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八旗旗主齊聚老城,赫圖阿拉廣場中央熱鬧異常。
老城的街道和房屋都擠滿了人,家家戶戶也早就打掃幹淨了庭院,貼好了窗花、對聯和福字所以,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杆,紅燈高掛。
所以四個朋友走了沒有幾步,一道人牆成了幾乎無法通過的障礙,攔住了他們。有好幾個健壯的旗民,甚至猛烈地推李蜜,熊廣泰氣得舉起他沙包大的拳頭,敲在一個早點師傅的沾滿麵粉的臉上,它馬上變了顏色,直淌鮮血,像一個柿子被壓碎了一樣。
這件事引起了的騷動。有三個人想朝著熊廣泰撲過來,可是朱後山推開了一個,季桓之推開了另一個,熊廣泰把第三個人高舉過頭,扔了出去。幾個愛好摔跤的旗人對他這一手動作如此迅速和靈巧讚歎不已,竟鼓起掌來。熊廣泰和他的朋友們原來擔心會受到圍攻,沒有想到幾乎要給人高舉起來歡呼他們的勝利。
因為今天是“元旦”,也叫“阿涅業能業”,人們要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因此即便發生了爭執,也要立刻和好,不準生氣。
可是這四位旅客害怕會引起大家注意,在歡呼聲中逃掉了。不過,這次顯示了一下巴圖魯一樣的力氣,給他們帶來一樣好處,就是人群都給他們讓路,最後他們達到了片刻以前他們似乎無法達到的目的,就是說走到了最靠近廣場中央的地方。
全赫圖阿拉乃至全建州的人都湧向廣場的。四個朋友好不容易走進一個通道以後,他們發現麵前站滿了八旗軍,都背朝著他們,麵向台上的貝勒們。對不想給人認出來的人來說,這並沒有多大壞處。他們在後麵找了空地站好。能夠順利來到這兒他們已經心滿意足了,更不用說還能找到剛好能看到台上的“領導們”,又不至於太過接近而被領導們認出來的地方。
稍後,台上的幾個貝勒們分開左右肅立,讓他們的身著戎裝的大汗在中間傲然挺立,開始發表講話。
努爾哈赤說的是女真語,季桓之、熊廣泰和李蜜都不懂。
隻有朱後山能夠聽明白,而朱後山的臉色也隨著努爾哈赤講話的深入而變得越來越深沉。
等到努爾哈赤一段話講完,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雀躍。
也就是趁著周圍人都在興奮地呼號時,季桓之悄聲問朱後山:“大哥,他說的都是些什麽啊?”
朱後山陰沉著臉,給他逐句講解:“建州的子民們,很高興在大年初一,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從今往後,建州,不再叫建州了,我們也不再是大明奴隸了——”
“奴隸?”季桓之覺得,這幫女真人怎麽看怎麽也不像奴隸啊。
朱後山繼續翻譯著:“因為民心所向,從即日起,我正式登汗位,女真也再度建國,國號大金,建元天命,今年即是天命元年。”
另外三人聽了,全部呆立當場。
而台上努爾哈赤打手勢示意眾人安靜,隨後他朝身邊的貝勒使個眼色,幾名女真——現在起叫大金士兵就將李如柏李都督帶來。
李如柏在衛士的包圍下走上台去,他頭上戴著帽子,神態鎮靜,用充滿自信的目光環視了一遍全場,仿佛他是來主持一次忠順的臣民的會議,而不是叛亂者的開國典禮。
貝勒們因為能夠羞辱一個明朝的都督而顯得洋洋得意。他們很明顯地打算使用他們竊取來的這種權利。因此,一名貝勒過來對李如柏說,依照慣例,俘虜應該在大汗麵前脫帽。
李如柏一個字也不回答,甚至看都不看那人一眼,轉過頭去。而家丁李彥始終陪伴著他,站在他後麵。
季桓之沒有看這樣的場麵,而是朝著朱後山望。朱後山的臉上流露出心中全部的感情,都督因為有力地克製,所以能夠泰然自若。朱後山一向沉著冷靜,現在竟這樣激動,叫季桓之不禁感到吃驚。
“我真希望,”他附在朱後山耳朵旁邊說,“你要以都督為榜樣,不至於愚蠢地在這個籠子裏被人殺掉。”
“你放心好了。”朱後山說。
“看!”季桓之繼續說,“看來他們害怕出事,因為到處都加了雙崗。”
“五十,一百,一百五……”熊廣泰數著新來的士兵,很快就數不過來了。
“喂,”李蜜說,“你忘記數那個軍官了,二哥,我覺得,他很值得數進來。”
“太對啦!”季桓之說。
他氣得滿臉發白,因為他認出那個人就是朱培,朱培腰掛長刀,手握短銃站在高台一側。
“他會認出我們來嗎?”季桓之繼續說,“要是被認出來的話,我就趕快撤退。我可一點兒也不願意讓別人這樣殺死我,我非常想自己挑選怎樣死法。眼前,我卻不願意在一隻籠子裏被人活活捅死。”
“不”李蜜說,“他沒有看到我們,他隻看著都督。媽的,瞧這個無禮的東西用怎麽樣的眼光看著都督!他恨都督的程度像恨我們一樣深嗎?”
“那當然!”朱後山說,“我們隻不過除掉了他的母親,都督呢,當年和他父兄一起,鏟除了遼東的整個天極教。”
“正是這樣。”李蜜說,“不過,別出聲啦!女真頭子現在在對都督說話。”
確實,努爾哈赤正在對俘虜說話。
下麵的話幾個朋友都能聽明白了,因為努爾哈赤用的是漢語。
努爾哈赤對李如柏說:“二哥聽到了,從現在起,我不再是明廷的將軍了,我是天命大汗。本汗準備了國書一封,還請李都督將它帶給大明皇帝。”
“逆賊,逆賊!”李如柏咬牙切齒地說出四個字。
努爾哈赤一點也不生氣,而是小聲警告他:“李都督,過年期間是不能罵人的,不然一整年都會走黴運。如果你想帶著自己的女兒、我的外孫女回去,就少說多看。”
李如柏發青的臉表明,他心裏一定在暗罵:媽了個巴子,老是不忘占倫理上的便宜,當初把你女兒嫁給我當側室,一定是早有預謀!
而台下的四個朋友聽到努爾哈赤對李如柏說的話,算是稍稍放下了心:看來李都督不會有危險,畢竟他還要替建奴酋長送信呢。
但季桓之卻又說:“你們不了解他們這些人;注意看看朱培臉上的笑容吧,再看看他望都督的那種目光吧。那是一個擔心他的受害者會從他手上逃脫的人的目光嗎?不,不,那是得意洋洋、充滿敵意的微笑,相信報仇即將成功的微笑。這條毒蛇,有朝一日我和你相交的不是目光,而是真刀真槍,那對我可是一件喜事!”
熊廣泰望著朱培,而且一直隻注意著他,這時心已想道:如果不是怕驚動在場的人,我就要走過去,連奔三步撲到那小子身上,把他掐死。我抓住他的兩隻腳,用他的身子去痛打那些建奴,就像三國的猛將典韋一樣。然而他有必要了解的是,典韋將人當做兵器英勇奮戰了不久後就撲街了。
至於朱後山,懂得女真語的他聽到在場所有人的聲音,看到都督又長時間地被控製,現在還要以使者的身份去送交逆賊的“國書”,不禁怒火中燒,緊握雙拳臉漲得通紅,嘴唇竟咬出血來,再也站不住了。他原來兩臂結實,現在兩手發抖,原來意誌堅定,現在全身哆嗦。
很快,在季桓之背後發出了一個雷鳴般的聲音:“反賊!你們這幫建奴,都是一群反賊!”
這是朱後山的聲音,他揚起拳頭,高聲斥責所有的在場旗人。
聽到他的叫喊,都督、大汗、貝勒、士兵,乃至圍觀的的百姓,全都對著這四個朋友投來目光。朱培也和別人一樣,而且他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大明的沈陽侯、自己的親爹,還有他身旁的另外三個漢人,他們都臉色蒼白,神情憤概又飽含緊張。
朱培高興得兩眼發光,他重新找到了他要找的人,他發過誓一定要殺死他們。他氣勢洶洶地把他的二十名正紅旗士兵召集到他身邊來,指著他的仇人所在的位置,說:“對著那邊放箭!”
千鈞一發之際,季桓之攔腰抱住朱後山,熊廣泰拉住李蜜,一刹那往後退卻,在人群中消失了。
李如柏也認出了四個漢人。他一隻手按在胸口,想壓住劇烈的心跳。
朱培氣急敗壞,臉色發白,全身哆嗦,舉著刀向廣場外圍奔去,身後帶著十名手持戰刃的士兵。他在人群中搜尋,探聽,累得直喘氣,卻一無所獲。
老城的街道和房屋都擠滿了人,家家戶戶也早就打掃幹淨了庭院,貼好了窗花、對聯和福字所以,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杆,紅燈高掛。
所以四個朋友走了沒有幾步,一道人牆成了幾乎無法通過的障礙,攔住了他們。有好幾個健壯的旗民,甚至猛烈地推李蜜,熊廣泰氣得舉起他沙包大的拳頭,敲在一個早點師傅的沾滿麵粉的臉上,它馬上變了顏色,直淌鮮血,像一個柿子被壓碎了一樣。
這件事引起了的騷動。有三個人想朝著熊廣泰撲過來,可是朱後山推開了一個,季桓之推開了另一個,熊廣泰把第三個人高舉過頭,扔了出去。幾個愛好摔跤的旗人對他這一手動作如此迅速和靈巧讚歎不已,竟鼓起掌來。熊廣泰和他的朋友們原來擔心會受到圍攻,沒有想到幾乎要給人高舉起來歡呼他們的勝利。
因為今天是“元旦”,也叫“阿涅業能業”,人們要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因此即便發生了爭執,也要立刻和好,不準生氣。
可是這四位旅客害怕會引起大家注意,在歡呼聲中逃掉了。不過,這次顯示了一下巴圖魯一樣的力氣,給他們帶來一樣好處,就是人群都給他們讓路,最後他們達到了片刻以前他們似乎無法達到的目的,就是說走到了最靠近廣場中央的地方。
全赫圖阿拉乃至全建州的人都湧向廣場的。四個朋友好不容易走進一個通道以後,他們發現麵前站滿了八旗軍,都背朝著他們,麵向台上的貝勒們。對不想給人認出來的人來說,這並沒有多大壞處。他們在後麵找了空地站好。能夠順利來到這兒他們已經心滿意足了,更不用說還能找到剛好能看到台上的“領導們”,又不至於太過接近而被領導們認出來的地方。
稍後,台上的幾個貝勒們分開左右肅立,讓他們的身著戎裝的大汗在中間傲然挺立,開始發表講話。
努爾哈赤說的是女真語,季桓之、熊廣泰和李蜜都不懂。
隻有朱後山能夠聽明白,而朱後山的臉色也隨著努爾哈赤講話的深入而變得越來越深沉。
等到努爾哈赤一段話講完,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雀躍。
也就是趁著周圍人都在興奮地呼號時,季桓之悄聲問朱後山:“大哥,他說的都是些什麽啊?”
朱後山陰沉著臉,給他逐句講解:“建州的子民們,很高興在大年初一,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從今往後,建州,不再叫建州了,我們也不再是大明奴隸了——”
“奴隸?”季桓之覺得,這幫女真人怎麽看怎麽也不像奴隸啊。
朱後山繼續翻譯著:“因為民心所向,從即日起,我正式登汗位,女真也再度建國,國號大金,建元天命,今年即是天命元年。”
另外三人聽了,全部呆立當場。
而台上努爾哈赤打手勢示意眾人安靜,隨後他朝身邊的貝勒使個眼色,幾名女真——現在起叫大金士兵就將李如柏李都督帶來。
李如柏在衛士的包圍下走上台去,他頭上戴著帽子,神態鎮靜,用充滿自信的目光環視了一遍全場,仿佛他是來主持一次忠順的臣民的會議,而不是叛亂者的開國典禮。
貝勒們因為能夠羞辱一個明朝的都督而顯得洋洋得意。他們很明顯地打算使用他們竊取來的這種權利。因此,一名貝勒過來對李如柏說,依照慣例,俘虜應該在大汗麵前脫帽。
李如柏一個字也不回答,甚至看都不看那人一眼,轉過頭去。而家丁李彥始終陪伴著他,站在他後麵。
季桓之沒有看這樣的場麵,而是朝著朱後山望。朱後山的臉上流露出心中全部的感情,都督因為有力地克製,所以能夠泰然自若。朱後山一向沉著冷靜,現在竟這樣激動,叫季桓之不禁感到吃驚。
“我真希望,”他附在朱後山耳朵旁邊說,“你要以都督為榜樣,不至於愚蠢地在這個籠子裏被人殺掉。”
“你放心好了。”朱後山說。
“看!”季桓之繼續說,“看來他們害怕出事,因為到處都加了雙崗。”
“五十,一百,一百五……”熊廣泰數著新來的士兵,很快就數不過來了。
“喂,”李蜜說,“你忘記數那個軍官了,二哥,我覺得,他很值得數進來。”
“太對啦!”季桓之說。
他氣得滿臉發白,因為他認出那個人就是朱培,朱培腰掛長刀,手握短銃站在高台一側。
“他會認出我們來嗎?”季桓之繼續說,“要是被認出來的話,我就趕快撤退。我可一點兒也不願意讓別人這樣殺死我,我非常想自己挑選怎樣死法。眼前,我卻不願意在一隻籠子裏被人活活捅死。”
“不”李蜜說,“他沒有看到我們,他隻看著都督。媽的,瞧這個無禮的東西用怎麽樣的眼光看著都督!他恨都督的程度像恨我們一樣深嗎?”
“那當然!”朱後山說,“我們隻不過除掉了他的母親,都督呢,當年和他父兄一起,鏟除了遼東的整個天極教。”
“正是這樣。”李蜜說,“不過,別出聲啦!女真頭子現在在對都督說話。”
確實,努爾哈赤正在對俘虜說話。
下麵的話幾個朋友都能聽明白了,因為努爾哈赤用的是漢語。
努爾哈赤對李如柏說:“二哥聽到了,從現在起,我不再是明廷的將軍了,我是天命大汗。本汗準備了國書一封,還請李都督將它帶給大明皇帝。”
“逆賊,逆賊!”李如柏咬牙切齒地說出四個字。
努爾哈赤一點也不生氣,而是小聲警告他:“李都督,過年期間是不能罵人的,不然一整年都會走黴運。如果你想帶著自己的女兒、我的外孫女回去,就少說多看。”
李如柏發青的臉表明,他心裏一定在暗罵:媽了個巴子,老是不忘占倫理上的便宜,當初把你女兒嫁給我當側室,一定是早有預謀!
而台下的四個朋友聽到努爾哈赤對李如柏說的話,算是稍稍放下了心:看來李都督不會有危險,畢竟他還要替建奴酋長送信呢。
但季桓之卻又說:“你們不了解他們這些人;注意看看朱培臉上的笑容吧,再看看他望都督的那種目光吧。那是一個擔心他的受害者會從他手上逃脫的人的目光嗎?不,不,那是得意洋洋、充滿敵意的微笑,相信報仇即將成功的微笑。這條毒蛇,有朝一日我和你相交的不是目光,而是真刀真槍,那對我可是一件喜事!”
熊廣泰望著朱培,而且一直隻注意著他,這時心已想道:如果不是怕驚動在場的人,我就要走過去,連奔三步撲到那小子身上,把他掐死。我抓住他的兩隻腳,用他的身子去痛打那些建奴,就像三國的猛將典韋一樣。然而他有必要了解的是,典韋將人當做兵器英勇奮戰了不久後就撲街了。
至於朱後山,懂得女真語的他聽到在場所有人的聲音,看到都督又長時間地被控製,現在還要以使者的身份去送交逆賊的“國書”,不禁怒火中燒,緊握雙拳臉漲得通紅,嘴唇竟咬出血來,再也站不住了。他原來兩臂結實,現在兩手發抖,原來意誌堅定,現在全身哆嗦。
很快,在季桓之背後發出了一個雷鳴般的聲音:“反賊!你們這幫建奴,都是一群反賊!”
這是朱後山的聲音,他揚起拳頭,高聲斥責所有的在場旗人。
聽到他的叫喊,都督、大汗、貝勒、士兵,乃至圍觀的的百姓,全都對著這四個朋友投來目光。朱培也和別人一樣,而且他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大明的沈陽侯、自己的親爹,還有他身旁的另外三個漢人,他們都臉色蒼白,神情憤概又飽含緊張。
朱培高興得兩眼發光,他重新找到了他要找的人,他發過誓一定要殺死他們。他氣勢洶洶地把他的二十名正紅旗士兵召集到他身邊來,指著他的仇人所在的位置,說:“對著那邊放箭!”
千鈞一發之際,季桓之攔腰抱住朱後山,熊廣泰拉住李蜜,一刹那往後退卻,在人群中消失了。
李如柏也認出了四個漢人。他一隻手按在胸口,想壓住劇烈的心跳。
朱培氣急敗壞,臉色發白,全身哆嗦,舉著刀向廣場外圍奔去,身後帶著十名手持戰刃的士兵。他在人群中搜尋,探聽,累得直喘氣,卻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