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賈母借賈政家中走水之事,要求賈赦將二房迎回府中居住,還挑三揀四不住客房。賈赦心中冷笑,到底是怎麽走水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老太太如今連做戲都懶的做了。二房上上下下一點損失都沒有,哪有走水光燒了屋子,財物卻一丁點兒事情都沒有的?連相鄰住著的賈代儒、賈薔兩家,還都多多少少燒了些東西呢。
二房走水,可不止是賈母想叫小兒子搬回來住那麽簡單。走水這種事好比鬧饑荒,既可以歸結到天災上,也可以理解成人禍。若是二房真的穩穩當當的搬進來,再風調雨順的住些時日。過兩天再傳出“榮國府一等將軍苛待同胞兄弟,以致火神示警”這種流言來,賈赦真是有口難辯了。
因此賈赦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叫他們住進來的。
賈母也知道這個理,見賈赦提到分家,握著龍頭拐杖用力跺地,哭罵道:“我還在呢,你就這般容不下親兄弟了,可見素日裏的孝敬都是假的!我知道你巴不得我早死呢,好叫你把這個家都揣進自己口袋裏,趕你親弟弟去街上討飯去!老二,去看轎馬,鴛鴦,去收拾東西,咱們回金陵去!我帶你弟弟、寶玉早離了這裏,大家都幹淨!”
賈母這話說的誅心,賈赦連忙跪下,幹嚎道:“母親這是說的哪裏話,倒叫我無地自容了。我若但凡有一點厭棄母親的意思,便一個天雷收了我去!我也知母親嫌我不知上進,恨鐵不成鋼,既如此,不如叫老二搬進來,我帶著太太、璉兒,回金陵去,才是正理!”
賈母氣的手直哆嗦,顫抖著道:“你這是在威脅我了?果然是為官做宰的人了,哪裏還想到我是母親呢,但凡我當初少疼你些,也不至於現在受這麽大的氣!鴛鴦,叫你收拾東西呢,怎麽還不去!我今個兒是一定要走的!”
賈母隻覺得賈赦喜權愛官,定是愛惜名聲的,不至於做出逼走親母的事情來。因此便有意叫鴛鴦真的回房收拾,嚇得賈赦讓步。鴛鴦自幼受賈母□□,心領神會,也真的抬腳回房收拾賈母的細軟去了。誰知收拾賈母行禮的鴛鴦還未回來,反倒等來了一身馬褂馬靴,看起來像是要出遠門的賈琮。
賈琮悠悠的晃進來,不緊不慢。先跪在賈赦身後,給賈母、賈政見過禮。賈母隻半眯著眼睛,也不叫起。賈琮卻不理會,隻自顧自的站起來,未待賈母說話,便對著賈赦作揖,道:“回老爺的話,外麵已經將大件東西都收拾好了。哥哥的大件家具、嫂子的嫁妝,都已經搬上車了。老爺和太太房裏的東西暫且擺在院中,具已妥當,隻等著老爺親自清點一下,便也可裝箱。前吏部尚書的院子,林管家已經先行一步去過戶了,再有下人已經去打掃宅院,布置擺設暖鍋暖灶了,不知咱們何時啟程?”
賈赦聽了一愣,不用猜,定是賈琮這小子幹的好事。膽子這般大的,敢動真格的,除了這個自幼無法無天的小兒子,再無他人。賈赦心裏竊喜,小兒子真有種,幹得好,回去定要好好賞他!賈赦心裏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向賈母磕頭,哭道:“兒子自知不孝,不能叫母親安養晚年,反而為兒子分憂,願意自請別居。母親日後定要好生養著身子,兒子這就告辭,離得遠遠地,也省的母親看了厭煩,反倒填病。”
賈母一聽這話,胸中氣的氣血翻湧,老大這是要絕了二房了!這般興師動眾的折騰,明日定是滿京城都知道,自己為了老二,將襲爵的大兒子逼走了!賈政已經沒了官職,交過罰銀,再有個什麽不是,怕是二房這輩子都翻不了身了!賈母這般想著,眼前一黑,氣血攻心,暈了過去。
賈政一看,著急了。老太太現在是自己的靠山,若是老太太有個三長兩短,自己便真的完了!賈政連忙拉著賈赦,“哥哥若是有氣,隻管對著我來,何苦難為老太太!”
賈赦道:“老二說的這是什麽話?你是說母親是我氣的了?青天白日的,可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我也知道你的心思了,這是不甘心聖上處決,想要奪了我的爵位取而代之。把我趕出去,你自己當家!你放心,當今萬歲乃聖明天子,豈能叫你得逞?”
賈赦一番話不可謂不毒,這話一出,二房一輩子不能有覬覦爵位的想法了。一但有所表露,那便是不滿皇上裁斷,心生怨望!
賈赦是個渾人,天不怕地不怕,也從來不知道什麽是家醜不可外揚。賈琮亦是,在他心中,賈家那些事眾人皆知,不需要遮遮掩掩。因此這父子倆一合計,幹脆做到底!
賈赦叫人拿了自己的帖子,去太醫院請了太醫。不是賈母素日裏請的相熟的王太醫,而是拿著帖子,按著律例,登記掛名,走了正式程序,請了當值的太醫。這樣一來,事情就遮掩不住了。賈璉又帶了林管家,親自去了前吏部尚書府中商議過戶,因著賈府特殊情況,兩家人一合計,賈赦等人可以先搬過來,再走文書過戶。
待賈母醒後,賈赦表示了一下關心和遺憾,就帶著一家大小,浩浩蕩蕩的搬了家。
寧榮兩府所處的寧榮街,是京中極繁華之地。前後相鄰的街路巷道,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家住的。平日裏老百姓們就喜歡往這邊溜達,瞧瞧熱鬧,擺個攤兒,買賣點新鮮玩意兒。因此賈赦一搬家,就引起了眾人圍觀。尤其是賈家的下人們,得了上麵吩咐,也不把話說明白,遮遮掩掩的,反倒令眾人猜測不已。
“你問什麽?哦,搬家的是我們大老爺,榮國府大老爺,知道不?不知道?幾個月前禦前聖裁的‘毒婦’官司總該聽說過吧,受害的就是我們家老爺。”
“為什麽搬家?這你都不知道?不知道算了,家醜不可外揚,唉,一言難盡啊。”
這麽遮遮掩掩的一說,明白的人家呢,大抵能猜出來怎麽回事。可是不知內情的貧民百姓,嘴下可就不留情了。
“我剛得來的小道消息,榮國府二老爺一把火燒了自己家,誣陷到哥哥身上。”
“你這個消息過時了,我這兒剛聽到的,說是榮國府二老爺借口自己沒地方住,逼著哥哥搬家呢。”
“嘖嘖,這才是厲害人呢,正主走了之後,賈家白玉為堂金作馬的家產,可不都是二老爺的了?”
“我這個消息你們肯定不知道,我三姑的女婿的舅舅在榮國府養馬的,說是榮國府的老太君,以死相逼,叫大兒子把家產都讓給小兒子呢!”
“呦!這可真是狠心的娘呢,難道賈家老大不是他親生的?對待兒子這麽狠心的可少見,武則天再世也不過如此了!”
流言以一種茶餘飯後磕牙必備的姿態,飛速的在京城百姓中傳開,甚至連茶館裏說書的先生,在眾人的要求下,都能嘮上兩句,說一段驚心動魄的宅鬥風雲。賈政是個不理庶務的,哪裏知道這些,王夫人早就抽身不管,一心隻護著寶玉。等到賈母好不容易打起精神,準備叫人趕緊把大兒子接回來平息流言的時候,已經是三天後了。此時京中關於賈家的八卦,早就沸沸揚揚,鬧得眾人皆知,而且版本眾多,無一不是說賈母、賈政的心狠歹毒。
因著賈政此時早已無官無品,禦史言官們也不好彈劾一個庶民,隻好在從一品誥命賈母身上下手。為長不尊,為母不慈,苛待親子,以孝道相逼,逼走襲爵將軍,覬覦夫家家財,縱火擾民,等等等等。
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因此聖上沒有馬上理會這點小事,隻將折子留中不發。次日,又下旨賞了賈赦嫡子賈璉、賈琮二人,各一方徽墨,一對狼毫筆。眾人見皇上沒明著表態,卻又賞賜了賈赦的兒子,心領神會,折子更像是雪片似的遞上來了。
賈赦為了避嫌,又是一連幾天沒有上朝。待到第四日,皇上單獨召見了賈家族長賈珍,也沒說什麽,隻叫他將兩人高的彈劾折子搬回去,賈家的事情不可再這麽拖下去,否則有損世家在百姓中的形象。
賈珍感激涕零的表白了一番,反省了自己身為族長沒能處理好族人糾紛,導致事態擴大的失誤。又拍胸頓足的表示自己一定吸取教訓,定會給萬歲一個滿意的交代。
二房走水,可不止是賈母想叫小兒子搬回來住那麽簡單。走水這種事好比鬧饑荒,既可以歸結到天災上,也可以理解成人禍。若是二房真的穩穩當當的搬進來,再風調雨順的住些時日。過兩天再傳出“榮國府一等將軍苛待同胞兄弟,以致火神示警”這種流言來,賈赦真是有口難辯了。
因此賈赦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叫他們住進來的。
賈母也知道這個理,見賈赦提到分家,握著龍頭拐杖用力跺地,哭罵道:“我還在呢,你就這般容不下親兄弟了,可見素日裏的孝敬都是假的!我知道你巴不得我早死呢,好叫你把這個家都揣進自己口袋裏,趕你親弟弟去街上討飯去!老二,去看轎馬,鴛鴦,去收拾東西,咱們回金陵去!我帶你弟弟、寶玉早離了這裏,大家都幹淨!”
賈母這話說的誅心,賈赦連忙跪下,幹嚎道:“母親這是說的哪裏話,倒叫我無地自容了。我若但凡有一點厭棄母親的意思,便一個天雷收了我去!我也知母親嫌我不知上進,恨鐵不成鋼,既如此,不如叫老二搬進來,我帶著太太、璉兒,回金陵去,才是正理!”
賈母氣的手直哆嗦,顫抖著道:“你這是在威脅我了?果然是為官做宰的人了,哪裏還想到我是母親呢,但凡我當初少疼你些,也不至於現在受這麽大的氣!鴛鴦,叫你收拾東西呢,怎麽還不去!我今個兒是一定要走的!”
賈母隻覺得賈赦喜權愛官,定是愛惜名聲的,不至於做出逼走親母的事情來。因此便有意叫鴛鴦真的回房收拾,嚇得賈赦讓步。鴛鴦自幼受賈母□□,心領神會,也真的抬腳回房收拾賈母的細軟去了。誰知收拾賈母行禮的鴛鴦還未回來,反倒等來了一身馬褂馬靴,看起來像是要出遠門的賈琮。
賈琮悠悠的晃進來,不緊不慢。先跪在賈赦身後,給賈母、賈政見過禮。賈母隻半眯著眼睛,也不叫起。賈琮卻不理會,隻自顧自的站起來,未待賈母說話,便對著賈赦作揖,道:“回老爺的話,外麵已經將大件東西都收拾好了。哥哥的大件家具、嫂子的嫁妝,都已經搬上車了。老爺和太太房裏的東西暫且擺在院中,具已妥當,隻等著老爺親自清點一下,便也可裝箱。前吏部尚書的院子,林管家已經先行一步去過戶了,再有下人已經去打掃宅院,布置擺設暖鍋暖灶了,不知咱們何時啟程?”
賈赦聽了一愣,不用猜,定是賈琮這小子幹的好事。膽子這般大的,敢動真格的,除了這個自幼無法無天的小兒子,再無他人。賈赦心裏竊喜,小兒子真有種,幹得好,回去定要好好賞他!賈赦心裏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向賈母磕頭,哭道:“兒子自知不孝,不能叫母親安養晚年,反而為兒子分憂,願意自請別居。母親日後定要好生養著身子,兒子這就告辭,離得遠遠地,也省的母親看了厭煩,反倒填病。”
賈母一聽這話,胸中氣的氣血翻湧,老大這是要絕了二房了!這般興師動眾的折騰,明日定是滿京城都知道,自己為了老二,將襲爵的大兒子逼走了!賈政已經沒了官職,交過罰銀,再有個什麽不是,怕是二房這輩子都翻不了身了!賈母這般想著,眼前一黑,氣血攻心,暈了過去。
賈政一看,著急了。老太太現在是自己的靠山,若是老太太有個三長兩短,自己便真的完了!賈政連忙拉著賈赦,“哥哥若是有氣,隻管對著我來,何苦難為老太太!”
賈赦道:“老二說的這是什麽話?你是說母親是我氣的了?青天白日的,可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我也知道你的心思了,這是不甘心聖上處決,想要奪了我的爵位取而代之。把我趕出去,你自己當家!你放心,當今萬歲乃聖明天子,豈能叫你得逞?”
賈赦一番話不可謂不毒,這話一出,二房一輩子不能有覬覦爵位的想法了。一但有所表露,那便是不滿皇上裁斷,心生怨望!
賈赦是個渾人,天不怕地不怕,也從來不知道什麽是家醜不可外揚。賈琮亦是,在他心中,賈家那些事眾人皆知,不需要遮遮掩掩。因此這父子倆一合計,幹脆做到底!
賈赦叫人拿了自己的帖子,去太醫院請了太醫。不是賈母素日裏請的相熟的王太醫,而是拿著帖子,按著律例,登記掛名,走了正式程序,請了當值的太醫。這樣一來,事情就遮掩不住了。賈璉又帶了林管家,親自去了前吏部尚書府中商議過戶,因著賈府特殊情況,兩家人一合計,賈赦等人可以先搬過來,再走文書過戶。
待賈母醒後,賈赦表示了一下關心和遺憾,就帶著一家大小,浩浩蕩蕩的搬了家。
寧榮兩府所處的寧榮街,是京中極繁華之地。前後相鄰的街路巷道,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家住的。平日裏老百姓們就喜歡往這邊溜達,瞧瞧熱鬧,擺個攤兒,買賣點新鮮玩意兒。因此賈赦一搬家,就引起了眾人圍觀。尤其是賈家的下人們,得了上麵吩咐,也不把話說明白,遮遮掩掩的,反倒令眾人猜測不已。
“你問什麽?哦,搬家的是我們大老爺,榮國府大老爺,知道不?不知道?幾個月前禦前聖裁的‘毒婦’官司總該聽說過吧,受害的就是我們家老爺。”
“為什麽搬家?這你都不知道?不知道算了,家醜不可外揚,唉,一言難盡啊。”
這麽遮遮掩掩的一說,明白的人家呢,大抵能猜出來怎麽回事。可是不知內情的貧民百姓,嘴下可就不留情了。
“我剛得來的小道消息,榮國府二老爺一把火燒了自己家,誣陷到哥哥身上。”
“你這個消息過時了,我這兒剛聽到的,說是榮國府二老爺借口自己沒地方住,逼著哥哥搬家呢。”
“嘖嘖,這才是厲害人呢,正主走了之後,賈家白玉為堂金作馬的家產,可不都是二老爺的了?”
“我這個消息你們肯定不知道,我三姑的女婿的舅舅在榮國府養馬的,說是榮國府的老太君,以死相逼,叫大兒子把家產都讓給小兒子呢!”
“呦!這可真是狠心的娘呢,難道賈家老大不是他親生的?對待兒子這麽狠心的可少見,武則天再世也不過如此了!”
流言以一種茶餘飯後磕牙必備的姿態,飛速的在京城百姓中傳開,甚至連茶館裏說書的先生,在眾人的要求下,都能嘮上兩句,說一段驚心動魄的宅鬥風雲。賈政是個不理庶務的,哪裏知道這些,王夫人早就抽身不管,一心隻護著寶玉。等到賈母好不容易打起精神,準備叫人趕緊把大兒子接回來平息流言的時候,已經是三天後了。此時京中關於賈家的八卦,早就沸沸揚揚,鬧得眾人皆知,而且版本眾多,無一不是說賈母、賈政的心狠歹毒。
因著賈政此時早已無官無品,禦史言官們也不好彈劾一個庶民,隻好在從一品誥命賈母身上下手。為長不尊,為母不慈,苛待親子,以孝道相逼,逼走襲爵將軍,覬覦夫家家財,縱火擾民,等等等等。
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因此聖上沒有馬上理會這點小事,隻將折子留中不發。次日,又下旨賞了賈赦嫡子賈璉、賈琮二人,各一方徽墨,一對狼毫筆。眾人見皇上沒明著表態,卻又賞賜了賈赦的兒子,心領神會,折子更像是雪片似的遞上來了。
賈赦為了避嫌,又是一連幾天沒有上朝。待到第四日,皇上單獨召見了賈家族長賈珍,也沒說什麽,隻叫他將兩人高的彈劾折子搬回去,賈家的事情不可再這麽拖下去,否則有損世家在百姓中的形象。
賈珍感激涕零的表白了一番,反省了自己身為族長沒能處理好族人糾紛,導致事態擴大的失誤。又拍胸頓足的表示自己一定吸取教訓,定會給萬歲一個滿意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