫生說,割喉自殺應該鮮血噴射而出,玻璃片上應該染滿血跡,於子三手中握持的玻璃片隻有尖端染血,而血跡又和傷口的大小相符,不合醫學常識。於是各校學生的激烈抗議燎原而起,連遠在陝西的國立第二十二中學,都想派代表到杭州參加追悼。
我想寫文章,材料不夠,我用三個辦法無話找話。第一個辦法是“亂問”:浙江省保安司令部怎會殺死於子三?於子三死了,保安司令部能得到什麽好處?保安司令部好不容易釣到這條大魚,一定要慢慢審問,慢慢引誘,直到掏空所有的情報,於子三突然死了,那是保安司令部極大的損失。
於子三是自殺而死嗎?他為什麽要自殺呢?他崇拜英雄,英雄貴在成功,不在成仁。“以玻璃片割喉管自盡”,技術上並不容易,他關進去才五天,情勢並未山窮水盡。
我的第二個辦法是“亂想”,由校醫想到法醫,校醫僅是到場察看,法醫驗屍才是權威。報上沒有驗屍報告的內容,沒有法醫的談話,民間如沸水,官方如止水,“立正”的功夫很好。由驗屍想到指紋,於子三握在手中的玻璃片應該經過化驗,上麵也許有別人的指紋?那時法醫拒絕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我由法醫沉默聯想到省主席沉默,負實際責任的保安副司令也沉默,一任群情洶湧。我認為高層治安單位應該立即展開專案調查,讓社會有個期待,有期待才有安靜。
於子三怎麽死的,我的第三個辦法是“亂猜”。那時流行電刑逼供,很可能,他們朝於子三身上“通電”的時候,由於某種原因,於子三停止呼吸,他們要向社會交代,“畏罪自殺”是唯一可用的理由。浙大校長竺可楨的日記業已出版,書中逐天記載於子三案件的發展,客觀詳盡。看守所告訴竺校長,於子三已死了三天,可是校醫察看屍體之後,認為於子三已經死了六天。這三天“差額”,大概是急救、請示、開會商討和布置現場的時間,於子三的死完全是個“意外”。
於子三死於學潮,觸動我失學的傷感,這才文思泉湧,今天回想,還覺得滿腔有話。且說當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於子三事件之後,北平又發生“七五事件”,我的老同學李蘊玉置身其中。李蘊玉是個男生,我們一同隨二十二中遷到陝西,一同從軍開到沈陽。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為“恭祝蔣校長六十壽辰”,策劃成立中正大學,蘊玉得貴人之助,由初中畢業生一躍而為大學新鮮人。他曾寫信告訴我:“社會正在改變,能吃苦愛工作的年輕人會受到重視。”我一看這般語氣,知道他“進步”了。
內戰打到一九四七年底,東北敗局無可挽回,南京教育部決定把沈陽的大學生遷到華北。左派學生發起運動,反對遷移,國民政府的“忠貞學生”不眠不休,艱苦戰鬥,總算把對方的氣焰壓下去。這些學校遷到北平,政府並沒有給他們適當的照顧,許多學生沒有上課的地方,教育部虎頭蛇尾,難以自圓其說。蘊玉寫信訴苦,他說天氣寒冷,他需要棉被,我急忙買了一床棉被寄給他。這麽多“流亡學生”,難免三五成群,遊蕩街頭,北平參議會有位參議員看不順眼,提案要求“處置東北學生”,認為這些學生都應該從軍。那時已是一九四八年,“從軍”可不是什麽好字好詞,流言飛語,“從軍”提案乃是出於南京中央授意,東北學生引為奇恥大辱,力主遷校的“忠貞學生”啞口無言,覺得自己被人出賣,“七五事件”因此而生。
一九四八年七月五日,東北流亡學生集體走上北平街頭,軍警布成人牆攔截,學生不退,軍警開槍,學生九人死亡,七十多人受傷。蘊玉來信曆述驚險,他說幸虧受過軍事訓練。那時我們比別人多些常識,恐慌的人群是死亡的旋渦,人潮席卷,容易因碰撞而受傷,如果撞倒在地,多半遭踐踏喪命。商家住戶看見學生遊行請願,連忙關緊大門,門板和牆壁相比,畢竟凹下去幾寸,這幾寸空間也能避難,身體緊緊貼在門板上,比隨波逐流要安全。如果位置離門太遠,擠不過去,那就抱住電線杆。我在文章裏公布了蘊玉的救命秘笈。
明知蘊玉身不由己,我仍然寫信勸他“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句話出於母親的耳提麵命,我用這句話做題目寫了一篇文章,母親說過,“人多膽子大,能做不能當”,她的話有道理。我還記得日本兵打到家鄉,大家逃難,當前敵情不明,如果越走同行的越少,大家就害怕,即使那條路很安全,如果同行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就放心,即使再走下去很危險。這叫“群膽”,好像大家互相擔保,一同負責。“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我到了台灣還一再引述。
我沒能把那篇文章寫好,如果十年以後寫,我會加上“人一多你就犯糊塗”,我已讀過許多研究群眾心理的文章,但我寧願引用母親這句家常話。我已知道個人一旦融入群眾,往往陷於催眠狀態,思考力、判斷力很弱,據說智商隻有十四歲,盲從妄動,跟大夥兒一齊叫、一齊衝。日本人常說“紅燈大家一齊闖就安全”,其實“他所做的他自己不曉得”。這時候群眾會像磁石一樣,把旁觀的人吸過去、卷進來。當年軍警鎮暴,也往往把看熱鬧的人打一頓,或者把中途經過現場的青年銬起來。
“七五事件”也越鬧越大,起爆點在軍警的槍擊,當時軍警能夠控製現場秩序,為何還要殺人?軍警方麵說,群眾有人先開槍,這話本來不通,你並沒有看見開槍的人,居然舉槍就射,你把所有的人看成一個人,又認定這個人就是開槍的人,天下豈有此理?可是那時許多人接受這個理由。餘波蕩漾,有人說,共產黨員混在學生的隊伍裏開槍,引誘軍警、製造血案,以便擴大事態,聳動中外。有人說,便衣軍警混在學生的隊伍裏開槍,製造鎮壓的借口。也有人說,學生隊伍裏根本沒人開槍,軍警編造謊言,掩飾錯誤,推卸責任。真相難明,而死者不可複生!後來我知道,在伊朗,在日本,在南美洲,都有“群眾先向軍警開槍”,軍警胡亂鎮壓一番,這等事居然也有樣板。
我對學潮能理解,不能支持。讀大陸校友所編的《國立第二十二中學校史初稿》,不談敦品勵學,不談變化氣質,大幅渲染一場受到《新華日報》稱讚的學潮,我不能終卷。那時政界和教育界的要人發表許多文告,勸學生專心讀書,似乎毫無作用,《蔣主席告全國青年書》,要求青年不要對現實期望過高,老生常談對初生之犢,學生當做笑話。官員文告的說服力趕不上北洋政府時代的蔡元培,而學生的鬥爭技術超過五四,起初,學生是膽怯的,零亂的,當局略施小技可以對付過去,但是根本問題猶在。學生回去想一想,心裏不服,還要再來,這一次他們比上一次能幹一些,一次又一次,你那點子老練,那點子機變,那點子爾虞我詐,學生不久就摸清了,你也許有幾個高招,但每一招式隻能用一次,下一次,學生就知道怎樣破解。你縱有可敬的品德,可愛的風範,可羨慕的學問,拿來掩護現實的缺憾,抵擋潮流的衝刷,也隻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以有限對無限,終究要赤手空拳。
文章寫來容易,發表卻很困難。秦皇島當地沒有報紙,天津北平的報紙檔次太高。倒也奇怪,我針對學潮寫的幾篇短文,寄給沈陽的《中央日報》、天津的《民國日報》,他們居然采用了!我收到稿費,沒看到報紙,秦皇島看報不方便,那時文章發表後,報館不興把當天的報紙寄給作者。回想那年代誰敢批評學潮!胡適名高、技巧也高,抬出左派最喜歡的易卜生,引用他的名言,勸告學生“要救社會,你自己得先成器”。一言既出,四處回聲,都說胡適脫離青年、不配做青年領袖了。我算老幾?怎會有我的發言權?思來想去,一定是和聲太多,“另類”太少,編輯台上降格以求吧?
我經常“緊追新聞記者的馬車,呼吸它揚起的灰塵”,為報紙“在豆腐幹上刻字”,豆腐幹賣不掉,丟進垃圾桶,不在話下,我跟同儕一同度過那個時代,記憶力比他們好得多,因為我讀過、想過、寫過。
山重水複疑無路,忽然想到,報紙文章常常跟著新聞走,我何不一試?生活經驗有限,新聞生滅無窮,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草原如海,何愁沒有食物?回想起來,我後來為日報工作,配合新聞,寫了三十年的小專欄,正是這一念種下的因。
那時各地不斷發生學潮,學生遊行,軍警彈壓,發生流血衝突,是新聞也不是新聞。有一天,我在浙江學潮的新聞中看見“於子三”的名字,心中大動:於子三是國立第二十二中學的同學,我在初中部,他在高中部,為人個性外向,口才敏捷,有領導能力,是一顆明星。那時國民黨約束學生的課外活動,他嫌二十二中封閉保守,遠走重慶,高中並未讀完,以“特殊方法”進入浙江大學農學院,那時浙江大學設在貴州。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浙大年底複員,遷回杭州。他領導學潮,被警察逮捕,死於保安司令部看守所中,今考其時,已是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我對學潮有感傷,感傷自己失學,於子三給我強烈的寫作動機,我借學潮酒杯,澆自己塊壘。我以母親的口吻寫了一篇對愛子的呼喚,我說求學的機會難得,何不及時努力?我引用當時教育部發表的統計資料,民國元年至三十二年,全國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生十二萬人,僅占全國青年的三千分之一。那時華北各省有水災,有旱災,有戰禍,餓死病死了多少人,多少難民賣兒賣女,社會上有千千萬萬失學的青年,你們領公費,讀大學,為什麽要罷課?罷課就是自己製造失學啊!你是在爬梯子,多少人暗中嫉妒你,等著看你們的笑話,隻有母親揪著一顆心,怕你們掉下來。
我沒能把那篇文章寫好,如果十年以後寫,我會加上“孩子的體重增加一磅,母親的壽命減少一年”,我會加上“兒行千裏,母擔萬裏憂”。我的母親對我說過:“這是亂世,我不指望你偉大,隻盼望你安全。”當年為勸阻學潮,浙大教務長張紹忠發表公開信:“縱諸同學不惜以身犧牲,如何對父母師長?”什麽時候天下子女才知道體貼他們的母親?
於子三,浙江大學為他出了特刊,杭州文史資料為他出了專輯。據鍾伯熙《於子三運動回憶片斷》,曲言訓《青山不老,英名長存》,他是山東牟平人,一九二五年出生,大概和我同年,死時二十三歲,正讀四年級畢業班。他有兄弟姊妹十一人,父親做小學教員,家境十分艱苦。他的父母好不容易盼到兒子就要畢業,大概總希望兒子找一份工作,給這個家庭添幾擔柴、幾升米吧,他跟我背景何其相似,選擇又何其不同!但是於子三因緣際會成為英雄,英雄隻要偉大,不要安全,他雖然不能給父母麵包,卻能給父母光榮。他葬在西子湖畔,與嶽飛、秋瑾同列,墓園一派烈士氣象,入選浙江大學創校以來的“百年人物”,儼然不朽。然而卷入學潮的青年無數,幾人能感天動地?單說因於子三之死而引發的一連串學潮,全國二十九座學校、十五萬多學生遊行支援,持續四個多月,挨打被捕流血喪命的人輕如鴻毛,於子三隻能有一個,這就是運動。
那時候我的文章內容單薄,如果現在寫,我會提到一九四五年的戰地服務團,於子三入團為前方官兵服務,他在團內常受特務“騷擾”,心中憤憤不平,沒人告訴他捐血之前先要驗血。他的手掌溫軟,凡是和他握過手的人都久久不能忘記,國民黨埋沒他的才華,左派滿足他的自尊心,他因此投入學潮。於子三是龍,左派是水,學潮是驚濤駭浪,龍的舞台。一九四七年五月,左派學生擁立他做浙大學生自治會長,那是他自信心最強的時候,也是對學校的權力最藐視的時候,沒人告訴他,人生如戲,演員入戲,張翼德真以為自己喝斷了當陽橋。
如果文章現在寫,我會說,“大時代”的青年是資本,是工具。我們振翅時,空中多少羅網;我們奔馳時,路標上多少錯字;我們睡眠時,棉絮裏多少蒺藜;我們受表揚時,玫瑰裏多少假花。渴了,自有人向你喉中灌酒,死時,早有人為你準備好墓誌銘。天曉得,因為熱血,多麽狹隘的視界,多麽簡單的思考,多麽僵硬的性情,多麽殘酷的判斷,多麽大的反挫,多麽苦的果報。
如果是現在,我會說,學潮由中共授精,國民黨授乳,中共與學潮之間曲曲折折的線,明明暗暗的人,閃閃爍爍的話,國民政府的情治人員隻會逼上梁山。我會說,這是下一代反抗上一代,這是未來反抗現在,你的兒女反抗你、而你的看家護院打死他,你有再好的理由也難心平。情治機關很難捕到真正組織策動學潮的共產黨員,以浙江大學而論,現在知道,真正指揮學潮的地下黨負責人姓呂,事發之後,“安全轉移”,他是牧人,於子三是引路的“頭羊”,他們背後還有“東家”。中共開國以後,各路英雄寫史料,誇功績,直言不諱。那時各界都說學潮是學生自發的愛國行動,都說愛國學生被構陷栽贓,中共對學潮發出那麽多文告指示,後來輯成那麽厚一本書,當年“各界”有誰讀過一行一字。中共對學潮用心之專,用力之勤,當年“各界”有誰知道。學生爭民主,要和平,他們怎知道學潮是“解放戰爭的第二陣線”,於子三的九牛二虎之力,無非“策應蘇北解放軍的戰鬥”。
於子三在保安司令部拘留所“以玻璃片割喉管自盡”,浙大校長竺可楨帶校醫同往探看,竺校長在日記中說,校醫認為是“他殺”。這位醫生說,割喉自殺應該鮮血噴射而出,玻璃片上應該染滿血跡,於子三手中握持的玻璃片隻有尖端染血,而血跡又和傷口的大小相符,不合醫學常識。於是各校學生的激烈抗議燎原而起,連遠在陝西的國立第二十二中學,都想派代表到杭州參加追悼。
我想寫文章,材料不夠,我用三個辦法無話找話。第一個辦法是“亂問”:浙江省保安司令部怎會殺死於子三?於子三死了,保安司令部能得到什麽好處?保安司令部好不容易釣到這條大魚,一定要慢慢審問,慢慢引誘,直到掏空所有的情報,於子三突然死了,那是保安司令部極大的損失。
於子三是自殺而死嗎?他為什麽要自殺呢?他崇拜英雄,英雄貴在成功,不在成仁。“以玻璃片割喉管自盡”,技術上並不容易,他關進去才五天,情勢並未山窮水盡。
我的第二個辦法是“亂想”,由校醫想到法醫,校醫僅是到場察看,法醫驗屍才是權威。報上沒有驗屍報告的內容,沒有法醫的談話,民間如沸水,官方如止水,“立正”的功夫很好。由驗屍想到指紋,於子三握在手中的玻璃片應該經過化驗,上麵也許有別人的指紋?那時法醫拒絕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我由法醫沉默聯想到省主席沉默,負實際責任的保安副司令也沉默,一任群情洶湧。我認為高層治安單位應該立即展開專案調查,讓社會有個期待,有期待才有安靜。
於子三怎麽死的,我的第三個辦法是“亂猜”。那時流行電刑逼供,很可能,他們朝於子三身上“通電”的時候,由於某種原因,於子三停止呼吸,他們要向社會交代,“畏罪自殺”是唯一可用的理由。浙大校長竺可楨的日記業已出版,書中逐天記載於子三案件的發展,客觀詳盡。看守所告訴竺校長,於子三已死了三天,可是校醫察看屍體之後,認為於子三已經死了六天。這三天“差額”,大概是急救、請示、開會商討和布置現場的時間,於子三的死完全是個“意外”。
於子三死於學潮,觸動我失學的傷感,這才文思泉湧,今天回想,還覺得滿腔有話。且說當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於子三事件之後,北平又發生“七五事件”,我的老同學李蘊玉置身其中。李蘊玉是個男生,我們一同隨二十二中遷到陝西,一同從軍開到沈陽。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為“恭祝蔣校長六十壽辰”,策劃成立中正大學,蘊玉得貴人之助,由初中畢業生一躍而為大學新鮮人。他曾寫信告訴我:“社會正在改變,能吃苦愛工作的年輕人會受到重視。”我一看這般語氣,知道他“進步”了。
內戰打到一九四七年底,東北敗局無可挽回,南京教育部決定把沈陽的大學生遷到華北。左派學生發起運動,反對遷移,國民政府的“忠貞學生”不眠不休,艱苦戰鬥,總算把對方的氣焰壓下去。這些學校遷到北平,政府並沒有給他們適當的照顧,許多學生沒有上課的地方,教育部虎頭蛇尾,難以自圓其說。蘊玉寫信訴苦,他說天氣寒冷,他需要棉被,我急忙買了一床棉被寄給他。這麽多“流亡學生”,難免三五成群,遊蕩街頭,北平參議會有位參議員看不順眼,提案要求“處置東北學生”,認為這些學生都應該從軍。那時已是一九四八年,“從軍”可不是什麽好字好詞,流言飛語,“從軍”提案乃是出於南京中央授意,東北學生引為奇恥大辱,力主遷校的“忠貞學生”啞口無言,覺得自己被人出賣,“七五事件”因此而生。
一九四八年七月五日,東北流亡學生集體走上北平街頭,軍警布成人牆攔截,學生不退,軍警開槍,學生九人死亡,七十多人受傷。蘊玉來信曆述驚險,他說幸虧受過軍事訓練。那時我們比別人多些常識,恐慌的人群是死亡的旋渦,人潮席卷,容易因碰撞而受傷,如果撞倒在地,多半遭踐踏喪命。商家住戶看見學生遊行請願,連忙關緊大門,門板和牆壁相比,畢竟凹下去幾寸,這幾寸空間也能避難,身體緊緊貼在門板上,比隨波逐流要安全。如果位置離門太遠,擠不過去,那就抱住電線杆。我在文章裏公布了蘊玉的救命秘笈。
明知蘊玉身不由己,我仍然寫信勸他“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句話出於母親的耳提麵命,我用這句話做題目寫了一篇文章,母親說過,“人多膽子大,能做不能當”,她的話有道理。我還記得日本兵打到家鄉,大家逃難,當前敵情不明,如果越走同行的越少,大家就害怕,即使那條路很安全,如果同行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就放心,即使再走下去很危險。這叫“群膽”,好像大家互相擔保,一同負責。“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我到了台灣還一再引述。
我沒能把那篇文章寫好,如果十年以後寫,我會加上“人一多你就犯糊塗”,我已讀過許多研究群眾心理的文章,但我寧願引用母親這句家常話。我已知道個人一旦融入群眾,往往陷於催眠狀態,思考力、判斷力很弱,據說智商隻有十四歲,盲從妄動,跟大夥兒一齊叫、一齊衝。日本人常說“紅燈大家一齊闖就安全”,其實“他所做的他自己不曉得”。這時候群眾會像磁石一樣,把旁觀的人吸過去、卷進來。當年軍警鎮暴,也往往把看熱鬧的人打一頓,或者把中途經過現場的青年銬起來。
“七五事件”也越鬧越大,起爆點在軍警的槍擊,當時軍警能夠控製現場秩序,為何還要殺人?軍警方麵說,群眾有人先開槍,這話本來不通,你並沒有看見開槍的人,居然舉槍就射,你把所有的人看成一個人,又認定這個人就是開槍的人,天下豈有此理?可是那時許多人接受這個理由。餘波蕩漾,有人說,共產黨員混在學生的隊伍裏開槍,引誘軍警、製造血案,以便擴大事態,聳動中外。有人說,便衣軍警混在學生的隊伍裏開槍,製造鎮壓的借口。也有人說,學生隊伍裏根本沒人開槍,軍警編造謊言,掩飾錯誤,推卸責任。真相難明,而死者不可複生!後來我知道,在伊朗,在日本,在南美洲,都有“群眾先向軍警開槍”,軍警胡亂鎮壓一番,這等事居然也有樣板。
我對學潮能理解,不能支持。讀大陸校友所編的《國立第二十二中學校史初稿》,不談敦品勵學,不談變化氣質,大幅渲染一場受到《新華日報》稱讚的學潮,我不能終卷。那時政界和教育界的要人發表許多文告,勸學生專心讀書,似乎毫無作用,《蔣主席告全國青年書》,要求青年不要對現實期望過高,老生常談對初生之犢,學生當做笑話。官員文告的說服力趕不上北洋政府時代的蔡元培,而學生的鬥爭技術超過五四,起初,學生是膽怯的,零亂的,當局略施小技可以對付過去,但是根本問題猶在。學生回去想一想,心裏不服,還要再來,這一次他們比上一次能幹一些,一次又一次,你那點子老練,那點子機變,那點子爾虞我詐,學生不久就摸清了,你也許有幾個高招,但每一招式隻能用一次,下一次,學生就知道怎樣破解。你縱有可敬的品德,可愛的風範,可羨慕的學問,拿來掩護現實的缺憾,抵擋潮流的衝刷,也隻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以有限對無限,終究要赤手空拳。
文章寫來容易,發表卻很困難。秦皇島當地沒有報紙,天津北平的報紙檔次太高。倒也奇怪,我針對學潮寫的幾篇短文,寄給沈陽的《中央日報》、天津的《民國日報》,他們居然采用了!我收到稿費,沒看到報紙,秦皇島看報不方便,那時文章發表後,報館不興把當天的報紙寄給作者。回想那年代誰敢批評學潮!胡適名高、技巧也高,抬出左派最喜歡的易卜生,引用他的名言,勸告學生“要救社會,你自己得先成器”。一言既出,四處回聲,都說胡適脫離青年、不配做青年領袖了。我算老幾?怎會有我的發言權?思來想去,一定是和聲太多,“另類”太少,編輯台上降格以求吧?
我經常“緊追新聞記者的馬車,呼吸它揚起的灰塵”,為報紙“在豆腐幹上刻字”,豆腐幹賣不掉,丟進垃圾桶,不在話下,我跟同儕一同度過那個時代,記憶力比他們好得多,因為我讀過、想過、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