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桓之住進這家客棧沒有多久,客棧老板娘,一個二十五六歲的漂亮水靈的遼陽女人就熱烈地愛上了他。他們的愛沒有受到任何阻礙,因為老板娘是個寡婦。每當想到自己是個寡婦,這個女人心裏就樂滋滋的。
三年來,季桓之一直小心地保持著他們之間的私情,一年又一年,他覺得他的住所和他的情婦越來越可愛,因為有了情婦就有了住的地方。情婦產生了過分的要求,希望做季桓之的妻子,她對季桓之提出要他娶她。
“不行!”季桓之回答說,“你不知道家裏的有多厲害,她非和我拚命不可!算啦,你別想這個啦!”
“這麽說,你不接受我的要求了?”
“怎麽行呢!堅決不可以。”
老板娘劉氏傷心透頂。她心甘情願地不僅把季桓之先生當作她的丈夫,而且還是她的半個父親——畢竟兩人相差了整整十六歲。所謂畸形滴愛,正是如此。
一通翻雲覆雨後,季桓之與劉氏暫時告別,畢竟真的留下來過夜他是不敢的,更何況明天是旬休,徹夜未歸太容易引起懷疑了,於是他最後衝三樓的那扇小窗戶揮揮手,扭頭踏上了大道。
季桓之一路沉思,朝自己府邸的方向走著——是的,他終於告別了大時雍坊逼仄的一室一廳,住進了小時雍坊李閣老胡同附近的一處奢華的大宅院,還有男女奴婢二十多個,日夜打理。因為在明朝,隻有舉子及以上的人才能用仆人,而季桓之沒有科考成績,靠的是軍功晉升,因此家裏用的都是沒有自由身份和社會地位的奴隸,比如過去被扳倒的一些朝廷大臣的後代,所以其實往往這些卑賤的奴才質量都不錯,試想一下,某個官宦人家的漂亮女兒受株連沒入你家為奴,任你驅使。
季桓之倒真這麽想過,因為的確有幾個丫頭模樣不賴。但問題是他的正妻寇氏過去有過類似的經曆,十分同情這些奴婢,不允許丈夫禍害這些姑娘,還總琢磨著幫幾個勤快討喜的除了奴籍,恢複自由身。
走在路上,想到這些,季桓之他覺得說不出的不高興。
他走進東江米巷的時候,聽見那兒人聲嘈雜,在會同館四周聚集了許許多多的人。
“哈!哈!”他喃喃自語,“是哪個總兵官又遇刺了,還是某個邪教頭子的臥底進京師了?”
季桓之全沒有猜對,他走近他的住所的時候,發現人群並不是聚集在驛館門前.而是在隔壁房子前麵。那些人大聲叫喊,手拿著燈籠跑來跑去,在燈籠光下麵,季桓之看到一些穿布麵甲的人。
他問發生了什麽事。
別人回答他說是一小隊官差出來抓人,結果遭遇二十來個暴徒的襲擊,錦衣衛緊急趕來支援。援軍趕到以後,那夥暴徒就趕緊逃掉了。這群人的首領逃到旅店隔壁房子裏,現在禦林軍和錦衣衛正在搜查那所房子。
於是他撥開圍觀人群,走進警戒線內。
一名錦衣衛百戶認出季桓之,忙問候一聲“同知大人”。
“嗯。”季桓之點點頭,派頭十足。但除了一聲“嗯”,就什麽話也沒講了。從前,他總是什麽都想知道,現在呢,他卻適可而止,不多追問了。
最後,他也隻說了一句:“抓到賊首後,第一時間送往詔獄審訊,然後把供詞交給我看。”
那百戶應道:“季大人放心,一切包在小的們身上。”
季桓之也懶得多說,看都不想多看一眼。過去,他經常衝在第一線,數度九死一生,現在好了,活都交給下麵人辦了,他倒落個輕鬆。
隨著年齡的日漸增長,季桓之覺得生活也日益乏味了起來,每天就是上班吃飯下班吃飯睡覺,加上洗漱排泄,沒了,一點刺激的都沒有。
走近小時雍坊,靠近自己宅邸的時候,他就聽見房子裏飄出來一縷戲腔: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季桓之大皺眉頭,喃喃自語:“唱!唱!唱!幾句詞一天到晚唱不夠簡直!賤婆娘還打算再次登台不成?”
牢騷完,他踏上台階,高叫一聲:“開門!”
“大人回來了!”幾個奴才忙打開兩扇厚重的朱漆大門,迎接主子回家。
季桓之繞過影壁,到院子裏就瞧見正妻寇小羅正擺著身段,教幾個少年唱《牡丹亭》——這是她前年收的徒弟,一個個鬥大的字不識一筐,還要學昆曲,除了口傳心授,似乎也沒什麽別的辦法。
而走廊欄杆上還坐著一個十五六歲塗著鼻頭一塊粉麵的小後生,蹺著二郎腿吹奏竹笛,給寇小羅伴奏。
季桓之眉頭更是緊鎖,本能地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老婆來。
直到那小後生停下吹奏,喊了聲“爹”,他的懷疑才頓如雪消。
看來自己不光做賊心虛,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但為了顧全自己根本就沒有丟但心理上丟了的麵子,季桓之仍要擺出道德尊嚴的麵孔教訓他:“不好好讀書,在這兒瞎倒騰什麽?”
少年委屈道:“明天旬休,再說孩兒已經把先生交代的功課都做完了。”
“做完了嗎?”季桓之扭過臉看向寇小羅。
“做完了,我都檢查過了,你就安好你的心吧!”寇小羅一臉的嗔意。十幾年過去了,她的容貌已不似當年清秀動人,唯有這帶著些許殺氣的一嗔,從未變過。
“那吹笛子就吹笛子,臉上抹的這叫什麽?”
“扮醜角呀。”寇小羅說。
“醜角?”季桓之叫道:“我堂堂錦衣衛指揮同知的兒子,怎麽能扮醜角?”
寇小羅好氣又好笑,豎起一根大拇指示意道:“醜角可是這個!坐衣帽箱的。我跟你說多少回了,你到底懂不懂啊?”
“噢——嗯,我知道啊,”季桓之恍然大悟,自己是露怯了,但他仍要挽回顏麵:“你說話就說話,一口一個‘你’地稱呼我,到底有沒有把我放在眼裏?”
“沒有啊。”
“啊!”
“當然是放在心裏敬重的呀。”寇小羅還在胸前擺著唱戲的手勢,伸著脖子,似笑似怒地說。
“好了好了,”季桓之問:“飯做好了沒有?我在衙門裏坐了一天,累死我了。”
“我們吃過了,”他兒子告訴他,“廚房裏有剩的,您自己熱一熱——是我娘叫我們先吃的。”
季桓之簡直窩了一肚子火,但為了家庭和諧,就姑且忍了,自己一個人生火熱菜,吃完了殘羹剩飯,就去書房了。在書房裏,他一麵踱步,一麵苦苦思索。
“萬曆三十九年,”他 說 ,“大約在朝臣批鬥顧憲成,東林黨剛剛進入朝廷不久的時候,我接到過朱後山大哥的一封信。是在什麽地方收到的呢?想一想……啊!我記起來了,是在去無錫調查東林書院的時候……他對我說了些什麽?他說他離開了沈陽,去了另一處定居,是的,正是這樣,不過去了哪兒呢?記不起來了。這樣,不必再想朱大哥了。好……來想想二哥熊廣泰。我曾經收到過他一封信,他邀請我去江夏看看他的豪宅,不巧的是當時我的父親去世,我留職回家守孝,我無法應邀了。對,來找找這封信,它也許和我爹留給我的地契房契在一塊兒。”
季桓之打開一隻放在房間角落裏的舊箱子——那口祖傳的廉價皮木箱,裏麵裝滿了關於他的家業的契約。翻了一通後,他麵露喜色,因為他認出了熊廣泰寫得大大的字跡。
季桓之並不喜歡再讀這封信,他早就知道信裏寫些什麽,他急匆匆地看地址。
地址是江夏一豪宅。
熊二哥忘記提供其他的情況。他太狂妄自大,還以為天下人都會知道他的住所。
季桓之發自肺腑地說了兩個字:“我艸!”
三年來,季桓之一直小心地保持著他們之間的私情,一年又一年,他覺得他的住所和他的情婦越來越可愛,因為有了情婦就有了住的地方。情婦產生了過分的要求,希望做季桓之的妻子,她對季桓之提出要他娶她。
“不行!”季桓之回答說,“你不知道家裏的有多厲害,她非和我拚命不可!算啦,你別想這個啦!”
“這麽說,你不接受我的要求了?”
“怎麽行呢!堅決不可以。”
老板娘劉氏傷心透頂。她心甘情願地不僅把季桓之先生當作她的丈夫,而且還是她的半個父親——畢竟兩人相差了整整十六歲。所謂畸形滴愛,正是如此。
一通翻雲覆雨後,季桓之與劉氏暫時告別,畢竟真的留下來過夜他是不敢的,更何況明天是旬休,徹夜未歸太容易引起懷疑了,於是他最後衝三樓的那扇小窗戶揮揮手,扭頭踏上了大道。
季桓之一路沉思,朝自己府邸的方向走著——是的,他終於告別了大時雍坊逼仄的一室一廳,住進了小時雍坊李閣老胡同附近的一處奢華的大宅院,還有男女奴婢二十多個,日夜打理。因為在明朝,隻有舉子及以上的人才能用仆人,而季桓之沒有科考成績,靠的是軍功晉升,因此家裏用的都是沒有自由身份和社會地位的奴隸,比如過去被扳倒的一些朝廷大臣的後代,所以其實往往這些卑賤的奴才質量都不錯,試想一下,某個官宦人家的漂亮女兒受株連沒入你家為奴,任你驅使。
季桓之倒真這麽想過,因為的確有幾個丫頭模樣不賴。但問題是他的正妻寇氏過去有過類似的經曆,十分同情這些奴婢,不允許丈夫禍害這些姑娘,還總琢磨著幫幾個勤快討喜的除了奴籍,恢複自由身。
走在路上,想到這些,季桓之他覺得說不出的不高興。
他走進東江米巷的時候,聽見那兒人聲嘈雜,在會同館四周聚集了許許多多的人。
“哈!哈!”他喃喃自語,“是哪個總兵官又遇刺了,還是某個邪教頭子的臥底進京師了?”
季桓之全沒有猜對,他走近他的住所的時候,發現人群並不是聚集在驛館門前.而是在隔壁房子前麵。那些人大聲叫喊,手拿著燈籠跑來跑去,在燈籠光下麵,季桓之看到一些穿布麵甲的人。
他問發生了什麽事。
別人回答他說是一小隊官差出來抓人,結果遭遇二十來個暴徒的襲擊,錦衣衛緊急趕來支援。援軍趕到以後,那夥暴徒就趕緊逃掉了。這群人的首領逃到旅店隔壁房子裏,現在禦林軍和錦衣衛正在搜查那所房子。
於是他撥開圍觀人群,走進警戒線內。
一名錦衣衛百戶認出季桓之,忙問候一聲“同知大人”。
“嗯。”季桓之點點頭,派頭十足。但除了一聲“嗯”,就什麽話也沒講了。從前,他總是什麽都想知道,現在呢,他卻適可而止,不多追問了。
最後,他也隻說了一句:“抓到賊首後,第一時間送往詔獄審訊,然後把供詞交給我看。”
那百戶應道:“季大人放心,一切包在小的們身上。”
季桓之也懶得多說,看都不想多看一眼。過去,他經常衝在第一線,數度九死一生,現在好了,活都交給下麵人辦了,他倒落個輕鬆。
隨著年齡的日漸增長,季桓之覺得生活也日益乏味了起來,每天就是上班吃飯下班吃飯睡覺,加上洗漱排泄,沒了,一點刺激的都沒有。
走近小時雍坊,靠近自己宅邸的時候,他就聽見房子裏飄出來一縷戲腔: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季桓之大皺眉頭,喃喃自語:“唱!唱!唱!幾句詞一天到晚唱不夠簡直!賤婆娘還打算再次登台不成?”
牢騷完,他踏上台階,高叫一聲:“開門!”
“大人回來了!”幾個奴才忙打開兩扇厚重的朱漆大門,迎接主子回家。
季桓之繞過影壁,到院子裏就瞧見正妻寇小羅正擺著身段,教幾個少年唱《牡丹亭》——這是她前年收的徒弟,一個個鬥大的字不識一筐,還要學昆曲,除了口傳心授,似乎也沒什麽別的辦法。
而走廊欄杆上還坐著一個十五六歲塗著鼻頭一塊粉麵的小後生,蹺著二郎腿吹奏竹笛,給寇小羅伴奏。
季桓之眉頭更是緊鎖,本能地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老婆來。
直到那小後生停下吹奏,喊了聲“爹”,他的懷疑才頓如雪消。
看來自己不光做賊心虛,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但為了顧全自己根本就沒有丟但心理上丟了的麵子,季桓之仍要擺出道德尊嚴的麵孔教訓他:“不好好讀書,在這兒瞎倒騰什麽?”
少年委屈道:“明天旬休,再說孩兒已經把先生交代的功課都做完了。”
“做完了嗎?”季桓之扭過臉看向寇小羅。
“做完了,我都檢查過了,你就安好你的心吧!”寇小羅一臉的嗔意。十幾年過去了,她的容貌已不似當年清秀動人,唯有這帶著些許殺氣的一嗔,從未變過。
“那吹笛子就吹笛子,臉上抹的這叫什麽?”
“扮醜角呀。”寇小羅說。
“醜角?”季桓之叫道:“我堂堂錦衣衛指揮同知的兒子,怎麽能扮醜角?”
寇小羅好氣又好笑,豎起一根大拇指示意道:“醜角可是這個!坐衣帽箱的。我跟你說多少回了,你到底懂不懂啊?”
“噢——嗯,我知道啊,”季桓之恍然大悟,自己是露怯了,但他仍要挽回顏麵:“你說話就說話,一口一個‘你’地稱呼我,到底有沒有把我放在眼裏?”
“沒有啊。”
“啊!”
“當然是放在心裏敬重的呀。”寇小羅還在胸前擺著唱戲的手勢,伸著脖子,似笑似怒地說。
“好了好了,”季桓之問:“飯做好了沒有?我在衙門裏坐了一天,累死我了。”
“我們吃過了,”他兒子告訴他,“廚房裏有剩的,您自己熱一熱——是我娘叫我們先吃的。”
季桓之簡直窩了一肚子火,但為了家庭和諧,就姑且忍了,自己一個人生火熱菜,吃完了殘羹剩飯,就去書房了。在書房裏,他一麵踱步,一麵苦苦思索。
“萬曆三十九年,”他 說 ,“大約在朝臣批鬥顧憲成,東林黨剛剛進入朝廷不久的時候,我接到過朱後山大哥的一封信。是在什麽地方收到的呢?想一想……啊!我記起來了,是在去無錫調查東林書院的時候……他對我說了些什麽?他說他離開了沈陽,去了另一處定居,是的,正是這樣,不過去了哪兒呢?記不起來了。這樣,不必再想朱大哥了。好……來想想二哥熊廣泰。我曾經收到過他一封信,他邀請我去江夏看看他的豪宅,不巧的是當時我的父親去世,我留職回家守孝,我無法應邀了。對,來找找這封信,它也許和我爹留給我的地契房契在一塊兒。”
季桓之打開一隻放在房間角落裏的舊箱子——那口祖傳的廉價皮木箱,裏麵裝滿了關於他的家業的契約。翻了一通後,他麵露喜色,因為他認出了熊廣泰寫得大大的字跡。
季桓之並不喜歡再讀這封信,他早就知道信裏寫些什麽,他急匆匆地看地址。
地址是江夏一豪宅。
熊二哥忘記提供其他的情況。他太狂妄自大,還以為天下人都會知道他的住所。
季桓之發自肺腑地說了兩個字:“我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