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混亂不堪。兩刻種過去了,沒有一個人說話能讓別人聽得到,亂哄哄的聲音沒有停止過,一直騷動不安。


    最後,終於安靜下來。


    “大明的右都督,你有什麽話想要說的?”代善問李如柏。


    李如柏朝著高台邊緣走了一步,這不是為了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區域,在盡可能地用目光尋找剛才騷動的來源……


    在人群裏響起了大笑聲和低低的議論聲。那些人散開合攏,像暴風雨中的大海似的一起一伏。都督在這些人潮裏仿佛看到了朱後山的那一對閃閃發光的眼睛。李如柏沒有弄錯,他剛才確實看見了朱後山和他的朋友們他們又混進了人堆裏麵。


    “但願你們不會有危險。”李如柏在心裏暗暗說道。


    建州造反,奴兒哈赤自立為汗,這是根本沒有料到的事。政治上的行為一直都是一些空洞的例行公事,但這件事例外。因為這件事的影響,不僅僅是建州女真與大明分庭抗禮,還有旗民以外的漢人都要被充作包衣,也就是奴隸。


    其實奴兒哈赤早年對待漢人還是很友好的,友好的原因主要是漢人勤勞聰慧,能夠為他們生產出他們所需要的糧食、廚具、臉盆、毛巾等等戰略物資。但八旗製度建成之後,一切以旗人為中心,身為旗人的首領,不可能放下自己的同族同胞,去親近外族的吧?不但不再親近和善待,還要讓他們世代為奴,永遠做旗人的奴隸,連人都算不上。


    而這一切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季桓之等人看樣子是很難有機會回去了,因為現在,建州對待非旗民出身的漢人的態度,要麽是抓去當奴隸,要麽是直接殺掉。


    季桓之隻有在緊急關頭才能想出計策,可是 ,采取什麽法子呢?他心裏還是一片模糊。一切決定於情況的發展。眼前能夠決定的一個完整的計劃便是無論如何要贏得時間。現在建州剛剛建國,尚有葉赫部大敵未滅。古語有雲“攘外必先安內”,建州肯定不會第一時間反攻大明,所以他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回到大明,讓朝廷早點做好準備。


    “你有辦法了嗎?”看著閉著雙眼,緊鎖眉頭了許久的季桓之,其他人問道。


    又過了很久,季桓之才終於說道:“有,但隻有三成的把握。”


    “那就放手去做吧!”


    “可真的隻有三成把握。”


    “世上沒有萬無一失的計劃。”


    “那好,你們聽我說,如此如此……”


    在將近半夜的時候,李如柏聽到在他的窗子外麵響起了一陣嘈雜的聲音,那是錘子敲打聲,斧頭劈木聲,鉗子和鋸子發出的響聲。


    他沒有脫衣服就躺到了炕上,正想入睡,這些聲音突然把他驚醒了。這些聲音除了使他聽了刺耳以外,還在他的內心裏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可怕的回響,昨天晚上的那些令人厭惡的念頭又來纏繞他。他一個人麵對著黑暗和孤獨,簡直沒有勇氣忍受這又一次的折磨,在他經受的痛苦中他沒有預料到還有這樣難受的事。他派李彥去對衛兵說,請求那些工匠敲打得輕一些。


    那個衛兵不願意離開他的崗位,不過他讓李彥自己去對工匠說。


    李彥繞了屋子一圈,到了主人的房間窗子旁邊。他看見在第二層的平台上有兩個人用一把鐵撬棒敲下陽台上最後幾隻鐵鉸鏈,其中的一個真像巨人一樣,如同古代用羊頭撞錘撞城牆那樣敲著。他每敲一下,就飛出石頭的碎片。另一個跪著,拉已經搖動的石頭。這兩個人顯然就是吵得都督叫苦的人。


    李彥爬上梯子,走到他們身邊。


    “喂,”他說 ,“你們幹活動靜能不能小一點?還有,你們到底忙活些什麽呢?”


    用鉗子敲打的人停了下來,稍稍轉過身來,因為他是站著的,李彥無法看清楚他在黑暗中的臉,平台四周特別黑。跪著的那個,也轉過了身,他比他的同伴位置低,所以臉被燈籠照得很亮,李彥看清楚了那張臉。這個人盯住李彥看,又把一隻手指放到嘴上。李彥驚訝地直向後退。


    “好的,好的,”這個工匠用地道的漢語說,“回去告訴都督,如果他今天晚上睡得不好 ,明天晚上就能唾得好一些了。”


    這兩句粗野的話,從表麵上看,含意是很可怕的,在四周和下麵一層幹活的工匠聽了後,發出了嚇人的大笑聲。


    李彥走開了,他以為自己在做夢。


    李如柏焦急地等著他。


    他回來的時候,那個守衛在門外的衛兵正好奇地把頭伸到窗洞裏想看看李如柏在做什麽事。


    都督支著臂肘,側身躺在炕上。李彥關上房門,滿臉喜氣地向都督走過來


    “老爺,”李彥低聲地說,“您知道弄出那樣響的聲音的工匠是什麽人嗎?”


    “不知道,”李如柏搖搖頭說,“你怎麽會以為我知道呢?我認識這些人嗎?”


    “老爺,”李彥對著他的主人睡的炕俯下身來,用更低的聲音說,“那是沈陽侯和他的同伴。”


    “他們在幹什麽?”都督吃驚地問。


    “是的,他們一麵像是在修葺房屋一麵卻在牆上鑽一個洞。”


    “噓!”都督害怕地向四周望望,說。“你見到他們了?”


    “我和他們說過話。”


    李如柏走到窗口,分開窗簾。陽台上依舊站著衛兵,陽台那邊,伸出去一塊黑漆漆的平台,衛兵在上麵走來走去,像幽靈一樣。李如柏什麽也看不清楚,可是他感覺得到腳底下他的朋友敲擊東西引起的震動現在,每一下震動都給他的心裏帶來了欣慰。


    李彥沒有看錯,他清清楚楚地認出了朱後山。的確是朱後山,他在熊廣泰的幫助下要在放一根橫木架的地方挖一個洞。


    這個洞通到都督房間的地板底下一個圓筒形的小間。一走進這個好像很低的夾層的圓筒形的小間,隻要用一把鐵撬棒,有一副像熊廣泰那樣結實的肩膀,就能掀開一塊鑲木地板,那時候,都督便從這個洞口鑽下去,和援救他的人走到腳手架下麵的一個小空間裏,一塊牛皮把它遮得嚴嚴實實。都督隻要穿上給他準備好的工匠服裝,可以自自然然、放心大膽地和那四個同伴一同走下去。


    衛兵們看到是剛剛來腳手架上幹活的工匠,不會有什麽懷疑,一定會放他們過去。而在另一頭的渾河渡口,早已有一位漁民被買通,為他們準備了一隻雪橇——是的,渾河凍上了,船沒有用,得用雪橇,至於拉雪橇的馬,就是幾人自己的蹄子上裹了棉絨的坐騎。


    這個計劃又簡單又方便,就像一切從堅定大膽的決心產生的事物。


    朱後山搬著熊廣泰從底部挖出米的一塊塊石頭,他的一雙手都劃破了。終於他能夠把頭伸進陽台裝飾物底下。再過一個時辰,他整個身子都可以鑽過去了。天亮以前,這個洞就會挖好,然後季桓之從後麵用一塊牛皮把它蓋住。


    季桓之像一名很熟練的工匠那樣勻稱地釘上釘子。李蜜剪下牛皮多出來部分,它一直垂到地麵,後麵就立著腳手架。


    在屋頂上露出了晨光。泥炭和木炭燒的旺火幫助工匠度過正月初一到初二的這個寒夜。那些幹活最賣力的人也不時地停下來到火邊取暖。隻有朱後山和熊廣泰一直沒有停止幹活。所以在天蒙蒙亮的時候,那個洞已經挖好了。朱後山鑽了進去,隨身帶著用一塊黑布包著的準備給都督穿的衣服。熊廣泰遞給他一根鐵撬棒,季桓之在裏麵釘上了一塊羊毛掛簾,這樣做看起來十分浪費,可是非常有用,它把那個洞完全遮住,絲毫也看不出來。朱後山再要幹一個時辰就可以和都督聯係上了。


    “抓緊時間,”季桓之催促道,“一定要趕在完全天明之間結束這一切。”


    “明白。”朱後山仍在賣力地幹活。但下一刻,他就不得不停下了手頭的動作。


    因為李都督房間的門被從外麵敲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風宗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風宗主並收藏明朝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