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爵朝臣不適宜在朝臣中太過孤立,不適宜太過明顯親近當今。


    但有爵人家卻不同,越是孤立與眾,皇帝越是喜歡。隻要不是謀逆這樣的大罪,即便是犯了錯,皇帝瞧在孤臣的情分上或許也不過是降爵。


    當日裏李守忠翁婿幾人商量之後,便得出結論,一有戰事,武勳人家便步入聖上視線。可不僅是聖上,那些意圖奪嫡的皇子們一樣會盯緊了這樣的人家。


    隻有當機立斷地斷掉賈府裏腦子不夠清楚的爺們兒攀附皇子的後路,才能讓賈珠賈璉日後的道路更好走。故而李紈以退為進推掉獎賞,實則變相討賞,用銀子買一個安穩爵位實在是個很劃得來的買賣……


    隻是王夫人有些鬱悶,對賈政道:“郡主慷慨為邊關軍爺們捐了銀子。隻是,府裏一下子捐了十萬兩,日後要儉省起來了……”


    賈政便道:“我賈家本是武勳得爵,如今不能上戰場殺敵報效皇上,捐些銀兩也是盡忠了。”


    王夫人一個後院不問世事的婦人,日日計較的不過是些柴米油鹽,有銀錢在手方自心安。她雖聽賈政解釋,到底有些不樂,嘀咕道:“我們倒也無事,隻是老太太年紀這般大了,還要跟著節衣縮食的,倒有些不妥……”


    賈政呷了口茶,嗬斥道:“你少操些心,看著瑾兒便好。府中諸事有郡主帶著鏈兒料理,有甚麽不妥!況且聖上才賞了,你又說這話,若被人聽了去,你是要死還是要活?”


    王夫人這才不響,因說到了賈璉,忙又問:“鏈兒與鳳姐兒定親這般久了,也該尋個時日將日子定下來了,大老爺那裏怎麽全無動靜?”


    賈政不語,半日方道:“大老爺一向……心寬,再一個仁哥兒如今還未回返……你倒也不必操心這些!”


    王夫人雖不情願,到底夫為妻綱,也不敢恨駁回賈政的話,勉強也就應了。


    尋了空又同李紈說起此事,李紈想了一想便道:“太太莫急,按理這話也不該我這嫂子說,隻是,鏈兒如何,還得大老爺或是老太太做主。再一個仁哥兒如今還未回來,哪有哥哥尚未定親,妹妹就先出嫁的道理呢?”


    王夫人點頭道:“我何嚐不明白呢,隻是……”


    李紈忙打斷道:“太太寬心,鏈兒如今也大了,又能幹。又與大爺兄弟情深,等仁哥兒大捷回來,再風風光光地辦事,豈不是好?”


    王夫人聽出李紈話中之意,無奈下也隻能點頭應了。


    朝堂之上,眾臣子們在廷議這樣重新爭奪利益的誘餌下,又思忖遇大事便廷議是祖宗規矩……


    這種情況下眾人都在左右衡量著:“爭,皇帝不會明著處罰;不爭,損失的是可以到手的權力……”結論自然是要爭的。


    聖上也願意大家爭,他思忖道:“爭吧,爭吧,所有的勢力重新分配,朕也好辨明忠奸啊……”


    帝王心術無外乎平衡與妥協,帝王與朝臣之間,朝臣與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帝王與朝臣之間,朝臣與朝臣之間的相互妥協。


    當今聖上自然是個英明的皇帝,很多時候越是英明的人越是□□,況且他是皇帝……所以他喜歡乾綱獨斷,不喜歡廷議被朝臣掣肘。


    但與江山千秋萬代比起來,一個小小的廷議實在算不得什麽,況且皇帝還有讚同否決權呢,先從國家至關重要的軍隊權力開始很是不錯的選擇。


    皇子朝臣們忐忑不安,聖上便氣定神閑。


    朝堂之上廷議了幾日,聖上皆說不妥,有那機靈的大臣便奏請聖裁,底下眾人愣了一愣,忙都附議。


    皇帝微微挑了嘴角,半晌方道:“既議不出所以然來,朕便親征罷……”


    眾朝臣大吃一驚,俱都跪止不迭。


    皇帝眯著眼睛細細地瞧著底下或是真心,或是假意的臣子們,慢慢地說道:“眾愛卿既然請朕裁斷,又何必阻朕?先皇在世時也曾禦駕親征,朕雖不才,也願效法先皇。”


    自然,誰也不能說兒子向老子學習有甚麽不對之處,聖上停了片刻,見無人反駁,又繼續說道:“況且,皇子們都已長大成人,這江山天下終有一日要交到朕兒子的手中……如今朕不過親征而已,留他們看家,給他們曆練的機會又有何不妥之處呢?”


    皇帝說話向來說一半留一半,說得如此直白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朝臣們在心裏細細品味著當今聖上這幾句話,皆沉默不語。


    皇子們卻怦然心動,各自悄悄使了手勢,或是丟了眼色與手下。


    於是便有臣子帶頭山呼‘萬歲聖明’。


    聖上瞧著這一幕,不禁眼冷心冷……


    皇子們爭權奪利,拉攏朝臣這都是很正常的。


    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下,在廝殺中脫穎而出的最終勝利者,一般也都不至於混得太差。


    當今聖上自然也是經曆過這些奪儲爭位的勾當,故而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對皇子們的表現也隻是冷眼旁觀,暗暗評判。


    如今皇子們你爭我奪便罷了,嫌棄老父礙眼,更有甚者也許還在暗暗希望著老父死在戰場之上……這件事叫皇帝恨得牙根發癢,卻不知道該恨誰。


    奪嫡,奪的是萬裏江山的正統主人,椅子隻有一把,想要這把椅子的屁股卻有許多個。


    本來當今聖上還算安穩,有個太子是實打實的嫡子。可是自從太子被廢,皇子們便蠢蠢欲動起來,嫡子也不一定就是穩打穩的繼承人呐!


    在英明的帝王心中,嫡庶之分,不過是哄哄朝臣,騙騙天下人的。例如一個文武雙全的庶子與一個腦滿腸肥的嫡子站在一起,選誰來接任家長,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麽。


    皇子們自然不會腦滿腸肥,所以誰也不必服誰。就連後宮嬪妃們的身後勢力也漸漸地牽扯進來……


    朝臣之間暗鬥,皇帝可以從中平衡,這是不假。可若鬥得厲害了,卻於國家無甚益處。


    雖說凡事要適可而止,但奪嫡這樣的事情,‘從龍之功’以圖封王封爵這樣巨大的誘惑,哪裏是說叫停便能停下來的呢。


    “朝臣之間的盤根錯節,千絲萬縷的關係,便是做個關係圖譜也須得一年半載,從哪裏下手才能不傷及國家根本……”聖上每思及此,難免憂心不已。


    禦駕親征不是一件小事,隨行人員,戰時供給等等一係列事情俱都要充分準備。


    皇子們各個奮勇上前,大表忠心向聖上請戰,要求隨禦駕一同上戰場,卻被皇帝一一駁回。


    皇帝似笑非笑道:“你們安心守著家業,朕才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李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頓戟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頓戟覽風並收藏紅樓之李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