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跪倒在大殿上,身後跟著一長串的官員,他抹著眼角,痛聲說道:“請陛下替修從主持公道!嚴懲凶手。”
孝熙帝端坐在龍椅上,將手裏的折子來來回回的看了三遍,而後放下,一如往日的冷淡,俯首看著下方恭恭敬敬的朝臣。良久才是說道:“朕也不知,什麽時候,小小商賈,一介賤籍,竟也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身著錦緞,做盡得意之姿態,這尚且還是皇城腳下,若是再偏遠一些的地方,豈不是要無法無天。可見大揚朝禮治敗壞到何等地步。”
一時之間,朝野上下全部跪了下來高呼‘臣等有罪!’
孝熙帝抿了口茶,也不叫起,拿起那道折子,念道:“這百寶閣是齊家的產業,隻開業第一天,便日入四十三萬兩白銀,所得利潤齊家占兩層,秦王占兩層,靖寧侯府占一層,宴放占五成。”
說完,孝熙帝站起身來,走下台階,徑直來到景修琪跟前,淡淡的說道:“二弟,那百寶閣一日之內就給你掙了八萬兩銀子。長此以往,二弟,你說你要這麽多銀子做什麽?朕給你的,還不算多嗎?”
“臣弟一時糊塗。”景修琪咬著牙說道,看著停留在眼前的繡金龍皂靴,隻恨不得將宴放挫骨揚灰才好,昨日他大婚,宴放送給他的不僅僅是一麵穿衣鏡,更有百寶閣二層的份額。景修琪滿以為這是宴放和宋謹在向他投誠,哪想到一夜醒來,號稱價值萬金的穿衣鏡變成了破爛貨,那兩層百寶閣份額也變成了燙手山芋,還讓他惹了一身騷。
孝熙帝歎了口氣,說道:“你的心,大了。”
景修琪額上青筋爆出,咬牙說道:“臣弟不敢。臣弟對皇兄忠心耿耿。”
孝熙帝輕嗤一聲,殿上眾人俱是聽了個明白,卻無人敢為景修琪說話。要知道自從會試泄題案之後,孔微慎至今依然在家‘閉門思過’,這些日子以來,孔家一黨的人貶官的貶官,外放的外放。太後黨的人也不敢在這種時候觸孝熙帝和魏王的黴頭。
孝熙帝走到魏王身邊,一把將魏王扶了起來,細細說道:“王叔勿要擔心,朕必然要為修從皇弟主持公道。皇弟身體可還好,皇叔下朝的時候去太醫院帶上王謝去瞧瞧,我記得他擅長這些。”
魏王唉聲歎氣的說道:“多謝陛下關心。那孽障從百寶閣回了家之後,便精神恍惚,茶飯不思,後半夜更是驚叫不止,直呼有鬼。臣連夜請了大夫看了,大夫隻說是驚嚇過度,喝上幾幅藥安神便好了,哪知道一大早的竟要投井自盡,要不是家丁及時發現,我,我……那可是我唯一的嫡子啊!”說到這裏,魏王顫抖著身子,一副悲痛欲絕的模樣。
其實心底卻在想著孝熙帝這聲皇弟,將來能為景修從謀得多大的政治利益。
“皇叔不必擔憂,皇弟吉人自有天相,必會好起來的。”孝熙帝安慰著說道。
“都怪臣平日裏寵溺太過,昨日那事,說起來也是那畜生鬧事在先,都怪微臣,管教不嚴。”
古人也可憐,生出來的兒子不是孽障就是畜生!
“皇叔……”
“陛下……”
景修琪跪在地上,麵上青紅交加,聽著魏王和孝熙帝一口一個皇叔,陛下,像是訴說著深厚的叔侄情分。他現在隻恨不得將兩人千刀萬剮。
從多寶閣的出現;到景修從上門鬧事,順天府轉眼間便把百寶閣裏的掌櫃夥計護衛、並著宴放和玻璃作坊裏麵所有的工匠都下了大獄;然後是今天早上傳出來的景修從驚嚇過度、險些自盡身亡一事;再到現在,魏王當庭請求孝熙帝主持公道;順天府尹竟然一夜之間便將此事審了個明明白白,上奏的折子裏居然連他占的份額都寫的清清楚楚。這一連串的事情,若說不是孝熙帝和魏王串通早就設計好的,打死他也不相信。那景修從本就是京中小霸王,會為幾個仆從的死驚嚇過度乃至於跳井自盡?簡直是笑話。
隻是想著孝熙帝的手段,景修琪隻覺得心裏一陣發寒。
孝熙帝將魏王攙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回頭說道:“朕記得那宴放曾因為進獻了水泥方子,所以封了個七品官。既做了官,為何還要操持商賈賤業。如此,便奪了他的官職,貶入商籍。至於齊家,削了皇商之銜,抄家流放。靖寧侯……”
“微臣知罪!”宴北惟舉著象牙芴板,哀聲說道。
“罷了,兩侯府忠義難當,便罰愛卿將所得銀錢悉數充入戶部。”孝熙帝麵無表情的說道。兩侯府還得留著,他們身後代表的貳臣勢力不可小覷。
“多謝陛下!”宴北惟頓時鬆了一口氣。
“至於秦王,擇日就藩吧!”
“臣弟遵旨!”景修琪紅著眼,咬牙說道。
“其餘人等,流放八百裏。遇赦不赦!”這裏說的卻是百寶閣裏那些夥計護衛了。
“皇叔,朕這樣處置可好?”孝熙帝問道。
“陛下愛護,臣替修從感激不盡,隻是微臣年邁,今後怕是不能常伴禦駕左右,臣請辭去輔政大臣一職。”魏王從椅子上站起來,隨即跪倒在地。
“皇叔,這是作何?朕親政時日尚淺,還需皇叔輔佐。”孝熙帝滿臉驚訝,連忙說道。
魏王長歎一聲:“陛下哪裏的話,陛下近些時日以來,處理政事公正平和,鮮有錯處,儼然有聖君風範。便是沒有臣等從旁輔佐,相信陛下也可以做的很好。臣已年邁,也是該騰出位置來,給年輕人機會的時候了。”
“皇叔……”
“陛下,臣心意已決。請陛下允許臣致仕歸家。”魏王又是拜倒在地。
“這……列位臣公以為?”孝熙帝也是一歎。
“魏王高義!”他們還能說什麽呢!這叔侄倆戲都演了大半天了。
“罷了,罷了,皇叔乃是兩朝元老,十幾年來輔佐朕處理朝政,兢兢業業未有懈怠,朕感激零涕。今加封魏王為太子太師,冊封皇弟景修從為魏王世子,加封淮南王。”
“臣叩謝陛下隆恩。”魏王心中一喜。借著這個當口脫身果然是明智的選擇。太子太師屬於三孤,自然比不上葉長啟頭上的太傅(三公)。可更讓他看重的是孝熙帝後麵那一句。皇室承爵通常是降一等襲爵,也就是說等到景修從將來繼承他的爵位,就要從一字王降到二字王。如今孝熙帝封了景修從淮南王,又冊封了魏王世子,也就是說孝熙帝允了景修從將來不降等襲爵。這對於魏王而言,才是真真切切的好處。
……………………
宴北重心裏難受的緊。
自從他那天從紅柳的床上爬起來之後,這家就不像是一個家了。李氏醒了之後倒像是看透了什麽一樣,她不再穿的花花綠綠也不再做小女兒打扮。三天兩頭出門踏青遊玩,她有了幾個手帕交,每日裏笑的開朗,偶爾也能收到幾張茶會的請帖,唯獨不再搭理宴北重。
被冷落了幾天之後,宴北重想了想,便從原來的住處裏搬了出來,搬進了安置紅柳的小樓。等他緩過來,回過頭再琢磨那天發生的事,他大概是明白自己是遭了紅柳的算計的。可他也不怪紅柳了,因為通過這件事,他看透了太多的人心。
宴放斷了給他的銀錢,他的木盒子裏麵不再是滿滿當當。連帶著他也養不起門客了,靖寧侯父子對他也是若有若無的疏離。可他莫名覺得很充實,紅柳是個腦袋靈光的,她慫恿著宴北重用手裏剩下的銀錢開了幾間鋪子,幾個月下來鋪子的收益居然不錯。他不想去揣測紅柳暗藏的心思,因為他很喜歡現在的小日子,自給自足,偶爾帶著紅柳出去逛一圈,也可以躲在房裏數一數這個月的進項。然後盤算著除了兩人必要的花銷之外,他能給大兒子塞多少私房錢——這讓他有種自豪感。
自從宴北重搬到了紅柳房裏,每天清晨給他請安的人隻剩下了宴故,風雨無阻,這是宴北重唯一的慰藉,也是他心底唯一的希冀。他不願想起除夕那晚,李氏坐在主位上的場景。是了,她的好兒子,給她掙下了誥命,順便把宴北重貶到了塵埃裏。
他也不想有一個每天不陰不陽看著他的小兒子、小女兒,那讓他心裏生疼。
他看著大兒子考上了貢士,又考上了進士,再到授官,他有一種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感覺。那天他喝的大醉,摸著大兒子的官服哭的稀裏嘩啦。哭出他心底所有的委屈,所有的痛楚。
二十五那天,他把大兒子送上了馬車,哪知道第二天晚上大兒子就被人送回來了,帶著滿身的狼狽,高燒昏迷。
宴北重忍著悲痛,衣不解帶手把手的照顧了大兒子將近一個月,總算是把大兒子從傷寒的懸崖上拉了回來。
現在他們住的地方是長寧街一處二進的小宅子,因為傷寒容易傳染,所以在靖寧侯的陰晦提示下,他們匆匆忙忙從靖寧侯府搬了出來。房子是宴北重賣了手裏利潤最多的一個脂粉鋪子置辦的,這裏便是他們日後的家了。至於宴放母子,他們依舊住在靖寧侯府。也對,他總得有一個上得了台麵的族親在背後撐腰,這樣才能讓他和宋謹之間的差距不是那麽明顯不是!
得知宴放因為百寶閣的事被順天府抓了去的時候,宴北重心裏甚至有種歡喜的感覺,對上宴故遲疑的神情,他躬下身,將蓋在大兒子身上的薄被往上提了提,看著大兒子消瘦的不像樣的臉,當即心疼的說道:“都怪那宴斂,要不是他——”
“阿爹,禁言,他如今好歹也是名義上的君侯。”宴故輕聲說道。
宴北重皺著眉:“正是因為這樣,咱家以前和他……唉……我擔心他日後會因為以前的事情打壓你!”
宴故勾了勾唇角,“阿爹放心。你看,因為這件事,兒子可是一下子做了正七品的戶部郎中六科給事中,今科二甲以下進士裏,兒子這是連跳兩級,一步登天了呢!”
聖旨是昨兒個送到宴故手裏的,今天一大早,靖寧侯府就派了人過來想把他們父子倆重新接進靖寧侯府,隻不過被宴故推了。他不明白孝熙帝為何會給他這樣一個官職。但他知道,說不得日後他與靖寧侯府成為仇家也有可能。
孝熙帝端坐在龍椅上,將手裏的折子來來回回的看了三遍,而後放下,一如往日的冷淡,俯首看著下方恭恭敬敬的朝臣。良久才是說道:“朕也不知,什麽時候,小小商賈,一介賤籍,竟也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身著錦緞,做盡得意之姿態,這尚且還是皇城腳下,若是再偏遠一些的地方,豈不是要無法無天。可見大揚朝禮治敗壞到何等地步。”
一時之間,朝野上下全部跪了下來高呼‘臣等有罪!’
孝熙帝抿了口茶,也不叫起,拿起那道折子,念道:“這百寶閣是齊家的產業,隻開業第一天,便日入四十三萬兩白銀,所得利潤齊家占兩層,秦王占兩層,靖寧侯府占一層,宴放占五成。”
說完,孝熙帝站起身來,走下台階,徑直來到景修琪跟前,淡淡的說道:“二弟,那百寶閣一日之內就給你掙了八萬兩銀子。長此以往,二弟,你說你要這麽多銀子做什麽?朕給你的,還不算多嗎?”
“臣弟一時糊塗。”景修琪咬著牙說道,看著停留在眼前的繡金龍皂靴,隻恨不得將宴放挫骨揚灰才好,昨日他大婚,宴放送給他的不僅僅是一麵穿衣鏡,更有百寶閣二層的份額。景修琪滿以為這是宴放和宋謹在向他投誠,哪想到一夜醒來,號稱價值萬金的穿衣鏡變成了破爛貨,那兩層百寶閣份額也變成了燙手山芋,還讓他惹了一身騷。
孝熙帝歎了口氣,說道:“你的心,大了。”
景修琪額上青筋爆出,咬牙說道:“臣弟不敢。臣弟對皇兄忠心耿耿。”
孝熙帝輕嗤一聲,殿上眾人俱是聽了個明白,卻無人敢為景修琪說話。要知道自從會試泄題案之後,孔微慎至今依然在家‘閉門思過’,這些日子以來,孔家一黨的人貶官的貶官,外放的外放。太後黨的人也不敢在這種時候觸孝熙帝和魏王的黴頭。
孝熙帝走到魏王身邊,一把將魏王扶了起來,細細說道:“王叔勿要擔心,朕必然要為修從皇弟主持公道。皇弟身體可還好,皇叔下朝的時候去太醫院帶上王謝去瞧瞧,我記得他擅長這些。”
魏王唉聲歎氣的說道:“多謝陛下關心。那孽障從百寶閣回了家之後,便精神恍惚,茶飯不思,後半夜更是驚叫不止,直呼有鬼。臣連夜請了大夫看了,大夫隻說是驚嚇過度,喝上幾幅藥安神便好了,哪知道一大早的竟要投井自盡,要不是家丁及時發現,我,我……那可是我唯一的嫡子啊!”說到這裏,魏王顫抖著身子,一副悲痛欲絕的模樣。
其實心底卻在想著孝熙帝這聲皇弟,將來能為景修從謀得多大的政治利益。
“皇叔不必擔憂,皇弟吉人自有天相,必會好起來的。”孝熙帝安慰著說道。
“都怪臣平日裏寵溺太過,昨日那事,說起來也是那畜生鬧事在先,都怪微臣,管教不嚴。”
古人也可憐,生出來的兒子不是孽障就是畜生!
“皇叔……”
“陛下……”
景修琪跪在地上,麵上青紅交加,聽著魏王和孝熙帝一口一個皇叔,陛下,像是訴說著深厚的叔侄情分。他現在隻恨不得將兩人千刀萬剮。
從多寶閣的出現;到景修從上門鬧事,順天府轉眼間便把百寶閣裏的掌櫃夥計護衛、並著宴放和玻璃作坊裏麵所有的工匠都下了大獄;然後是今天早上傳出來的景修從驚嚇過度、險些自盡身亡一事;再到現在,魏王當庭請求孝熙帝主持公道;順天府尹竟然一夜之間便將此事審了個明明白白,上奏的折子裏居然連他占的份額都寫的清清楚楚。這一連串的事情,若說不是孝熙帝和魏王串通早就設計好的,打死他也不相信。那景修從本就是京中小霸王,會為幾個仆從的死驚嚇過度乃至於跳井自盡?簡直是笑話。
隻是想著孝熙帝的手段,景修琪隻覺得心裏一陣發寒。
孝熙帝將魏王攙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回頭說道:“朕記得那宴放曾因為進獻了水泥方子,所以封了個七品官。既做了官,為何還要操持商賈賤業。如此,便奪了他的官職,貶入商籍。至於齊家,削了皇商之銜,抄家流放。靖寧侯……”
“微臣知罪!”宴北惟舉著象牙芴板,哀聲說道。
“罷了,兩侯府忠義難當,便罰愛卿將所得銀錢悉數充入戶部。”孝熙帝麵無表情的說道。兩侯府還得留著,他們身後代表的貳臣勢力不可小覷。
“多謝陛下!”宴北惟頓時鬆了一口氣。
“至於秦王,擇日就藩吧!”
“臣弟遵旨!”景修琪紅著眼,咬牙說道。
“其餘人等,流放八百裏。遇赦不赦!”這裏說的卻是百寶閣裏那些夥計護衛了。
“皇叔,朕這樣處置可好?”孝熙帝問道。
“陛下愛護,臣替修從感激不盡,隻是微臣年邁,今後怕是不能常伴禦駕左右,臣請辭去輔政大臣一職。”魏王從椅子上站起來,隨即跪倒在地。
“皇叔,這是作何?朕親政時日尚淺,還需皇叔輔佐。”孝熙帝滿臉驚訝,連忙說道。
魏王長歎一聲:“陛下哪裏的話,陛下近些時日以來,處理政事公正平和,鮮有錯處,儼然有聖君風範。便是沒有臣等從旁輔佐,相信陛下也可以做的很好。臣已年邁,也是該騰出位置來,給年輕人機會的時候了。”
“皇叔……”
“陛下,臣心意已決。請陛下允許臣致仕歸家。”魏王又是拜倒在地。
“這……列位臣公以為?”孝熙帝也是一歎。
“魏王高義!”他們還能說什麽呢!這叔侄倆戲都演了大半天了。
“罷了,罷了,皇叔乃是兩朝元老,十幾年來輔佐朕處理朝政,兢兢業業未有懈怠,朕感激零涕。今加封魏王為太子太師,冊封皇弟景修從為魏王世子,加封淮南王。”
“臣叩謝陛下隆恩。”魏王心中一喜。借著這個當口脫身果然是明智的選擇。太子太師屬於三孤,自然比不上葉長啟頭上的太傅(三公)。可更讓他看重的是孝熙帝後麵那一句。皇室承爵通常是降一等襲爵,也就是說等到景修從將來繼承他的爵位,就要從一字王降到二字王。如今孝熙帝封了景修從淮南王,又冊封了魏王世子,也就是說孝熙帝允了景修從將來不降等襲爵。這對於魏王而言,才是真真切切的好處。
……………………
宴北重心裏難受的緊。
自從他那天從紅柳的床上爬起來之後,這家就不像是一個家了。李氏醒了之後倒像是看透了什麽一樣,她不再穿的花花綠綠也不再做小女兒打扮。三天兩頭出門踏青遊玩,她有了幾個手帕交,每日裏笑的開朗,偶爾也能收到幾張茶會的請帖,唯獨不再搭理宴北重。
被冷落了幾天之後,宴北重想了想,便從原來的住處裏搬了出來,搬進了安置紅柳的小樓。等他緩過來,回過頭再琢磨那天發生的事,他大概是明白自己是遭了紅柳的算計的。可他也不怪紅柳了,因為通過這件事,他看透了太多的人心。
宴放斷了給他的銀錢,他的木盒子裏麵不再是滿滿當當。連帶著他也養不起門客了,靖寧侯父子對他也是若有若無的疏離。可他莫名覺得很充實,紅柳是個腦袋靈光的,她慫恿著宴北重用手裏剩下的銀錢開了幾間鋪子,幾個月下來鋪子的收益居然不錯。他不想去揣測紅柳暗藏的心思,因為他很喜歡現在的小日子,自給自足,偶爾帶著紅柳出去逛一圈,也可以躲在房裏數一數這個月的進項。然後盤算著除了兩人必要的花銷之外,他能給大兒子塞多少私房錢——這讓他有種自豪感。
自從宴北重搬到了紅柳房裏,每天清晨給他請安的人隻剩下了宴故,風雨無阻,這是宴北重唯一的慰藉,也是他心底唯一的希冀。他不願想起除夕那晚,李氏坐在主位上的場景。是了,她的好兒子,給她掙下了誥命,順便把宴北重貶到了塵埃裏。
他也不想有一個每天不陰不陽看著他的小兒子、小女兒,那讓他心裏生疼。
他看著大兒子考上了貢士,又考上了進士,再到授官,他有一種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感覺。那天他喝的大醉,摸著大兒子的官服哭的稀裏嘩啦。哭出他心底所有的委屈,所有的痛楚。
二十五那天,他把大兒子送上了馬車,哪知道第二天晚上大兒子就被人送回來了,帶著滿身的狼狽,高燒昏迷。
宴北重忍著悲痛,衣不解帶手把手的照顧了大兒子將近一個月,總算是把大兒子從傷寒的懸崖上拉了回來。
現在他們住的地方是長寧街一處二進的小宅子,因為傷寒容易傳染,所以在靖寧侯的陰晦提示下,他們匆匆忙忙從靖寧侯府搬了出來。房子是宴北重賣了手裏利潤最多的一個脂粉鋪子置辦的,這裏便是他們日後的家了。至於宴放母子,他們依舊住在靖寧侯府。也對,他總得有一個上得了台麵的族親在背後撐腰,這樣才能讓他和宋謹之間的差距不是那麽明顯不是!
得知宴放因為百寶閣的事被順天府抓了去的時候,宴北重心裏甚至有種歡喜的感覺,對上宴故遲疑的神情,他躬下身,將蓋在大兒子身上的薄被往上提了提,看著大兒子消瘦的不像樣的臉,當即心疼的說道:“都怪那宴斂,要不是他——”
“阿爹,禁言,他如今好歹也是名義上的君侯。”宴故輕聲說道。
宴北重皺著眉:“正是因為這樣,咱家以前和他……唉……我擔心他日後會因為以前的事情打壓你!”
宴故勾了勾唇角,“阿爹放心。你看,因為這件事,兒子可是一下子做了正七品的戶部郎中六科給事中,今科二甲以下進士裏,兒子這是連跳兩級,一步登天了呢!”
聖旨是昨兒個送到宴故手裏的,今天一大早,靖寧侯府就派了人過來想把他們父子倆重新接進靖寧侯府,隻不過被宴故推了。他不明白孝熙帝為何會給他這樣一個官職。但他知道,說不得日後他與靖寧侯府成為仇家也有可能。