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勢停了後,他打算帶阿寧遊覽一番再回去。


    反正也不會有聖旨下達,再來一波人抓他。


    青城郡連下了這麽多天暴雨的消息,也已經傳到了宮裏,滿朝譁然,議論紛紛。


    甲大人感慨:「原以為隻是毛頭小子紙上談兵,亂用職權,不曾想,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乙大人讚嘆:「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丙大人不服:「哼,運氣使然罷了,本來瞎指揮的,沒想到歪打正著而已。」


    丁大人質疑:「確實,不無可能,而且你們有沒有覺得有些巧?這細鱗河的堤壩歷屆沒事,就他發現了問題,而且還快速修好了,這若不是有先見之明,就是蓄意謀劃的,嘖嘖,細思極恐啊。」


    忠義侯聽到幾個大臣的竊竊私語,哼了一聲,義正言辭:「話不能這麽說,人家修好了就是走運?誰能窺測天象,誰能提前預知?人家無非就是細心,做事誠實,不像歷屆的欽差,都是打著幌子,走個過程罷了,還說人蓄意謀劃?你們就是眼饞,就是眼紅,眼紅人家有真本事。」


    忠義侯脾氣很直,說話更直。


    歷屆的欽差大臣有沒有做實事兒,不少官員心中都是門兒清。


    言語發酸的,無外乎就是嫉妒。


    消息傳來後,朝中誇讚的,追捧的,不服質疑的都有。


    唯有忠義侯懟的最直接。


    部分官員都不願意跟他來往。


    皇上高坐在龍椅之上,眼眸沉靜,一臉威儀,擺擺手,示意不必在議,退朝。


    百官高呼,齊齊跪下恭送。


    皇上走後,剩下的人三三兩兩的結伴回去,一路上高談論闊的議論。


    五皇子和二皇子也在其內。


    五皇子趙景軒已經十六,唇紅齒白,麵相俊美,是個溫潤如玉的人。


    他笑問:「二哥,對這顧澤是何看法?」


    二皇子趙景浩年約二十七,高大威猛,劍眉星目,和五皇子比起來,顯得鋒利很多。


    他瞥眼,「沒什麽看法。」然後大步離去。


    趙景軒的的生母容貴妃和趙景浩的生母麗貴妃一向不合,在後宮爭鬥的厲害,兩人的兒子也合不到哪兒去。


    趙景浩又年長五皇子十一歲,更是沒有共同話題。


    趙景軒看著二哥甩袖離去時的背影,神色如常,涵養很好,眼眸含著一抹淺淺的笑意轉身離去。


    隻是那抹笑意不達眼底。


    老皇帝退朝後,便去了禦花園。


    年紀大了,容易畏冷,六月的天還披著一件明黃的薄披風。


    他站在禦花園,望著湛藍的天空,身形顯得有些佝僂。


    深深嘆了句,終究是老了,不比年輕人。


    一旁服侍了幾十年的李公公忙接話道:「聖上才不老呢,您現在不過是知天命之年,精神矍鑠,日後的路還長著哩,您可別嘆氣哪,這天下可還指望著您呢。」


    李公公跟了幾十年,自然琢磨皇上的心思琢磨的透透的,什麽話愛聽,什麽話不愛聽,他拿捏的妥妥的。


    這一番話說完,皇上忍不住失笑,雖知道是誇張的成分,還是忍不住有點開懷,轉頭坐在了石桌麵前。


    李公公忙積極的倒了一杯熱茶遞上。


    茶香四溢,茶溫剛好,顯然是一直備著的。


    皇上接過茶,抿了一口,道:「廬山雲霧。」


    李公公笑著回:「回聖上,正是,這是今年的第一批新茶。」


    廬山雲霧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這兩年,皇上格外偏好這個茶。


    皇上笑了笑,眉目有些慈祥,誇道:「軒兒有心了。」


    五皇子不爭不搶,性格恬淡,聽說父皇愛喝廬山雲霧,這兩年每到採茶時間都是親自去廬山採茶,督促,帶回最新的第一批茶,可謂是孝心可嘉。


    繼三皇子的事兒過後,老皇上對皇子們的權利收的格外緊。


    即使是太子殿下,也隻是暫時監國,手下並沒有放太大的實權,一些重要決定,還是要經過老皇上的同意。


    偏偏這個五皇子小小年紀,看淡風雲,對朝中諸事兒都不上心,遊山玩水,採茶烹茶,雅興的很。


    卻也正因為這份閑適,不追逐,格外贏得了老皇上的喜歡。


    老皇上眉眼裏帶著寵溺,吩咐道:「小李子,傳朕旨意,將那對南海夜明珠,還有景憶窯的臘梅繞枝茶具,賜給軒兒。」


    李公公的恭敬的應是,轉身去吩咐。


    心裏不免微微嘆息,太子殿下終究是不得聖上喜愛。


    在朝堂兢兢業業的打理這麽多天,說被禁足就被禁足,說撤了監國之權就撤了監國之權,而五皇子的一杯茶,就能博得龍顏一悅,賞賜名貴的茶具和夜明珠。


    李公公剛走一步,皇上又突然出聲道:「小李子,再傳一道旨意,解除太子殿下的禁足令,恢復監國之權。」


    李公公內心一怔,仍然是恭敬的低頭應是,表情不見一絲波瀾,轉身吩咐人去擬旨。


    皇上把玩著手裏的白底藍花繞蓮杯,語氣帶著嘆息,「朕乏了,接著修養一陣再說吧。」


    李公公忙接了兩句,說聖上當以龍體為重,瑣碎事還是交給太子殿下吧,也可以順便多煉鍛鍊太子殿下,磋磨些經驗。


    老皇上不語,隻是深深的看了看李公公一眼。


    五十多歲的李公公看著愈發慈眉善目,被皇上盯著,神情一樣從容。


    隻是後背微微泛起薄汗。


    老皇上放下茶杯,起身,看著遠處禦花園裏爭奇鬥豔的花,微微出神。


    不喜歡太子歸不喜歡,但是捫心自問,這三個成年皇子中,隻有老四最合適。


    而且最果斷,有遠見。


    若不是老四強行下令,以最快的速度撥款修築堤壩,那青城郡的損失,恐怕是……


    哎……


    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吧。


    那麽多錚錚兒郎中,竟然最後是一個不起眼的宮女生的兒子最出色。


    老皇帝有些唏噓,嘆了幾嘆,他何嚐不在乎出身。


    老四的母妃哪兒怕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七品官女,他都寬心不少,可偏偏老四的母妃是個卑賤的宮女。


    罷罷罷,老皇帝搖頭,擺駕回宮。


    接到聖旨的時候,太子正在書房練字兒,下筆不疾不徐,鏗鏘有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寧為窮人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璃知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璃知夏並收藏重生之寧為窮人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