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夜裏,季桓之和伊藤一刀齋、柳生宗嚴、小野忠明等人,按照源勝卿的安排,分別在周圍數個村落和城下町裏埋伏,打算等發現山賊後跟蹤過去,尋找其藏身處。
原本他們也沒想著頭一天就能等到山賊襲擾,但那群賊人或許是斷糧了,再度下山,摸進了季桓之和師父源勝卿埋伏的村子裏。
“師父——”
“噓——”
二人看見,這群賊人個頭頗高,和自己相仿,那麽對於倭人來說就是一幫壯漢了,難怪伊藤他們要找許多幫手,畢竟雙拳難敵四手,而且一隻螳螂的武力再高超也比不過一頭初生的大象,更何況這大象還帶著功夫。
季桓之和源勝卿躲在暗處,看著這群賊人摸入村中,闖入民居,盜取糧草物資,同時也注意到其實這些山賊行事相當也謹慎,動靜都盡量放小,盡可能不引起百姓的覺察。
二人就這麽靜靜看著,一直等到十幾個山賊扛著糧食離去,才遠遠地跟在後頭。
“這幫人也真是缺了大德了。”
“怎麽講?”
“日本的老百姓已經夠窮了,一天兩頓飯能吃實在了就不容易了,這幫山賊還來偷他們的口糧,不是缺了大德嗎?”在一個環境裏待久了,慢慢情感上就會向當地的人靠近,源勝卿也沒能避免這一條。
季桓之沒有這種感觸,他隻是覺得這群山賊的行為是惡的,與盜取誰家的糧食無關,所以他要去清剿山賊,是正義之舉。
“動作輕一點。”源勝卿提醒。
兩人走進草地,又爬上丘陵,在林木的掩護下,在沒有被發現的情況下一路跟蹤山賊,幾乎快到了他們的藏身地——然而隻是幾乎。
“什麽人?”
源勝卿感覺有一樣尖尖的東西頂著自己的後背,頓時不敢動彈了。
而季桓之扭回頭看去,發現了一個包著白頭巾,身穿袈裟、掛著念珠的僧人,手上正持著一杆形似偃月刀的長兵指著自己的師父。
這是一向宗的僧兵。
“和尚?”季桓之沒見過僧人這種打扮,因此用疑問的語氣說了聲。
那邊源勝卿稍加思忖,旋即轉過身來,緊緊抓住了那僧人的兵器杆。想不到他與僧人一個照麵,同時露出了微笑。
“小沙彌?”
“源公。”
原來這兩個人曾有過一麵之緣。
“噤聲。”僧兵將二人拉到了別處。
到了僻靜點的地方,僧兵方才再度說話:“早聽聞源公在附近隱居,想不到卻在此處遇見了。”
而源勝卿問他:“你怎麽沒有隨刑部卿法眼【*】去京都本願寺修行?”
那僧人道:“貧僧畢竟是在石山本願寺剃度出家,在此間經曆過許多,盡管石山本願寺已經不複存在,變為了大阪城,但貧僧不忍離開舊地,就在這一帶的小廟遺址裏苦修。最近這裏來了批賊人,貧僧為了自保,隻能委曲求全,替他們充當哨探。不過為害鄉間的事情貧僧可從沒坐過,賊人們搶掠來的糧食,我同樣一口沒吃過。”
源勝卿不禁笑了:“你什麽時候還有這種覺悟了?當年的燒雞、韭菜雞蛋,還有味噌瘦肉湯和燒酒——”
“源公不要取笑貧僧了。”
其實他們兩個調侃的是一件往事。當年織田信長上洛後,由於倭人是極端排外的,身為明國人的源勝卿因受猜忌離開了織田家,因為負氣,他想興師自立,在一路招募了諸如果心居士、前田慶次、山中幸盛等許多奇葩手下後,在下間賴廉的傳銷下,他就去了石山本願寺,打算借點僧兵用一用。而在去石山本願寺的一路上早就舟車勞頓,聽完下間賴廉激動人心的演講後,就是在抵擋不住倦意睡覺了,第二天快到中午才醒過來。
本願寺裏是供應借宿香客夥食的,更何況源勝卿幾個人是坊官下間賴廉帶過來的,自然招待得更好。源勝卿剛發問不久,就有兩個僧人提著兩隻飯籠、抱著一尊壇子過來了。
“施主請用飯。”
“多謝兩位長老。”
兩個僧人幫源勝卿擺好桌子,將裏麵的東西一樣樣拿了出來。先是一大碗醬色裏透著紅的燒雞,然後又是一盤韭菜雞蛋,接著是一罐味噌瘦肉湯,最後是一小桶白米飯以及一壇清酒。
源勝卿眼淚都快下來了,來到倭國這裏人都吃素,除了偶爾能有條刺比肉還多的魚,自己已經好幾年沒見著葷了,沒想到在這寺院裏反倒能吃上了。他激動萬分,不知道該怎麽感謝寺院裏的招待人員。
“這些沒什麽的,小意思,我們經常能吃到。”兩個僧人笑了笑,把飯籠放在牆角就走了。
其實,漢族佛教徒吃素,這在世界佛教史上是個很特殊的現象。迄今為止,除了中國漢族佛教徒之外,包括藏、蒙、傣等各民族的佛教徒在內的世界各國的佛教徒仍然都是吃葷的。從戒律角度來說,佛教並沒有硬性吃素的規定,出家的比丘戒和在家的居士五戒都沒有這種規定。
在佛教裏,一般信徒是可以吃三淨肉的(不見,不聽,不疑為我殺), 大乘佛教讚歎吃素的行為並提倡吃素,但並不是硬性規定。我國漢族佛教徒吃素的傳統始於南北朝,以前的佛教僧侶,一般都是吃葷的。到了梁武帝,他決心要改變這一習慣,最後勒令僧尼一律素食。
“原來我們被坑了這麽多年呐!”當時源勝卿化憤怒為食欲,敞開了肚皮將飯菜一掃而空,當然他還是給手下們留了一點的。
而那時節其中一名送飯的僧人,就是眼下手持薙刀【**】與二人交談的和尚。
短暫回憶了過去,源勝卿問起了緊要的事情:“山賊人數多少,戰力怎樣?”
僧人表情嚴肅道:“總共有五十六人,皆身形高大,穿布衣,但卻有各式兵器,武藝也頗為不俗。不過他們似乎不懂人言,卻會寫字。”
身形高大,穿布衣,武藝不俗。不過似乎不懂人言,卻會寫字?
季桓之聽了,頓時陷入了沉思。
怎麽聽著覺得好像、好像形容的是某一批人……
嗐,這和尚是倭人,當然聽不懂漢語!
“我想,我知道一起同船出海的同僚們在哪兒了。”
“哪兒?”源勝卿不明白徒弟怎麽突然蹦出這麽一句話,便奇怪地問。
而季桓之衝那群山賊消失的方向努了努嘴。
【*】刑部卿法眼:下間賴廉 (1537-1626)。本願寺坊官,通稱是刑部卿法眼。兒子有下間賴亮·宗清·仲玄。是本願寺顯如在與織田信長作戰時湧現出的傑出武將。與下間賴照、下間仲孝並稱本願寺家的“下間三坊官”。本能寺之變後,秀吉將隱居的賴廉招入大阪,任命他為淨土真宗發源地京都本願寺的法主,因此成為與顯如並列的本願寺中心人物。麵對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借出本願寺信徒參加軍隊的屢次要求,賴廉始終保持了中立。
【**】薙刀原來寫作“長刀”,起源可追溯至遠久前的平安時代,是日本的古式武器,最早是日本武士的隨從或僧兵所使用,可以在近距離內有效瓦解騎兵部隊的戰鬥力。 其在日本封建時期十分普遍,類似歐洲的戟,是一支橡木長柄上帶有一把約 30 至 60 厘米長的彎刀。薙刀的大小視個人喜好及戰場條件而定,它的造形雖然簡單,但其實很難揮耍,精通更是不易。薙刀術是揮舞薙刀的技法,至今仍然有人研習。
原本他們也沒想著頭一天就能等到山賊襲擾,但那群賊人或許是斷糧了,再度下山,摸進了季桓之和師父源勝卿埋伏的村子裏。
“師父——”
“噓——”
二人看見,這群賊人個頭頗高,和自己相仿,那麽對於倭人來說就是一幫壯漢了,難怪伊藤他們要找許多幫手,畢竟雙拳難敵四手,而且一隻螳螂的武力再高超也比不過一頭初生的大象,更何況這大象還帶著功夫。
季桓之和源勝卿躲在暗處,看著這群賊人摸入村中,闖入民居,盜取糧草物資,同時也注意到其實這些山賊行事相當也謹慎,動靜都盡量放小,盡可能不引起百姓的覺察。
二人就這麽靜靜看著,一直等到十幾個山賊扛著糧食離去,才遠遠地跟在後頭。
“這幫人也真是缺了大德了。”
“怎麽講?”
“日本的老百姓已經夠窮了,一天兩頓飯能吃實在了就不容易了,這幫山賊還來偷他們的口糧,不是缺了大德嗎?”在一個環境裏待久了,慢慢情感上就會向當地的人靠近,源勝卿也沒能避免這一條。
季桓之沒有這種感觸,他隻是覺得這群山賊的行為是惡的,與盜取誰家的糧食無關,所以他要去清剿山賊,是正義之舉。
“動作輕一點。”源勝卿提醒。
兩人走進草地,又爬上丘陵,在林木的掩護下,在沒有被發現的情況下一路跟蹤山賊,幾乎快到了他們的藏身地——然而隻是幾乎。
“什麽人?”
源勝卿感覺有一樣尖尖的東西頂著自己的後背,頓時不敢動彈了。
而季桓之扭回頭看去,發現了一個包著白頭巾,身穿袈裟、掛著念珠的僧人,手上正持著一杆形似偃月刀的長兵指著自己的師父。
這是一向宗的僧兵。
“和尚?”季桓之沒見過僧人這種打扮,因此用疑問的語氣說了聲。
那邊源勝卿稍加思忖,旋即轉過身來,緊緊抓住了那僧人的兵器杆。想不到他與僧人一個照麵,同時露出了微笑。
“小沙彌?”
“源公。”
原來這兩個人曾有過一麵之緣。
“噤聲。”僧兵將二人拉到了別處。
到了僻靜點的地方,僧兵方才再度說話:“早聽聞源公在附近隱居,想不到卻在此處遇見了。”
而源勝卿問他:“你怎麽沒有隨刑部卿法眼【*】去京都本願寺修行?”
那僧人道:“貧僧畢竟是在石山本願寺剃度出家,在此間經曆過許多,盡管石山本願寺已經不複存在,變為了大阪城,但貧僧不忍離開舊地,就在這一帶的小廟遺址裏苦修。最近這裏來了批賊人,貧僧為了自保,隻能委曲求全,替他們充當哨探。不過為害鄉間的事情貧僧可從沒坐過,賊人們搶掠來的糧食,我同樣一口沒吃過。”
源勝卿不禁笑了:“你什麽時候還有這種覺悟了?當年的燒雞、韭菜雞蛋,還有味噌瘦肉湯和燒酒——”
“源公不要取笑貧僧了。”
其實他們兩個調侃的是一件往事。當年織田信長上洛後,由於倭人是極端排外的,身為明國人的源勝卿因受猜忌離開了織田家,因為負氣,他想興師自立,在一路招募了諸如果心居士、前田慶次、山中幸盛等許多奇葩手下後,在下間賴廉的傳銷下,他就去了石山本願寺,打算借點僧兵用一用。而在去石山本願寺的一路上早就舟車勞頓,聽完下間賴廉激動人心的演講後,就是在抵擋不住倦意睡覺了,第二天快到中午才醒過來。
本願寺裏是供應借宿香客夥食的,更何況源勝卿幾個人是坊官下間賴廉帶過來的,自然招待得更好。源勝卿剛發問不久,就有兩個僧人提著兩隻飯籠、抱著一尊壇子過來了。
“施主請用飯。”
“多謝兩位長老。”
兩個僧人幫源勝卿擺好桌子,將裏麵的東西一樣樣拿了出來。先是一大碗醬色裏透著紅的燒雞,然後又是一盤韭菜雞蛋,接著是一罐味噌瘦肉湯,最後是一小桶白米飯以及一壇清酒。
源勝卿眼淚都快下來了,來到倭國這裏人都吃素,除了偶爾能有條刺比肉還多的魚,自己已經好幾年沒見著葷了,沒想到在這寺院裏反倒能吃上了。他激動萬分,不知道該怎麽感謝寺院裏的招待人員。
“這些沒什麽的,小意思,我們經常能吃到。”兩個僧人笑了笑,把飯籠放在牆角就走了。
其實,漢族佛教徒吃素,這在世界佛教史上是個很特殊的現象。迄今為止,除了中國漢族佛教徒之外,包括藏、蒙、傣等各民族的佛教徒在內的世界各國的佛教徒仍然都是吃葷的。從戒律角度來說,佛教並沒有硬性吃素的規定,出家的比丘戒和在家的居士五戒都沒有這種規定。
在佛教裏,一般信徒是可以吃三淨肉的(不見,不聽,不疑為我殺), 大乘佛教讚歎吃素的行為並提倡吃素,但並不是硬性規定。我國漢族佛教徒吃素的傳統始於南北朝,以前的佛教僧侶,一般都是吃葷的。到了梁武帝,他決心要改變這一習慣,最後勒令僧尼一律素食。
“原來我們被坑了這麽多年呐!”當時源勝卿化憤怒為食欲,敞開了肚皮將飯菜一掃而空,當然他還是給手下們留了一點的。
而那時節其中一名送飯的僧人,就是眼下手持薙刀【**】與二人交談的和尚。
短暫回憶了過去,源勝卿問起了緊要的事情:“山賊人數多少,戰力怎樣?”
僧人表情嚴肅道:“總共有五十六人,皆身形高大,穿布衣,但卻有各式兵器,武藝也頗為不俗。不過他們似乎不懂人言,卻會寫字。”
身形高大,穿布衣,武藝不俗。不過似乎不懂人言,卻會寫字?
季桓之聽了,頓時陷入了沉思。
怎麽聽著覺得好像、好像形容的是某一批人……
嗐,這和尚是倭人,當然聽不懂漢語!
“我想,我知道一起同船出海的同僚們在哪兒了。”
“哪兒?”源勝卿不明白徒弟怎麽突然蹦出這麽一句話,便奇怪地問。
而季桓之衝那群山賊消失的方向努了努嘴。
【*】刑部卿法眼:下間賴廉 (1537-1626)。本願寺坊官,通稱是刑部卿法眼。兒子有下間賴亮·宗清·仲玄。是本願寺顯如在與織田信長作戰時湧現出的傑出武將。與下間賴照、下間仲孝並稱本願寺家的“下間三坊官”。本能寺之變後,秀吉將隱居的賴廉招入大阪,任命他為淨土真宗發源地京都本願寺的法主,因此成為與顯如並列的本願寺中心人物。麵對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借出本願寺信徒參加軍隊的屢次要求,賴廉始終保持了中立。
【**】薙刀原來寫作“長刀”,起源可追溯至遠久前的平安時代,是日本的古式武器,最早是日本武士的隨從或僧兵所使用,可以在近距離內有效瓦解騎兵部隊的戰鬥力。 其在日本封建時期十分普遍,類似歐洲的戟,是一支橡木長柄上帶有一把約 30 至 60 厘米長的彎刀。薙刀的大小視個人喜好及戰場條件而定,它的造形雖然簡單,但其實很難揮耍,精通更是不易。薙刀術是揮舞薙刀的技法,至今仍然有人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