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沈惟敬上一次高談闊論,吹牛不打草稿,把朝鮮國王唬得一愣一愣的,就差對他五體投地了。而此番再次來到朝鮮義州,是為了完成朝廷交給他的第二個任務、也是最主要的任務:與日軍談判,拖延時間。


    書房裏的沈惟敬一改往日戲謔,埋著頭揮毫灑墨、奮筆疾書。旁邊兩名家丁侍立兩側,靜等主人。


    稍後,一封書成,沈惟敬將其放入信封裝好,他遞給其中一名家丁並吩咐說:“這一封信,你即刻送往平壤,交予他們的軍團長小西行長。”當時的中日朝三國,雖然語言不同,但是文字相同,盡管不少語法迥異,可書麵交流起來還是沒有太大障礙的。作為使臣,先寫封表示友好的信送給日方,也算符合禮節。


    然而又過了一會兒,又一封書成,沈惟敬遞給另一名家丁,吩咐道:“此一封信你貼身放好,先去睡覺,等今天晚上快馬加鞭,送到某地某處。”這名家丁點頭示意,收起信就轉身退下,裝作無事發生一樣。


    而前一個家丁帶著信出了門,找人借了匹馬便直奔平壤去了。


    隨沈惟敬來朝鮮的李密看見,轉頭就進了他的住處,找到沈惟敬問道:“沈大人,方才您的家丁出門,可是去送信給倭軍?”


    沈惟敬道:“正是。估計幾天內應該能有回音。”


    李密道:“下官想說的不是這些。其實送信給倭軍,派我大明或是朝鮮的軍士去,不是顯得更正式些嗎?”


    沈惟敬嗬嗬笑道:“不瞞你說,倭軍的先鋒軍團長小西行長過去是商人,我與他有點交情,派自己的仆人送信給他正好合適。如果換其他人——我看其他人也沒膽量去吧?”朝鮮人自不必說,如今畏倭如虎;至於大明的兵士,因為上次遼東軍慘敗,加上幾乎是隻身逃脫的祖副總兵不斷地妖魔化倭軍,說什麽倭人頭上長犄角、劍氣長達一丈八之類的話,也都對倭軍有所畏懼;另外倭軍喜好殺人的行為由朝鮮方麵傳到明軍耳中,令這些兵士相當膽怯,不敢去辦送信這種在他們眼中等同於送人頭的任務。


    “原來如此。”李密微微點頭。緊接著他卻又突然問道:“送往倭軍的信需要沈大人的家丁去處理,那另一封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吧?”


    沈惟敬差點一個激靈,他差點忘了,眼前這個人是一名錦衣衛,而且是一個從力士、校尉一路做到總旗的錦衣衛,這樣的人能力是極其突出的,一點點小動作都逃不過那一對明察秋毫的銳眼。


    不過沈惟敬到底是老江湖,他麵不改色道:“另一封是交往兵部的密信,涉及諸多機密,必須由專人交予尚書大人。外加白天人多眼雜,為防止有倭軍奸細滲透,本官才特地囑咐人晚間出發。李總旗現在明白了吧?”


    “既然沈大人說清楚了,那下官也沒什麽好說的。”李密雖然退下,但仍然本能地感到第二封信並不是發往兵部的。然而僅憑猜測是沒有說服力的,他決定暗暗調查。


    話分兩頭,沈惟敬的家丁驅快馬趕往平壤,數日後便攜信抵達郊外。時值夏季,前不久在此激戰陣亡的遼東將士的屍體已經腐爛,半泡在泥裏,正散發著惡臭,有些屍體身上的盔甲已經作為戰利品被剝走,有些則沒有,但這些屍身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頭顱基本都被砍去了,因為領軍功是看人頭數的。


    家丁抑製住想要嘔吐的衝動,直奔主城而去。


    城門方向,駐守的倭軍刀劍如林,大聲喝止。


    家丁用日語高喊:“我領大明使臣沈惟敬之命而來,特有議和書信奉上。”說著他掏出了信件。


    倭軍士兵聽到“大明使臣”和“議和”這些詞匯,稍作思考,便接過信件轉身回去通報。


    此時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二人正在作為臨時指揮部的朝鮮行宮內,針對前不久治部少輔石田三成抵達王京的事情而討論不休。原本太閣是任命石田三成為船奉行,在名護屋執行運送部隊、糧食和武器的任務。但是在先鋒軍陸續攻下王京、平壤後,太閣就改任大穀吉繼為船奉行,而將石田三成這個“討人嫌”的家夥派往王京。


    “這家夥在後麵負責後勤就可以了。仗著深得太閣寵愛,在我們打得差不多的時候過來分軍功,也太無恥了!”加藤清正對於三成一事相當不滿,如果他再知道豐臣秀吉交給石田三成的任務除了“搶軍功”外,還有給各武將劃分在朝鮮的領地的話,估計會更憤怒。


    加藤清正作為“寧寧幼兒園”【*】出身的人,外加他本身腦筋就有點問題,自然是什麽話都敢說。而小西行長作為商人出身的武士,雖是嫡係先鋒,但在豐臣家的地位並不是很高,軍略以外的事情,那當然是隻管在旁邊聽,不時應和兩聲了。


    加藤清正噴了有段時間,小西行長也聽了有段時間,門外有人拿著信件通報大明使臣一事。二人倍感意外,轉念一想又覺得是在情理之中。


    “看來是大明被打怕了,想要和我們議和。”加藤清正前麵說得不準,但後麵是猜對了。


    小西行長接過信件,拆開來讀道:“小西殿敬啟,今大明日本兩國交兵,皆因朝鮮之事……大明皇帝特遣本使前來議和,力圖求同存異。故人沈惟敬參上。”


    “怎麽,這難道不是好事嗎?”見小西行長讀完信愣住了,清正問道。


    “故人沈惟敬?”小西行長也覺得詫異。他在成為武士之前,在西國(日本地區)行商,偶爾接觸過大明來的走私商販,印象中的確與某個姓沈的人有過一麵之緣,但還不至於達到有交情的程度,對方卻寫了“故人”二字,不知是何用意。


    不過,“書信措辭誠懇,末尾又有印章,雖然不知道大明使臣的印章究竟應該是什麽樣子,但是或許大明的確有議和的意思。”小西行長如此判斷。隨後他問通報的士兵:“送信的人現在何處?快將他叫進來。”


    【*】豐臣秀吉的發妻寧寧撫養了許多武將(其中包括關原戰神小早川秀秋),所以她本人又被戲稱為托兒所所長、園長北政所等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風宗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風宗主並收藏明朝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