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暫時還隻是一個想法,等船靠岸,估計我就能完全謀劃好了。”
其後,伊雨三萬六千衛指揮下的黑船向東行駛,大搖大擺地闖入了名護屋的海港。
海灣的海軍初見黑船駛來,都感到震驚,可當他們打算起錨出擊的時候,卻又發現黑船上豎著白旗。
當黑船靠岸,伊雨三萬六千衛立刻派人下去告知此間日軍,就說三萬六千衛從此願意侍奉太閣,此次前來,還帶來了掌握明軍情報的明國人。
海賊船員走後,船上的人都在靜心等候來自天守閣的消息。
終於,在次日上午傳來消息:太閣邀請伊雨三萬六千衛入城。果然,豐臣秀吉作為一個天下人,接納曾經的敵人為自己服務,是應有的氣度。隻不過,目前隻有三萬六千衛自己知道,這是一次詐降。
黑船上有一半船員和一半俘虜仍然留下以防萬一,而伊雨三萬六千衛領著一百多名船員和部分俘虜在迎接隊伍的指引下,徐徐步入名護屋城。
三萬六千衛遙望過去,將目光投向天守閣的屋頂,眼中仿佛在燃燒著一團火焰。
被押送的俘虜中包括朱後山、熊廣泰和季桓之以及兩名大明遼東騎兵。他們一路走著,也在觀摩異國城池的風貌,感覺這種依山而建的堡壘格局雖然小了些,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待一行人走到本丸附近,領頭的一個同樣剃著腦門和頭頂缺一塊的醜陋發型的武士停了下來,對三萬六千衛和李赫倫道:“其他人就在外麵等候,你們二位及明軍俘虜們分先後進入,太閣已經在裏麵等著見你們了。我還有港口的事情要忙,就先走一步了。”
“有勞刑部少輔了。”李赫倫頷首致意。他並不知道,三萬六千衛在他低頭的間隙用陰冷的目光瞄了他一眼。
“下麵請跟我來。”大穀吉繼走後,一名年輕的、頭發還挺茂密的武士接替指引工作,將二人引入天守閣中。
“有勞左衛門佐了。”李赫倫再次點頭致謝。
而後,那名叫真田信繁的近侍拉開門,端坐在門外,讓兩人進去。
伊雨三萬六千衛和李赫倫步入屋內。豐臣秀吉並不像大穀吉繼說的那樣“已經在裏麵等著見你們了”,那不過是一句客氣話。二人唯有盤腿而坐,靜靜等候。
稍後,一個身材矮小,貌似猴子的老年男子走到上座,盤腿坐下,他麵帶標誌性的微笑,看向下麵二人。
“三萬六千衛,見你一麵實屬不易。”
三萬六千衛先是俯身低音叫聲“哈哈”,而後道:“太閣大人言過了。小人真心拜服太閣大人,此次特來情願,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豐臣秀吉朗聲大笑,說道:“能讓黑船之主、被稱作東海道死神的水軍天才伊雨三萬六千衛為我效勞,這才是我的福氣——咦,赫倫,你怎麽也在這裏?”
李赫倫答道:“前些日子治部少輔告訴小人,要讓小人將明軍戰俘帶來名護屋——”
他尚未說完,伊雨三萬六千衛就無意一樣搶過話頭,道:“幾天前小人在玉浦海航行,發現一艘安宅船正在向朝鮮水軍靠近。因為當時已經有了投奔太閣的打算,所以小人驅使黑船過去,趕走了朝鮮水軍。但赫倫顯然誤認為小人有敵意,所以與我船交火,小人迫於無奈隻得自衛,不慎擊沉了安宅船,但將赫倫他們以及船上的明國人大部分都救下了。”
李赫倫眉頭一皺:在玉浦海向朝鮮水軍靠近,我做過這種事嗎?三萬六千衛此話暗藏殺機啊。
果然,豐臣秀吉依然保持著微笑,但已經換了一副眼神,問道:“赫倫,他說你在玉浦海與朝鮮水軍相遇,這是怎麽一回事?”
李赫倫忙道:“回稟太閣殿下,並無此事。”
三萬六千衛裝模作樣地表示疑問:“並無此事,難道是我看錯了?可惜沒法把李舜臣叫過來問一問了。”
盡管不能把李舜臣喊過來,但喊別的人對質還是可以的。
豐臣秀吉問:“那幾個明軍戰俘呢?把他們叫上來。”
作為戰俘,朱後山等人自然是沒有資格進屋的,他們隻能被人押過來,在外麵跪候。
看見幾個塊頭明顯比自己的馬廻眾還要大一圈的人,豐臣秀吉就知道是明國人了。他旋即衝李赫倫道:“赫倫,你先退下回避。”
“小人回避……那誰來擔任翻譯?”
秀吉麵色一凜:“懂漢語的又不是隻有你一個人。”
的確,雖說日本陸軍中幾乎沒人會說漢語,但海軍就不一樣了。前麵說過,日本海軍招納了不少倭寇,甚至水軍統領九鬼嘉隆本人就是八幡海賊頭領,曾在信長攻打本願寺時帶領鐵甲船隊粉碎了毛利輝元的水軍,其麾下就有部分偷渡的明國人。
李赫倫無奈,隻得先行退下。稍後,一名在日本海軍服役的明國福建人來到天守閣,暫時充任翻譯。
豐臣秀吉對翻譯道:“你問這幾個俘虜,出航後是否曾往玉浦海方向行駛過?”
那翻譯聽清楚後,用漢語向幾名俘虜發問。
對於這個問題,幾個人也是相當茫然,且不說是否往玉浦海方向行駛過這個問題了,他們就連玉浦海是什麽範圍都不清楚,隻能搖頭以對。
那翻譯相當缺心眼地回複豐臣秀吉:“回稟殿下,他們說‘沒有’。”
豐臣秀吉聽罷嘴角微微上揚,似是發著冷笑。如今的秀吉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縱橫捭闔的秀吉了,現在智商情商紛紛退化的他得出一個更加缺心眼的結論:李赫倫身為明人,必定勾結朝鮮水軍,欲將明軍戰俘送還。這幾名戰俘回答“沒有”,正是他們已經串通一氣,互相掩飾的最佳證明!
當然,李赫倫是關東管領的家臣,如果要問責的話,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於是秀吉又向翻譯說道:“你問他們,明軍先鋒全軍覆沒,大明皇帝是否已經決定奉土乞降?”
這個問題用四個字來評價,那隻能是“相當可笑”了。狂妄的豐臣秀吉因為讀到明軍先鋒慘敗的軍情,真的以為大明兵馬比他所了解的更加不堪一擊。在他腦海中,甚至形成了自己君臨大明京師,大明皇帝和朝鮮國王同時向他跪拜的圖景。
就連翻譯都有點顫栗地將秀吉的問題轉成漢語,詢問戰俘。
朱後山聽罷放聲大笑,道:“可笑,我大明國力,比倭人十倍不止,此時數路邊軍五十餘萬,正向江邊集結!”
“真的有五十萬?”翻譯驚問道。
“可能還不止——”朱後山稍稍停頓,又丟給了對方一個極其提神醒腦的稱呼:“狗漢奸。”
因為這個稱呼,翻譯的五官幾乎擰在了一起。隨後他告訴豐臣秀吉:“回稟殿下,他們說大明皇帝調動了二十萬邊軍,還妄圖與太閣的人馬決一死戰。”
三千騎兵半天就給幹掉了,此刻二十萬人在豐臣秀吉眼裏,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性問題了。
“烏合之眾,哪裏是我百戰之師的對手?”秀吉笑道:“告訴他們,我不會殺他們,我要留著他們的命,見證大明皇帝在皇宮跪拜我的那一天。”
其後,伊雨三萬六千衛指揮下的黑船向東行駛,大搖大擺地闖入了名護屋的海港。
海灣的海軍初見黑船駛來,都感到震驚,可當他們打算起錨出擊的時候,卻又發現黑船上豎著白旗。
當黑船靠岸,伊雨三萬六千衛立刻派人下去告知此間日軍,就說三萬六千衛從此願意侍奉太閣,此次前來,還帶來了掌握明軍情報的明國人。
海賊船員走後,船上的人都在靜心等候來自天守閣的消息。
終於,在次日上午傳來消息:太閣邀請伊雨三萬六千衛入城。果然,豐臣秀吉作為一個天下人,接納曾經的敵人為自己服務,是應有的氣度。隻不過,目前隻有三萬六千衛自己知道,這是一次詐降。
黑船上有一半船員和一半俘虜仍然留下以防萬一,而伊雨三萬六千衛領著一百多名船員和部分俘虜在迎接隊伍的指引下,徐徐步入名護屋城。
三萬六千衛遙望過去,將目光投向天守閣的屋頂,眼中仿佛在燃燒著一團火焰。
被押送的俘虜中包括朱後山、熊廣泰和季桓之以及兩名大明遼東騎兵。他們一路走著,也在觀摩異國城池的風貌,感覺這種依山而建的堡壘格局雖然小了些,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待一行人走到本丸附近,領頭的一個同樣剃著腦門和頭頂缺一塊的醜陋發型的武士停了下來,對三萬六千衛和李赫倫道:“其他人就在外麵等候,你們二位及明軍俘虜們分先後進入,太閣已經在裏麵等著見你們了。我還有港口的事情要忙,就先走一步了。”
“有勞刑部少輔了。”李赫倫頷首致意。他並不知道,三萬六千衛在他低頭的間隙用陰冷的目光瞄了他一眼。
“下麵請跟我來。”大穀吉繼走後,一名年輕的、頭發還挺茂密的武士接替指引工作,將二人引入天守閣中。
“有勞左衛門佐了。”李赫倫再次點頭致謝。
而後,那名叫真田信繁的近侍拉開門,端坐在門外,讓兩人進去。
伊雨三萬六千衛和李赫倫步入屋內。豐臣秀吉並不像大穀吉繼說的那樣“已經在裏麵等著見你們了”,那不過是一句客氣話。二人唯有盤腿而坐,靜靜等候。
稍後,一個身材矮小,貌似猴子的老年男子走到上座,盤腿坐下,他麵帶標誌性的微笑,看向下麵二人。
“三萬六千衛,見你一麵實屬不易。”
三萬六千衛先是俯身低音叫聲“哈哈”,而後道:“太閣大人言過了。小人真心拜服太閣大人,此次特來情願,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豐臣秀吉朗聲大笑,說道:“能讓黑船之主、被稱作東海道死神的水軍天才伊雨三萬六千衛為我效勞,這才是我的福氣——咦,赫倫,你怎麽也在這裏?”
李赫倫答道:“前些日子治部少輔告訴小人,要讓小人將明軍戰俘帶來名護屋——”
他尚未說完,伊雨三萬六千衛就無意一樣搶過話頭,道:“幾天前小人在玉浦海航行,發現一艘安宅船正在向朝鮮水軍靠近。因為當時已經有了投奔太閣的打算,所以小人驅使黑船過去,趕走了朝鮮水軍。但赫倫顯然誤認為小人有敵意,所以與我船交火,小人迫於無奈隻得自衛,不慎擊沉了安宅船,但將赫倫他們以及船上的明國人大部分都救下了。”
李赫倫眉頭一皺:在玉浦海向朝鮮水軍靠近,我做過這種事嗎?三萬六千衛此話暗藏殺機啊。
果然,豐臣秀吉依然保持著微笑,但已經換了一副眼神,問道:“赫倫,他說你在玉浦海與朝鮮水軍相遇,這是怎麽一回事?”
李赫倫忙道:“回稟太閣殿下,並無此事。”
三萬六千衛裝模作樣地表示疑問:“並無此事,難道是我看錯了?可惜沒法把李舜臣叫過來問一問了。”
盡管不能把李舜臣喊過來,但喊別的人對質還是可以的。
豐臣秀吉問:“那幾個明軍戰俘呢?把他們叫上來。”
作為戰俘,朱後山等人自然是沒有資格進屋的,他們隻能被人押過來,在外麵跪候。
看見幾個塊頭明顯比自己的馬廻眾還要大一圈的人,豐臣秀吉就知道是明國人了。他旋即衝李赫倫道:“赫倫,你先退下回避。”
“小人回避……那誰來擔任翻譯?”
秀吉麵色一凜:“懂漢語的又不是隻有你一個人。”
的確,雖說日本陸軍中幾乎沒人會說漢語,但海軍就不一樣了。前麵說過,日本海軍招納了不少倭寇,甚至水軍統領九鬼嘉隆本人就是八幡海賊頭領,曾在信長攻打本願寺時帶領鐵甲船隊粉碎了毛利輝元的水軍,其麾下就有部分偷渡的明國人。
李赫倫無奈,隻得先行退下。稍後,一名在日本海軍服役的明國福建人來到天守閣,暫時充任翻譯。
豐臣秀吉對翻譯道:“你問這幾個俘虜,出航後是否曾往玉浦海方向行駛過?”
那翻譯聽清楚後,用漢語向幾名俘虜發問。
對於這個問題,幾個人也是相當茫然,且不說是否往玉浦海方向行駛過這個問題了,他們就連玉浦海是什麽範圍都不清楚,隻能搖頭以對。
那翻譯相當缺心眼地回複豐臣秀吉:“回稟殿下,他們說‘沒有’。”
豐臣秀吉聽罷嘴角微微上揚,似是發著冷笑。如今的秀吉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縱橫捭闔的秀吉了,現在智商情商紛紛退化的他得出一個更加缺心眼的結論:李赫倫身為明人,必定勾結朝鮮水軍,欲將明軍戰俘送還。這幾名戰俘回答“沒有”,正是他們已經串通一氣,互相掩飾的最佳證明!
當然,李赫倫是關東管領的家臣,如果要問責的話,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於是秀吉又向翻譯說道:“你問他們,明軍先鋒全軍覆沒,大明皇帝是否已經決定奉土乞降?”
這個問題用四個字來評價,那隻能是“相當可笑”了。狂妄的豐臣秀吉因為讀到明軍先鋒慘敗的軍情,真的以為大明兵馬比他所了解的更加不堪一擊。在他腦海中,甚至形成了自己君臨大明京師,大明皇帝和朝鮮國王同時向他跪拜的圖景。
就連翻譯都有點顫栗地將秀吉的問題轉成漢語,詢問戰俘。
朱後山聽罷放聲大笑,道:“可笑,我大明國力,比倭人十倍不止,此時數路邊軍五十餘萬,正向江邊集結!”
“真的有五十萬?”翻譯驚問道。
“可能還不止——”朱後山稍稍停頓,又丟給了對方一個極其提神醒腦的稱呼:“狗漢奸。”
因為這個稱呼,翻譯的五官幾乎擰在了一起。隨後他告訴豐臣秀吉:“回稟殿下,他們說大明皇帝調動了二十萬邊軍,還妄圖與太閣的人馬決一死戰。”
三千騎兵半天就給幹掉了,此刻二十萬人在豐臣秀吉眼裏,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性問題了。
“烏合之眾,哪裏是我百戰之師的對手?”秀吉笑道:“告訴他們,我不會殺他們,我要留著他們的命,見證大明皇帝在皇宮跪拜我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