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季桓之像往常一樣走入鎮撫司衙門視察工作,他眼睛是衝著來來往往的下屬們,但心思卻完全放在別處。
“季大人,請用茶。”
“嗯。”季桓之接過一名僉事遞來的香茗,隨便呷了一口。不喝便罷,一喝竟覺上下敞亮,清爽通透,他連讚兩聲:“不錯!不錯!”
那僉事道:“屬下看季大人這幾日一直麵色凝重,像是心事重重,因而特地準備了加了薄荷葉的花茶。如今見季大人滿意,屬下也就安心了。”
季桓之笑道:“那還多麻煩你費心了。”
“哪裏的話,屬下所做的,都是本分。”
“說的好——”季桓之仔細看這僉事,忽然發現過去沒見過此人,因而問道:“你是新來的吧?”
那僉事答:“下官許顯純,河北定興來的,駙馬都尉許從誠是下官的祖父。下官是武進士出身,前幾天剛剛擢為錦衣衛都指揮僉事。”
“武進士!”季桓之驚呼。
要知道,考武進士可比文進士有難度多了,文進士是考筆杆子工夫,武進士那可是得玩命。別說武進士了,就算是個武舉人,也絕對是千裏挑一的高手。而季桓之一直有個心結,那就是他身上沒有功名,在別人眼中,他純粹是靠一點小聰明和皇帝的賞識才坐到今天的位置,因而很多人心底裏是不服氣的。既然現在有個武進士來到跟前,那他可想利用這個機會證明一下自己。
“你是武進士,那必定是萬裏挑一的武學奇才了,”季桓之說,“本官略懂刀法,不妨找個機會,你我切磋一番。”
許顯純忙躬身拱手道:“下官不敢。”
“你是不敢傷到我?”
“呃……”
“哈哈……開玩笑,”季桓之想想也確實是這樣,自己是人家的上級,人家肯定不敢和自己交手了,於是釋然道:“既然如此,倘若以後有機會,我可得瞧瞧你的本事。”
許顯純道:“屆時下官必竭盡所能,為大人盡忠效力。”
季桓之點點頭,就去視察別處工作了。
眼下,最困擾他的問題,無疑是成國公朱純臣的逃亡。上一任成國公朱應槐因受第二次妖書案【*】的牽連,一直受到錦衣衛監視,於萬曆三十八年五月壬申鬱鬱而終。繼任的朱純臣年輕氣盛,時常為其父的冤屈憤憤不平,還和東林黨人走在一起。由於成國公是地位極高的一等公爵,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有極大的影響,為了保險起見,自四年前朱純臣襲爵起,就由專人負責監視,去年開始更是將他強行轉移到一座塢堡內軟禁。
但現在,朱純臣跑了,徹底擺脫了控製,如今就算他再回到京師,也拿他沒什麽辦法。因為當初的監視與軟禁,本就是沒有通過正當的流程進行操作的。如今成國公身邊肯定都換成了自己人,再想重新進行控製,也幾乎沒有可能了。
而正當他思考著這些問題的時候,有名小旗跑過來,遞給他一封信。
“誰的?”
“外麵有個自稱是季大人家裏雜役的送過來的。”
“是麽。”季桓之接過信封,看見信封的左上角有一點看似無心實則有意點上的墨跡,就知是萬羽堂送來的。這種時候,堂裏弟兄會因為什麽找我?他就將信踹入懷中,裝作閑庭信步地四處逛了一圈,而後出了衙門,找個僻靜的街拐角拆開
原來,自上次大柵欄兒一別後,李蜜因為自己同樣是萬羽堂中人的身份,不可能與季桓之真的徹底決裂。現在他有些內部的事務,需要與季桓之好好談一談。
恐怕隻是個借口,她不會一個人見我的吧?季桓之心裏暗暗想道。他決定帶著熊廣泰一塊兒去。
而事實證明,李蜜的確沒有隻身一人赴會,朱後山也隨她一同前來。
四個老友第二次的見麵沒有第一次那樣一本正經和可怕。朱後山一向頭腦最清醒,他認為飯桌是聚會時最容易完美地解決向題的地方,所以他將會麵的地點選在了過去四人經常聚餐的便宜坊二樓小廳。
四個朋友一見麵開始交談的時候顯得有點不自然,態度也有點做作。坐下來吃飯以後,大家依舊有點呆板。看得出季桓之是硬裝出一副笑容,朱後山無可奈何地隻顧喝湯,李蜜在竭力找話說,熊廣泰在克製著自己不吭一聲。朱後山發覺到了這個尷尬的局麵,就吩咐拿四瓶好酒來,這是活躍情緒最快的方法。
一聽到朱後山像平時一樣冷靜地吩咐拿酒,季桓之就淡淡一笑,熊廣泰也滿臉喜氣。李蜜卻大吃一驚.他不僅知道朱後山早就不再喝酒,而且還對酒十分厭惡。等到看見朱後山給自己倒了一滿杯酒,像往日一樣興奮地喝起來,李蜜越加驚訝了。季桓之倒滿了一杯,立刻一飲而盡。熊廣泰和李蜜兩人互相碰杯。不一會兒 ,
四瓶酒都喝完了,四個喝酒的客人都急著要把藏在心裏的話一股腦兒說出來。頃刻之間,這種絕妙的特效藥驅散了可能殘留在他們內心的最後一點陰雲。四個朋友爭先恐後高聲說起話來,一個沒說完,另一個就搶著開口。每個人在桌子旁照他們平常最喜歡的姿勢坐著。
說話最初的內容是打仗,長途的奔波,你來我去的鬥陣,後來,他們談到如今的黨爭。
大家都哄然大笑,他們笑得那樣響,惹得飯店老板趕緊上樓來,問這幾位先生需要什麽。他原來還以為他們在打架。
笑聲終於停下來。
快樂快樂,樂是很快的,短暫的愉悅之後,四人重又冰冷下來,想起了自己的立場,也因為目前的氣氛,想起了許多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幾人共有的一段痛苦回憶,無疑與一個女人有關。
朱後山低頭歎氣。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他卻無法忘懷。
“沈陽侯還沒有忘記永定河的事?”季桓之低聲說。
“永定河的事?”
“邊鴻影……”
“啊!是的,”熊廣泰說,“我已經把它忘記得幹幹淨淨了。”
朱後山用深邃的目光望著他,說:“你忘記這件事了嗎?”
“說實話,是這樣,”熊廣泰說,“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這件事沒有叫你的良心感到不安嗎?”
“說實話沒有,”熊廣泰說。
“你呢,三妹?”
“我有時候是會想到這件事,但若問良心是否感到不安?”李蜜搖搖頭。
“你呢,季同知?”
“我嗎,我說真心話,每當我一想到那個時刻,我隻會記起蔣瀟瀟和九慧那兩具冰涼的身體。是的,是的,”他低聲說道,“我有許多次為那個受害的女人感到惋惜,可是從來沒有在良心上責備過殺她的人。”
朱後山帶著疑惑的態度搖搖頭。
“整件事情叫人最放心的,”季桓之說,“就是從頭到尾沒有留下一絲一毫痕跡。”
“她有一個兒子,”朱後山說。
“是的,我完全知道,”季桓之說,“你以前對我提到過的。”
“上次他出走,”朱後山說,“就一直沒有回來。”
李蜜聞言,不由得一驚,臉上浮現出憂慮驚恐的神色,當然,她是替自己的兒子擔心。
正在這時候,樓梯上響起了一陣腳步聲,有人來敲門。
“進來。”朱後山說。
“幾位客官,”飯店老板說,“有一個夥計急著要找你們當中的一位說話。”
“找哪一位?”四個朋友同聲問道。
“一位姓朱的爵爺的。”
“就是我,”朱後山說。“那個夥計叫什麽名字?”
“楊雷。”
“啊 !”朱後山臉色突然變得蒼白,說,“已經回來了?堪兒出了什麽事啦?”他之前吩咐楊雷照顧好周泉後,就去照顧朱載堪,如今一個人回來,別出了什麽意外、
“叫他進來!”季桓之說。
楊雷早已上了樓,站在樓梯口等著,於是他馬上奔進房間,並且揮揮手叫飯店老板出去。
飯店老板關上房門。四個朋友等楊雷開口。楊雷神情激動,臉色發白,滿頭大汗,全身塵土,這模樣說明了他帶來了重要和可怕的消息。
“侯爺,”楊雷對朱後山說,“您的兩個兒子,在古北口外,正式以兄弟的名義會過麵了。”說著,他取出一把匕首,放在了桌上。
【*】第一次妖書案,是由於山西按察使呂坤所著《閨範圖說》被鄭妃重新編修而引起的。呂坤上《天下安危疏》(即《憂危疏》),吏科給事中戴士衡借此上疏彈劾呂坤,說他先寫了一本《閨範圖說》,然後又上《安危疏》,是有禍心,是迎合鄭妃想要易儲。此書被認為是妖書。第二次妖書案是由於內閣大學士沈一貫上奏請冊太子,萬曆皇帝最終冊立皇長子常洛為太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萬曆三十一年,內閣大學士朱賡在家門口發現了一份題為《續憂危竑議》的揭帖,指責鄭貴妃意圖廢太子,冊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此書在京中掀起軒然大波。萬曆皇帝要求朝中嚴查妖書。
第二次妖書案,從《刑部奏議》的審訊記錄來看,該案可分為皦生光案、周嘉慶案、胡化案、達觀案、沈令譽案和毛尚文案。這幾個人看似毫無聯係,實則基本都牽連到了當時朝中的黨爭勢力。毛尚文是郭正域的同鄉。沈令譽是醫生,因為給郭正域家人治病,從而參與了郭正域進行的政治活動,並在這些活動中充當了郭正域與外界聯係的信使。胡化是湖北荊門的一個小官,妖書案發生時,他正在京師尋找機會上告州官阮上卿等人,因形跡可疑被捕。他與郭正域為同鄉同年。達觀,萬曆年間到達京師,結交名僧。二十七年,為營救南康太守吳寶秀進京,在京的行為被許多執政者所不容。被逮捕是因為與沈令譽有關。因為達觀交遊於京師時,沈令譽是其隨從之一。周嘉慶是錦衣衛督,是唯一一位被卷入並受到嚴刑拷訓的任官,他的被卷入,直接源於同官之間的爭權,進而成為當時不同政派之間的直接犧牲品。唯一與黨爭勢力關係不大的是皦生光,他作為一個“斥員”,靠詐騙營生,將其稱之為無賴絲毫不為過。
統觀這六人,除了皦生光,他在黨爭中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是妖書案的間接犧牲品。其餘人與郭正域或多或少都有關係,他們被卷入的背後有著清晰的政治關係鏈。由此可見,妖書案影響甚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黨爭。第二次妖書案發生的時候,是以沈一貫為首的首輔集團與沈鯉為首的次輔集團鬥爭的時候,沈一貫為了排擠沈鯉、郭正域等人,便指使黨羽將與郭正域有關的人網羅進案中,以此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兩次妖書案雖然都與“國土之爭”有關,但究其實質而言,仍是晚明黨爭的另一種形式。
“季大人,請用茶。”
“嗯。”季桓之接過一名僉事遞來的香茗,隨便呷了一口。不喝便罷,一喝竟覺上下敞亮,清爽通透,他連讚兩聲:“不錯!不錯!”
那僉事道:“屬下看季大人這幾日一直麵色凝重,像是心事重重,因而特地準備了加了薄荷葉的花茶。如今見季大人滿意,屬下也就安心了。”
季桓之笑道:“那還多麻煩你費心了。”
“哪裏的話,屬下所做的,都是本分。”
“說的好——”季桓之仔細看這僉事,忽然發現過去沒見過此人,因而問道:“你是新來的吧?”
那僉事答:“下官許顯純,河北定興來的,駙馬都尉許從誠是下官的祖父。下官是武進士出身,前幾天剛剛擢為錦衣衛都指揮僉事。”
“武進士!”季桓之驚呼。
要知道,考武進士可比文進士有難度多了,文進士是考筆杆子工夫,武進士那可是得玩命。別說武進士了,就算是個武舉人,也絕對是千裏挑一的高手。而季桓之一直有個心結,那就是他身上沒有功名,在別人眼中,他純粹是靠一點小聰明和皇帝的賞識才坐到今天的位置,因而很多人心底裏是不服氣的。既然現在有個武進士來到跟前,那他可想利用這個機會證明一下自己。
“你是武進士,那必定是萬裏挑一的武學奇才了,”季桓之說,“本官略懂刀法,不妨找個機會,你我切磋一番。”
許顯純忙躬身拱手道:“下官不敢。”
“你是不敢傷到我?”
“呃……”
“哈哈……開玩笑,”季桓之想想也確實是這樣,自己是人家的上級,人家肯定不敢和自己交手了,於是釋然道:“既然如此,倘若以後有機會,我可得瞧瞧你的本事。”
許顯純道:“屆時下官必竭盡所能,為大人盡忠效力。”
季桓之點點頭,就去視察別處工作了。
眼下,最困擾他的問題,無疑是成國公朱純臣的逃亡。上一任成國公朱應槐因受第二次妖書案【*】的牽連,一直受到錦衣衛監視,於萬曆三十八年五月壬申鬱鬱而終。繼任的朱純臣年輕氣盛,時常為其父的冤屈憤憤不平,還和東林黨人走在一起。由於成國公是地位極高的一等公爵,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有極大的影響,為了保險起見,自四年前朱純臣襲爵起,就由專人負責監視,去年開始更是將他強行轉移到一座塢堡內軟禁。
但現在,朱純臣跑了,徹底擺脫了控製,如今就算他再回到京師,也拿他沒什麽辦法。因為當初的監視與軟禁,本就是沒有通過正當的流程進行操作的。如今成國公身邊肯定都換成了自己人,再想重新進行控製,也幾乎沒有可能了。
而正當他思考著這些問題的時候,有名小旗跑過來,遞給他一封信。
“誰的?”
“外麵有個自稱是季大人家裏雜役的送過來的。”
“是麽。”季桓之接過信封,看見信封的左上角有一點看似無心實則有意點上的墨跡,就知是萬羽堂送來的。這種時候,堂裏弟兄會因為什麽找我?他就將信踹入懷中,裝作閑庭信步地四處逛了一圈,而後出了衙門,找個僻靜的街拐角拆開
原來,自上次大柵欄兒一別後,李蜜因為自己同樣是萬羽堂中人的身份,不可能與季桓之真的徹底決裂。現在他有些內部的事務,需要與季桓之好好談一談。
恐怕隻是個借口,她不會一個人見我的吧?季桓之心裏暗暗想道。他決定帶著熊廣泰一塊兒去。
而事實證明,李蜜的確沒有隻身一人赴會,朱後山也隨她一同前來。
四個老友第二次的見麵沒有第一次那樣一本正經和可怕。朱後山一向頭腦最清醒,他認為飯桌是聚會時最容易完美地解決向題的地方,所以他將會麵的地點選在了過去四人經常聚餐的便宜坊二樓小廳。
四個朋友一見麵開始交談的時候顯得有點不自然,態度也有點做作。坐下來吃飯以後,大家依舊有點呆板。看得出季桓之是硬裝出一副笑容,朱後山無可奈何地隻顧喝湯,李蜜在竭力找話說,熊廣泰在克製著自己不吭一聲。朱後山發覺到了這個尷尬的局麵,就吩咐拿四瓶好酒來,這是活躍情緒最快的方法。
一聽到朱後山像平時一樣冷靜地吩咐拿酒,季桓之就淡淡一笑,熊廣泰也滿臉喜氣。李蜜卻大吃一驚.他不僅知道朱後山早就不再喝酒,而且還對酒十分厭惡。等到看見朱後山給自己倒了一滿杯酒,像往日一樣興奮地喝起來,李蜜越加驚訝了。季桓之倒滿了一杯,立刻一飲而盡。熊廣泰和李蜜兩人互相碰杯。不一會兒 ,
四瓶酒都喝完了,四個喝酒的客人都急著要把藏在心裏的話一股腦兒說出來。頃刻之間,這種絕妙的特效藥驅散了可能殘留在他們內心的最後一點陰雲。四個朋友爭先恐後高聲說起話來,一個沒說完,另一個就搶著開口。每個人在桌子旁照他們平常最喜歡的姿勢坐著。
說話最初的內容是打仗,長途的奔波,你來我去的鬥陣,後來,他們談到如今的黨爭。
大家都哄然大笑,他們笑得那樣響,惹得飯店老板趕緊上樓來,問這幾位先生需要什麽。他原來還以為他們在打架。
笑聲終於停下來。
快樂快樂,樂是很快的,短暫的愉悅之後,四人重又冰冷下來,想起了自己的立場,也因為目前的氣氛,想起了許多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幾人共有的一段痛苦回憶,無疑與一個女人有關。
朱後山低頭歎氣。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他卻無法忘懷。
“沈陽侯還沒有忘記永定河的事?”季桓之低聲說。
“永定河的事?”
“邊鴻影……”
“啊!是的,”熊廣泰說,“我已經把它忘記得幹幹淨淨了。”
朱後山用深邃的目光望著他,說:“你忘記這件事了嗎?”
“說實話,是這樣,”熊廣泰說,“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這件事沒有叫你的良心感到不安嗎?”
“說實話沒有,”熊廣泰說。
“你呢,三妹?”
“我有時候是會想到這件事,但若問良心是否感到不安?”李蜜搖搖頭。
“你呢,季同知?”
“我嗎,我說真心話,每當我一想到那個時刻,我隻會記起蔣瀟瀟和九慧那兩具冰涼的身體。是的,是的,”他低聲說道,“我有許多次為那個受害的女人感到惋惜,可是從來沒有在良心上責備過殺她的人。”
朱後山帶著疑惑的態度搖搖頭。
“整件事情叫人最放心的,”季桓之說,“就是從頭到尾沒有留下一絲一毫痕跡。”
“她有一個兒子,”朱後山說。
“是的,我完全知道,”季桓之說,“你以前對我提到過的。”
“上次他出走,”朱後山說,“就一直沒有回來。”
李蜜聞言,不由得一驚,臉上浮現出憂慮驚恐的神色,當然,她是替自己的兒子擔心。
正在這時候,樓梯上響起了一陣腳步聲,有人來敲門。
“進來。”朱後山說。
“幾位客官,”飯店老板說,“有一個夥計急著要找你們當中的一位說話。”
“找哪一位?”四個朋友同聲問道。
“一位姓朱的爵爺的。”
“就是我,”朱後山說。“那個夥計叫什麽名字?”
“楊雷。”
“啊 !”朱後山臉色突然變得蒼白,說,“已經回來了?堪兒出了什麽事啦?”他之前吩咐楊雷照顧好周泉後,就去照顧朱載堪,如今一個人回來,別出了什麽意外、
“叫他進來!”季桓之說。
楊雷早已上了樓,站在樓梯口等著,於是他馬上奔進房間,並且揮揮手叫飯店老板出去。
飯店老板關上房門。四個朋友等楊雷開口。楊雷神情激動,臉色發白,滿頭大汗,全身塵土,這模樣說明了他帶來了重要和可怕的消息。
“侯爺,”楊雷對朱後山說,“您的兩個兒子,在古北口外,正式以兄弟的名義會過麵了。”說著,他取出一把匕首,放在了桌上。
【*】第一次妖書案,是由於山西按察使呂坤所著《閨範圖說》被鄭妃重新編修而引起的。呂坤上《天下安危疏》(即《憂危疏》),吏科給事中戴士衡借此上疏彈劾呂坤,說他先寫了一本《閨範圖說》,然後又上《安危疏》,是有禍心,是迎合鄭妃想要易儲。此書被認為是妖書。第二次妖書案是由於內閣大學士沈一貫上奏請冊太子,萬曆皇帝最終冊立皇長子常洛為太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萬曆三十一年,內閣大學士朱賡在家門口發現了一份題為《續憂危竑議》的揭帖,指責鄭貴妃意圖廢太子,冊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此書在京中掀起軒然大波。萬曆皇帝要求朝中嚴查妖書。
第二次妖書案,從《刑部奏議》的審訊記錄來看,該案可分為皦生光案、周嘉慶案、胡化案、達觀案、沈令譽案和毛尚文案。這幾個人看似毫無聯係,實則基本都牽連到了當時朝中的黨爭勢力。毛尚文是郭正域的同鄉。沈令譽是醫生,因為給郭正域家人治病,從而參與了郭正域進行的政治活動,並在這些活動中充當了郭正域與外界聯係的信使。胡化是湖北荊門的一個小官,妖書案發生時,他正在京師尋找機會上告州官阮上卿等人,因形跡可疑被捕。他與郭正域為同鄉同年。達觀,萬曆年間到達京師,結交名僧。二十七年,為營救南康太守吳寶秀進京,在京的行為被許多執政者所不容。被逮捕是因為與沈令譽有關。因為達觀交遊於京師時,沈令譽是其隨從之一。周嘉慶是錦衣衛督,是唯一一位被卷入並受到嚴刑拷訓的任官,他的被卷入,直接源於同官之間的爭權,進而成為當時不同政派之間的直接犧牲品。唯一與黨爭勢力關係不大的是皦生光,他作為一個“斥員”,靠詐騙營生,將其稱之為無賴絲毫不為過。
統觀這六人,除了皦生光,他在黨爭中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是妖書案的間接犧牲品。其餘人與郭正域或多或少都有關係,他們被卷入的背後有著清晰的政治關係鏈。由此可見,妖書案影響甚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黨爭。第二次妖書案發生的時候,是以沈一貫為首的首輔集團與沈鯉為首的次輔集團鬥爭的時候,沈一貫為了排擠沈鯉、郭正域等人,便指使黨羽將與郭正域有關的人網羅進案中,以此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兩次妖書案雖然都與“國土之爭”有關,但究其實質而言,仍是晚明黨爭的另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