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為什麽?”


    “因為這是令尊寫的。”


    季桓之此言一出,李密呆在當場。


    “今日我去太夫處,偶遇關東大名德川家康以及他的翻譯李伯伯,如果其中沒有差錯的話,應該就是李兄的父親。”


    李密聞言,不由得坐直了,氣息變得悠長起來。


    畢竟自小尚未有意識起就骨肉分離,如今知道失散二十餘年的父親與自己同在一城,愈是如此,就愈發焦慮不安,所以有意將呼吸拉的緩而長些,以緩解心中的緊張情緒吧。季桓之猜測。


    李密深呼吸了幾口,用帶有渴求意味的目光看著季桓之,問:“能帶我見見他嗎?”


    季桓之卻明白告訴他:“這不是我能決定的,李兄如果想見令尊,應當請求沈大人才對。”


    每天和談之時,日本的重要大名都會出席,自然少不了德川家康,而家康出席會議,自然會帶著翻譯李赫倫。


    “但是——”季桓之道:“從李伯伯寫的信來看,沈大人未必能同意讓錦衣衛旁聽。”


    書信展開躺在榻榻米上,寫著半個多月以來,豐臣秀吉和沈大人到底聊了些什麽。在漫長的談判會議中,秀吉一力宣傳自己的文治武功,救萬民於水火,令日本國泰民安;同時他又指責朝鮮阻擋日本向大明的朝貢路線,還挑撥兩國關係,所以他才會不堪其辱,攻打朝鮮的,而朝鮮被揍純屬自作自受,殺的人殺就殺了,白殺他的,搶東西就搶了,白搶他的,總之歸根結底一句話:朝鮮自找的。最後他還要求大明身為天朝上國,應當公平評判,不偏袒任何一方,命令朝鮮對日本在戰爭中的損失進行賠償。


    至於咱們的沈大人,麵對秀吉的各種說法,從頭到尾就隻有一種回應,那就是:“你說的對。”


    而信的末了,是李赫倫代其主公德川家康詢問,大明皇帝的意思究竟是不是真的完全願意妥協?


    宋應昌說隻是要糊弄一下豐臣秀吉,沈惟敬還真的徹徹底底照宋經略所說的那樣,像耍猴一樣敷衍糊弄著堂堂太閣大人。


    照這麽看來,沈惟敬必定是不願意錦衣衛這樣的人出現在談判會上的。畢竟他們幾人目前的身份是使團護衛,沈惟敬完全可以以他們沒有資格為由拒絕他們參與會議。


    李密也明白了這一點,想到與父親難有機會相見,不免悵然。


    不過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時候,朱後山卻靈光一閃,想到一點:“李提督派謝、徐二將軍監督沈大人,我們隻要和他們二人說通,應當是可以出席會議的。”


    “朱大哥說的有道理。”季桓之也覺得可行。


    幾人便立刻找到謝用梓、徐一貫二人,請求二將允許他們參與會議。二將知道幾人是錦衣衛的千戶百戶,不想得罪,連象征性地紅包都不敢收,當場同意他們參加之後的談判。


    於是,等次日沈惟敬一覺睡醒,洗臉漱口用完早飯,準備像之前一樣與謝、徐二將整肅好衣冠,前往會議場所的時候,他卻發現那幾個令自己遠遠就能從周身氣場中感到不適的錦衣衛也跟著來了。


    沈惟敬“嘶”地吸溜了一小口涼氣,問:“幾位大人,你們身為使團護衛,也要跟著去嗎?”


    朱後山擺出微笑道:“沈大人與倭酋連日談判,也沒個在旁記錄的人,眼看半個多月了,估計要出結果了,我們覺得應該幫大人做好輯錄,也是防止倭人日後反悔嘛!”


    對此沈惟敬沒有立即作出回應。


    這時季桓之對他說:“沈大人盡管放心,我也幫忙輯錄。”此舉如同是拍拍胸脯,表示一切包在我季某人身上。


    鑒於季桓之與自己同是萬羽堂的人,而且對方還是探風門的門主,沈惟敬甚至覺得是朱熊李三人別有用心,而季千戶是在想方設法保全自己。那麽既然有一個自己人在,他就應當從容接受幾名錦衣衛的請求。


    “那好吧,既然謝、徐二位將軍也同意,幾位大人就不妨隨本官一同去參加會議,負責從旁輯錄。”


    一行人稍後來到會議場所,首座的秀吉要等所有人都到齊才會出現,他們就在首座的左手邊第三位落座。之後,與會大名陸續進屋。


    季桓之看到,頭一個進來的就是昨天和他一同嫖娼的關東大名德川家康。家康身後跟著兩人,一個是須發皆白的瘦小老頭,乃是其重臣本多正信,而另一個正是翻譯李赫倫。德川家康走到近前,看見了季桓之,衝他微微一笑稍一頷首,而後徑直坐在了右邊第一座。


    之後又進來四位大名及各自家臣,大多都是老頭子,唯有其中一個個頭最高的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他竟然和其他老家夥平起平坐,也是很讓人意外。季桓之目前還不了解,這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正是之前侵朝的倭軍總大將、秀吉的養子宇喜多秀家。走後門這種事,哪國都有。


    日本的大名也是有級別的,土地糧食產量在百萬石以上的,可以稱得上是“巨”大名了,幾十萬、十幾萬的算是大大名;幾萬石的是小大名,放這兒可以給屋子裏的大佬們當當家臣,提供參謀;一萬石以下的,抱歉,不算大名,會議就別想了,看看門還差不多;至於那種幾十幾百石的,還是在家好好歇著吧,這兒壓根沒您什麽事兒。


    待與會大名及日方談判代表小西殿等陸續到齊,會場肅靜下來,太閣豐臣秀吉才從後麵走出,於主位坐好。秀吉注意到今天的明國使團人有點多,但由於年老記憶力退化的問題,他並沒有認出多出來的幾人正是當初在名護屋時見過的幾個戰俘。


    秀吉坐好後,臉上掛著親切的微笑,這正是他借以拉攏人才同時掩飾冷酷內心的標誌。


    “惟敬,昨天我說的,你回去考慮了沒有?”


    直呼其名,在漢人看來是極不禮貌的,但在日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再加上對方是日本的老大,就入鄉隨俗吧。


    “太閣大人說的很有道理,我天朝皇帝其實心裏也很讚同。”


    “喔,是嗎?那太好了。”秀吉喜笑顏開。


    二人說的,自然是指昨天談到的要求大明公正評判,讓朝鮮賠償日軍戰爭損失一事。對於秀吉的種種要求,沈惟敬也不用掏腰包負責,自然是全盤答應。


    “既然這樣,”秀吉笑道,“行長,下麵就交給你了。”


    沈惟敬的老朋友,日方的談判代表小西殿離席來到中間,攤開一狀,念出了秀吉最終擬定的議和條件:“其一、明國將公主嫁為日本後妃。其二、既然明國已經開放海禁,應該和日本進行貿易,自由通商。其三、明國和日本交換誓詞,永遠通好。其四、割讓朝鮮四道,交予日本作為戰爭賠償。其五、朝鮮派出王子大臣各一人,作為人質,由日本管理。其六、為表明和平願望,日本將返還朝鮮被俘的兩位王子。其七、朝鮮宣誓永不背叛日本。”


    此前說過,朱後山季桓之等人雖然學習了日語,但對一些專業性的詞句還是不能理解。他們負責記錄,等小西行長念完,自然要低聲問沈惟敬對方究竟說了些什麽。


    沈惟敬告訴他們道:“秀吉同意和談,並且答應七條,其一、日軍撤出朝鮮;其二、日本願意向大明稱臣納貢;其三、日本承諾不再入侵朝鮮;其四、日本將拿出黃金十萬兩給朝鮮作為賠償;其五、日本將嚴打海賊,避免倭寇流竄到大明沿海進行騷擾;其六、為表明和平願望,日本將返還朝鮮被俘的兩位王子;其七、日本將宣誓永不背叛大明。”


    “宣誓永不背叛大明,真的?”朱後山問道。


    “難道本官親自翻譯的還有假嗎?照實記錄。”


    在外國人麵前要維護使臣的形象,朱後山也不再追問,隻是將信將疑地把沈惟敬說的七條逐一“照實”輯錄下來。


    豐臣秀吉並沒有注意到小西行長和沈惟敬之間不易察覺的眼神交流,仍沉浸在自己臆想當中,他問道:“惟敬,這些條件明國能否接受?如果接受的話,和談就算成功了。”


    沈惟敬輕聲笑道:“這些條件相當合理,我大明皇帝完全接受。”


    “哈哈——”秀吉掩飾不住地狂喜笑出聲來。其實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一個過把癮的機會——即使他提出吞並大明,大明使者也是會答應的。“既然大明同意我的條件,那就準備準備,過段時間正式交換誓詞吧。散了,散了。”說罷,秀吉起身,邁著猴子一樣輕快的腳步轉到後麵去了。在他看來,今天是雙喜臨門,其一是大明接受了自己的和談條件,其二是在名護屋期間,他的側室淺井茶茶又懷上一胎,過不了幾個月就該生產了。繼承人又快有了,給繼承人的家業也掙下來了,自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腿腳都年輕了二十歲。


    既然秀吉示意散會,德川家康拄著扇子道:“想不到和明國的和談如此順利。我等應當恭賀太閣大人。”在他的帶領下,一眾大明朝著前頭的空座位一齊俯身道賀,而後才陸續散去。


    直到這會兒,幾個明國人才總算有機會舒展一下身子,畢竟席地跽坐這種姿態,對於明朝人來說已經是太過久遠的曆史了。


    待沈惟敬等人也離去後,季桓之才迎向德川家康,照著當地人的習俗微微躬身,問候道:“德川大人,有幸又見麵了。”


    “什麽叫‘又’,我們之前見過嗎?”德川家康看了看四周圍,見其他大名都走了,方才改口道:“原來是昨天那個明國的武士啊。”看來和外國人一塊兒逛窯這種事,如果叫別的大名知道了,還是挺丟麵子的。


    季桓之打完招呼也不知該聊些什麽,倒是家康本人有些趣聞,想和別人說說。


    “什麽樣的趣聞?”季桓之問。


    家康打開折扇,掩著半張臉,將頭湊近道:“聽說小西殿和你們的沈大人,對近畿的大個白蘿卜挺感興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風宗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風宗主並收藏明朝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